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 03 判斷題-2024-2025學年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1.(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音叉,聲音的強弱和高低都不同。( )2.(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濱州 期末)生長在戈壁灘的胡楊有發達的長根,是為了適應干旱缺水的環境。( )3.(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鉗子的把手用橡膠包裹起來是為了拿著手感舒服、美觀。( )4.(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像喜鵲、水雉一樣,很多動物都需要依賴植物安家。( )5.(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只要給物體施加力,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會改變。( )6.(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制作小臺燈時,測試小臺燈亮不亮,首先檢測電路是否正確。( )7.(23-24四年級下 山東菏澤 期末)一個物體的運動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形式。( )8.(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靜電除塵就是利用機器所產生的靜電將塵土吸附,達到除塵目的。( )9.(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電線的絕緣層破損了也沒關系,不影響使用。( )10.(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一個巴掌拍不響”,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11.(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發現有人觸電時要立即用手拉開。( )12.(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我們推一下物體,物體運動狀態就會發生改變。( )13.(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看見有人觸電時要立即把他拉開。( )14.(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向日葵、綠蘿等植物一生都會經歷種子萌發成幼苗、開花、結果等階段。( )15.(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今年春季,聊城很多主干道兩旁的月季開的特別艷,這種新品月季是人們培育出來的觀賞植物。( )16.(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我們用盤子模擬太陽做“太陽有多大”的實驗時,越往后退,盤子(太陽)與觀測點(地球)之間的距離越遠,“太陽”看上去就越大。( )17.(23-24四年級下 山東菏澤 期末)觀賞植物僅僅是為了讓人欣賞,沒有別的用處。( )18.(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風扇的運動形式與蹺蹺板的運動形式是一樣的。( )19.(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靜電與生活中家用電器使用的電是一回事。( )20.(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自古以來,人們不斷改進觀測工具去探索認知月球。( )21.(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制作臺燈的底座越重,臺燈越不容易側翻。( )22.(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非生物,像課桌、細菌等。( )23.(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動物的“家”比較隱蔽、結實,例如喜鵲的窩安在樹權上。( )24.(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我們的家鄉盛產水果,主要有蘋果、梨、香蕉等。( )25.(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猴面包樹的樹冠很大,呈傘狀,靠發達的根系吸收水分。( )26.(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背陰處的辣椒生長的比較茂盛有光澤,果實數量也多。( )27.(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所以月球上沒有生物。( )28.(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經濟作物只能帶來經濟效益,無法觀賞。( )29.(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仙人掌有發達的根系,葉子退化成針刺狀,可以減少仙人掌水分的蒸發。( )30.(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小麥播種時需要選擇籽粒飽滿的。( )31.(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太陽是行星,地球是衛星,月球是恒星。( )32.(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植物可以為動物提供食物還可以安“家”。( )33.(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生活中的噪聲只能想辦法遠離,噪聲不能被降低。( )34.(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塑料袋包好鬧鐘放入水槽,耳朵貼水槽也聽不到聲音。( )35.(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太陽和月球在地球看一樣大,這是因為太陽離我們遠。( )36.(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智能機器人能為我們端茶倒水,談話交流,具有生命。( )37.(23-24四年級下 山東濟寧 期末)菊花、小麥、牡丹都是觀賞植物。( )38.(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蠶的身體變透明,不再吃桑葉是要吐絲了。( )39.(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一年之計在于春”,所有的種子都要在春天播種。( )40.(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模擬月球上環形山是如何形成的這一實驗時要設計成對比實驗。( )41.(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我們自制的太陽能小臺燈和普通小臺燈的最大區別是供電方式。( )42.(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像喜鵲、松鼠等很多動物都依賴于植物筑巢,獲得食物及繁育后代。( )43.(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一個月內,從初一到三十每天晚上8時的月相變化是由缺到圓。( )44.(23-24四年級下 山東聊城 期末)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態不同,這跟植物的生存環境有關。( )45.(23-24四年級下 山東臨沂 期末)向日葵、藻類、苔蘚類等植物都會經歷種子萌發成幼苗、開花、結出果實和種子等階段。( )46.(23-24四年級下 山東臨沂 期末)織葉蟻用幼蟲吐的絲把葉子粘在一起做窩。( )47.(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冬天,柳樹的葉子全部落光。( )48.(23-24四年級下 山東德州 期末)剛孵出的蠶的幼蟲是不會吃東西的。( )49.(23-24四年級下 山東臨沂 期末)向保持平行狀態的兩張A4紙中間吹氣,兩張紙會向兩邊分開。( )50.(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如果發現有人觸電,要趕緊去喊大人幫忙,不要隨意觸碰,以免觸電。( )51.(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圍海造田、毀林種田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對環境不會有什么影響。( )52.(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在觀察辣椒生長前,預先確定觀察內容、觀察時間等,就是在觀察記錄。( )53.(23-24四年級下 山東棗莊 期末)尖銳的聲音是噪聲,再優美的音樂在人們需要安靜休息時也同樣屬于噪聲。( )參考答案1.×詳解: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音叉,聲音的強弱不同,但是高低是相同的。2.√詳解:胡楊生長在干旱的戈壁灘,環境中水分極其稀少。為了獲取地下深處的水分,胡楊進化出了發達的長根系統,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吸收水分,適應干旱缺水的環境。3.√詳解:一般情況下,物體按照容不容易導電,分為導體和絕緣體。我們通常將那些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將那些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橡膠屬于絕緣體,鉗子的把手用橡膠包裹起來是為了安全,防止觸電。4.√詳解:生物之前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關系密切。動物的生長與植物有著密切關系,很多動物依賴植物筑巢,獲得食物及安全繁育后代,比如像喜鵲、水雉等動物。5.×詳解: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物體運動速度的快慢和物體啟動或停止。想要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啟動或停止,需要給物體施加一個足夠的力。所以并不是只要給物體施加力,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會改變,這個力要足夠大才行。6.√詳解:電流從電池的一端經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小燈泡就會發光。測試小臺燈亮不亮時,首先要做的是檢查電路是否正確,然后裝上電池,最后合上開關,故題干說法正確。7.√詳解:有一些物體的運動包含了一種以上的運動方式叫復合運動。如有移動和旋轉的組合,移動和擺動的組合,在直線運動的同時,也在曲線運動。8.√詳解:靜電除塵是一種利用靜電力來捕捉和去除空氣中塵土和顆粒物的方法。機器通過產生靜電,使塵土帶電,然后利用電場力將帶電的塵土吸附到收集板上,從而達到除塵的目的。因此,題目中的描述是正確的。9.×詳解:不可以使用絕緣層破損的導線。絕緣層是保護導線的重要層,如果絕緣層破損,導線就會暴露在外,容易導致電線短路、漏電等安全問題。題目說法錯誤。10.√詳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一個巴掌拍不響”是因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一個巴掌無法受力而產生振動,就不能發出響聲。11.×詳解:用電安全對人身生命健康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我們必須掌握一定的電力安全知識,安全用電不放松,人人有責記心中。當有人觸電后,其身邊的人不要驚惶失措,應迅速地切斷電源或用絕緣體挑開電線,而不能立即用手去拉開他。題目說法錯誤。12.×詳解:物體受到足夠大的力的時候,才會運動起來。如果力太小物體不會運動。題目說法錯誤。13.×詳解:發現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切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齡小的同學遇到這種情況,應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處理,以防觸電。14.×詳解:植物的生命周期是指從種子發芽到死亡的時間。綠色開花植物經歷了種子、發芽、生長、出現花蕾、開花、結果幾個生命階段。向日葵是綠色開花植物,一生都會經歷種子萌發成幼苗、開花、結果等階段;但是綠蘿是不開花植物,所以不會經過開花結果這個階段。15.√詳解:像玉蘭、桂花這樣經過專門培植,用來供人們觀賞的植物,稱為觀賞植物。觀賞植物一般外形優美、花朵鮮艷等,中國的觀賞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比如月季也是人們培育出來的觀賞植物。16.×詳解:模擬實驗主要應用于難以直接用研究對象做實驗時,通過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的實驗。在研究太陽有多大時,我們做的是模擬實驗,實驗時,往后退的越遠,“太陽”看起來越小。因此,我們看到的太陽并不大,是因為太陽距離地球遠。17.×詳解:觀賞植物除了供人欣賞外,還有其他多種用途。例如,它們可以凈化空氣、調節濕度、減少噪音、提供心理和生理上的放松等。此外,一些觀賞植物還具有藥用價值或可以用于制作香料等。因此,觀賞植物不僅僅是為了讓人欣賞,還有其他多種用處。18.×詳解:物體運動形式多種多樣,按運動軌跡分,可以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按運動方式分,可以分為移動和轉動、滾動、擺動等,同一個物體在運動時可能具備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運動方式。風扇的運動形式是轉動,蹺蹺板的運動形式是平動。故本題錯誤。19.×詳解:靜電存在于我們周圍的一切物質之中,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質同時具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同種電荷之間相互排斥,不同電荷之間相互吸引。靜電與生活中家用電器使用的交流電是不同的。20.√詳解:自古以來,人們不斷改進觀測工具去探索認知月球。從遠古開始的用肉眼觀察月球,用石頭、木炭等來作觀月紀錄;近代用望遠鏡來觀察月球;隨著科技發展,現代人們利用無人探測器近距離對月球進行科學探測,將來人類還會登月進行科學考察與實驗。21.√詳解: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底部越大越重,重心低,物體越不容易倒。故該說法正確。22.×詳解:細菌是生物,不是非生物。課桌是非生物。23.√詳解:繁殖行為是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動物的繁殖行為豐富多樣,如產卵、占巢、求偶、交配、育嬰等。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動物,生寶寶前一般都會給自己建個“家”。一般情況下,動物的家比較隱蔽、結實。有的動物把家安在樹冠、粗大的枝干或者樹洞,例如喜鵲的窩安在樹權上。24.×詳解:山東確實是一個水果產地,但主要盛產的水果是蘋果、梨、葡萄等。山東并不是主要的香蕉產地。因此,說山東盛產蘋果、梨是正確的,但盛產香蕉是不準確的。25.×詳解: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各部分形態結構具有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有利于維持植物生存,猴面包樹的莖粗大、木質疏松,多孔。這種木質最利于儲水,在雨季時,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軀和松軟的木質代替根系,大量吸收并貯存水分。榕樹樹冠很大,呈傘狀,根系發達。它可以適應高溫、多濕的環境。題目說法錯誤。26.×詳解:辣椒屬于好光作物,除開種子發芽階段,其余生長階段均需要充足的陽光。在向陽處生長的辣椒,長勢會旺盛,背陰處生長的辣椒,長勢比較柔弱。題目說法錯誤。27.√詳解:月球上沒有空氣,也沒有液態水,也沒有生物,月球表面溫差很大,最高可達100℃,最低可降至-170℃。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月球上沒有大氣,聲音無法傳播,所以月球上是寂靜無聲的。28.×詳解:經濟作物指具有某種特定經濟用途的農作物,還包括纖維作物、飲料作物、糖類作物等,廣義的還可以包括蔬菜、果樹、花卉等。經濟作物不僅能帶來經濟收益,還能夠觀賞,比如果園、花卉等都是有觀賞作用的。29.√詳解:仙人掌的根系發達,有助于吸收更多的水分。葉子退化成針刺狀,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這是仙人掌適應干旱環境的一種生存策略。30.√詳解:籽粒飽滿的小麥種子通常具有更高的發芽率和更強的生長能力,有助于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小麥播種時需要選擇籽粒飽滿的種子。31.×詳解:太陽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題目中的描述不正確。32.√詳解:植物通過提供食物和棲息地, 對動物的生存和繁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種相互作用不僅促進了生態系統的平衡, 還維護了生物多樣性的豐富性。 33.×詳解:長時間處于噪聲環境中,可能使我們的聽力受到損害。所以在噪音大的環境中工作,要有必要的防護措施。噪音可以被降低,降低噪聲對我們的危害的方法較多,例如聽到巨大聲響時,要張開嘴或捂住耳朵;正確使用耳機,音量不要太大;遠離噪聲;給汽車安裝消音器;在噪聲較大的環境中,戴隔音耳塞、耳罩。34.×詳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通過固體、液體、氣體向四面八方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把鬧鐘放在空氣中,能聽到聲音;把鬧鐘放在水槽中,將耳朵緊貼水槽,聲音通過水傳播,所以可以聽到鬧鐘的聲音。題目說法錯誤。35.√詳解:因為太陽離地球很遠,而月球離地球很近,所以雖然實際上太陽比月球大很多,但從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和月球大小差不多。36.×詳解:生物體能進行新陳代謝、能生長、具有應激性、能生殖和發育、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環境并影響環境;非生物不能生長,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營養。智能機器人不能生長,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營養,不具有生命,所以屬于非生物。題目說法錯誤。37.×詳解:像玉蘭、桂花這樣經過專門培植,用來供人們觀賞的植物,稱為觀賞植物。觀賞植物一般外形優美、花朵鮮艷等,比如菊花和牡丹等。小麥屬于糧食作物。38.√詳解:當蠶開始不怎么吃桑葉,身體開始稍稍縮短、發黃和透明了,就說明蠶準備要吐絲結繭了;吐絲時身體運動,頭來回晃動,吐絲后身體變小,潛伏在內。39.×詳解:不同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長特性,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在春季耕種,像白菜,蘿卜都是在秋季播種。40.√詳解:對比實驗,指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比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各種因素與實驗對象的關系,這樣的實驗稱為對比實驗。對比實驗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實驗中需要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模擬月球上環形山是如何形成的這一實驗時要設計成對比實驗。41.√詳解:太陽能小臺燈是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利用光照,吸收太陽能將其轉換為電能,并貯存在蓄電池內。我們自制的太陽能小臺燈和普通小臺燈的最大區別是供電方式,太陽能小臺燈是直接利用太陽能轉化的直流電,而普通小臺燈則是利用發電廠傳到家里的交流電。42.√詳解:生物之前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關系密切。動物的生長與植物有著密切關系,很多動物依賴植物筑巢,獲得食物及安全繁育后代,比如像喜鵲、松鼠等動物。43.×詳解: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農歷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新月。所以一個月內,從初一到三十每天晚上8時的月相變化是由缺到圓再到缺。44.√詳解: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只有當環境滿足它們生存需要的時候,它們才能夠生存下來。植物能夠適應其所在的環境,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態有不同的特點。故本題正確。45.×詳解:綠色植物形態各異,生活環境各有差別。它們大致可分為: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向日葵會經歷種子萌發成幼苗、開花、結出果實和種子等階段。蕨類、苔蘚、藻類是不開花植物,不會經歷種子萌發成幼苗、開花、結出果實和種子等階段。題目說法錯誤。46.√詳解:織葉蟻:用幼蟲吐的絲把葉子粘在一起做窩。葉子為織葉蟻提供了庇護所。47.√詳解:植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冬天柳樹落葉是對寒冷環境的適應。48.×詳解:蠶寶寶的外形特征:形態是圓筒形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兩側各分布著6只黑褐色的單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用來進食,幼蠶也會進食。49.×詳解:流體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這就是伯努利原理。所以向保持平行狀態的兩張A4紙中間吹氣,兩張紙會向中間聚攏。50.√詳解:人體是導體,在使用電器的過程及生活中,要注意用電安全,避免發生觸電事故。發現有人觸電不能碰,要喊大人來處理,不要用手去拉或者貿然施救。51.×詳解:環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圍海造田、毀林種田會破壞環境,影響生態。題目說法錯誤。52.×詳解:我們用不同的觀察方法,觀察不同的物品。在觀察辣椒的生長前,預先確定觀察內容、觀察 時間、記錄方法等,就是在制定觀察計劃。53.√詳解:凡是讓人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都是噪聲。音樂是流動的詩篇,美妙的音樂能給人以藝術享受,音樂能使我們心情愉悅。音樂有時也是噪聲,如半夜12點的音樂就影響人們的休息,故也是噪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