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6 培優(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6 培優(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6 培優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在研究土壤成分的過程中,興趣小組同學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其中能說明土壤中含有有機物的是
A. B.
C. D.
2.同學們都處于青春發育期,下列關于青春期的表述正確的是(  )
A.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長的時期
B.青春期只有生理變化而沒有心理變化
C.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晚兩年左右
D.男女生殖器官上的差異稱為第二性征
3.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①氫氣用于填充氣球
②氧氣用于氣焊
③氮氣為原料制取氨
④利用液態空氣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可以分離出氧氣、氮氣等
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A.①② B.②⑤ C.②③ D.④⑤
4.土壤的鹽漬化會嚴重影響耕地的質量,導致作物減產。鹽漬化后導致作物減產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壤缺少無機鹽
B.土壤缺少水分
C.土壤溶液濃度過大,植物難以吸水
D.土壤板結,植物根系難以獲得空氣
5.油菜進入開花季節,田間一片金黃,油菜花爭相怒放,濃郁花香令人陶醉。如圖是校生物興趣小組解剖油菜花的展示圖。下列說法和步驟不正確的是()。
A.用鑷子依次取下萼片、花瓣,放在紙上觀察
B.用鑷子取下雄蕊,用顯微鏡觀察其形態和結構
C.用解剖刀剖開雌蕊,用放大鏡觀察里面的胚珠
D.由圖可知,油菜花是兩性花
6.下列關于生物的結構層次判斷正確的是 (  )
A.熱水燙過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層“皮”屬于上皮組織
B.獼猴桃果實屬于營養器官,含有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
C.被子植物的根與哺乳動物的皮膚屬于同一結構層次
D.血管在體內分布廣泛,與血液同屬于結締組織
7.亞運籌備期間,杭州市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為了樹木生長更健康,園林工人時常會給樹打針輸液(如圖),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施肥“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入到樹莖的輸導組織中
B.為了讓植物吸收更多的營養,可以注射高濃度的營養液
C.給新移栽樹樹干補水可以保持樹干的水分,能促進根系萌發新根
D.如果植株矮小,葉片上有許多褐斑,可以在藥水中添加含鉀元素的藥劑
8.如圖是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從外到內可以大致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B.假如我們把地球的內部結構與雞蛋類比的話,那么雞蛋的蛋白相當于地球的地殼
C.A、B、C三個圈層中,軟流層位于C層中
D.巖石圈包括A所示圈層和B所示圈層的頂部
9.在極寒的夜晚,空氣中的水蒸氣會變成極小的冰晶懸浮在空中,一般肉眼很難直接觀察到。待太陽出來以后,這些小冰晶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像鉆石一樣,故名“鉆石塵”。由于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因此極為罕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鉆石塵”是由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并吸熱而形成的
B.“鉆石塵”是由空氣中水蒸氣凝華并放熱而形成的
C.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是升華并放熱的緣故
D.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是汽化并吸熱的緣故
10.如圖是某些生物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的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營寄生生活 都對人類有害
B.②是單細胞真菌,細胞結構與動物細胞相同
C.③具有細胞結構,分裂繁殖
D.①②④是由細胞直接構成生物體
11.關于構成物質的微粒和微粒排列的說法中,正確是個數是(  )
①給自行車打氣越打越困難,主要是因為車胎內氣體分子之間的相互排斥作用
②向一鍋水中撒點胡椒粉,加熱時發現水中胡椒粉在翻滾,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③在天宮空間站的夢天實驗艙中,因為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氣體的擴散現象無法發生
④晶體中的分子整齊、規律地排列著。因為雪花有規則的幾何形狀,所以是晶體;冰塊沒有規則的幾何形狀,所以是非晶體。
A.3 B.2 C.1 D.0
12.(2024八下·臨海期末)下列關于數字“2”的化學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
A.H2O:表示一個水分子中有2個氫元素
B.2OH-:表示2個氫氧根離子
C.Ca2+:表示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D.H2:表示氫氣中含有2個氫原子
13.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可以生活在人胃中的細菌,對腸胃傷害較大,且具有傳染性。臨床上醫生通過讓受檢者口服14C標記的尿素膠囊進行呼氣試驗檢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14C和12C化學性質不同
B.14C和12C的中子數相同
C.14C和12C屬于同位素
D.14C和12C的核外電子數分別為8和6
14.如圖為甲、乙兩種物質的m-V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B.乙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C.體積為的甲物質的質量為
D.甲、乙質量相同時,乙的體積是甲的2倍
15.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A.1-a% B. C. D.無法計算
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圖甲為蝗蟲的生殖發育過程,圖乙為菜粉蝶的生殖發育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階段 A 為   。
(2)下列昆蟲與圖乙發育過程類似的有____(填字母,可多選)。
A.家蠶 B.蚊子 C.螻蛄
(3)圖乙比圖甲多一個   的發育階段。
17. 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然后對天平進行調節。由于疏忽﹐當游碼位于20g位置時就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的中央紅線,然后將待測物體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在天平右盤。當天平右盤放入·50g砝碼1個,20 g砝碼2個時,天平指針又恰好對準分度盤的中央紅線,則被測物體的實際質量為   g。另一名同學待天平調節正確后,發現天平的砝碼生銹了,如果用這架天平測得物體的質量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的實際質量。
18.(1)要使CO2和CO中含有相同質量的碳元素,則CO2和CO的質量比是   。
(2)質量相等的CO2和CO中,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
19.如圖所示,圖甲為某物質的凝固圖像。
(1)根據圖像可知該物質為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從開始凝固到凝固完成耗時   min。
(2)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人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則試管內的冰將   (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20.我們吃玉米時經常會碰到同一個玉米上出現不同顏色的玉米籽粒(如圖甲),有時玉米籽粒甜糯程度也不一樣。查閱資料發現這與“花粉直感”這一現象有關。“花粉直感”指的是:傳粉以后,花粉可以直接影響玉米的胚乳,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關色澤、品質等。請結合玉米花(圖乙)和玉米傳粉示意圖(圖丙)回答下列問題:
(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   (選填“昆蟲”或“風力”)傳粉。
(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   (選填“①”“②”“③”或“④”)傳粉情況。
(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口感色澤一致,請你提出一條有效可行的種植方法    
21.“爬山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讀懂等高線地形圖不僅有利于我們選擇爬山路線,也能幫助我們在面臨危險時作出正確的判斷。
(1)圖中字母B所在的地形名稱是   。
(2)如果量得大青山山峰與小青山山峰的圖上距離為3 cm,那么兩個山峰的實地(直線)距離是  km。
(3)若泥石流發生時有人位于圖中O點,合理的逃生路線為   (填數字)。
22.半導體在工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從20世紀50年代的第一代半導體(硅、鍺等),到現在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氮化鋁等),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請根據元素周期表回答有關問題。
(1)第一代半導體 Si元素的核電荷數為   ,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鋁的化學式為   。
(2)原子的化學性質一般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根據元素周期表(圖甲)以及物質 Si的示意圖(圖乙),Si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   。
(3)純凈的半導體 Si幾乎是不導電的。為了使之導電,常見的一種方式是在微觀層面將部分的 Si原子進行替換(如圖丙),從而使之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據此分析,還可以將 Si原子替換為____原子,使之也可以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 (多選)
A.B B. Be C.S D.Cl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小科同學做“碘的升華”實驗時,用酒精燈直接對放有少量固態碘的碘升華管加熱,如圖甲所示,發現碘升華管內出現紫色的碘蒸氣。
(1)實驗過程需要酒精燈加熱說明升華需要   熱量(選填“吸熱”或“放熱”)。
(2)善于思考的小紅查閱資料發現:常壓下,碘的熔點為113℃,碘的沸點為184℃,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40℃。根據這些資料,小紅認為小科所做的實驗不能得出碘升華的結論,碘可能并不是直接從固態變為氣態,而是固態碘先   再汽化成碘蒸氣。
(3)根據上述猜想,小紅對原實驗進行改進,設計了乙圖所示的的實驗,結果發現碘升華管內也出現紫色的碘蒸氣。該實驗能否得出碘升華的結論 并說出理由   。
24.為了探究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速率和葉面積的關系,小樂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取兩支樹齡相同、生長狀況相似的同種植物枝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枝條放入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
③1小時后,把枝條洗凈,并在兩支枝條的等高位置切出相應的切片(橫切面中出現紅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經過)。
(1)將實驗步驟①補充完整   。
(2)本實驗可通過比較   ,判斷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速率。
(3)從實驗結果可知,植物運輸水分的速率和葉面積大小的關系是:   。
(4)根據實驗結論,在移栽植物時,為了減少水分的散失,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
25.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為原子模型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貢獻小科同學在項目化學習中,使用若干輻射環磁體(如圖乙所示,兩個磁極分別位于內外兩環)、金屬板、橡皮筋等器材制作了一個演示模型,用以模擬α粒子散射的動態過程,演示模型的制作過程如下。
①如圖甲所示,將長條金屬板彎折成環形(保留10cm的缺口),并固定在桌面上。②在環形金屬板中央放置一塊直徑5cm、重40g的輻射環磁體。③在環形金屬板的缺口處連接一段橡皮筋(圖中未畫出),用以向環內“發射α粒子”。根據演示模型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固定在環形金屬板中央的磁體,用來模擬的是原子中的哪一結構    
(2)下列四個輻射環磁體中最適合用作模擬被發射的“α粒了”的是____(填字母編號)。
A.直徑2cm、重5g、內環N極、外環S極
B.直徑5cm、重40g、內環S極、外環N極
C.直徑2cm、重5g、內環S極、外環N極
D.直徑5cm、重40g、內環N極、外環 S極
(3)該實驗很好地模擬了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現象,即α粒子穿過金屬箔后的運動情況為:   。
(4)小科同學通過環形金屬板的缺口處向內依次發射12顆“α粒子”,這些“α粒子”最終會吸附在環形金屬板上。在模擬實驗完成后,將環形金屬板展平,圖中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____(填字母編號,金屬板上的點代表被吸附的“α粒子”)
A.
B.
C.
D.
26.小濱同學進行“測量橙汁的密度”實驗過程如下:
(1)小濱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進行調節平衡,游碼移至標尺零刻度線處,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則接下來的操作是   。
(2)為了測量結果更準確,下列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   (用字母表示)。
a.計算橙汁的密度 b.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橙汁的質量
c.調節天平平衡 d.將燒杯中的橙汁部分倒入量筒中,讀出橙汁的體積
e.燒杯中盛適量的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
(3)小濱用圖乙方式測量橙汁和燒杯總質量時,在讀數前小濱發現天平的使用存在錯誤,則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實際應為   g。
(4)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該實驗。
實驗步驟如下:
a.用已調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記為 mo。
b.向一個燒杯倒入適量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1。
c.向另一個相同燒杯中倒入與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圖丙),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2。
d.橙汁的密度ρ橙汁=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27.糯米,古稱“秫米”,是常見的一種谷物。
【糯米生產】糯米來自糯稻的種子,類似玉米種子(圖甲)。
(1)在圖甲的種子結構中,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是   (填序號)。
(2)若要檢驗種子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加入   后觀察是否被染成藍色。
【糯米應用】糯米可用于釀酒,通常的步驟為選米清洗,上鍋煮熟,拌曲裝壇,發酵等(圖乙)。
(3)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與細菌的結構區別是   。
(4)加入酒曲之前,蒸熟的糯米飯需攤涼至30℃,該操作的目的是   。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5分)
28.(本題6分,每空2分)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由100多種元素組成的,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質,常常需要尋找它們之間的內在規律,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發展史。
(1)請你將 Ba、Na、Ca三種元素按邁耶的六元素表規律進行排列   。
(2)根據紐蘭茲“八音律表”,找出與G性質相似的元素,寫出其單質的化學式為   。
(3)分析上述科學史料,判斷下列觀點正確的有____(可多選)。
A.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
B.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不需要借助技術手段
C.人類對科學的認識是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
D.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己包含所有元素,不需要再去發現或合成新的元素
E.紐蘭茲的“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氣體元素,說明他的理論是錯誤,沒有作用的
29.(本題6分,每空2分)21世紀的植物學實驗室中,學生們通過基因測序技術重新審視植物繁殖的奧秘。回顧科學史發現,17世紀格魯通過對花的解剖,認為“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然而這一結論并不完全準確,后來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了新的現象。
資料1:格魯在17世紀發表的《植物解剖學》中記載:“所有植物的花都包含雄蕊(產生精子)和雌蕊(產生卵細胞),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
資料2:卡梅拉里烏斯做了進一步的實驗研究。實驗①:把長花粉、不結果實的桑樹與不長花粉、結果實的桑樹隔離開,結果發現結果實的桑樹雖然結實,但果實中沒有一粒種子。實驗②:換用野靛(一種開花植物)做上述實驗,結果相同。實驗③:把玉米的雄蕊切掉,發現它一粒種子也不結。
(1)花的子房中產生卵細胞的結構是   。
(2)卡梅拉里烏斯換用野靛做實驗的目的是   。
(3)卡梅拉里烏斯的實驗   (填“支持”或“不支持”)格魯的觀點。
30.(本題7分,1-2每空2分,第3題3分)現代農業中采用的是“無土栽培”技術,根據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鹽種類和數量配制適宜的營養液,用營養液來栽培植物。營養液可以更合理地滿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種植物不同的生長期對各類無機鹽的需要,從而使植物長得更好。
(1)在栽培過程中,如果植物長得矮小,莖稈細弱易倒伏,同時葉片上帶有許多褐斑等癥狀,可判斷該營養液缺少含   (元素)的無機鹽。
(2)在栽培過程中,營養液的濃度不宜過高,請說明理由   。
(3)無土栽培技術一般都在大棚內進行,請寫2條提高大棚內作物產量的方法:   
31.(本題8分,每小題2分,第3題4分)(2025七下·婺城月考)有一只玻璃瓶、水和若干金屬圓珠,小科利用電子天平進行了以下測量:
①測出空玻璃瓶的質量;②將空玻璃瓶裝滿水,測量總質量;③將空玻璃瓶裝入一些金屬圓珠,測量總質量;④將測量c中的瓶子灌水至瓶口,測量總質量。
各測量數據見電子天平顯示的示數,請根據測量數據計算。
(1)玻璃瓶的容積。
(2)瓶中金屬圓珠的質量
(3)金屬圓珠的密度
32.(本題8分,每空2分)(2023八下·浙江期中)硝酸銨是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的化肥,根據硝酸銨化學式(NH4NO3)回答:
(1)硝酸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   ,   ;
(2)500g 硝酸銨中含氮元素   g;
(3)多少克硝酸銨中所含氮元素的質量和120g尿素[ 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質量相等
(4)已知所購買的化肥中硝酸銨的含量為90%,則該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為多少?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6 培優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在研究土壤成分的過程中,興趣小組同學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其中能說明土壤中含有有機物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土壤是礦物質、有機質和活的有機體以及水分和空氣等的混合體。
【解答】有機物可以燃燒,所以將土壤可以直接放在鐵絲網上加熱,如果質量減少,有焦臭的味道,就是證明土壤中含有有機物。
故答案為:C。
2.同學們都處于青春發育期,下列關于青春期的表述正確的是(  )
A.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長的時期
B.青春期只有生理變化而沒有心理變化
C.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晚兩年左右
D.男女生殖器官上的差異稱為第二性征
【答案】A
【解析】男女生殖器官以外的差異稱為第二性征,由性激素激發并維持。
【解答】A、青春期和剛出生的前3年是人的快速生長的時期,故A正確;
B、青春期不僅有生理變化也有心理變化,故B錯誤;
C、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兩年左右,故C錯誤;
D、男女生殖器官上的差異稱為第一性征,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3.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①氫氣用于填充氣球
②氧氣用于氣焊
③氮氣為原料制取氨
④利用液態空氣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可以分離出氧氣、氮氣等
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A.①② B.②⑤ C.②③ D.④⑤
【答案】C
【解析】根據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定義分析,物理性質是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解答】①氫氣用于填充氣球是利用物理性質密度小,錯誤;②氧氣用于氣焊是利用化學性質助燃性,正確;③氮氣為原料制取氨利用化學性質,正確;④利用液態空氣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可以分離出氧氣、氮氣等是利用物理性質,錯誤;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物理性質升華吸熱,錯誤。
故選……
4.土壤的鹽漬化會嚴重影響耕地的質量,導致作物減產。鹽漬化后導致作物減產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壤缺少無機鹽
B.土壤缺少水分
C.土壤溶液濃度過大,植物難以吸水
D.土壤板結,植物根系難以獲得空氣
【答案】C
【解析】 土壤鹽漬化導致作物減產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濃度過大,接近或大于細胞液濃度,使得植物細胞難以吸水。
【解答】當土壤鹽漬化發生時,土壤溶液的濃度變得過大,這個濃度接近或甚至超過了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由于植物細胞無法從高濃度的土壤溶液中吸取水分,反而會導致細胞內的水分向外流失,造成植物脫水。這種情況下,植物不僅無法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而且由于滲透壓的作用,植物細胞還可能因為過度失水而死亡。
故ABD錯誤,C正確。
故答案為:C。
5.油菜進入開花季節,田間一片金黃,油菜花爭相怒放,濃郁花香令人陶醉。如圖是校生物興趣小組解剖油菜花的展示圖。下列說法和步驟不正確的是()。
A.用鑷子依次取下萼片、花瓣,放在紙上觀察
B.用鑷子取下雄蕊,用顯微鏡觀察其形態和結構
C.用解剖刀剖開雌蕊,用放大鏡觀察里面的胚珠
D.由圖可知,油菜花是兩性花
【答案】B
【解析】油菜花是常見的兩性花,具有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
【解答】A.解剖花的結構時,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解剖,用鑷子依次取下花萼和花瓣,放在紙上進行觀察,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用鑷子取下雄蕊,用放大鏡觀察其形態和結構,雄蕊包括花藥和花絲,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取下雌蕊放在紙上,用解剖刀從中央剖開,用放大鏡觀察里面的胚珠,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同一朵油菜花,同時含有雌蕊和雄蕊,因此為兩性花,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6.下列關于生物的結構層次判斷正確的是 (  )
A.熱水燙過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層“皮”屬于上皮組織
B.獼猴桃果實屬于營養器官,含有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
C.被子植物的根與哺乳動物的皮膚屬于同一結構層次
D.血管在體內分布廣泛,與血液同屬于結締組織
【答案】C
【解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的基本組織有: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分生組織、機械組織;動物的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以及花、果實、種子三種繁殖器官。
【解答】A.番茄表面的“皮”起保護作用,屬于保護組織,A錯誤;
B.果實屬于繁殖器官,不是營養器官,B錯誤;
C.被子植物的根屬于營養器官,動物的皮膚屬于器官,結構層次都屬于器官,C正確;
D.血管包含各種組織,結構層次上屬于器官,D錯誤。
故答案為:C
7.亞運籌備期間,杭州市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為了樹木生長更健康,園林工人時常會給樹打針輸液(如圖),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施肥“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入到樹莖的輸導組織中
B.為了讓植物吸收更多的營養,可以注射高濃度的營養液
C.給新移栽樹樹干補水可以保持樹干的水分,能促進根系萌發新根
D.如果植株矮小,葉片上有許多褐斑,可以在藥水中添加含鉀元素的藥劑
【答案】B
【解析】木本植物莖的結構:
樹皮,靠近樹皮的外側,具有保護作用,內層為韌皮部里面有篩管可以運輸有機物。
形成層,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產生韌皮部,向內分裂產生木質部。
木質部,內有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里面有木纖維,對莖有很強的支持作用。
髓,由薄壁細胞組成,具有儲存營養的作用。
【解答】樹干從里往外由樹髓、木質部、形成層、韌皮部、保護層死細胞組成。這幾部分構造中,木質部中的導管承擔了向上傳導水分和無機鹽的功能,并且所傳導的無機鹽濃度可以很高。給植物打針輸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針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質部,提供植物生長需要的水和無機鹽,因此在大樹移栽、弱樹復壯、古樹名木復壯、樹木急救等方面均采用此方法進行注射低濃度的營養液。
故答案為:B。
8.如圖是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從外到內可以大致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B.假如我們把地球的內部結構與雞蛋類比的話,那么雞蛋的蛋白相當于地球的地殼
C.A、B、C三個圈層中,軟流層位于C層中
D.巖石圈包括A所示圈層和B所示圈層的頂部
【答案】D
【解析】地球內部圈層分為地殼、地慢和地核,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之間的兩個界面依次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其中地殼為最薄的一層,地殼平均厚度約17公里;地慢介于地殼與地核之間,又稱中間層,自地殼以下至2900公里深處;地慢以下大約5100公里處地震橫波不能通過稱為外核,5100一6371公里是內核;則地核的厚度超過3400公里,是地球內部圈層中最厚的一層。其中地殼和上地幔上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稱巖石圈。
【解答】A、全球內部圈層按照從外到內可以大致分為地殼、地慢和地核三層,不符合題意。
B、假如我們把地球的內部結構與雞蛋類比的話,那么雞蛋的蛋白相當于地球的地幔,不符合題意。
C、圖中A是地殼,B是地慢,C是地核,軟流層位于B層中,不符合題意。
D、巖石圈包括地殼A和B地慢軟流層以上的部分,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9.在極寒的夜晚,空氣中的水蒸氣會變成極小的冰晶懸浮在空中,一般肉眼很難直接觀察到。待太陽出來以后,這些小冰晶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像鉆石一樣,故名“鉆石塵”。由于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因此極為罕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鉆石塵”是由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并吸熱而形成的
B.“鉆石塵”是由空氣中水蒸氣凝華并放熱而形成的
C.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是升華并放熱的緣故
D.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是汽化并吸熱的緣故
【答案】B
10.如圖是某些生物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的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營寄生生活 都對人類有害
B.②是單細胞真菌,細胞結構與動物細胞相同
C.③具有細胞結構,分裂繁殖
D.①②④是由細胞直接構成生物體
【答案】D
【解析】圖中①細菌、②酵母菌、③病毒、④草履蟲、⑤植物細胞。
【解答】A、①細菌的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有的營寄生生活,對人類有害;有的營腐生生活,對人體有益,錯誤。
B、②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有細胞壁,動物細胞無細胞壁,細胞結構與動物細胞不相同,錯誤。
C、③病毒無細胞結構,自我復制繁殖,錯誤。
D、①細菌、②酵母菌、④草履蟲整個身體都是由一個細胞構成,是單細胞生物,正確。
故答案為:D。
11.關于構成物質的微粒和微粒排列的說法中,正確是個數是(  )
①給自行車打氣越打越困難,主要是因為車胎內氣體分子之間的相互排斥作用
②向一鍋水中撒點胡椒粉,加熱時發現水中胡椒粉在翻滾,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③在天宮空間站的夢天實驗艙中,因為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氣體的擴散現象無法發生
④晶體中的分子整齊、規律地排列著。因為雪花有規則的幾何形狀,所以是晶體;冰塊沒有規則的幾何形狀,所以是非晶體。
A.3 B.2 C.1 D.0
【答案】D
【解析】晶體和非晶體的主要區別如下:結構排列:晶體具有周期性和有序的原子排列,而非晶體則缺乏長程有序性,原子排列無序。 物理性質:晶體通常表現出各向異性(不同方向的性質不同),而非晶體則是各向同性(各個方向性質相同)。 熔點:晶體有明確的熔點,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沒有明確的熔點,熔化過程是逐漸的。 外形:晶體通常具有規則的幾何形狀,而非晶體則沒有規則的幾何外形。
【解答】①給自行車打氣越打越困難,主要是因為車胎內氣體的壓強變大了。①錯誤;
②向一鍋水中撒點胡椒粉,加熱時發現水中胡椒粉在翻滾,不能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因為分子是肉眼不可見的,②錯誤;
③在天宮空間站的夢天實驗艙中,因為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氣體的擴散現象可以進行,因為擴散是高濃度像低濃度擴散,和重力無關,③錯誤;
④晶體中的分子整齊、規律地排列著。因為雪花有規則的幾何形狀,所以是晶體;冰塊也有規則的幾何形狀,所以是晶體。
故答案為:D
12.(2024八下·臨海期末)下列關于數字“2”的化學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
A.H2O:表示一個水分子中有2個氫元素
B.2OH-:表示2個氫氧根離子
C.Ca2+:表示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D.H2:表示氫氣中含有2個氫原子
【答案】B
【解析】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1個分子中某原子的數目,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的數目。
【解答】A、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1個分子中某原子的數目,即H2O中的2表示1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選項錯誤;
B、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的數目,則20H-中的2表示2個氫氧根離子,選項正確;
C、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的數目,選項錯誤;
D、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1個分子中某原子的數目,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13.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可以生活在人胃中的細菌,對腸胃傷害較大,且具有傳染性。臨床上醫生通過讓受檢者口服14C標記的尿素膠囊進行呼氣試驗檢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14C和12C化學性質不同
B.14C和12C的中子數相同
C.14C和12C屬于同位素
D.14C和12C的核外電子數分別為8和6
【答案】C
【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B.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C.具有相同質子數和不同中子數的原子為同位素原子;
D.元素的本質區別為質子數不同。
【解答】14C和12C 同屬于碳元素,則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只是中子數不同,因此為同位素,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故A、B錯誤,C正確;
根據“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可知,14C和12C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數,故D錯誤。
故選C。
14.如圖為甲、乙兩種物質的m-V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B.乙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C.體積為的甲物質的質量為
D.甲、乙質量相同時,乙的體積是甲的2倍
【答案】D
【解析】從圖像中提取信息,結合密度公式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當甲和乙的體積都是20cm3時,甲的質量為20g,乙的質量為10g。根據可知,甲物質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故A錯誤;
B.密度是物質本身具有的性質,與質量無關,故B錯誤;
C.根據圖片可知,體積為的甲物質的質量為20g,故C錯誤;
D.由圖像可知,甲、乙質量都為10g時,甲的體積是10cm3,乙的體積是20cm3,則乙的體積是甲的2倍,故D正確。
故選D。
15.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A.1-a% B. C. D.無法計算
【答案】B
【解析】根據化學式可知,無論兩種物質怎樣混合,其中硫和氧氣的質量之比都是固定不變的,據此分析計算即可。
【解答】根據化學式 FeSO4、Fe2(SO4)3 可知,
兩種物質中硫和氧元素的質量之比:(32×1):(16×4)=1:2;
那么硫和氧元素的質量分數之比為:1:2;
因為硫元素和氧元素質量分子之和為:1-a%;
所以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故選B。
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圖甲為蝗蟲的生殖發育過程,圖乙為菜粉蝶的生殖發育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階段 A 為   。
(2)下列昆蟲與圖乙發育過程類似的有____(填字母,可多選)。
A.家蠶 B.蚊子 C.螻蛄
(3)圖乙比圖甲多一個   的發育階段。
【答案】(1)受精卵
(2)A;B
(3)蛹
【解析】(1)生命的起點是受精卵。
(2)a為受精卵、b為幼蟲期、c為蛹期、d為成蟲。
(3)完全變態發育比不完全變態發育多一個蛹期。
【解答】A、蝗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A表示的是受精卵,B表示的是幼蟲期,C表示的是成蟲。
(2)菜粉蝶要經歷蛹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
家蠶和蚊子也要經歷蛹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螻蛄不需要經歷蛹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
故答案為:AB。
(3)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區別是完全變態發育要經歷蛹期。
17. 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然后對天平進行調節。由于疏忽﹐當游碼位于20g位置時就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的中央紅線,然后將待測物體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在天平右盤。當天平右盤放入·50g砝碼1個,20 g砝碼2個時,天平指針又恰好對準分度盤的中央紅線,則被測物體的實際質量為   g。另一名同學待天平調節正確后,發現天平的砝碼生銹了,如果用這架天平測得物體的質量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的實際質量。
【答案】90;小于
【解析】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2、調: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在分度盤中間,這時橫梁平衡;3、稱:把被測物體放在天平左盤盤,向右盤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簡記為:“左物右碼”4、記:被測物體質量等于砝碼+游碼所在刻度,記錄數據一定要帶單位。5、整:實驗完畢整理實驗器材。
【解答】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然后對天平進行調節。由于疏忽﹐當游碼位于20g位置時就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的中央紅線,然后將待測物體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在天平右盤。當天平右盤放入·50g砝碼1個,20 g砝碼2個時,天平指針又恰好對準分度盤的中央紅線,則被測物體的實際質量為90g,不需要加上游碼的值。另一名同學待天平調節正確后,發現天平的砝碼生銹了,生銹的砝碼是偏大的,所以如果用這架天平測得物體的質量將小于物體的實際質量。
故答案為:90;小于
18.(1)要使CO2和CO中含有相同質量的碳元素,則CO2和CO的質量比是   。
(2)質量相等的CO2和CO中,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
【答案】(1)11:7
(2)14:11
【解析】(1)根據要使CO2與CO含有相同質量的碳元素,則碳原子的個數應相等,CO2和CO中碳原子個數相等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
【解答】(1)要使CO2與CO含有相同質量的碳元素,則碳原子的個數應相等,CO2和CO中碳原子個數相等,則CO2和CO的質量比是44:28=11:7。
(2)質量相等的CO2和CO中,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19.如圖所示,圖甲為某物質的凝固圖像。
(1)根據圖像可知該物質為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從開始凝固到凝固完成耗時   min。
(2)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人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則試管內的冰將   (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答案】(1)晶體;10
(2)變多
【解析】(1)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圖像中溫度保持不變的時間段就是晶體的凝固過程。
(2)晶體凝固的條件:達到凝固點和繼續放熱;晶體熔化的條件:達到熔點和繼續吸熱,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該物質經過時溫度保持不變,即有凝固點,那么它就有熔點,因此為晶體。溫度保持不變的時間為10min~20min,則凝固的時間為:20min-10min=10min;
(2)冰水混合物的熔點為0℃,該物質的熔點為-2℃,則將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時,冰水混合物會向外放熱,從而其中的水會凝固,那么試管中的冰將變多。
20.我們吃玉米時經常會碰到同一個玉米上出現不同顏色的玉米籽粒(如圖甲),有時玉米籽粒甜糯程度也不一樣。查閱資料發現這與“花粉直感”這一現象有關。“花粉直感”指的是:傳粉以后,花粉可以直接影響玉米的胚乳,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關色澤、品質等。請結合玉米花(圖乙)和玉米傳粉示意圖(圖丙)回答下列問題:
(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   (選填“昆蟲”或“風力”)傳粉。
(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   (選填“①”“②”“③”或“④”)傳粉情況。
(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口感色澤一致,請你提出一條有效可行的種植方法    
【答案】(1)風力
(2)③
(3)將白粒玉米和黃粒玉米分開種植,防止異株傳粉。
【解析】玉米花的傳粉方式屬于異花傳粉。玉米是單性花,雄花序在植株的頂端,雌花序著生在葉腋部。玉米花是風媒花。靠風來傳播花粉。
【解答】(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花粉多而輕,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風力傳粉。
(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②③表示一朵 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 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③ 。
(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口感色澤一 致,防止異株傳粉。
21.“爬山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讀懂等高線地形圖不僅有利于我們選擇爬山路線,也能幫助我們在面臨危險時作出正確的判斷。
(1)圖中字母B所在的地形名稱是   。
(2)如果量得大青山山峰與小青山山峰的圖上距離為3 cm,那么兩個山峰的實地(直線)距離是  km。
(3)若泥石流發生時有人位于圖中O點,合理的逃生路線為   (填數字)。
【答案】(1)山脊
(2)30
(3)②
【解析】等高線重合處為峭壁;等高線像低處凸起是山脊;等高線想高出凸起為山谷。山頂是指刪的最高處,山的頂部;鞍部指的是地形當中兩山之間比較平緩的部位。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值,從該比例尺可以看出,圖上一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10千米;泥石流來臨時,最好的逃生路線是垂直泥石流的方向往高處跑。
【解答】(1)、圖中字母B所在的地形名稱是山脊;
(2)、如果量得大青山山峰與小青山山峰的圖上距離為3 cm,那么兩個山峰的實地(直線)距離是30 千米;
(3)、若泥石流發生時有人位于圖中O點,合理的逃生路線為② ;
故答案為:(1) 山脊(2) 30(3) ②
22.半導體在工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從20世紀50年代的第一代半導體(硅、鍺等),到現在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氮化鋁等),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請根據元素周期表回答有關問題。
(1)第一代半導體 Si元素的核電荷數為   ,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鋁的化學式為   。
(2)原子的化學性質一般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根據元素周期表(圖甲)以及物質 Si的示意圖(圖乙),Si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   。
(3)純凈的半導體 Si幾乎是不導電的。為了使之導電,常見的一種方式是在微觀層面將部分的 Si原子進行替換(如圖丙),從而使之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據此分析,還可以將 Si原子替換為____原子,使之也可以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 (多選)
A.B B. Be C.S D.Cl
【答案】(1)14;
(2)4
(3)B;C
【解析】(1)原子中: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
(2)根據圖甲進行分析即可。
(3)根據題中的提示,換用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大硅即會有自由移動的電子,從而增強導電性。
【解答】(1)核電荷數等于原子序數,可知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
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可知氮化鋁的化學式為。
(2)由圖甲可知,硅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
(3)硅的最外層電子為4,硫最外層電子數為6,若用硫替換硅,多出兩個只自由移動的電子;氯最外層電子數為7,若用硫替換硅,多出三個只自由移動的電子;鈹最外層電子數為2,少于硅,沒有多余的自由移動的電子。
故答案為:BC。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小科同學做“碘的升華”實驗時,用酒精燈直接對放有少量固態碘的碘升華管加熱,如圖甲所示,發現碘升華管內出現紫色的碘蒸氣。
(1)實驗過程需要酒精燈加熱說明升華需要   熱量(選填“吸熱”或“放熱”)。
(2)善于思考的小紅查閱資料發現:常壓下,碘的熔點為113℃,碘的沸點為184℃,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40℃。根據這些資料,小紅認為小科所做的實驗不能得出碘升華的結論,碘可能并不是直接從固態變為氣態,而是固態碘先   再汽化成碘蒸氣。
(3)根據上述猜想,小紅對原實驗進行改進,設計了乙圖所示的的實驗,結果發現碘升華管內也出現紫色的碘蒸氣。該實驗能否得出碘升華的結論 并說出理由   。
【答案】(1)吸熱
(2)熔化
(3)能,因為水浴加熱時水的最高溫度為 100℃,低于碘的熔點, 所以碘不會熔化。排除了碘先熔化,再汽化的可能性。
【解析】(1)根據升華吸熱解答;
(2)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3)晶體熔化的條件:①達到熔點;②繼續吸熱,將熱水的溫度與碘的熔點進行比較即可。
【解答】(1) 實驗過程需要酒精燈加熱說明升華需要吸熱;
(2)根據題意可知,酒精燈火焰的溫度高于點的熔點,則固態碘從固態變成液態發生熔化現象,再汽化成水蒸氣。
24.為了探究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速率和葉面積的關系,小樂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取兩支樹齡相同、生長狀況相似的同種植物枝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枝條放入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
③1小時后,把枝條洗凈,并在兩支枝條的等高位置切出相應的切片(橫切面中出現紅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經過)。
(1)將實驗步驟①補充完整   。
(2)本實驗可通過比較   ,判斷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速率。
(3)從實驗結果可知,植物運輸水分的速率和葉面積大小的關系是:   。
(4)根據實驗結論,在移栽植物時,為了減少水分的散失,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分別留下6片和3片葉片
(2)莖中紅色染液上升的長度
(3)植物葉面積越大,運輸水分的速率越大
(4)剪去部分枝葉(葉片)
【解析】本題通過實驗探究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速率和葉面積的關系。
【解答】(1)實驗步驟①補充完整分別留下6片和3片葉片。
(2)導管的功能是把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全身各器官,運輸方向自下而上,而導管會變紅,因此本實驗可通過比較莖中紅色染液上升的長度,判斷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速率。
(3)通過觀察圖片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植物葉面積越大,運輸水分的速率越大。
(4)由于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導管變紅,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是葉,剪去部分枝葉能夠減少水分的散失。
故答案為:(1)分別留下6片和3片葉片(2)莖中紅色染液上升的長度(3)植物葉面積越大,運輸水分的速率越大(4)剪去部分枝葉(葉片)
25.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為原子模型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貢獻小科同學在項目化學習中,使用若干輻射環磁體(如圖乙所示,兩個磁極分別位于內外兩環)、金屬板、橡皮筋等器材制作了一個演示模型,用以模擬α粒子散射的動態過程,演示模型的制作過程如下。
①如圖甲所示,將長條金屬板彎折成環形(保留10cm的缺口),并固定在桌面上。②在環形金屬板中央放置一塊直徑5cm、重40g的輻射環磁體。③在環形金屬板的缺口處連接一段橡皮筋(圖中未畫出),用以向環內“發射α粒子”。根據演示模型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固定在環形金屬板中央的磁體,用來模擬的是原子中的哪一結構    
(2)下列四個輻射環磁體中最適合用作模擬被發射的“α粒了”的是____(填字母編號)。
A.直徑2cm、重5g、內環N極、外環S極
B.直徑5cm、重40g、內環S極、外環N極
C.直徑2cm、重5g、內環S極、外環N極
D.直徑5cm、重40g、內環N極、外環 S極
(3)該實驗很好地模擬了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現象,即α粒子穿過金屬箔后的運動情況為:   。
(4)小科同學通過環形金屬板的缺口處向內依次發射12顆“α粒子”,這些“α粒子”最終會吸附在環形金屬板上。在模擬實驗完成后,將環形金屬板展平,圖中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____(填字母編號,金屬板上的點代表被吸附的“α粒子”)
A.
B.
C.
D.
【答案】(1)原子核
(2)C
(3)大多數α粒子幾乎不發生偏轉,只有少數發生了小角度的偏轉,極少數發生了大角度的偏轉
(4)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及其解釋,這是理解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重要基礎。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 的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核運動,就像行星繞太陽運動那樣。
【解答】(1)在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中,由于原子核帶正電,而α粒子也帶正電,因此它們之間會相互排斥。為了模擬這種排斥作用,實驗中使用了固定在環形金屬板中央的磁體。這個磁體產生的磁場可以模擬原子核對α粒子的排斥力,使得α粒子在接近原子核時受到偏轉。因此,這個磁體在這里用來模擬的是原子中的原子核。
(2)考慮到α粒子帶正電,并且質量相對大(盡管在原子尺度上仍然很小),我們需要選擇一個同樣帶正電且質量相對更大的物體。C選項5g質量小,符合α粒子在原子尺度上質量相對較大的特點(盡管與輻射環磁體相比仍然很小)。同時,內環S極、外環N極的配置使得它在磁場中會受到與α粒子相似的力(如果假設輻射環磁體產生的磁場類似于原子核周圍的電場)。故答案為C。
(3)關于α粒子散射的結果,盧瑟福發現大多數α粒子幾乎不發生偏轉,只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極少數α粒子甚至發生了大角度的偏轉(偏轉角度超過90度,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度,被反彈回來)。這個現象表明原子核內部大部分是空的。
(4)由于大多數α粒子幾乎不發生偏轉,只有少數發生了小角度的偏轉,極少數發生了大角度的偏轉,因此我們需要選擇一個能夠反映這種分布情況的環形金屬板空間構型。選項D中的構型符合這種情況:大多數α粒子沿著直線穿過環形金屬板(對應實驗結果中的“大多數α粒子幾乎不發生偏轉”),少數α粒子在穿過環形金屬板時發生了小角度的偏轉(對應實驗結果中的“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極少數α粒子甚至被反彈回來(對應實驗結果中的“極少數α粒子發生了大角度的偏轉”)。故答案為:D。
26.小濱同學進行“測量橙汁的密度”實驗過程如下:
(1)小濱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進行調節平衡,游碼移至標尺零刻度線處,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則接下來的操作是   。
(2)為了測量結果更準確,下列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   (用字母表示)。
a.計算橙汁的密度 b.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橙汁的質量
c.調節天平平衡 d.將燒杯中的橙汁部分倒入量筒中,讀出橙汁的體積
e.燒杯中盛適量的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
(3)小濱用圖乙方式測量橙汁和燒杯總質量時,在讀數前小濱發現天平的使用存在錯誤,則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實際應為   g。
(4)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該實驗。
實驗步驟如下:
a.用已調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記為 mo。
b.向一個燒杯倒入適量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1。
c.向另一個相同燒杯中倒入與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圖丙),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2。
d.橙汁的密度ρ橙汁=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答案】(1)將平衡螺母向左移動,使天平平衡
(2)dcbea
(3)58.2
(4)
【解析】(1)稱量前,根據指針偏轉情況,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根據測量液體密度的一般方法,排列實驗順序即可;
(3)根據天平正確使用規則,發現圖乙存在的問題是物體和砝碼放反了;此時右盤中燒杯總質量與游碼對應質量的和等于左盤中砝碼的質量,據此計算出燒杯總質量大小;
(4)只有天平,沒有量筒,可以利用等體積的水和橙汁,稱量水和橙汁的質量,根據體積相等和密度公式,求出橙汁的密度。
【解答】(1)由甲圖可知,稱量前指針偏右,故應將平衡螺母向左移動,使天平平衡;
(2)測量質量前先調節天平,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再測量倒出橙汁的體積,最后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并計算橙汁的密度,故為了測量結果更準確,下列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DCEBA;
(3)圖乙存在的問題是物體和砝碼放反了;此時右盤中燒杯總質量與游碼對應質量的和等于左盤中砝碼的質量,故燒杯總質量m=m砝碼-m游碼=(50g+10g)-1.8g=58.2g;
(4)由題意可知,橙汁質量:m=m1-m0;
與橙汁等深度的水的質量m水=m2-m0;
橙汁的體積:;
橙汁的密度:。
27.糯米,古稱“秫米”,是常見的一種谷物。
【糯米生產】糯米來自糯稻的種子,類似玉米種子(圖甲)。
(1)在圖甲的種子結構中,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是   (填序號)。
(2)若要檢驗種子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加入   后觀察是否被染成藍色。
【糯米應用】糯米可用于釀酒,通常的步驟為選米清洗,上鍋煮熟,拌曲裝壇,發酵等(圖乙)。
(3)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與細菌的結構區別是   。
(4)加入酒曲之前,蒸熟的糯米飯需攤涼至30℃,該操作的目的是   。
【答案】(1)⑥
(2)碘液
(3)酵母菌;酵母菌含有細胞核
(4)防止溫度過高,導致酵母菌死亡
【解析】(1)①是胚軸,②是胚根,③是胚芽,④是子葉,⑤是種皮和果皮,⑥是胚乳。
(2)利用淀粉遇碘變藍的性質檢驗是否存在淀粉。
(3)細菌和其它生物細胞最大的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
(4)酵母菌在過高溫度條件下不能生存,所以為防止酵母菌死亡,應等溫度下降至一定溫度后再加入酵母菌。
【解答】(1)糯米的類似于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種子中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即圖中的⑥。
(2)淀粉遇碘變藍,所以可用碘液檢驗種子中是否含有淀粉。
(3)釀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發酵產生的酒精,酵母菌屬于真菌,有成形點的細胞核,而細菌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4)溫度過高時將酒曲放入,會導致酵母菌死亡,所以要先將糯米飯放涼。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5分)
28.(本題6分,每空2分)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由100多種元素組成的,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質,常常需要尋找它們之間的內在規律,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發展史。
(1)請你將 Ba、Na、Ca三種元素按邁耶的六元素表規律進行排列   。
(2)根據紐蘭茲“八音律表”,找出與G性質相似的元素,寫出其單質的化學式為   。
(3)分析上述科學史料,判斷下列觀點正確的有____(可多選)。
A.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
B.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不需要借助技術手段
C.人類對科學的認識是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
D.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己包含所有元素,不需要再去發現或合成新的元素
E.紐蘭茲的“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氣體元素,說明他的理論是錯誤,沒有作用的
【答案】(1)Na、Ca、Ba
(2)Mg
(3)A;C
【解析】(1)根據文中提到的邁耶的六元素表的排列順序進行排列。
(2)根據“八音律表”對于物質性質的變化規律進行判斷。
(3)很多定律都在是不斷修正和完善后越來越接近事物的本質的,每一次的修正和完善都有其價值。
【解答】(1)邁耶的六元素表是按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順序制定的, Ba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7,Na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Ca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0,可知排列順序為:Na、Ca、Ba。
(2)由“第八個元素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可知,G與Mg的性質相似。
(3)A、由上述資料可知,在研究復雜的對象時往往需要尋找規律,故A正確;
B、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要測定原子的質量、熔點、密度等,需要借助技術手段,故B錯誤;
C、由元素周期律的發現可知,人類對科學的認識是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故C正確;
D、地球上可能還存在沒有被人類發現的元素,故D錯誤;
E、“八音律表:沒有稀有氣體,可能是因為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不活潑,這個理論對后續的元素周期律的發現有貢獻,故E錯誤。
故答案為:AC。
29.(本題6分,每空2分)21世紀的植物學實驗室中,學生們通過基因測序技術重新審視植物繁殖的奧秘。回顧科學史發現,17世紀格魯通過對花的解剖,認為“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然而這一結論并不完全準確,后來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了新的現象。
資料1:格魯在17世紀發表的《植物解剖學》中記載:“所有植物的花都包含雄蕊(產生精子)和雌蕊(產生卵細胞),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
資料2:卡梅拉里烏斯做了進一步的實驗研究。實驗①:把長花粉、不結果實的桑樹與不長花粉、結果實的桑樹隔離開,結果發現結果實的桑樹雖然結實,但果實中沒有一粒種子。實驗②:換用野靛(一種開花植物)做上述實驗,結果相同。實驗③:把玉米的雄蕊切掉,發現它一粒種子也不結。
(1)花的子房中產生卵細胞的結構是   。
(2)卡梅拉里烏斯換用野靛做實驗的目的是   。
(3)卡梅拉里烏斯的實驗   (填“支持”或“不支持”)格魯的觀點。
【答案】(1)胚珠
(2)驗證實驗結論的普遍性
(3)不支持
【解析】(1)花的結構: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子房內有胚珠,胚珠內產生卵細胞 。
(2)實驗設計原則:在科學實驗中,為了使實驗結論更具普遍性,常選用多種材料進行重復實驗 。
(3)對觀點的驗證:通過實驗結果與已有觀點對比,判斷實驗是否支持相應觀點 。
【解答】(1)雄蕊花藥里的花粉落到柱頭上后,受柱頭上黏液的刺激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通過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花粉管中具有精子,胚珠內有卵細胞,花粉管進入胚珠后,釋放精子,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這個過程叫受精.所以花的子房中產生卵細胞的結構是胚珠。
(2)實驗①(桑樹)已初步表明無花粉則無種子,但可能是個例;實驗②換用野靛得到相同結果,說明該現象具有跨物種一致性,強化了“植物存在雌雄異株或依賴異花授粉”的結論。
(3)資料一中,格魯認為: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而資料2中卡梅拉里烏斯的實驗①把長花粉、不結果實的桑樹與結果實、不長花粉的桑樹隔離開,結果發現結果實的桑樹雖然結實,但果實中沒有一粒種子。說明桑樹是雌雄異株的植物。
(1)雄蕊花藥里的花粉落到柱頭上后,受柱頭上黏液的刺激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通過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花粉管中具有精子,胚珠內有卵細胞,花粉管進入胚珠后,釋放精子,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這個過程叫受精.所以花的子房中產生卵細胞的結構是胚珠。
(2)實驗①(桑樹)已初步表明無花粉則無種子,但可能是個例;實驗②換用野靛得到相同結果,說明該現象具有跨物種一致性,強化了“植物存在雌雄異株或依賴異花授粉”的結論。
(3)資料一中,格魯認為: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而資料2中卡梅拉里烏斯的實驗①把長花粉、不結果實的桑樹與結果實、不長花粉的桑樹隔離開,結果發現結果實的桑樹雖然結實,但果實中沒有一粒種子。說明桑樹是雌雄異株的植物。
30.(本題7分,1-2每空2分,第3題3分)現代農業中采用的是“無土栽培”技術,根據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鹽種類和數量配制適宜的營養液,用營養液來栽培植物。營養液可以更合理地滿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種植物不同的生長期對各類無機鹽的需要,從而使植物長得更好。
(1)在栽培過程中,如果植物長得矮小,莖稈細弱易倒伏,同時葉片上帶有許多褐斑等癥狀,可判斷該營養液缺少含   (元素)的無機鹽。
(2)在栽培過程中,營養液的濃度不宜過高,請說明理由   。
(3)無土栽培技術一般都在大棚內進行,請寫2條提高大棚內作物產量的方法:   
【答案】鉀;防止植物細胞失水;增加光照時間,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施肥
31.(本題8分,每小題2分,第3題4分)(2025七下·婺城月考)有一只玻璃瓶、水和若干金屬圓珠,小科利用電子天平進行了以下測量:
①測出空玻璃瓶的質量;②將空玻璃瓶裝滿水,測量總質量;③將空玻璃瓶裝入一些金屬圓珠,測量總質量;④將測量c中的瓶子灌水至瓶口,測量總質量。
各測量數據見電子天平顯示的示數,請根據測量數據計算。
(1)玻璃瓶的容積。
(2)瓶中金屬圓珠的質量
(3)金屬圓珠的密度
【答案】(1)解:將空玻璃瓶裝滿水,測量總質量m1=400g,
瓶中水的質量m水=m1-m瓶=400g-100g=300g,
那么瓶中水的體積,
因瓶中裝滿水,則水的體積即為瓶子容積,
即玻璃瓶的容積V=V水=300cm3。
(2)解:空玻璃瓶裝入一些金屬圓珠,測量總質量m2=700g,
則瓶中金屬圓珠的質量m圓珠=m2-m瓶=700g-100g=600g。
(3)解:此時瓶中水的體積:,
金屬圓珠的體積:V圓珠=V水-V水'=300cm3-200cm3=100cm3,
金屬圓珠的密度:。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1)空玻璃瓶裝滿水,測量總質量減去空瓶的質量,即為瓶中水的質量,由密度公式變形求得水的體積即為玻璃瓶的容積;
(2)空玻璃瓶裝入一些金屬圓珠,測量總質量減去空瓶的質量即為瓶中金屬圓珠的質量;
(3)根據此時瓶、金屬圓珠和水的總質量和水的密度求出此時水的體積,再由金屬圓珠和水的總體積減去此時水的體積即為金屬圓珠的體積,再由密度公式便可求出金屬圓珠的密度。
32.(本題8分,每空2分)(2023八下·浙江期中)硝酸銨是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的化肥,根據硝酸銨化學式(NH4NO3)回答:
(1)硝酸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   ,   ;
(2)500g 硝酸銨中含氮元素   g;
(3)多少克硝酸銨中所含氮元素的質量和120g尿素[ 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質量相等
(4)已知所購買的化肥中硝酸銨的含量為90%,則該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為多少?
【答案】(1)-3;+5 (2)175
(3)設硝酸銨的質量為x
解得:x=160g
(4)硝酸銨中N%=28/80×100%=35%
N%=90%×35%=31.5%
【解析】(1)原子團的化合價等于組成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
(2)氮元素的質量=硝酸銨的質量×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3)元素的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據此根據氮元素質量相等為條件列出方程計算即可。
(4)首先計算出硝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再用 硝酸銨在化肥中的質量分數×氮元素在硝酸銨中的質量分數計算即可。
【解答】(1)在 NH4NO3 中,硝酸根離子的化合價為-1價,那么得到:x+(-2)×3=-1,解得:x=+5;
銨根離子的化合價為+1,那么得到:y+(1×4)=+1,解得:y=-3。
(2)500g 硝酸銨中含氮元素:。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开鲁县| 曲松县| 西盟| 文成县| 萨迦县| 西和县| 昌平区| 错那县| 鄂州市| 苏州市| 阳原县| 南木林县| 青海省| 阳信县| 长顺县| 昌图县| 增城市| 南郑县| 大安市| 郯城县| 洛川县| 石台县| 新龙县| 比如县| 类乌齐县| 广宗县| 高尔夫| 宕昌县| 奎屯市| 来凤县| 五华县| 阿尔山市| 台中市| 玛多县| 辽宁省| 莱阳市| 年辖:市辖区| 临沧市| 星座|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