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大象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實驗題1.設計實驗方案:選擇適合建造小狗房子的材料。我們選擇牢固、防水、保溫等材料,設想建出舒適堅固并適合小狗居住的房子。實驗器材:木板、鋼筋、泡沫塑料板、鋁箔擠塑板、硬紙板、玻璃等小組合作:選擇合適的材料來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小組可以用文字和示意圖的形式記錄實驗中的發現實驗步驟:1.尋找并初選一些我們認為合適的材,分別用小刀在各種材料表面劃一劃, 觀察材料表面的變化。 2.通過實驗了解材料的性能,將水滴在各種材料表面,看哪種材料的防滲水性較好。3.再確定選用 哪些材料,把幾種材料對著光線看一看,比較材料的透明度。設法比較不同材料的性能,選擇適合的建造材料的實驗: (單項選擇)(1)鋁箔擠塑板是一種人造材料, 下面( )不是鋁箔擠塑板的優點。A.輕便保溫 B.易滲水 C.不易滲水(2)通過實驗發現( )透明度強。A.玻璃 B.鋁箔擠塑板 C.泡沫塑料板(3)實驗發現( )防水性能差。A.鋁箔擠塑板 B.玻璃 C.木板(4)實驗說明:選用( )材料來給小狗建造房子優點多。A.泡沫塑料板 B.鋁箔擠塑板 C.木板(5)通過對各種材料進行實驗發現, 選擇哪種材料來給小狗建造房子較好,為什么?2.探探發現臥室里的燈可以通過門口開關、床頭開關獨立控制。按壓任意一個開關都可以打開或者關閉臥室里的燈。于是他決定利用材料自制一個電路進行模擬。(1)設計電路時要注意,電源、導線、開關和 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選填“電流”或“用電器”)(2)設計完成后,探探開始對電路進行連接,連接電路前,需要讓開關處于( )狀態。A.任意 B.閉合 C.斷開(3)探探用以下實驗器材模擬了如何利用開關控制電路中燈泡的亮與滅的實驗方案,請你在下圖中用鉛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電路圖。(4)在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故障時,電路檢測器的開關應該處于( )狀態。A.任意 B.閉合 C.斷開(5)電路檢測器連接完成后,探探對模擬電路進行了測試。將每段導線依次連入電路檢測器,電路檢測器的燈泡亮了;將燈泡連入電路檢測器,電路檢測器的燈泡不亮。由此可以推測故障可能是 。(6)燈泡點亮時,其能量轉化過程是 能→ 能(選填其中兩個“熱”或“光”或“電”)。3.小明在課上研究了很多物體的導電性,回家后想研究一下不同類型的水的導電性,實驗方法和結果如圖所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的純凈水不能讓燈泡發光,說明純凈水可能是 。(2)研究鹽水的導電性時發現加兩勺鹽比加一勺鹽時的燈泡要亮一點,這說明鹽水的導電性和 有關。(3)圖1中的燈泡只能發出很微弱的光,說明自來水中的鹽的含量比較 (填“多”或“少”)。(4)結合實驗,分析為什么不能用濕手去摸開關或插座。4.學習了導體和絕緣體之后,郝琦心想檢驗自來水、純凈水和鹽水的導電 性能,于是自己組裝了簡易電路檢測裝置,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問題:自來水、純凈水、鹽水,誰的 導電性能強?實驗材料:燒杯、電池、導線、小燈泡、 自來水、純凈水、鹽水、鹽。實驗方法:a.先用電池、導線、小燈泡組裝了一個電路檢測裝置。b.再在三個燒杯中分別倒入等量的自來水、純凈水和鹽水。(1)制作好電路檢測器后,要將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目的是 。(2)郝琦心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分別放入不同的液體中,小燈泡最亮的是______。A.連接自來水的電路 B.連接純凈水的電路 C.連接鹽水的電路(3)要使檢測裝置中的小燈泡更亮,可以采用哪些辦法?(寫出一種即可)5.過了一段時間后,鳳仙花開花了,思思和小維想模仿自然界中的蜜蜂給鳳仙花人工授粉,請你幫助他們完成實驗。(1)思思觀察到一朵完整的鳳仙花有花萼、花冠、雌蕊、雄蕊,她認為鳳仙花是(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無法確定(2)小維觀察到鳳仙花的( )里有花粉,用棉簽輕觸這一部分,把棉簽上的花粉涂在( )的柱頭上。A雄蕊 B.花萼 C.雌蕊 D.花冠(3)植物有多種方式來傳播花粉,請你寫出另外兩種方式: 、 。6.探究小組對植物做了如下兩個實驗:實驗①:將一棵帶根的植物裝入盛有水的大試管中,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觀察試管中水量的變化。實驗②:取一段新鮮的植物,將植物的下端浸入水中,在水中滴入紅色色素,過一段時間后橫向剪開觀察。(1)一段時間后,在實驗①中觀察到水面 (填“上升”或“下降”),這是因為植物的根具有 水分和營養的特點。(2)實驗②中在水中加入紅色色素的目的是( )。A.使觀察到的現象更明顯 B.提供營養 C.沒有作用(3)將實驗②中的植物橫著剪開莖,發現橫切面 ,說明莖具有 作用。( )A.全部被染紅 吸收 B.沒變化 運輸 C.部分被染紅 運輸7.探究土壤成分實驗.(1)實驗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2)實驗材料:燒杯、玻璃棒、鐵架臺、酒精燈、火柴、鐵盤、土壤等。(3)實驗步驟:①把土壤放進盛有水的燒杯里,觀察有什么現象?②把土壤放進盛有水的燒杯里攪拌,然后靜置,觀察有什么現象?③把土壤放在鐵盤上,用酒精燈加熱,有什么現象?(4)實驗現象及結論:①把土壤放進盛有水的燒杯里,會發現( ),說明土壤中有( )。②把土壤放進盛有水的燒杯里攪拌,然后靜置一會后,會發現燒杯中的土壤出現了( )現象,說明土中有黏土和沙子。③把土壤放在鐵盤上,用酒精燈加熱,看到( ),聞到( ),說明土壤中含有( )。8.明明在探究植被能保護土壤的過程中,做了如下的實驗:(1)他用兩塊木板,上面鋪著 (相同/不同)的土,一塊上面沒有植物,另一塊長有青草,他把兩塊木板傾斜 (相同/不同)角度。(2)用噴壺向木板上澆 的水,用水槽把木板上流下的水收集起來。(3)他發現有草覆蓋的木板上流下來的水量較 (大/小),而且比較 (清澈/渾濁);無草覆蓋的木板上流下來的水量較 (大/?。?,而且比較 (清澈/渾濁)。實驗結論:(4)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植物可以保護 不被水沖走,同時也涵養一部分水,有了土壤和水,植物才能生存。9.為了探究不同土壤的滲水性,奇妙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請你完成練習。(1)圖1是探究土壤滲水性的實驗裝置。實驗中,漏斗中裝入的土量要 (填“相同”或“不同”),倒入的水量要 (填“相同”或“不同”),并且要以同樣的速度向漏斗里倒水。(2)圖2是“相同時間內不同土壤的滲水性對比圖”,由圖可知,沙質土的滲水量最大,滲水性最強; 的滲水量適中; 的滲水量最小,滲水性最弱。10.為什么土壤里能生長著動植物呢?探探采集了一些土壤,設計了如下實驗:(1)在采集土壤的過程中,探探的做法不正確的是______。A.注意保護土壤中的動植物 B.帶上手套采集土壤 C.隨意觸摸不認識的物體(2)探探發現土壤中的蚯蚓、小草等,都屬于 。(選填“生物”或“非生物”)(3)實驗一,把土壤和水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觀察發現沉淀在下層的是 。(選填“腐殖質”或“黏土”)(4)實驗二,把新鮮的土壤放入密封的塑料瓶中,放在太陽地,塑料瓶內壁 (選填“會”或“不會”)出現水珠。(5)實驗三,把土壤輕輕地放入水中,水面上有氣泡冒出,說明土壤中含有 。11.研究空氣的主要性質。(1)如圖一、二,將一塊泡沫板剪成比燒杯口略大的圓形,中間穿上繩方便拉動。在燒杯底部點燃一炷香,放入泡沫板??梢杂^察到煙霧 了泡沫下面的空間。向上拉泡沫板時,可以觀察到煙霧向 流動。兩個實驗說明:氣體 (填“會”或“不會”)流動, (“能”或“不能”)充滿整個空間。(2)如圖三,用打氣筒給氣球充氣,使氣球鼓起來,并系好口。用手分別擠壓氣球的不同部位,氣球的形狀 (填“會”或“不會”)發生變化,這說明氣體 (填“有”或“沒有”)固定的形狀。(3)如圖四,先稱量充滿空氣籃球的質量,然后給籃球放掉一部分空氣再稱量,發現第 次稱量的結果小一些,這說明空氣 (填“有”或“沒有”)質量。12.奇奇小組在探究“空氣是否有確定的體積和質量”實驗中,設計了以下實驗:實驗一:在注射器中裝適量空氣,用橡皮膜密封注射器的下端,并用左手按緊,右手用力向下按壓注射器的活塞(如圖所示)。(1)右手用力向下按壓注射器的活塞時, (選填“能”、“不能”)按到注射器底部;(2)松開活塞,看到活塞 (選填“不動”、“被彈回”);這說明空氣 (選填“有”、“沒有”)確定的體積。實驗二:奇奇小組用托盤天平探究空氣是否有質量,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1:將皮球放在左盤,一定數量的砝碼放在右盤,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步驟2:給皮球充氣。步驟3:把皮球放回天平左盤,觀察指針位置。(3)步驟1中,天平平衡時,指針在分度盤的中間,步驟3中,觀察到指針 。(選填“偏左”或“偏右”)(4)實驗二的現象說明空氣 (選填“有”或“沒有”)質量。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頁,共7頁第7頁,共7頁《大象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實驗題》參考答案1.(1)B(2)A(3)C(4)B(5)通過對各種材料進行實驗發現,選擇鋁箔擠塑板來給小狗建造房子較好。因為鋁箔擠塑板不易被劃破,說明硬度可以,它的防滲水性能也較好,優點較多。2.(1)用電器(2)C(3)(4)B(5)燈絲斷了(6) 電 光3.(1)絕緣體(2)鹽的多少(3)少(4)手上的水不是純凈水,能導電4.(1)測試電路檢測器能否正常工作(2)C(3)多加幾節電池5.(1)A(2) A C(3) 風媒傳粉 蟲媒傳粉6.(1) 下降 吸收(2)A(3)C7. 有氣泡冒出 空氣 分層 冒煙 難聞氣味 腐殖質8.(1) 相同 相同(2)同樣多(3) 小 清澈 大 渾濁(4)土壤9.(1) 相同 相同(2) 壤土 黏質土10.(1)C(2)生物(3)黏土(4)會(5)空氣11.(1) 占據 上 會 能(2) 會 沒有(3) 二 有12. 不能 被彈回 沒有 偏左 有答案第2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