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化學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考前專題特訓卷 烴的衍生物(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化學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考前專題特訓卷 烴的衍生物(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高中化學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考前專題特訓卷 烴的衍生物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請將符合題意的答案填入答題卷相應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45分)
1.關于鹵代烴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鹵代烴不屬于烴
B.鹵代烴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C.有的鹵代烴可用作有機溶劑
D.所有的鹵代烴都可以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相應的烯烴
2.實驗室制乙酸乙酯1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試液0.5mL,這時石蕊試液存在于飽和碳酸鈉溶液層與乙酸乙酯層之間(整個過程不振蕩)。對可能出現的現象,敘述正確的是( )
A.石蕊層仍為紫色,有機層無色
B.石蕊層為三色環,由上而下是紅、紫、藍
C.石蕊層有兩層,上層為紫色、下層為藍色
D.石蕊層為三色環,由上而下是藍、紫、紅
3.實驗室制備并提純乙酸乙酯的操作中,方法或裝置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4.用乙酸和乙醇反應制備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試管a中藥品添加順序依次為:濃硫酸、乙醇、乙酸
B.導管伸入試管b中液面以下,防止產物揮發造成損失
C.濃硫酸作反應的催化劑,同時可吸水提高酯的產率
D.試管b中溶液紅色變淺,是因與乙醇發生反應
5.某學習小組設計以下兩套裝置用乙醇、乙酸和濃硫酸做原料分別制備乙酸乙酯(沸點77.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試劑加入順序:乙醇、濃硫酸、乙酸
B.使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只能除去乙酸乙酯產品中的乙酸雜質
C.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出乙酸乙酯
D.裝置a比裝置b原料損失的少
6.下列實驗中所涉及的操作、現象與結論均正確的是( )
選項 操作 現象與結論
A 向裝有銀氨溶液的試管中加入的葡萄糖溶液,振蕩、加熱煮沸 試管表面形成光亮的銀鏡;說明葡萄糖具有還原性
B 向盛有的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滴的溶液,后再向上述試管中滴加4滴的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產生,后生成藍色沉淀;說明
C 向盛有溶液的試管中加入溶液,再加入少量固體 溶液變為紅色,后無明顯變化;說明上述反應不是可逆反應
D 向盛有的溶液的試管中滴加10滴溴乙烷,加熱振蕩,靜置;取上層清液少許,滴入到裝有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的試管中 有淺黃色沉淀產生;說明溴乙烷發生水解反應
A.A B.B C.C D.D
7.已知鹵代烴可以和鈉發生反應,如溴乙烷與鈉發生反應為,應用這一反應,下列所給化合物中可以與鈉合成環丁烷的是( )
A. B.
C. D.
8.下列陳述Ⅰ與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A 當鍍層破損時,馬口鐵(鍍錫鋼板)比白鐵皮(鍍鋅鋼板)更難被腐蝕 用犧牲陽極法防止金屬腐蝕
B 冠醚可用于識別堿金屬離子 不同空穴大小的冠醚可與不同的堿金屬離子形成超分子
C 酸性: 烷基是推電子基團,烷基越長推電子效應越小
D 向溴乙烷水解后的上層溶液中,滴入幾滴溶液,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溴乙烷中存在溴離子
A.A B.B C.C D.D
9.實驗室進行乙酸乙酯的制備。下列相關原理,裝置及操作正確的是( )
A.用裝置甲混合乙醇與濃硫酸 B.用裝置乙制備乙酸乙酯
C.用裝置丙收集乙酸乙酯 D.用裝置丁提純乙酸乙酯
10.有機物大多易揮發,因此許多有機物保存時為避免揮發損失,可加一層水即“水封”,下列有機物可以用“水封法”保存的是( )
A.乙醇 B.氯仿 C.乙醛 D.乙酸乙酯
11.普伐他汀(M,結構如圖所示)是一種調節血脂的藥物,若分別與、、、恰好完全反應,則消耗、、、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 B. C. D.
12.用圖1所示的裝置制備乙酸乙酯,并用圖2所示的步驟分離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中液體分層,下層為無色油狀液體
B.操作1是分液、操作2是萃取,操作3是蒸餾
C.若要進一步得到干燥的乙酸乙酯可用堿石灰
D.A是乙酸乙酯,E是乙醇,試劑a可以是稀硫酸
13.以石化產品乙烯、丙烯為原料合成厭氧膠的流程如圖:
關于該過程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反應④的反應類型是縮聚反應
B.物質A是鹵代烴
C.物質B催化氧化后可以得到乙醛
D.1mol物質D最多可以消耗2molNaOH
14.探究乙醛的銀鏡反應,實驗如下(水浴加熱裝置已略去,水浴溫度均相同)
已知:ⅰ.銀氨溶液用2%溶液和稀氨水配制
ⅱ.
裝置
現象 ①一直無明顯現象 ②8min有銀鏡產生
裝置
現象 ③3min有銀鏡產生 ④d中較長時間無銀鏡產生,e中有銀鏡產生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與b中現象不同的原因是能氧化乙醛而不能
B.c中發生的氧化反應為
C.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pH能增強乙醛的還原性
D.由③和④可知,c與d現象不同的原因是不同
15.科學家通過、酚/酮和三個氧化還原循環對構建電子傳遞鏈,實現了80℃條件下直接氧化甲烷合成甲醇,其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解生成甲醇
B.反應I中將甲烷氧化成
C.反應II中1mol對苯醌被還原為1mol對苯酚得到
D.反應III的化學方程式:NO2+→+H2O+NO
二、填空題(共4題,55分)
16.生活中的有機物種類豐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應用廣泛,其中乙醇是比較常見的有機物。
1.乙醇是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__________。
2.工業上用乙烯與水反應可制得乙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不用寫反應條件),原子利用率是__________。
3.下列屬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屬于乙醇的同分異構體的是__________。(選填編號)
A.
B.
C.乙醚
D.甲醇
E.CH3—O—CH3
F.HO—CH2CH2—OH
4.乙醇能夠發生氧化反應:
①46 g乙醇完全燃燒消耗__________mol氧氣。
②乙醇在銅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可被氧氣氧化為乙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選填字母)。
A.乙醇不能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B.交警用橙色的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查司機是否酒后駕車
C.黃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為乙酸,于是酒就變酸了
D.陳年的酒很香是因為乙醇和乙醇被氧化生成的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了乙酸乙酯
17.碘番酸是一種口服造影劑,用于膽部X-射線檢查。其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
(1)A可發生銀鏡反應,A分子含有的官能團是__________。
(2)B無支鏈,B的名稱是__________。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其核磁共振氫譜只有一組峰,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
(3)E為芳香族化合物,E→F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4)G中含有乙基,G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
(5)碘番酸分子中的碘位于苯環上不相鄰的碳原子上。碘番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71,J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93,碘番酸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
(6)口服造影劑中碘番酸含量可用滴定分析法測定,步驟如下。
步驟一:稱取amg口服造影劑,加入Zn粉、NaOH溶液,加熱回流,將碘番酸中的碘完全轉化為,冷卻、洗滌、過濾,收集濾液。
步驟二:調節濾液pH,用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溶液的體積為cmL。
已知口服造影劑中不含其它含碘物質。計算口服造影劑中碘番酸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
18.貝諾酯()具有解熱、鎮痛及抗炎作用。用阿司匹林()與撲熱息痛()合成貝諾酯的路線如圖:
已知:
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阿司匹林中所有官能團的名稱:__________。
(2)寫出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
(3)寫出步驟Ⅱ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4)化合物Q是阿司匹林的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要求的Q的結構有__________種。
①含苯環,不含其他環②只含有1種官能團,且能與Na反應放出氣體
(5)在催化劑(濃)作用下,將阿司匹林與聚乙烯醇()熔融酯化可以制得抗炎性和解熱止痛性更長久的高分子藥物M,請寫出M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
(6)設計由和制備的合成路線。__________
三、實驗題
19.乙酸乙酯(熔點:℃,沸點:77.2℃)廣泛用于藥物、燃料、香料等工業,在中學化學實驗室中常用下圖裝置來制備乙酸乙酯。(部分夾持儀器已略去)
(1)制備粗品(如圖)
在試管A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將三種原料依次加入試管A中,用酒精燈緩慢加熱,一段時間后在試管B中得到乙酸乙酯粗品。
①濃硫酸作用是__________,試管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試管B中盛裝的液體是__________,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在__________層(填“上”或“下”)
③若用b裝置制備乙酸乙酯與a裝置比,其缺點有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2)制備精品(如圖)
①將B中的混合液體先用__________方法(填操作名稱)進行分離,得到乙酸乙酯的粗產品。然后在對乙酸乙酯粗品進行系列除雜操作后轉移到C中,利用上圖裝置進一步操作即得到乙酸乙酯精品。
②C裝置的名稱是__________。
③實驗過程中,冷卻水從__________口進入(填字母)收集產品時,控制的溫度應在__________℃左右。
④若現有乙酸60g、乙醇92g發生酯化反應制得44g乙酸乙酯,試計算實驗中乙酸乙酯的產率為__________(產率=×100%)。
參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鹵代烴分子中含有鹵素原子,屬于烴的衍生物,不屬于烴,故A正確;
B.鹵代烴具有有機物的通性,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故B正確;
C.有的鹵代烴可用作有機溶劑,如四氯化碳、氯仿都是良好的有機溶劑,故C正確;
D.并不是所有的鹵代烴都可以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相應的烯烴,如一氯甲烷沒有鄰碳原子,不能發生消去反應,故D錯誤;
故選D。
2.答案:B
解析:分成三層,飽和溶液顯堿性,而乙酸乙酯中有酸,石蕊本身為紫色。
3.答案:D
解析:A.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存在、加熱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收集乙酸乙酯,導管不能伸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A正確;
B.萃取時,倒轉漏斗,一手壓住頂塞,一手握活塞,充分振蕩使兩相接觸,振蕩后需放氣,B正確;
C.打開頂塞或使其凹槽對準漏斗小孔,確保氣壓平衡,緩慢旋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沿燒杯壁流下,接近分界面時關閉活塞,C正確;
D.利用產品與雜質物質的沸點不同,將互溶的成分通過蒸餾后得到純產品,應該用直形冷凝管(用于傾斜式蒸餾方式,用于蒸餾或分餾),而不用球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有機物制備)、否則部分餾分殘留在球形冷凝管中,D錯誤;
故選D。
4.答案:C
解析:A.為防止酸液飛濺,混合時先加密度小的液體,再加密度大的液體,加入試劑的順序依次為乙醇、濃硫酸、乙酸,故A錯誤;
B.乙醇、乙酸易溶于水,蒸氣冷凝后容易造成裝置內氣體的壓強變化,導管伸入試管b中液面以下,易發生倒吸現象,故B錯誤;
C.濃硫酸作催化劑和吸水劑,可加快酯化反應速率和提高酯的產率,故C正確;
D.碳酸鈉與乙酸發生反應,溶液的堿性減弱,紅色變淺,故D錯誤;
故選C。
5.答案:A
解析:A.制取乙酸乙酯時,為確保實驗安全,先將乙醇加入試管,然后緩慢加入濃硫酸,冷卻到室溫后再加入乙酸,即試劑加入順序:乙醇、濃硫酸、乙酸,A正確;
B.收集乙酸乙酯時,需使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其作用是:去除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B不正確;
C.實驗制得的乙酸乙酯浮在飽和碳酸鈉溶液的表面,液體分為上下兩層,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出乙酸乙酯,C不正確;
D.裝置b使用水浴加熱,便于控制溫度,可減少乙醇、乙酸的揮發,所以裝置b比裝置a原料損失的少,D不正確;
故選A。
6.答案:B
解析:A.生成銀鏡則需要水浴加熱,不能加熱煮沸,故A錯誤;
B.NaOH溶液不足,生成的氫氧化鎂沉淀轉化為更難溶的氫氧化銅沉淀,則為,故B正確;
C.KCl固體對鐵離子與的絡合反應無影響,則平衡不移動,溶液的顏色不變,故C錯誤;
D.NaOH過量,鹵代烴水解后,取上層清液少許,應先加硝酸至酸性,再加硝酸銀檢驗鹵素離子,故D錯誤;
故選:B。
7.答案:C
解析:根據鹵代烴與Na反應的斷鍵和成鍵方式分析,
A.與Na反應生成,不能合成環丁烷;
B.與Na反應可生成、、;
C.與Na反應可生成環丁烷;
D.與Na反應可生成,不能合成環丁烷;
8.答案:B
解析:A.鍍錫鋼板中,鐵的活潑性強于錫,則鐵被腐蝕,鍍鋅鋼板中,鋅的活潑性強于鐵,鋼板被保護,則鋅被腐蝕,屬于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陳述Ⅰ錯誤,A錯誤;
B.冠醚空腔直徑的大小不同,識別粒子直徑大小不同的堿金屬陽離子,從而形成超分子,B正確;
C.烷基是推電子基團,烷基越長推電子效應越大,使羧基中的羥基的極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因此酸性:,陳述Ⅱ錯誤,C錯誤;
D.,生成的NaBr電離出溴離子,與硝酸銀生成淡黃色沉淀,則陳述Ⅱ錯誤,D錯誤;
答案選B。
9.答案:B
解析:A.混合時應將濃硫酸注入乙醇中,A錯誤;
B.乙醇、乙酸加熱時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濃硫酸作催化劑、吸水劑,加入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圖中裝置合理,B正確;
C.飽和碳酸鈉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圖中裝置應該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收集乙酸乙酯,且導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C錯誤;
D.用蒸餾的方式分離出乙酸乙酯,溫度計水銀球應該在燒瓶的支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D錯誤;
故選B。
10.答案:B
解析:乙醇、乙醛與水混溶,則不能用水封法保存,而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在水的上層,不能用水封法保存,但氯仿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則可用“水封法”保存。故選B。
11.答案:A
解析:M中含有2個碳碳雙鍵,最多可消耗,-OH、-COOH均與Na反應,則1mol該有機物M與Na反應最多消耗4molNa,-COOH和酯基能與NaOH反應,則1molM最多消耗2molNaOH,只有-COOH與反應,則1molM最多消耗1mol,故選A。
12.答案:D
解析:A.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浮在液面上方,A項錯誤;
B.操作1分離出乙酸乙酯,分離方法為分液,操作2分離出乙醇,操作3分離出乙酸,分離方法均為蒸餾,B項錯誤;
C.堿石灰中氫氧化鈉、CaO與生成的均可與乙酸乙酯反應,不可以用堿石灰干燥,C項錯誤;
D.操作1分離出乙酸乙酯,A是乙酸乙酯,操作2分離出乙醇,E是乙醇,試劑a將乙酸鈉轉化為乙酸,試劑a可以是稀硫酸,D項正確;
故選D。
13.答案:B
解析:丙烯氧化生成C,C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結合D的分子式可知,則C為、D為,B與D在濃疏酸加熱的條件下生成E,應是酯化反應,結合E的分子式可知,應是1分子B與2分子D發生酯化反應,故B為,則E為,E發生加聚反應得到F,由B的結構可知,乙烯與氯氣或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A,A為1,2-二鹵代烴,A水解得到乙二醇,據此解答。
A.由以上分析可知,反應④是加聚反應得到F,A項錯誤;
B.物質A為1,2-二鹵代烴,B項正確;
C.BC.B為,催化氧化后可以得到OHCCHO,C項錯誤;
D.D為,1mol物質D最多可以消耗1molNaOH,D項錯誤;
答案選B。
14.答案:A
解析:A.對比a、b,除了銀離子與銀氨離子的差別外,兩者的pH也不同。且b中堿性更強,a未發生銀鏡反應也可能由于堿性弱,因此不能得出銀離子不能氧化乙醛的結論,A錯誤;
B.c中發生的氧化反應為乙醛在堿性條件下失去電子被氧化為,離子方程式為:,B正確;
C.對比b、c可知,c中增大pH銀鏡產生得更快,說明增大pH能增強乙醛的還原性,C正確;
D.對比c、d,其他條件相同而d中更多,導致平衡逆向移動,減少,d無銀鏡產生,當e中補加時出現了銀鏡,正好驗證了這一說法,D正確;
故選A。
15.答案:C
解析:A.中含有酯基,水解可生成和,故A正確;
B.由反應流程圖可知,反應I中將甲烷氧化合成,自身被還原為Pd,故B正確;
C.對苯醌被還原為對苯酚為加氫反應,加兩個H,所以反應II中1mol對苯醌被還原為1mol對苯酚得到,故C錯誤;
D.反應III為對苯酚生成對苯醌,化學方程式為;故D正確;
故答案選C。
16.2.CH.小; 2.CH2CH2+H2OCH3CH2OH; 100%
3.D; E; 4.①3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BCD
解析:3.和乙醇是同系物的物質應是飽和一元醇且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符合條件的是D;和乙醇互為同分異構體的物質應和乙醇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結構不同,故選E。
4.③A項中,乙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B項中,K2Cr2O7和乙醇反應,顏色發生變化。D項中,乙醇久置被逐漸氧化成乙酸,兩者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17.答案:(1)醛基
(2)正丁酸
(3)
(4)
(5)
(6)
解析:(1)由A的分子式及可發生銀鏡反應,可確定A分子含有的官能團是醛基。答案為:醛基;
(2)B的分子式為、無支鏈,由醛氧化生成,則B為,名稱是正丁酸。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其核磁共振氫譜只有一組峰,則表明分子中8個H原子全部構成,B的不飽和度為1,則其同分異構體應具有對稱的環狀結構,從而得出其結構簡式是。答案為:正丁酸;;
(3)由分析知,E為,F為,則E→F的化學方程式是。答案為:;
(4)由分析可知,G的結構簡式是。答案為:;
(5)碘番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71,J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93,由相對分子質量差可確定,J生成碘番酸時,分子中引入3個I原子,而碘番酸分子中的碘位于苯環上不相鄰的碳原子上,則碘番酸的結構簡式是。答案為:;
(6)——,,則口服造影劑中碘番酸的質量分數為=。答案為:。
18.答案:(1)酯基、羧基
(2)
(3)
(4)10
(5)
(6)
解析:(1)由圖可知,阿司匹林中所有官能團為酯基、羧基;
(2)由分析可知,A結構簡式為:;
(3)步驟Ⅱ反應為A與發生取代反應生成貝諾酯:;
(4)阿司匹林中除苯環外含有3個碳、4個氧、不飽和度為2;化合物Q是阿司匹林的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要求:
①含苯環,不含其他環;②只含有1種官能團,且能與Na反應放出氣體,則只能含有2個羧基;含有1個取代基:,有1種情況;含有2個取代基:-COOH、,有鄰間對3種情況;含有3個取代基:-COOH、-COOH、,3個取代基中2個相同,則存在6種情況,故共10種;
(5)阿司匹林含有羧基,聚乙烯醇()含有羥基,則能發生酯化反應,故得到M為:;
(6)苯酚和氫氧化鈉轉化為苯酚鈉,中醛基氧化為羧基,再發生已知反應原理在支鏈上引入氯原子,再和苯酚鈉發生步驟Ⅱ的反應原理得到產物,故流程為:。
19.答案:(1)催化劑、吸水劑;;飽和碳酸鈉溶液;上;受熱不均勻
(2)分液;蒸餾燒瓶;b;77.2℃;50%
解析:(1)①試管A中乙酸和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應方程式:,濃硫酸作用是催化劑、吸水劑;
②試管B中盛裝的液體為飽和碳酸鈉溶液,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生成的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在上層;
③裝置a水浴加熱,受熱均勻,裝置b直接加熱,受熱不均。
(2)①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將B中的混合液體先通過分液方法進行分離;
②C裝置的名稱:蒸餾燒瓶;
③為確保冷凝管充滿冷凝水,冷卻水從下口進入,上口流出,冷卻水從b口進入;結合乙酸乙酯沸點可知,收集產物時,溫度應控制在77.2℃左右;
④若現有乙酸60g、乙醇92g發生酯化反應制得44g乙酸乙酯,=1mol,=2mol,由方程式可知,理論上生成1mo乙酸乙酯,則實驗中乙酸乙酯的產率為×100%=50%。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阳市| 龙南县| 阳谷县| 平乡县| 克什克腾旗| 图们市| 酒泉市| 微山县| 江源县| 舒兰市| 嵊州市| 武威市| 卓尼县| 梁山县| 土默特左旗| 鄂托克旗| 札达县| 亳州市| 晴隆县| 永清县| 临沭县| 广安市| 陵川县| 东宁县| 抚顺县| 蓝山县| 思茅市| 简阳市| 北碚区| 招远市| 休宁县| 逊克县| 冕宁县| 五莲县| 迁安市| 宝兴县| 大化| 永年县| 抚顺市| 凌源市|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