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填空題1.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態具有 (填“不同”或“相同”)的特點。這是植物長期適應不同環境中的 、 和溫度等條件的結果。2.人類在謀求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同時, (填“能”或“不能”)破壞動植物的生存空間,人與動植物要 。3.從動物的生活環境得知,它們的生存需要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 。4.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態不同,這是植物長期適應不同環境中的 、 和 等條件的結果。5.動物通過 、四肢、翼、鰭、鰓等接觸和感知環境,并用獨特的方式適應環境的變化。6.使用樟腦丸時要戴上 ,使用完要 。不要把樟腦丸和食物放在一起。7.動物通過皮膚、 、翼、鰭、鰓等 和 環境,并用獨特的方式適應環境的變化。8.兩個小組做種子發芽實驗,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發現放在濕潤紙巾上的種子發芽了,而放在干燥紙巾上的種子沒有發芽。該實驗說明種子發芽需要 。(填“水分”、“陽光”或“空氣”)9.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態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植物長期適應不同環境中的 、 和 等條件的結果。10.青蛙是一種常見的動物。人類的捕殺、棲息地遭到破壞、水域環境污染,將導致青蛙的數量 (增加/減少)。11.葡萄和爬山虎是常見的 。請你寫出2個和它類似的植物 、 。12.動物通過運動器官進行運動。有的動物有翅膀,能在天空飛翔,比如: ;有的動物有鰭或蹼,能在水里或水面游動,比如: ;有的動物有足,能在地上行走、跳躍或奔跑,比如: 。13.古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描寫的水體類型是 。14.地球上的水約 都是咸水,淡水資源僅占總水量的 左右。15.黃河中上游以 為主,中下游以平原、 為主。16. 、 、湖泊都是陸地上的主要水體類型。 、湖泊與人類的關系密切。17.地球上的 資源珍貴而短缺,我們要樹立節水意識。18.黃河全長約 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中國人稱其為“ ”。19.減少水資源 ,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資源 。20.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我們用得較多的是 (填“淡水”或“咸水”)。21.地球上水的總量約為 億立方千米,其中約 都是咸水。22.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 的一部分,僅占地球總水量的 。23.行進中的 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 。(填“陰影”或“光”)24.早上影子在我的 ,下午影子在我的 。25. 上有環形山、月陸地、月海,沒有植物,也沒有動物。26.早上,太陽在東邊,影子在 邊;下午,太陽在 邊,影子在 邊。27.地球是太陽的一顆 星,它在不停地圍繞著 運轉。28.月相在農歷一個月中的變化規律是:由 到 再到 。(均填“缺”或“圓”)29.我發現月相都是按照新月 、 、凸月、滿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的規律變化的。30.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影子的方向也隨之發生改變,影子的長度 長, 短。31.赤道式日晷通常由 和晷針兩部分構成,晷針指向 。32.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短變化規律是先 ,再 。33.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 (快/慢)。34.在探究擺錘質量是否影響擺的快慢的實驗中,需要改變的因素是 。35.擺線越短,擺動越 ;擺線越長,擺動越慢。36.漏刻有兩種,分別是 型和 型。下圖中自制的小水鐘屬于 型,位于下方的壺的刻度越往上,對應的時間數值越 。37.如果平水壺液在小孔 且越來越低,說明天壺水流速度 。38.日晷是最早的計時工具,日晷通常由 和 組成。39.夏季太陽靠北,要從 晷面讀取時間;冬季太陽靠南,要從 晷面讀取時間(均填“上或下”)。40.從古到今,人類發明了很多測定時間的工具,比如、 、 、機械擺鐘等。41.目前為止,最精確的計時工具是 ,最古老的計時工具是 。42.水鐘又叫 ,是中國古代科學家發明的 。分為 和 兩種。43.物體在水中會受到 的作用,方向是 ,和重力的方向相反。44.用一定量的橡皮泥捏成“船”,把“船”的排水量做得越大些,裝載的“貨物”就 。(選填“越多”、“越少”)45.浮在水上的物體,當我們用手去壓它,會感覺到水對物體有向 的力,這個力我們稱它為水的 。46.玩滑梯時,衣服與滑梯表面產生了一種阻力,這種力叫 。47.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運用了彈力原理,如:拉力器、 、 等。48.用力踢足球使靜止的足球飛快的滾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選填“形狀”或“運動狀態”)49.只要我們善于 、勤于 、勇于 ,我們也能當小小發明家。50.摩擦力無處不在。需要摩擦力時,人們會設法 它;不需要摩擦力時,人們又會設法 它。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頁,共3頁第3頁,共3頁《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填空題》參考答案1. 不同 水分 陽光2. 不能 和諧相處3.食物4. 水分 陽光 溫度5.皮膚6. 手套 洗手7. 四肢 接觸 感知8.水分9. 水分 陽光 溫度10.減少11. 藤本植物 豌豆 牽牛12. 銀鴿 鯊魚 非洲象13.江14. 97.5% 2.5%15. 山地 丘陵16. 河流 冰川 河流17.淡水18. 5464 母親河19. 浪費 綜合利用20.淡水21. 14 97.5%22. 地下水 0.26%23. 光 陰影24. 西邊 東邊25.月球26. 西 西 東27. 行 太陽28. 缺 圓 缺29. 蛾眉月 上弦月30. 早晚 正午31. 晷盤 北32. 變短 變長33.慢34.擺錘質量35.快36. 泄水 受水 受水 大37. 下方 過慢38. 晷針 晷面39. 上 下40. 日晷 水鐘41. 原子鐘 日晷42. 刻漏 計時工具 泄水型 受水型43. 浮力 向上44.越多45. 上 浮力46.摩擦力47. 握力計 彈簧秤48.運動狀態49. 觀察 思考 創新50. 增大 減小答案第2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