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市第八中學高考第二次模擬預測地理試題一、單選題2025年3月31日,昆明某市民通過手機下單2公斤鮮活龍蝦,接到配送任務后,一架載重9公斤的TR9S型智能物流無人機從昆明某海鮮市場騰空而起,5分鐘后精準到達配送點,這意味著云南省首條“市場+商圈”城市低空配送航線在官渡區開通運營。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該海鮮市場選擇無人機配送而非傳統陸運,主要是因為( )A.無人機運輸,成本更低 B.喀斯特地貌,道路崎嶇C.避開了擁堵,時效更高 D.無人機運輸,碳排放少2.目前低空經濟產業鏈包含的相關產業活動有( )①景區低空游覽②航天材料研發③長途貨物運輸④精準農藥噴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低空物流對昆明農業的直接影響是( )A.擴大耕地的面積 B.提高農產品競爭力 C.減少勞動力需求 D.改變作物種植結構20世紀50年代,美國波士頓為改善交通,修建了一條南北貫穿中心城區的城市高架路——波士頓中央干道,該高架路不僅未很好地緩解交通擁堵問題,還成為市民口中的“城市傷口”。波士頓于1991年在高架路地下修挖一條長約2公里的隧道代替原高架路的功能,高架拆除后的地面空間全部用作公共活動空間,開闊地被改造為一條1.6公里的林蔭大道(如圖)。完成下面小題。4.市民口中的“城市傷口”,主要是因為高架路( )①隔離城市空間②阻隔城市交通③進出口易擁堵④影響生活質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波士頓利用高架路拆除后騰出的地面空間用作公共活動,可以( )A.提升城市形象 B.完善城市職能 C.提高城市等級 D.改變城市形態6.與高架路相比,地下隧道的優點是( )A.載客量較大 B.建設面積大 C.建造成本低 D.環境污染少洞里薩湖位于柬埔寨的西北部,由永久性湖區和洪泛區組成,通過洞里薩河與湄公河相連通,50%湖水來自湄公河,5月至10月為雨季,水面可達16000k㎡,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水面縮小至2500k㎡。近年來,人類不合理活動,旱季提前,水面縮小,水位降低,影響湖區的漁業以及周圍農業生產。下圖為洞里薩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洞里薩湖湖區雨季的水汽主要來自(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洞里薩湖8.導致近年來洞里薩湖旱季提前的主要原因是( )A.湖區氣溫升高,蒸發量增大 B.湖區植被破壞,降水量增加C.瀾滄江上修建眾多水電站 D.湖區周邊居民農業抽水增加9.洞里薩湖面積減少,會導致( )A.漁業生產供給服務降低 B.凈化水質支撐服務降低C.娛樂旅游文化服務提高 D.維持生物多樣性調節服務降低南海是我國三大邊緣海之一,也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閉海。該海域自然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千米,其中我國領海總面積約210萬平方千米。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西沙永興島正式揭牌成立。三沙市隸屬海南省,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下圖示意海南省三沙市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其主要得益于( )①地處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優越 ②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洋生物資源豐富③海域能源資源蘊藏量巨大 ④島上降水多,淡水資源豐沛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1.三沙市的建立對我國維護南海權益的地理意義有( )①加強南海島嶼及海域的行政管理,維護國家主權完整②能夠強化海洋國土意識,限制域外船只闖入公海③有利于南海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強對南海的環境保護④能夠鞏固國防安全,營造良好的海上安全秩序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圖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黃河源瑪曲段,該區域沼澤濕地廣布。該剖面含有豐富的環境演化信息。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2.該剖面現代土壤層的土壤類型是( )A.寒漠土 B.草甸土 C.荒漠土 D.赤紅壤13.與過渡黃土層相比,古洪水泛濫沉積層( )A.顆粒較粗,分選性好 B.顆粒較細,分選性好 C.顆粒較粗,分選性差 D.顆粒較細,分選性差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水產品需求增大,但近海養殖密度過大,需要結構性調整發展深遠海養殖。深遠海大型養殖工船結合海洋工程與養殖技術,可解決近海養殖不可持續問題,養殖工船排水量可達13萬噸,可養殖各類海魚,每年可養殖上萬噸海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利用養殖工船開展漁業養殖,主要利用了海洋空間中的( )A.海岸帶 B.海面及海洋上層 C.海面及海底 D.海面及海洋中層15.我國深遠海養殖工船產業快速發展的核心因素是( )A.市場需求量大 B.專業技術先進 C.政策扶持較大 D.海域面積廣闊16.我國發展深遠海養殖工船產業有助于( )①減輕近海污染 ②緩解土地壓力 ③發展深海捕撈 ④緩解圍海造陸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大欽島位于黃、渤海交匯處,與大陸相隔50多公里。每年大欽島風力≥6級的大風日數有200多天。島上海灣沿岸分布著我國最大的天然鵝卵石灘。鵝卵石灘具有礫石光滑、顆粒大、灘面孔隙度大、坡度陡等特點。每年的6~8月,島上漁民將從海里收獲的海帶平鋪到鵝卵石灘上晾曬,曬干的海帶品相好,賣價高,大欽島被譽為中國“海帶之鄉”。(1)解釋大欽島每年大風日數多的自然原因。(2)與平坦沙灘相比,分析鵝卵石灘晾曬海帶的優勢。(3)有人建議開采島上鵝卵石資源作為建筑材料銷往煙臺,但多數人反對。請說明反對的理由。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12月26日,新疆G575線巴里坤至哈密公路控制性工程東天山隧道正式通車。隧道貫通后,G575線取代原盤山公路成為新疆東部互聯互通最為便捷的運輸通道。該遂道全長11.7公里,穿越東天山風景名勝區及自然保護區,采用獨頭掘進施工,最大埋深1200多米,穿過10處斷層,隧址區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年最低氣溫﹣32℃,基巖終年得到天山積雪融水補給。該隧道施工過程做到了低粉塵、低污水排放,實現了隧道洞渣資源化利用。如圖為東天山隧道所在標段示意圖和隧道口附近景觀。(1)判斷圖中隧道口朝向,并說明判斷理由。(2)簡述東天山隧道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難題。(3)列舉東天山隧道減排增效的具體施工措施。(4)隧道貫通后,原東天山盤山公路夏季仍有車輛通行,分析其原因。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長江源地區水系演化是對構造活動和氣候變化的響應過程。研究證據表明長江源區通 天河與瀾滄江之間寬闊平坦的分水嶺上,在晚第四紀發育了一條西北—東南向古河流,隨后 該區域在構造運動和侵蝕基準面(河流垂直下切侵蝕的界限,其升降會引起其上游河段的沖淤變化)變化的影響下發生水系演變。下圖示意長江源地區晚第四紀水系演變過程。(1)說明圖示區域水系演變過程。(2)研究證據表明通天河與瀾滄江之間寬闊平坦的分水嶺上,AB 段曾經為貫通的西北—東南向古河流。推測獲取的主要研究證據。(3)判斷該區域水系演變三個階段中B 處河流流量變化情況并分析原因。參考答案1.C 2.C 3.B4.B 5.A 6.D7.B 8.C 9.A10.D 11.C12.B 13.A14.B 15.B 16.A17.(1)大欽島位于季風氣候區,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大欽島位于渤海海峽中部(的風口),東西兩側為開闊的海面,無陸地或島嶼阻擋季風。渤海海峽被南、北側半島扼住,形成喇叭口狀海峽,加劇風速。(2)與平坦沙灘相比,鵝卵石灘孔隙度更大,空氣流動性好,便于水分蒸發;坡度較陡,利于海帶攜帶的水分迅速排走;白天,鵝卵石升溫更快,更利于快速晾干海帶;鵝卵石顆粒更大且表面光潔,使曬干的海帶更干凈(少沙子、泥土等雜質),品質好。(3)理由:大欽島離煙臺較遠,且鵝卵石重量大,運輸成本較高,經濟效益不佳;鵝卵石灘具有良好海岸防護功能,開采鵝卵石會導致海岸生態環境破壞,鵝卵石灘有晾曬海帶的作用,開采鵝卵石不利于生產優質干海帶。18.(1)隧道口朝北;判斷理由:東天山北坡位于盛行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東天山北坡為陰坡,溫度較低,蒸發較弱,土壤水分條件較好,所以北坡可以生長森林(針葉林);圖中隧道口附近的山坡上有森林(針葉林)分布,所以是北坡,故隧道口朝北。(2)隧道長,獨頭掘進施工,通風條件差;穿越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環保要求高;隧道中部埋深大,地應力強,施工風險大;穿越多處斷層,巖體破碎,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隧區海拔高氣溫低,凍害預防標準高;斷層裂隙涌水量大,施工困難。(3)對裸露區域土堆進行覆蓋遮擋,植樹種草,使用灑水車降塵;設置污水處理系統,處理過的水再次循環利用;建立碎石加工廠,加工洞渣用于路面施工;對揚塵和污水實施動態監測。(4)夏季氣溫適宜,路況好,安全度高;東天山為風景名勝區,盤山公路沿途風景優美,旅游觀光游客較多;在盤山公路上駕駛比較具有挑戰性,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部分車輛體驗駕駛樂趣。19.(1)原為一條西北一東南向發育的古河流;斷層(構造運動)導致的局部抬升和斷裂下陷,抬升形成新的分水嶺,將水系分割成相對獨立的內流水系(內流湖泊);瀾滄江、通天河干流侵蝕,局部侵蝕基準面下降,導致西南一東北向支流溯源侵蝕,襲奪內流水系(內流湖泊)。(2)AB段之間分水嶺上存在的西北一東南向寬谷,表明該地區的西北一東南向的河谷在擠壓脊抬升形成前為連通的河谷;在分水嶺寬谷中存在河流相沉積物;在分水嶺寬谷中的河流相沉積物與現代河流沉積物特征(粒徑大小)不一致。(3)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B處流量減少,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B處流量增加(B處河流流量先減少后增加)。原因:斷層導致的局部抬升和斷陷,抬升形成新的分水嶺,B處上游河流形成內流水系,河流補給減少,流量變小;通天河襲奪內流水系(內流湖泊),B處上游補給來源增加,流量變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