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 3.1.巖石與土壤的故事同步練習一、填空題1.巖石的 成分可以告訴我們它們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齡約是 億年就是用這種方法測定的。2.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 (選填“杉樹”或“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 (選填“森林”或“海洋”)。3. 和 是自然界中的寶貴資源,分析巖石的 可以告訴我們它們的形成年代;我們將古代動植物的遺體或遺跡稱為 。4.巖石的 可以告訴我們它們形成的年代,而有些巖石上含有古生物的痕跡,這類巖石被稱為 。5.把水倒入盛有土壤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靜置,出現了 現象,請在圖中將土壤的顆粒填寫完整。6.分析巖石的 可以告訴我們它們的形成年代,在喜馬拉雅山上發現菊石化石,說明這里曾經是 。7.地質學家在喜馬拉雅山上發現了菊石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 ;小亮同學為了研究巖石的流紋和斑狀結構,小科應選擇的觀察工具是 。二、單選題8.土壤剖面有四層,最上面的一層是( )。A.表層土 B.下層土 C.基巖碎屑9.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菊石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 )。A.高山 B.海洋 C.沙漠10.考古學家在喜馬拉雅山上發現了海藻的化石,這說明 ( )。A.海藻原來生活在水中,后來因為環境的變化生活在山上了B.登山愛好者把海藻帶到了山上C.喜馬拉雅山地區曾經是一片海洋,后來因為海陸變遷成了山11.地質學家在某座山上發現了不同年代的生物化石,其中( )可以證明這里曾經是海洋。A.鸚鵡螺化石 B.蕨類植物化石 C.始祖鳥化石12.一些巖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跡,這種巖石叫( )A.浮石 B.化石 C.長石13.化石一般存在于( )中。A.沉積巖 B.巖漿巖 C.變質巖14.地質學家在喜馬拉雅山的一塊巖石中找到了海洋生物化石(如圖),這塊巖石最有可能是( )。A.巖漿巖 B.沉積巖 C.變質巖三、綜合題15.跟隨科學家尋找鳥類的祖先。(1)有些巖石上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跡,這樣的巖石叫 。(2)動物骨骼化石一般出現在 (填“沉積巖”“巖漿巖”或“變質巖”)中。(3)1996年在我國遼寧省西部發現了一具完整的古生物化石,開始以為是一種原始鳥類,定名為“中華龍鳥”,后經科學家證實為一種小型食肉恐龍,這種長有絨羽的恐龍極有可能是鳥類的鼻祖。請你猜測這個生物化石最有可能是來自( )。A.花崗巖 B.石灰巖 C.板巖16.巖石與土壤(1)小科將土壤倒入水中,靜置一段時間后,會看到右圖所示的分層現象,請在括號中填入正確的序號。粉沙 沙礫 黏土 沙 形成這樣分層的原因是 。(2)土壤中有空氣,可以供土壤中的動植物生存所需。我們可以 (填實驗方法),看到 (填實驗現象),說明土壤中有空氣。(3)小科看到農民伯伯用鋤頭給收割后的菜地松土,這樣做的目的是 ( )。A.讓土壤變多變軟B.讓土壤多曬太陽消毒C.讓空氣和水分容易進入土壤(4)巖石與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所以值得人們去研究。小科在山上撿到一塊巖石,表面呈白色,放在白色的無釉瓷板上摩擦,留下淺灰色的痕跡;透過碎片的邊緣進行觀察,可以模糊地看到透過來的光;它的光澤比泥土的光澤要好一些,比金屬的又弱一些。請根據以上文字填寫下列表格。觀察內容 外表顏色 條痕顏色 ———— 觀察方法 眼睛看 在無釉瓷板上摩擦 用巖石碎片的邊緣進行觀察 眼睛看礦物特征 _ 四、實驗探究題17.課堂上老師帶來了許多的礦物和巖石,我們一起來學一學。(1)我們可以用 ( )工具來觀察巖石。A.放大鏡 B.相互敲擊 C.刻畫(2)巖石是由 組成的, 如 是由石英、長石、云母組成的。(3)如果我們要觀察礦物條痕顏色,需要的器材是( )。A.小刀 B.手電筒 C.白色的無釉瓷板(4)老師手上有個礦物的外表顏色是黃色的,條痕顏色是綠黑色的,要判斷它是什么礦物,( )顏色更可靠 A.黃色 B.綠黑色 C.白色(5)老師出示一塊從山上采集到的巖石,這塊巖石是青灰色的,顆粒很細,不能用鑰匙劃出痕跡,但可以用小刀劃出痕跡。巖石上還有化石,是一塊魚骨化石。①這塊巖石的硬度是 (選填:硬、較硬、較軟、軟)。②從“巖石上還有化石,是一塊魚骨化石”這句話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化學;45.62.【答案】鸚鵡螺;海洋3.【答案】巖石;土壤;化學成分;化石4.【答案】化學成分;化石5.【答案】分層;粉砂;黏土;沙;沙礫6.【答案】化學成分;海洋7.【答案】海洋;放大鏡8.【答案】A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A14.【答案】B15.【答案】(1)化石(2)沉積巖(3)B16.【答案】(1)①;④;②;③;不同顆粒大小的土壤顆粒密度不同,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也不同(2)將土壤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氣泡(3)C(4)半透明17.【答案】(1)A(2)礦物;花崗巖(3)C(4)B(5)較硬;曾經有魚在這里生活過。或:這里曾經是有水的小溪、河流、湖泊或海洋。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