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1.其實,早在我國唐朝就已經有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張志和在《玄貞子》中就記載了著名的“人工虹”實驗:“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毙】聘鶕械挠涊d制造彩虹。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小科想看到人工彩虹,他應該選擇( )。A.方法一 B.方法二 C.都可以(2)小科能看到人工彩虹的主要原因是光的( )。A.色散 B.直線傳播 C.反射2.奇奇想要探究光的傳播規律,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請與他一起來探究吧。實驗材料:1個手電筒,3張相同位置打圓孔的卡紙,1張紙屏幕。實驗步驟:(1)把三張20*15厘米的卡紙的中心位置打一個直徑為10厘米的小孔,用夾子分別固定卡紙,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紙之間的間隔為10厘來,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條直線上。(2)在最后一張卡紙之后10厘來處直立一張紙屏幕,使卡紙和紙屏幕成一條直線。(3)用手電筒對著第一張卡紙的圓孔照射,讓光線照射進小孔,觀察紙屏幕上有無光。(4)向右移動第二張帶圓孔的卡紙,使三張卡紙的圓孔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用手電筒對著第一張卡紙的圓孔照射,讓光線照射進小孔,觀察紙屏幕上有無光點。(如圖乙)(1)如圖甲,三張卡紙的圓孔在同一條直線上,當手電筒對著第一張卡紙的圓孔照射時,在最后的紙屏幕上 (會/不會)出現光斑。如圖乙,奇奇按照步驟4進行實驗操作,觀祭到在最后紙屏幕 (會/不會)出現光斑。(2)請在圖甲中畫出光的傳播路線。(3)奇奇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結論: 。(4)下列哪種現象不能利用本實驗原理來解釋的是( )。A.汽車盲區 B.月食現象 C.雨后出現彩虹3.在一次戰役中,當敵軍前進到一定的距離內,守城的士兵們將盾牌翻過來對著太陽。頓時,強光照在敵軍的戰馬和騎兵的眼睛上,導致他們暫時失去了戰斗力。(1)光線照射到盾牌表面會折返,這種現象叫作 。(2)幾乎所有的物體,光線照射到它們的表面都會折返,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不好。下面的物體中,效果好的物體有 。(填序號)①平面鏡 ②教室的墻面 ③金屬勺 ④校服(3)下面的玩具中,利用了上面的原理制成的有 。4.生活中,在車庫或者路口的轉彎處,我們會看到如圖所示的鏡子。(1)從外觀上看,這種鏡子看上去中間是( )的。A.凸出來 B.凹進去 C.平整的(2)光線照射到鏡子上無法( )且會發生( )現象。(3)科學上我們把這樣的鏡子叫( )。A.凸透鏡 B.凸面鏡 C.凹面鏡(4)我們用它來看路面時,看到的視野會( ) (填“擴大”或“縮小”)。5.探探為解決家中采光不足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探探家的客廳過道前后都被墻壁遮擋,光線不足,白天也要開燈。過道光線不足的原因是太陽光沿( )傳播時被遮擋。(2)下列改進探探家客廳過道采光不足的方法中,最環保的是( )。A.在過道多安裝幾盞照明燈B.在過道使用常明燈C.利用平面鏡將太陽光反射進來(3)為了使房間更加明亮,探探準備用手電筒和平面鏡來探究光的反射路線。如右圖所示,經過實驗,探探發現當手電筒的光沿著圖中1方向照射到平面鏡上時,反射光沿( )(填序號)的方向射出。(4)探探發現如果想讓臥室更明亮,可以用顏色更( )(填“深”或“淺”)的家具,因為這樣的家具的反光能力更強。6.測試自制的保溫飯盒實驗(實驗記錄如下)(1)下列導線不能用來制造電磁鐵的是( )。A.有絕緣層的鐵線 B.有絕緣層的鋁線 C.削掉絕緣層的銅線(2)電磁鐵斷電后會出現( )。A.磁極對調 B.磁性消失 C.磁性增強(3)除了改變線圈的匝數,還能影響吸起回形針數量的條件是( )。A.改變串聯的電池數量 B.改變導線繞圈方法 C.改變鐵釘長短(4)研究電磁鐵磁力與電池數量的關系時,應保證( )不變。A.指南針的位置 B.線圈匝數 C.回形針的數量(5)如果要探究電磁鐵磁極的改變的實驗,應加入( )工具。A.鐵釘 B.開關 C.指南針7.了解電的來源材料一:能源是生命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按是否普及分為常規能源和新能源。在現階段已經大規模生產和廣泛使用的能源為常規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新能源是相對于常規能源而言的,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開發利用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材料二:電力是便于輸送、分配、轉化的能源,又是使用方便的清潔能源。煤炭、天然氣、核能、水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等都可以轉化為電力。手機、采暖制冷設備、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等都離不開電。作為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經過加工而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的能源產品,稱為二次能源)。電與其他能源的關系是什么呢?什么是火力發電?火力發電主要包括蒸汽動力發電、燃氣輪機發電和內燃機發電。蒸汽動力發電廠以燃煤為主,主要設備包括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燃料在鍋爐中燃燒放熱,將水加熱成蒸汽,蒸汽使汽輪機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之后帶動發電機發電。什么是水力發電?水力發電先是把天然水流的能量轉化成水輪機的動能,之后,再以水輪機為原動力,推動發電機產生電能。常規水電利用河川(包括湖泊、地下水)水能發電,是技術成熟、開發最多的水力發電形式,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就是這種類型。(1)20世紀70年代以來被列為世界上五大問題的是( )。A.能源、人口、糧食、環境、資源B.能源、醫療、資源、衛生、環境C.金融、能源、糧食、環境、疾病(2)材料一中提到的新能源有 、 。(3)讀材料二可知,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在發電的過程中都發生了能量的轉化。火力發電是將燃料的 (化學能/動能)轉化為了電能,水力發電是將 (水能/熱能)轉化為了電能。(4)除了燃煤外,垃圾也可以作為火力發電的燃料。據報道,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家環保能源公司年處理生活垃圾約73萬噸,年上網發電量可達2.3億度。聯系生活實際,你覺得用垃圾發電有什么好處?8.閱讀材料,回答下面的問題。風能是一種清潔無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風力發電非常環保。2020年,河南省風電裝機量為1518萬千瓦,較上年實現“翻番”。“十三五”期間,河南省新能源實現了躍升式發展,風電裝機年均增速超過80%。圖是風力發電機組的風輪:當風速達到一定等級時,風力就會驅動葉片帶動風輪轉動,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在一定的風速范圍內,風速越大,產生的電量越多。風力發電是目前國內外都很重視的新能源。(1)風力發電機組在發電過程中是將 能轉化成動能,再轉化成 能。(2)某市建設風力發電廠時,工程師測量了該市三個區域一年中的風速變化情況(如下圖),你認為最適合建設風力發電廠的區域是 ,理由是 。(3)除了風力發電,還可以利用 或 等能源發電。(4)能源對人們的生活至關重要,如果要調查社區內能源使用情況,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開展:①選擇調查內容;②明確調查目的、方法③ ;④ ;⑤ ;⑥得出結論,寫出調查報告;⑦展示調查研究成果。請按照開展的先后順序,從以下選項中,選擇合適的選項填寫在上面的橫線上。A.展開調查、收集數據 B.分析和整理數據 C.制定調查計劃9.探探用手電筒照射地球儀,并轉動地球儀進行觀察。如圖所示:A、B分別代表北極和南極,C和D分別代表城市。(1)如圖所示,這時的D處于一天中的 ,C處于一天中的 。(填“白天”或“黑夜”。)(2)在這個實驗中,手電筒模擬的是 。(3)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知道,隨著地球不停地自轉,從而形成了 現象。地球自轉一圈剛好是 。(4)我們國家的小同學探探,在用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時,應順時針還是逆時針轉動地球儀,為什么?10.2025年1月 6日,我們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個星期一,上午升旗時,小剛發現旗桿的影子跟秋季相比有所不同,請你根據所學知識解答下列問題。(1)如圖示,小剛在科學課上畫過秋分正午時分太陽位置及圭表影長,請你根據該圖幫他大體畫出冬至正午時分太陽位置及圭表的影長。(2)小剛聯想到影長的四季變化跟地球公轉有關,當影長最長時太陽直射點在( )。A.北極圈 B.赤道 C.北回歸線 D.南回歸線(3)上課時老師用小燈泡為小剛模擬過地球公轉,圖中A代表 (填節氣)。此時,晝夜長短情況為 (晝長夜短/晝短夜長)。(4)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當太陽直射點照到D所示位置時,北京和烏魯木齊先迎來黎明的城市是 。11.同學們用自制圭表測量四季影子的變化,并開展了四季變化成因的探究。(1)圭表測量的是一天中( )時分的影子長度。A.上午 B.正午 C.下午(2)下列柱形圖中,最符合我國一年四季影子變化的是( )。A. B. C.(3)觀察“地球公轉示意圖”,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B.地軸傾斜的方向會改變C.四季交替與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有關12.奇妙小組為了研究陽光下物體影子長度的變化,在平地上豎直插一根竹竿,陽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每隔30分鐘測量一次影子的長度。下面是他們測量的竹竿影子長度變化的數據表。請仔細閱讀,并回答問題。)時間 9:30 10:00 10:30 11:00 11:30 12:00 12:30 13:00影長(厘米) 90 60 35 22 11 6 11 22(1)從上表中可以發現,( )(填時間)時影子是最短的。(2)從上表可知,從9:30-13:00這段時間里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的長度先逐漸變( ),再逐漸變( )。(3)決定物體影子長短的是陽光照射角度,上午,陽光照射角度逐漸變大,影長逐漸( ),氣溫則會逐漸( )。(4)請你推測,到15:00時,竹竿的影子情況應該是以下哪種?( )A. B. C.13.生態養殖是在我國農村大力提倡的一種生產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人為地將不同種的動物群體以飼料為紐帶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循環鏈。下圖是農民將田魚養在稻田里,田魚能吃掉害蟲(如稻飛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長發育。請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稻田中所有的生物、非生物構成了一個 。(2)根據文本描述,寫出稻田中的一條食物鏈 。(3)請你說出稻田養魚這種生產模式中魚的作用: 。14.“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描繪了池塘生態系統。同學們受此啟發,準備制作生態瓶模擬小型生態系統。同學們制作了生態瓶,并在每個生態瓶中放入等量的水草,將這些承載著探索希望的生態瓶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上,開啟了生態奧秘的探索之旅。(1)制作生態瓶操作正確的排序為 。①在生態瓶中放入小魚、螺螄和小蝦。②在生態瓶中放入水和淘洗干凈的沙。③在生態瓶中種上幾棵水草。④找一個塑料瓶清洗干凈,剪掉上面一部分。(2)在生態瓶中,非生物有 和 。(3)選擇A和B兩個生態瓶進行觀察比較,可以研究 對水草生長的影響。(4)通過對生態瓶內的生物進一步觀察,結果卻發現C生態瓶中小蝦的數量不斷減少。你認為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15.下圖是某地森林生態系統的食物網,請你根據此圖回答問題。(1)在這張食物網中,生產者是 ,消費者有 、 等。(2)小明根據這張食物網,寫了一條最長的食物鏈。(3)( )不會影響生態平衡。A.冬天下雪 B.大量捕殺狐 C.過度放牧16.在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對著英法聯軍釋放180噸氯氣,隨著綠色煙霧在戰場蔓延開來,5萬英法聯軍士兵相繼中毒死亡,周圍的大量野生動物也相繼中毒喪命。神奇的是該地區的野豬竟意外地生存下來,這件事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經過實地考察,仔細研究后,科學家發現當野豬聞到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后,就用鼻子拱地,而泥土被野豬拱動后其顆粒就變得較為松軟,對毒氣起到了過濾和吸附的作用。根據這一發現,科學家很快就設計、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但這種防毒面具沒有直接采用泥土作為吸附劑,而是使用吸附能力很強的活性炭,豬鼻子的形狀能裝入較多的活性炭。如今,盡管吸附劑的性能越來越優良,但防毒面具酷似豬鼻子的基本樣式卻一直沒有改變。(1)防毒面具發揮作用是因為( )。A.土壤和活性炭能分解毒氣 B.土壤和活性炭能過濾和吸附毒氣(2)下列生產發明,沒有運用到仿生學的是( )。A.手表 B.迷彩服 C.雷達(3)人類通過動物還受到了哪些啟發呢?請列舉出2種仿生產品及其對應的仿生生物。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8頁,共9頁第9頁,共9頁《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參考答案1.(1)B(2)A2.(1) 會 不會(2)(3)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4)C3.(1)光的反射(2)①③(3)潛望鏡4.(1)A(2) 通過鏡子 反射(3)B(4)擴大5.(1)直線(2)C(3)3(4)淺6.(1)C(2)B(3)A(4)B(5)C7.(1)A(2) 水力發電 火力發電(3) 化學能 水能(4)保護環境,資源再利用。8. 風 電 B區域 常年風速較大,風力穩定 太陽能 水能 C A B9.(1) 白天 黑夜(2)太陽(3) 晝夜交替 一天(4)逆時針,在北極上空俯視地球時,地球是逆時針自轉,所以要逆時針旋轉地球儀,這樣才能與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實際方向相符。10.(1)(2)D(3) 夏至 晝長夜短(4) 自西向東 北京11.(1)B(2)B(3)A12.(1)12(2) 短 長(3) 變短 升高(4)A13. 生態系統 水稻→稻飛虱→魚 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滅蟲14.(1)④②③①(2) 水 沙(3)小蝦(4)小蝦被小魚捕食15.(1) 草 鼠 蛇(2)草鼠蛇 鷹(3)A16.(1)B(2)A(3)根據魚發明了潛艇;根據章魚發明了壁掛式吸盤。答案第2頁,共3頁答案第3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