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2024)科學七下期末復習:專題5 莖與運輸(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2024)科學七下期末復習:專題5 莖與運輸(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期末復習:莖與運輸
一、選擇題
1.綠肥植物是一種專門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壓,也可以異地施用。在農業上利用綠肥植物的目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水分 B.增加土壤中腐殖質的含量
C.給植物提供食物 D.增加土壤中鉀肥的含量
2.我國科學家發明了一款新型植物莖流傳感器(如圖),可直接貼附在莖稈、葉片等表面,監測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及分配情況。由此推測,該傳感器可監測的植物組織是()。
A.保護組織 B.輸導組織 C.分生組織 D.機械組織
3.生物體內有很多“橋梁”結構承擔著運輸的功能,如圖所示,甲乙分別為人體和植物體內的有關物質運輸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中的物質主要通過血管運輸
B.臍帶是胎兒和母體物質交換的場所
C.③主要是有機物,依靠導管運輸
D.④主要是水和無機鹽,依靠篩管運輸
4.《地鏡圖》中曾記載利用植物找礦的方法:“山上有蔥,下有銀;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銅錫;山有寶玉,木旁枝皆下垂。”據此信息,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
A.利用植物找礦是依據根的生長
B.證明植物根吸收礦物質元素能力強
C.說明不同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的礦物質不同
D.土壤中某種元素少,植物就會多吸收
5.種花用的用紅黏土燒制的瓦盆,比一般塑料花盆和瓷花盆更有利于植物生長。這是因為(  )
A.瓦盆砂粒含量較少
B.瓦盆保水性較好
C.瓦盆具有很好的透氣性
D.塑料花盆和瓷花盆中的土壤不適合植物生長
6.我們在養花的過程中,經常給花澆水、施肥、松土、放在陽光下,天氣冷了,我們還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個花盆只栽一株植物,這體現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條件,與上述順序相對應,分別是()
①營養物質②空氣③陽光④適宜的溫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間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②①
7.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會了利用植物年輪辨認方向的野外生存知識。下列有關年輪的知識,錯誤的是(  )
A.根據樹木年輪的數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齡
B.樹木的年輪能告訴我們當地的氣候條件
C.從植物的年輪我們可以辨別南北方向
D.植物年輪是由植物的韌皮部形成的
8.樹干橫切面上年輪形成的原因是(  )
A.便于記憶樹齡
B.水分經過樹干輸送時的侵蝕作用
C.運輸水分及輸送養分兩種細胞的交互排列
D.溫度、水分、陽光的周期性變化
二、填空題
9.小科正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實驗視頻,只見“勝哥”在“探究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的活動中,用紅墨水而不是用清水的目的是   。結果觀察到   組枝條的橫切面的   部變成紅色,   組枝條不變紅,由此說明水和無機鹽的運輸部位是在   。再將被染成紅色的枝條縱切,發現越靠近基部,紅色越   ,這說明植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方向是   。
10.在“樹皮環剝”實驗中,環割處理后,可發現在環割的   端切口處會流出許多汁液,由此說明運輸有機物的篩管存在于   中,還說明有機物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方向是   。
11.木質莖的結構。
12.請分析圖示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畫面1中根的表述說明它具有   的功能,完成該功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2)神氣的葉表達了自己能為其他器官提供有機物,發揮此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
(3)莖“罷工”使葉干渴、萎蔫,這是莖中的   停止工作引起的;正常狀態下,如果沒有葉的蒸騰作用提供動力,莖也難以完成該工作。
(4)莖“罷工”使根饑餓難耐,說明莖有輸導   的作用。
13.梨因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且口味清甜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1)維生素C的化學式為,則維生素C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2)如圖示為果樹上的果實A及部分枝葉,若想果實A長的又大又甜,可在   (填序號)處剝去部分樹皮。
14.生物體的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
(1)草莓的莖細軟,沿地面生長,借以擴大營養面積,草莓的莖屬于   (選填“匍匐莖”“攀援莖”或“纏繞莖”)。
(2)農作物在缺水初期,葉片保衛細胞將進行生理功能調節。圖甲、乙中能正確體現此時氣孔狀態的是   。
(3)根尖的根毛區細胞的體積大,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積,是根吸收   的主要部位。
三、實驗探究題
15.“勝哥”為了探究“土壤性狀和植物生長的關系”。他分別取等體積的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裝在三個同樣大小的花盆內,并分別標記為A、B、C。如下表所示是他的實驗方案。
花盆 植物名稱 放置地點 澆水量(mL) 每天澆水次數
A 郁金香 窗臺 200 1
B 小雛菊 窗臺 100 2
C 小錐菊 窗臺 200 1
(1)請指出此設計方案的不合理之處。   。
(2)根據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預計種在   (填字母)盆中的植物生長情況最好。
四、實踐探究題
16.下圖是“勝哥”組織同學們開展黃瓜栽培實踐活動流程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b播種移苗。帶土坨移植的主要目的是   。
(2)c觀察生長。莖葉中運輸有機物的結構是   。
(3)d探究實驗。滴加碘液后藍色變化最明顯的是   時的葉片;
(4)e觀花測果。用白糖制成涼拌黃瓜時,盤中會滲出很多汁液,這是由于   。
五、綜合題
17.一段枝條上面長有兩個大小相同的果實。如果“勝哥”將枝條兩個部位的樹皮進行環剝(如圖所示)。那么,經過一段時間后:
(1) 傷口的   (選填“上方”或“下方”)的樹皮會形成瘤狀物。
(2) 果實   會很快萎縮,果實   會繼續生長,原因是   。
18.“勝哥”參考月季的扦插技術(如下圖所示),探究“扦插莖段下方的切口傾斜是否更有利于成活”。他們設計了如下實驗:選取一些生長狀況良好的枝條,剪成20個15厘米左右的莖段,其中10個莖段下方切口傾斜,10個下方切口水平,然后按照甲、乙、丙的方式處理。把兩組莖段同時扦插在同一塊實驗田里,標記為A、B兩組。請回答后續實驗的有關問題:
(1)參考材料中提示,需要給兩組扦插莖段提供的相同照料是   。
(2)如果要設計一個表格記錄觀察的數據,表格中記錄的應是   。
(3)針對圖甲材料,請你提出還可以探究的一個問題   。
19.以下是研究木質莖結構和功能的兩個活動。
(1)將新鮮帶葉枝條插入稀釋后的紅墨水,置于溫暖、光照充足的環境中,10分鐘后取出,橫切枝條的中上部,放大觀察,如圖甲所示。橫切面變紅的部位是   (選填圖中字母)。
(2)將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條中部的樹皮環剝,一兩個月后,切口上方的樹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圖乙。這一現象表明有機物在莖中的運輸方向是   。
20.“勝哥”做了如下實驗:在甲、乙兩個大小相同的燒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藍墨水和紅墨水,將芹菜的葉柄從基部沿中間切開,分別插入兩個燒杯中,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他發現左側的葉片顯現出藍色,右側的葉片顯現出紅色。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 在Y處將葉柄橫切,觀察到橫切面上有許多的紅點,這些紅點出現的部位就是導管所在的位置,說明導管的作用是   。
(2) 若在X處將葉柄橫切,橫切面上看到的現象是____。
A.左邊藍點多紅點少,右邊紅點多藍點少
B.周圍的一圈是藍點,中間是紅點
C.藍點和紅點混合,均勻分布
D.左邊是藍點,右邊是紅點
21.請據圖甲、圖乙回答下列問題。
(1)導管和篩管是高等植物的運輸通道。植物運輸有機物的結構是圖    。
(2)技術員給移栽的大樹“掛吊瓶”來增加水分和無機鹽,輸液的針頭應插入到植物的   (填“韌皮部"或“木質部”)中。
22.“勝哥”利用蘿卜的吸水和失水實驗來驗證植物根毛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并做成視頻。具體實驗操作如下:
a.將體積大小相同的兩個蘿卜條分別放入甲、乙兩個燒杯中;
b.甲燒杯中放入50毫升清水,乙燒杯中放入50升20%的鹽水。
請根據實驗現象和圖A、B回答問題:
(1)實驗一段時間后,甲燒杯中的蘿卜細胞處于   (填“吸水”或“失水”)狀態,就如圖   中的細胞。
(2)乙燒杯中的蘿卜經過一段時間后軟縮。這是由于蘿卜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填“大于”或“小于”)燒杯中溶液的濃度,使細胞不斷失水的緣故。
(3)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植物根毛的細胞液濃度   土壤溶液濃度,則根毛吸水;植物根毛的細胞液濃度   土壤溶液濃度,則根毛失水。
23.同學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植物的莖與物質的運輸”一節內容后,進行如下實驗活動。
(1)將一根楊樹的枝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圖一),放在陽光下。觀察到葉脈發紅時,將枝條的莖進行橫切和縱切,能看到被染紅的是圖二中的   (填數字序號),此部位中的   屬于輸導組織,具有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功能。
(2)將楊樹的枝條環割去一圈樹皮(圖三),一段時間后,會在環割處的   形成枝瘤(選填“上方”或“下方”)。
24.以下是研究木質莖結構和功能的兩個活動。
(1)將新鮮帶葉枝條插入稀釋后的紅墨水,置于溫暖、光照充足的環境中,10分鐘后取出,橫切枝條的中上部,放大觀察,如圖甲所示。橫切面變紅的部位是   (選填圖中字母)。
(2)將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條中部的樹皮環剝,一兩個月后,切口上方的樹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圖乙。這一現象表明有機物在莖中的運輸方向是   。
25.參照圖所示的莖各部分的結構進行觀察,并描述其結構特征。
(1)表皮:細胞排列   ,細胞間隙比較   ,起   作用。
(2)韌皮部:在莖的橫切面上,細胞呈   排列,其中含有韌皮纖維和篩管。
(3)形成層:在韌皮部下,只由   層細胞組成,細胞呈   狀排列。細胞形態為   ,能不斷分裂,向外形成   部,向內形成   部。
(4)木質部:三年生木質莖的大部分被木質部所占據。它位于莖.的   ,其中較大的細胞是   ,較小的細胞是木纖維等。木質部的結構呈現有規律的從疏到密的變化,這就是年輪。
(5)髓:在莖的中央部分,其細胞體積   ,細胞壁比較   ,具有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土壤的性狀與植物的生長
【解析】【分析】綠肥植物是一種專門用做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后,可以就地翻壓,也可以異地施用,在農業上利用綠肥植物的目的是:綠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埋入地里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從而被其他的植物利用。
【解答】綠肥植物是一種專門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近年來在農業上得到廣泛利用。綠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 ,可改良士壤,補充有機質,埋入地里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成無機鹽,提高了士壤的肥力,從而被其他的植物利用。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2.【答案】B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
【解析】【分析】 植物的組織主要有保護組織、薄壁組織、輸導組織、分生組織、機械組織等,它們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解答】 A.保護組織一般由植物根、莖、葉表面的表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內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故A不符合題意;
B.輸導組織有運輸物質的作用,植物體內的導管能運送水和無機鹽,篩管能運送有機物,即傳感器可監測的植物組織是輸導組織,故B符合題意;
C.分生組織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形成其它組織,故C不符合題意;
D.薄壁組織有制造和儲存營養的功能,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答案】A
【知識點】莖的運輸作用;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經導管自下而上運輸,葉片制造的有機物,經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
【解答】A、人體的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通過血管運輸,故A正確;
B、胎盤是胎兒和母體物質交換的場所,故B錯誤;
C、③主要是水分和無機鹽,依靠導管運輸,故C錯誤;
D、④主要是有機物,依靠篩管運輸,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4.【答案】C
【知識點】土壤的性狀與植物的生長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植物的根會吸收無機鹽;
【解答】從記載中可以知道不同植物對無機鹽的需要不同;
故答案為:C.
5.【答案】C
【知識點】土壤的性狀與植物的生長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瓦盆璧上有小孔可以透氣,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用于根的呼吸,促進根的生長;
【解答】瓦盆的壁上有許多微小的空隙可以透水透氣,而瓷粉的壁上空隙很少,透氣性很差,花的根系需要呼吸空氣中的氧氣。空氣中的氧氣可以較多的透過瓦盆的壁進入盆內的土壤,有利于花卉根系細胞的呼吸作用,促進花的生長;
故答案為:C.
6.【答案】B
【知識點】土壤的性狀與植物的生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解答時可以從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方面來切入.
【解答】解: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給花澆水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⑥水、施肥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①營養物質(無機鹽)、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內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②空氣;把花放在陽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進行,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③陽光;天冷了還要及時把它們轉移到室內,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④適宜的溫度;且一般一個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⑤一定生存空間.
故選:B.
7.【答案】D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
【解析】【分析】 由于一年內季候不同,由形成層活動所增生的木質部構造亦有差別。春夏兩季生長旺盛,細胞較大,木質較松;秋冬兩季生長緩慢,細胞較小,木質較緊。這兩層木質部形成同心輪紋,根據輪紋,可推測樹木年齡,故稱年輪。
【解答】 A、根據樹木年輪的數目多少,可以推知樹的年齡,不符合題意;
B、年輪的寬窄則與相應生長年份的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干旱年份樹木生長緩慢,年輪就窄;在濕潤年份年輪就寬,不符合題意;
C、一般來說,樹木背陰的一面(北面)容易長出青苔,而樹木的年輪在南面會更疏散一些,不如北側的年輪來得致密,所以從植物的年輪我們可以辨別南北方向,不符合題意;
D、年輪的形成與形成層的活動狀況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8.【答案】D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
【解析】【分析】 年輪的形成與形成層的活動狀況有關。由于一年中氣候條件不同,形成層由活動有盛有衰,這就使其所形成的細胞有大有小,細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節所形成的次生木質部的形態出現差異,因而出現年輪。
【解答】 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表皮起保護作用。韌皮部包括篩管(運輸有機物)和韌皮纖維(有韌性)。木質部包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和木纖維(堅硬)。形成層的細胞能不斷地進行分裂,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使莖逐年加粗。由于一年中氣候條件不同,形成層由活動有盛有衰,這就使其所形成的細胞有大有小,細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節所形成的次生木質部的形態出現差異,因而出現年輪。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9.【答案】便于觀察實驗結果;AB;木質;C;木質部;深;自下而上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根據莖的結構以及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作用進行解答。
【解答】在實驗中用紅墨水而不用清水是由于紅墨水相對于清水來說更便于觀察實驗的結果;在實驗中能夠觀察到AB組枝條的橫切面的木質部變成紅色,而C組枝條不變紅,由此說明水和無機鹽的運輸部位在木質部中,再將當成紅色的枝條縱切,能夠發現越靠近基部,紅色越深,由此可以說明植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方向是自下而上的。
故答案為:便于觀察實驗結果;AB;木質;C;木質部;深;自下而上。
10.【答案】上;韌皮部(樹皮);自上而下
【知識點】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在對樹皮進行環剝的時候,環割的是樹皮的韌皮部,運輸有機物的篩管存在于韌皮部中,從汁液流出的位置便可判斷出有機物在植物體內的運輸的方向。
【解答】在進行樹皮環剝時,發現在環割的上端切口處會流出汁液,由此說明運輸有機物的篩管存在于韌皮部(樹皮)中,還能夠說明有機物在植物體內運輸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故答案為:上;韌皮部(樹皮);自上而下。
11.【答案】保護|有機物|形成層|導管|髓
【知識點】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韌皮部含有篩管可以運輸有機物,木質部含有導管可以運輸水和無機鹽。
【解答】表皮:細胞排列緊密,間隙小,起保護作用。韌皮部篩管:長筒形活細胞,向下運輸有機物。 形成層中含有分生組織,只有2~3層細胞,筒狀,能不斷進行細胞分 裂,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使莖加粗 。木質部含有導管,導管由長筒形死細胞鏈接形成,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髓在莖的中央,儲藏營養。
12.【答案】(1)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根毛區
(2)二氧化碳和水
(3)導管
(4)有機物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莖的形態結構;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體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種器官,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根:吸收,固著和支持,輸導,合成有機物,貯藏和繁殖,分泌
莖:輸導,支持,貯藏和繁殖,光合作用
葉: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吸收能力
花:被子植物有性繁殖
種子:增殖本種植物,渡過不良生境
果實:保護種子,貯藏營養,輔助種子散布
【解答】(1)根位于土壤中,能夠固定植物體,吸收水分和石機鹽,根尖的結構包括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其中成熟區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2)葉中含有豐富的葉綠體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將水分和二氧化碳轉化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氣。
(3)莖中有導管,導管能夠自下而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如果沒有葉的蒸騰作用作用提供動力,莖也難以完成該工作。
(4)莖中還有篩管,能夠將葉制造的有機物,運輸給其他器官。
故答案為: (1) 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 根毛區 ; (2) 二氧化碳和水 ; (3) 導管 ; (4) 有機物 。
13.【答案】(1)3:4
(2)①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利用氧氣和有機物,在活細胞,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 維生素C的化學式為,則維生素C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6×12:6×·16=3:4;
(2)植物的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有機物通過莖中的篩管從上而下運輸, 如圖示為果樹上的果實A及部分枝葉,若想果實A長的又大又甜,可在①處剝去部分樹皮。
故答案為:(1) 3:4 (2) ①
14.【答案】(1)匍匐莖
(2)乙
(3)水分和無機鹽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葉的形態結構
【解析】【分析】 一般植株的根尖從根頂端向后依次可分為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根毛區四個部分。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它是生長點外罩,具有保護生長錐分生組織的作用。根冠由許多薄壁細胞組成,這些薄壁細胞分泌含有多糖、果膠質的糖體,可潤滑土粒表面,有助根尖的延伸。分生區:即生長點,由分生組織細胞所構成,該部分大部分被根冠包圍,長1 mm左右。生長點的細胞形狀為多面體,排列緊密,胞壁薄,胞核大,胞質濃,液胞小。這些細胞不斷進行分裂,使根尖不斷增加新細胞。伸長區:在分生區后邊的細胞,全長約數毫米,細胞分裂能力逐漸減弱至停止分裂,轉向細胞體積增大,明顯地表現為縱向伸長,是棉根向前伸延的主要部位;根毛區:位于伸長區之后。此區是細胞基本定型的區域,全長可達幾厘米。該區組織分化已趨成熟,也稱成熟區。由于部分表皮細胞形成纖細根毛,使該區密被根毛,成為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解答】(1) 匍匐莖是指沿地平方向生長的莖。基部的旁枝節間較長,每個節上可生葉、芽和不定根,與整體分離后能長成新個體,故可用以進行人工營養繁殖。例如草莓、番薯等莖葉蔓生于地表,又如馬鈴薯,其匍匐莖則生長在地下。 所以草莓的莖細軟,沿地面生長,借以擴大營養面積,草莓的莖屬于匍匐莖;
(2) 農作物在缺水初期,葉片保衛細胞將進行生理功能調節,缺水時,氣孔關閉。圖甲、乙中能正確體現此時氣孔狀態的是乙;
(3) 根尖的根毛區細胞的體積大,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積,是根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故答案為:(1)匍匐莖(2)乙(3)水分和無機鹽
15.【答案】(1)沒有控制變量,栽培植物的種類不統一,澆水量不同,每天澆水次數不同
(2)C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土壤的性狀與植物的生長
【解析】【分析】 控制變量法指的是在眾多的影響某個物理量的因素和條件中,通過人為的控制某些物理量不變,而只改變我們要研究的那個因素的值,從而觀察和分析出這個因素對這個物理量的影響;
【解答】(1)探究 “土壤性狀和植物生長的關系” ,應該控制土壤種類不同,其他的條件都相同,此設計方案中沒有控制變量,栽培植物的種類不統一,澆水量不同,每天澆水次數不同;
(2)根據修正后的方案,預計種在C盆中的植物生長情況最好。因為壤土的保水、保肥、通氣、透水性能都比較好,最適合植物的生長;
故答案為:(1) 沒有控制變量,栽培植物的種類不統一,澆水量不同,每天澆水次數不同 (2) C
16.【答案】(1)保護幼根和根毛
(2)篩管
(3)18
(4)糖溶液的濃度大于黃瓜細胞液濃度,黃瓜細胞失水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莖的形態結構;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 木質莖的結構組成部分: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隙比較小,起支持作用。韌皮部:在莖的橫切面上呈環狀排列,其中含有韌皮纖維和疏導有機物的篩管。形成層:呈環狀排列,細胞扁平,能不斷進行細胞分裂,產生子細胞。子細胞能吸收營養物質,從而不斷長大,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使莖加粗。木質部包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和木纖維(堅硬)髓:細胞壁比較薄,常有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利用氧氣和有機物,在活細胞,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汽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是與物理學的蒸發過程不同,蒸騰作用不僅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而且還受植物本身的調節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種復雜的生理過程。其主要過程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內導管→莖內導管→葉內導管→氣孔→大氣.植物幼小時,暴露在空氣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騰。
【解答】(1) b播種移苗。帶土坨移植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幼根和根毛;
(2) c觀察生長。莖葉中運輸有機物的結構是篩管;
(3) d探究實驗。滴加碘液后藍色變化最明顯的是18時的葉片,因為經過了一整天的光合作用,葉片中積累的淀粉含量最多;
(4) e觀花測果。用白糖制成涼拌黃瓜時,盤中會滲出很多汁液,這是由于糖溶液的濃度大于黃瓜細胞液濃度,黃瓜細胞失水;
故答案為:(1)保護幼根和根毛(2)篩管(3)18(4)糖溶液的濃度大于黃瓜細胞液濃度,黃瓜細胞失水
17.【答案】(1)上方
(2)B;A;有機物只能由上往下運輸,所以B得不到有機物,而A能繼續獲得有機物。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根據導管、篩管的位置及功能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如果對莖進行環割,這樣營養物質就積存在節口上端,使節口上端出的形成層得到豐富的營養物質,細胞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狀物,我們發現枝條上端環剝口的上方會形成瘤狀物;
(2)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如果對樹皮進行環割就相當于切斷了向下運輸有機物的篩管。由圖可以看出A周圍有葉子,葉制造的有機物能不斷送到A果實,可以得到豐富的營養物質,故可以繼續發育;B在其上下都進行了環割,有機物只能由上往下運輸,所以B得不到有機物,而A能繼續獲得有機物,得不到營養物質B將停止發育而凋落。
故答案為:(1)上方;(2)B;A;有機物只能由上往下運輸,所以B得不到有機物,而A能繼續獲得有機物。
18.【答案】(1)遮蔭,澆水
(2)分別記錄A組B組中扦插莖段成活枝的數目
(3)為什么莖段上方切口要切成水平?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根據科學探究過程的八個要素:①提出問題②猜想與假設③制定計劃④進行實驗⑤收集證據⑥解釋和結論⑦反思與評價⑧表達與交流,結合題干中的信息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1)“參考材料中提示”,需要給兩組扦插莖段提供的相同照料是遮陰、澆水。
(2)“如果要設計一個表格記錄觀察的數據”,表格中記錄的應是發芽莖段的數量。
(3)"依據圖一中的資料,圍繞扦插材料的處理”,提出的探究的具體問題是:為什么莖段上方切口要切成水平?
19.【答案】B;自上而下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圖中A是韌皮部,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沿著葉脈、韌皮部的篩管自上而下運輸的;B是木質部,水分和無機鹽是沿著木質部的導管運輸自下而上的;C是髓,在最中央,儲存著營養。
【解答】(1)導管位于莖的木質部,作用是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因此將新鮮帶葉枝條插入稀釋后的紅墨水,置于溫暖、光照充足的環境中,10分鐘后取出,橫切枝條的中上部,放大觀察,橫切面變紅的部位是圖中B木質部。
(2)篩管位于莖的韌皮部,作用是向下運輸有機物。把生長健壯的一個枝條,剝去一圈樹皮,說明莖的韌皮部被割斷,韌皮部內有向下運輸有機物的篩管,如果韌皮部被割斷向下運輸的有機物就會聚集于傷口的上方,由于此處營養豐富,所以細胞分裂和生長加快,就形成瘤狀物。所以環剝木本植物的樹皮,在切口的上方會形成節瘤,這個現象說明有機物通過篩管由上向下運輸。
20.【答案】(1)運輸水和無機鹽
(2)D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蒸騰作用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動力,植物體失水或吸水與土壤溶液的濃度有關。
【解答】(1)導管是由一種死亡了的,只有細胞壁的細胞構成的,而且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它位于維管束的木質部內,它的功能很簡單,就是把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不需要能量。在Y處將葉柄橫切,觀察到橫切面上有許多的紅點,這些紅點出現的部位就是導管所在的位置,說明導管的作用是運輸水和無機鹽,導管運輸物質的方向是自下而上。
(2)通過實驗可知,同側葉柄里的導管,向同側的葉片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故橫切面上看到的現象是左邊是藍點,右邊是紅點,故選D。
故答案為:(1)運輸水和無機鹽;(2)D。
21.【答案】(1)乙
(2)木質部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
【解析】【分析】導管是由一種死亡了的細胞,只有細胞壁的細胞構成的,而且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它位于維管束的木質部內,它的功能是把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全身各器官,運輸方向自下而上。
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篩管可以將葉片制造的有機物從上往下的運輸到根等器官。
【解答】(1)導管和篩管是高等植物的運輸通道。篩管:篩管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有機物質,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組成篩管的細胞壁較薄,含有原生質體,細胞核消失,是活細胞。上、下細胞間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具有篩孔的細胞壁稱為篩板,篩管細胞的原生質通過篩孔相連,成為有機物運輸的通道,乙圖為篩管。
(2)木質部內有木纖維和導管。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木纖維起支持作用,因此“掛吊瓶”補充水和無機鹽,以提高成活率,吊瓶的針頭應插到莖的木質部中。
22.【答案】(1)吸水;A
(2)小于
(3)大于;小于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當外界溶液濃度小于植物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細胞吸水,反之,植物細胞失水;植物的根有兩個作用:第一,固定作用;第二,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根尖是指從根的最先端到著生根毛這一段幼嫩部分。長約4-6mm,是根中生命活動最活躍的部分。不論主根、側根或不定根都具有根尖。根的伸長、對水分和養料的吸收、成熟組織的分化以及對重力與光線的反應都發生于這一區域。由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組成。
【解答】(1)當外界溶液濃度小于植物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細胞吸水,反之,植物細胞失水;所以實驗一段時間后,甲燒杯中的蘿卜細胞處于吸水狀態,就如圖A中的細胞。
(2)乙燒杯中的蘿卜經過一段時間后軟縮。這是由于蘿卜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小于燒杯中溶液的濃度,使細胞不斷失水的緣故。
(3) 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植物根毛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則根毛吸水;植物根毛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土壤溶液濃度,則根毛失水。
故答案為:(1)吸水;A(2)小于(3)大于;小于
23.【答案】(1)⑤;導管
(2)上方
【知識點】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莖的結構:木本植物莖從外到內一般包括樹皮(內側為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圖二中①是樹皮,②是韌皮部,③包含①② ,④是形成層,⑤是木質部,⑥是髓 。
(2)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植物通過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導管位于木質部中,運輸方向是自下而上。當把枝條插入紅墨水中,紅墨水會隨著水分的運輸途徑,通過導管向上運輸,所以被染紅的部位是木質部。
(3)有機物的運輸:植物通過篩管運輸有機物,篩管位于韌皮部中,運輸方向是自上而下。
(4)環割實驗原理:環割樹皮會破壞韌皮部中的篩管,有機物向下運輸受阻,在環割處上方積累,導致上方形成枝瘤。
【解答】(1)木本植物莖的木質部內有木纖維和導管,導管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因此,將枝條的莖進行橫切和縱切,能看到被染紅的是圖二中的⑤木質部,此部位中的導管屬于輸導組織,具有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功能。
(2)樹皮由周皮和韌皮部組成,韌皮部內有篩管和韌皮纖維組成,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環剝樹皮后,有機物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葉制造的有機物向下運輸到切口處不能在向下運輸,能夠在環割處的上方形成枝瘤。
(1)木本植物莖的木質部內有木纖維和導管,導管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因此,將枝條的莖進行橫切和縱切,能看到被染紅的是圖二中的⑤木質部,此部位中的導管屬于輸導組織,具有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功能。
(2)樹皮由周皮和韌皮部組成,韌皮部內有篩管和韌皮纖維組成,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環剝樹皮后,有機物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葉制造的有機物向下運輸到切口處不能在向下運輸,能夠在環割處的上方形成枝瘤。
24.【答案】(1)B
(2)自上而下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表皮起保護作用。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隙比較小,起支持作用。韌皮部:在莖的橫切面上呈環狀排列,其中含有韌皮纖維和疏導有機物的篩管。形成層:呈環狀排列,細胞扁平,能不斷進行細胞分裂,產生子細胞。子細胞能吸收營養物質,從而不斷長大,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使莖加粗。水稻、小麥、竹類等植物沒有形成層,因此,它們的莖不能加粗生長。木質部包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和木纖維(堅硬)。髓:細胞壁比較薄,常有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
【解答】(1)A是樹皮,包含了運輸有機物的韌皮部;B是木質部,負責從下而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C是髓,儲存營養物質,所以橫切面變紅的部位是B
(2) 將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條中部的樹皮環剝,一兩個月后,切口上方的樹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圖乙。這一現象表明有機物在莖中的運輸方向是自下而上;
故答案為:(1)B(2) 自上而下
25.【答案】(1)緊密;小;保護
(2)環 狀
(3)2~3;環狀;小;韌皮部;木質部
(4)內部;導管
(5)大;軟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
【解析】【分析】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解答即可。
【解答】(1)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其中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隙比較小,起保護作用;
(2)韌皮部在莖的橫切面上呈環 狀排列,其中含有韌皮纖維和篩管;
(3)形成層屬于分生組織,只有2~3層細胞組成,呈環狀排列,細胞小,能不斷地進行細胞分裂,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
(4)木質部位于莖的內部,其中較大型的細胞是導管,較小的細胞是木纖維等。三個年輪也可以清晰地看到;
(5)很多情況下,還可以在莖的最中央看到髓,它們的細胞壁比較軟,常有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漳浦县| 永胜县| 榆树市| 龙山县| 大洼县| 涞水县| 大埔县| 临沧市| 华蓥市| 特克斯县| 穆棱市| 雷州市| 奇台县| 临城县| 洪洞县| 峨山| 日喀则市| 天柱县| 太和县| 革吉县| 宁化县| 迁安市| 南川市| 香港| 阳泉市| 嘉义县| 利川市| 勃利县| 泰州市| 南溪县| 清水河县| 永善县| 府谷县| 刚察县| 双流县| 镇赉县| 岳池县| 弋阳县| 灵台县|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