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第二學期七年級下期末科學試題卷考生須知:全卷分試題卷Ⅰ、試題卷Ⅱ。試題卷共12頁,有4大題37小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題卷Ⅰ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易觀察或復雜的事物,下列四幅圖中屬于模型的是( )A.氫元素 B.甲烷分子結構 C.電流表 D.有禮標志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的是( )A.鋼鐵生銹、燈泡發光 B.煤氣爆炸、煤燃燒C.酒精揮發、食物腐敗 D.石蠟熔化、碘升華3.取出母親的卵細胞與父親的精子,在試管中受精并培養成胚胎,移回母親子宮著床,繼續發育形成胎兒直至分娩,化們所說的“試管嬰兒”技術.“試管嬰兒”的產生的受精場所和生殖方式是( )A.體內受精,胎生 B.體外受精,卵生C.體外受精,胎生 D.體內受精,卵生4.關于物質的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罐氧氣用掉部分后,罐內氧氣的質量變小,密度變小B.一只氣球受熱膨脹后,球內氣體的質量不變,密度變大C.一支粉筆用掉部分后,它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小D.一塊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質量變大,密度變大5.圖中密封容器中儲有一定量的氧氣。當活塞慢慢下壓后,下列關于容器內部分子模型的建構合理的是( )。A. B. C. D.6.下列生物的細胞屬于原核細胞的是( )A.酵母菌 B.葡萄球菌 C.蕨 D.綿羊7.給種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澆水,滲出的水量可能不同。如圖是深究不同種類土壤滲水能力的實驗,實驗中不需要控制相同的是( )A.錐形瓶的大小 B.澆水量C.土壤的多少 D.脫脂棉花的多少8.如果用下圖表示各種概念之間的大小和包含關系,則左下表選項中與圖示相符的是( ) 1 2 3A 胚乳 胚 種子B 酵母菌 原核生物 微生物C 嫁接 營養繁殖 無性生殖D 卵細胞 受精卵 生殖細胞A.A B.B C.C D.D9.下列四種現象中屬于擴散現象的是( )A.我國北方地區頻發的沙塵暴現象B.紅墨水滴入熱水中,熱水很快變紅C.氣體壓縮到一定程度后,難以再壓縮D.春天空氣中飄飛著各種植物的花粉10.將金塊加工為如圖所示的純金飾品,加工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損耗。以下過程會使飾品質量小于金塊的是( )A.將黃金加熱熔化為液態 B.液態黃金倒入模具降溫C.捶打黃金,改變其形狀 D.磋磨黃金,使其更光滑11.如圖是人體生長曲線圖,圖中的100%表示達到20歲成人的正常水平。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青春期是身體發育的唯一高峰期B.青春期神經系統發育最快C.進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發育并逐漸成熟D.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的發育與身體的總發育完全一致12.如圖所示是果實的形成示意圖,圖中①和④分別為( )A.受精卵、胚 B.胚珠、果實 C.子房、果實 D.子房、種子13.某同學制作的試劑瓶標簽如圖,其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14.如圖為植物種子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乙表示單子葉植物的種子 B.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C.豆漿的營養主要來自⑨ D.②和⑦將發育為莖和葉15.科學家用單個分子制成了“納米車”(如圖),它能在人工操縱下運輸藥物分子到病源處釋放以殺死癌細胞.下列有關“納米車”的說法正確的是A.“納米車”的研制成功說明分子要在人為外力作用下才能運動B.“納米車”分子不是由原子構成的C.“納米車”運輸藥物分子的過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見的D.“納米車”研制成功說明在一定條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運動16.科學理論在傳承中不斷發展。科學家傳承前人的正確觀點,糾正錯誤觀點,形成科學理論。關于原子結構的學說有:①在球體內充斥正電荷,電子鑲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帶負電的電子;⑤原子中有帶正電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其中正確的觀點是(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⑤⑥17.某植物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進入根毛細胞后,從一個皮層細胞進入另一個皮層細胞,然后進入根的木質部導管,最后上升到植物體的各結構。該植物根的橫切結構(如圖)中各細胞的細胞液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 )A.外界溶液<根毛細胞<皮層細胞=內皮層細胞B.外界溶液<根毛細胞<皮層細胞<內皮層細胞C.根毛細胞>皮層細胞>內皮層細胞>外界溶液D.根毛細胞>內皮層細胞>皮層細胞>外界溶液18.有些年輕人喜歡染發,染發時一般要用到一種著色劑——對苯二胺,它是一種有毒的化學 藥品,有致癌性,會對染發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對苯二胺的 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苯二胺的化學式為C6H8N2B.對苯二胺能被皮膚少量吸收C.對苯二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分數之比為18:2:7D.對苯二胺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氮原子構成的19.如圖為葉片結構示意圖,下列對相關結構和功能敘述不正確的是( )A.1、3為表皮,是上皮組織,含葉綠體較多B.2為葉肉,是營養組織,能制造營養物質C.5是葉脈,為輸導組織,起運輸養料的作用D.6為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門戶”20.將一根細線松松地系在一個鐵絲框架的兩邊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來,框架上便會出現一層肥皂膜,如圖甲。用燒熱的針刺破線的一側的肥皂膜,另一側的肥皂膜會把細線拉過去,如圖乙。下列選項中的實驗,其原理與上述實驗一致的是( )A.①鉛柱黏合 B.②酒精與水混合C.③氣體擴散 D.④紅墨水分散到水中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16分)21.將下列物質進行分類:(本題所有空格均填容器下的字母)其中屬于單質的有 ;屬于化合物的有 ;屬于混合物的有 。22.初冬的夜晚,地面的溫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在地面或樹木、植物的枝葉上出現小晶體(如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下霜了”;有霜的季節,農作物常被凍壞,人們就說遭受霜凍;實際上,農作物不是因為霜而受凍的,0℃以下的低氣溫才是真正的“兇手”;當空氣干燥時,即使溫度降到-20℃~-10℃,也不會出現霜,此時農作物早被凍壞了。請你回答:(1)霜的形成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是 ;(2)請你根據上文,說明“霜”形成的兩個條件是什么? 。23. 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新晉“太空教師”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為青少年帶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演示了奇妙“乒乓球”、又見陀螺等實驗。(1)奇妙“乒乓球”實驗:用水袋擠出一個水球,將毛巾包在球拍表面,一揮拍,就可以像打乒乓球一樣來回擊打水球。太空中的水聚集成球狀不散開,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 。(2)又見陀螺實驗:利用旋轉的金屬陀螺實現太空轉身。金屬陀螺從地球帶到太空質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4.下圖是三種土壤的模型,請指出保肥性能最強的是 ;最適宜耕種的是 。(填序號)25.已知A、B兩種液體的m-V圖像如圖甲所示。現將等質量的A、B兩種液體倒入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容器中,A液體倒入后的液面如圖乙所示,請回答,(1)請在圖乙中畫出B液體倒入容器后的可能液面。(2)將A、B兩杯液體放置在相同的環境下,兩杯液體都逐漸蒸發,那么,完全蒸發完所需的時間較短的是 (填“A液體”、“B液體”或“信息不夠,無法確定”)。26.觀察下列模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A、B原子和圖乙中的 原子的總稱為氫元素(填字母)。(2)圖乙中C、D原子屬于不同種元素的原子,原因是 。27.老師在課堂上展示了一幅漫畫,請同學們用所學知識解釋漫畫中的主角的觀點。(1)莖“罷工”使葉干渴、萎蔫,這是其木質部中的 停止工作引起的;(2)莖“罷工”使根饑餓難耐,說明莖有輸導 的功能;(3)莖“復工”后仍正常生長并逐年加粗,是因為莖中具有 的結構。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8.2024世界環境日主題將聚焦“土地修復、荒漠化和干旱韌性”。小金想測量校園農田土壤中空氣的體積分數,進行了相關的分析與操作,回答相關的問題。(1)取樣:體積相同的土塊與鐵塊。小金有以下兩種想法:①從較大土塊中切下一塊棱長為4cm的正方體土塊,再找一塊規格與之完全相同的鐵塊。②找一塊現成的棱長約4cm的正方體鐵塊,量出棱長。再從較大的土塊中切取與鐵塊相同的土塊。以上兩種做法中,更合理的是 (選填“①”或“②”)。(2)操作:測量土塊中空氣體積將土塊和鐵塊分別放入2只相同的燒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先沿燒杯壁緩慢地向燒杯內注水,如圖所示,快要浸沒土塊或鐵塊時, ,直到水把土塊和鐵塊剛好浸沒。記錄用水的體積分別為V1、V2。(3)分析:土壤中空氣的體積分數。若土塊體積為V,則土壤中空氣體積分數的表達式為 。(4)拓展:保護土壤任重道遠,下列有利于保護土壤的是___ _。A.實行稻草還田 B.避免過度耕作C.優先使用有機肥料 D.用生活污水灌溉29.為了探究植物的生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進行了如下的實驗:選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樣的植物,按下表給定的條件進行(+號的個數代表澆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時間的長短或施同種肥料的多少).號碼 選用的土壤 澆水量 光照時間 施肥量1 壤土 +++ ++++ +++2 粘土 +++ ++++ +++3 壤土 +++ ++++ ++4 粘土 +++ ++ ++5 壤土 ++++ +++(1)對比1、2號盆中的植物的生長情況,研究的應是 對植物生長會造成什么影響;(2)為了研究施肥多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應對 盆植物生長情況作比較;(3)比較2號和4號植物的生長情況,能不能得出比較科學的結論?為什么? 30.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收集證據:絕大多數a粒子(帶正電)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a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a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想與假設】:a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足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要解釋本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下列知識:①同種電荷相互排斥:②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③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④一個a粒子的質量比--個電子的質量大得多。需要用到的是 。(2)根據a 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a 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實驗現象的圖像是____。A. B. C. D.(3)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a離子(即氨原子的原子核)轟擊氮原子,結果有種微粒從氮原子被打出,而a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代觀點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4)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借助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原子在物質表面的排列狀況,下列有關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A.掃描隧道顯微鏡可確定原子的真實存在B.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C.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31.小科為了研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進行了如下實驗:①空盒子里裝入土;②在甲、乙區域的土壤上灑上水,使其濕潤;③在甲、乙、丙、丁四個區域均勻的各撒上20粒干燥、同品種的玉米種子;④用黑紙板把乙、丁蓋上,放在20℃左右的環境中。 一周后拿掉黑紙板,觀察種子的萌發情況,見下表。區域 甲 乙 丙 丁種子發芽數(粒) 19 18 1 1(1)實驗中所用到的玉米種子除不處于休眠期的同品種的活種子外,還應相同的是 .(2)小科設計甲和乙兩個實驗區域,基于的假設是 .(3)對比甲和丙的玉米種子的萌發數量,可以得出: .(4)根據實驗結果可知:要使儲藏的種子不發芽,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 .32.在陰雨天氣,衣物晾干較慢。為了使衣服干的更快,小科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進行如下探究。【查閱資料】當吸了水的無紡布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因水分蒸發而質量變小,所以可通過測量無紡布在相同時間后的質量變化情況,來判斷其中水分蒸發的快慢;【實驗過程】選用相同材質、相同大小的無紡布,在等質量水中浸泡相同時間,并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1)有同學根據生活經驗提出了“將衣服攤開曬來縮短曬干時間”的方法,你認為他是選取 兩組裝置開展的對照實驗;(2)小科選擇裝置甲與裝置乙進行實驗,數據記錄下表;實驗組別 第1次實驗 第2次實驗 第3次實驗甲 乙 甲 乙 甲 乙電子天平示數(g) 開始 7.5 7.5 7.6 7.5 7.5 7.45分鐘后 7.1 6.6 7.3 6.7 7.0 6.6①分析實驗數據,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②運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出現上述質量變化的原因 ;③下列是兩位同學在數據處理中的兩種觀點,你支持誰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3)【實驗拓展】小科發現酒精涂抹在手上很快就干了,把水涂抹在手上干得相對較慢,于是他猜想液體蒸發的快慢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為了探究酒精與水哪種液體蒸發更快,請利用甲圖所示裝置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步驟并預測實驗現象 。四、解答題(本題共5小題,33題2分,34題6分,35題6分,36題6分,37題4分,共24分)33.某同學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來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其溫度是 ℃。(2)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第8分鐘時,該物質處于 狀態。34.在“測量物體的質量"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天平如圖所示。(1)測量物體質量前,甲同學調節天平平衡的方法是:向左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停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然后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操作有誤,則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2)若沒發現甲的錯誤,仍用該天平稱小石塊的質量,最終所加砝碼和游碼移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則物體的實際質量應為 g。(3)丙同學想稱取5g食鹽,在左右兩盤各放一張稱量紙,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右盤放5克砝碼,左盤添加一定量食鹽后,發現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左側,則丙同學接下來的操作應是 。35.下列表格是小嘉同學收集的一些微觀粒子的資料,請根據表格信息回答下列問題。粒子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 帶電性A 17 18 18 帶1個單位負電商B 8 8 10 帶2個單位負電荷C 8 8 8 不帶電D 8 10 8 不帶電(1) 表格中A粒子的符號為 。(2) 1803年道爾頓創立了原子論,他認為:物質均由原子構成:原子不可分割:一種元素對應一種原子,原子質量是區分不同元素的標準。按照道爾頓區分不同元素的標準,表格中的原子對應 種元素。按照現代化學的元素概念,則表格中B、C、D三種原子屬于同種元素,理由是什么 。36. 我們吃玉米時經常會碰到同一個玉米上出現不同顏色的玉米籽粒(如圖甲),有時玉米籽粒甜糯程度也不一樣。查閱資料發現這與“花粉直感”這一現象有關。“花粉直感”指的是:傳粉以后,花粉可以直接影響玉米的胚乳,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關色澤、品質等。請結合玉米花(圖乙)和玉米傳粉示意圖(圖丙)回答下列問題:(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 (選填“昆蟲”或“風力”)傳粉。(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 (選填“①”“②”“③”或“④”)傳粉情況。(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口感色澤一致,請你提出一條有效可行的種植方法? 。37.建筑工地需要50m3的沙石,為了估測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裝滿一桶沙石,測得桶中的沙石的質量為52kg,再用這只桶裝滿一桶水, 測得桶中水的質量為20kg。計算:(ρ水=1.0×103kg/m3,g取10N/kg)(1)桶的容積是___________升。(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3)若用一輛載重5噸的卡車將所需的沙石運送到建筑工地,至少要運多少車?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A3.【答案】C4.【答案】A5.【答案】B6.【答案】B7.【答案】A8.【答案】C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A17.【答案】B18.【答案】D19.【答案】A20.【答案】A21.【答案】AF;BDE;CG22.【答案】(1)凝華(2)空氣濕潤;溫度迅速降低至0℃以下23.【答案】(1)引力(2)不變24.【答案】A;B25.【答案】(1)(2)信息不夠,無法確定26.【答案】(1)C(2)質子數不同27.【答案】(1)導管(2)有機物(3)形成層28.【答案】(1)②(2)停止用量筒倒水,改為膠頭滴管滴水(3)(4)A;B;C29.【答案】(1)不同的土壤對植物生長會造成什么影響(2)3號 5號(3)不能; 因為光照時間與施肥量都不同,無法比較得出結論。30.【答案】(1)①③④(2)D(3)質子(4)A31.【答案】(1)完整的胚或飽滿程度(2)種子萌發需要光照或種子萌發不需要光照(3)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4)去除水分32.【答案】(1)甲、丁(2)蒸發面積相同,空氣流速相同,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見詳解(3)①選用相同材質、相同大小的無紡布,分別在等質量水和酒精中浸泡相同時間;②將水和酒精中浸泡過的無紡布分別放在電子天平上測出質量;③5分鐘后,觀察水和酒精中浸泡過的無紡布的質量;預測實驗現象是由于酒精比水蒸發的更快,所以5分鐘后,酒精中浸泡過的無紡布減少的質量比水中浸泡過的無紡布減少的質量更大。33.【答案】(1)-12(2)固液共存34.【答案】(1)先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2)47.6(3)從左盤取下適量食鹽,使天平平衡35.【答案】(1)Cl-(2)3;它們的質子數相同36.【答案】(1)風力(2)③(3)將白粒玉米和黃粒玉米分開種植,防止異株傳粉37.【答案】(1)桶中水的質量為m水=20kg桶的容積為(2)桶中的沙石的質量m0=52kg桶中沙石的體積為V0=V=2×10-2m3沙石的密度(3)沙石的總質量m總=ρV總=2.6×103kg/m3×50m3=1.3×105kg一輛卡車的載重5t=5000kg若用一輛載重5t的卡車將沙石運送到工地,假設運n車,那么答:(1)桶的容積是20L;(2)沙石的密度是2.6×103kg/m3;(3)一輛載重5t的卡車將沙石運送到工地,至少要運26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