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 07 綜合題-2024-2025學年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 07 綜合題-2024-2025學年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含答案)

資源簡介

專題 07 綜合題-2024-2025學年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
1.(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連接簡單電路。
(1)桌子上有兩個小燈泡、兩節電池、一個開關,你能用導線連接讓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嗎?在右圖中試著畫一畫吧。

(2)一個簡單電路包括電源、開關、( )、( )4個部分。
2.(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下面是科學社團小朋友們在觀察月相時記錄的一些形狀,請你據此完成練習。
(1)從月初到月末上面照片的正確順序應該是( )。(填對應的序號)
(2)我國許多傳統節日是根據農歷設定的,七夕節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圖( ),中秋節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圖( )。(填對應的序號)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里的“圓缺”是指月相的變化,下列關于“圓缺” 變化成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月相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
B.月相的變化是月球本身形狀變化引起的
C.月相的變化與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有關
3.(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看圖認識小燈泡的結構。
(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結構名稱:
① ;② ;③ ;④ ;⑤ 。
(2)我們看到的燈光是圖中 (寫序號)發出的強烈光線。
4.(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連一連,使燈泡亮起來。
一個完整的電路要包括 、 、 、 四部分。
5.(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觀察下圖填寫運動方式。
車輪運動方式( );車把手運動方式( );車上的水壺運動方式( );腳踏板運動形式( )。
(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春暖花開,同學們坐上汽車去參加校外研學活動。汽車先是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后來進入了彎彎曲曲的鄉村公路。小朋友們一起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在他們游玩的時候,發現很多游玩項目跟我們四年級科學“物體的運動”單元有關,你來幫同學們解答一下吧。
6.汽車在去研學活動路上的運動是( )。
A.直線運動 B.曲線運動 C.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都有
7.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車輪的運動形式是( ),車廂的運動形式是( )。
A.平動;振動 B.振動;滾動 C.滾動;平動
8.汽車在剎車時,運動狀態( )。
A.由靜止變為運動 B.由運動變為靜止 C.沒有變化
9.小伙伴們在滑草時的運動屬于( )
A.滑動 B.滾動 C.兩者都有
10.下面( )是小朋友蕩秋千時秋千的運動路線。
A. B. C.
11.汽車行駛過程中,小明發現了如圖的標志時,汽車開始降慢速度行駛,說明行駛中的汽車具有( )。
A.能量 B.力氣大 C.沒有能量

(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你知道嗎?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安全用電非常重要。下面的問題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
12.要使手電筒能夠正常使用,那么兩節干電池的放置方式中,正確的是( )。
A. B. C.
13.在做“物體導電性測試”實驗中,下面( )材料連接在電路中,燈泡能發光。
A.銅絲 B.塑料 C.干木條
14.使用電器時要先開電器開關,后插電源。( )
15.遇到觸電,下面( )做法是錯誤的。
A.用手幫觸電者拿開電線 B.關掉開關,切斷電源 C.用干燥的木棍挑開電線
16.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
A.小心攀爬電線桿 B.在高壓線下放風箏 C.不用濕毛巾擦電器
17.下列安全用電的建議不正確的是( )。
A.不要購買“三無”的假冒偽劣家用電器
B.不要私拉亂接電線,不要隨便移動帶電設備
C.檢查和修理家用電器時,不必先斷開電源
18.細心的同學會發現,在寒冷、干燥的冬天,晚上脫毛衣時,有時會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還會有電火花產生,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
A.人身體上產生電流 B.衣服由于摩擦產生靜電 C.感應起電造成的

19.(23-24四年級下 山東菏澤 期末)回憶月相的變化規律,完成下列問題。
(1)我會排:某科學小組連續觀察了一個變化周期的月相,其中5張如圖所示。在一個變化周期中,按時間先后排列,月相變化的順序為:C→( )→B→( )→( )。(用下圖中的字母表示)下圖五個月相中,圖( )是滿月。
(2)我會選:通過持續觀測,科學小組知道一個變化周期中月相變化的規律是( )。
A.由圓到缺 B.由缺到圓 C.由缺到圓再到缺
(3)我會填:一天中不同時刻的月相,位置會隨時間推移逐漸( )(選填:東或西)移。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時刻觀察,月相的形狀和位置基本( )(選填:相同或不同)。
(4)我會做:假如要登上月球,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
(5)我會讀: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這樣寫道:“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作為四年級的小學生,請你分享一段有關月亮的古詩詞。(寫出一首詩的題目、作者、其中的兩句詩詞。)
20.(23-24四年級下 山東青島 期末)從古時候起,人們就開始了對“電”的探索,到如今,人類的一切活動幾乎都離不開電了。
(1)將小燈泡的構造與對應的名稱連起來。
(2)如圖所示,小燈泡亮起來時,發光的部位是 ( )(填圖中字母)。
(3)電可以讓電燈亮起來,讓風扇轉起來,讓熨斗熱起來,讓音箱響起來,這種能力就是( )它是一種能量。
(4)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電路,按照下面的要求讓房間里的兩盞燈亮起來。
一個開關控制兩盞燈
(5)觀察、分析上圖,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完整的簡單電路由( )、導線、用電器(如燈泡)和開關四部分組成。
21.(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濰坊 期末)將下圖8種材料的觸點①至⑧分別接入閉合電路中。
(1)請在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材料下面 的括號中打“√”,不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材料下面的括號中打“×”。
(2)如上圖箭頭所示,開關按壓點的塑料是( )按壓點連接的金屬條是在( )。
A.導體 B.絕緣體 C.不確定
22.(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濰坊 期末)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研究月球上的環形山形成的原因時,進行了如下模擬實驗:
實驗步驟:
(1)在水槽中鋪一些細沙,用大小不同的石子從( )(填“相同”或“不同”)高度落在沙子上,模擬隕石的撞擊。這些大小不同的石子落在沙子上,在沙子上撞擊出的“環形山”大小( )(填“相同”或“不同”)。
(2)大小相同的玻璃球分別從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到水槽中的沙子上,撞擊出的“環形山”大小( )(填“相同”或“不同”)。
實驗結論::由此,可以推斷月球上的環形山的形成可能與( )有關。
(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晴朗的夜空,我們會看到不同的月相,如圖是小明在不同的夜晚觀察到的月相,回憶月相的變化,完成各題。
23.將如圖的四幅照片按農歷月初到月底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24.通過對月相照片的排序,我發現在一個月內,月相變化的規律是:上半月( ),下半月( )。
A.由圓變缺;由缺變圓 B.由缺變圓;由圓變缺 C.無變化
25.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中描述的月相是上面( )號照片。
A.② B.③ C.④
26.同一天的不同時刻月相的位置形狀不一樣。( )

(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回憶“聲音的產生”的實驗,完成各題。
27.我會填:如圖所示:將紙屑放在鼓面上,輕輕敲擊鼓面,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紙屑 (選填“跳動”或“不動”);停止敲打鼓面,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紙屑 (選填“跳動”或“不動”);這個現象說明:聲音因物體 而產生。
28.手用力敲擊墻面,可以聽到聲音,但看不見墻面振動,這個現象說明墻面發聲時并沒有產生振動。( )
29.用橡皮槌敲擊音叉,敲擊動作停止了,但音叉發出的聲音不會馬上停止,而是要持續一定的時間,這是因為( )。
A.敲擊時音叉發出聲音,之后我們聽到的都是回聲
B.振動雖然停止了,但聲音還在繼續
C.敲擊動作雖然停止了,但是音叉還在振動
30.往開水瓶里倒水,隨著水位的升高,聽到的聲音( )。
A.越來越高 B.沒有變化 C.越來越低
31.唐代詩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這樣的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句詩中的“高”指的是( )。
A.聲音的長短 B.聲音的強弱 C.聲音是否尖銳
32.火車檢查員通過趴在鐵軌上聽火車開來的聲音,可以提前判斷火車是否即將駛來。這是利用了( )。
A.液體可以傳播聲音 B.固體可以傳播聲音 C.空氣可以傳播聲音
33.生活中有很多的噪音,說一說如何減少噪音對我們的危害?(至少說出兩條)


34.(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聲音的變化。
研究聲音的強弱與什么有關?
輕輕的敲鼓面時,鼓發出的聲音 ,鼓面振動 。
用更大的力敲鼓面的同一位置,聲音 ,鼓面振動 。
由此推想: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 有關。物體振動 聲音強;物體振動 聲音弱。
(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星光小學校園科技節上,在自制小臺燈展示區,小科同學制作的小臺燈吸引了很多同學的關注,這是因為小科的臺燈不僅美觀,而且所用的導線很少。小科同學是怎樣制作的呢?我們一起跟隨小科同學重溫小臺燈的制作過程。
35.(一)點亮小燈泡。
1.小科同學開始測試小燈泡是否能亮時只選擇了電池和導線,用了不同的鏈接方式,下列鏈接方式能點亮小燈泡的是( )。
A.B. C.
2.小科同學測試好兩個燈泡待用,連入電路時,要想方便的控制燈泡的亮滅,還需要( )。
3.小科同學準備好了各原件,請同學們幫忙用導線鏈接成完整的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36.(二)做好了電路,接下來就是選擇材料,小科需要選擇兩種材料,一種是能導電的材料用來代替導線,一種是不能導電的材料用來做支撐體和裝飾。他找到了如下材料:橡膠棒、玻璃棒、鋁條、銅條、竹條、卡紙、鐵條、塑料。
4.小科改進了電路裝置用來測試這些材料是否導電。如下圖:
小科把這些材料分別連入電路檢測器的M、N兩端,并將現象記錄在下表中,不過小科漏掉了3個材料的現象,請同學幫助小科補充完整。
材料 橡膠棒 玻璃棒 鋁條 銅條 竹條 卡紙 鐵條 塑料
燈泡是否發光 不發光 ( ) 發光 ( ) 不發光 不發光 發光 ( )

5.通過燈泡能否被點亮這個現象,我們知道了上述材料中能導電的是( )、( )、( )等,像這樣的材料屬于( );不能導電的是( )、( )、( )等,像這樣的材料屬于( )。(注:本題中能導電和不能導電的材料,各選擇三種正確的填空)
利用這些材料小科制作了他的小臺燈。同學們通過跟隨小科同學的制作,你應該也會選擇材料了,暑假里也動手制作一個自己的小臺燈吧。

37.(23-24四年級下 山東青島 期末)本學期,我們對月相進行了長期觀察與記錄,請根據月相的變化規律,完成下列問題。
初七18時 初七19時 初七20時
初五19時 初七19時 初九19時
二月初七19時三月初七19時四月初七19時
(1)小科在同一天晚上18時、19時、20時,在同一地點,觀察月相的位置和形狀,發現( )
A.形狀和位置都大致相同 B.形狀相同,位置不同 C.形狀不同,位置相同
(2)小科在5月的初五、初七、初九,同一時刻同一地點,觀察月相的位置和形狀,發現( )。
A.形狀和位置都不相同 B.形狀相同,位置不同 C.形狀不同,位置相同
(3)小科在二月、三月、四月的初七晚上19時,同一地點,觀察月相的位置和形狀,發現( )。
A.形狀和位置都不相同 B.形狀和位置都大致相同 C.形狀不同,位置相同
(4)小科連續觀察了一個變化周期的月相,其中5張如下圖所示。在一個變化周期中,按時間排列,月相變化的順序為( )→( )→B→( )→( )。(用下圖中的字母表示)

A B C D E
(5)通過持續觀測, 一個變化周期中月相變化的規律是( )。
A.由圓到缺 B.由缺到圓 C.由缺到圓再到缺
(6)小科和小亮兩名同學,根據“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詩中描述的月相,各畫了一幅畫,請你判斷( )畫得正確。
小科 小亮
A.小科 B.小亮 C.都正確
38.(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在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周末,小東在樓下騎自行車,你能說出行駛中的自行車有哪些運動方式嗎?
(1)從整體看,自行車的運動方式是( )。
(2)從局部看,車輪的運動方式是( );車把的運動方式是( );齒輪的運動方式是( );車座的運動方式是( )。
39.(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濰坊 期末)太空中有我們熟悉的太陽、地球和月球等天體,從古到今,人類一直在探索浩瀚的宇宙。請完成下列問題。
(1)2024年5月3日,( )探測器成功發射。之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并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采樣和起飛。
A.神舟十八號 B.嫦娥六號 C.神舟十五號 D.天舟六號
(2)下列關于太陽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太陽是一顆行星,給地球帶來了光照和熱量
B.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分別是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C.太陽這顆恒星沒有地球大,所以看起來很小
(3)小明探究月球環形山的成因。他將小球扔在平整的沙面上,觀察沙面留下的痕跡。小明想要驗證的觀點是( )。
A.隕石撞擊 B.月面陷落說 C.火山爆發說 D.水流沖刷說
(4)“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圖中與詩句相對應的月相是( )。
A. B. C. D.
(5)根據我們知道的月球資料,目前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請至少寫出兩條理由。
(6)我國太空探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圖表中是我國探索月球和火星的部分信息。與嫦娥三號相比,天問一號能通過降落傘來減速著陸,說明火星表面( )。
A.無重力 B.有大氣 C.有水
(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車來了
設計模擬實驗驗證:候車時越過安全線,會有什么危險?
40.向兩張相距較近的紙中間吹風,這兩張紙會( )。
41.實驗中的兩張紙,相當于( )。
42.對著中間吹風,代表車輛快速行駛時帶動( )。
實驗說明列車在高速行駛時,靠近列車的空氣流動速度( ),氣壓減小,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這種力會將距離列車過近的乘客推向( )方向造成危險。所以我們一定要在( )內候車。

(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運動的形式
43.從整體看,自行車的運動路線是( )。
44.從局部看,自行車剎車把手的運動形式是( ); 腳踏的運動形式是( );車輪的運動形式是( )。

(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回顧《植物的生長》單元,完成下列問題。
45.猴面包樹生長在常年多雨的環境中,以樹干吸滿水形似面包而得名。( )
46.我會排:某科學小組在教室的窗臺上種植了幾株辣椒,并進行了詳細的觀察記錄,通過交流他們發現,辣椒的生長順序為 → → 。(用字母表示)
A.種子萌發成幼苗 B.結出果實和種子 C.開花

(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回憶《生物的特征》單元,完成下列問題。仔細閱讀小明同學的長周期養蠶日記,并按要求回答問題。
觀察日期 發育階段 圈一圈 顏色
4月6日 幼蟲 灰白色
4月10日 幼蟲 淺灰色
4月14日 幼蟲 淺灰色
4月17日 幼蟲 更接近白色

觀察日期 發育階段 圈一圈 顏色
4月23日 幼蟲 青白色
4月27日 幼蟲 青白色
5月2日 幼蟲 青白色
5月4日 幼蟲 白色

觀察日期 發育階段 圈一圈 顏色
5月6日至5月8日 蛹 從淺黃色到黃色
5月20日 成蟲(蛹) 白色
5月21日 成蟲(蛾交尾) 白色
5月21日 幼蟲(雌產卵) 白色(卵為淺黃色)
47.通過閱讀觀察日記,我知道蠶的一生要經歷 、 、 、成蟲4個階段。
48.蠶在幼蟲階段經歷4次蛻皮后,身體由灰白色變成白色,逐漸變得透明。( )
49.養蠶的盒子要放置在( )的環境中。
A.潮濕 B.密封 C.通風干燥
50.我會思:在養蠶過程中,我們給蠶制造了一個溫馨的小家。在動物界,聰明的動物們會給 自己找到適合生存的家園,請幫下列小動物回家吧!(把序號寫在相應的小動物后面括號里)①樹洞;②水面浮巢;③蜂房;④草葉間;⑤地面洞穴;⑥陰暗潮濕的環境。
蝸牛( )蜜蜂( )兔子( )啄木鳥( )蟈蟈( )水鳥( )
51.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點,根據其特點,我知道以下( )都是生物。
A.生石花鐘乳石小狗 B.大樹老鼠珊瑚蟲 C.機器人小貓青草

(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資料一:習總書記說過: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只有不斷創新,中華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來。
資料二:北京時間2024年5月28日18時58分,經過約8.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八 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 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設備設施巡檢等任務。航天員葉光富再度漫步太空, 航天員李廣蘇首次執行出艙活動任務。
資料三:2024年全國高考新課標Ⅱ卷的作文題涉及了中國探月的成就:長久以來,人們 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隨著“天 問一號”飛離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遙遠的深空……
52.填一填:人們對神秘宇宙的向往亙古不變,經過全人類漫長的探究過程,人們通過 (舉一個例子)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是太陽的 (選填:恒星、行星或衛星)
53.太陽之所以看上去不大,是因為它離我們非常遠,而且體積比地球小。( )
54.我國的探月成就舉世矚目,通過學習,我們知道月球上有大大小小的環形山,下列( )的情況下,形成的環形山又大又深。( 實驗用石塊材質為同一種類型)
A.石塊直徑3cm在15cm處落下 B.石塊直徑2cm在15cm處落下 C.石塊直徑3cm在10cm處落下

55.(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用線代表導線,把下面的材料連接起來,要求閉合開關后,小燈泡能亮起來。
56.(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連接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57.(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端午節假期,王明去游樂園玩滑滑梯,熱愛科學的他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科學問題。
(1)按照運動路線,王明在經過①②這個滑滑梯的時候在做( )運動,經過③④這個滑滑梯的時候在做( )運動。
(2)王明在經過①②這個滑滑梯轉彎的時候速度降低了,運動狀態( )發生了變化(填“是”或“否”)。
(3)下列選項中,跟端午節初五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 B. C.
58.(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下圖是小科調查的家鄉的生物圖片,請你從生物與非生物的角度,評價小科的記錄是否準確。
答:圖片中屬于生物的有( );屬于非生物的有( )。
59.(23-24四年級下 山東臨沂 期末)生活中,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嗎?你是依據哪些事實推理出來的?請寫出兩個。
答:生活中,運動的物體( )。
我的依據是:①( );②( )。
60.(23-24四年級下 山東臨沂 期末)(選擇)借助簡單電路測試后發現:
像銅、鐵、鋁這樣的材料容易導電,屬于( )。像干木棒、塑料、玻璃這樣的材料不容易導電,屬于( )。
A.導體 B.絕緣體
這個過程就是為了驗證這些材料是否是導體在搜集( )。
A.推理 B.證據
61.(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濰坊 期末)為了室內展廳中多肉植物健康成長,請為多肉植物設計照明電路。
(1)畫線代替導線,把下面的材料連接起來,組成一個簡單電路,并畫出對應的電路圖。燈泡、電源、開關分別用右圖符號表示
(2)請在圖中用“+”、“-”號分別標出電池的正和負極。
(3)一個簡單電路包括( )、開關、( )和用電器4個部分。
(4)合上開關后,小燈泡沒有亮,但電池發熱變燙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5)為更加方便、節能,我們可以利用( )代替干電池為燈泡提供能量。
62.(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濰坊 期末)在自制小樂器的活動中,明明利用鋼管制作了鋼管琴(如下圖)。
(1)在制作小樂器的過程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邊制作邊設計,有問題再臨時改
B.直接制作,這樣更節省時間
C.先設計,再根據設計制作,最后改進完善
D.進行設計,再制作,制作后就不能再修改
(2)敲擊鋼管琴能發出聲音是因為( )在振動。如果將發聲的鋼管用手按住,將( ) (選填“會”或“不會”)聽到聲音。
(3)如果在鋼管琴上放一些紙屑,用小棒敲擊同一根鋼管,輕輕敲擊時,紙屑跳動得( ),(選填“高”或“低”),聲音( )。 (選填“強”或“弱”)。
(4)用相同的力敲擊鋼管,圖中( )號鋼管發出的聲音最高。
63.(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如圖是小燈泡各部分的名稱。
(1)連接實物時,把小燈泡的( )和( )連接在電池的正負極,小燈泡會亮起來。
(2)一個簡單電路包括電源(如干電池)、開關、( )、( )(如燈泡) 4個部分。
(3)電可以讓電燈亮起來,讓風扇轉起來,這種能力就是( )。
64.(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濰坊 期末)2022年4月18日,國家植物園正式揭牌,植物園分為南北兩園:北園主要展示來自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植物。南園展覽溫室,除了食蟲植物展示區外還有8個展室。園內鎮館之寶也不少,像猴面包樹、王蓮等。
(1)植物園中蓮的種類繁多,蓮生活在黏質土中,黏質土透水性和透氣性較差,幫助蓮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的結構是( )。
A.寬大的蓮葉 B.鮮艷的蓮花 C.有孔的蓮藕 D.膨大的蓮蓬
(2)百花盛開時,五彩斑斕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下圖是某蝴蝶的觀察記錄,由圖可知蝴蝶一生經歷( )、( )、( )、( )4個階段。
(3)為了美觀,設計師將園內通訊設備設計成“植物形態”,栩栩如生。你能從哪些方面幫助管理員辨別植物與通訊設備?(至少寫出兩條)
(4)植物園吸引著鳥類在這里筑巢,說一說你了解的動物依賴植物筑巢的例子。(2條)
65.(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如圖所示,將不同的物體分別接到A、B之間,閉合開關,可以通過觀察燈泡是否發光,來判斷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1)圖中小燈泡發光的部位是( )。
A.玻璃泡 B.燈絲 C.連接點
(2)用A、B兩個檢測頭分別接觸塑料尺的兩端,觀察到小燈泡( ),說明塑料尺是( );再用A、B兩個檢測頭分別接觸鐵釘的兩端,觀察到小燈泡( ),說明鐵釘是( )。
A.發光 B.不發光 C.導體 D.絕緣體
(3)一個簡單電路包括( )、( )、( )、( )四部分組成。
(4)檢測每種物體是否導電時,為什么都要重復三次實驗?

(5)安全用電,關系你我他,防止觸電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寫出3點)

66.(22-23四年級下 山東濰坊 期末)探究不同水的導電性。如下圖,冬冬將電路的兩個檢測頭依次放入自來水、純凈水、鹽水中,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
(1)根據圖中小燈泡的發光情況,我們可以知道自來水 ,純凈水 ,鹽水 。(均選填“導電”或“不導電”)
(2)冬冬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制作了一個水位自動報警器(如下圖),燒杯內裝有鹽水,A、B是兩個金屬塊,當水位達到金屬塊 時(填“A”或“B”),電鈴會響,從而發出警報。在這里鹽水和金屬塊的作用相當于簡單電路中的 。
(3)結合實驗,分析為什么不能用濕手去摸開關或插座?
67.(22-23四年級下 山東青島 期末)今天,人類的一切活動幾乎離不開電了。學習了《電》單元后,你對電一定有了更多的認識與了解,請完成下列問題。
(1)小燈泡的構造如下圖所示,其中A是( ),B是( )。
(2)請你用線代替導線接亮下圖的小燈泡。
(3)將導線直接與電池的正、負極連接在一起時,電池和導線會發燙就會造成( )。(選填:“短路”“斷路”)
(4)下列關于小燈泡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小燈泡的燈絲要有電流通過才能發光
B.小燈泡的玻璃泡不能導電,因此沒什么用
C.小燈泡的金屬架起到導電和支撐作用
(5)小明想讓更多燈泡亮起來,于是他又組裝了如圖的電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燈泡甲亮、乙不亮 B.小燈泡甲不亮、乙亮 C.小燈泡甲和乙都亮
(6)如果要在電路中增加一個開關,你認為一般采用( )來做開關。
A.導體 B.導體和絕緣體 C.絕緣體
68.(22-23四年級下 山東青島 期末)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這是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新階段的首發載人飛船,將為人類太空和宇宙探索帶來更多的可能。宇宙中有我們熟悉的太陽、地球和月球等天體。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題目。
(1)宇航員們在空間站中觀察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 )。
A.白色 B.藍色 C.黑色
(2)一個月內的月相變化規律是( )。
A.
B.
C.
(3)小科同學想知道不同質量的隕石撞擊對月球表面環形山的深淺有影響嗎?為此他在課下做了一個探究實驗。請你分析表中的數據,完成下列題目。
實驗序號 質量(g) 體積(cm ) 下落高度(cm) 坑的深度(cm)
1 20 7.5 70 5.0
2 60 7.5 70 14.6
3 85 7.5 70 15.9
該方案使用的2種實驗方法:( )實驗和( )實驗。
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 )。
(4)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上,如果不借助其他工具,宇航員能否聽到來自外界的聲音?為什么?
69.(22-23四年級下 山東青島 期末)比較太陽、地球和月球,將它們的相應特征用序號填寫到表格中。
①恒星 ②行星 ③天然衛星 ④會發光發熱
⑤形狀是球體 ⑥有生命體存在 ⑦表面有環形山
天體名稱 不同特征 相同特征
太陽
地球
月球

70.(22-23四年級下 山東濰坊 期末)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2019年1月3日(農歷十一月二十八),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著陸后,探測器對月表地形地貌、月球內部結構、地月空間與月表環境等進行了探測活動。
(1)下列關于月球描述正確的是( )。
A.沒有空氣 B.存在生物
C.月球是一顆行星 D.月球比地球大。
(2)所謂“軟著陸”,是指探測器在接近月面時,利用反向推力,降低探測器著陸時的速度。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3)“嫦娥四號”在月球軟著陸當天,在地球上觀察到的月相最接近圖( )。
A. B. C. D.
71.(22-23四年級下 山東濰坊 期末)閱讀觀察日記,回答問題。
4月28日,天氣有些轉暖,我發現裝蠶卵的盒子里多了一些黑黑的“小不點”。我把它們轉移到準備好食物的“家”里,蠶寶寶們很喜歡它們的食物,一刻不停地吃。
5月6日,近期蠶寶寶的食欲有些下降,頭胸部昂起,不再運動,好像睡著了一樣。我拍到了如下圖這樣的情景。
5月14日,今天看到它們的時候,我才打消了疑慮。它們又開始運動了,抬著小腦袋左右不停地晃動。
6月15日,安靜了一段時間的蠶寶寶“家”出現了一些白色的蛾子,它們產了很多卵。
(1)從日記中可知,蠶卵孵化需要 (填“溫暖”或“炎熱”)的環境。我們把剛從卵里出來的黑黑的“小不點”稱為 ,它們喜歡的食物是 。
(2)觀察日記中拍到的照片,這是蠶在 ,養蠶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這種現象共有 次。
(3)蠶產卵后,會觀察到的現象是( )。
A.蠶蛾繼續長大 B.蠶蛾開始吃食物 C.蠶蛾死去
72.(22-23四年級下 山東濟南 期末)本學期同學們開展了養蠶活動,下圖是小明為記錄蠶一生的變化而拍攝的照片,請你仔細觀察圖片,完成下列各題。
1 2 3 4 5
(1)圖1—圖4分別是蠶一生經歷的四個階段,請根據自己了解的蠶一生的變化,按照蠶一生變化的先后順序給照片1-4排序,正確的順序是( )。
(2)圖5是剛從卵中孵出來蠶的樣子,很像螞蟻,被稱為( )。
(3)蠶只有在( )階段才會吃東西。
(4)蠶蛾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所以,蠶屬于( )。
73.(22-23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我會畫: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它們連接起來。(要求導線接在接線柱上、閉合開關后小燈泡能發光)。
74.(22-23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自行車又稱腳踏車或單車,是一種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車種類很多,有單人自行車,雙人自行車,還有多人自行車。自行車是人類發明的最成功的人力機械之一,它是由許多的簡單機械組成的復雜機械,以人腳踩腳踏板作為動力進行運動。請你觀察圖片并結合生活經驗思考:騎自行車時會出現哪些運動方式?
把手的運動方式是( );車輪的運動方式是( );
腳踏板的運動方式是( );車座的運動方式是( )。
(22-23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看圖回答問題。
75.請連接下面的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76.仔細觀察上面的電路圖,可以發現開關是用回形針、圖釘和橡皮制作的,制作回形針和圖釘的材料是 ,橡皮是 。
77.電能幫我們做很多事情,因為電具有 。

78.(22-23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根據地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圖中號代表的數據:
① 千米② 平方千米
③ 千米④ 千米
(2)請問地球是一個怎樣的球體?
79.(22-23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為了研究小球的運動路線,小明將小球全部沾滿墨水,然后在白紙上滾動,就會留下小球的運動軌跡。
(1)小明將小球放在水平的斜面上,突然松手,小球在斜面上留下怎樣的運動軌跡?試著畫一畫吧。此次,小球的運動路線屬于哪種運動?
(2)若小明在斜面上粘上障礙物,則小球在斜面上留下的運動軌跡是怎樣的呢?請畫一畫吧。這一次,小球的運動路線屬于哪種運動呢?
(22-23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觀察月相。
80.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被( )照亮的部分。月球圍繞地球沿( )。(填“自西向東”或“自東向西”)
81.月相圓缺變化一個周期的時間為( )。(填“一天”或“一個月”或“一年”)
82.同學們一定讀過白居易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你認為詩中“月”的月相應該是上圖中( )(填序號)。
83.通過觀察分析月相變化的規律是怎樣的?

參考答案
1.(1)
(2) 導線 用電器
分析: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路徑,用電器之間工作的時候是相互影響的;而在并聯電路中有多條路徑,用電器之間工作的時候是互不影響的。串聯電路的特點就是電路中開關能夠控制每個用電器,而并聯電路用電器之間互不影響。
小題1:用導線把圖中的電器元件首尾連接,形成串聯電路,能夠讓兩個小燈泡同時點亮。
小題2:一個簡單的電路由電源、開關、導線、用電器四部分組成。電池的作用是持續供電;導線的作用是連接各個電器元件;開關的作用是連通或切斷電源;用電器的作用是利用電流工作。
2.(1)⑤③④②①
(2) ③ ④
(3)B
分析:由于太陽、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對位置,隨著月球繞地球運行而變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發生周期性的變化稱為月相。
詳解:(1)①是殘月,②是下弦月,③是上弦月,④是滿月,⑤是蛾眉月,所以按照從月初到月末,上面照片的正確順序應該是⑤③④②①。
(2)月相變化的順序是新月——蛾眉月——盈凸——滿月——虧凸——下弦月——殘月——新月,就這樣循環,月相變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約是農歷的一個月。七夕節是農歷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節是八月十五,月相是滿月。
(3)A.月相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說法正確。
B.月相的變化是月球本身形狀變化引起的,說法錯誤,月亮被照亮的部分發生周期性的變化稱為月相。符合題意。
C.月相的變化與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有關,說法正確。
3. 玻璃泡 燈絲 金屬架 金屬螺紋 連接點 ②
詳解:(1)小燈泡的結構簡單清晰,主要有玻璃泡、燈絲、金屬架、金屬螺紋、連接點等部分組成。
(2)②是小燈泡中的發光結構是燈絲,電流通過燈絲時,小燈泡發出強烈光線。
4.電源 用電器 導線 開關
詳解:如下圖所示,用導線將干電池、開關、小燈泡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電流回路,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出通過開關、小燈泡、導線流回電池的負極,就可以點亮小燈泡。
一個完整的電路應包括電源、用電器、導線和開關四部分。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導線是形成電流的通路,開關時控制電路的通斷。
5. 轉動 擺動 平動 轉動
詳解:常見的運動方式有平動、擺動、轉動、滾動等,騎自行車時:車輪運動方式轉動;車把手運動方式擺動;車上的水壺運動方式平動;腳踏板運動形式轉動。
6.C 7.C 8.B 9.A 10.A 11.A
分析:物體按運動方式分類,可以分為平動、轉動、滾動、擺動、振動等。物體運動方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復雜的運動方式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方式。
6.汽車先是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后來進入了彎彎曲曲的鄉村公路,所以汽車在去研學活動路上的運動是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都有。
7.物體按運動方式分類,可以分為平動、轉動、滾動、擺動、振動等。物體運動方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復雜的運動方式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方式。汽車行駛時,車廂的運動屬于平動,車輪的運動屬于滾動。
8.給物體施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汽車在剎車時,運動狀態由運動變為靜止。
9.物體按運動方式分類,可以分為平動、轉動、滾動、擺動、振動等。小伙伴們在滑草時的運動屬于滑動。
10.物體按運動方式分類,可以分為平動、轉動、滾動、擺動、振動等。小朋友蕩秋千時秋千的運動形式是擺動,運動路線是A。
11.運動的物體也有能量,叫動能。行駛中的汽車正在運動,所以具有能量。
12.A 13.A 14.× 15.A 16.C 17.C 18.B
分析:電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之一,是一種重要的能源。冰箱、洗衣機、電燈等電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高科技技術的發展也需要電的支持。人們的生產生活、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電。所以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
12.用多節電池的手電筒中,電池的連接方式是串聯,一節電池的正極與另一節電池的負極相連。
13.一般情況下,物體按照容不容易導電,分為導體和絕緣體。我們通常將那些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將那些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銅絲屬于導體;塑料、干木條屬于絕緣體。所以將銅絲連接在電路中,燈泡能發光。
14.開關是一種控制電流接通與斷開的裝置,能夠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電源、燈泡、開關連接好后,當開關處于閉合狀態時,電路構成了閉合回路;當開關處于斷開狀態時,電路就斷開了。使用電器時要先插電源,后開電器開關。
15.發現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切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齡小的同學遇到這種情況,應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處理,以防觸電。所以用手幫觸電者拿開電線是錯誤的做法。
16.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源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我們使用不當就會有觸電的危險,對人身造成傷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我們要提高安全用電的意識,比如不用濕毛巾擦電器、不要攀爬電線桿、不在高壓線下放風箏。
17.A.不要購買“三無”的假冒偽劣家用電器,正確;
B.不要私拉亂接電線,不要隨便移動帶電設備,正確;
C.檢查和修理家用電器時,不必先斷開電源,錯誤;檢查和修理家用電器時,要先斷開電源,避免觸電。
18.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靜電。在寒冷、干燥的冬天,晚上脫毛衣時,有時會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還會有電火花產生,這是由于衣服摩擦產生靜電。
19.(1) E A D B
(2)C
(3) 西 相同
(4)要有充足的氧氣;要穿上登月服,否則會被擠壓;要帶上壓縮餅干;要拿好特制的水;還要有遮擋太陽光的工具;要有保暖的物件;還要有登月艙
(5)《靜夜思》 作者李白,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蘇軾《水調歌頭》,詩句: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詳解:(1)月相的變化規律是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新月。根據圖示,C是新月,E是上弦月,B是滿月,A是蛾眉月,D是新月。因此,按時間先后排列,月相變化的順序為C→E→B→A→C。圖B是滿月。
(2)月相的變化規律是由缺到圓再到缺,即從新月開始,逐漸變成上弦月、滿月,然后再變成下弦月、殘月,最后回到新月。
(3)由于地球自轉,月亮在一天中不同時刻的位置會逐漸向西移動。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時刻觀察,月相的形狀和位置基本相同。
(4)需要做的準備包括:進行身體和心理的嚴格訓練,以適應太空環境。學習和掌握必要的航天知識和技能。準備充足的食物、水和氧氣等生活必需品。確保航天器和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詳細的登月計劃和應急預案。
(5)《靜夜思》 作者李白,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蘇軾《水調歌頭》,詩句: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20.(1)
(2)B
(3)電能
(4)
(5)電源
分析:電從電池的一端正極流出來,通過燈泡從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燈泡的另一個連接點流出,回到這個電池的另一端負極,形成一條完整的環路,燈泡就會發光。電路出了故障,電流就會中斷,燈泡就不會亮了。
詳解:(1)小燈泡是由A玻璃泡、B燈絲、C金屬架、D金屬螺紋和E連接點組成的。
(2)發光部位是B燈絲。
(3)根據對電能的認識,電可以讓電燈亮起來,讓風扇轉起來,讓熨斗熱起來,讓音箱響起來,這種能力就是電能。
(4)根據題干要求,用一個開關控制兩盞燈的亮滅。這個電路連接方法可以是串聯,也可以是并聯。串聯是把電路元器件逐個順依次連接起來,并聯是把電路并列地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如下圖所示,用線代替導線,在圖中把小燈泡與電池依次連接,形成一個串聯電路。如圖:
(5)用導線把各電器元件依次連接起來即可組成一個簡單電路。一個簡單電路里包括電源、導線、用電器(如燈泡)、開關四個部分。
21.(1)
(2) B A
解析:小題1:根據材料的導電性,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是銅條、鋁條、鐵條,像這樣的物體,稱為導體;不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是橡皮筋、毛線、塑料棒、干木棒,像這樣的物體稱為絕緣體。
小題2:開關按壓點的塑料是絕緣體,因為塑料不導電;按壓點連接的金屬條是導體,因為金屬導電。
22.(1) 相同 不同
(2) 不同 隕石下落的高度和大小
分析:環形山通常指月球表面月坑的周圍環繞著高出月面的環形山。
小題1:在水槽中鋪一層細沙,用大小不同的石子從相同高度落在沙子上,模擬隕石的撞擊,不同大小的石子落在沙子上產生的坑洞各不相同。
小題2:在模擬月球環形山形成的實驗中,大小不同的石子模擬的是隕石,盤子里的沙子模擬的是月球表面。從相同的高度往沙盤里丟下大小不同的石子,環形山大小不一樣。
由此,可以推斷月球上的環形山的形成可能與隕石的高度、大小有關。
23.C 24.B 25.A 26.×
分析: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
23.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農歷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新月。根據月相的亮面方向和面積大小進行排序,順序是③-②-④-①。
24.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農歷下半月由圓到缺。
25.月相變化的順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滿月→虧凸→下弦月→殘月→新月,就這樣循環,月相變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約是農歷的一個月。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中描述的月相是滿月,即②號照片。
26.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同一天的不同時刻月相的位置不同,但是形狀大致相同。
27. 跳動 不動 振動 28.× 29.C 30.A 31.B 32.B 33.安裝汽車消音器,設立隔離屏障,捂住耳朵,遠離噪聲源
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向著四面八方傳播的。
27.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將紙屑放在鼓面上,用鼓槌敲擊鼓面,由于鼓面在振動,所以紙屑在跳動;停止敲打鼓面,鼓面停止振動,所以紙屑停止跳動。
28.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手用力敲擊墻面,可以聽到聲音,但看不見墻面振動,這是因為墻面振動很微弱,我們看不到。
29.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用橡皮槌敲擊音叉,敲擊動作停止了,但音叉發出的聲音不會馬上停止,這是因為音叉還在振動,所以我們能聽到聲音。
30.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越慢,聲音就越低。往開水瓶里倒水,這是瓶內的空氣在振動發聲。隨著水位的升高,空氣柱變短,振動速度加快,聽到的聲音越來越高。
31.音量指聲音的強弱,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句詩中的“高”指的是聲音的強弱。
3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火車檢查員通過趴在鐵軌上聽火車開來的聲音,可以提前判斷火車是否即將駛來。鐵軌是固體,所以這是利用了固體可以傳播聲音。
33.長時間處于噪聲環境中,可能使我們的聽力受到損害。所以在噪音大的環境中工作,要有必要的防護措施。減少噪聲對我們的危害的方法較多,例如聽到巨大聲響時,要張開嘴或捂住耳朵;正確使用耳機:音量不要太大;遠離噪聲;給汽車安裝消音器;在噪聲較大的環境中,戴隔音耳塞、耳罩。
34. 弱 幅度小 強 幅度大 幅度 幅度大 幅度小
詳解: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音量的單位是分貝。音量是由物體振動幅度決定的。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鼓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與鼓面的振動幅度有關。輕輕的敲鼓面時,鼓發出的聲音弱,鼓面振動幅度小。用更大的力敲鼓面的同一位置,聲音強,鼓面振動幅度大。
35.1.C
2.開關
3.
36. 不發光 發光 不發光 鋁條 銅條 鐵條 導體 橡膠棒 玻璃棒 竹條 絕緣體
分析:在電路中,電是持續流動的。電從電池的一端正極流出來,通過燈泡從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燈泡的另一個連接點流出,回到這個電池的另一端負極,形成一 條完整的回路,燈泡就會發光。電路出了故障,電流就會中斷,燈泡就不會亮了。
35.只有C圖電路中電流流過小燈泡,并形成完整的回路,小燈泡才會發光。A圖和B圖電路發生短路、斷路時,小燈泡都不會發光,所以C符合題意。
36.開關是一種控制電流通斷的裝置。小科同學測試好兩個燈泡待用,連入電路時,要想方便的控制燈泡的亮滅,還需要開關,開關由導體和絕緣體共同構成。
小題3:電從電池的一端正極流出來,通過燈泡從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燈泡的另一個連接點流出,通過連接開關,回到這個電池的另一端負極,形成一條完整的閉合 電路,燈泡就會發光。如圖:
小題4:能導電的物體是導體,不能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小科準備的這些材料,玻璃杯屬于絕緣體,不導電,所以燈泡不發光;銅條是導體,小燈泡發光;塑料是絕緣體,小燈泡不發光。
小題5:通過上表統計的現象,我們知道了上述材料中能導電的是鋁條、銅條、鐵條等,像這樣的材料屬于導體;不能導電的是橡膠棒、玻璃棒、竹條等,像這樣的材料屬于絕緣體。
37.(1)B
(2)A
(3)B
(4) C E A D
(5)C
(6)A
分析: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詳解:(1)根據題干觀察可知,在同一天晚上18時、19時、20時,在同一地點,觀察月相的位置和形狀,發現形狀相同,位置不同。
(2)根據題干觀察可知,在同一個月的初五、初七、初九,同一時刻同一地點,觀察月相的位置和形狀,發現形狀和位置都不相同。
(3)根據題干觀察可知,在二月、三月、四月的初七晚上19時,同一地點,觀察月相的位置和形狀,發現形狀和位置都大致相同。
(4)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農歷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新月。所以按時間排列,月相變化的順序為C→E→B→A→D。
(5)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農歷下半月由圓到缺.
(6)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農歷九月初三的月相是蛾眉月,亮面在右邊,所以小科畫得正確。
38.(1)平動
(2) 滾動 擺動 轉動 平動
詳解:(1)物體按運動方式分類,可以分為平動、轉動、滾動、擺動、振動等。從整體看,自行車的運動方式是平動。
(2)物體按運動方式分類,可以分為平動、轉動、滾動、擺動、振動等。物體運動方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復雜的運動方式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方式。從局部看,車輪的運動方式是滾動;車把的運動方式是擺動;齒輪的運動方式是轉動;車座的運動方式是平動。
39.(1)B
(2)B
(3)A
(4)D
(5)月球上晝夜溫差大、沒有空氣,沒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不適合人類居住
(6)B
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距地球約38.4萬千米,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
詳解:(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是一個從有限到無限的過程。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之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并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采樣和起飛。
(2)A.太陽是一顆行星,給地球帶來了光照和熱量,錯誤;太陽是一顆恒星;
B.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分別是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正確;
C.太陽這顆恒星沒有地球大,所以看起來很小,錯誤;太陽比月球大400倍,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是月亮和地球距離的400倍。由于太陽離地球遠,月球離地球近,所以站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太陽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在真實的太空中,太陽比月球大得多。
(3)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他將小球扔在平整的沙面上,觀察沙面留下的痕跡。小明想要驗證的觀點是隕石撞擊。
(4)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九月初三的月相是蛾眉月,即D。
(5)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由于月球上晝夜溫差大、沒有空氣,沒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不適合人類居住。
(6)降落傘是一種利用空氣阻力實現從高空緩慢下降的專用工具,在應急救援、空投物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火星上可以利用降落傘來減速,說明火星是有大氣的。
40.貼在一起 41.車輛周邊的物體 42. 空氣流動 加快 列車 安全線
分析:列車在高速行駛時,靠近列車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氣壓減少,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這種力會將距離列車過近的乘容拉向列車方向造成危險。
40.中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快的時候,兩張紙會貼在一起。
41.實驗中的紙模擬的是車輛周邊的物體,屬于模擬實驗。
42.車輛行駛會帶動空氣流動,形成風。
車輛在快速前進的時候,當車輛離開原來位置的瞬間,靠近車輛所在位置空氣流動速度大,兩側空氣多,空氣從多的地方流向少的地方,就形成了風會將距離列車過近的乘客推向列車,為了避免危險我們要在安全線內候車。
43.直線運動 44. 轉動 轉動 轉動
分析:物體運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平動、振動、轉動、滾動和擺動等,各種運動形式之間互相聯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43.從整體看:自行車的運動路線是直線運動。
44.從整體看:自行車的運動形式是平動。自行車把手的運動形式是擺動。轉動:也叫旋轉運動,就是圍繞著一個中心點做圓周運動,整體不發生位置的變化。比如:小風車、腳踏、鐘表指針、齒輪等。腳踏的運動形式是轉動;車輪的運動形式是轉動。
45.× 46. A C B
分析:植物有多種多樣的形態特征,這些特征可以適應其自身的生長環境。
45.猴面包樹是因為其果實形似面包,是猴子很喜歡的食物因此得名。
46.一株植物要生長就必須先由種子萌發成為幼苗,再開花授粉結出果實和種子,故順序為:ACB。
47. 卵 幼蟲 蛹 48.√ 49.C 50. ⑥ ③ ⑤ ① ④ ② 51.B
分析: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卵是胚胎發育、發育形成幼蟲的階段,幼蟲是攝取食物營養的生長階段,蛹是從幼蟲向成蟲過渡的變態階段,成蟲是交配產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階段。
47.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這四個階段,像蠶這樣幼時和成年后外部形態差別很大的叫做變態發育。
48.蠶在蛻過四次皮后到達五齡蠶,此時它的身體由黑色的蟻蠶變為白胖帶些透明的樣子準備結繭。
49.食物、氣溫、有害氣體、疾病等,都會影響蠶的生存,養蠶時要格外注意,要把蠶養在通風干燥的環境里,故選C。
50.蝸牛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蜜蜂生長在蜂房里,靠采蜜生活;兔子生活在地面洞穴,啃食青草;啄木鳥生活在樹洞,啄食樹木里的害蟲;蟈蟈生活在草葉間;水鳥生活在水面浮巢。
51.生物都有生命,可以生長、發育、繁殖,也會衰老、死亡。鐘乳石和機器人不會生長發育繁殖,是非生物,故選B。
52. 麥哲倫環球航行 行星 53.× 54.A
分析: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
52.人們在探索地球的形狀過程中有許多的猜測,后來麥哲倫環球航行、月相的形狀等證明了地球是球形,地球是太陽的行星。
53.太陽看上去不大是因為離地球很遠,太陽的體積很大,大約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
54.如果想形成大而深的坑洞,那么就需要更大體積更高高度的石塊,3厘米直徑,15厘米高度的石塊可以形成大而深的環形山,故選A。
55.
詳解:電路是一個閉合的回路,簡易電路必備的電器元件有電源、導線、開關和電器。電源、燈泡、開關用導線依次首尾連接在一起,形成閉合回路,小燈泡就會發光。
56.
詳解:電從電池的正極流出,通過燈泡,回到這個電池的負極,形成一個完整的環路,燈泡就會發光。在此圖中導線在通過小燈泡后,要連接開關,再回到電池負極。最后開啟開關,小燈泡就能亮起來。
57.(1) 曲線運動 直線運動
(2)是
(3)C
詳解:(1)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的運動是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是曲線運動。小樂從①②滑梯上滑下來的運動軌跡是曲線,故是曲線運動。經過③④這個滑滑梯的時候運動軌跡是直線,所以在做直線運動。
(2)在經過滑梯轉彎的時候速度降低了,王明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
(3)圖A為滿月,圖B為下弦月,圖C為蛾眉月,端午節初五的月相是蛾眉月,故C符合題意。
58. ②⑧ ①③④⑤⑥⑦
詳解:生物的特征有:生物體能生長;生物體具有應激性;生物體能生殖和發育;生物體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生物體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環境并影響環境;生物體能跟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生物體可以呼吸。圖片中屬于生物的是②⑧。
而非生物不具有以上特征,圖片中屬于非生物的是:①③④⑤⑥⑦。
59. 具有能量 運動的錘子能把核桃砸開 運動的球能把瓶子擊倒
分析: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運動的物體也有能量,叫動能。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學物質中,叫化學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能量可以使物體運動或發生變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進行相互的轉換和傳遞。
詳解: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能夠對其他物體產生影響。根據運動的球能把瓶子擊倒、運動的錘子能把核桃砸開等事實,能夠推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的結論。
60. A B B
分析: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六個步驟。
詳解:一般情況下,物體按照容不容易導電,分為導體和絕緣體。我們通常將那些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將那些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銅、鐵、鋁屬于導體,干木棒、塑料、玻璃屬于絕緣體。這個過程就是為了驗證這些材料是否是導體在搜集證據。
61.(1)
(2)
(3) 電源 導線
(4)電池短路
(5)太陽能電池板
分析:在電路中,電是持續流動的。電從電池的一端正極流出來,通過燈泡從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燈泡的另一個連接點流出,回到這個電池的另一端負極,形成一條完整的回路,燈泡就會發光。電路出了故障,電流就會中斷,燈泡就不會亮了。
詳解:(1)用一節干電池、兩根導線,將小燈泡連接入電路中,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出通過小燈泡、導線流回電池的負極,就可以點亮小燈泡。繪制電路圖時,盡量按照實際的電路描下來,正確反映各個電路元器件的位置和電路設計情況。但是繪制簡單電路圖時,盡量將導線畫成直線,不要交叉。
(2)電池是一種常見的便攜式電源,主要有兩極:正極和負極。電池的銅帽一端為正極,用“+”表示,鋅殼一端為負極,用“-”表示。
(3)一個簡單的電路由電源、開關、導線、用電器四部分組成。電源的作用是持續供電;導線的作用是連接各個電器元件;開關的作用是連通或切斷電源;用電器的作用是利用電流工作。
(4)當導線直接與電池的正、負極相連,而沒有經過小燈泡時,就會造成短路。短路時,電池中的電會很快消耗完,電線和電池會在一瞬間發熱變燙,不僅燈泡不能發光,電池也會很快壞掉,甚至可能爆炸。
(5)電源的類型很多,為更加方便、節能,我們可以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代替干電池為小燈泡提供能量。
62.(1)D
(2) 鋼管 不會
(3) 低 弱
(4)1
分析:樂器指可以用各種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樂器分為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和其他樂器四類,不同的樂器振動的部位是不同的。二胡、小提琴是弦樂器,長號、軍號是管樂器,小鼓、木琴是打擊樂器,口琴、手風琴屬于其他樂器。
詳解:(1)自制小樂器分為四個步驟,依次為設計、制作、演奏和改進。在制作小樂器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先設計,再根據設計制作,最后改進完善。
(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敲擊鋼管琴能發出聲音是因為鋼管在振動。如果將發聲的鋼管用手按住,鋼管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將不會聽到聲音。
(3)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如果在鋼管琴上放一些紙屑,用小棒敲擊同一根鋼管,輕輕敲擊時,鼓面振動幅度小,紙屑跳動得低,聲音弱。
(4)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越慢,聲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敲擊鋼管,圖中1號鋼管最短,振動速度最快,所以發出的聲音最高。
63. 燈絲 連接點 導線 用電器 電力
分析:電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之一,是一種重要的能源。冰箱、洗衣機、電燈等電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高科技技術的發展也需要電的支持。人們的生產生活、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電。
小題1:小燈泡是用電器,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和兩個連接點組成的,其中發光部位是燈絲。只有電流流過它時,小燈泡才會發光。所以連接實物時,把小燈泡的燈絲和連接點連接在電池的正負極,小燈泡會亮起來。
小題2:一個簡單的電路由電源、開關、導線、用電器四部分組成。電源的作用是持續供電;導線的作用是連接各個電器元件;開關的作用是連通或切斷電源;用電器的作用是利用電流工作。
小題3:電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之一,是一種重要的能源。冰電可以讓電燈亮起來,讓風扇轉起來,這種能力就是電力。
64.(1)C
(2) 卵 幼蟲 蛹 成蟲
(3)植物是生物,通訊設備是非生物,根據生物與非生物的不同點來辨別即可,比如是否能夠生長,是否能夠繁殖后代等。
(4)喜鵲的窩建在高高的樹干上; 松鼠在樹干中打洞
分析:植物的形態與它們的生長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植物為了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會慢慢進化出與生存環境相匹配的形態,并隨著不停的優勝劣汰,最適合生存的植物形態便延續了下來。
詳解:(1)蓮是常見的水生植物,蓮的地下莖和葉柄有孔,可以儲存空氣,有利于蓮在水下呼吸,有孔的蓮藕是幫助蓮在淤泥環境中較好生存的結構。
(2)完全變態發育過程中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與成蟲的顯著不同。蝴蝶和蠶一樣,其發育過程都是完全變態發育,所以蝴蝶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
(3)自然界中的物體可分為有生命的和沒有生命的兩大類,植物是生物,通訊設備是非生物,根據生物與非生物的不同點來辨別即可,比如是否能夠生長,是否能夠繁殖后代等。
(4)動物依賴植物筑巢或將植物作為庇護所的例子喜鵲的窩建在高高的樹干上;松鼠在樹干中打洞;蜜蜂的巢建在樹干上。
65.(1)B
(2) B D A C
(3) 電源 導線 開關 用電器
(4)使實驗結果更準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5)不用濕手觸摸電器、開關等。不靠近高壓電線。不用插座中的電做實驗。
詳解:(1)小燈泡發光的部位是燈絲。
(2)塑料尺是絕緣體,鐵釘是導體。塑料尺接入電路中小燈泡不會發光。鐵釘接入電路中小燈泡會發光。
(3)一個簡單電路包括電源、導線、開關、用電器四個部分。
(4)檢測每種物體是否導電時,重復三次實驗是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5)安全用電的做法:不用濕手觸摸電器、開關等。不靠近高壓電線。不用插座中的電做實驗。
66.(1) 導電 不導電 導電
(2) B 開關
(3)因為濕手容易導電,有觸電危險。
詳解:(1)電路檢測器是一個簡單電路,由電池、小燈泡和若干導線組合而成。我們可以用電路檢測器檢測物體導電性和電路的通斷。根據圖中小燈泡的發光情況,冬冬知道自來水可以導電,純凈水不可以導電,鹽水可以導電。
(2)冬冬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制作了一個水位自動報警器,燒杯內裝有鹽水,A、B是兩個金屬塊,當水位達到金屬塊B時,電鈴會響,從而發出警報。這是利用了鹽水可以導電的特性,在這里鹽水和金屬塊的作用控制電流的通與斷,相當于簡單電路中的開關。
(3)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導體。人體、大地和不純凈的水屬于導體。因為生活中的水是(自來水)是導體,即使手上沾的是純凈水,也會因為溶解汗液中的鹽分變成導體,所以用濕手去摸開關或插座時,容易觸電。
67.(1) 燈絲 連接點
(2)
(3)短路
(4)B
(5)C
(6)B
分析:電從電池的一端正極流出來,通過燈泡從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燈泡的另一個連接點流出,回到這個電池的另一端負極,形成一條完整的回路,燈泡就會發光。
詳解:(1)小燈泡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金屬螺紋、連接點等部分組成。所以A是燈絲,B是連接點。
(2)連接電路時,要讓電從電池的一端正極流出來,通過燈泡從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燈泡的另一個連接點流出,回到這個電池的另一端負極。
(3)當電池的兩端被導線直接連接在一起時,就會發生短路。短路時,電池、導線會發熱變燙。
(4)小燈泡的燈絲要有電流通過才能發光,正確;小燈泡的玻璃泡不能導電但玻璃泡的作用是保護燈絲,有絕緣作用,錯誤;小燈泡的金屬架起到導電和支撐作用,正確。
(5)該電路是一個串聯電路,所以電路上的甲、乙小燈泡都會亮。
(6) 制作開關的材料一般采用絕緣體與導體組合。手柄用絕緣體,開關部分用導體。
68.(1)B
(2)B
(3) 模擬 對比 球的質量越大,撞擊產生的坑越深
(4)如果不借助其他工具,宇航員不能聽到來自外界的聲音,因為真空環境缺乏聲音傳播的介質。
分析: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氣體、固體和液體都可以充當聲音傳播的介質。
詳解:(1)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總面積的71%,陸地占29%;故人們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粗略的說明全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例。宇航員們在空間站中觀察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藍色。
故選B。
(2)月球在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太陽始終照亮月球的一半,另一半我們看不見,但由于我們看月球亮面的角度不斷變化,就出現了月相變化。月相變化的規律是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圓,直到滿月,亮面在右側;下半月,月相由圓到缺,直到殘月,亮面在左側。給出的圖像符合一個月內的月相變化規律是B。
故選B。
(3)①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環形山的形成原因曾有過許多的猜測,現在公認的觀點是“撞擊說”,這種觀點認為:環形山是長期以來流星、隕石撞擊后留下的痕跡。我們設計實驗來驗證,該方案使用的2種實驗方法:模擬實驗和對比實驗。
②通過實驗可以看出,從同一個高度下落,不同質量的球砸出的坑的深度不同,球的質量越大,撞擊產生的坑越深。
(4)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無法在真空環境中傳播。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上是真空環境,如果不借助其他工具,宇航員不能聽到來自外界的聲音,因為真空環境缺乏聲音傳播的介質。
69.
天體名稱 不同特征 相同特征
太陽 ①④ ⑤
地球 ②⑥
月球 ③⑦

分析: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包括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
詳解:月球、地球與太陽都是很多人熟悉的星體,形狀都是球體,太陽體積最大,地球次之,月球體積最小。太陽是恒星,會發光發熱;地球是行星,有生命體存在;月球是天然衛星,表面有環形山。
70.(1)A
(2)運動速度
(3)A
詳解:(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對于所環繞的行星,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A觀點正確,月球上沒有空氣;B觀點錯誤,月球上不存在生物;C觀點錯誤,月球是地球的衛星;D觀點錯誤,月球比地球小。
(2)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所謂“軟著陸”,是指探測器在接近月面時,利用反向推力,降低探測器著陸時的速度。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
(3)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月相圓缺變化一個周期的時間是一個月,月相在一個月中的變化規律是上半月由缺變圓,下半月由圓變缺。“嫦娥四號”在月球軟著陸是在農歷的十一月二十八,此時的月相屬于殘月,故選A。
71.(1) 溫暖 蟻蠶 桑葉
(2) 蛻皮 4
(3)C
詳解:(1)蠶卵孵化需要溫暖的環境。我們把剛從卵里出來的黑黑的小不點稱為蟻蠶,身體顏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極細小,長約2-3毫米,樣子有點像螞蟻,叫蟻蠶。在它“家”里準備的食物是切成條的桑葉。
(2)蠶寶寶生長到一定階段會長出新皮,換下舊皮,這叫“蛻皮”。蠶的一生要蛻好幾次皮。 蛻皮是蠶生長過程中的顯著特點。蠶食欲下降,頭胸部昂起,不再運動,好像睡著了一樣,這是蠶在蛻皮。養蠶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這種現象共有4次。
(3)蠶蛾產卵后,蠶蛾口器退化,不能吃任何食物,也不會飛,最后蠶蛾死掉了,所以C符合題意。
72. 3142 蟻蠶 幼蟲 昆蟲
分析: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蠶的一生變化經過卵、蟻蠶、蛻皮、吐絲結繭化蛹、蠶蛾、交配、產卵的循環,蠶的一生總共56天的左右。
詳解:(1)桑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圖中的1234分別是幼蟲、成蟲、卵、蛹,所以按照蠶一生變化的先后順序給照片1-4排序,正確的順序是3142;
(2)蠶從蠶卵中孵化出來時,身體的顏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極細小,且多細毛,樣子有點像螞蟻,所以叫蟻蠶。移動蟻蠶的時候,要用毛筆或羽毛輕輕地把它刷到桑葉上。
(3)蠶的幼蟲形態是攝取食物營養的生長階段,蠶最愛吃的食物是桑葉。
(4)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昆蟲的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大多數昆蟲都有一對或者兩對翅膀。蠶屬于昆蟲。
73.
詳解:電從電池的一端正極流出來,通過燈泡從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燈泡的另一個連接點流出,回到這個電池的另一端負極,形成一條完整的環路,燈泡就會發光。如下圖所示,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電池、開關、燈泡依次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簡單串聯電路,閉合開關后,形成電流閉合通路,小燈泡能發光。
74. 擺動 滾動 轉動 平動
詳解:物體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運動形式有平動、轉動、擺動、滾動、振動等。同一物體不同部分的運動形式可能不同。比如自行車在向前運動時,把手的運動方式在調整方向時是擺動;車輪的運動方式是滾動;腳踏板的運動方式是轉動;車座的運動方式是平動。
75. 76. 導體 絕緣體 77.能量
解析:75.電路中的燈泡正常工作,必須連接進一個完整的閉合電路。如下圖所示,一節電池、一個燈泡一個開關和若干根導線就可以連接成為一個簡單的閉合電路,使電流形成回路,燈泡正常發光。
76.一般情況下,物體按照容不容易導電,分為導體和絕緣體。像鋼尺、鐵釘這些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像木頭、塑料、橡皮這些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開關是一種控制電流接通與斷開的裝置, 用導體和絕緣體兩種材料做成。其中絕緣體用來承載導體部分,導體部分用來接通或者斷開電路。回形針和圖釘的材料是導體,橡皮是絕緣體。
77.用電器有了電就可以進行各種工作,做各種運動或者發光、發聲、發熱,我們把電具有的這種能量叫電能。
78.(1) 4萬 5.1億 6357 6378
(2)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詳解:(1)地球的形狀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0091千米。
(2)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通過應用遙感技術,能夠精確的計算出地球形狀的各種數據,證明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79.(1) ;直線運動;
(2);曲線運動。
分析:把物體運動的路徑連成線,可以表示物體運動的軌跡。根據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還是曲線,將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的運動是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是曲線運動。
詳解:(1)根據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還是曲線,將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將小球放在水平的斜面上,突然松手,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軌跡是直線,所以屬于直線運動;
(2)把物體運動的路徑連成線,可以表示物體運動的軌跡。根據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還是曲線,將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小明在斜面上粘上障礙物,小球的運動軌跡是曲線,所以屬于曲線運動。
80. 太陽
自西向東 81.一個月 82.② 83.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邊;下半月再由圓到缺,亮面在左邊。
解析:80.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
81.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
82.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①是初八的上弦月,②是初三的蛾眉月,③是十五的滿月,④是二十八的殘月。
83.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邊;下半月再由圓到缺,亮面在左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宜阳县| 红河县| 博爱县| 鹤壁市| 陇南市| 扎兰屯市| 砚山县| 浪卡子县| 胶南市| 手机| 扶绥县| 绥江县| 九龙县| 远安县| 手游| 栾川县| 合阳县| 大宁县| 南丰县| 邛崃市| 大姚县| 吉木萨尔县| 凭祥市| 金阳县| 大邑县| 福贡县| 读书| 伊通| 玉田县| 保亭| 镇坪县| 日喀则市| 南部县| 寻乌县| 丰顺县| 于田县| 肥城市| 民乐县| 仙居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