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密★啟用前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下冊期末模擬卷(湖州市專用)科 學(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卷首語:同學們,展開智慧的翅膀,細心澆灌每一題,筆墨生花,收獲成長的喜悅!閱卷人 一、單選題(本大題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得分1.我們觀察太陽和月球,發現它們看上去差不多大,這是因為( )。A.本來就差不多大 B.月球離地球近 C.太陽離地球近2.下列關于人類對“地球的形狀”認識不正確的是( )。A.航海家麥哲倫經過3年遠洋航行,又回到出發地,是“地球是球形的”的有力證據。B.“天圓地方”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所以我們現在沒有必要去了解這種說法。C.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現在觀測到“地球是球形的”,要比古人容易得多。3. 剛孵出的小蠶適宜采用的觀察方法是 ( ) 。A.用毛筆輕輕取放B.用鑷子夾取觀察C.用干凈的一次性筷子撥動觀察4. 下列動物的形態結構與蠶蛾相似的是 ( ) 。A.B.C.5. 下列因素中,影響小球在斜面上滾動快慢的是 ( ) 。A.斜面的長度 B.斜面的坡度 C.小球釋放的時間6.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比較,( )。A.陸地比海洋大 B.海洋比陸地大 C.兩者一樣大7.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說:“從太空看地球是個蔚藍色的魅力星球。”這是因為①是球體A.地球上的天空非常蔚藍B.地球上的海洋占據了較多的面積C.地球上的陸地占據了較多的面積8.晚上放學回家,小科發現自己的影子在經過路燈時( )。A.先變長,后變短 B.先變短,后變長 C.不變9.用簡易日晷探索陽光下影子的變化規律,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A.用指南針來確定方向,紙板上標記的方向與實際方向一致B.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和記錄影子的位置和長短C.觀察過程中,紙板中心的小短桿被風吹走了,換一根長一點的桿子10.如圖所示,小科設計的“過山車”簡易模型,小球從A點白由滾下后,依次經過B、C、D點,小科利用軟尺測量軌道長度,可以( )A.直接測量 AD兩點直線距離B.直接測量AB、BC、CD的直線距離C.軟尺緊貼軌道面逐段進行測量11.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又一次重大成就。航天員能在空間站看到美麗地球的全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數格子的方法能準確知道地球上水資源的面積B.地球上的水可以通過水循環再生,但人們真正能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C.地球上有70%是海洋,人們能利用的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12.比較出發時間、地點不相同的兩位同學的運動快慢,需要知道( )。A.運動的距離 B.運動的時間 C.運動的距離和時間13.我們用放大鏡去觀察蟻蠶時,可以觀察到( )。A.頭大身小,身上有毛B.身體呈白色C.頭上有觸角14.蠶寶寶身體兩側有許多小黑點,它們是( )。A.氣門 B.排泄孔 C.眼睛15.利用我們身邊的材料制作“過山車”,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根據“過山車”設計要求繪制設計圖B.按照設計圖拼搭“過山車”軌道,過程中對設計進行微調C.把工作分為設計、搭建、測試、完善,組內成員每人只完成其中一項。16.建造“過山車”的軌道時,正確的步驟是( )。A.設計一評價一制作 B.制作一設計一評價 C.設計一制作一評價17.在進行手影表演時,如果要得到一個更大的影子,可以( )。A.將手靠近屏幕 B.將手靠近光源 C.改變手的形狀18.我國第一顆人造月球衛星是 ( )。A.東方紅一號 B.嫦娥一號 C.神舟五號19.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不同時間,同一物體在陽光下的影子 ( )A.形狀相同 B.方向相同 C.長短不同20.發射塔架四組回轉平臺打開,火箭發射進入倒計時。如右圖,回轉平臺打開方式是 ( )、A.平動 B.振動 C.擺動閱卷人 二、圖形題(本大題2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得分21.把下列運動的物體及其運動形式用線連起來。22.(1)將下列序號填入相應的括號中。①幼蟲 ②成蟲③蛹 ④卵(2)需要進食的階段是 (填序號)。閱卷人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3個小題,每小題16分,共48分)得分23. 物體的運動星期六,小科和家人度過了愉快的一天。他們去游樂園玩,游樂園中有很多好玩的項目,我們跟隨小科一起進到游樂園吧。園區導覽圖(1)小科一到大門口,就迫不及待地想去玩摩天輪,根據游樂園示意圖,摩天輪的位置 ( ) 。A.在售票處南面150米處B.在售票處東面150米處C.在售票處西面150米處(2)小科玩了海盜船后,他發現海盜船的運動形式可以用示意圖( ) 表示。A. B. C.(3) 游玩后,小科爸爸開著車回家,路上小科發現路邊的行道樹都好像在往后退去。對于地面來說,行道樹的運動狀態是 ( ) 的。A.靜止B.運動C.可能靜止也可能運動(4)回到家,小科和家人想用積木搭建一個“過山車”,正確的步驟是 ( ) 。①測試“過山車” ②按圖制作 ③設計軌道路線 ④評估與改進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5)小科在設計“過山車”時,下列方法能使測試小球運動得更快的是 ( ) 。A.多一些曲線軌道B.“過山車”的坡度更小些C.“過山車”的坡度更大些(6) 為了讓小球在過山車上的速度有變化,可行的方法是 ( ) 。A.軌道設計成曲線B.軌道設計時坡度有變化C.軌道設計得平穩些(7) 下列可用于測量過山車長度的工具是 ( ) 。A.直尺 B.軟尺 C.秒表24.中國神舟十一號飛船升空時搭載了“秋豐白玉”蠶卵孵化出的蠶寶寶,它們跟隨航天員在天宮二號上生活了30天。太空蠶寶回到地面后繼續生活,化蛹為蛾,順利“結婚生子“,產下蠶卵,不久后它們將會相繼死去。科學家的后續研究顯示,太空蠶絲的強度、剛度與韌性均優于地面蠶絲。根據上述材料,請回答下面問題。(1)蠶寶寶從蠶卵中破殼而出的過程,稱為( )。A.出生 B.出殼 C.孵化(2)下列飼養蠶的方法中,做法正確的是( )。A.在蠶身上噴防蚊液或在附近點蚊香,防止它被蚊子叮咬B.把蠶放在通風、干凈的盒子里飼養C.為了讓蠶寶寶吃到新鮮的桑葉,可以在桑葉上噴點水(3)右圖中的蠶,身體顏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體,一動不動,這是( )之前的狀態, 稱作“眠”。A.即將吐絲 B.即將蛻皮 C.即將變蛾(4)蠶蛾有雌、雄之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雌蛾翅短小,振動慢,雄蛾翅大,振動快B.雌蛾腹部狹長,爬行快,雄蛾腹部肥大,爬行慢C.一只雌蛾大約能產下十幾枚卵(5)在右圖中填寫蠶一生經歷的四個階段。 (選填“卵”、 “幼蟲”、“蛹”、 “成蟲”) (每空1分).(6)與地面蠶絲相比,太空蠶絲的優點有( )。A.顏色豐富B.強度、剛度大, 韌性C.產量高25.玉兔二號需借助一定斜度的軌道,從嫦娥六號探測器上安全運行到月球地表、為此。陽陽他們進行了“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相關探究。(1)實驗1中,車輪a滾動,車輪b靜止不動。這說明,物體(車輪)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 ( )有關。A.斜面的坡度 B.物體(車輪)的形狀 C.物體的重量(2)實驗2中,相同的車輪從高度不同的斜面滾下時,車輪c的速度比車輪d的速度要慢且穩。這說明,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速度,與 ( )有關。A.斜面的坡度 B.物體(車輪)的形狀 C.物體的重量(3)為了使“玉兔二號”月球車能在月球表面不同地形上安全行駛,小亮和陽陽、球球又開展了“過山車”相關的實驗探究。在設計“過山車”軌道路線時,下列說法最合理的是( ).A.小亮: “過山車”的軌道路線應全設計成直線,路徑少速度快B.陽陽:軌道路線應有“斷口”,讓“過山車”飛越才刺激,模擬月球表面裂縫C.球球:當上下層路線重疊時,下層路線用虛線表示(4)測試“過山車”時,對于小球在軌道上的運動,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小球呈滾動狀態。B.只要起點設置得高,小球一定運動得快C.小球既有直線運動又曲線運動(5)右圖,是陽陽他們設計的一條模擬月球車穿越隕石坑的“過山車”軌道:小球從A點滑落。依次經過B、C、D點。小球在AB段運動時,速度變化是 。小球在AB 這一段的運動路線是 運動.(6)經過反復測試,小球的運動速度都比較慢,陽陽他們想提高小球在運動速度。你給的建議是: .答案解析部分1.B我們觀察太陽和月球,發現它們看上去差不多大,主要原因是太陽距離地球遠,而月球距離地球近。 太陽雖然比月球大很多,但由于太陽距離地球非常遠,而月球距離地球相對較近,因此在地球上觀察時,太陽和月球的視覺大小幾乎相同 。2.B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從天圓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盤,再到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成功,最終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直到衛星照片的成功拍攝,人們才確證地球是一個球體。3.A剛從蠶卵里孵出來的蠶我們稱為是蟻蠶,用肉眼看,蟻蠶的身體顏色是褐色的,極細小,樣子有點像螞蟻,適宜采用的觀察方法是用毛筆、羽毛輕取輕放。4.B昆蟲的特點: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長有一對觸角,胸部長有6只腳。螞蟻和蠶蛾是昆蟲,它們的外形相似,所以B符合題意。5.C根據影響斜面上物體運動快慢的因素,斜面坡度的大小、斜面光滑程度會影響運動的快慢,斜面越光滑、斜面坡度越大,運動得越快。斜面的寬度與小球在斜面上滾動快慢無關。6.B地球上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占地球表面積的29%。7.B因為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所以整體上看起來地球是個蔚藍色的星球,故本題選B。8.B人經過路燈時,離光源由遠到近再到遠。當靠近路燈時,影子由長變短;遠離時,影子由短變長。因此經過路燈過程中影子先變短后變長,B 正確,A、C 錯誤。9.C在制作簡易日晷時,確定紙板的方向是一個重要的步驟。根據提供的信息,確定方向的方法包括根據太陽照射的角度和使用指南針。然而,指南針通常用于確定地球的磁北極方向,而不是用于確定日晷的方向。日晷的方向應該根據太陽的位置和照射角度來確定,因為影子的方向和長度會隨著太陽的位置變化而變化,這是日晷計時的基礎原理。10.C過山車是依靠小球重力進行運動的,小球從A點落下,依次經過B、C、D點,測量小球運動距離時,要用軟尺緊貼軌道面逐段進行測量,測量軌道長度。11.B地球上的水可以通過水循環再生,但人們真正能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只占水資源總體的2.5%,所以我們要珍惜水資源。12.C比較除法時間、地點不同的兩位同學的運動快慢,需要比較運動的速度,根據速度=路程÷時間可知,要求速度需要知道運動的距離和時間。13.A蟻蠶剛孵化時體型細小,頭部相對身體較大,身體表面覆蓋細毛,顏色多為黑褐色而非白色(白色是后期蛻皮后的特征)。其頭部觸角在放大鏡下雖存在,但因蟻蠶階段觸角較短小,不如 “頭大身小、有毛” 的特征明顯。因此通過放大鏡觀察,A選項描述更符合蟻蠶的典型外觀,正確答案為A。14.A蠶寶寶身體兩側的小黑點是氣門,為呼吸器官的開口,共有 9 對,用于氣體交換。排泄孔位于蠶的尾部,并非身體兩側的小黑點;蠶的眼睛為單眼,結構簡單且數量較多,并非兩側規則分布的小黑點。因此,這些小黑點的正確名稱是氣門,答案選A。15.CA.根據“過山車”設計要求繪制設計圖,正確;B.按照設計圖拼搭“過山車”軌道,過程中對設計進行微調,正確;C.把工作分為設計、搭建、測試、完善,組內成員每人完成其中一項,錯誤;按照設計圖拼搭“過山車”軌道,過程中對設計進行了微調。組內分工,合作搭建,交流討論,發現問題,及時調試。不能每人完成一項。16.C在建造過山車前應該先根據材料和實際進行設計,軌道的總長應在兩米以上,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軌道的坡度要有變化,根據設計圖和材料,制作我們的“過山車”,最后根據“過山車”的設計要求,完成對“過山車'’的評價。17.B墻上做手影游戲,如果要讓影子變大,手應該向光源靠近方向移動,如果要讓影子變小,手就應該向遠離光源方向移動。所以,想讓屏(墻壁)上的影子變大,要將遮擋物(手)向光源(電燈)方向移動。故答案為:B。18.B嫦娥一號是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制。故答案為:B。19.C影子是物體擋住光線后,映在地面或其他物體上的形象,它與光源和物體的相對位置密切相關,同一物體在不同的時間,同一地點,由于太陽照射的角度不同,影子的長短、方向也不同。故答案為:C。20.C物體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按運動方式分,可以分為滑動、轉動、滾動、振動、擺動等。回轉平臺打開方式是擺動。故答案為:C21.物體有平動、滾動、振動、跳動和擺動等運動方式,物體運動方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復雜的運動方式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方式。旋轉的陀螺的運動方式是轉動,運動的秋千的運動方式是擺動,運動的車輪的運動方式是滾動,運動的車身是平動,說話時聲帶運動時振動。22.(1)(2)1(1)家蠶的發育經歷了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因此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蠶卵是一個細胞,個體最小;以吧行為主的是幼蟲又叫蠶,幼蟲發育后期吐絲作繭,化為不食不動的蛹,蛹過一段時間羽化為成蟲——蠶蛾。成蟲有翅能飛行。(2)需要進食的階段是幼蟲期。23.(1)C(2)C(3)A(4)B(5)C(6)A(7)B(1)讀圖可知,摩天輪在售票處的西方150米的位置。(2)海盜船的運動方式既不是旋轉也不是平移,而是往復擺動。擺角一般在40°-60°之間,海盜船在做半圓周運動,因此它的運動形式是擺動 。(3)小科看到路邊的行道樹往后退去的原因是因為他選擇了汽車作為參照物。 當小科坐在行駛的汽車上時,他觀察到路邊的行道樹往后退去,這是因為行道樹與汽車之間的相對位置在不斷變化。參照物的選擇對于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這里,小科以汽車為參照物,因此看到行道樹往后退去 。(4)設計“過山車”軌道是關鍵步驟,需要分析現實游樂園中的過山車特點,確定軌道的長度、坡度和曲線設計 。接著,根據設計圖和材料制作“過山車”,選擇環保和成本效益高的材料 1。最后,進行測試和改進,根據測試結果調整軌道的設計和材料,確保“過山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5)增加軌道坡度的原因在于,坡度的增加可以使得小球在下滑過程中獲得更大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從而使小球獲得更高的速度。相比之下,增加軌道長度、設計寬軌道或增加終點寬度等方法并不能直接提高小球的初始速度 。(6)了讓小球在過山車上的速度有變化,可行的方法是軌道設計成曲線。 這是因為軌道設計成曲線可以使小球在行駛過程中速度發生變化,因為曲線軌道會使小球在行駛過程中產生向心力的作用,從而改變其速度 。(7) 測量“過山車”的軌道長度時,由于“過山車”軌道有直線和曲線兩種,所以應該用細繩直接從起點開始沿著軌道一直鋪到終點,這樣測量所用細繩的長度就是小球和起點之間的距離,然后用軟尺測量出距離即可。直尺不能測量彎道;秒表是測量時間的工具。24.(1)C(2)B(3)B(4)A(5)(從右上角逆時針)卵;幼蟲;蛹;成蟲(6)B蠶、卵、蠶蛹、蠶蛾是蠶的一生要經歷的四個形態,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蠶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在室溫下,最適合蠶卵孵化的溫度大約是室溫25℃。(1)蠶寶寶從蠶卵中破殼而出的過程,稱為孵化。蠶是卵開始新生命的。(2)食物、氣溫、有害氣體、疾病等,都會影響蠶的生存,養蠶時要格外注意。蠶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們應該精心照料它們。養蠶的注意事項包括:桑葉要保持新鮮、干凈,洗過的桑葉要晾干;每日對蠶的住所進行清潔,要注意通風;不能在蠶身上噴防蚊液。(3)當蠶的身體顏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體,一動不動,這是即將蛻皮之前的狀態,稱作“眠”,蠶蛻皮指的是蠶長到一定的階段,會長出新皮,換下舊皮的過程。(4)雌蛾體大,觸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體小,觸角黑色,腹部狹長,翅大,爬行較快,翅振動飛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舉起。(5)蠶的一生經歷四個階段:蠶卵→蠶→蠶蛹→蠶蛾。(6)太空蠶寶回到地面后,它們化蛹為蛾,順利“結婚生子”,產下蠶卵。科學家的后續研究顯示,太空蠶絲的強度、剛度與韌性以及斷裂強力均優于地面蠶絲。25.(1)B(2)A(3)C(4)B(5)由慢變快;直線(6)將起點A設置得更高一些;或適當降低C點的高度(1) 實驗1中,斜面相同,車輪形狀不同,把車輪a,車輪b,擺放在“斜面”上,發現車輪a滾動,車輪b靜止不動,他們運動情況不一樣,說明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與物體(車輪)的形狀有關。球形的或者圓柱形的在斜面上滾動;小立方體,六邊形在斜面上靜止。B正確。(2)實驗2中, 相同的車輪從高度不同的斜面滾下時,車輪c的速度比車輪d的速度要慢且穩。斜面坡度越大,物體從斜面上運動速度越快。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速度與斜面的坡度有關。A正確。(3)A: “過山車”軌道路線必須包含曲線軌道和直線軌道,以提供多樣化的運行體驗。A說法不合理。B:“過山車”軌道路線不能有斷口。B說法不合理。C:上下層的路線重疊時,下層的路線用虛線表示。C說法正確。(4) A:小球在軌道的運動方式是滾動,所以小球在滾動,A說法正確。B:小球運動的快慢與坡度有關,坡度越大,運動得越快,所以不是把起點設置的高,小球一定運動得快,B說法錯誤。C、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的運動是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是曲線運動。過山車的軌既有直線軌道又有曲線軌道,小球的運動軌跡包括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C說法正確。(5) 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是從高處運動到低處,運動會“由慢變快; 物體的運動路線是直線的叫做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路線是曲線的叫做曲線運動。小球經在AB段的運動路線是直線,屬于直線運動;(6)斜面坡度越大,物體從斜面上運動速度越快。陽陽 他們想提高小球在運動速度 ,可以將起點A的位置設置得更高,或者降低C點的高度。故答案為:(1)B(2)A(3)C(4)B(5)由慢變快(6) 將起點A設置得更高一些;或適當降低C點的高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