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二化學蘇教版(2019)下學期期末考試模擬B卷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請將符合題意的答案填入答題卷相應空格中.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45分)1.科教興國,我國科技發展在多個領域獲得突破,化學功不可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合成了脂肪酸:實現了無機小分子向有機高分子的轉變B.現代科技已經能夠拍到氫鍵的“照片”,直觀地證實了水分子間的氫鍵是一個水分子中的氫原子與另一個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間形成的化學鍵C.我國已能利用3D打印技術,以鈦合金粉末為原料,通過激光熔化,逐層堆積來制造飛機鈦合金結構件,高溫時可用金屬鈉還原相應的氯化物來制取金屬鈦D.新能源甲醇燃料電池汽車在行駛時其能量轉化形式:電能→化學能2.下列各原子或離子的電子排布式中,錯誤的是( )A.— B.F—C.— D.Ar—3.下列事實不能用氫鍵解釋的是( )A.密度: B.沸點:C.穩定性: D.溶解性(水中):4.科學家以可再生碳資源木質素為原料合成姜油酮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香蘭素的分子式為 B.脫氫姜酮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香蘭素與姜油酮互為同系物 D.姜油酮能發生加成反應和消去反應5.軟硬酸堿理論認為,常見的硬酸有、、等,軟酸有、等;硬堿有、等,軟堿有、等;酸堿結合的原則為:“硬酸優先與硬堿結合,軟酸優先與軟堿結合,軟和硬結合一般不穩定”。該原則一般可用于判斷物質穩定性及反應發生的方向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穩定性比較:B.穩定性比較:C.反應難以向右進行D.含的紅色溶液中加入適量NaF后溶液褪色,說明堿的“硬度”:6.兩種常見烴①②的球棍模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屬于飽和烴,②屬于不飽和烴B.可以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將二者區分開C.可以用溴水除去①中混有的②雜質D.等質量的①②充分燃燒時,②消耗的更多7.南開團隊首次合成了化合物。其陰離子為全金屬富勒烯(結構如圖),具有與富勒烯相似的高對稱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富勒烯包含個σ鍵B.圖示中的位于形成的二十面體籠內C.全金屬富勒烯和富勒烯互為同素異形體D.的穩定性強于8.一種可制造光學鏡片的聚合物Z,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的水解產物含有乙酸的同系物B.Y可以發生取代和加成反應C.聚合物Z屬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D.此反應屬于縮聚反應9.對某未知有機物進行質譜和核磁共振氫譜分析,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B.該物質的結構簡式有可能是C.該物質的分子中存在3種不同類型的氫原子D.該物質的分子中不同類型的氫原子個數之比為3:2:110.氨硼烷()分子結構和乙烷相似,是一種固體儲氫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鍵角:B.固體氨硼烷為分子晶體C.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IIA族D.分子中N原子與B原子間形成了配位鍵11.下列對有關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A 易溶于四氯化碳而難溶于水 能與四氯化碳反應B 分子與分子的空間結構不同 二者中心原子雜化軌道類型不同C 的熱穩定性比強 水分子間形成氫鍵,分子間無氫鍵D 的酸性強于 電負性:,使羧基中的羥基極性更大A.A B.B C.C D.D12.奧司他韋是目前治療流感的最常用藥物之一,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1mol該物質可以與1mol發生加成反應B.1個該分子中含有3個手性碳原子C.分子中既含有σ鍵,又含有π鍵D.分子中含有4種官能團13.X原子不含中子,Y元素位于第四周期且基態原子中有5個未成對電子,基態W原子的s能級與p能級的電子總數相等,ZW與氮氣分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數,四種元素形成的配合物[]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負性:W>Z>X,簡單氫化物的沸點:W>ZB.同周期元素中第一電離能大于W的元素有3種C.Y屬于金屬元素,其最高價氧化物為堿性氧化物D.的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14.觀察下圖中有機物的結構簡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化合物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內B.該化合物中至多有6個碳原子位于同一直線上C.1mol該物質與1mol發生加成反應,可以得到4種不同產物(不考慮立體異構)D.1mol該物質最多可以與7mol發生加成反應15.節日之際,一種“本寶寶福祿雙全”的有機物曾經被人們廣泛轉發,其結構簡式為,該物質的同分異構體中具有“本寶寶福祿雙全”諧音且兩個醛基相對位置不變的有機物還有( )A.3種 B.4種 C.5種 D.6種二、填空題(共4題,55分)16.酚酞是中學化學常用試劑,工業上以煤焦油為主要原料合成酚酞的過程如下:已知:。(1)從煤焦油中獲得苯和二甲苯的方法為____________。(2)圖中的名稱是_______,B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_______組吸收峰。(3)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應⑤可看成兩步進行,其過程為:其中第二步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4)1 mol酚酞最多能與_______mol 發生反應,1 mol酚酞最多能與_______mol NaOH反應。(5)異丙苯有_______種含有苯環的同分異構體(不包含本身)。(6)以甲苯、1-氯丙烷、乙二酸酐()為原料合成,按照題干形式分三步寫出合成路線。(無機試劑任用)17.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X與Z同族,Z的原子序數是X的兩倍,W與Y的最高化合價之和為8,Y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1)寫出含有10個中子的X原子的化學符號__________。(2)W、X、Y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3)X、Z中非金屬性較強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下列事實不能證明該結論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X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比Z的強b.相同條件下Z的氫化物的還原性比X的強c.Z的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X的強d.X的氫化物的沸點比Z的高(4)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既能跟強酸溶液反應又能跟強堿溶液反應,寫出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與強堿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5)Y與同周期相鄰金屬元素的金屬性強弱關系為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號分別代表一種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主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2 ① ② ③3 ④ ⑤ ⑥ ⑦ ⑧ ⑨4 ⑩(1)在這些元素中,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2)這些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物質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堿性最強的物質是__________。(3)比較①與⑥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__________(填化學式)的酸性強。(4)比較③與⑦的氫化物,__________(填化學式)更穩定。(5)②可以形成多種氧化物,其中一種是紅棕色氣體,試用化學方程式說明該氣體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__________。(6)寫出⑧的離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三、實驗題19.下列裝置中有機物樣品在電爐中充分燃燒,通過測定生成的和的質量,來確定有機物的分子式。請回答下列問題:(1)B裝置中試劑X可選用________。(2)D裝置中無水氯化鈣的作用是_______。E裝置中堿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3)若實驗中所取樣品只含C、H、O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準確稱取0.44g樣品,經充分反應后,D裝置質量增加0.36g,E裝置質量增加0.88g,已知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該樣品的分子式為_______。(4)若該有機物的核磁共振氫譜如圖所示,峰面積之比為1∶3。則其結構簡式為_______。(5)某同學認為E和空氣相通,會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應在E后再增加一個F裝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2.答案:C解析:短周期元素的基態原子按1s、2s、2p、3s、3p的順序排布電子。基態K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失去4s軌道的1個電子變成,則的電子排布式為,A正確;基態F原子核外有9個電子,其電子排布式為,B正確;基態S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得到2個電子變成,則的電子排布式為,C錯誤;基態Ar原子核外有18個電子,其電子排布式為,D正確。3.答案:C解析:A.水分子間存在氫鍵,氫鍵具有方向性,導致水結冰時存在較大空隙,密度比液態水小,A不符題意;B.水分子間可形成氫鍵,硫化氫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所以沸點:,B不符題意;C.原子半徑:,鍵長:,鍵能:,所以穩定性:,與氫鍵無關,C符合題意;D.氨分子與水分子間可形成氫鍵,增大溶解性;甲烷分子與水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所以溶解性(水中):,D不符題意;答案選C。4.答案:B解析:A.由可知,香蘭素的分子式為,A錯誤;B.碳碳雙鍵和碳連接的原子一定共面,苯環的6個碳在同一平面,結合單鍵可以旋轉,脫氫姜酮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確;C.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若干個“”原子團的有機化合物,且必須是同一類物質,香蘭素與姜油酮區別在于前者有醛基后者有酮羰基,不是同一類物質,C錯誤;D.姜油酮中含有苯環和酮羰基可以發生加成反應,不能發生消去反應,D錯誤;故選B。5.答案:C解析:A.為硬酸,為硬堿,為軟堿,穩定性,A正確;B.銀離子半徑大電荷少,屬于軟酸,氮比碳的電負性大,氨氣屬于硬堿,屬于軟堿,所以穩定性,B正確;C.為硬酸,為硬堿,為軟堿,穩定性LiF>LiI,反應能向右進行,C錯誤;D.轉化為,說明更穩定,堿的“硬度”:,D正確;故答案為:C。6.答案:D解析:A.乙烷屬于飽和烴,乙烯屬于不飽和烴,A項正確;B.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乙烯含有碳碳雙鍵,可以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斷鍵,從而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項正確;C.乙烷不能與溴水反應,但乙烯可以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油狀液體,因此可以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C項正確;D.烴()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為,假設質量都為1g,則乙烷的物質的量為,由以上可知,消耗的量為=0.116mol,乙烯的物質的量為,消耗的量為=0.107mol,所以消耗的量最多的是①乙烷,D項錯誤;故答案選D。7.答案:C解析:A.富勒烯中每個碳原子占有1.5個σ鍵,故富勒烯包含個σ鍵,故A正確;B.根據圖知,12個原子構成二十面體籠,位于形成的二十面體籠內,故B正確;C.根據圖知,全金屬富勒烯不是碳元素的單質,所以與富勒烯不互為同素異形體,故C錯誤;D.由于非金屬性,故的穩定性強于,故D正確;答案選C。8.答案:B解析:A.由結構簡式可知,X一定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生成2—甲基丙烯酸和甲醇,2—甲基丙烯酸和乙酸的官能團不完全相同,不是同類物質,不可能互為同系物,故A錯誤;B.由結構簡式可知,Y含有的碳碳雙鍵可以發生加成反應,含有的苯環能發生取代反應,故B正確;C.由結構簡式可知,聚合物Z中雖然酯基可以水解,但是水解后得到的物質依然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變成小分子,Z屬于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故C錯誤;D.由方程式可知,催化劑作用下X和Y發生加聚反應生成Z,故D錯誤;故選B。9.答案:B解析:A.由圖1可知,最大質荷比是46,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A正確;B.結合相對分子質量和3種不同環境的H原子可知,該物質的結構簡式有可能是,B錯誤;C.由2圖含有3組峰可知,該物質的分子中存在3種不同類型的氫原子,C正確;D.根據圖2的峰面積之比可知,該物質的分子中不同類型的氫原子個數之比為3:2:1,D正確;答案選B。10.答案:C解析:A.二者的氮原子價層電子對數均為4,均為雜化,中N原子含有1個孤電子對,中的N原子不含有孤電子對,因為孤電子對與孤電子對之間的斥力>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斥力>成鍵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斥力,所以中H—N—H的鍵角大于中H—N—H的鍵角,故A正確;B.氨硼烷為氨分子與硼化氫分子通過配位鍵形成的熔沸點低的分子晶體,故B正確;C.硼為第5號元素,因此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ⅢA族,故C錯誤;D.氨分子中具有孤對電子的氮原子能與硼化氫分子中具有空軌道的硼原子通過形成配位鍵而反應生成氨硼烷,故D正確;故答案選C。11.答案:D解析:A.碘、四氯化碳均為非極性分子,水為極性分子,根據相似相溶,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難溶于水,且碘不與四氯化碳反應,A錯誤;B.中C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中P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因此二者中心原子均為雜化,雜化類型相同,B錯誤;C.穩定性與共價鍵強弱有關,與氫鍵無關,C錯誤;D.氟、氯均為吸電子基,電負性越大,吸電子能力越強,從而使鍵的極性增強,鍵越容易斷裂,D正確;故答案選D。12.答案:D解析:該物質中只有碳碳雙鍵可以和氫氣以1:1發生加成反應,1mol該物質可以與1mol氫氣發生加成反應,A正確;連接四種不同基團的碳是手性碳原子,有3個手性碳原子(標“*”碳原子),B正確;分子中所有單鍵為σ鍵,雙鍵中含有σ鍵和π鍵,C正確;該分子中有5種官能團,分別為酰胺基、醚鍵、氨基、碳碳雙鍵、酯基,D錯誤。13.答案:C解析:X原子不含中子,則X為H元素。Y位于第四周期且基態原子中有5個未成對電子,則Y為Mn元素。基態W原子的s能級與p能級的電子總數相等,ZW與氮氣分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數,則W為O元素,Z為C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減小,故電負性;由于分子間形成氫鍵,故沸點,A正確;第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大于O的元素有三種,B正確;屬于酸性氧化物,C錯誤;中O的價層電子對數目為,有1個孤電子對,則的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D正確。14.答案:B解析:A.該物質結構根據各官能團特點,可以寫作如下結構:,根據碳碳三鍵上四個原子共線,苯環上12個原子共面,碳碳雙鍵上有六個原子共面,所以該化合物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內,A正確;B.根據其結構:,最多位于同一直線上的碳原子為5個,位置如圖:,B錯誤;C.1mol該物質與1mol反應,可以加成的位置是碳碳三鍵以及碳碳雙鍵位置,與碳碳三鍵產物為:,與碳碳雙鍵加成產物分別是:、、(考慮1,3-丁二烯結構的1,4加成),一共有四種加成產物,C正確;D.碳碳三鍵消耗,苯環消耗,兩個碳碳雙鍵消耗,總共可以和發生加成反應,D正確;故選B。15.答案:C解析:如圖所示,該物質的同分異構體中具有“本寶寶福祿雙全”諧音且兩個醛基相對位置不變的有機物還有:如果1號碳連接F,則Cl的位置可以是2、3、4,如果2號碳連接F,Cl的位置可以是1、4,因此共計是5種,故C正確。答案選C。16.答案:(1)分餾(2)鄰二甲苯;4(3);取代反應(4)9;3(5)7(6)解析:(1)煤的干餾可以獲得出爐煤氣,煤焦油,焦炭等,從煤焦油中獲得苯和二甲苯的方法為分餾。(2)結合圖中鄰苯二甲酸的結構簡式逆推出的結構簡式為其名稱為鄰二甲苯;根據圖示轉化關系推出B的結構簡式為,含有圖示4種類型的氫原子,故B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4組吸收峰。(4)1 mol酚酞含有3 mol苯環,最多能與發生反應;1 mol酚酞含有2 mol酚羥基,1 mol酯基,最多能與3 mol NaOH反應。(5)異丙苯的含有苯環的同分異構體,可以是苯環上連有,有1種;,二者在苯環上有鄰,間,對三種位置關系,有3種;3個,有、、3種,因此總共有7種。(6)運用逆合成分析法,結合題干中反應類型,倒推中間產物,確定合成路線。由和發生類似反應⑤的反應得到,由發生類似反應⑥的反應得到,由和發生類似已知信息中的反應得到。17.答案:(1)(2)(3)O;cd(4)或(5)解析:(1)含有10個中子的氧原子的化學符號為。(2)根據層數越多,半徑越大,層數相同,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可知,Al有3層,半徑最大,則原子半徑。(3)O元素與S元素比較,非金屬性較強的為O;a.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X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比Z的強,能夠證明非金屬性,故a不選;b.相同條件下Z的氫化物的還原性比X的強,即S的陰離子還原性比O的陰離子還原性強,可證明非金屬性,故b不選;c.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可根據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判斷,氣態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與非金屬性強弱無關,不能根據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強弱判斷非金屬性強弱,故c選;d.氫化物的沸點高低與非金屬性強弱無關,故d選;答案選cd。(4)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氫氧化鋁,與強堿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或。(5)與同周期相鄰金屬元素為,同一周期從左向右主族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則金屬性。18.答案:(1)Ar(2);(3)(4)(5)(6)解析:(1)稀有氣體,最外層為穩定結構,化學性質最不活潑;(2)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越強,以上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為Cl,對應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元素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堿性越強,以上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為K,對應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3)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⑥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屬性逐漸減弱,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減弱,故酸性;(4)③為O,形成的氫化物為,⑦為S,形成的氫化物為,非金屬性,所以氫化物的穩定性;(5)②為N,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種氧化物,其中一種紅棕色氣體為,能夠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化學方程式為,所以氣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6)⑧為,其離子結構示意圖為。19.答案:(1)濃硫酸(2)吸收生成的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3)(4)(5)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解析:實驗原理是測定一定質量的有機物完全燃燒時生成的質量,來確定是否含氧及C、H、O的個數比,求出最簡式;因此生成后必須除雜(主要是除),E用來吸收二氧化碳,測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D用來吸收水,測定生成水的原量,B用于干燥通入E中的氧氣,A用來制取反應所需的氧氣、C是在電爐加熱時用純氧氣氧化管內樣品;核磁共振氫譜可以確定有機物分子中有多少種氫原子,以及不同環境氫原子的個數比。(1)A中生成氧氣中由水蒸氣,會干擾實驗測定,因此B中應加濃硫酸吸收氧氣中水蒸氣或干燥氧氣,故答案為:濃硫酸;(2)實驗需測定生成的和的質量,無水氧化鈣用于吸收生成的水測定水的質量,堿石灰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確定其質量,故答案為:吸收生成的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3)D管增重的質量為水的質量,所以,所以有機物中n(H)=0.04mol,E管增重的原量為二氧化碳的質量,所以,所以該有機物中n(C)=0.02mol,有機物中C、H元素總質量為0.04mol×1g/mol+0.02mol×12g/mol=0.28g,所以還有0.44g-0.28g=0.16g氧原子,,所以有機物中n(C):n(H):n(O)=0.02:0.04:0.01=2:4:1,已知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分子式為:;故答案為:(4)若該有機物的核磁共振氫譜如圖所示,峰面積之比為1:3,所以分子中含兩種氫原子,且數量比為1:3,則其結構簡式應為;故答案為:;(5)E裝置直接與空氣接觸,可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導致測得結果不準確,所以在E后再增加一個F裝置,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故答案為: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