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一化學蘇教版(2019)下學期期末考試模擬A卷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請將符合題意的答案填入答題卷相應空格中.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45分)1.對于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表述正確的是( )A.氧化還原反應均為吸熱反應B.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肯定屬于吸熱反應C.化學變化時形成化學鍵的過程需吸收能量D.電解池是把電能直接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2.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周期表中s區、d區、ds區都是金屬元素B.周期表中p區元素均為主族元素C.同周期的第ⅠA族元素與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數一定相差2D.價電子排布式為的元素在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ⅣA族3.稀土元素常被稱為“工業維生素”,是制造精密制導武器、雷達和夜視鏡等各種武器裝備不可缺少的元素。下列元素中屬于稀土元素的是( )A.La B.V C.Ga D.Cu4.已知在25℃,101kPa下,(辛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水時放出48.40kJ熱量。表示上述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B.C.D.5.下列各組物質中,不可以用分液漏斗分離的是( )A.溴苯和水 B.液溴和四氯化碳 C.苯和水 D.水和四氯化碳6.科學家利用催化劑將廢棄塑料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一步轉化為苯、甲苯和二甲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ET屬于天然高分子B.催化劑可提高上述反應的平衡轉化率C.由單體合成PET的反應類型為加聚反應D.苯、甲苯和二甲苯互為同系物7.一種電池電解質的前驅體結構如圖。X、Y、Z、W、Q為分屬三個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的電負性最大,X基態原子的s軌道上電子數是p軌道的2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最簡單氫化物沸點:B.第一電離能:C.鍵長:D.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8.下列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中一定有物質變化,但不一定有能量變化B.是放熱反應,說明CaO的能量大于的能量C.晶體與氯化銨晶體反應不需加熱就能發生,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D.由的過程需要吸收能量9.電池可用于驅動無人駕駛的潛航器,該電池以鎂片、石墨為電極,石墨電極一側加入海水為電解質溶液。該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鎂片為正極,發生還原反應 B.石墨電極表面產生大量氫氣C.電子由石墨電極流出 D.溶液中的陽離子向石墨電極移動10.下列實驗現象或圖像信息不能充分說明相應的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的是( )A.圖①溫度計的水銀柱上升B.圖②中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C.圖③中反應開始后,針筒活塞向右移動D.圖④中反應開始后,甲處液面低于乙處液面11.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不相符的是A.(a)圖可表示鹽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的能量變化B.通過(b)圖可知石墨比金剛石穩定C.由(c)圖可知,1mol(g)和2mol(g)反應放出的熱量為(a-b)kJD.可用裝置(d)驗證鈉與水反應放熱12.將鍍層有破損的鍍錫鐵片放入酸化的3%NaCl溶液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e作原電池正極B.溶液中的向錫極移動C.鐵片腐蝕速率比未鍍錫時更快D.鐵表面發生的電極反應:13.化學能與熱能、電能等能相互轉化。關于化學能與其他能量相互轉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 1 所示的裝置能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B.圖 2 可表示晶體與晶體反應的能量變化情況C.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因是化學鍵的斷裂與生成D.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表現為熱量的變化14.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B.C.D.15.51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四周期,第ⅦA族 B.第五周期,第ⅤA族C.第五周期,第ⅥA族 D.第五周期,第ⅣA族二、填空題(共4題,55分)16.已知A、B兩種元素,A的原子序數為x,A和B所在周期的元素種類數目分別為m和n。(1)如果A和B同在IA族,當B在A的上一周期時,B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當B在A的下一周期時,B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2)如果A和B同在ⅦA族,當B在A的上一周期時,B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當B在A的下一周期時,B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17.下表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編號代表對應的元素,請用元素符號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元素中,屬于ds區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2)③、④與⑤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3)對于元素⑨與⑩,不能說明⑨的金屬性比⑩強的是_______。A.⑨與反應比⑩與反應劇烈;B.⑨單質的熔、沸點比⑩的低;C.⑨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比⑩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強;D.與非金屬單質反應時,⑨原子失電子數目比⑩原子失電子數目少。(4)元素⑧與⑩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5)元素④與①形成的最簡單化合物X具有極易溶于水的性質,其原因為__________。(6)元素 與CO可形成型化合物,該化合物常溫下呈液態,熔點為,沸點為103℃,易溶于非極性溶劑,據此可判斷該化合物晶體屬于__________晶體(填晶體類型)1mol中含有σ鍵數目為__________。(7)⑦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與⑨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8)⑦單質為面心立方晶體,晶胞中⑦原子的配位數為__________。18.某些短周期元素的數據如下表(已知Be的原子半徑為0.089nm)。元素代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原子半徑(nm) 0.074 0.160 0.152 0.143 0.099 0.186 0.075 0.077最高正化合價 +2 +1 +3 +7 +1 +5 +4最低負化合價 -2回答下列問題:(1)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2)上述第三周期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填酸的化學式)。(3)③單質在中加熱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4)用電子式表示由⑤、⑧組成的最簡單化合物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5)下列說法不能用來比較元素⑦、⑧非金屬性強弱的是__________。a.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⑦>⑧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⑦>⑧c.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沸點⑦>⑧三、實驗題19.下圖為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請回答:(1)儀器組裝好后首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2)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3)豎直試管中的導管應處在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以上,原因是___________。(4)該實驗中飽和碳酸鈉能溶解乙醇,中和乙酸,有利于乙酸乙酯的析出。現實驗室需配制180ml 2.70mol/L的飽和碳酸鈉溶液。①該實驗需要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②定容操作時,仰視刻度線,導致碳酸鈉溶液的濃度___________(填“變大”或“變小”)。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A.金屬與酸的置換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又是放熱反應,碳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但是是吸熱反應,A錯誤;B.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不一定屬于吸熱反應,例如木炭燃燒等,B錯誤;C.化學變化時形成化學鍵的過程需放出能量,C錯誤;D.電解池是把電能直接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D正確;故選D。2.答案:D解析:A.周期表中s區氫元素不是金屬元素,A錯誤;B.周期表中p區元素還包括稀有氣體,B錯誤;C.同周期的第ⅠA族元素與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數可能相差2、12、26,C錯誤;D.價電子排布式為的元素為50號元素錫,在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ⅣA族,D正確;故選D。3.答案:A解析:鑭系元素及鈧、釔共17種元素統稱為稀土元素,故選A。4.答案:B解析:燃燒生成和時放出48.40kJ熱量,則燃燒生成和時放出48.40kJ×114≈5518kJ熱量。A.的狀態為氣態,的數值不正確,A項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給條件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B項符合題意;C.該反應為放熱反應,,C項不符合題意;D.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代表物質的量,燃燒生成和時放出5518kJ熱量,D項不符合題意;答案選B。5.答案:B解析:分液使用的儀器是分液漏斗,分液是把兩種互不混溶的液體分離開的操作方法。A.溴苯和水互不相容,可以用分液漏斗分離,故A不選;B.溴和四氯化碳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離,故B選;C.苯和水不互溶,出現分層,所以能用分液漏斗分離,故C不選;D.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出現分層,所以能用分液漏斗分離,故D不選;答案選B。6.答案:DA.PETA.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是由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過縮聚反應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屬于合成高分子,而不是天然高分子,A錯誤;B.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使平衡發生移動,所以不能提高上述反應的平衡轉化率,B錯誤;C.由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合成PET的反應中,除了生成高分子化合物PET外,還有小分子水生成,反應類型為縮聚反應,而不是加聚反應,C錯誤;D.苯、甲苯和二甲苯結構相似,都含有一個苯環,分子組成上依次相差一個或兩個“”原子團,互為同系物,D正確;故答案為:D。7.答案:A解析:X、Y、Z、W、Q為分屬三個主族的短周期元素,由前驅體的結構式可知,Z、Q形成1個共價鍵,Z的電負性最大,故Z為F,Q為Cl,X基態原子的s軌道上電子數是p軌道的2倍,X電子排布式為,故X為C,Y形成2個共價鍵,W形成6個共價鍵,故Y為O,W為S,據此解答。A.根據上述分析,Y為O,W為S,X為C,分子間存在氫鍵故沸點最高,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范德華力越大,沸點越高,故沸點:,故最簡單氫化物沸點:Y>W>X,A錯誤;B.Z為F,Y為O,X為C,同一周期內,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故第一電離能:F>O>C,B正確;C.W為S,X為C,Z為F,Q為Cl,原子半徑:S>Cl>C>F,成鍵原子的半徑越大,則鍵長越長,故鍵長:S—Cl>S—C>C—F,C正確;D.W為S,X為C,Q為Cl,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故酸性:,D正確;故答案為:A。8.答案:D解析:A.反應的實質是舊鍵斷裂,吸收能量,新鍵形成放出能量,反應前后一定伴隨能量變化,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一定不同,故A錯誤;B.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而不是某一種反應物和某一種生成物的能量關系,故B錯誤;C.反應能否加熱才能進行,與反應是否放熱無關,如鋁熱反應為放熱反應,但需要加熱才能進行,故C錯誤;D.的過程時共價鍵的斷裂過程,共價鍵的斷裂為吸熱過程,故D正確;故選D。9.答案:D解析:A.組成原電池的鎂片為負極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A項錯誤;B.雙氧水作為氧化劑,在石墨上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水和氫氧根離子,故石墨電極表面不會產生氫氣,B項錯誤;C.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即從Mg電極流出,流向石墨電極,C項錯誤;D.電子從Mg電極流向石墨電極,溶液中的陽離子向石墨電極移動,D項正確;答案選D。10.答案:C解析:A.溫度計的水銀柱上升,則中和反應放出熱量,說明相應的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不符合題意,A錯誤;B.由圖可知,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說明相應的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不符合題意,B錯誤;C.Zn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氫氣可使針筒活塞向右移動,不能充分說明相應的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符合題意,C正確;D.反應開始后,甲處液面低于乙處液面,說明裝置內壓強增大,溫度升高,反應為放熱反應,不符合題意,D錯誤;故選C。11.答案:C解析:A.(a)圖表示吸熱反應,鹽酸與碳酸氫鈉反應是吸熱反應,故不選A;B.通過(b)圖可知,金剛石的能量大于石墨,則石墨比金剛石穩定,故不選B;C.由(c)圖可知,1mol(g)和2mol(g)的總能量比2mol(g)的總能量小(a-b)kJ。反應可逆,1mol(g)和2mol(g)反應生成的物質的量小于2mol,所以放出的熱量小于(a-b)kJ,故選C;D.裝置(d)U形管左側液面降低、右側液面升高,可證明鈉與水反應放熱,故不選D;選C。12.答案:C解析:A.由分析可知,Fe作原電池負極,A錯誤;B.由分析可知,Sn為正極,原電池中電解質溶液中陰離子移向負極,即溶液中的向鐵極移動,B錯誤;C.原電池一般能夠加快反應速率,鐵片上鍍有錫時構成原電池,且Fe作負極,而未鍍錫時Fe只能發生化學腐蝕,故鐵片腐蝕速率比未鍍錫時更快,C正確;D.由分析可知,Fe作負極,電極反應為:,D錯誤;故答案為:C。13.答案:C解析:A.所示的裝置中沒有構成閉合回路,不能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A錯誤;B. 晶體與晶體反應吸熱,B錯誤;C.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因是化學鍵的斷裂與生成,C正確;D.在化學反應中,釋放或吸收的能量可以是電能、光能、不一定都是熱能,D錯誤;答案選C。14.答案:C解析:反應熱的單位是,A錯誤;熱化學方程式要標出聚集狀態,B錯誤;完全燃燒是放熱反應,小于0,C錯誤;D項熱化學方程式正確。15.答案:B解析:16.答案:(1)x-n;x+m(2)x-m;x+n解析:(1)如果A和B同在ⅠA族,當B在的A上一周期時,原子序數之差恰好為B所在的元素種類數,所以B的原子序數為x-n;當B在A的下一周期時,二者原子序數之差為A所在周期的元素種類數,所以B的原子序數為x+m;(2)A、B同在ⅦA族時,A、B原子序數之差恰好為相鄰兩周期中靠下一周期的元素種類數,與A、B同在ⅠA族相反,所以如果A和B同在ⅦA族,當B在A的上一周期時,B的原子序數為x-m,當B在A的下一周期時,B的原子序數為x+n。17.答案:(1)Cu(2)C(3)BD(4)(5)可以和水分子形成分子間氫鍵,且兩者都是極性分子(6)分子;(7)(8)12解析:(1)IB、IIB屬于ds區,上述元素中Cu屬于ds區,答案:Cu;(2)③、④與⑤三種元素分別為C、N、O,屬于同周期元素第一電離能從左到右呈增大趨勢,但因N的2p軌道半滿穩定,其第一電離能大于同周期的O,因此電離能從小到大順序為:C(3)A.金屬越活潑與水反應就越劇烈,K與反應比Ca與反應劇烈,可說明K比Ca金屬性強,故正確;B.金屬單質的熔、沸點與金屬鍵的強弱有關,而與金屬活潑性無關,故錯誤;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對應金屬越活潑,金屬性越強,故正確;D.金屬性強弱與失電子數目無關,與失電子的難易有關,故錯誤;答案:BD;(4)元素⑧與⑩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答案:;(5)元素④與①形成的最簡單化合物X()具有極易溶于水的性質,其原因為可以和水分子形成分子間氫鍵,且兩者都是極性分子,答案:可以和水分子形成分子間氫鍵,且兩者都是極性分子;(6)該化合物熔沸點較低,符合分子晶體的性質特點,因此屬于分子晶體,中CO內C、O之間存在1個σ鍵,CO與X之間形成配位鍵屬于σ鍵,1mol中含有σ鍵數目,答案:分子、;(7)⑦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就是氫氧化鋁,與⑨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就是氫氧化鉀反應生成四羥基合鋁酸鉀,離子方程式為,答案:;(8)Al單質為面心立方晶體,面心立方晶體晶胞中有8個原子在頂點,6個原子在面心,Al原子的配位數為12,答案:12。18.答案:(1)第二周期ⅥA族(2)(3)(4)(5)c解析:(1)由分析可知,①為O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ⅥA族。(2)上述第三周期元素中,Cl元素的非金屬性最強,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最強的是。(3)由分析可知,③為Li元素,Li單質在中加熱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⑤為Cl元素,⑧為C元素,C和Cl的最簡單化合物為,電子式表示由Cl、C組成的的形成過程為。(5)由分析可知,⑦為N元素,⑧為C元素;a.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簡單化物越穩定,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N>C,說明元素非金屬性:N>C,故a正確;b.元素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N>C,說明元素非金屬性:N>C,故b正確;c.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沸點高低不能比較中心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故c錯誤,故答案選c。19.答案:(1)檢查裝置氣密性(2)催化劑和吸水劑(3)防倒吸(4)①250ml容量瓶②.膠頭滴管③變小解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