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象版(2017秋)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象版(2017秋)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
1.下列現象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雨后出現彩虹 C.湖中出現倒影
2.在生活里,光的反射應用十分廣泛。以下關于光的反射在實際場景中應用的描述,存在錯誤的是( )。
A.反射的光也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
B.“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教室的墻壁涂成白色,是利用白色光反光能力強
3.我們能看到柳樹的葉子是綠色的,這是因為( )。
A.柳樹的葉子反射了綠色的光 B.太陽照在柳樹葉子上的光只有綠色的
C.我們的眼睛能夠根據生活經驗自動識別柳樹葉子的顏色
4.雨后,天空中有時會出現彩虹,形成彩虹的原因是( )。
A.小水珠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形成的 B.空氣反射了太陽光
C.天空中的小水珠把太陽光分解成多種顏色的光形成的
5.不屬于光沿直線傳播原理形成的現象是( )。
A.小孔成像 B.皮影戲 C.彩虹
6.響應“雙碳”目標,照明技術也在不斷革新。回顧歷程,以下哪種照明技術發展排序是正確的呢?( )。
A.油燈→熒光燈→白熾燈→LED燈
B.油燈→白熾燈→LED燈→熒光燈
C.油燈→白熾燈→熒光燈→LED燈
7.下列物體的光,( )來自反射其他物體的光。
A.奧運圣火 B.打開的電燈 C.明亮的月亮
8.下列現象屬于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
A.湖面出現倒影 B.雨后出現彩虹 C.肥皂泡上的彩色
9.陽光照射角度的變化引起的物體的變化中不包括( )。
A.物體的影長 B.物體的溫度 C.物體的大小
10.下面屬于光的應用的是( )。
A.小孔成像 B.手影表演 C.影子
11.手電筒的光射到鏡子上時,會發生的是( )。
A.光從鏡子上被反射回來了
B.光不見了
C.光改變了能量形式
12.下列現象不屬于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
A.湖面出現倒影 B.雨后出現彩虹 C.肥皂泡上的彩色
13.下列方法中可以增強電磁鐵的磁性的是( )。
A.增長鐵釘的長度 B.串聯多一節電池 C.對調電池的正負極
14.下列物品中沒有使用電磁鐵的是( )。
A.揚聲器 B.扭扭蛇實驗裝置 C.電話
15.下列哪種方式不能改變電磁鐵的磁極的是( )。
A.對調電池的兩極
B.拔出鐵棒再調轉方向插回去
C.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
16.電磁鐵具有( )的基本性質。
A.接通電源產生磁性,斷開電源磁性消失
B.接通電源磁性消失,斷開電源產生磁性
C.接通電源和斷開電源都有磁性
17.下列裝置中,電磁鐵磁力最大的是( )。
A. B. C.
18.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下列因素無關的是( )。
A.線圈的匝數 B.線圈纏繞方向 C.電池數量
19.電磁鐵和磁鐵的共同點是?( )
A.磁極可以改變 B.都有磁性 C.磁力大小可調節
20.寒冷的冬天,人們常搓手取暖,能量轉換正確的是( )。
A.動能轉換成熱能 B.勢能轉換成動能 C.動能轉換成勢能
21.電磁鐵的南北極可以通過( )來改變。
A.增加線圈匝數 B.改變電流方向 C.增加電池數量
22.探索地球奧秘,了解地軸尤為重要。下列關于地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軸為假想軸,貫穿地球的南北兩極
B.地軸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C.地軸是地球公轉所圍繞的軸,是一個真實存在的軸
23.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現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轉 B.地球自轉 C.月球公轉
24.位于我國東部地區的奇奇要比位于西部地區的妙妙(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同一時間看到日出
25.下列現象不是由地球自轉形成的是( )
A.太陽的東升西落 B.晝夜交替現象 C.四季變化
26.下列現象哪個不是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 )
A.晝夜交替 B.四季交替 C.太陽東升西落
27.日與夜無盡輪轉,這場浪漫是地球自轉的杰作,那你知道自轉一圈要多久嗎?( )。
A.一年 B.一月 C.一天
28.北京球迷王明凌晨起床,收看在英國當地下午舉行的一場足球直播賽,造成兩地時間差異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轉 B.地球的自轉 C.地軸指向北極星
29.在眾多天文館與科技館中,有這樣一種特殊裝置,它能為地球自轉提供有力證明,這個裝置是( )。
A.伽利略單擺 B.傅科擺 C.哥白尼擺
30.貓頭鷹在夜晚活動,郁金香在白天開放,都是( )對動植物的影響。
A.晝夜交替 B.四季循環 C.太陽高度
31.下列關于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都是自東向西
B.地球自轉產生了四季變化
C.地球公轉產生了晝夜長短的變化
32.科學課上,老師用地球儀和手電筒模擬地球運動。當手電筒光照射地球儀時,亮面為白晝,暗面為黑夜。實驗中,手電筒模擬的是( )。
A.太陽 B.月亮 C.星星
33.如果地球自轉的方向不是自西向東,而是自東向西,可能引發的現象是( )。
A.地球上不再有四季變化現象
B.地球上不再有晝夜交替現象
C.太陽從西邊升起,從東邊落下
34.地球的( )是產生晝夜交替的原因。
A.公轉 B.自轉 C.旋轉
35.傅科擺能夠演示和證明( )在自轉。
A.月亮 B.太陽 C.地球
36.植食性動物是( )。
A.黃鸝鳥 B.川金絲猴 C.樹蛙
37.我們設計并制作的生態瓶要長期維持穩定,最應該注意的是( )
A.植物、動物的數量配比合理 B.盡量多放植物 C.置于烈日下暴曬
38.關于生態系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里的各種生物只有食物聯系
B.生態系統里的各種生物不只是食物聯系,還可能有競爭、共生等各種聯系
C.生態系統里,生物之間彼此是有聯系的,但生物與非生物之間則沒有聯系
39.雜食性動物是( )。
A.倉鼠 B.棕熊 C.蜥蜴
4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電燈可以把電能轉化為光能
B.電視機可以把電能轉化為聲能和光能
C.綠植通過光合作用能將太陽的光能轉化為熱能
41.科科來到學校的池塘邊收集制作生態瓶的材料,發現池塘里有許多生物存在。池塘里可能存在的食物關系是(  )。
A.水草←小蝦←小魚←大魚
B.水草→小蝦→小魚→大魚
C.大魚→小魚→小蝦→水草
42.下列關于制作生態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態瓶里一定要有植物和動物
B.生態瓶里一定要有動物,不一定要有植物
C.生態瓶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43.做“陽光下綠色植物產生淀粉”實驗時,對遮光處理后的葉片進行酒精隔水加熱、漂清后,在葉片上涂上碘液,葉片被遮蓋的部分不變藍,其余部分變藍。這說明葉片中( )部分產生了淀粉。
A.被遮蓋 B.沒被遮蓋 C.不能確定
44.仿生機器人“機器狗”多足設計能適應各種復雜地形,其設計可能模仿了( )。
A.袋鼠的跳躍能力 B.蜘蛛的八足協調性 C.獵豹的奔跑速度
45.飛機機翼的設計靈感來源于鳥類的翅膀,這種仿生學應用主要模仿了鳥類的( )。
A.飛行方向控制能力 B.骨骼的輕便結構 C.翅膀的流線型減少空氣阻力
46.尼龍搭扣的彎鉤與( )相似。
A.蒼耳果實上的鉤刺 B.植物莖上的刺的尖銳部分 C.八爪魚的吸盤
47.六足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不包括( )。
A.工程勘測 B.反恐防暴 C.水上救援
48.善于在夜間飛行,喉內能產生超聲波的動物是( )
A.蝙蝠 B.大雁 C.鷹
49.海洋迷彩服用于( )。
A.海軍陸戰隊 B.陸軍冬作訓服 C.陸軍夏作訓服
50.在課堂上,探探小組設計雞蛋空投包項目分析表時,除了設計出項目計劃和項目檢測外,最大的難點分析在于既能( )又能方便地拆解。
A.控制下落速度 B.計算高度 C.保護易碎的雞蛋
51.快遞盒外裹著一層空氣袋的目的是( )
A.方便拿取 B.保持整潔 C.緩沖防震
52.人類的飛行夢始于對鳥類飛行的模仿,中國漢代就有模仿鳥類撲動翅膀來飛行的傳說和記載。1901年萊特兄弟設計出了最佳的機翼剖面形狀和角度。飛機機翼的形狀是(  ),這種結構能使飛機在氣流中獲得向上的升力。
A.上凸下平 B.上平下凸 C.上下對稱
53.漁網和高強度絲線運用了仿生原理,模仿的是( )。
A.蜘蛛結的網 B.烏龜的殼 C.長頸鹿的皮膚
54.有一些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卻不易被發現,下列服裝中,( )是受到蝴蝶的啟發而制作的。
A.我們在夏天時穿的防曬服 B.交警叔叔執勤時穿的熒光服 C.解放軍戰士穿的迷彩服
55.下列有關制作空投包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用海綿包裹空投包是為了減輕重量,減少攜帶者的負擔
B.為空投包加上降落傘,可以減緩降落速度
C.投放空投包時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沖撞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6頁,共6頁
第5頁,共6頁
《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C C C B C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B B B A B B B A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B A C B C B B A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A C B C B A B B C
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A B B C A C A A C
題號 51 52 53 54 55
答案 C A A C A
1.C
【詳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光通過小孔后,在另一側形成倒立的實像,例如樹蔭下的圓形光斑是太陽的像。與反射無關。A選項不符合題意。
B.彩虹是光的折射現象。陽光進入水滴后發生折射,在水滴內壁反射一次,再折射出水滴時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B選項不符合題意。
C.平靜的湖面像平面鏡一樣,能將物體的光線發生鏡面反射,形成與物體等大的虛像(倒影)。這屬于典型的光的反射現象。C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C。
2.B
【詳解】A.根據光的傳播規律,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即使光線發生反射,反射后的光線仍然沿直線傳播。選項不符合題意;
B.“鑿壁偷光”這個成語描述的是古代一位勤奮好學的學子,家境貧寒,夜晚無燈讀書,便在墻上鑿開一個小洞,借用鄰居家透過來的光線讀書。這個現象實際上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而不是光的反射原理。光線從鄰居家通過小洞直線傳播到學子的房間。選項符合題意;
C.白色物體能反射所有波長的可見光,反射能力強,所以教室的墻壁涂成白色可以使光線更均勻地反射,提高教室內的亮度,有利于學生看清黑板上的內容。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A
【詳解】不同顏色的物體反射和吸收的色光顏色不同,因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陽光下,樹葉呈現出綠色,是因為樹葉中的葉綠素的含量很豐富,呈現綠色,陽光中藍色、紅色、黃色等其他色光都被葉綠素吸收,唯獨綠色光不被吸收且被反射回來,所以我們看到的樹葉是綠色的。故A選項正確。
4.C
【詳解】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所以說雨后的天空出現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因此,正確答案是C。
5.C
【詳解】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蠟燭的光通過小孔后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故錯誤。
B.皮影戲是利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皮影上,在幕布上形成影子,從而展現出各種形象,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故錯誤。
C.彩虹是陽光進入雨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雨滴的背面反射,最后離開雨滴時再折射一次而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現象,本質是光的折射,不屬于光沿直線傳播原理形成的現象,故正確。
故選:C。
6.C
【詳解】照明技術發展順序為:①油燈:人類最早使用火把、油燈等照明,屬于傳統光源。②白熾燈:19世紀末由愛迪生改良并推廣,通過電流加熱燈絲發光。③熒光燈:20世紀中期普及,利用氣體放電激發熒光粉發光,比白熾燈更節能。④LED燈:21世紀逐漸成為主流,基于半導體發光原理,能耗最低且壽命長。故選C。
7.C
【詳解】能自行發光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打開的手電筒、奧運圣火都是自己發出的光,屬于光源。明亮的月亮不能自己發光,它的光來自反射太陽的光。故選C。
8.B
【詳解】A.湖面出現倒影是因為光在湖面上發生了反射,形成了物體的鏡像,這與光的色散無關。選項不符合題意;
B.雨后出現彩虹是因為陽光穿過雨滴時發生了折射和內部反射,并且由于不同波長的光折射角度不同,從而產生了色散現象,形成了彩虹。選項符合題意;
C.肥皂泡上的彩色是由于光在肥皂泡的薄膜上發生了干涉現象,不同波長的光相互干涉,形成了彩色條紋,這雖然涉及到光的波長,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色散現象。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B符合題意。
9.C
【詳解】A.陽光照射角度變化會直接影響影子的長度。例如,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影子短;早晚太陽高度角小,影子長。因此影長會變化。
B.陽光直射時(如正午),光線集中,物體接收的熱量多,溫度較高;斜射時(如早晚),熱量分散,溫度較低。因此溫度會隨照射角度變化。
C.物體本身的體積大小由其自身決定,不會因光照角度變化而改變。雖然溫度變化可能導致熱脹冷縮,但在小學科學范圍內,通常認為“物體的大小”指體積本身,與光照角度無關。
故選C。
10.A
【詳解】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原理的應用。當光通過一個小孔時,會在另一側的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像,例如古代“針孔成像”實驗和照相機原理均基于此。而手影表演和影子是光被遮擋后形成的現象,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直觀表現,并非主動應用。因此,只有A屬于光的應用。故選A。
11.A
【詳解】A.當手電筒的光射到鏡子上時,鏡子表面光滑,光會發生反射,即光被鏡子“反彈”回來。這是平面鏡對光的基本作用,例如我們能通過鏡子看到物體的像,正是因為光的反射。A選項正確。
B.光不會憑空消失,只會被反射、吸收或穿透。B選項錯誤。
C.鏡子反射光時,光仍以光能形式存在,未發生能量形式的改變。C選項錯誤。
故選A。
12.B
【詳解】A.湖面出現倒影是因為光在湖面上發生了反射,形成了物體的鏡像,這與光的色散無關。選項不符合題意;
B.雨后出現彩虹是因為陽光穿過雨滴時發生了折射和內部反射,并且由于不同波長的光折射角度不同,從而產生了色散現象,形成了彩虹。選項符合題意;
C.肥皂泡上的彩色是由于光在肥皂泡的薄膜上發生了干涉現象,不同波長的光相互干涉,形成了彩色條紋,這雖然涉及到光的波長,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色散現象。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3.B
【詳解】A.增長鐵釘的長度:這主要改變了磁路的長度。在簡單情況下,鐵芯長度增加可能會稍微影響磁場分布或飽和情況,但通常不是增強磁力的主要、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它不會直接增加電流或線圈匝數。
B.串聯多一節電池,串聯電池會增加電路的總電壓。在線圈不變的情況下,電壓增大,電流也會增大。電流增大,電磁鐵的磁性就會增強。這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C.對調電池的正負極:這只會改變電流的方向,導致電磁鐵的南北極對調,但不會改變電流的大小,因此不會增強或減弱磁性。
故選B。
14.B
【詳解】A.揚聲器使用電磁鐵將電信號轉換為聲音。選項不符合題意;
B.扭扭蛇實驗裝置通常利用熱空氣或化學反應產生的力來使蛇扭動,沒有使用電磁鐵。選項符合題意;
C.電話使用電磁鐵將聲音轉換為電信號,并將電信號轉換回聲音。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5.B
【詳解】電磁鐵的南北極與線圈的纏繞方向和電流的方向有關,改變線圈的纏繞方向或電池的正負極都可以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拔出鐵棒再調轉方向插回去不能改變電磁鐵的磁極。故選B。
16.A
【詳解】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質。故選A。
17.B
【詳解】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電流大小、鐵芯粗細有關。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圈數少,磁性弱;圈數多,磁性強;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電池少,則磁性弱;電池多,則磁性強。B電磁鐵線圈最多、電池數量最多,所以電磁鐵磁力最大。故選B。
18.B
【詳解】電磁鐵的磁力大小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①線圈的匝數:匝數越多,磁性越強。②電流大小(選項C,電池數量決定電流強弱):電流越大(如增加電池數量),磁性越強。而線圈纏繞方向(選項B)僅影響磁極的方向(如南極和北極的位置),不會改變磁力的大小。因此,與磁力大小無關的選項是B。
19.B
【詳解】A.電磁鐵的磁極方向可以通過改變電流的方向來改變。而磁鐵的磁極是固定的,無法改變。選項不符合題意;
B.電磁鐵和磁鐵最基本的共同點是都有磁性。兩者都能產生磁場,對鐵磁性物質產生吸引力或排斥力。選項符合題意;
C.電磁鐵的磁力大小可以通過改變電流的大小或線圈的匝數來調節。而磁鐵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無法調節。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0.A
【詳解】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搓手取暖中是將動能轉換成熱能。故選A。
21.B
【詳解】電磁鐵的南北極方向與通過線圈的電流方向有關。當電流方向改變時,電磁鐵產生的磁場方向也會隨之改變,從而導致南北極對調。例如,若原本電磁鐵一端是南極,電流方向反轉后,這一端會變為北極。線圈匝數和電池數量只會影響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匝數越多或電流越大,磁性越強),但不會改變磁極的方向。因此,正確答案是電流方向。故選B。
22.C
【詳解】A.地軸是人們為了研究地球方便而假想存在的一根軸,它并不是真實存在的,但我們可以假想它貫穿地球的南北兩極。選項不符合題意;
B.地軸的空間指向在宇宙空間中保持不變,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的地軸指向北極星,這就使得地球在自轉過程中能夠保持自轉軸的穩定。選項不符合題意;
C.地軸并不是地球公轉所圍繞的軸,地球公轉是圍繞太陽進行的。而且,地軸是一根假想的軸,并不是真實存在的。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C。
23.B
【詳解】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本身不發光,導致晝夜的產生,而晝夜交替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自轉。所以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天,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和時間上的差異。故選B。
24.A
【詳解】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導致東邊地區比西邊更早被太陽照射到。我國東部地區經度更東,因此日出時間比西部地區早。例如,當上海(東部)太陽升起時,拉薩(西部)仍需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日出。因此,位于東部的奇奇會比西部的妙妙先看到日出。故選A。
25.C
【詳解】A.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導致太陽看起來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
B.地球自轉使不同區域輪流朝向太陽(晝)或背向太陽(夜)。
C.由于地球公轉軌道和黃赤交角(約23.5°)的存在,不同時段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導致四季更替。
故C符合題意。
26.B
【詳解】A.地球自轉使不同地區輪流朝向太陽,形成晝夜交替。A選項不符合題意。
B.四季交替由地球公轉引起。地球公轉時,地軸傾斜導致不同季節太陽直射點變化,從而形成四季。B選項符合題意。
C.太陽東升西落是因為地球自轉,且方向為自西向東,因此人們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C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7.C
【詳解】地球的轉動分為自轉和公轉,地球自轉一圈所需要的時間是24小時,即是一天,故選C。
28.B
【詳解】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導致不同地區看到太陽的時間不同,從而形成時區差異。北京位于東八區,英國位于零時區,兩地相差約8小時。當英國是下午時,北京已是凌晨。地球公轉主要影響季節變化,地軸指向北極星是地球自轉軸的特征,均與時間差異無關。故選B。
29.B
【詳解】日心說發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擺證明了地球在自轉。他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盤的方向與擺的方向發生的偏移,由于擺的方向能保持不變,所以只能說明地球在自己轉動。傅科擺作為地球自轉的證據,已為世界所公認。故選B。
30.A
【詳解】有的動物喜歡在夜間活動,稱為夜行性動物;有些花在夜晚開放,貓頭鷹在夜晚活動,郁金香在白天開放,都是受晝夜交替的影響。故選A。
31.C
【詳解】A.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不符合題意。
B.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不符合題意
C.地球公轉產生四季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32.A
【詳解】在科學課上,老師用地球儀和手電筒模擬地球運動。當手電筒光照射地球儀時,亮面為白晝,暗面為黑夜。在這個實驗中,手電筒模擬的是太陽,因為太陽是地球的主要光源,它的光照射到地球上,形成白晝和黑夜。故選A。
33.C
【詳解】A.地球上的四季變化主要是由地球公轉時地軸的傾斜引起的。自轉方向改變不會導致四季消失。選項A是錯誤的。
B.晝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轉引起的。無論地球是自西向東還是自東向西自轉,只要地球在自轉,就會有晝夜交替。自轉方向只會改變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不會消除晝夜交替。 選項B是錯誤的。
C.太陽的升起和落下方向是由地球自轉方向決定的。目前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因此我們看到的太陽是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 如果地球自轉方向變為自東向西,太陽的升落方向會相反:從西方升起、東方落下。選項C是正確的。
故C符合題意。
34.B
【詳解】地球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是最基本的運動形式。自轉運動是圍繞地軸的旋轉運動,運動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周期是一天,約24小時。產生的地理現象有晝夜交替、太陽東升西落等;地球公轉運動產生了四季更替、晝夜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等。故選B。
35.C
【詳解】傅科擺是一個大型的單擺,由法國物理學家傅科在1851年首次展示。當傅科擺在足夠高的塔頂上擺動時,它的擺動平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緩慢的旋轉。這種旋轉的方向和地球自轉的方向一致,在北半球是順時針方向,而在南半球是逆時針方向。這個實驗直觀地證明了地球自轉的現象,因為擺動的旋轉是由于地球在擺下方的自轉造成的。月亮和太陽并不適合用傅科擺來證明其自轉,因為傅科擺的原理是基于觀察者所在的旋轉參照系。故選C。
36.B
【詳解】A.黃鸝鳥是雜食性動物,它們以昆蟲、果實和種子為食。選項不符合題意;
B.川金絲猴是植食性動物,主要以植物為食,包括嫩芽、葉子、果實和花朵。選項符合題意;
C.樹蛙是肉食性動物,它們以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7.A
【詳解】A.生態瓶的穩定性依賴于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之間的平衡。合理的數量配比能確保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可持續性(如氧氣與二氧化碳平衡、食物鏈穩定等),這是維持長期穩定的核心。
B.過多植物可能導致夜間耗氧過量或競爭資源,反而破壞平衡,因此“多放”并非關鍵,比例合理更重要。
C.烈日暴曬會導致溫度驟升、水分蒸發過快,可能殺死生物,違背穩定條件。
故A符合題意。
38.B
【分析】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腐生細菌、真菌。
【詳解】A.生態系統里生物間除食物聯系(如捕食關系構成食物鏈),還有競爭(如草原上牛羊爭草)、共生(如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等關系,A錯誤。
B.生態系統中生物間有食物聯系,也存在競爭、共生等多種聯系,B正確。
C.生態系統中生物與非生物密切聯系,如植物利用陽光、水進行光合作用,動物依賴氧氣呼吸等,C錯誤。
故選:B。
39.B
【詳解】A.倉鼠:雖然偶爾吃昆蟲,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通常更接近植食性動物;
B.棕熊:典型雜食性動物,食譜包括魚類、小型哺乳動物、漿果、蜂蜜等,動植物均占較大比例;
C.蜥蜴:大多數蜥蜴是肉食性動物,以昆蟲或小型動物為食,極少數可能吃植物;
雜食性動物是指既吃植物性食物(如水果、根莖、種子等)也吃動物性食物(如昆蟲、魚類、小型動物等)的動物。因此,棕熊最符合雜食性動物,故選B。
40.C
【詳解】A.電燈工作時,通過電流通過燈絲(對于白熾燈)或激發熒光粉(對于熒光燈和LED燈)來產生光能,從而照亮環境。選項不符合題意;
B.電視機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圖像顯示(光能)和聲音播放(聲能),從而提供視覺和聽覺上的娛樂和信息傳遞。選項不符合題意;
C.綠植通過光合作用能將太陽的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利用太陽光中的能量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葡萄糖和氧氣,儲存能量供植物生長和使用。這個過程并不直接產生熱能。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C。
41.B
【詳解】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池塘里可能存在的食物關系是水草→小蝦→小魚→大魚。故選:B。
42.A
【詳解】A.在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統中,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為動物提供氧氣,同時動物可以通過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為植物提供碳源。植物和動物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是維持生態瓶內生態平衡的關鍵。選項符合題意;
B.如果沒有植物,生態瓶內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從而無法產生足夠的氧氣來維持動物的生命活動。選項不符合題意;
C.雖然植物是生態瓶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但是植物過多可能會導致生態瓶內生態失衡。植物在夜間進行呼吸作用會消耗氧氣,如果植物過多,可能會在夜間消耗掉過多的氧氣,導致動物缺氧。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43.B
【詳解】在“陽光下綠色植物產生淀粉”實驗中,葉片被遮蓋的部分由于沒有光照,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因此不產生淀粉,涂上碘液后不變藍。而沒有被遮蓋的部分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淀粉,涂上碘液后變藍。因此,葉片中沒有被遮蓋的部分產生了淀粉。
故選:B
44.B
【詳解】仿生機器人“機器狗”的多足設計能適應各種復雜地形,其設計可能模仿了蜘蛛的八足協調性。蜘蛛的八足結構使得它們能夠在各種復雜的環境中靈活移動,這種協調性和穩定性對于設計能夠在不同地形上移動的機器人非常有用。故選B。
45.C
【詳解】飛機機翼的設計靈感來源于鳥類的翅膀,這種仿生學應用主要模仿了鳥類的翅膀的流線型減少空氣阻力。鳥類的翅膀具有流線型結構,這有助于減少空氣阻力,提高飛行效率。飛機機翼的設計也采用了類似的流線型結構,以減少空氣阻力,提高飛行性能。故選C。
46.A
【詳解】尼龍搭扣(也稱為魔術貼)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帶有彎鉤的表面,另一部分是帶有絨毛的表面。當兩者結合時,彎鉤會鉤住絨毛,從而起到固定作用。
A.蒼耳是一種植物,其果實表面布滿了鉤刺。這些鉤刺可以鉤住動物的毛發或人類的衣物,從而幫助種子傳播。選項符合題意;
B.植物莖上的刺通常是尖銳的,用于防御捕食者,但它們并不具有彎鉤的形狀。選項不符合題意;
C.八爪魚的吸盤用于吸附和抓握物體,但其結構與彎鉤不相似。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47.C
【詳解】A.六足機器人可進入復雜環境(如礦山、建筑工地)執行勘測任務。選項不符合題意;
B.六足機器人能進入狹窄或危險區域偵查、排爆,應用廣泛。選項不符合題意;
C.水上救援需浮力或螺旋槳推進,六足機器人結構不適合高效水上移動,因此不屬于其典型應用領域。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C。
48.A
【詳解】蝙蝠善于在夜間飛行,蝙蝠是用“超聲波定位器”來確定方位的。在飛行過程中,蝙蝠的喉內會產生一種超聲波,通過嘴或鼻孔發射出來。故選A。
49.A
【詳解】A.海軍陸戰隊經常在瀕海地區、島嶼、船艇等接近海洋的環境執行任務。海洋迷彩服能夠很好地融入這些環境,提供偽裝效果。選項符合題意;
B.陸軍冬作訓服通常采用雪地迷彩或叢林迷彩,選項不符合題意;
C.陸軍夏作訓服則多采用叢林迷彩或荒漠迷彩,這些迷彩類型與海洋環境不太匹配。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50.C
【詳解】在雞蛋空投包項目中,最大的難點在于既能保護易碎的雞蛋又能方便地拆解。控制下落速度和計算高度雖然重要,但主要的挑戰在于確保雞蛋在下落過程中不被摔碎,同時設計的裝置還要便于拆解和操作。因此,選項C是最符合題意的。
51.C
【詳解】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決定了它們有不同的特點和功能。快遞盒外面裹著一層空氣袋的目的是緩沖防震,能保護快遞物品完好無損。
52.A
【詳解】飛機的機翼和鳥的翅膀的上方是弧形,空氣流過上方時流速大,壓強小;下方是平面,空氣的流速小,壓強大;這一壓強差使飛機和鳥獲得向上的升力。飛機的機翼和鳥的翅膀是上凸下平的,這結構在氣流中能夠獲得升力。
53.A
【詳解】仿生學是一門模仿某一生物的結構、功能、行為等特征來發明創造新產品的科學方法。人類通過觀察植物、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結構發明創造了很多東西。人們根據蜘蛛結的網發明了漁網和高強度絲線。
54.C
【詳解】仿生學是一門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利用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制機械或各種新技術的科學。仿生學創造出適用于生產、生活的先進技術,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人類通過觀察植物、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結構發明創造了很多東西。如:解放軍戰士穿的迷彩服是受到蝴蝶的啟發而制作的。
55.A
【詳解】A.用海綿包裹空投包是為了增加緩沖效果,實現安全著陸,不是為了減輕重量,減少攜帶者的負擔;
B.為空投包加上降落傘,可以減緩降落速度,正確;
C.投放空投包時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沖撞,正確。
答案第12頁,共12頁
答案第11頁,共1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蒙城县| 巴林左旗| 延津县| 宣城市| 水城县| 温宿县| 景东| 五常市| 潼南县| 日喀则市| 遂平县| 上高县| 伊金霍洛旗| 城固县| 招远市| 临漳县| 沐川县| 双江| 泗水县| 海阳市| 宜宾市| 南溪县| 花莲县| 新昌县| 绥滨县| 金平| 鄯善县| 山东省| 广宗县| 卓尼县| 康定县| 威远县| 新乡市| 醴陵市| 临沭县| 柳州市| 察雅县| 临漳县| 商丘市|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