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2025年下學期七年級地理期末《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分類復習強訓:解答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解答題1.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近1/2業務,其中,承接的軟件外包業務約占全球軟件外包市場的2/3,被形象地稱為“世界辦公室”。讀圖和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印度利用本國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早等優勢,積極承接國外服務外包訂單,發展了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資料二:(1)印度發展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有 (一條)等。(2)印度計算機軟件產品和服務出口遍布除 (大洲)之外的其它六大洲;其業務主要來自 (大洲)的美國和歐洲(除俄羅斯)的發達國家,印度和這些國家間的經濟商談被稱為“ ”。(3)印度與美國的服務外包合作非常緊密,美國公司下班時,印度正值早晨或上午,可以立即開始工作。印度公司完成工作后,美國正好進入下一個工作日,形成“24小時接力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也是印度成為全球服務外包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這種工作時間的差異是由于地球的 造成的。(4)請說出服務外包產業給印度帶來的好處是 。2.如圖1“日本投資的主要國家和地區(2020年)”,圖2“日本工業原料進口比例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工業大國】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日本工業高度發達,很多工業產品出口國外。(1)20世紀80年代,許多日本企業依靠資金、技術等優勢,向國外轉移,原因是國內 。讀圖1,日本投資額最大的國家或地區是 。(2)日本資源貧乏,如棉花、 等資源需要100%進口(讀圖2),但利用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 的優勢,對外貿易發達。【綠色王國】日本森林覆蓋率約占日本陸地面積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日本除了富士山山頂之外,幾乎所有的山麓都被森林覆蓋,甚至有市民在森林中生活。(3)日本的地形以 為主,大力植樹造林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4)日本地震頻發,豐富的 資源可為日本傳統民居提供建筑材料,減輕地震帶來的損失。(5)富士山是日本的標志性景觀,山頂的積雪猶如一頂白色的帽子,白色帽子形成的影響因素是 。3.讀圖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日本有一個無人小島。2013年因一次劇烈的火山噴發,自海平面上升了約25米。一年后面積已接近230萬平方米。隨著火山持續活動,該島嶼至今仍在自動“長高、長大”。 (1)日本是一個群島國家,請將圖中序號相對應的島嶼名稱填在橫線上② 。(2)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沿岸地帶,其最主要原因是 。(3)讀材料,試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從而導致小島不斷“長高、長大”的原因。 。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24年8月28日,2024“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深化媒體合作、促進共同發展”。中歐班列作為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間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是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經貿往來的主要橋梁和紐帶,目前中歐班列服務網絡基本覆蓋亞歐全境。圖為“一帶一路”沿線局部地區示意圖。(1)“絲綢之路經濟帶”途經的大洲A是 洲和B是 洲。(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途經A大洲和C大洲的分界線④ 運河,沿線的甲地區有豐富的 資源,該資源運往中國最短海上運輸路線需從① 洋,經過② 海峽進入③ 洋沿岸。(3)分析中歐班列對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答出兩點即可)。5.閱讀材料,完成問題。2023年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2024年4月以來,隨著東南亞熱帶水果上市,中老鐵路進口水果運量大增,“水果專列”往返頻繁。(1)中老鐵路北起云南 ,南至老撾 ?!八麑A小边\送的熱帶水果可能有 。(回答一種即可)(2)中南半島上山河分布具有 的特點,大城市主要分在 。6.區域地理的【思與學】,根據圖文材料,據此回答下列問題。【海陸差異】(1)俄羅斯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日本四面環海,沒有鄰國,是個名副其實的 國。俄羅斯和日本共同瀕臨 洋。【水文差異】(2)日本河流短急,降水豐富,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因此 (能源)資源豐富;俄羅斯大江河較多,但是河流的航運價值并不高,原因是 。【資源差異】(3)日本和俄羅斯均注重發展工業,日本的工業原料主要來自海外市場,其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沿岸;俄羅斯則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發展 (填“重”或“輕”)工業提供有力支撐。【交通差異】(4)日本多優良港灣,原料和燃料多依賴進口,水路運輸是其主要交通運輸方式;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管道運輸主要用于運輸 和 。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麥喜溫涼,較耐旱,是一種在世界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印度和俄羅斯根據自身地理條件種植小麥,成為全球小麥主要生產國。左圖示意印度小麥主產區,右圖示意俄羅斯小麥主產區及年平均氣溫分布。 (1)印度絕大部分地區處于熱帶,小麥則主要分布在 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氣溫較低、降水較少的區域。而俄羅斯大部分地區處于溫帶和寒帶,小麥產區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氣溫較高的 平原南部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2)印度勞動力數量 ,成為糧食生產的優勢之一。但西南季風不穩定導致印度糧食生產受到很大影響,印度通過采取 等措施穩定了糧食生產。(3)說明俄羅斯種植小麥的優勢自然條件。8.日本和俄羅斯是世界上兩個重要國家,讀日本和俄羅斯工業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海陸位置看,日本是島國,日本最大的島嶼A是 島;俄羅斯是 的國家。(2)在日本,和服和“洋服”并存,和食和“洋快餐”并存,和屋和“洋房”并存,這體現了日本文化具有 的特點。(3)河流B是 河,是俄羅斯人的“母親河”,城市C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位于 海沿岸。(4)日本和俄羅斯的工業分布顯著不同:日本由于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工業主要分布在 ;而俄羅斯國土廣闊,資源豐富,工業區主要分布在 。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4年,印度小麥的總產量達到了1.1329億噸,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印度的麥區年降水量約為500-750毫米,麥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有利于小麥的生長。但印度的小麥單產量并不高,從氣候因素來看,印度有的年份夏季風異常,易引起自然災害,加上小麥喜溫涼,而印度的高溫日數較多,過于高溫的天氣并不利于小麥生長。(1)從圖中可以看出印度小麥種植區主要位于 、地形區)。(2)印度以 氣候為主。圖甲中,印度6~9月盛行 (風向)季風,該季風有的年份不穩定,易造成 災害,影響小麥的生長。(3)請說出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條件 (答出一點即可)。10.【因地制宜,多彩農業】材料一:下面分別是孟加拉國位置示意圖、戈巴爾甘尼縣氣候資料圖和漂浮菜園景觀圖。材料二:南亞孟加拉國的“漂浮菜園”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之一。在該國中南部的戈巴爾甘尼縣,農民會適時收集水葫蘆(一種漂浮于水面生長的野生草本植物)、稻稈等雜物,與浮萍混合做成漂浮在水上的富含肥力的有機苗床,在上面種植蔬菜,形成“漂浮菜園”。到了收獲季節,撐上尾小船,將“地”里的作物收起。(1)孟加拉國80%以上國土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形以 為主,結合戈巴爾甘尼縣氣候資料推斷,當地易發生的氣象災害是 。(2)該國中南部的戈巴爾甘尼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當地農民在 (選填“雨季”或“旱季”)時采用“漂浮菜園”來有效應對氣象災害; (選填“雨季”或“旱季”)時,農民將部分有機苗床拆散打碎,混入土壤,增加肥力。(3)結合圖文資料,請說出“漂浮菜園”種植模式的優點。11.【區域學習實踐應用】五一假期小剛一家打算去日本旅游,請幫助他制定五一小長假日本旅行攻略。讀日本群島櫻花開放時間圖和東京氣候資料圖,回答下列問題。【確定出行方式】(1)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小剛一家從西安出發去日本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選填“飛機”或“火車”)。【知氣候備物品】(2)右圖顯示東京為 氣候,小剛一家應攜帶 (選填“薄外套”或“羽絨服”)前往東京。【規劃行程線路】行程1:賞櫻花品美食(3)據圖可知,日本櫻花的開放時間有差異,小剛一家旅行期間最有可能在 島欣賞到櫻花。賞完櫻花,他們準備品嘗日本特色菜肴,應該選擇 (單選)。( )A.咖喱飯 B.牛排 C.比薩 D.壽司行程2:游名山泡溫泉(4) 是日本最著名的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峰。小剛一家在游覽后可以泡溫泉緩解疲勞。日本多火山、溫泉的原因是 。(答一點)12.學習區域,比較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方法。日本和新西蘭都是島國,如圖示意日本和新西蘭的氣候類型分布,讀圖比較兩國地理差異。對比一 地理位置(1)兩國都瀕臨 洋。(2)兩國都有火山分布,可以推測出兩國都位于板塊 (內部/邊緣)?;鹕絿姲l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是 。對比二 自然環境(3)地形與河流:兩國地形類型都以 為主;受地形影響,河流落差 。(4)氣候:日本以季風氣候為主,新西蘭氣候類型是 ;兩國氣候受 (海洋/大陸)的影響明顯,降水都較 。對比三 經濟發展(5)農業:由于自然環境差異,日本適宜發展種植業,新西蘭適宜發展畜牧業,造成兩國農業發展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南北狹長;日本海一側冬季降雪量大。“合掌造”是日本農村的一種木造建筑物,分布在日本海沿岸,屋頂覆蓋厚厚的茅草,呈人字形,該建筑最大的特點是屋頂厚且陡。日本國土面積為37萬平方千米,卻擁有57座核電站,其發電量僅占全國需求的30%左右。圖1為日本地形圖,圖2為“合掌造”示意圖。(1)日本地處亞洲東部,位于 板塊與 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地震。(2)日本地形以 為主,河流短小湍急,蘊藏豐富的 資源。(3)日本的“合掌造”屋頂厚且陡,請分析其原因。14.東南亞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通向世界的重要通道。讀東南亞簡圖及某海峽航運圖,回答下列問題。(1)東南亞包括 半島和 群島的大部分。(2)東南亞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C亞洲與D大洋洲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A 半島和B 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被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該海峽東南端的國家是 ,有“花園城市”的美譽。(3)馬來群島大部分地區屬于 氣候,氣候特征為 。(4)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在我國稱瀾滄江的河流是 。(5)東南亞是中國海外華人最為集中的地區,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初期,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特別是 、 兩省,有大量勞動力“下南洋”謀生,是著名的僑鄉。15.【構筑合作橋梁,共赴繁榮之約】材料一 下圖為俄羅斯自然資源分布圖及亞馬爾半島示意圖。(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跨 兩個大洲,鄰國眾多,與我國有綿延很長的邊界線。俄羅斯亞洲部分的河流大多向北注入北冰洋,由此可知,該區域地勢特點為 。材料二 下圖為俄羅斯交通部門結構圖(2)根據材料二可以看出,俄羅斯交通運輸方式中貨物周轉量最大的是 ,它是俄羅斯運輸石油和天然氣的基本方式。材料三 亞馬爾半島蘊藏著巨大的油氣資源,具有埋藏淺、純度高的特點。當地的低溫環境有利于天然氣的液化和儲存,春夏季表層凍土常變為沼澤,給開采和運輸帶來極大困難。(3)結合材料,推斷亞馬爾半島適宜開采油氣資源的季節為 。材料四 中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是全球最大的液化氣合作項目,隨著北極航線的開通,這里的液化天然氣將大量輸送到我國。(4)簡述中俄合作開發亞馬爾半島天然氣資源對中國或俄羅斯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16.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烏克蘭位于歐洲東部,地處東歐平原,大部分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受西風帶影響,流域的降水季節分布較為均勻,黑土面積約占全國三分之二,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被譽為“歐洲糧倉”。烏克蘭東部是世界著名的工業區,冶金、機械、電力、化學等重工業發達。下圖為烏克蘭示意圖。(1)烏克蘭被譽為“歐洲糧倉”,適合大面積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小麥/水稻)。簡述其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2)第聶伯河是歐洲第三大河,最終流入A ,分析其航運價值高的原因 。(3)簡要分析烏克蘭東部發展重工業的優勢條件。17.阿薩姆紅茶被稱為世界四大紅茶之一,2024年6月,受季風影響,阿薩姆邦發生嚴重洪災,致使該地區大部分茶園被淹,茶葉產量下降。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阿薩姆紅茶,喜溫喜濕喜肥,忌水澇,喜光但成熟期忌陽光直射,產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薩姆邦山區,其位置如圖2中的①所示。材料二:近年來,受生產成本增長、產品附加值低、茶園管理落后、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該地區茶產業發展陷入困境,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茶園正在探索一條茶葉種植提質、茶葉加工升級、茶旅融合的發展道路。材料三:圖1為阿薩姆邦氣候資料圖,圖2南亞地形和季風示意圖 (1)讀阿薩姆邦氣候資料圖,阿薩姆邦的氣候類型為 ,其氣候的顯著特征是:全年高溫, 。(2)讀南亞地形和季風示意圖,此次阿薩姆邦遭遇此次洪澇災害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區6月吹 (甲/乙)風,該季風較強,導致雨期較 (長/短),降水增多,進而導致洪災。(3)閱讀材料,結合氣候和地形特點,簡述阿薩姆邦種植紅茶的有利條件。(4)請為當前印度茶葉產業發展走出困境提出合理建議。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2年2月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發生沖突,俄羅斯經濟發展受阻,但俄羅斯航天航空產業領先世界,航空火箭技術、宇宙飛船技術是美歐無法撼動;核潛艇技術、導彈技術、轟炸機技術、發動機技術依然是世界之最;農業實現了科技化和現代化,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我國是俄羅斯最大的糧食出口國。材料二:圖左為俄羅斯產業分布圖,圖右為中俄油氣運輸線路圖。(1)俄羅斯氣候以 氣候為主,氣候特點 。(2)俄羅斯主要種植小麥、馬鈴薯、亞麻等耐寒作物,這說明俄羅斯農業生產的限制性因素是 不足。(3)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主要通過 運輸。(4)俄羅斯南部地形以山地為主,但鐵路線卻沿南部修建,請解釋其原因。(最少答兩點)(5)結合圖文材料,分析中俄可以進行哪些項目合作并說明理由。合作項目:理由: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簡稱“西港特區”),緊鄰柬埔寨4號國道,距西哈努克港口12千米,距西哈努克國際機場3千米,是中國首批設立的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拔鞲厶貐^”森林資源豐富,其主要產業之一是木材加工業,目前我國已有多家木地板廠家入駐該區。下圖示意中南半島地形和柬埔寨位置。(1)柬埔寨首都是 ,地處五帶中的 帶,位于 河沿岸,該河流發源于中國,在中國境內被稱為 。(2)簡要分析我國多家木地板廠家入駐“西港特區”的原因。(3)簡述“西港特區”的建設為當地帶來的積極影響。20.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長期以來,老撾僅有長約3.5公里的鐵路。中老鐵路的開通為老撾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出口到中國的產品運輸時間由3天縮短至1天,運輸成本下降約40%。(1)老撾位于五帶中的 ,氣候條件適宜種植 (糧食作物)和天然橡膠等熱帶經濟作物。(2)老撾是東南亞唯一的 (填“臨?!被颉皟汝憽保﹪?, 是制約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老鐵路的開通有效減緩該因素的影響。(3)中老鐵路北起云南昆明,南到老撾 (首都)。它的開通使老撾出口到中國的產品運輸時間 ,運輸成本 ,市場競爭力增強。中老鐵路是一條與山川同美的綠色鐵路。沿途車站建筑風格鮮明,一些車站的候車廳使用了玻璃屋頂。老撾瑯勃拉邦車站采用“人”字形屋頂設計(如圖),屋頂陡峭,屋檐寬大。(4)說明老撾瑯勃拉邦車站“人”字形屋頂與當地氣候的關系。(2點)21.【探究發現】探究名稱:古道蹄聲遠,鐵軌共潮生探究資料:資料一 海途樞紐 馬六甲海峽全長1080千米,最窄處僅5.4千米,一般水深25—27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水道,也是當今世界最繁忙的海峽之一,許多國家進口的石油和戰略物資,都要經過這里。資料二 友誼快線 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自開通以來,已成為兩國民眾出行的首選。截至2025年2月初,累計開行旅客列車6.9萬列,發送旅客超4860萬人次。該鐵路玉溪至萬象路段,沿途穿越167個隧道,301座橋梁,占該路段全長的76.5%。中老鐵路沿途車站建筑風格鮮明,一些車站的候車廳使用了玻璃屋頂。老撾瑯勃拉邦車站采用“人”字形屋頂設計。資料三 閱讀示意圖 東南亞位置示意圖(圖1)、中老鐵路示意圖(圖2)、老撾瑯勃拉邦車站(圖3)。 探究思考:(1)簡述馬六甲海峽交通位置的重要性。(2)簡要分析老撾瑯勃拉邦車站“人”字形屋項與當地氣候的關系。(3)說明中老鐵路在施工過程中面臨的環境挑戰。(4)說明中老鐵路的修建通車對沿線國家及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22.有專家指出,印度很有可能替代中國的角色,成為世界市場新的供應基地。讀印度地形圖和與農作物分布圖,回答問題。(1)印度自北向南分布的主要地形區依次是A 、恒河平原、B 。(2)圖1中此時印度的盛行風是 ,因其不穩定性,使該國易產生 兩種氣象災害。(3)圖2可看出印度有兩種主要的糧食作物:其中 集中分布在印度半島西部和恒河上游地區。(4)印度被稱為“世界辦公室”是因為發達的( )A.農業 B.旅游業 C.服務外包產業 D.服務業(5)印度發展該產業的優勢有 。(一點即可)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榴蓮是著名熱帶水果,喜溫喜濕怕澇,東南亞國家種植較多。圖左為東南亞榴蓮主產區分布圖,圖右為金邊氣候資料圖。(1)東南亞榴蓮主產區主要分布在 半島,該半島的山河分布特點為 。(2)東南亞盛產榴蓮的有利自然條件為全年高溫,降水 (充沛/稀少);地形以 (山地或平原)為主,排水條件較好。(3)請你為東南亞榴蓮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任答一點)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橡膠林鋪就致富路】橡膠樹適宜在靜風、濕熱、排水條件好的環境種植。泰國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擁有充足的原料供應。目前,泰國約有600多萬人口從事橡膠產業,此外,泰國的橡膠種植區域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利于橡膠產品出口。相較于其他國家,泰國的土地成本較低,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投資成本。我國天然橡膠產量僅占全球的6%,但消費量卻高達40%。因此,為了靠近原料產地,降低運輸成本,我國多家輪胎企業選擇在泰國投資建廠,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和區位優勢,提升生產效率。下圖為泰國橡膠產區分布圖和曼谷氣候資料圖。(1)根據材料可知,泰國橡膠產量最高的產區是 ,最低的產區是 。(2)泰國氣候特點是 ,地勢起伏 (大/?。?,試從氣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泰國種植橡膠的有利條件: 。(3)簡析我國多家輪胎企業在泰國投資建廠的原因。(4)你認為除了輪胎制造業,還有哪些行業可能會利用泰國豐富的橡膠資源?請舉出一個例子: 。25.東南亞一些國家與我國山水相連,人文相通。2023年2月7日,“中老泰”全程鐵路運輸往返班列首發列車從云南省昆明成功首發。結合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中老泰”國際鐵路通道指的是昆明至泰國曼谷鐵路,全長約1830公里,其中昆明至老撾萬象段鐵路長約1035公里,途經眾多的高山和河谷,建設難度大?!爸欣咸眹H鐵路建成后,給沿線國家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材料二:下圖示意為中南半島及“中老泰”國際鐵路、萬象氣候資料。(1)從海陸位置看,老撾是 國家,泰國是 國家。(2)讀圖可知, (河流)流經老撾首都萬象,該河流在我國境內名為 ,自北向南注入 洋。(3)修建中老泰鐵路的建設者說:“中老泰鐵路不是鋪出來的,而是挖出來的、架出來的”。請從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4)“中老泰”鐵路所經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 ,請列舉該鐵路修建過程中因氣候條件會帶來的困難 。(至少兩條)。(5)“中老泰”全程鐵路運輸班列從泰國返程時可能裝載的貨物是 。26.俄羅斯交通發達,部門齊全。圖1為俄羅斯交通運輸業的部門結構(2022年)、圖2為俄羅斯主要工業區、礦產及鐵路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可知,俄羅斯貨物運輸以 和管道運輸為主,管道運輸的貨物主要是石油和 。(2)據圖2,俄羅斯鐵路線分布具有 特點。歐洲部分鐵路線形成以首都 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3)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區。請從氣候、資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中任選兩方面分析原因: ; 。27.小麥喜溫涼,較耐旱,是全球分布面積最廣的糧食作物。中國、印度和俄羅斯是世界上小麥產量最高的國家。俄羅斯和印度根據自身地理條件種植小麥,產量逐年增長。下圖為俄羅斯小麥主產區分布圖和印度小麥主產區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小麥的分布(1)俄羅斯面積廣大,耕地遼闊。分析俄羅斯小麥產區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地區的原因。(2)印度緯度較低,熱量充足。讀圖說出印度小麥分布的主要地形區。生產條件(3)俄羅斯的小麥以其高蛋白含量和出色的面筋質量聞名于世。簡要分析俄羅斯小麥品質高的主要原因。(4)俄羅斯小麥的生產效率極高,播種機、拖拉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廣泛使用。推測俄羅斯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高具備的社會條件。(5)印度人口眾多,勞動力數量 ,成為糧食生產的優勢之一。而迅速增長的人口,以及夏季風不穩定導致的 災害頻繁,又給印度糧食生產帶來了沉重壓力。為此,印度采取興修水利、改進灌溉技術等措施穩定了小麥生產。發展建議(6)糧食生產關乎世界糧食安全。請寫出一條提高糧食產量的合理化建議。2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推進,中俄陸河聯運路線被提出。中俄陸河聯運路線是指從中國大連市出發,通過鐵路運輸及勒拿河水路運輸到達北冰洋沿岸的季克西港路線。該路線的構想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為了開發北極航道和推動中俄兩國在北極地區的合作而提出的?!氨辖z綢之路”為北極航道的開發貢獻了“中國方案”。下圖為中俄陸河聯運路線示意圖和勒拿河沿岸雅庫茨克市的氣候資料圖。 (1)與冰上絲綢之路相比,簡析中俄陸河聯運的優勢。(至少答出兩點)(2)據圖判斷勒拿河的最佳通航季節,并說明原因。(3)分析勒拿河下游河段在聯運路線中的重要性。(4)有學者認為陸河聯運將促進俄羅斯遠東地區資源開發,請說明理由。29.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榴蓮被譽為“水果之王”,生長所需日平均氣溫22℃以上,怕霜凍,需水但根部不能積水。中國是泰國榴蓮最大出口消費市場。2024年泰國對中國出口的榴蓮總值達到了37億美元,總量約83.3萬噸,占據了泰國出口總量的 97.4%。材料二:2024年8月5日,由中國投資并建設的柬埔寨德崇扶南運河正式開工,德崇富南運河是“一帶一路”重要的一環。該運河全長180千米,可通航3000噸級貨船,預計2028年建成通航。運河建成后,將改變長期以來柬埔寨貨物從越南海港進出口的現狀,極大地改善柬埔寨的國內交通條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柬埔寨在貿易、旅游等方面提供巨大的經濟收益,促進柬埔寨經濟的大力發展。材料三:瀾滄江一湄公河全長4880千米,發源于我國青海省,流經我國與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最終注入南海。 在瀾滄江一湄公河的紐帶聯系下,流域內的六個國家自古通航通商,各國人民在長期的貿易和文化交流中結下了深厚友誼。(1)圖中榴蓮集中分布區共同的氣候特點 。(2)分析泰國大量向我國出口榴蓮的優勢條件。(3)2025年3月,三亞育才生態區榴蓮基地種植的1400畝榴蓮已掛上幼果,將于今年6月份成熟上市,預計產量可達3500斤/畝,會使得國內榴蓮價格 (上升/下降)。目前榴蓮種植在我國北方地區不能推廣種植的影響因素有 。(雙選)A、農業科技 B、地形條件 C、市場需求 D、氣候條件(4)與陸路運輸相比,說明水路運輸在貨物運輸方面的優勢。(5)德崇扶南運河建成通航對柬埔寨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是( )A.解決柬埔寨淡水資源不足的問題B.為柬埔寨水能開發提供新的通道C.可減少柬埔寨對越南港口的依賴D.改善柬埔寨西部地區的環境質量(6)瀾滄江——湄公河沿岸大城市眾多,分析湄公河對沿岸城市經濟發展的意義。(7)讀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圖,請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分析下游地區比上游地區航運價值高的原因。(8)通過“瀾一湄”合作,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分析許多中國人出境游選擇東南亞的原因。(9)雅萬高鐵配置地震檢測系統,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3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樣地域多樣氣候:世界氣候復雜多樣,為了更好的學習氣候相關知識,某校學生開展“揭秘氣候的差異”的探究活動。圖為該活動所需參考資料。【觀察探究】活動一:(1)圖左中①②③三城市,冬季氣溫從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 , ,由此可見,全球氣溫變化規律是 。①地有重要的“海上生命線”某海峽,位于 半島與 島之間。【實驗探究】 活動二:把一盆沙土和一盆水放在太陽下暴曬15分鐘,用溫度計測量其溫度,記錄下來;再把沙土和水同 時移到空調室內降溫約15分鐘,再次測量溫度,并記錄下來(見記錄表)。【實驗對比】(2)通過圖2和記錄表可以看出,同時對沙土和水加熱, 升溫快。由此推測夏季時,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 氣溫較高。同時把沙土和水移到空調室內, 降溫慢。由此推測冬季時,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 氣溫較高。記錄表 比較項 水第一次測量 第二次測量沙土 38℃ 25℃水 29℃ 27℃【實驗結論】(3)讀圖3:受海陸位置影響,同緯度的陸地和海洋,夏季陸地氣溫 (高于/低于)海洋氣溫,冬季相反。圖中,歐洲傳統民居自英國南部向東到俄羅斯西部的墻壁厚度變化,主要原因是 。 活動三:(4)圖左中,島嶼兩側的a.b 兩地在 (氣候要素)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其原因主要是 。【歸納總結】(5)通過觀察探究的三個活動,可以歸納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是 。【拓展提升】(6)在202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上,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用漫畫的形式呼吁人們關注 氣候變化問題。請你描述上圖漫畫圖5所反映出的氣候問題 ,其帶來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兩條即可) , 。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24年11月19日,印度尼西亞正式決定將首都從爪哇島的雅加達遷至加里曼丹島的努山塔拉。雅加達約40%的區域在海平面以下,因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土地下沉,季風季洪水頻發,加重基礎設施壓力與維護成本。同時,該市人口超3000萬,車輛尾氣與工業污染致使空氣質量長期較差,影響居民生活。印度尼西亞政府表示,努山塔拉未來將是一座綠色城市,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實現垃圾管理智能化,并計劃在2045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目標,新首都的建設有望帶動印度尼西亞中部和東部地區的發展。下圖為印度尼西亞位置示意圖。(1)描述努山塔拉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2)分析印度尼西亞遷都的原因。(3)簡述努山塔拉作為新首都的優勢條件。(4)簡述遷都計劃對印度尼西亞發展的積極影響。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頁,共3頁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1)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早(任意一即可)(2) 南極洲 北美洲 南北對話(3)自轉(4)創造了就業機會、賺取了大量外匯,促進了印度服務業的快速發展2.(1) 勞動力價格提高、土地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加劇等。 美國(2) 鐵礦石 港灣(3)山地(4)森林(木材)(5)地形3.(1)本州島(2) 瀨戶內海 因為該地區多優良港灣,交通運輸便利,日本進口原料,出口產品,形成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3)因為日本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板塊碰撞抬升。4.(1) 亞 歐(2) 蘇伊士 石油 印度 馬六甲 太平(3)加強沿線國家的經濟聯系;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等。5.(1) 昆明 萬象 榴蓮、山竹(2)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6.(1) 島 太平(2) 水能 緯度高,氣溫低,河流結冰期長(3) 瀨戶內海 重(4) 石油 天然氣7.(1) 德干 東歐(2) 多 修建水利工程(培育良種)(3)俄羅斯小麥主產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便于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土壤肥沃,利于小麥生長;夏季氣溫相對溫和,光照時間長,能滿足小麥生長需求。8.(1) 本州 海陸兼備(2)東西方兼容(3) 伏爾加河 波羅的(4) 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原料產地9.(1)德干高原(2) 熱帶季風 西南 水旱(3)信息技術發展早,英語普及等10.(1) 平原 旱澇災害(2) 雨季 旱季(3)就地取材,成本低;有機苗床肥力高;增強土壤肥力;雨季時可以保障蔬菜的供應。11.(1)飛機(2) 亞熱帶季風 薄外套(3) 北海道 D(4) 富士山 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所以多火山、溫泉12.(1)太平(2) 邊緣 火山噴發會釋放出大量火山灰,可能淹沒道路、農田、村莊等。(3) 山地 大(4) 溫帶海洋性氣候 海洋 多(5)氣候13.(1) 亞歐 太平洋(2) 山地、丘陵 水能(3)屋頂陡,利于積雪滑落;屋頂厚,有利于保暖。14.(1) 中南 馬來(2) 馬來 蘇門答臘 新加坡(3) 熱帶雨林 全年高溫多雨(4)湄公河(5) 廣東省 福建省15.(1) 亞歐 南高北低(2)管道(3)秋冬季節(4)對中國:緩解能源緊張狀況;優化能源結構;減輕大氣污染等。對俄羅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強了與我國的交流合作;帶動半島及航線的發展等。16.(1) 小麥 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黑土地分布廣泛,土壤肥沃;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適合大規模生產;河流眾多,灌溉水源充足。(2) 黑海 地形平坦,水流平緩;降水季節分布較均勻,流量相對穩定,通航時間長;連通黑海,可以實現河海聯運;流經地區人口、城市集中,工業發達,客貨需求量大。(3)煤炭、水電等能源充足;鐵、錳等原料豐富;鐵路、港口提供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鄰近歐洲經濟發達地區,市場廣闊。17.(1) 熱帶季風氣候 降水分旱、雨兩季(2) 乙 長(3)①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氣候濕熱;②三面環山地或丘陵,土壤排水性較好。(4)①加強營銷和推廣,帶動國內茶葉消費;②發展特色茶葉旅游,帶動茶產業發展;③進行茶葉深加工,提高附加值;④擴大政策優惠,增加出口。18.(1) 溫帶大陸性 氣溫年較差或氣溫日較差很大,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則短暫且炎熱,晝夜溫差大。(2)熱量(3)管道(4)南部緯度更低、氣溫更高,城市和人口更多等。(5) 能源(石油、天然氣)項目;航天航空項目;科學技術(高新技術、軍事技術、高端技術)項目;農業生產項目。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俄羅斯航空火箭技術、宇宙飛船技術先進;核潛艇技術、導彈技術、轟炸機技術、發動機技術依然是世界之最;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俄羅斯耕地(小麥種植)面積廣、俄羅斯農業現代化和科技化水平高。19.(1) 金邊 熱 湄公 瀾滄江(2)森林資源豐富,原料充足;交通便利,便于原料輸入和產品輸出;政策支持。(3)促進工業化進程,帶動經濟發展;提供就業機會;改善基礎設施條件。20.(1) 熱帶 水稻(2) 內陸 交通(落后)(3) 萬象 縮短 降低(4)當地雨季降水多,“人”字形屋頂陡峭,利于排水;雨季降水多,屋檐寬大,利于遮雨;旱季光照強,屋檐寬大,利于遮陽。21.(1)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聯結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2)當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高,降水年內分配不均,雨季降水多,“人”字形屋頂陡峭,利于排水;雨季降水多,屋檐寬大,利于遮雨;旱季光照強,屋檐寬大,利于遮陽。(3)山高谷深,橋隧多,建設難度大;地質復雜,容易出現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氣候濕熱,蚊蟲多,旱澇多發;等等。(4)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就業機會;增加經濟收入;促進了沿線國家經貿合作;促進區域互聯互通;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等。22.(1) 喜馬拉雅山 德干高原(2) 西南季風 旱澇災害(3)小麥(4)C(5)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早等23.(1) 中南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2) 充沛 山地(3)加強科技投入,提高榴蓮產量和品質;對榴蓮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加大宣傳,提高知名度,擴大銷售市場;發展冷藏保鮮技術;完善交通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等。24.(1) 南部橡膠產區 東部橡膠產區(2)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大 ①氣候濕熱,降水豐富;②地勢落差大,排水良好。(3)①原料充足;②靠近原料產地,降低運輸成本;③廉價勞動力豐富;④土地成本較低;⑤海運發達,交通便利等。(4)汽車制造業、制鞋業、醫療用品行業、日用品制造、體育用品行業、建筑行業25.(1) 內陸 沿海(2) 湄公河 瀾滄江 太平(3)中南半島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地形崎嶇(4) 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濕熱,蚊蟲較多;雨季降水多等(5)水稻、乳膠枕、榴蓮等26.(1) 鐵路 天然氣(2) 西密東疏/歐洲部分密集,亞洲部分稀疏; 莫斯科(3) 氣候方面:北部地區緯度高,氣溫低,多凍土;南部山區緯度較低,較為溫暖,氣候條件優于北部。 資源方面:南部地區礦產豐富,修建鐵路利于資源的開發。27.(1)俄羅斯南部地區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西部受大西洋氣流影響,氣候較溫暖濕潤。(2)德干高原和恒河平原。(3)俄羅斯小麥主產區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小麥生長期長,有機物積累較多。(其他答案合理即可)(4)俄羅斯重工業發達,為農業機械化生產奠定了基礎。(其他答案合理即可)(5) 大或豐富 水旱或旱澇(6)改進農業生產技術;興修水利設施。(其他答案合理即可)28.(1)運輸距離短;運輸速度快;不受海洋氣象災害和冰山的影響。(2)夏季。原因:夏季氣溫較高,河流解凍,且降水相對較多,河流水量較豐富,利于航行。冬季寒冷漫長,河流封凍無法通航。(3)承擔銜接陸運(鐵路)與北冰洋海運的樞紐功能,形成連貫的跨國聯運通道,大幅縮減中俄至歐洲的運輸距離 ;沿岸依托航運條件,促進西伯利亞資源的開采與外運(如礦產、能源),加速俄羅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進程,同時推動沿線基礎設施建設;相較于傳統北極航線,勒拿河下游運輸受海洋氣象災害及冰山影響小,連續性更強,可提升整體聯運路線的穩定性。(4)促進資源開發與出口;推動基礎設施建設。29.(1)終年高溫(2)氣候適宜榴蓮生長,產量大;距離我國近,運輸成本低;交通便利;我國市場需求大。(3) 下降 AD(4)運量大、運費低(5)C(6)提供水源、具有航運價值、可發展旅游業、提供農業灌溉水源等。(7)自然方面地勢平坦、水量大,人文方面人口城市多、經濟發達、運輸需求大。(8)距離近、文化相近、旅游資源豐富、簽證便利等。(9)雅萬高鐵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災害,配置地震檢測系統可保障列車運行安全。30.(1) ① ② ③ 從低緯向高緯遞減(從高緯向低緯遞增/緯度越低,氣溫越高/緯度越高,氣溫越低) 馬來 蘇門答臘(2) 沙土 陸地 水 海洋(3) 高于 越向東(越向內陸),夏季越熱,冬季越冷,墻壁越厚,利于夏季隔熱,冬季保暖。(4) 降水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地形因素影響)(5)緯度因素(緯度位置);海陸因素(海陸分布/海陸位置);地形因素(地形地勢)(6) 全球氣候變暖 加速極地冰川融化 影響:極地冰川融化,極地生物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極端氣候事件增加等。31.(1)位于低緯度的熱帶地區;位于加里曼丹島,瀕臨海洋等。(2)雅加達自然災害頻發,地面沉降嚴重;人口眾多,導致環境壓力較大,污染嚴重,資源短缺,交通擁擠,經濟發展受到制約。(3)開發程度低,發展空間大:生態環境優良:受自然災害影響??;能夠帶動印度尼西亞中部和東部地區發展等。(4)緩解雅加達的壓力;促進區域均衡發展;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多元化;提升國際影響力等。第1頁,共2頁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