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2學期高三年級模擬考試地理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3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甲、乙兩地天文愛好者進行太陽高度觀測。具體做法:在平坦地面上方水平放置一塊有一個小孔的遮光板,太陽光透過小孔投影到地面上,形成較清晰的太陽投影。下圖為兩地天文愛好者在兩分、兩至日正午時刻,在同高度用相同遮光板觀測到的太陽影像地面投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若冬至日,甲、乙兩地日落時世界時相同,則甲位于乙的A.東南 B.東北 C.西北 D.西南2.兩地正午太陽高度之差(△h)年變化有可能的是A. B.C. D.3.太陽直射甲地當日,該地太陽視運動軌跡在地平圈的投影最可能是A. B. C. D.下圖為某年1~2月一次天氣系統生成過程中,沿26°N剖面溫度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 該天氣系統是A.冷鋒 B.暖鋒 C.準靜止鋒 D.氣旋5. 2月1日可能有陰雨天氣的地點是A.甲 B.乙 C.丙 D.丁6. 此次天氣系統消亡的原因可能是A.高原原面冷卻強烈 B.地形阻擋作用的變化C.植被生長日趨繁盛 D.副熱帶高壓西伸北進北京時間2024年11月11日0時49分,古巴南部海域(19.8°N,77.0°W)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 此次地震A. 震中位于大西洋中脊 B. 附近為板塊消亡邊界C. 震源位于太平洋板塊 D. 引發海嘯危及哈瓦那8. 甲、乙、丙、丁四地海底巖石年齡最小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9. 甲、乙、丙、丁四地表層海水性質比較,正確的是A. 海水鹽度:甲>乙 B. 海水溫度:甲>乙C. 海水鹽度:乙>丙 D. 海水密度:丙>丁下圖示意“某山地地形剖面圖以及氣溫、降水量隨地形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與山地乙坡相比,甲坡A.位于背風坡 B.氣溫年較差大 C.降水量較多 D.日照時數較長11.該山降水最多處海拔約為A.6200米 B.5500米 C.4500米 D.3000米12.關于該山脈地理要素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山脈可能是秦嶺 B.山頂有冰川覆蓋C.乙坡山麓植被為常綠林 D.山脈呈南北走向我國某都市圈2020年0~14歲、15~64歲和65歲及以上各年齡段人口比重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低6.33、高4.42、高1.91個百分點。下圖為該都市圈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人口密度隨圈層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20年來,該都市圈人口增長主要來自①勞動年齡人口 ②老年人 ③政策性人口集聚 ④自發性人口集聚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20年來,該都市圈0~50千米范圍內人口密度增長迅速,反映出A. 人均居住用地擴大 B. 土地人口承載力提高C. 生態環境質量較優 D. 公共服務集聚效應強15. 該都市核心圈交通布局形態為“環形十放射狀”的主要目的是A. 引導人口向交通沿線分布 B. 促進物流功能向市郊聚集C. 吸引服務業沿交通線布局 D. 構建方便快捷的通勤網絡下圖為2017年西安和成都經濟輻射能力示意圖,圖中數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該要素上的輻射力越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 與成都相比,西安A. 經濟發展水平更高 B. 信息和交通更暢通C. 資金技術實力雄厚 D. 經濟輻射能力更強17. 為進一步提高西安經濟輻射力,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 擴大對外開放程度 B. 控制周邊城市發展速度C. 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D. 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級汾河是山西第一長河,其中下游地區水資源利用程度高,河道斷流、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質污染等現象時有發生。山西多次對汾河進行大規模治理,在中下游干流布置了15座液壓壩蓄水閘(注:液壓壩即運用液壓對閘門進行升降的活動壩)。為維持液壓壩可持續運行,有時需自下游向上游依次降下閘門。甲圖為液壓壩縱坡面示意圖,乙圖為液壓壩實景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 該河干流布置有多座液壓壩的目的是A. 防范凌汛 B. 改善環境 C. 漁業養殖 D. 保持水土19. 選擇自下游向上游依次降下液壓壩閘門的主要目的有①利于沖淤 ②防止洪水疊加 ③減少河道沖蝕 ④減少設備損傷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20. 冬季將閘門放低(閘門打開角度調小)的目的是A. 減少積蓄水量 B. 避免流冰損壞閘門 C. 便于魚類洄游 D. 為來年汛期騰出庫容三峽庫區生態環境脆弱,曾是國家級貧困縣最集中的分布區域。近年來,庫區農業生產結構不斷調整,由傳統的糧作方式向果林生態生產方式轉型,庫區農業生態系統穩定性逐步提高。下圖示意三峽庫區農業生態系統的轉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土地撂荒主要出現在A.高海拔坡耕地 B.低海拔耕作區 C.聚落周邊地區 D.經濟林下部區22.農業生態系統的轉型過程中,三峽庫區A.山坡水土流失不斷加劇 B.農戶經濟活動方式更單一C.坡耕地的規模不斷擴大 D.聚落更可能向低海拔聚集23.三峽庫區土地利用轉型主要是為了A.種植結構轉型 B.土地功能轉變 C.生態環境改善 D.純農生計轉變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4分。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8分)由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阿爾泰山隆起,山區河流匯入準噶爾盆地。第四紀初,構造運動發育若干斷裂帶,形成當今額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并行的雛形(甲圖);之后,印度洋板塊持續北移,阿爾泰山進一步隆升,使額爾齊斯河主河道的位置發生變化。乙圖示意北屯附近額爾齊斯河流域的地質—地貌剖面。甲乙(1)畫出額爾齊斯河發育的斷裂帶位置,并簡述受斷裂帶影響額爾齊斯河形成的水系特征。(6分)(2)簡述額爾齊斯河形成以來北屯附近主河道位置變化的特點,并分析主河道朝一定方向移動的原因。(6分)(3)科學家預測,額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將在烏倫古湖附近自然聯通,由此可能出現不同的情形。請從下列兩種情形中任選其一,簡述烏倫古湖以西的額爾齊斯河水文特征的變化。(6分)情形①:額爾齊斯河繼續向西流。情形②:烏倫古湖以東的額爾齊斯河改道南流。2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陜西省的中醫藥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近年來,咸陽市大力推動發展中醫藥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逐步形成南北兩個中醫藥產業片區:北部片區位于北部五縣,南部片區位于咸陽市主城區,并出現明顯的產業鏈分工。位于咸陽市北部的S村村民居住分散,外出務工人員多,剩余勞動力難以外出務工,集體經濟薄弱。S村通過“企業+村集體”模式創辦中藥材社區工廠,把“生產車間”搬到村民家門口,就地解決村民就業,帶動鄉村振興。下圖為咸陽市的中藥產業集群分區發展圖。(1)推測南部綜合發展片區可能重點發展的中醫藥產業部門。(4分)(2)試分析咸陽市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南北片區各自的有利條件。(8分)(3)簡述S村中藥材社區工廠對于該村產業振興的意義。(6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 大豆喜歡溫暖,適合種子生長的溫度在15-20℃左右,當氣溫處于10-12℃時它就會發芽,適合它開花結莢的溫度是在20-28℃左右,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料來源。截至2020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已實現“五連增”,但仍需要進口大豆來填補自產大豆供給的不足。材料二 目前巴西是我國大豆第一進口國,占中國大豆進口額65%。下圖為巴西大豆種植五大分區分布圖和各大區歷年大豆產量占比圖。(1)簡述巴西大豆生產分布的特點。(6分)(2)分析巴西大豆主產區的優勢條件。(6分)(3)簡述促進我國大豆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6分)地理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3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46分。ACCCD BBCCC DBBDD BABDB ADC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4分。24題(18分)(1)繪圖如圖。(2分) 水系特征:支流不對稱分布/呈梳狀水系/單邊分布;干流北部支流眾多;干流沿斷裂帶由東南流向西北。(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2)變化特點:向西南方向移動。(2分) 原因:東北方向阿爾泰山進一步隆起,河流流速加快,對南岸侵蝕能力強;(2分)主河道北側支流眾多,挾帶大量泥沙在主河道北側堆積。(2分)(3)情形①:額爾齊斯河繼續向西流,西側額爾齊斯河流量增大,水位上漲;短時間內鹽分升高;流速、流量漸穩。(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6分) 情形②:烏倫古湖以東的額爾齊斯河改道南流,西側額爾齊斯河源頭、上游被襲奪;流量減少;水位下降。(每點2分,共6分)25題(18分)(1)中藥材深加工(中成藥、保健品等);醫療器械制造;中醫健康服務;醫藥物流;中醫藥技術研發。(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2)北部片區開發水平較低,可利用土地面積廣;勞動力充足(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南部片區位于咸陽城區,臨近西安,靠近市場,便于提供中醫服務;工業基礎好,技術水平較高,利于發展深加工;陜西中醫藥大學位于南部片區,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利于進行研發;陸運、空運等交通方式便捷,利于發展醫藥物流。(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3)帶動中藥材種植規模擴大;提高中藥加工產品的產量和產值;帶動交通、物流業發展;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每點2分)26題(18分)(1)①分布廣泛(或分布在全國各地)(2分);(分布不均不給分)②中西部和南部(中西部、南部寫出一個即可)地區分布集中(或面積?。a量高(2分);③北部(含北部即可)地區分布稀疏(或面積大)、產量低(2分);(2)自然條件:氣候濕熱,光熱比較充足;地形平坦開闊,土地面積寬廣;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河流眾多,水源充足。 (以上4點中,任答2點,得4分)社會經濟條件: 種植經驗豐富;生產機械化水平高。(以上2點中,任答1點,得2分)(以下幾點情形均不要給分: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3)擴大種植面積或規模;培育良種,提高單產;加強政策支持;保障種子安全;尋找大豆的替代品;進口渠道多元化;大豆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任3點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