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01(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01(含解析)

資源簡介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判斷題
1.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使我們看到物體的更多細節。( )
2.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沒有被發現的物質及自然界的秘密。( )
3.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年,在一個自轉周期中會發生四季變化。( )
4.我們使用的工具和技術都已經很先進,能滿足生活需要,無需改進。( )
5.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中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次改革。( )
6.太陽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來源。( )
7.工程是運用科學和技術進行設計,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 )
8.制作塔臺時,我們要依據評價量表設計塔臺、思考問題。( )
9.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 )
10.正是因為有了動物的遺傳和變異,動物的種類才能多樣化。( )
11.金星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恰巧三者排成一條直線時,會出現金星凌日天象。( )
12.組成星座的星星大小不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星座的形狀都是固定的。( )
13.花崗巖很堅硬,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
14.冰融化成水,白糖加熱后變成黑色物質,兩者都屬于化學變化。( )
15.生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發生著復雜的化學變化。( )
二、選擇題
16.下列物體不是由細胞組成的是( )。
A.樹葉 B.蝸牛 C.人體皮膚 D.大理石
17.下列地球模型適合解釋地球自轉的是( )。
A. B. C. D.
18.同一地點,不同季節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不同是因為( )。
A.不同季節正午時分的氣溫不同 B.不同季節天氣狀況不同
C.不同季節正午時分的太陽照射角度不同 D.不同季節每天的日照時間不同
19.下列關于電磁鐵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電磁鐵的磁性強弱是可以改變的 B.電磁鐵和磁鐵一樣,都有南極和北極
C.電磁鐵實際上和普通磁鐵沒有任何區別 D.電磁鐵工作的過程也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20.不同的剪刀有不同的功能,下列剪刀最適合裁剪布料的是( )。
A. B. C. D.
21.下列關于住房建造的主要過程,按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設計;②選址;③明確任務;④建造;⑤驗收。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①③④⑤ D.③①⑤②④
22.在比較兩個塔臺模型抗風能力的強弱時,下列方法最合適的是( )。
A.用手分別推動塔臺模型 B.用電風扇的同檔風力分別吹動塔臺模型
C.用嘴分別吹動塔臺模型 D.把塔臺模型放在同一平板上,慢慢傾斜平板
23.下列塔臺模型,最容易變形的是( )。
A. B. C. D.
24.下列關于親代與后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父母都是高個子,子女一定是高個子 B.知識也是可以遺傳的
C.子女會繼承父母的全部特征 D.親代與后代之間會有某些相似之處
25.提出生物進化理論的科學家是( )。
A.達爾文 B.牛頓 C.鐘揚 D.馬世駿
26.與地球相鄰的兩顆行星是( )。
A.水星、金星 B.金星、火星 C.月球、火星 D.水星、火星
27.在認識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時,我們會把八大行星標記在紙帶上,這種屬于( )。
A.重復實驗 B.觀察實驗 C.建立模型 D.對比實驗
28.為中國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提供補給支持的貨運飛船命名為( )。
A.“玉兔”號 B.“嫦娥”系列 C.“天舟”系列 D.“神舟”系列
29.下列有氣泡冒出的物質變化,其中與其他幾項有本質不同的是( )。
A.把干燥的土壤塊放入水中 B.開水沸騰時
C.小蘇打和白醋混合 D.打開雪碧瓶時冒出氣泡
30.早期地球的大氣層中并沒有氧氣,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氧氣含量仍然很低,當綠色植物出現之后,地球的氧氣含量逐漸增加。關于地球的氧氣含量增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球的氧氣含量增加與植物的光合作用有著緊密的聯系
B.地球的氧氣含量增加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學變化
C.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
D.為了防止氧氣含量繼續增加,人類不需要再植樹造林
三、綜合題
小小工程師。
如圖所示,在A地和B地之間有一條跨度為10米的小河,為方便A地與B地之間車輛通行,計劃在A地和B地之間建造一座小橋,現決定進行設計與施工招標。要求:橋面寬度不小于2.2米,小橋安全、實用、經濟、美觀。
31.要在A地與B地之間建造一座小橋,下列選項需要最先做的是( )。
A.實施建設 B.制作一個模型 C.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D.準備材料
32.競標過程中,下列行為不正確的是( )。
A.正確流利地介紹本組設計的優勢 B.對其他競標對手進行有理由的質疑和評議
C.夸大其他競標對手的設計缺陷 D.采用畫圖和文字結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創意
33.建造小橋有多種材料可選擇,下列材料最不適合建造小橋的是( )。
A.紙 B.木材 C.鋼材 D.石塊
34.為方便A地與B地之間車輛通行,下列小橋設計方案中,比較合適的是( )。
A. B.
C. D.
35.小橋建設過程中,面臨的限制條件包括( )。
①時間;②費用;③可用材料;④環境;⑤抵抗自然界的破壞能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四、選擇題
36.如果在建造小橋的過程中發現原來的設計有問題,應該( )。
A.放棄建造 B.仍按原設計建造
C.根據工程實際,不用設計圖直接建造 D.對原設計圖進行修改,再按新的設計建造
37.在建橋過程中,工作人員用自卸車運輸石塊,當車斗升起時,石塊自行從車斗上滾落下來。車斗升降時,支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8.如圖所示,小橋建設完成后,需要用木材搭建一個橋名標牌,工作人員用電鉆在木板上打孔,接通電源,鉆頭就會在電動機帶動下旋轉。在這個過程中能量轉換關系是( )。
A.磁能——電能——機械能 B.電能——磁能——機械能
C.機械能——磁能——電能 D.電能——機械能——磁能
五、簡答題
39.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電動機?列舉兩項。
① ;
② 。
六、選擇題
40.我們可以像科學家一樣研究校園中的生物,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調查校園中的動物和植物,統計它們的數量,記下它們的名稱
B.對于不認識的動物和植物可以具體描述特征,畫下來或拍照片
C.發現不認識的小動物時,可以抓來進行研究
D.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給校園植物掛牌
41.為了清楚地觀察校園中一些較小的生物,我們需要帶的工具是( ),此工具的特點是透明,中央厚,邊緣薄。
A.卷尺 B.放大鏡 C.玻璃片 D.測力計
42.校園中生物種類繁多,下列同學的觀點正確的是( )。
A.只要是同一類生物,形態結構是完全一樣的
B.生物的親代和后代會有一定的差異
C.一棵桃樹上的果實酸甜各不相同,描述的是遺傳現象
D.用不同的標準給生物分類,分類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43.分類是科學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校園中麻雀屬于同一類的是( )。
A.蜻蜓和蝴蝶 B.鴿子和企鵝 C.金魚和鯉魚 D.貓和兔
44.用顯微鏡觀察校園中的池塘水,發現了如下圖所示的微小生物,它是( )
A.喇叭蟲 B.變形蟲 C.草履蟲 D.鐘形蟲
45.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要先用低倍物鏡觀察,再用高倍物鏡觀察。與高倍物鏡相比,用低倍物鏡觀察時,我們視野內看到的細胞會( )。
A.更多,更小 B.更多,更大 C.更少,更小 D.更少,更天
46.下列關于微生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微生物都生活在水中 B.微生物都是肉眼看不見的
C.微生物的形狀都是差不多的 D.有的微生物能處理垃圾和污水
47.我們可以通過( )來保護生物多樣性。
A.建立自然保護區 B.破壞動物棲息地 C.亂砍濫伐樹木 D.大肆捕獵野生動物
48.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索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托勒密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中相同的觀點是( )
A.地球是球形的 B.地球24小時自轉一周
C.太陽不動,其它天體圍繞著太陽轉 D.地球不動,其它天體圍繞著地球轉
49.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 )。
A.費俊龍 B.楊利偉 C.聶海勝 D.王亞平
50.通過實際觀察發現,下列節日中可能發生日食現象的是( )。
A.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B.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C.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D.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51.星空隨著四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有一顆恒星的位置基本不變,這顆恒星是( )。
A.天狼星 B.北斗星 C.北極星 D.牛郎星
52.圖中的大中小圓分別代表河外星系、太陽系和地月系,能正確表示三者關系的是( )。
A. B. C. D.
53.下列有關宇宙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恒星在誕生,也有許多恒星在消亡
B.宇宙誕生于上百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目前宇宙還處于膨脹之中
C.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探測器已經探測到宇宙的邊緣
D.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一個極為普通的天體系統
七、綜合題
54.夏季是觀星的好季節,在中寫出星座或星星的名稱。
八、簡答題
55.在太空探索中,中國已經取得了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列舉兩項。
① ;② 。
九、綜合題
如圖所示,A同學將準備好的白色粉末倒進氣球內,小心地將氣球套在裝有無色液體的玻璃瓶口上,接著把氣球內的粉末抖落到瓶中與液體混合,氣球就被“吹”大了。
56.實驗中的白色粉末和無色液體最有可能的是( )。
A.小蘇打和水 B.食鹽和白醋 C.小蘇打和白醋 D.白糖和水
57.根據上述判斷,充滿整個氣球的氣體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氣 C.氫氣 D.氧氣
十、實驗題
B同學做了一朵白色紙花,她先在“花瓣”上涂了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再把紫甘藍水噴灑在“花瓣”上,發現“花瓣”變成了紅色。
58.實驗中,“花瓣”上涂的液體有可能是( )。
A.白醋 B.水 C.小蘇打溶液 D.以上都有可能
59.實驗中,“花瓣”上產生的變化是( )。
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 C.形態變化 D.狀態變化
60.下列有關化學變化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的顏色發生變化,就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
B.電燈通電時發光發熱,屬于化學變化
C.把沙子放進水中,看到沙子沉淀,說明發生了化學變化
D.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不一定發光發熱,但一定有新物質產生
如圖所示,這是研究鐵釘生銹原因的實驗裝置。
61.一星期后觀察發現,( )試管中的鐵釘銹蝕最嚴重。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62.從實驗中發現鐵生銹的條件是( )。
A.水 B.空氣 C.水和空氣共同作用 D.和水、空氣都無關
63.鐵釘生銹的過程是什么變化?可以用什么證據進行解釋。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
【詳解】放大鏡鏡片的特點:中間厚、邊緣薄、透明。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象放大,顯現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看到物體的更多細節。題干正確。
2.√
【詳解】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沒有被發現的物質及自然界的秘密。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還將了解越來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題干正確。
3.×
【詳解】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在一個自轉周期中會發生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轉產生了四季的變化。
4.×
【詳解】工具有很多的種類,不同種類的工具作用不一樣,工具的發明和利用使人類能夠做許多其它動物不能做的事情。工具和技術都可以不斷改進,人們可以利用技術來發明工具、改進工具,不同的工具,使用的技術往往也不同。
5.√
【詳解】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不僅凝結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為傳播知識和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北宋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中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次改革。
6.√
【詳解】太陽光普照大地,沒有地域的限制無論陸地或海洋,無論高山或島嶼,處處皆有,可直接開發和利用,便于采集,且無須開采和運輸。自然界中能夠產生提供某種能量的物質追溯能量的來源,我們會發現太陽是地球上絕大多數能量的源泉。
7.√
【詳解】工程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設計和使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大到“中國天眼”、“神舟”飛船,小到體育場館、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屬于工程。工程依賴技術的發展,技術是實現工程的手段,工程與技術互相促進、相互發展。
8.√
【詳解】我們建造塔臺模型的過程: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小組成員明確制作塔臺模型的要求后,接下來需要制訂設計方案。制作塔臺時,我們要依據評價量表設計塔臺、思考問題。
9.√
【詳解】化石是在地層巖石中保存了幾百萬年以前生物的殘骸或遺跡。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最常見的是骨頭與貝殼等,所以題干中說法是正確的。
10.√
【詳解】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做變異;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正是因為有了動物的遺傳和變異,動物的種類才能多樣化。題干正確。
11.√
【詳解】金星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恰巧三者排成一條直線時,就會出現金星凌日天象。凌日現象發生時,地球上的人們會看到金星在太陽的圓面上緩緩移動,從太陽的東邊緣進入,最后從太陽西邊緣移出。金星的直徑和地球差不多大,凌日現象發生時,金星看上去像一個小黑點。
12.×
【詳解】星座是指占星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組合。自從古代以來,人類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與他們神話中的人物或器具聯系起來,稱之為“星座”。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不同。
13.×
【詳解】用放大鏡觀察巖石的顏色、結構,用錘子敲擊觀察巖石的軟硬、用滴鹽酸觀察巖石是否冒氣泡等方法,了解常見巖石的特征。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不同的礦物具有不同的特征。花崗巖很堅硬,也會不斷發生變化。
14.×
【詳解】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物理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有新的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冰融化成水并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白糖加熱后變成黑色物質,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15.√
【詳解】自然界的物質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變化過程中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生物生存的任何階段,任何時刻體內都發生無數復雜程度不同的化學變化。
16.D
【詳解】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樹葉、蝸牛、人體皮膚都是有生命的生物體,由細胞組成。大理石是非生物,不是由細胞組成的。
17.A
【詳解】地球自轉運動是圍繞地軸的旋轉運動,運動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周期是一天,約24小時。讀圖可知,圖中A、B、C、D四個模型中,最適合解釋地球自轉的是模型A;B、D選項適宜解釋地球內部圈層結構,C選項圖示適宜解釋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狀況,但都不適宜用來解釋地球自轉運動情況。
18.C
【詳解】四季變化是太陽直射點位置移動造成的,當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太陽高度大,日影長度短。從夏季到秋季,日影長度逐漸變長,到冬至日最長,然后由長變短,到夏至日最短。所以導致同一地點,不同季節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不同的原因是不同季節正午時分的太陽照射角度不同;同一地點,不同季節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不同與氣溫、天氣狀況、每天的日照時間不同無關,故C正確。
19.C
【詳解】電磁鐵是一種將電能轉化為磁能的裝置,通電時產生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這是電磁鐵的基本性質。
A、電磁鐵是將電能轉化為磁能的裝置,通電時產生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且電磁鐵的磁性強弱是可以改變的,說法正確;
B、電磁鐵和磁鐵一樣,都有南極和北極,說法正確;
C、電磁鐵和普通磁鐵有區別,電磁鐵通電才有磁性,普通磁鐵任何時候都有磁性,說法錯誤;
D、電磁鐵工作的過程也是能量轉化的過程,是電能轉化成磁能的過程,說法正確。
20.D
【詳解】工具有很多的種類,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學道理。裁衣剪刀的剪刀結構會設計成等臂杠桿甚至是費力杠桿,以獲得更大的裁剪距離。AB是用來修建花枝的剪刀;C是省力杠桿,用來剪紙的剪刀;D最適合裁剪布料。
21.B
【詳解】住房建造過程是一項復雜、整體、協調的有機體,每個階段的工作都有其重要作用與價值,住房建造的過程:明確任務→選址→設計→建造→驗收,③②①④⑤按先后排序正確,B是正確的選項。
22.B
【詳解】塔臺模型測試主要測試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統計等。可以準確地測試塔臺模型的抗風能力的是用電風扇的同檔風力分別吹動塔臺模型;用手分別推動塔臺模型、用嘴分別吹動塔臺模型,把塔臺模型放在同一平板上,慢慢傾斜平板都不能準確地測試塔臺模型的抗風能力。所以B符合題意。
23.A
【詳解】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結構。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最容易變形,A符合題意。
24.D
【詳解】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做變異;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因為有遺傳和變異,父母都是高個子,子女不一定是高個子;知識是后天因素形成的不可以遺傳;因為有遺傳和變異,子女不會承父母的全部特征;因為有遺傳,所以親代與后代之間會有某些相似之處。
25.A
【詳解】生物進化學認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內都是從單細胞生物長期發展來的,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認為現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達爾文寫出了關于生物論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
26.B
【詳解】太陽系中,行星按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與地球相鄰的兩顆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27.C
【詳解】模型是科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在認識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時,我們會把八大行星標記在紙帶上,這種屬于建立模型。
28.C
【詳解】中國“天宮”空間站由“天合”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五個模塊。各飛行器既具備獨立的飛行能力,又可以與核心艙組合成多種形態的空間組合體,在核心艙統一調度下協同工作,完成空間站承擔的各項任務,C符合題意。
29.C
【詳解】把干燥的土壤塊放入水中,會看到有氣泡冒出,說明土壤中含有空氣,并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開水沸騰時,大量的水變成水蒸氣散失到空氣中,水由液態變為氣態,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但是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打開雪碧瓶冒出氣泡,這是通過加壓等方式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來,也沒有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了大量氣泡,有新物質產生,屬于化學變化,與其他三個變化有本質的不同。
30.D
【詳解】我們呼吸離不開氧氣,氧氣占大氣體積的21%。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與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增加了大氣層中氧氣的含量。
A、地球的氧氣含量增加與植物的光合作用有著緊密的聯系,氧氣主要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故A不符合題意;
B、化學變化的實質就是產生了新物質,地球的氧氣含量增加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學變化,該說法是正確的,故B不符合題意;
C、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這就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故C不符合題意;
D、工農業生產不斷消耗氧氣,動植物呼吸作用也需要消耗氧氣,隨著人口增加,工農業生產擴大,氧氣消耗越來越多,而森林、草原面積不斷萎縮,為了防止氧氣含量下降,人類需要擴大植樹造林面積,該說法是錯誤的,故D符合題意。
31.C 32.C 33.A 34.D 35.D
【分析】完成一項工程要經歷重要的工作階段,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再重新設計建立模型,再測試,再改進完善。循環往復,直到設計達到各種限制條件的要求,才開始實施建設。
31.工程建設過程的基本步驟是: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因此,要在A地與B地之間建造一座小橋,這是明確任務,接下來需要最先做的是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故C選項正確。
32.A、在工程競標過程中,正確流利地介結本組設計的優勢是正確的做法,故A不符合題意;
B、對其他競標對手進行有理由的質疑和評議,也是合理的,故B不符合題意;
C、夸大其他競標對手的設計缺陷是錯誤的做法,故C符合題意;
D、采用畫圖和文字結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創意,更加生動形象,有利于別人理解認識自己方案的優點和科學性,故D不符合題意;
33.在紙、木材、鋼材、石塊等建造小橋的材料,紙最不適合建造小橋。因為紙怕水浸泡,容易腐爛,耐久性差。故A選項符合題意。
34.讀圖可以看出,圖中橋梁設計方案A的橋面與路面高度不一,橋面高于路面,不利于車輛通行,設計不夠合理;橋梁設計方案B和C的橋面雖然與路面有斜坡相連,但是坡面太陡,高度不一,也不利于車輛通行,設計不夠合理;橋梁設計方案D的橋面與路面之間的坡道坡度較小,有利于車輛通行,設計合理。
35.小橋建設過程中,要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面臨的限制條件包括時間、費用、抵抗自然界的破壞能力、環境和可用材料等多種因素。
36.D
【詳解】如果在建造小橋的過程中發現原來的設計有問題,應該對原設計圖進行改進完善,再按新的設計圖建造,不能仍按原設計建造,不用設計圖直接建造也是不合理的,出現問題,損失更大;更不能放棄建造。不建造橋梁,解決不了過河問題。D符合題意。
37.C
【詳解】工作人員用自卸車運輸石塊,當車斗升起時,利用的是杠桿原理,讀圖可知,圖中自卸車斗的支點是③位置,①是用力點位置,②是阻力點位置,動力臂長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
38.B
【詳解】電鉆是利用電能工作的電器,鉆頭在電動機帶動下旋轉時,在這個過程中能量轉換關系是電能轉為磁能,在磁能的相互作用下,電動機轉動,產生機械能。故B符合題意。
39. 冰箱壓縮機里有電機,洗衣機靠電動機洗衣服 油煙機里的風機靠電機帶動
【詳解】電動機是用電產生動力的機器。雖然大小懸殊、構造各異,但電動機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電產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轉動。冰箱壓縮機里有電機,洗衣機靠電動機洗衣服,油煙機里的風機靠電機帶動,電動車靠電機驅動。小孩玩具里面能動的大部分有電機等。
40.C
【詳解】我們可以像科學家一樣研究校園中的生物,我們要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調查校園中的動物和植物,統計它們的數量,記下它們的名稱;對于不認識的動物和植物可以具體描述特征,畫下來或拍照片;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給校園植物掛牌;發現不認識的小動物時,不可以抓來進行研究。C錯誤。
41.B
【詳解】為了清楚地觀察校園中一些較小的生物,我們需要帶的工具是放大鏡,放大鏡的特點是透明,中央厚,邊緣薄,具有放大功能,可以幫助我們看清微小的物體。
42.B
【詳解】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界不斷地普遍發生的現象,也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基礎。
A、即使是同一類生物,形態結構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故A錯誤;
B、生物的親代和后代總會有一定的差異,這是變異現象,是生物進化的基礎,故B正確;
C、一棵桃樹上的果實樣子各不相同,描述的是變異現象,而不是遺傳現象,故C錯誤;
D、用不同的標準給生物分類,分類的結果就不會是一樣的,故D錯誤;
43.B
【詳解】分類是科學研究常用的方法,麻雀屬于鳥類,有翅膀,會飛行,和校園中麻雀屬于同一類的是鴿子和企鵝。蜻蜓和蝴蝶屬于昆蟲類,金魚和鯉魚屬于魚類;貓和兔屬于哺乳動物。
44.C
【詳解】在顯微鏡下,觀察校園中的池塘水,發現了如下圖所示的微小生物,這是草履蟲,它的樣子像草鞋故名草履蟲。
45.A
【詳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所觀察到的物像體積越大,視野內所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相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所觀察到的物像體積越小,視野內所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因此,與高倍物鏡相比,用低倍物鏡觀察時,我們視野內看到的細胞會更多,更小。
46.D
【詳解】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個體微小,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微生物的身體是由細胞構成的,在空氣中、水中、地下、動植物和人體里,都有微生物,A錯誤。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見的,如香菇、木耳,B錯誤。微生物的形狀有各式各樣的,C錯誤。有的微生物能處理垃圾和污水,D是正確的選項。
47.A
【詳解】人類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建立動物精子庫、頒布相關法律法規、多植樹造林、不亂捕濫殺等。A選項正確。BCD不利于保護動植物。
48.A
【詳解】地心說最初由米利都學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臘學者歐多克斯提出,然后經亞里士多德、托勒密進一步發展而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
A、托勒密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都認為地球是球形的,故A選項正確;
B、地球24小時自轉一周,是哥白尼的“日心說”的觀點,托勒密的“地心說“認為地球是不動的,故B錯誤;
C、太陽不動,其它天體圍燒著太陽轉,是哥白尼的“日心說”的觀點,托勒密的“地心說“認為太陽圍繞地球運轉,故C錯誤;
D、地球不動,其它天體圍繞著地球轉,是托勒密的“地心說“的觀點,故D錯誤;
49.B
【詳解】2003年10月15日,我國“神舟五號”宇宙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把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所以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
50.A
【詳解】日食發生時,太陽、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中間,月球是遮蔽了射向地球的太陽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此時的月相是新月,日期是農歷初一。中秋節(八月十五)、端午節(五月初五)、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等節日不會出現日食現象。A符合題意。
51.C
【詳解】天空中的星星圍繞北極星順時針旋轉,北極星相對不動,是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從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測出地軸是傾斜的。地球公轉時,公轉軌道是個橢圓軌道,而且地軸傾斜的方向不變,北極點永遠指向北極星附近,所以地軸總是傾斜指向北極星,北極星的位置常年不變。
52.D
【詳解】宇宙包含銀河系,銀河系包含太陽系,太陽系包含地月系。河外星系是銀河系之外的星系。地月系是太陽系的一部分,它們之間應是從屬關系,而河外星系在太陽系的旁邊,所以D正確。
53.C
【詳解】A、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恒星在誕生,也有許多恒星在消亡,該說法是正確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于上百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目前宇宙還處于膨脹之中,該說法是正確的,故B不符合題意;
C、宇宙是一個無邊無際的時空概念,隨著科學技術再發達,人類也不會探測到宇宙的邊緣,該說法是錯誤的,故C符合題意;
D、銀河系包括1000~4000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團、星云以及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從地球看銀河系呈環繞天空的銀白色的環帶。大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一個極為普通的天體系統,該說法是正確的,故D不符合題意;
54.
【詳解】夏季是觀星的好季節,讀圖可知,圖中星座是大熊星座,圖中天琴座的最亮星是織女星。
55. 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360問答成功,3天后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雙羅象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2008年9月27日,中國,正式成為第三個掌握出艙技術的國家。
【詳解】在太空探索中,中國已經取得了很多項舉世顆目的成就,例如:①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360問答成功,3天后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②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雙羅象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2008年9月27日,中國,正式成為第三個掌握出艙技術的國家。
56.C 57.A
【分析】小蘇打與白醋混合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
56.小蘇打與白醋混合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實驗中的白色粉末和無色液體最有可能的是小蘇打和白醋;小蘇打能溶解在水中,不能產生氣體;食鹽會溶解在白醋中,不能產生氣體;白糖能溶解在水中,不能產生氣體。
57.小蘇打與白醋混合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根據上述判斷,充滿整個氣球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58.A 59.B 60.D
【分析】在變化中能產生新的物質的變化我們稱為化學變化,不能產生新物質的我們稱為物理變化。
58.化學變化:有新的物質生成的變化。白醋主要成分為醋酸,顯酸性,遇紫甘藍變紅,發生了化學變化,A是正確的選項。
59.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物理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有新的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實驗中,“花瓣”變成了紅色,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60.A、物體的面色發生變化,有可能是物理變化,有可能是化學變化,關鍵看有無新物質生成,選項觀點錯誤;
B、電燈通電發光發熱,是電由電能轉化成光能和熱能的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所以為物理變化,選項觀點錯誤;
C、把沙子放進水中,看到沙子沉淀,沒有產生新的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觀點錯誤;
D、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不一定發光發熱,但一定有新物質產生,選項觀點正確;
61.A 62.C 63.化學變化;鐵銹是紅褐色,不能被磁鐵吸引,不能導電等。
【分析】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鐵生銹的原因是空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氧在有水的環境中與鐵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鐵,就是鐵銹。
61.鐵生銹是空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鐵釘所處的環境不同,甲試管中,鐵釘一半沒入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氣中,鐵釘能夠與空氣、水接觸,生銹條件最充分,一星期后觀察發現,甲試管中的鐵釘銹蝕最嚴重。乙試管鐵釘完全浸沒在水中,空氣條件不充分;丙試管中,鐵釘處在干棉花和少量干燥劑的密閉環境中,水分條件不充分,不容易生銹。
62.從實驗中鐵釘所處環境及生銹狀況來判斷,發現鐵生銹的條件是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
63.鐵銹是紅褐色,不能被磁鐵吸引,不能導電,由此可以判斷鐵銹是不同于鐵的新物質,則鐵釘生銹的過程是產生新物質的化學變化。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青浦区| 道真| 庆城县| 清涧县| 平邑县| 福鼎市| 建宁县| 克拉玛依市| 长寿区| 佛冈县| 芦溪县| 莱芜市| 张掖市| 桂平市| 兴和县| 佛山市| 台北县| 滨州市| 普定县| 环江| 永清县| 盐津县| 碌曲县| 津南区| 繁昌县| 公主岭市| 景德镇市| 仙桃市| 出国| 肃南| 望谟县| 濮阳县| 安吉县| 灌南县| 金川县| 离岛区| 盘锦市| 天等县| 宜良县|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