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鐵嶺縣蓮花一中中考三模化 學 試 題(本試卷共 14 道小題 滿分 50 分)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O—16 Cl—35.5 Ca—40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 10 分)(本部分共包括 10 道小題,每小題 1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二十四節氣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清明,草木萌發,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釋放氧氣B.小滿,農作物的顆粒逐漸飽滿,農業上需合理使用農藥化肥C.大暑,炎熱天氣能加快食物發生化學變化而變質D.冬至,傳統習俗腌制臘肉、制作泡菜可以使用工業食鹽2.為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優化生態環境,下列做法不提倡的是 ( )A.工業“三廢”直接排放 B.防止海洋垃圾污染C.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 D.使用可降解塑料3.安全離不開化學知識。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4.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組成部分,是連接化學理論、實驗與應用的紐帶。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中說法正確的是 ()A.H 表示氫元素顯+1 價 B.2Si 表示兩個硅元素C.3NH 表示三個銨根 D.4H SO 表示四個亞硫酸分子5.白醋是一種多功能的家居用品,下列關于白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食用工業級醋酸 B.在烹飪中調味增香C.代替清潔劑去除水壺中的水垢 D.用來鑒別淀粉和純堿6.探究物質的燃燒條件能夠實現能源高效率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保障設備安全運行,-并推動技術創新。已知白磷著火點是 40℃。如圖將兩小塊白磷固定在 U形管底部基座上,分別加入等體積冷水和熱水,白磷均不燃燒。一段時間后,將裝置倒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冷水的作用是提供熱量和隔絕氧氣B.該實驗能證明可燃物的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C.倒置后兩塊白磷均能燃燒產生大量白煙D.該實驗不能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7.某同學在趣味實驗“點水成冰”中用到了醋酸鈉溶液。如圖是醋酸鈉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醋酸鈉飽和溶液從 40℃降溫到 10℃,有 29.4g 晶體析出B.40℃時,配制醋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能超過 39.6%C.醋酸鈉的溶解度是 65.5D.將 60℃時醋酸鈉溶液降溫至 40℃,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減小8.微粒觀是化學學科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化學學習的基石。下列關于化學微粒觀的認識中,不正確的是 ( )A.能直接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B.化學變化是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轉變為生成物的過程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D.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9.在實驗室配制 50g 溶質質量分數為 10%的氫氧化鈉溶液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屬于規范操作的是 ( )A.抽取式面巾紙擦拭藥匙B.用托盤天平稱取溶質時,將氫氧化鈉直接放入托盤中C.在量筒內配制溶液D.配制完成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轉移到細口瓶中并塞好橡膠塞10.“液態陽光”是指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綠色氫氣,結合二氧化碳加氫技術制備以甲醇 (CH OH)為代表的液態燃料。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液態陽光”的應用具有減碳作用B.煤經過加工合成的甲醇能稱作“液態陽光”C.甲醇可通過太陽能、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D.氫能屬于可再生能源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 40 分)(本部分共包括 4道小題)11.(14 分)化學學習中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以發現化學反應容器里的“星辰大海”。請回答下列問題。(1)利用如圖 1所示裝置完成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①該實驗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依據的現象是 。②該實驗至少需要等到燃燒停止,裝置冷卻到室溫才能完成的原因是 。(2) 配制 200g10%的氯化鉀溶液 (如圖 2)。①實驗操作順序是 (填標號)、裝瓶貼標簽。A、量取 B.溶解 C.計算 D.稱量②量取水時,用到的儀器有 。(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和電解水實驗在證明水的組成時,體現了“合”與“分”的思維模型。維度 “合”(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分”(電解水)反應方向 單質→化合物 ①.邏輯路徑 正向推導 逆向推導科學思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逆性思想“合”與“分”互證的意義 ③_____(4)為了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可使用鋅片、鐵片、銀片、稀硫酸、 4溶液、 4溶液進行下列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①向孔穴 1 和 2 中分別滴加稀硫酸,孔穴 3 中滴加 4溶液。孔穴 1中的現象: 。孔穴 1、2、3 中的實驗可以驗證出金屬活動性順序為。②利用所給試劑能證明鐵比銅活潑的化學方程式是 。(5)為驗證氨氣能與水反應,需進行的操作及現象是 。(6)化學小組同學完成如圖 4 所示三個實驗。在 a 處連接壓強傳感器,得到曲線 1、2、3,這三條曲線分別表示加入等體積相應液體后,燒瓶 1、2、3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趨勢。請回答下列問題。①請分析三個實驗的起始階段壓強都快速增大的原因: 。②能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一定發生了化學反應的證據是 。12.(7 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面包是一種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烘焙食品。霉菌是導致面包腐敗變質的主要原因。根據機制不同,面包的防腐技術分為物理防腐、化學防腐以及天然生物防腐。丙酸鈣是面包工業化生產中常用的化學防腐劑。為探究丙酸鈣防霉的效果,分別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個饅頭,冷卻后置于密封袋中,記錄如表1:表 1組別 第 1組 第 2組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面粉/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酵母/g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配方蔗糖/g 0 0 0 0 5 5 5 5丙酸鈣/g 0 0.06 0.10 0.15 0 0.06 0.10 0.15開始發霉時間 第 3天 第 4天 第 5天 第 6天 第 3天 第 4天 第 5天 第 6天啤酒花,亦稱蛇麻草,在啤酒釀造過程中不僅能使啤酒產生特有的風味,還可以起到防腐作用,能抑制許多腐敗菌滋生,將啤酒花添加到面包中作為天然防腐劑是可選的。研究人員用相同的配方、相同的面包制作工藝,并按照使用標準中規定的含量上限添加啤酒花和丙酸鈣。將烘烤結束的面包冷卻至常溫,將不同樣品儲放至第 4 天,其菌落總數見表 2:表 2檢測指標 檢測結果_ 國家標準要求未添加防腐劑: 1.2 × 10 菌落總數( 添加啤酒花: 1.3 × 10 <1500添加丙酸鈣: 5.5 × 10 脫氫乙酸鈉是較為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是一種低毒高效的廣譜性防腐劑,其價格低廉,商家為了延長食品保質期,通常會添加脫氫乙酸鈉。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 2760—2024), 自 2025 年 2 月 8 日起, 脫氫乙酸鈉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不再用于面包、糕點、果蔬汁 (漿)等 7類食品,在腌漬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由 1克/千克調整為 0.3 克/千克。這意味著,原來面包、糕點、烘焙食品中常見的脫氫乙酸鈉被禁用。依據所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面包的防腐技術有 。(2)面包中加入丙酸鈣除了防腐,還可能具有 作用。(3)分析表 1中第 2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根據表 1,能證明“有無蔗糖對丙酸鈣防霉效果無影響”的證據是 。(5)根據表 1,可能影響丙酸鈣防霉效果的因素有 。(6)由表 2 可知,丙酸鈣比啤酒花的抑菌防腐效果好,依據是 。(7)根據短文中的介紹推測脫氫乙酸鈉的一條化學性質: 。13.(6 分)聚焦珊瑚礁破壞與保護。【活動 1】珊瑚礁的形成原理(1)海洋中的珊瑚蟲通過一系列鈣化作用形成石灰石外殼,這些石灰石經過壓實、石化,形成島嶼和礁石,珊瑚礁形成過程中發生了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2)根據海水中含碳元素的微粒分布圖可以獲得的信息有 。(答出一條即可)【活動 2】珊瑚礁的破壞3 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化學方程式為 。(4)據預測海水的 pH 將于本世紀末降至 7:8,屆時珊瑚礁可能消失的原因是。 (答出一條即可)【活動 3】珊瑚礁的保護(5)保護珊瑚礁的關鍵是減少( 2的含量,請從兩個不同角度提出措施: 、 。14.(13 分)中國是茶葉的故鄉, “圍爐煮茶”已成為一種休閑生活方式。化學活動小組圍繞“茶”進行了項目式探究。【任務 1】種植茶樹(1)茶樹在 pH 為 4.5~6.5 的土壤中生長為佳,該土壤屬于 (填“酸性”或“堿性”)土壤。(2)測定土壤酸堿度可使用 。(3)種茶常施用的化學尿素 2 2 屬于 (填“氮肥”或“復合肥料”)。【任務 2】泡制茶湯(4)選擇茶具:現選用三種不同材質的茶具泡同一品牌龍井茶,測量茶湯中風味物質兒茶素類和咖啡堿的含量。測量結果如下:浸泡時間/ m 兒茶素類含量/(mg/g) 咖啡堿含量/(mg/g)in 紫砂壺 瓷質蓋碗 玻璃杯 紫砂壺 瓷質蓋碗 玻璃杯2 155 162 151 25 26 264 201 223 214 32 36 35以下屬于該實驗需控制的變量是 (填標號)。A.水溫 B.水量 C.水樣 D.煮水方式 E.茶葉用量結論:不同材質的茶具對茶湯風味雖有一定影響,但差異不大,生活中按需選擇即可。(5)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高沖的作用相當于實驗基本操作 (填標號)。A.蒸發 B.攪拌 C.升華【任務 3】探究茶垢劑(6)茶垢劑的主要成分為過碳酸鈉,化學式為 2 2 3 3 2 2。過碳酸鈉是一種白色粉末,常溫下與水能反應生成) 2 3和 2 2。下列物質能使茶垢劑失效的是 (填標號)。A.硫酸 B.氫氧化鈣 C.二氧化錳 D.氯化鈉(7)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通過測定( 2質量來測定茶垢清潔劑中過碳酸鈉的含量。主要步驟:a.檢查裝置氣密性。b.向錐形瓶中加入 10g 樣品。c.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稱量裝置 C 的質量為 132.0g。 (該堿石灰是由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組成的混合固體)……d.緩慢滴加適量稀硫酸至 A中。(假設茶垢清潔劑中其他成分不參與反應)e.再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再次稱量裝置 C的質量為 134.2g。請回答下列問題:①實驗中分液漏斗中放入稀硫酸比鹽酸好的理由: 。②確定向 A中滴加稀硫酸已足夠的現象: 。③濃硫酸的作用: 。④反應前通入氮氣的目的: 。⑤反應結束后繼續通入氮氣的作用是 。⑥裝置 D中堿石灰的作用: 。⑦計算茶垢清潔劑樣品中過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 。1. D 2. A 3. C 4. D 5. A 6. B 7. B 8. D 9. D 10. B11.(14 分) (1)①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反應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②紅磷燃燒放熱會使瓶內壓強增大,導致氣球脹大產生浮力,影響測量結果(2) ①CDAB ②量筒、膠頭滴管(3)①化合物→單質 ②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③消除單一實驗的偶然性 (或提高了結論的可靠性)(4)①鐵表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Zn>Fe>Ag② + 4 = 4 + (5)取 3 朵干燥的紫色石蕊紙花,向第一朵紙花噴水,將第二朵紙花放入盛有氨氣的集氣瓶中,紙花均未變藍;將第三朵紙花噴水后放入盛有氨氣的集氣瓶中,紙花變藍,則證明氨氣能與水反應 (合理即可)(6)①注入的液體壓縮了燒瓶內的氣體 ②對比曲線 1 和曲線 3 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一定發生了化學反應12.(7 分) (1)物理防腐、化學防腐以及天然生物防腐(2) 補鈣(3)當面粉質量、蔗糖質量、酵母質量等其他條件相同時,丙酸鈣質量越大,防霉效果越好(4)對比②⑥、③⑦、④⑧數據發現,有無蔗糖,面包開始發霉的時間均相同(5)面粉的種類(答案合理即可)(6)在實驗研究范圍內,當儲存到第 4 天時,添加丙酸鈣的面包菌落總數比添加啤酒花的少(7)脫氫乙酸鈉化學性質穩定 (答案合理即可)13. (6 分) (1) 化學(2)當 pH 為 7.8 時,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微觀粒子為 HCO (答案合理即可)3 2 + 2 = 2 3(4)CaCO 能和酸反應,海水酸化能促進 CaCO 溶解,導致珊瑚礁減少 (答案合理即可)(5)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 植樹造林 (答案合理即可)14. (13 分) (1) 酸性(2) pH 試紙 (或 pH 計)(3) 氮肥(4) ABCDE(5) B(6) ABC(7)①鹽酸具有揮發性②向 A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③吸收水分,干燥氣體④為了排盡裝置內的空氣⑤為了將裝置內滯留的二氧化碳驅趕到裝置 C中⑥防止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裝置 C中,對實驗造成干擾⑦78.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