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地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種植業碳排放量指種植業生產中投入的生產資料及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量。種植業碳排放強度=碳排放量/糧食產量(單位:kg/t)。下圖為“2000~2019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種植業平均碳排放量與強度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我國種植業區域碳排放量與碳排放強度總體表現為( )A.東北平原:低排放強度-高排放量B.青藏地區:低排放強度-高排放量C.太湖平原:高排放強度-低排放量D.珠江下游:高排放強度-高排放量2.實現農業碳減排的關鍵在于( )A.提升農業機械化率 B.嚴守耕地紅線C.提升農業技術效率 D.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紅線環礁是海洋中呈環狀分布的珊瑚礁,由礁坪環繞著潟湖組成,適合建造人工島。2015年4月,我國在永暑礁局部完成吹沙填島作業,建立了2.8平方千米的人工島,簡稱永暑島。下圖為環礁局部剖面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該環礁中最不適合建造人工島的部位是( )A.向海坡 B.外礁坪 C.內礁坪 D.潟湖盆4.永暑礁變永暑島對保障我國國家安全的意義主要體現在( )①保護了南海生態環境 ②有效保障我國資源安全③拓展了陸地發展空間 ④加強對南海的有效管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江豚為胎生,懷孕11個月,每胎生一個。2022年南京長江江豚保護區內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約62頭,數量約為長江江蘇段總數的一半,占干流長江江豚總數量的10.4%。作為長江生態的“晴雨表”,近年來,江豚逐浪的生動景象頻頻出現,彰顯長江大保護的成效。完成下面小題。5.江豚在夏季暴雨到來之前,需要頻繁地出露水面“透透氣”,主要是因為( )A.水量增大 B.風力變大C.氣溫降低 D.氣壓變低6.歷史上長江江豚瀕危的自然原因是( )A.長江持續污染 B.食物持續減少C.天敵數量眾多 D.自然繁殖率低7.近年來,江豚數量的逐步恢復體現了自然環境( )A.支撐服務功能增強 B.供給服務功能增強C.調節服務功能增強 D.文化服務功能增強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強化重慶和成都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引領成渝地區統籌協同發展,推動成渝地區形成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下圖),進一步促進長江經濟帶的快速發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關于成渝地區的發展,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長江中游經濟帶,承東啟西 B.與長三角優勢互補,協作互動C.各主要城市均衡發展,分工明確 D.依托長江航道,減弱陸路交通9.成渝雙城經濟圈統籌協同發展,對地域文化的影響是( )A.擴大地域文化的影響力 B.強化地域文化的獨特性C.保護地域文化的穩定性 D.減弱地域文化的多樣性讀秦漢時期和明清時期黃土高原景觀及土地利用圖,完成下面小題。10.與秦漢時期相比,明清時期黃土高原景觀的變化原因可能有①開礦②降水增多③人口增加④過度開墾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11.與秦漢時期相比,明清時期景觀的變化可能引起的環境問題有①提高土壤肥力②氣候干旱③生物多樣性減少④沙塵暴增加⑤土壤酸化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黃河流經壺口,河床寬度從千米驟縮至30米,垂直跌落40多米,形成壺口瀑布。該瀑布有水底冒煙、澎湃驚雷、冰峰倒掛等季節性奇觀,其中水底冒煙景觀主要受瀑布上下游水位差及水量等因素的影響。瀑布再往下游便是高狹深陡的“十里龍槽”河谷。現國家計劃在瀑布上游興建古賢水利樞紐工程,下圖為黃河流域局部地區圖。據此完成題。12.壺口瀑布湍流急下,激濺起接天白霧,恰似水底冒煙。欣賞該奇觀的最佳時節是( )A.暮春 B.盛夏 C.初秋 D.隆冬13.有人擔心,澎湃驚雷的壺口瀑布將會消失,其主要是考慮到( )①河水流量②溯源侵蝕③泥沙含量④河谷形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古賢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將使壺口瀑布( )A.觀賞季延長 B.凌汛期縮短 C.水量更大 D.水色更黃下圖為2023年某日中國天氣網發布的秋褲預警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5.與圖中秋褲分割線大致吻合的地理分界線是( )①1月0℃等溫線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線③人口分布疏密界線 ④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與圖例“聞君將至驚坐起,急問秋褲在哪里”的“君”相伴而至的最可能是( )A.連綿陰雨 B.天高云淡 C.云雨大風 D.濃霧遮天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17年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的山東青島海水稻研究工程的海水稻最高畝產達621千克。海水稻是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特殊水稻,耐鹽率0.6%,不懼海水的短期浸泡,呈胭脂紅色,與普通大米相比淀粉含量少,口感堅硬干澀,但其富含鈣、鋅、硒及氨基酸等人類所需的微量元素,硒含量比普通水稻高7.2倍,又稱富硒大米。我國積極推廣海水稻種植,該種稻種植時不需施用肥料、農藥,不需除草,需要適量的淡水灌溉,可吸納海水的養料,株高可達1.7米,長勢旺盛。某海水稻試驗田在經歷了臺風“威馬遜”和“海鷗”導致的海水倒灌、多日浸泡之后,依然長勢良好。表為堿地海水稻與普通大米的對比。成分 堿地海水稻(/100g) 普通大米(/100g)蛋白質含量 14.6g 6.7g脂類含量 0.5g 較低鈉含量 17.6mg 幾乎為零(1)分析我國積極推廣海水稻種植的原因。(2)從“種糧”角度,分析如何發展海水稻種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廣西貴港市平南縣近年來通過圍繞打造“快、準、優”營商環境服務金字招牌目標,全力打造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助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就吸引了數百家企業落戶,東部地區的紡織服裝類企業紛紛“抱團轉移”“整產業鏈落戶”。在東部沿海地區紡織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過程中,抱團轉移成為一種新型轉移模式。下圖為平南縣地理位置示意圖。(1)指出平南縣建設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的有利條件。(2)分析紡織、服裝等產業抱團轉移的原因。(3)簡述大量紡織印染產業轉移到平南縣對其產生的有利影響。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些動植物曾繁盛于某一地質歷史時期,但在氣候變化(特別是第四紀氣候變化)后幾乎絕跡,只有極少數退縮到有限適宜空間幸存下來,這些物種被稱為孑遺生物。我國的秦嶺(最高峰3767m)、高黎貢山因保存較多的孑遺生物而成為著名的生物避難所,其中高黎貢山保存了更多孑遺生物。高黎貢山位于橫斷山脈西部(如下圖),呈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5128米,是一座低緯度、高海拔、窄長形的巨大山脈。山體跨越5個緯度,綿延約600千米。因其特殊的生態環境,高黎貢山成為第四紀冰期生物避難所,至今這里仍保存著眾多瀕危的物種,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1)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原因。(2)與秦嶺相比,分析高黎貢山保存了更多孑遺生物的原因。(3)有人認為,高黎貢山的生物多樣性也極其脆弱。請列舉這種說法的依據。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地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A D D D A B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C A A A C17.(1)海水稻蛋白質含量高,富含鈉,富含鈣、鋅、硒及氨基酸等人類所需的微量元素,營養豐富;農藥、化肥使用量少,海水稻“綠色”,品質好;適應性強,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海水稻單產較高,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嚴格管控(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海水稻的土地資源;加大技術投入培育海水稻的良種;加大政策扶持(或補貼),提高農民種植海水稻的積極性。18.(1)地價和勞動力價格低,建廠投資較少;當地政策優惠;當地營造了適宜紡織產業發展的營商環境。(2)紡織產業和服裝產業之間具有很強的生產工序上的聯系,抱團轉移使得相關企業間可以更好地實現生產工序上的協作;抱團轉移可以短時間形成大的生產規模,有利于及時滿足市場需求。(3)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增加居民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當地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促進當地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19.(1)緯度較低,水熱條件較好;地處熱帶、亞熱帶過渡區,物種豐富;地處偏遠,受人類活動干擾小。(2)緯度較低,受冰川影響較小;海拔較高、相對高度較大,生物的上下遷移空間更大;南北跨度大,生物的南北遷移空間更大。(3)環境多樣,每個物種的棲息地較小,生物種群規模較小;地形復雜(山高谷深),不同種群之間交流困難;在不同生態環境交錯的地帶(環境和物種復雜),導致生態不穩定;氣候變化威脅大;人類活動影響(森林砍伐、農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生物入侵等擠占原有生物生存空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