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二化學下學期人教版(2019)期末考試模擬 A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二化學下學期人教版(2019)期末考試模擬 A卷(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高二化學下學期人教版(2019)期末考試模擬 A卷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請將符合題意的答案填入答題卷相應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45分)
1.生活中的化學無處不在,下列關于生活中的化學描述錯誤的是( )
A.電視和電腦的液晶顯示器使用的液晶材料屬于晶體,能體現晶體的各向異性
B.在霓虹燈的燈管里存在等離子體
C.可以用光譜分析的方法來確定太陽的組成元素是否含氦
D.我國科學家近期成功構筑了一類超分子金屬配位籠,超分子具有分子識別和自組裝特征
2.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A分離乙醇和乙酸 B驗證乙醇的還原性
C比較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強弱 D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A.A B.B C.C D.D
3.1mol某烷烴在氧氣中充分燃燒,需要消耗氧氣246.4L(標準狀況下)。它在光照條件下與氯氣反應能生成4種不同的一氯代物。該烴是( )
A.2,2-二甲基戊烷 B.3-甲基己烷
C.3-甲基戊烷 D.3,3-二甲基戊烷
4.聯氨可用于鏡面鍍銀,其原理為(未配平)。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中非極性鍵的數目為
B.晶體中鍵的數目為
C.溶液中的數目為
D.該反應中每轉移電子生成的數目為
5.科學家利用催化劑將廢棄塑料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一步轉化為苯、甲苯和二甲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PET屬于天然高分子
B.催化劑可提高上述反應的平衡轉化率
C.由單體合成PET的反應類型為加聚反應
D.苯、甲苯和二甲苯互為同系物
6.下列粒子中均含有大π鍵,大π鍵可用符號表示,其中m代表參與形成大π鍵的原子數,n為各原子的單電子數和得電子數的總和,下列粒子中大π鍵與其他三種粒子不同的是( )
A. B. C. D.
7.根據材料的組成和結構變化可推測其性能變化,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
材料 組成和結構變化 性能變化
A 鋼 含Cr 18%、Ni 8% 易于氧化,便于加工
B 玻璃 加入鈷離子 光學性能變化,玻璃呈現顏色
C 石墨烯 碳環上接入羥基和羧基 親水能力提高
D 新型黏著材料 覆蓋幾十萬條纖細納米級長纖維 附著力增強
A.A B.B C.C D.D
8.物質的組成與結構決定了物質的性質與變化,結構化學是化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都不只有一個,都是多種多樣的
B.在基態原子中,核外存在2對自旋相反的電子,其核外電子有4種運動狀態
C.離子的幾何構型為V型,其中心原子的雜化形式為雜化
D.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水楊酸()第一級電離形成的離子()能形成分子內氫鍵。據此判斷,相同溫度下電離平衡常數(水楊酸)<(苯酚)
9.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硫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說明分子極性:
B.無同分異構體,說明其中碳原子采取雜化
C.與的非羥基氧原子數均為1,二者的酸性強度非常相近
D.由第ⅠA族和第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個數比為1:1、電子總數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
10.具有很好的導電性,在光學、電學等行業有著重要的用途,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將干燥的氨氣通入的溶液中,可制得該物質:[已知(分子結構為是硫單質中最穩定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屬于分子晶體,中含有極性鍵
B.中含有非極性鍵
C.參與上述制備反應,轉移電子
D.的VSEPR模型均為四面體形
11.NM-3是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小分子抗癌藥物,其分子結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為 B.該有機化合物含有4種官能團
C.該物質不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D.該有機化合物可屬于羧酸類
12.軟硬酸堿理論認為,常見的硬酸有、、等,軟酸有、等;硬堿有、等,軟堿有、等;酸堿結合的原則為:“硬酸優先與硬堿結合,軟酸優先與軟堿結合,軟和硬結合一般不穩定”。該原則一般可用于判斷物質穩定性及反應發生的方向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穩定性比較:
B.穩定性比較:
C.反應難以向右進行
D.含的紅色溶液中加入適量NaF后溶液褪色,說明堿的“硬度”:
13.烷烴是生產鹵代烴的重要原料,丙烷與氯氣反應的一氯取代產物比例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氯丙烷與2-氯丙烷互為同系物
B.丙烷中兩種化學環境不同氫原子數之比為
C.正丁烷與氯氣的一氯取代產物主要為1-氯丁烷
D.正戊烷與氯氣反應可以產生三種一氯取代產物
14.下圖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的結構簡式,下列關于該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分子的分子式為
B.1mol該物質能與3molNa反應
C.分子中含有兩種官能團
D.該物質能發生加成反應、加聚反應和取代反應
15.近年來雜杯芳烴成為超分子化學的研究熱點領域之一。一種合成氧雜杯[4]芳烴(z)的方法如下(為烴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為取代反應
B.利用濃溴水可鑒別x、y
C.y、z分子苯環上的一氯代物種數相同
D.z分子對某些離子表現出強的親和力,體現了超分子“分子識別”的特征
二、填空題(共4題,55分)
16.請根據官能團的不同對下列有機物進行分類。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芳香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鹵代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一種不飽和醇,其結構簡式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該化合物中官能團的名稱_______。
(2)試推測該化合物可能發生的反應為_______(填序號)。
①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②與溴水反應;③與反應;④與Na反應;⑤燃燒反應;⑥催化氧化反應
(3)寫出該不飽和醇與乙酸及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
①酯化反應_______;
②催化氧化_______。
18.X、Y、Z、W、P、Q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六種常見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在自然界中有多種同素異形體,其中一種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單質;Z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基態原子核外的9個原子軌道上填充了電子,且有1個未成對電子;P是常見的金屬元素,其單質能與鹽酸反應,不與堿反應,它的某種氧化物可用作紅色顏料;Q基態原子的M層全充滿,N層沒有成對電子,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回答以下問題:
(1)P、Q中位于周期表的d區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下同),基態Q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元素X、Y、Z中,電負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
(2)烴的1個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個σ鍵;X和Y的簡單氫化物中沸點更高的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理由是__________(答2點)。
(3)化合物可用作殺菌消毒劑和漂白劑,分子的中心原子雜化類型是__________;工業上可用W的單質與潮濕的碳酸鈉反應制取,并生成另外兩種含鈉的化合物,反應中無其它氣體生成,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三、實驗題
19.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乙酸乙酯。在試管A中加入適量的乙醇、濃硫酸和醋酸鈉,并加熱。
請回答:
(1)該實驗中濃硫酸作用是催化劑和____________。
(2)寫出試管A中制備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3)圖中儀器B的名稱是____________,冷凝水的進口方向是____________(填“”或“”)。
(4)錐形瓶C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___。反應結束后取下錐形瓶,振蕩并靜置,該過程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
(5)經過計算發現得到的乙酸乙酯產率偏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寫出2點)。
參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液晶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又具有晶體的光學各向異性,可以做液晶顯示器,但其不是晶體,A錯誤;
B.高溫下存在等離子體,霓虹燈能形成高溫環境,存在等離子體,B正確;
C.光譜分析的方法可以確定元素的種類,所以用光譜分析的方法來確定太陽的組成元素是否含氦,C正確;
D.超分子金屬配位籠空腔可與特定的微粒緊密結合,故超分子具有分子識別和自組裝特征,D正確;
故選A。
2.答案:B
解析:A.乙醇和乙酸互溶,而且會反應,所以不可以用分液,故A不能達到預期目的;
B.少量酸性高錳酸鉀和乙醇反應會褪色,可以證明乙醇的還原性,故B能達到預期目的;
C.乙酸有揮發性,揮發產生的乙酸蒸氣會隨著乙酸與反應產生的氣體進入盛有苯酚鈉溶液的裝置中,發生反應也產生苯酚,因此不能用于比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強弱,故C不能達到預期目的;
D.不應該用氫氧化鈉溶液,會使酯水解,應該盛飽和溶液,故D不能達到預期目的;
答案選B。
3.答案:A
解析:該飽和烷烴在光照的條件下與氯氣反應能生成4種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說明該飽和烷烴中含有4種類型的氫原子;氧氣的物質的量==11mol,設該飽和烷烴的通式為,1mol某飽和烷烴在氧氣中充分燃燒,需要消耗氧氣的物質的量=(x+)mol=11mol,x=7,所以該飽和烷烴是庚烷且含有4種類型的氫原子,3-甲基戊烷只有6個C,3-甲基己烷有7種等效H,3,3-二甲基戊烷只有3種等效H,故選A。
4.答案:C
解析:A.的物質的量為1mol,分子中N—N鍵為非極性鍵,1個分子中有1個非極性鍵,所以中非極性鍵的數目為,A正確;
B.1mol中σ鍵的物質的量為4mol,1mol中σ鍵的物質的量為3mol,1個分子中有7個σ鍵,所以中σ鍵的數目為,B正確;
C.是絡合離子,其中被分子絡合,所以在溶液中,的數目少于,C錯誤;
D.反應方程式為,其中被氧化,N的化合價從-2變為0,所以每生成,轉移4mol電子,即每轉移1mol電子生成,數目為,D正確;
故答案為:C。
5.答案:D
A.PETA.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是由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過縮聚反應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屬于合成高分子,而不是天然高分子,A錯誤;
B.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使平衡發生移動,所以不能提高上述反應的平衡轉化率,B錯誤;
C.由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合成PET的反應中,除了生成高分子化合物PET外,還有小分子水生成,反應類型為縮聚反應,而不是加聚反應,C錯誤;
D.苯、甲苯和二甲苯結構相似,都含有一個苯環,分子組成上依次相差一個或兩個“”原子團,互為同系物,D正確;
故答案為:D。
6.答案:D
解析:A.:結構為V形,中心N原子采用雜化,與兩個O原子形成σ鍵。剩余p軌道形成三中心四電子大π鍵(),即m=3,n=4。
B.:直線型結構,三個N原子通過兩個相互垂直的離域π鍵連接。每個π鍵為三中心四電子(),即m=3,n=4。
C.:彎曲結構,中心O原子與兩個端O原子形成離域π鍵。大π鍵為三中心四電子(),即m=3,n=4。
D.:平面三角形結構,中心C原子與三個O原子通過σ鍵連接。離域π鍵涉及四個原子(C和三個O),形成四中心四電子大π鍵(),即m=4,n=4。
故選D。
7.答案:A
解析:A.鐵中加入鉻鎳得到的鋼抗腐蝕性強,不易氧化,A錯誤;
B.玻璃中加入鈷離子,改變玻璃的光學性能,使其呈現顏色,B正確;
C.羥基、羧基均為親水基團,碳環上接入羥基和羧基使得其親水能力提高,C正確;
D.納米級長纖維的表面積大,其附著力增強,能制造新型黏著材料,D正確;
故選A。
8.答案:D
解析:A.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于1869年總結發表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此后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以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眾多類型表,元素周期表又稱為元素周期系,二者指代的是同一名詞,故A錯誤;
B.在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根據洪特規則,2p能級上的兩個電子分別占據一個空軌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則核外存在2對自旋相反的電子,其核外電子有6種運動狀態,故B錯誤;
C.離子中心I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2+=4,其中心原子的雜化形式為雜化,空間幾何構型為V型,故C錯誤;
D.根據題意,水楊酸()第一級電離形成的離子()能形成分子內氫鍵,分子內氫鍵的形成會使該微粒中酚羥基上的氫離子更難電離出,導致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弱,因此相同溫度下電離平衡常數(水楊酸)<(苯酚),故D正確;
答案選D。
9.答案:C
解析:A.硫是非極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硫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說明分子極性:,故A正確;
B.無同分異構體說明分子的空間結構為四面體形,分子中碳原子為單鍵碳原子,雜化方式為雜化,故B正確;
C.碳酸屬于弱酸,磷酸屬于中強酸,兩者的酸性強度不同,故C錯誤;
D.由第ⅠA族和第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個數比為1:1、電子總數為38的化合物是過氧化鈉,過氧化鈉是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故D正確;
故選C。
10.答案:C
解析:A.屬于分子晶體,根據的結構簡式可知,中含有極性鍵,A正確;
B.分子中含有非極性鍵,(即)中含有非極性鍵,B正確;
C.該制備反應的關系式為,(即)參與上述制備反應,轉移電子,C錯誤;
D.、的中心原子N的價層電子對數都是4,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均為,故、的VSEPR模型均為四面體形,D正確;
故答案選C。
11.答案:C
解析:A.根據該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A正確;
B.有機化合物含有4種官能團,分別是羧基、酯基、碳碳雙鍵和酚羥基,B正確;
C.分子中含有苯環,故該物質屬于芳香族化合物,C錯誤;
D.分子中含有羧基,該有機化合物可屬于羧酸類,D正確;
故選C。
12.答案:C
解析:A.為硬酸,為硬堿,為軟堿,穩定性,A正確;
B.銀離子半徑大電荷少,屬于軟酸,氮比碳的電負性大,氨氣屬于硬堿,屬于軟堿,所以穩定性,B正確;
C.為硬酸,為硬堿,為軟堿,穩定性LiF>LiI,反應能向右進行,C錯誤;
D.轉化為,說明更穩定,堿的“硬度”:,D正確;
故答案為:C。
13.答案:D
解析:A.1-氯丙烷與2-氯丙烷的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故A錯誤B.丙烷中兩種化學環境不同氫原子數之比為1:3,故B錯誤;C:正丁烷與氯氣的一氯取代產物主要為2-氯丁烷,故C錯誤;D.正戊烷與氯氣反應可以產生三種一氯取代產物,故D正確;故選D。。
14.答案:C
解析:由該物質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A正確;
1個分子中含2個-COOH和1個-OH,都能與金屬鈉反應,故1mol該物質能與3molNa反應,B正確;
分子中含有羥基、羧基和碳碳雙鍵共3種官能團,C錯誤;
含有碳
碳雙鍵,能發生加成反應和加聚反應,含有羥基和羧基,能發生酯化反應(屬取代反應),D正確
15.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有機物含有的官能團。x中含有酚羥基,y中含有碳氟鍵和硝基,z中含有醚鍵和硝基。第二步,逐項判斷。
該反應除生成z外,還生成了HF,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A正確;z分子對某些離子表現出強的親和力,體現了超分子“分子識別”的特征,D正確。
16.答案:⑨;③⑥;①;⑤;⑦;②;⑧⑩;④
解析:(1)含有苯環的烴為芳香烴;
(2)烴中的H原子被鹵素原子取代得到的產物是鹵代烴;
(3)醇類含有羥基,且羥基不與苯環直接相連;
(4)酚類含有羥基,且羥基與茶環直接相連;
(5)含有-CHO的屬于醛;
(6)含有-C=0的屬于酮;
(7)含有-COOH的屬于羧酸;
(8)含有-COO-的屬于酯類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有機物的結構以及其分類,掌握
各種物質的官能團是解決本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17.答案:(1)碳碳雙鍵、羥基
(2)①②③④⑤⑥
(3);
解析:(1)是有機物,含有的官能團有碳碳雙鍵、羥基;
(2)含有碳碳雙鍵、羥基,所以應具備烯烴和醇的性質。①該有機物含有碳碳雙鍵,所以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使高錳酸鉀褪色,故正確;②該有機物含有碳碳雙鍵,所以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故正確;③該有機物含有碳碳雙鍵,所以能與與發生加成反應,故正確;④該有機物含有羥基,所以能與Na反應生成氫氣,故正確;⑤該物質是有機物,所以能發生燃燒反應,故正確;⑥該有機物含有羥基,所以能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故正確;故答案為①②③④⑤⑥;
(3)①該不飽和醇和乙酸反應生成酯,方程式為:;
②催化氧化可以生成醛,方程式為:。
18.答案:(1)Fe;;O
(2)5;;相對分子質量更大,范德華力較大;分子間存在氫鍵;
(3);
解析:(1)Fe、Cu中位于周期表的d區的是Fe,基態Cu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至右電負性增強,元素C、N、O中,電負性最大的是O;
(2)烴的1個分子中含有5個σ鍵;C和N的簡單氫化物中沸點更高的是,理由是相對分子質量更大,范德華力較大;分子間存在氫鍵;
(3)分子的中心原子形成2個σ鍵,孤電子對數為=2,價層電子對數為4,雜化類型是;工業上可用Cl的單質與潮濕的碳酸鈉反應制取,并生成另外兩種含鈉的化合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9.答案:(1)吸水劑
(2)
(3)直形冷凝管;a
(4)飽和碳酸鈉溶液;振蕩過程中有氣泡放出,靜置后分層,上層為無色透明液體。
(5)反應物乙酸、乙醇易揮發,來不及反應即揮發進入右側錐形瓶中;反應溫度過高,導致乙醇發生副反應
解析:(1)濃硫酸是酯化反應的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同時由于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且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以促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提高乙酸乙酯的產率。
(2)乙酸和乙醇在濃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應的實質是酸去羥基醇去氫原子,則化學方程式為。
(3)根據儀器B的結構可知,該儀器名稱為直形冷凝管,冷凝水應該a口進,b口出,從而起到導氣冷凝的作用。
(4)根據分析,錐形瓶C中盛放飽和碳酸鈉溶液,可以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并提高水溶液的密度以加速乙酸乙酯與水溶液的分層;反應后振蕩試管,有氣泡放出,原因是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雜質與碳酸鈉反應放出二氧化碳,靜置后再次分層,生成無色透明液體為除去乙醇、乙酸雜質后的乙酸乙酯。
(5)反應物乙酸、乙醇易揮發,來不及反應即揮發進入右側錐形瓶中,導致乙酸乙酯產率偏低;若反應溫度過高,可能會導致乙醇發生副反應,從而致使乙酸乙酯產率偏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会东县| 丽水市| 南康市| 桦甸市| 张北县| 育儿| 肇东市| 资中县| 临潭县| 镶黄旗| 平遥县| 工布江达县| 诸暨市| 秦安县| 哈巴河县| 紫金县| 安徽省| 东丽区| 桃源县| 农安县| 银川市| 临猗县| 阆中市| 广河县| 肥东县| 利川市| 正宁县| 房产| 鸡西市| 柘城县| 祁阳县| 兰考县| 宾阳县| 江陵县| 北辰区| 周至县| 慈溪市| 若尔盖县| 平湖市|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