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答題公式02 分析句子或段落的作用 -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答題公式匯編演練(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答題公式02 分析句子或段落的作用 -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答題公式匯編演練(含答案)

資源簡介

答題公式2 分析句子或段落的作用
分析某句話或某段話的作用——這一閱讀考查的知識點,一直都是現代文閱讀中需要訓練的重點和難點。因此答題時,考生不僅要熟讀文章,讀懂題意,更要透徹了解閱讀的公式,做到活學活用,這樣才能在緊張的考場上獲得好成績。
01 常見題型
1.某段在文章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請聯系上下文簡要分析。
2.簡要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意義和作用。
3.選文結尾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例:
【新疆烏魯木齊·一模】
藍色邀約
熊紅久
當面對被綠草環繞的四百五十多平方公里的賽里木湖時,你不能不驚詫于這一汪幽藍。水在海拔兩千多米的高度,即使泛出了粼粼波光,依然顯得靜謐而深邃。
湖的浩渺和清澈,輕易就催生出了內心的感動,特別是天山的皚皚白雪和天空的朵朵白云,同時倒映在湖面上,似要相互媲美。可還未分出高下,就被幾只驚鴻野鴨撲閃的翅膀,將完整的圖畫打破。但極快地,又黏合在一起。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清澈的平心靜氣比洶涌澎湃更令人敬畏,讓那些雜念在如此透明的審視里,無處藏身。湖,洞穿了人間的潮起潮落,卻一言不發。
許多不知名的野花,或紅或黃,或紫或藍,恣情綻放,從山下攀緣到山頂。看得久了,覺得每一朵花仿佛都張開了嗓子,湖岸那一圈圈蕩來的漣漪,似乎是被花喊出來的。
當地人更愿意把賽里木湖叫作三臺海子,這個稱呼聽上去既是對海的仰慕又是對海的渴望。在新疆,在離大海遙遠的西部,能擁有一片海,是何等的富有,又是何等的幸運。我堅定地認為,它的出現,一定肩負著某種使命。賽里木湖的出現,用自身的瑰麗,撫平了大漠深處遼闊無邊的荒涼。
我曾去過不少草原,也曾看到紛至沓來的人們,只鐘情于美麗的景致,對環境的呵護并不關注。花草遭到踐踏,草皮受到碾壓,給草原帶來傷痛。獨坐在岸邊,能看透近岸十幾米深的湖底,如此的清澈,可以感到一種透明的威嚴在審視著自己,靈魂受到深刻的滌蕩。大自然自有它的法則。面對形形色色的過客,賽里木湖一言不發,只用透明的沉思,教育那些浮躁的眼神,以它的博大和純潔,照出人的渺小,也讓人自省。
美的東西往往稀缺又脆弱,如果透支,只能使它過度衰頹,過早凋落。由于過度放牧和無序開發,這里也曾滿目瘡痍。令人欣喜的是,我們迎來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經過幾年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眼前的湖水和草原,又重新回到了之前的樣子。
今天的賽里木湖藍色更藍,清澈更清,這位飽經滄桑的智者,在鳥雀的鳴叫和花草的芳香之間,尋找生命的支點。
最舒暢的生活,應該是走進牧人的氈房。盡管歲月將溝壑鐫刻在牧人紫紅的臉上,卻掩飾不住他們與生俱來的豪放。有時一瓶普通的酒,便可讓整個氈房熱鬧起來,快樂簡單且觸手可及。撥動那柄油亮的老琴,自在的生活與悠揚的歌聲被美酒極協調地糅合在一起,不露鑿痕。我無法猜透,這質樸的琴聲能洞穿身后多少悠遠的日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會凋落的是他們永不疲倦的生命信念,這信念不一定是熊熊火炬,卻一定可以熠熠生輝。許多轟轟烈烈的歲月劃過之后,真誠,成為草原人終生恪守的信條。
徜徉于湖光山色之間,仿佛自己成了一棵隨意的樹或一株沁心的草,連情感都沾染了淡淡的清香。揮之不散的眷戀恰如一只扶搖的山鷹,無限的神往被扯到山的那一邊,飄渺且不忍觸摸。面對這一湖幽深的藍,連贊嘆都顯得蒼白且力不從心。賽里木湖是無法描述的,只能任憑它用不斷變換的藍,將心中的紛繁浮躁,梳理得淡泊而寧靜。
即使離開多日,情緒也始終被一只莫名的手輕輕地托著,不棄不離。細細想來,這便是一種懷戀。帶給你的不是摧枯拉朽的激蕩,而如涓涓細流,慢慢地滲透到靈魂深處。
賽里木湖,靜靜地舉在高原之上。對造訪者而言,這深藏的美麗,既是一個邀約,也像一句格言。
(節選自《人民日報》2024年8月14日20版,有刪改)
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畫線句。
看得久了,覺得每一朵花仿佛都張開了嗓子,湖岸那一圈圈蕩來的漣漪,似乎是被花喊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 公式呈現、解讀
結構+內容+具體內容
(1)結構
開頭:總領全文或引出下文,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
中間:承上啟下,伏筆,鋪墊。
結尾:總結全文,收束全文(如果是小說,應答為:使情節完整),照應開頭(題目),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2)內容
開頭:奠定感情基調,點明題意,渲染氣氛。
中間:點明主旨(中心),升華(深化)主題(中心)。
結尾:點明主旨(中心),升華(深化)主題(中心)。
(3)具體內容
這里指對文章的理解方面的內容。
總體解讀:
閱讀公式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靈活運用的人事半功倍,機械運用的人事倍功半。本公式是一個通用公式,可以用于記敘文、小說、散文閱讀。考查某句話或某段話的作用,我們一般需要從三個維度思考:結構、內容和具體內容。其實在一般的講解中,都是分為結構和內容兩大板塊來進行。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如果能夠把內容上的一些術語單獨羅列出來,將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從而獲取分數。所以,這里的“內容”特指一些可以用到專業術語的內容。我們把對文章理解方面的內容歸為“具體內容”。
結構方面:
看到這樣的試題,首先應注意句子或段落出現的位置。句子或段落出現的位置不同,其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開頭】一個句子或段落,如果是總結概括性的,其作用一般就是總領(起)全文;如果不是總結概括性的句子或段落,其作用一般就是引出下文了;而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則是要具體考慮的,如果句子或段落能夠讓你有往下讀的動力時,一般情況下都可以答“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
【中間】一個句子或段落處于文章的中間位置,其作用往往就是承上啟下;而伏筆和做鋪墊有時候可以看作是啟下的另外一種形式。
【結尾】“總結全文”用于概括性的做結論的句子或段落。“收束全文”只用于文章已經結束,但是又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時,才用這個詞語。如果是小說作品,則要注意:小說的結尾往往是文章的高潮部分,這個結尾對文本具有巨大的意義,所以在做小說閱讀試題時要回答“情節完整”。“引人注意,啟發思考”這8個字往往連用,連用的原因在于,這8個字往往用于結尾段的句子是問句(包括設問和反問)的情況。在文章的結尾部分用問句,一般都是為了讓讀者思考,所以這8個字連用會更容易得分。
內容方面:
這里的“內容”并不是指文章具體所要表達的意義,而僅僅指解答有關“內容”方面的試題的專業術語。
【開頭】奠定感情基調,點明題意,渲染氣氛,以上術語在運用時都要結合具體的文章內容來談,即要答出“奠定了什么感情基調”“點的什么題”“渲染了什么氣氛”,而切不可只是單純地答出幾個枯燥的術語。
【中間】在閱讀文本的中間部分,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意義明顯拔高的句子或段落,在文中與周邊的句子相比,顯得“鶴立雞群”,這樣的句子或段落往往和中心主旨相關。在實際的做題過程中,如何區別“升華”和“深化”呢?如果句子或段落讀起來,你感到情感充沛、內心激動,這種情況就用“升華”;如果句子或段落讀出來,你的心里非常平靜或者很沉重,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用“深化”了。
【結尾】與中間部分的解讀是一樣的。
具體內容方面:
做完以上兩個部分后,一定不要忘記了結合文本內容進行深入解讀,前兩個方面的內容都是給這個部分指明一條道路。具體的解讀,一般來說,每篇文章都是不同的,所以最后要注意一個細節:此句(段)的內容。這可能對你的答案有很大的幫助。
03 典型例題
【2022·湖北咸寧卷】

王宇
班主任劉老師把高中畢業聯歡會放在高考之后,他說,今天的聯歡會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也可以講故事。
我從稀稀拉拉的掌聲中站起來,雙手使勁攥著皺巴巴的半袖下擺,還是止不住渾身發抖。我啥都不會,我抬起頭看劉老師,劉老師也看著我。他的眼睛,平靜柔和。
我抬起頭,環視教室,全班同學的目光齊刷刷地集中在我身上,這讓我很感動。之前,我是講臺上的常客,除了做檢討還是做檢討,同學們習以為常,在各自的座位上忙著完成作業,并不抬頭看我,想必也不會聽我說什么。
我沒有參加中考,是直接保送上高中的。高一期末測試后,我盯著成績單,劉老師盯著我,劉老師說,這不應該是保送生的成績。我歪著脖子說,是老師把成績弄錯了。劉老師說,那就讓下一次測試來驗證吧。結果下一次比上一次更糟糕,我把滿心的牢騷與憤怒,傳遞給靜靜躺在校園里的一枚石子。我用右手一拋,石子起飛,呼嘯聲中,砸在樹下晨讀同學的耳朵上。我看見被砸同學的臉頰上滿是血,當時就溜了,保安調取監控視頻,反復比對,鎖定的目標當然是我。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我抬頭看教室里的電風扇在瘋狂旋轉,馬上進入狀態,做檢討竟然口若懸河。
學校搬出我,就等于搬出了我父親。父親從建筑工地趕來,把大小不等的鈔票整齊疊放在劉老師辦公桌上。父親說,這是醫藥費,我給那個受傷的孩子道歉,給您道歉,兒子不幸,給您添麻煩了。說著,父親伸出黝黑的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緊緊握住劉老師的手。站在一旁的我,仍舊歪著脖子。多大點事兒,至于嗎?末了,父親在校門口用長滿老繭的手摸了摸我的腦袋,什么也沒說,走了,我看見父親的背影,看著那沾滿水泥渣的工服,A心里挺不是滋味。
從那以后,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我成了一個另類,做人不誠實,沒擔當,逃避責任。劉老師幾次有意靠近我,深邃的眼睛里含著鼓勵,但我的自信像飄在校園上空的浮云。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迷上了網絡世界,我能躲避校園所有監控探頭的迷蹤,翻過圍墻,走出學校,在網吧里叱咤風云。
教室里安靜極了,同學們期待著我的節目,我再次抬起頭,心中涌出最想說的話來,那是高一的第二個學期,臨近暑假,天熱得厲害。晚餐后,父親突然來學校找我。父親帶來兩罐豆瓣醬,是母親做的,我最愛吃的。我看見父親的手黝黑黝黑,長滿老繭,深深的裂痕里嵌著永遠洗不掉的水泥渣。父親說,好好吃飯,別餓著。太陽隱去,校園里的燈光把父親的影子拉得長長的,送走父親,B我的心里很茫然。
裝模作樣地上完晚自習,我頓時興奮起來,輕車熟路地躍上墻頭,再踮著腳尖滑向外面的墻腳根,感覺腳下軟綿綿的。我閃身一跳,落在路邊。墻腳根下坐著一個人,剛才我踩在他的身上了。我想那人肯定是城市里的流浪漢,走了幾步感覺不對勁,流浪漢怎么會穿著沾滿水泥渣的工裝。我貓著腰,湊上去看。父親披著編織袋,打著呼嚕,靠在墻上睡得正香。
C我的心,瞬間崩潰了。
同桌打斷了我的故事。站起來,用手指著我說,怪不得從那天晚上開始,你小子像打了雞血似的啃書本,成績一個勁兒地往上躥。
劉老師平靜的眼睛里泛著光亮。他說,此處應該有掌聲了。
沸騰的教室還沒有平靜下來,教務主任拿著高考成績單走進了我們教室,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撐得眼鏡翹上了眉頭。他不失幽默地對我說,依你的成績,可以坐著火箭離開我們這個小城市。我盯著成績單,劉老師盯著我,默默無語。我趴在劉老師的肩膀上痛痛快快地哭了起來。
淚眼婆娑中,我又一次看見父親的那雙黝黑黝黑長滿老繭的手。
(選自《微型小說集》,有刪改)
【問題】結合全文,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指津:此題考查重要段落的作用,明確了從結構上和內容上兩個角度作答。其所處的位置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結構上:最后一段的“我又一次看見父親的那雙黝黑黝黑長滿老繭的手”與文章標題“手”形成呼應,并且這個“手”起著作為線索貫穿全文的作用,文末再次提到,也是對前文三次寫到手相呼應。前兩次都出現在第⑤段“父親伸出黝黑的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緊緊握住劉老師的手”“父親在校門口用長滿老繭的手摸了摸我的腦袋”,第三次出現在文章第⑦段“我看見父親的手黝黑黝黑,長滿老繭,深深的裂痕里嵌著永遠洗不掉的水泥渣”。內容上:“淚眼婆娑”可以看出“我”當時的感動、懊悔以及對父親的心疼、感激,起到點明主旨的作用,“父親的那雙黝黑黝黑長滿老繭的手”則顯示了父親養育“我”的艱辛不易,“我”會永遠銘記,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感恩之情。
公式指津:結構+內容+具體內容。答題時不能全是術語的套路堆砌,一定要結合具體內容展開分析。考慮到分析的段落在文章結尾,結構上只用考慮與前文的關系——與文章的標題“手”形成呼應,且這里的“手”還在行文過程中多次出現,所以回答與前文對“手”的描寫形成呼應也是可以的;內容上要通過句子的具體用詞,揣摩出作者從字里行間傳遞出來的感情——感激、心疼。
參考答案:內容上:文末扣題,突出了文章的寫作內容“手”;突出主旨,通過對“手”的特點的再次刻畫,表現了父親的辛勞和父愛的博大,以及“我”的自省心理和對父親的感恩之情。
結構上:與文題、前文相照應,第四次寫“手”,從前至后形成一條“手”的線索,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收束全文,使文章結構完整。
【2021·山東德州卷】
遠航歸來
肖復興
不知為什么,最近一些日子,總想起王老師。王老師,是我的小學老師,雖然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十年,我還清楚記得他的名字叫王繼皋。
王老師是我們班語文課的代課老師。那時候,我們的語文任課老師病了,學校找他來代課。他第一次出現在教室門口,引得全班同學好奇的目光,聚光燈一樣集中在他的身上。他梳著一個油光锃亮并高聳起來的分頭,身穿筆挺的西裝褲子,白襯衣塞在褲子里面,很精神的打扮。關鍵是腳底下穿著一雙皮鞋格外打眼,古銅色,鱷魚皮,鏤空,露著好多花紋編織的眼兒。
從此,王老師在我們學校以時髦而著稱,常引來一些老師的側目,尤其是那些老派的老師不大滿意,私下里議論:校長怎么把這樣一個老師給弄進學校來,這不是誤人子弟嘛!
顯然,校長很喜歡王老師。因為他有才華。王老師確實有才華。王老師的語文課,和我們原來語文老師教課最大的不一樣地方,是每一節課都要留下十多分鐘的時間,他為我們朗讀一段課外書。這些書,都是他事先準備好帶來的,他從書中摘出一段,讀給我們聽。書中的內容,我都記不清楚了,但每一次讀,都讓我入迷。這些和語文課本不一樣的內容,帶給我很多新鮮的感覺,讓我充滿好奇和向往。
王老師朗讀的聲音非常好聽,他的嗓音略帶沙啞,用現在的話說,是帶有磁性。而且,他朗讀的時候,非常投入,不管底下的學生有什么反應,他都沉浸其中,聲情并茂,忘乎所以。有時候,同學們聽得入迷,教室里安靜得很,他的聲音在教室里水波一樣蕩漾。有時候,同學們聽不大懂,有調皮的同學開始不安分,故意出怪聲,或成心把鉛筆盒弄掉到地上。他依舊朗讀他的,沉浸在書中的世界,也是他自己的世界里。
王老師的板書很好看,起碼對于我來說,是見到的字寫得最好看的一位老師。他頭一天給我們上課,先介紹自己的名字的時候,轉身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王繼皋”三個大字,我就覺得特別地好看。我不懂書法,只覺得他的字寫得( )那種龍飛鳳舞的樣子,( )教我大字課的老師那種毛筆楷書一本正經的樣子,( )秀氣中帶有點兒瀟灑勁頭兒。我從沒有描過紅模子,也從來沒有模仿過誰的字,但是,不知不覺地模仿起王老師的字來了。起初,上課記筆記,我看著他在黑板上寫的字的樣子,照葫蘆畫瓢寫。后來,漸漸地形成了習慣,寫作文,記日記,都不自覺地用的是王老師的字體。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我讀中學,即使到現在,我的字里面,依然存在著王老師字抹不去的影子。這真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一個人對你的影響,竟然可以通過字綿延那么長的時間。
不僅字寫得好看,王老師人長得也好看。我一直覺得他有些像當時的電影明星馮喆。那時候,剛看完《南征北戰》,覺得特別像,還跟同學說過,他們都不住點頭,也說是像,真像。后來,我又看了《羊城暗哨》和《桃花扇》,更覺得他和馮喆實在是太像了。這一發現,讓我心里暗暗有些激動,特別想對王老師講,但沒有敢講。當時,年齡太小,覺得王老師很大,師道尊嚴,拉開了距離。其實,現在想想,王老師當時的年齡并不大,撐死了,也不到三十。
王老師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好幾次講完課文后留下來的那十多分鐘,他沒有給我們讀課外書,而是教我們唱歌。他自己先把歌給我們唱了一遍,唱得真是十分好聽,比教我們音樂課的老師唱得好聽多了。沙啞的嗓音,顯得格外渾厚,他唱得充滿深情。全班同學聽他唱歌,比聽他朗誦要專注,就是那幾個平時調皮搗蛋的同學,也托著腦袋聽得入迷。
不知道別的同學是否還記得,我到現在記憶猶新。王老師教我們唱的歌,歌名叫作《遠航歸來》。我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那里面的每一句歌詞:
祖國的河山遙遙在望,
祖國的炊煙招手喚兒郎。
秀麗的海岸綿延萬里,
銀色的浪花也叫人感到親切甜香。
祖國,我們遠航歸來了,
祖國,我們的親娘!
當我們回到你的懷抱,
火熱的心又飛向海洋……
一連好幾次的語文課上,王老師都帶我們唱這首歌,每一次唱,我都很激動,仿佛真的是一名水兵遠航歸來,盡管那時我連海都沒有見過,也覺得銀色的浪花和秀麗的海岸就在身邊。我也發現,每一次唱這首歌的時候,王老師比我還要激動,眼睛亮亮的,好像在看好遠好遠的地方。
整整六十年過去了,這首《遠航歸來》,還常常會在耳邊回蕩。這首歌,幾乎成了我的少年之歌,成了王老師留給我難忘旋律的定格。
(有刪改)
【問題】第③段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指津:短短一段話,涉及王老師、老派老師和校長,而且同學們要注意,這一段是老派老師對王老師的集中評價。當一種評價偏向某種極端,如貶義,那么這種寫法往往是為了讓后文能有對比。所以,當老師們的評價集中反映到校長那里時,下一段校長就應運而出了,這就引出了下文,也交代了王老師為什么飽受非議卻還能在校教書的原因——他有才華。
公式指津:內容+結構+具體內容。本題難度系數不高,將此段內容概述出來即可,也就是呈現出老派老師對王老師的穿著打扮頗有微詞,且質疑為什么這樣的人會留在學校。其實段落里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回答的問題,一是反襯其與眾不同,二是突出他是因為有才華而留下。當回答完內容上的作用后,結構上的“引出下文”就可順勢寫出。如果能交代引出了什么下文,思考會顯得更加細致。
參考答案:第③段寫出了老派老師對王老師的看法,反襯出王老師的與眾不同,突出表現了他的才華,引出下文。
04 趁熱打鐵
【江蘇蘇州·模擬測試】
別讓他們只跟神說話
潘云貴
公交車停在某個小學附近,上來一群學生。
一個胖乎乎的男孩背著很大的書包坐在我身旁。與他擦肩而過時,我觀察到他臉上不同于一般孩子的神色,那是沒有與外圍世界相交的目光,他眼前似乎豎著一塊玻璃隔板。
車啟動了,周圍的小朋友如放出籠子的鳥,嘰嘰喳喳地聊天,討論動畫、明星、筆記、貼紙,唯獨他,靜得像座島嶼。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動起來,較為笨拙地把身體轉到靠車窗的那一側,開始對著窗外說話,越說越大聲,還不時手舞足蹈,他映在車窗上的身影劇烈抽動著。這使我感到詫異,很快又轉為一種難過。我在想著眼前的孩子正在與一個透明的靈魂聊天,這個靈魂誰都看不到,唯有孤獨深處的他才能看見。他朝向我這邊的大書包像個無言的傻瓜,撞著我胳膊,里面塞得滿滿的不是課本、練習冊,而是一個男孩的寂寞時光。
有一回,我去一個中學做講座。講到古詩詞時,我當場提問:“‘疏影橫斜水清淺’下一句是什么?”整個講堂沒有哪個學生第一時間舉手,大家都在嘴邊念著上一句,試圖通過記憶背出下一句。這時,我在講臺上看到最后一排靠墻邊有只手舉了起來。他舉手并不利索,顫顫巍巍地,像是克服了眾多我無法瞥見的壓力,最后高過別人的頭頂,來到我的視線中。我旋即叫他起來,但整個講堂嘩然一片。
我很奇怪,緊接著聽到很多小孩子在笑他,一些學生對我說“老師,他不會!”“老師,他起來說的一定是錯的!”同齡人都提前給他“判了刑”。而他也在這樣的聲音中,拖著沉重的身體塌下去,淹沒在人海中。
講座之后,班主任找到我,對發生的那一幕感到抱歉。
“他是后來轉學進來的,父母離異,跟他外婆住,日常都不說話,上課老師叫他回答問題都答不出來,沒有人跟他玩。他今天竟然舉手,估計是要搗亂。”
老師的這席話讓我頗感難受。
“只要他開口了,比什么都重要。”臨走時,我對那位老師說道。
上初中時,我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也不愿融進班上的各種小圈子和小團體,整天只顧自己學習。很多同學都嘲笑我是個“自閉兒”,沒有人想跟我坐一起,我一個人在教室后排坐了一年時間。
云如是最早提出要跟我做同桌的人。初二那年,一次課間,我翻著班主任批改完的作業本,有一張小紙條從里面掉到地上。我撿起一看,是班主任的字跡,寫著“云貴,云如主動說要跟你坐一起,我便安排了”。于是我結束了自己的“孤島”時光。云如人很溫和,又十分健談,跟他同桌兩年,深受他的照顧。他知道我的性格與愛好,遇上我看書寫字,他從來不打攪我。看我無聊時,他便常說些笑話逗我開心。
初三那年,我因為學習成績都在年級前列,被保送進市重點高中,不用再參加中考。云如不知是有意無意,在考試那兩天都路過我家門前。我正在悠閑看書,他喚我一聲后便走了。我跑出去,只見他在拐角的地方看向我,用手打了個招呼,便笑盈盈離去。之后,我再次見到他,是大四末端。
在老家長樂的大街上,云如穿著筆挺的西裝,認出了我,臉上的笑容還跟以前一樣。他開車送我到車站,下車時,我把初中時的事情說了出來,向他表示感謝。他說那時,主要是因為班主任喜歡我,看我很孤單,就找他商量能不能坐到我身旁,他就點了點頭。
記得高考前三天,學校放溫書假,我拖著行李擠上客車回鄉下。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披著長發的女孩子坐在我身旁,她靠著窗,夕陽的余暉照著她略顯落寞的側臉。
過了兩三站后,她突然轉過臉看著我。我這才觀察到她臉上已有了被時間和生活雕刻后的線條。她掃視一車的人,然后對我說:“你們真好,還能讀書。”我那時很年輕,不知道要跟她說什么,低著頭不回話。她也不說話了,又把臉別到窗邊,并把車窗開到最大,風呼呼吹進來,她竟迎風唱歌。在夕陽染紅的天色下,她用空靈的聲音演繹著《隱形的翅膀》,那是我聽過最憂傷的版本。整輛車的人把目光對準她,她仍在唱,直至歌的最后一句。之后,她轉過臉來,笑著問我:“我是不是很像神經病?”
我搖搖頭,報以微笑,對她說:“你就像對著神唱歌。”
想起書上林清玄與好友三毛之間的一段故事。有一年,三毛告訴林清玄,她打算去國外生活,不回來了,想賣掉臺北的房子。林清玄讓三毛把房子賣給他。兩人談好,就在簽訂合同的前天晚上,三毛變卦了,她打電話給林清玄,說屋頂上的檸檬花開了,要等到它結果,之后再聊賣房的事。
林清玄自然理解三毛這樣的性靈女子。在多少寂寞的時辰里,她的居所就是她一個人所有的世界。一桌一椅、一草一木,上面都散落著她的孤獨。她留戀,舍不得離開。她等到日子開花,又想等著孤獨結果。林清玄是懂三毛的人,諒解了一切。
這個時代太多孤獨的靈魂無從擺渡,許多人都仿佛陀螺被抽打著,在快速旋轉中尋找方向,很少會有人停下來傾聽你的孤獨,理解你的孤獨。更多的時候,我們都在誤解別人的孤獨,并對其進行嘲笑、苛責,投以異樣的目光。能停下來理解對方的人,多半也是現在孤獨或曾經孤獨的人,他們走過人生小徑分叉的花園,懂得欣賞每一株草木在陽光下獨特的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刪改)
1.通讀全文,請仿照示例,寫出作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另外兩個靈魂的孤獨。
(1)公車上,男孩的孤獨是碩大的書包,塞滿了寂寞時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我的孤獨是后排的光陰,在嘲笑聲中堆成孤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講堂里,男孩的孤獨是顫巍的小手,頂著壓力舉過頭頂。
(2)客車上,女孩的孤獨是隱形的翅膀,在夕陽的余暉中飛翔。
2.結合文章語境,說說下面句中加點字的表達效果。
而他也在這樣的聲音中,拖著沉重的身體塌下去,淹沒在人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擬物或比擬,把男孩當物來寫,形象地寫出了男孩受到同學們嘲笑后放棄回答問題,泄氣地坐下的樣子,表現了他內心的沮喪,也表現出眾人的不理解對他的打擊很大。
3.文章第8段寫到“老師的這席話讓我頗感難受”,請描寫此刻“我”的心理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這個孩子的家庭情況這么不好,真是可憐,可這位老師也沒有試著好好去理解、包容這個孩子,沒有幫助這個孩子打開心扉,真是讓人難受啊,“我”要勸勸這位老師。
★4.結合全文,請說說第17、18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寫了林清玄理解三毛因檸檬花開而推遲賣房子的事,表現了三毛的孤獨和林清玄對孤獨靈魂的理解,也說明了這種孤獨的靈魂是普遍存在的,使文章的內容更豐富,并引出后面關于孤獨靈魂的議論。
5.請羅列出文章中懂得欣賞生活中孤獨靈魂的人物。并結合全文,在第20段橫線上,補寫幾句話作為結尾,要求能照應題目、點明中心。
(1)羅列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補寫的結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我”的班主任,云如,林清玄。
(2)示例:別讓所有寂寞的人只跟神交流,走近他們,擁抱他們,讓所有的葉子挨著葉子,風吹著風,光貼向光。
【河南鄭州·模擬測試】
第一份工資
父親把一個雞蛋夾到他的碗里,說,我給你找了一份網吧的工作,你愿意去嗎?他驚訝地看了父親一眼,沒有說話。
不知道中了什么邪,高二的下學期開始,平時成績挺優秀的他迷上了網絡游戲,開始還瞞著家里,隔三岔五地過過癮。后來竟然一頭扎進網吧,玩得昏天暗地,最長的一次是兩天兩夜沒下線,成績自然一落千丈。
班主任三番五次地登門,母親的眼淚似乎要將整個家淹沒,而父親的咆哮就像悶熱夏天里的干雷,足以把桌子上的碗震落下來。換回來的卻是他的一句話——我不想讀書了,讀書沒意思。整個家立即像掉進了冰窟窿。可是,恨透了網吧的父親竟然說為他找了一份網吧的工作,他會信嗎?直到父親又把剛才的話說了一遍,他確信父親不是在諷刺他,才猶豫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早上,父親送他去網吧,他發現竟然是他以前經常光顧的那家。父親似乎跟這里的人很熟悉,對一個中年人說些多多關照之類的話后就走了。
中年人問他能干什么,他紅著臉半天說不出話來。他除了會玩游戲,對其他電腦知識一無所知。中年人看出了他的窘相,就說你什么都不會,怎么能在這里打工呢?要不是看你父親的面子,我不會收你的。你先從最簡單的收費開始吧。
長那么大,他第一次聽到這么刺耳的話。他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他差點扭頭就走了。
可是,他最終點了點頭。
就這樣,他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之旅。但是他發現就算是收費這樣簡單的事情要做好也并不容易。按照中年人的吩咐,他要面帶微笑,辨別錢的真偽,然后打卡。動作稍微慢一點,還會受到顧客的呵斥。有時候他站了一天,腰酸背疼的,剛想坐下休息一會,中年人就會走過來說,這里要求站著服務。他原本以為到網吧打工,沒事的時候可以上上網,現在他發現自己想錯了。即使沒事,中年人也不允許他離開崗位半步,更不用說玩游戲了。他覺得中年人對他太苛刻了,稍微犯點小錯,或者動作慢些,就會遭到訓斥,甚至當著很多人的面不客氣地對他說,如果下次還這樣,就扣工資。每當這時候,他就會思念起他的老師來。老師是多么耐心啊,從來不會用那么強硬的語氣跟他說話。
晚上回到家,母親已經準備了一桌好飯。父親特意開了瓶酒,說是為了慶祝他找到第一份工作。看著眼睛紅紅的母親,強作笑容的父親,他沒有接父親遞過來的酒杯,埋下頭默默地扒飯。也許是站了一天有些累了的緣故吧,他第一次覺得母親做的飯是那么有味道,以前,他總是埋怨母親做的飯不好吃。
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在靜靜地上網,網吧里只聽得見電流的聲音。他百無聊賴地站著。這時,他發現一位大娘走了進來。她繞室內走了一圈,然后在一位跟他年紀相仿的少年旁邊停了下來。少年因為專注于游戲,竟然沒有發覺旁邊站了個人。接著,他看到了不敢相信的一幕。這位大娘在少年旁邊看了一會兒,竟然哭著給少年跪下了。大娘的哭聲驚動了所有的人,大家都停止了上網。在大娘斷斷續續的哭訴中,他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大娘是從鄉下來的,少年是她的兒子,她千辛萬苦掙錢送兒子進城讀書,可是兒子卻來上網,已經有差不多一個學期沒進教室了,而她一直被蒙在鼓里。大娘是來求兒子回學校去讀書的。他看到豆大的汗粒從那位少年的額頭上滾落,而大娘那撕心的聲音撞擊著他的心,他感覺眼睛潮潮的。不知道為什么,這一刻,他內心深處開始厭煩起網吧來。每天重復做著單調的一件事,遠沒有豐富的校園生活有滋味,但少年的執拗使他不想跟父親開口說什么。
一個月終于過去了。這天,他問中年人,能不能把這個月的工資結了?
怎么了?想打退堂鼓?這點苦都吃不了,你今后還能干什么?中年人一點都不客氣。
我想繼續讀書去。他囁嚅著。
中年人思考了一下,說,按規定,三個月試用期結束才能開工資的,這也是我當初與你父親談好的。不過,你的情況特殊,可以考慮。就這樣,他拿著從中年人那里領來的第一份工資——500元錢,回了家。
第二天,他把錢交到父親手里,說我讀書去……
現在,當他坐在高大的寫字樓里,讀著自己喜愛的書,干著自己喜歡的事,便常常想起自己的第一份工資來。當然,他也是事后才知道,他所謂的第一份工資,其實是父親自己掏的腰包,只不過是搞藝術的父親換了一種形式,藝術地給了他而已。
(有刪改)
1.仿照示例,梳理他心理變化的過程。
網游成癮,感覺讀書沒意思 → 初見老板,________________ → 遭遇訓斥,_____________
___ → 大娘跪勸兒子,________________ → 結領工資,決定重回學校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要通讀全文,根據題干信息,確定答題范圍,仿照給出的答案格式進行提煉概括。
據題精析:根據“初見老板”可定位到第⑤~⑦段,由第⑥段中的“他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可概括為“自尊心受傷害”。根據“遭遇訓斥”可定位到第⑧段,由“每當這時候,他就會思念起他的老師來”可概括為“思念老師”。根據“大娘跪勸兒子”可定位到第⑩段,由“這一刻,他內心深處開始厭煩起網吧來。每天重復做著單調的一件事,遠沒有豐富的校園生活有滋味”可概括為“想念校園生活”。
答案:自尊心受傷害 思念老師 想念校園生活(或“厭煩網吧”)
★2.小說以父子間的對話開頭,有何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要了解首段的一般作用: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起下文;等等。在此基礎上,結合段落內容及其與文章的關系來具體分析。
據題精析:閱讀文章開頭,結合具體內容分析。“我給你找了一份網吧的工作,你愿意去嗎”,寫父親主動詢問兒子是否愿去網吧打工,此處照應標題《第一份工資》。“他驚訝地看了父親一眼,沒有說話”,以兒子驚訝而無言的反應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根據第②段中的“不知道中了什么邪……隔三岔五地過過癮。后來竟然一頭扎進網吧”可知,以父親詢問兒子是否愿去網吧打工的對話開頭,引出了對兒子染網癮經過的回憶,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而第④段中的“第二天早上,父親送他去網吧,他發現竟然是他以前經常光顧的那家”則呼應開頭,對父親主動詢問兒子是否愿去網吧打工這一舉動進行了解釋。據此理解分析作答。
答案:開頭寫父親主動詢問兒子是否愿去網吧打工,照應標題《第一份工資》。以父親問話后兒子驚訝而無言的反應開頭,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起下文對兒子染網癮經過的回憶,以及對父親主動詢問兒子是否愿去網吧打工這一舉動的解釋。
3.品讀文中畫線的句子,自選角度進行賞析。
(1)而父親的咆哮就像悶熱夏天里的干雷,足以把桌子上的碗震落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沒有接父親遞過來的酒杯,埋下頭默默地扒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賞析句子的一般答題模式:指出所用技巧;結合語句內容,明確如何運用技巧;結合語境,說明這種技巧對表情達意的作用。分析表達效果時,一般要聯系人物的形象或情感。
據題精析:(1)由“父親的咆哮就像悶熱夏天里的干雷”可知,這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父親的咆哮”比作“悶熱夏天里的干雷”,由“足以把桌子上的碗震落下來”可知,這是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這個句子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表現了父親的憤怒與痛心。(2)由“埋下頭默默地扒飯”可知,這是運用了動作描寫,結合上文中他遭遇網吧中年人的訓斥時思念老師的內容可知,畫線句形象地表現出了他內心對自己過往行為的反省;結合下文中的“他第一次覺得母親做的飯是那么有味道,以前,他總是埋怨母親做的飯不好吃”可知,這句話還表現了他對父母的愧疚。
答案:(1)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內心難以遏制的憤怒與痛心。
(2)運用動作描寫,形象地表現出了他內心對自己過往行為的反省,以及對父母難以言說的愧疚。
4.小說結尾寫“其實是父親自己掏的腰包,只不過是搞藝術的父親換了一種形式,藝術地給了他而已”,結合全文分析父親教育兒子的“藝術”體現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要通讀全文,根據題干要求,結合具體的內容來分析。
據題精析:通讀文章,由第①段、第②段、第④段、第⑧段等相關段落的內容可知,當兒子沉迷上網,不想讀書時,父親沒有一味地發怒、阻攔,而是選擇送兒子去網吧打工,讓兒子明白沒本領便無法受人尊重的道理,這體現出父親教子有方、用心良苦。由第⑧段、第⑩段、第16段等相關段落的內容可知,父親讓兒子有了更真實的打工體驗,而自己出資預付兒子的“第一份工資”,卻沒有向兒子說破,打消兒子認為父親此舉是在諷刺他的疑慮,體現出父親對兒子的尊重、理解。由第⑤段、第⑧段、第⑩段等相關段落的內容可知,網吧的工作經歷尤其是網吧那個中年人的刁難,使兒子思念學校師長的耐心教導和校園生活的溫馨幸福,這體現出父親的心思巧妙、計劃周密。
答案:①教子有方、用心良苦。當兒子誤入歧途時,父親沒有多余的說教和逼迫,而是將兒子送往經常光顧的網吧去打工,讓他深刻體會不讀書而又無真實本領便根本無法在社會立足,也無法受人尊重的道理。②尊重、理解兒子。雖然事先和網吧老板商量好,由自己出資預付兒子的“第一份工資”,卻沒有向兒子說破,打消兒子認為父親此舉是在諷刺他的疑慮,讓兒子有了更真實的打工體驗。③心思巧妙、計劃周密。安排網吧老板“故意刁難兒子”,讓兒子體驗到社會的人情冷暖,使兒子思念學校師長的耐心教導和校園生活的溫馨幸福。(能答出兩點,意思相近即可)
【湖北武漢·模擬測試】
寂靜
嚴文華
耳聾也可以是禮物,成為寂靜的恩賜。在2010年,我就和這樣一個神奇的人相遇。
有次去一座陌生的城市參加會議,我和一位從未謀面的會議代表章老師同住。我很喜歡章老師那種淡然的氣質,也欣賞她對教學的熱愛,我們談得很愉快。
這種愉快持續著,直到詭異的事情發生。小憩后,我叫她一起去會場。一聲,她不動;兩聲,她沒有動。于是,我提著嗓子喊,她還是沒動。我有點怕,沖到她跟前搖晃她。她睜開眼,嫣然一笑,像是什么都沒有發生。我松了一口氣。一同走到走廊上,我走在她前面,邊走邊跟她說話,但我沒有聽到她的回音。我覺得奇怪,回頭去看,她面無表情,眼睛直盯著前方,像是靈魂出了殼。和那個與我熱烈交談的人判若兩人,我被嚇住了。出了賓館,她和我并行,主動和我談話,我被弄得不知所措。
晚上回到房間,詭異的事情再次發生:我讓她先洗澡,她背對著我理東西,不理我,我有些抓狂。這時她的手機響了,我聽到她輕言細語地打電話。躺在床上,我琢磨著:章老師為什么對我忽冷忽熱?難道她有心理問題?有雙重人格?
第二天吃早飯,我和章老師面對面坐在一張長桌上,我猶豫了一下,終于開口:“你是否聽力不太好?”
“是的,我耳聾。”她平靜地說。
“耳聾?”我大吃一驚,耳聾和聽力不好應該是不同級別吧!
“是一只耳朵嗎?”我問。
“兩只。”
“怎么可能?”我不相信。
“是的,神經性耳聾。”她依然平靜。
“那你現在能聽到我說話嗎?”
“我哪里能聽到,你說話太輕聲了!”她笑起來。
“那你怎么跟我對話?”我驚訝得停下了筷子。
“我看你的嘴形啊!”她解釋。
“10年前體檢時醫生發現我的聽力出了問題,說再發展下去就會神經性耳聾,一旦耳聾,就不可逆。警告我不能累,要多休息,營養要跟上。我就認真地考慮按醫生所說的話來做。但是那一年,學院申請了一個專業,領導壓了很多擔子在我身上。我無法推辭,工作總是最重要的。累了整整一年。第二年我想休息一下,結果,家里又出事了:媽媽生病住院。我天天上完課就去陪護,最后還是沒能留住媽媽。爸爸撐不住了,我把他接到家里來住,天天像帶孩子一樣,帶他出去散步,陪他說話,陪他玩。這樣又是好幾年。前兩年,我終于退休了,想著好好休息。結果遇到學校專業評估。我又被返聘,接著上課。到后來,耳朵徹底沒有聽力了。”
“那你怎么上課啊?學生回答問題你怎么聽得見呢?”
“上課時我注意力高度集中,我的眼睛會看見、聽見'每一件事情。學生回答問題時,我走近他們,看得見他們的唇形。只要看得見,我就聽得懂。”哦,是這樣,只要我不在她的視線范圍里,她就完全聽不到我在講什么,那些詭異的事情終于有了解釋。
“那我聽到你昨晚還和家人通電話來著,你聽得見他們講什么嗎?”
“我聽不見。但我知道是他們打來的,所以我告訴他們我過得怎樣就可以了。”
“那其他人打你電話怎么辦?”
“我告訴他們我不方便接電話,讓他們發短信給我。”她笑起來。
我的驚訝一直延續著。她沒有提如何學習看懂別人的唇形,但我猜想,那將是一個練心練志的過程。下午我們圓桌會議,章老師坐在我對面,我有機會觀察她。果真,別的老師發言時,她會專注地看著別人的嘴唇。對什么時候該她發言,她把握得非常好。她發言時,甚至還引用了別人的觀點。真的,真的看不出她聽不見。
我想到在早餐結束時我曾問她的問題:這么拼命,導致現在耳朵都聽不到。你后悔過嗎?
“不后悔。我就是這樣的人。看到工作,總想做到最好。看到家里的事,我也想承擔起來。如果把這些都放掉,即使我的耳朵好好的,我也會過得不舒坦。不如現在,該做的我都做了,我的世界很寧靜,我的心也很寧靜。”
原來,寂靜也可以成為一種生命的恩賜,耳聾并不可怕,只要有一顆安然的心。以前我總是很怕一些事情,怕自己萬一眼睛看不見了會怎樣,怕萬一身體哪里受傷了會怎樣。從章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原來所有的可怕都有另外的一面。那些生活當中可怕的事情,可能會讓一個人走上另外一條道路,但并非失明就會隔斷一個人對世界的注視,失聰就會阻斷一個人與世界的溝通;并非失去嗓音就不能歌唱,失去手臂就不能彈琴,失去腿腳就不能舞蹈。只要走進生命的更深處,任何一種經歷都有可能是生命的饋贈。
1.理解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出了賓館,她和我并行,主動和我談話,我被弄得不知所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躺在床上,我琢磨著:章老師為什么對我忽冷忽熱?難道她有心理問題?有雙重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要先理解詞語的本義;然后結合上下文內容,理解詞語的語境義。
據題精析:(1)“不知所措”本義指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驚恐、慌亂時舉措失據。根據第3段中的“這種愉快持續著,直到詭異的事情發生……一聲,她不動;兩聲,她沒有動……我有點怕,沖到她跟前搖晃她。她睜開眼,嫣然一笑,像是什么都沒有發生……她面無表情,眼睛直盯著前方,像是靈魂出了殼。和那個與我熱烈交談的人判若兩人,我被嚇住了”可知,“不知所措”在這里指章老師的怪異行為讓“我”心神慌亂得不知道該怎么辦。(2)“忽冷忽熱”本義指時而冷靜,時而感情沖動,常用以指情緒不穩定,忽高忽低。根據第3段中的“我走在她前面,邊走邊跟她說話,但我沒有聽到她的回音”“出了賓館,她和我并行,主動和我談話”可知,“忽冷忽熱”在這里指章老師時而不回應“我”的話,時而主動和“我”談話,她對“我”的態度不穩定。
答案:(1)“不知所措”在這里指“我”因章老師的怪異行為而心神慌亂得不知該怎么辦。
(2)“忽冷忽熱”在這里指章老師有時對“我”的招呼不理不睬,有時又主動和“我”談話,對“我”的態度不穩定。
★2.結合上下文,說說第2段在文章內容上和結構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結合文章的內容,并聯系段落所在位置進行分析。
據題精析:第2段中的“我和一位從未謀面的會議代表章老師同住”,承接第1段中的“我就和這樣一個神奇的人相遇”,點明要寫的人物是“章老師”。第2段中的“我很喜歡章老師那種淡然的氣質,也欣賞她對教學的熱愛,我們談得很愉快”,表明章老師是“正常”的人,而下文是對章老師“神奇”之處的敘寫,所以第2段還為下文做了鋪墊。故第2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答案:承上啟下,既點出上文提到的“神奇的人”是章老師,又用章老師的“正常”為下文寫章老師的“神奇”做鋪墊。
3.請簡要概括在與章老師的相處中,“我”的情感與心理的變化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要通讀全文,根據題干要求和行文順序,找出關鍵句,進行分析概括。
據題精析:通讀文章,根據第2段中的“我很喜歡章老師那種淡然的氣質,也欣賞她對教學的熱愛”可知,初次與章老師相處,“我”喜歡、欣賞章老師。根據第3段中的“一聲,她不動;兩聲,她沒有動……我被嚇住了……主動和我談話,我被弄得不知所措”可知,“我”對章老師的行為感到奇怪,有些害怕和不知所措。根據“我”和章老師談話后,了解到章老師耳聾的原因,以及章老師沒有因耳聾而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可知,此時“我”佩服章老師,對章老師充滿了無限的敬意。
答案:初次見面,“我”喜歡、欣賞章老師;章老師對“我”忽冷忽熱,“我”對她的“怪異”行為感到害怕和不知所措;通過與章老師談話,解開疑惑后,“我”對章老師的情感上升為崇高的敬意。
4.如何理解“寂靜也可以成為一種生命的恩賜,耳聾并不可怕,只要有一顆安然的心”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對句子深層含義的把握,應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寫作目的和主題思想來分析。
據題精析:文章講述了“我”去一座陌生的城市參加會議,與一位從未謀面的會議代表章老師同住,在經歷了幾次“詭異”的事情后,“我”發現章老師竟然耳聾。后來了解了章老師耳聾的原因,體會到了章老師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我”很受觸動。“我”由此明白了原來所有的可怕之事都有其另外一面,“那些生活當中可怕的事情,可能會讓一個人走上另外一條道路”,只要走進生命的更深處,坦然面對,堅強樂觀地生活,任何一種經歷都有可能是生命的饋贈。
答案:生活當中那些可怕的事情,可能會讓一個人走上另外一條道路;但只要走進生命的更深處,堅強樂觀地生活,任何一種經歷都有可能是生命的饋贈。答題公式2 分析句子或段落的作用
分析某句話或某段話的作用——這一閱讀考查的知識點,一直都是現代文閱讀中需要訓練的重點和難點。因此答題時,考生不僅要熟讀文章,讀懂題意,更要透徹了解閱讀的公式,做到活學活用,這樣才能在緊張的考場上獲得好成績。
01 常見題型
1.某段在文章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請聯系上下文簡要分析。
2.簡要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意義和作用。
3.選文結尾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例:
【新疆烏魯木齊·一模】
藍色邀約
熊紅久
當面對被綠草環繞的四百五十多平方公里的賽里木湖時,你不能不驚詫于這一汪幽藍。水在海拔兩千多米的高度,即使泛出了粼粼波光,依然顯得靜謐而深邃。
湖的浩渺和清澈,輕易就催生出了內心的感動,特別是天山的皚皚白雪和天空的朵朵白云,同時倒映在湖面上,似要相互媲美。可還未分出高下,就被幾只驚鴻野鴨撲閃的翅膀,將完整的圖畫打破。但極快地,又黏合在一起。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清澈的平心靜氣比洶涌澎湃更令人敬畏,讓那些雜念在如此透明的審視里,無處藏身。湖,洞穿了人間的潮起潮落,卻一言不發。
許多不知名的野花,或紅或黃,或紫或藍,恣情綻放,從山下攀緣到山頂。看得久了,覺得每一朵花仿佛都張開了嗓子,湖岸那一圈圈蕩來的漣漪,似乎是被花喊出來的。
當地人更愿意把賽里木湖叫作三臺海子,這個稱呼聽上去既是對海的仰慕又是對海的渴望。在新疆,在離大海遙遠的西部,能擁有一片海,是何等的富有,又是何等的幸運。我堅定地認為,它的出現,一定肩負著某種使命。賽里木湖的出現,用自身的瑰麗,撫平了大漠深處遼闊無邊的荒涼。
我曾去過不少草原,也曾看到紛至沓來的人們,只鐘情于美麗的景致,對環境的呵護并不關注。花草遭到踐踏,草皮受到碾壓,給草原帶來傷痛。獨坐在岸邊,能看透近岸十幾米深的湖底,如此的清澈,可以感到一種透明的威嚴在審視著自己,靈魂受到深刻的滌蕩。大自然自有它的法則。面對形形色色的過客,賽里木湖一言不發,只用透明的沉思,教育那些浮躁的眼神,以它的博大和純潔,照出人的渺小,也讓人自省。
美的東西往往稀缺又脆弱,如果透支,只能使它過度衰頹,過早凋落。由于過度放牧和無序開發,這里也曾滿目瘡痍。令人欣喜的是,我們迎來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經過幾年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眼前的湖水和草原,又重新回到了之前的樣子。
今天的賽里木湖藍色更藍,清澈更清,這位飽經滄桑的智者,在鳥雀的鳴叫和花草的芳香之間,尋找生命的支點。
最舒暢的生活,應該是走進牧人的氈房。盡管歲月將溝壑鐫刻在牧人紫紅的臉上,卻掩飾不住他們與生俱來的豪放。有時一瓶普通的酒,便可讓整個氈房熱鬧起來,快樂簡單且觸手可及。撥動那柄油亮的老琴,自在的生活與悠揚的歌聲被美酒極協調地糅合在一起,不露鑿痕。我無法猜透,這質樸的琴聲能洞穿身后多少悠遠的日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會凋落的是他們永不疲倦的生命信念,這信念不一定是熊熊火炬,卻一定可以熠熠生輝。許多轟轟烈烈的歲月劃過之后,真誠,成為草原人終生恪守的信條。
徜徉于湖光山色之間,仿佛自己成了一棵隨意的樹或一株沁心的草,連情感都沾染了淡淡的清香。揮之不散的眷戀恰如一只扶搖的山鷹,無限的神往被扯到山的那一邊,飄渺且不忍觸摸。面對這一湖幽深的藍,連贊嘆都顯得蒼白且力不從心。賽里木湖是無法描述的,只能任憑它用不斷變換的藍,將心中的紛繁浮躁,梳理得淡泊而寧靜。
即使離開多日,情緒也始終被一只莫名的手輕輕地托著,不棄不離。細細想來,這便是一種懷戀。帶給你的不是摧枯拉朽的激蕩,而如涓涓細流,慢慢地滲透到靈魂深處。
賽里木湖,靜靜地舉在高原之上。對造訪者而言,這深藏的美麗,既是一個邀約,也像一句格言。
(節選自《人民日報》2024年8月14日20版,有刪改)
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畫線句。
看得久了,覺得每一朵花仿佛都張開了嗓子,湖岸那一圈圈蕩來的漣漪,似乎是被花喊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 公式呈現、解讀
結構+內容+具體內容
(1)結構
開頭:總領全文或引出下文,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
中間:承上啟下,伏筆,鋪墊。
結尾:總結全文,收束全文(如果是小說,應答為:使情節完整),照應開頭(題目),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2)內容
開頭:奠定感情基調,點明題意,渲染氣氛。
中間:點明主旨(中心),升華(深化)主題(中心)。
結尾:點明主旨(中心),升華(深化)主題(中心)。
(3)具體內容
這里指對文章的理解方面的內容。
總體解讀:
閱讀公式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靈活運用的人事半功倍,機械運用的人事倍功半。本公式是一個通用公式,可以用于記敘文、小說、散文閱讀。考查某句話或某段話的作用,我們一般需要從三個維度思考:結構、內容和具體內容。其實在一般的講解中,都是分為結構和內容兩大板塊來進行。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如果能夠把內容上的一些術語單獨羅列出來,將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從而獲取分數。所以,這里的“內容”特指一些可以用到專業術語的內容。我們把對文章理解方面的內容歸為“具體內容”。
結構方面:
看到這樣的試題,首先應注意句子或段落出現的位置。句子或段落出現的位置不同,其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開頭】一個句子或段落,如果是總結概括性的,其作用一般就是總領(起)全文;如果不是總結概括性的句子或段落,其作用一般就是引出下文了;而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則是要具體考慮的,如果句子或段落能夠讓你有往下讀的動力時,一般情況下都可以答“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
【中間】一個句子或段落處于文章的中間位置,其作用往往就是承上啟下;而伏筆和做鋪墊有時候可以看作是啟下的另外一種形式。
【結尾】“總結全文”用于概括性的做結論的句子或段落。“收束全文”只用于文章已經結束,但是又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時,才用這個詞語。如果是小說作品,則要注意:小說的結尾往往是文章的高潮部分,這個結尾對文本具有巨大的意義,所以在做小說閱讀試題時要回答“情節完整”。“引人注意,啟發思考”這8個字往往連用,連用的原因在于,這8個字往往用于結尾段的句子是問句(包括設問和反問)的情況。在文章的結尾部分用問句,一般都是為了讓讀者思考,所以這8個字連用會更容易得分。
內容方面:
這里的“內容”并不是指文章具體所要表達的意義,而僅僅指解答有關“內容”方面的試題的專業術語。
【開頭】奠定感情基調,點明題意,渲染氣氛,以上術語在運用時都要結合具體的文章內容來談,即要答出“奠定了什么感情基調”“點的什么題”“渲染了什么氣氛”,而切不可只是單純地答出幾個枯燥的術語。
【中間】在閱讀文本的中間部分,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意義明顯拔高的句子或段落,在文中與周邊的句子相比,顯得“鶴立雞群”,這樣的句子或段落往往和中心主旨相關。在實際的做題過程中,如何區別“升華”和“深化”呢?如果句子或段落讀起來,你感到情感充沛、內心激動,這種情況就用“升華”;如果句子或段落讀出來,你的心里非常平靜或者很沉重,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用“深化”了。
【結尾】與中間部分的解讀是一樣的。
具體內容方面:
做完以上兩個部分后,一定不要忘記了結合文本內容進行深入解讀,前兩個方面的內容都是給這個部分指明一條道路。具體的解讀,一般來說,每篇文章都是不同的,所以最后要注意一個細節:此句(段)的內容。這可能對你的答案有很大的幫助。
03 典型例題
【2022·湖北咸寧卷】

王宇
班主任劉老師把高中畢業聯歡會放在高考之后,他說,今天的聯歡會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也可以講故事。
我從稀稀拉拉的掌聲中站起來,雙手使勁攥著皺巴巴的半袖下擺,還是止不住渾身發抖。我啥都不會,我抬起頭看劉老師,劉老師也看著我。他的眼睛,平靜柔和。
我抬起頭,環視教室,全班同學的目光齊刷刷地集中在我身上,這讓我很感動。之前,我是講臺上的常客,除了做檢討還是做檢討,同學們習以為常,在各自的座位上忙著完成作業,并不抬頭看我,想必也不會聽我說什么。
我沒有參加中考,是直接保送上高中的。高一期末測試后,我盯著成績單,劉老師盯著我,劉老師說,這不應該是保送生的成績。我歪著脖子說,是老師把成績弄錯了。劉老師說,那就讓下一次測試來驗證吧。結果下一次比上一次更糟糕,我把滿心的牢騷與憤怒,傳遞給靜靜躺在校園里的一枚石子。我用右手一拋,石子起飛,呼嘯聲中,砸在樹下晨讀同學的耳朵上。我看見被砸同學的臉頰上滿是血,當時就溜了,保安調取監控視頻,反復比對,鎖定的目標當然是我。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我抬頭看教室里的電風扇在瘋狂旋轉,馬上進入狀態,做檢討竟然口若懸河。
學校搬出我,就等于搬出了我父親。父親從建筑工地趕來,把大小不等的鈔票整齊疊放在劉老師辦公桌上。父親說,這是醫藥費,我給那個受傷的孩子道歉,給您道歉,兒子不幸,給您添麻煩了。說著,父親伸出黝黑的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緊緊握住劉老師的手。站在一旁的我,仍舊歪著脖子。多大點事兒,至于嗎?末了,父親在校門口用長滿老繭的手摸了摸我的腦袋,什么也沒說,走了,我看見父親的背影,看著那沾滿水泥渣的工服,A心里挺不是滋味。
從那以后,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我成了一個另類,做人不誠實,沒擔當,逃避責任。劉老師幾次有意靠近我,深邃的眼睛里含著鼓勵,但我的自信像飄在校園上空的浮云。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迷上了網絡世界,我能躲避校園所有監控探頭的迷蹤,翻過圍墻,走出學校,在網吧里叱咤風云。
教室里安靜極了,同學們期待著我的節目,我再次抬起頭,心中涌出最想說的話來,那是高一的第二個學期,臨近暑假,天熱得厲害。晚餐后,父親突然來學校找我。父親帶來兩罐豆瓣醬,是母親做的,我最愛吃的。我看見父親的手黝黑黝黑,長滿老繭,深深的裂痕里嵌著永遠洗不掉的水泥渣。父親說,好好吃飯,別餓著。太陽隱去,校園里的燈光把父親的影子拉得長長的,送走父親,B我的心里很茫然。
裝模作樣地上完晚自習,我頓時興奮起來,輕車熟路地躍上墻頭,再踮著腳尖滑向外面的墻腳根,感覺腳下軟綿綿的。我閃身一跳,落在路邊。墻腳根下坐著一個人,剛才我踩在他的身上了。我想那人肯定是城市里的流浪漢,走了幾步感覺不對勁,流浪漢怎么會穿著沾滿水泥渣的工裝。我貓著腰,湊上去看。父親披著編織袋,打著呼嚕,靠在墻上睡得正香。
C我的心,瞬間崩潰了。
同桌打斷了我的故事。站起來,用手指著我說,怪不得從那天晚上開始,你小子像打了雞血似的啃書本,成績一個勁兒地往上躥。
劉老師平靜的眼睛里泛著光亮。他說,此處應該有掌聲了。
沸騰的教室還沒有平靜下來,教務主任拿著高考成績單走進了我們教室,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撐得眼鏡翹上了眉頭。他不失幽默地對我說,依你的成績,可以坐著火箭離開我們這個小城市。我盯著成績單,劉老師盯著我,默默無語。我趴在劉老師的肩膀上痛痛快快地哭了起來。
淚眼婆娑中,我又一次看見父親的那雙黝黑黝黑長滿老繭的手。
(選自《微型小說集》,有刪改)
【問題】結合全文,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山東德州卷】
遠航歸來
肖復興
不知為什么,最近一些日子,總想起王老師。王老師,是我的小學老師,雖然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十年,我還清楚記得他的名字叫王繼皋。
王老師是我們班語文課的代課老師。那時候,我們的語文任課老師病了,學校找他來代課。他第一次出現在教室門口,引得全班同學好奇的目光,聚光燈一樣集中在他的身上。他梳著一個油光锃亮并高聳起來的分頭,身穿筆挺的西裝褲子,白襯衣塞在褲子里面,很精神的打扮。關鍵是腳底下穿著一雙皮鞋格外打眼,古銅色,鱷魚皮,鏤空,露著好多花紋編織的眼兒。
從此,王老師在我們學校以時髦而著稱,常引來一些老師的側目,尤其是那些老派的老師不大滿意,私下里議論:校長怎么把這樣一個老師給弄進學校來,這不是誤人子弟嘛!
顯然,校長很喜歡王老師。因為他有才華。王老師確實有才華。王老師的語文課,和我們原來語文老師教課最大的不一樣地方,是每一節課都要留下十多分鐘的時間,他為我們朗讀一段課外書。這些書,都是他事先準備好帶來的,他從書中摘出一段,讀給我們聽。書中的內容,我都記不清楚了,但每一次讀,都讓我入迷。這些和語文課本不一樣的內容,帶給我很多新鮮的感覺,讓我充滿好奇和向往。
王老師朗讀的聲音非常好聽,他的嗓音略帶沙啞,用現在的話說,是帶有磁性。而且,他朗讀的時候,非常投入,不管底下的學生有什么反應,他都沉浸其中,聲情并茂,忘乎所以。有時候,同學們聽得入迷,教室里安靜得很,他的聲音在教室里水波一樣蕩漾。有時候,同學們聽不大懂,有調皮的同學開始不安分,故意出怪聲,或成心把鉛筆盒弄掉到地上。他依舊朗讀他的,沉浸在書中的世界,也是他自己的世界里。
王老師的板書很好看,起碼對于我來說,是見到的字寫得最好看的一位老師。他頭一天給我們上課,先介紹自己的名字的時候,轉身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王繼皋”三個大字,我就覺得特別地好看。我不懂書法,只覺得他的字寫得( )那種龍飛鳳舞的樣子,( )教我大字課的老師那種毛筆楷書一本正經的樣子,( )秀氣中帶有點兒瀟灑勁頭兒。我從沒有描過紅模子,也從來沒有模仿過誰的字,但是,不知不覺地模仿起王老師的字來了。起初,上課記筆記,我看著他在黑板上寫的字的樣子,照葫蘆畫瓢寫。后來,漸漸地形成了習慣,寫作文,記日記,都不自覺地用的是王老師的字體。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我讀中學,即使到現在,我的字里面,依然存在著王老師字抹不去的影子。這真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一個人對你的影響,竟然可以通過字綿延那么長的時間。
不僅字寫得好看,王老師人長得也好看。我一直覺得他有些像當時的電影明星馮喆。那時候,剛看完《南征北戰》,覺得特別像,還跟同學說過,他們都不住點頭,也說是像,真像。后來,我又看了《羊城暗哨》和《桃花扇》,更覺得他和馮喆實在是太像了。這一發現,讓我心里暗暗有些激動,特別想對王老師講,但沒有敢講。當時,年齡太小,覺得王老師很大,師道尊嚴,拉開了距離。其實,現在想想,王老師當時的年齡并不大,撐死了,也不到三十。
王老師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好幾次講完課文后留下來的那十多分鐘,他沒有給我們讀課外書,而是教我們唱歌。他自己先把歌給我們唱了一遍,唱得真是十分好聽,比教我們音樂課的老師唱得好聽多了。沙啞的嗓音,顯得格外渾厚,他唱得充滿深情。全班同學聽他唱歌,比聽他朗誦要專注,就是那幾個平時調皮搗蛋的同學,也托著腦袋聽得入迷。
不知道別的同學是否還記得,我到現在記憶猶新。王老師教我們唱的歌,歌名叫作《遠航歸來》。我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那里面的每一句歌詞:
祖國的河山遙遙在望,
祖國的炊煙招手喚兒郎。
秀麗的海岸綿延萬里,
銀色的浪花也叫人感到親切甜香。
祖國,我們遠航歸來了,
祖國,我們的親娘!
當我們回到你的懷抱,
火熱的心又飛向海洋……
一連好幾次的語文課上,王老師都帶我們唱這首歌,每一次唱,我都很激動,仿佛真的是一名水兵遠航歸來,盡管那時我連海都沒有見過,也覺得銀色的浪花和秀麗的海岸就在身邊。我也發現,每一次唱這首歌的時候,王老師比我還要激動,眼睛亮亮的,好像在看好遠好遠的地方。
整整六十年過去了,這首《遠航歸來》,還常常會在耳邊回蕩。這首歌,幾乎成了我的少年之歌,成了王老師留給我難忘旋律的定格。
(有刪改)
【問題】第③段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 趁熱打鐵
【江蘇蘇州·模擬測試】
別讓他們只跟神說話
潘云貴
公交車停在某個小學附近,上來一群學生。
一個胖乎乎的男孩背著很大的書包坐在我身旁。與他擦肩而過時,我觀察到他臉上不同于一般孩子的神色,那是沒有與外圍世界相交的目光,他眼前似乎豎著一塊玻璃隔板。
車啟動了,周圍的小朋友如放出籠子的鳥,嘰嘰喳喳地聊天,討論動畫、明星、筆記、貼紙,唯獨他,靜得像座島嶼。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動起來,較為笨拙地把身體轉到靠車窗的那一側,開始對著窗外說話,越說越大聲,還不時手舞足蹈,他映在車窗上的身影劇烈抽動著。這使我感到詫異,很快又轉為一種難過。我在想著眼前的孩子正在與一個透明的靈魂聊天,這個靈魂誰都看不到,唯有孤獨深處的他才能看見。他朝向我這邊的大書包像個無言的傻瓜,撞著我胳膊,里面塞得滿滿的不是課本、練習冊,而是一個男孩的寂寞時光。
有一回,我去一個中學做講座。講到古詩詞時,我當場提問:“‘疏影橫斜水清淺’下一句是什么?”整個講堂沒有哪個學生第一時間舉手,大家都在嘴邊念著上一句,試圖通過記憶背出下一句。這時,我在講臺上看到最后一排靠墻邊有只手舉了起來。他舉手并不利索,顫顫巍巍地,像是克服了眾多我無法瞥見的壓力,最后高過別人的頭頂,來到我的視線中。我旋即叫他起來,但整個講堂嘩然一片。
我很奇怪,緊接著聽到很多小孩子在笑他,一些學生對我說“老師,他不會!”“老師,他起來說的一定是錯的!”同齡人都提前給他“判了刑”。而他也在這樣的聲音中,拖著沉重的身體塌下去,淹沒在人海中。
講座之后,班主任找到我,對發生的那一幕感到抱歉。
“他是后來轉學進來的,父母離異,跟他外婆住,日常都不說話,上課老師叫他回答問題都答不出來,沒有人跟他玩。他今天竟然舉手,估計是要搗亂。”
老師的這席話讓我頗感難受。
“只要他開口了,比什么都重要。”臨走時,我對那位老師說道。
上初中時,我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也不愿融進班上的各種小圈子和小團體,整天只顧自己學習。很多同學都嘲笑我是個“自閉兒”,沒有人想跟我坐一起,我一個人在教室后排坐了一年時間。
云如是最早提出要跟我做同桌的人。初二那年,一次課間,我翻著班主任批改完的作業本,有一張小紙條從里面掉到地上。我撿起一看,是班主任的字跡,寫著“云貴,云如主動說要跟你坐一起,我便安排了”。于是我結束了自己的“孤島”時光。云如人很溫和,又十分健談,跟他同桌兩年,深受他的照顧。他知道我的性格與愛好,遇上我看書寫字,他從來不打攪我。看我無聊時,他便常說些笑話逗我開心。
初三那年,我因為學習成績都在年級前列,被保送進市重點高中,不用再參加中考。云如不知是有意無意,在考試那兩天都路過我家門前。我正在悠閑看書,他喚我一聲后便走了。我跑出去,只見他在拐角的地方看向我,用手打了個招呼,便笑盈盈離去。之后,我再次見到他,是大四末端。
在老家長樂的大街上,云如穿著筆挺的西裝,認出了我,臉上的笑容還跟以前一樣。他開車送我到車站,下車時,我把初中時的事情說了出來,向他表示感謝。他說那時,主要是因為班主任喜歡我,看我很孤單,就找他商量能不能坐到我身旁,他就點了點頭。
記得高考前三天,學校放溫書假,我拖著行李擠上客車回鄉下。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披著長發的女孩子坐在我身旁,她靠著窗,夕陽的余暉照著她略顯落寞的側臉。
過了兩三站后,她突然轉過臉看著我。我這才觀察到她臉上已有了被時間和生活雕刻后的線條。她掃視一車的人,然后對我說:“你們真好,還能讀書。”我那時很年輕,不知道要跟她說什么,低著頭不回話。她也不說話了,又把臉別到窗邊,并把車窗開到最大,風呼呼吹進來,她竟迎風唱歌。在夕陽染紅的天色下,她用空靈的聲音演繹著《隱形的翅膀》,那是我聽過最憂傷的版本。整輛車的人把目光對準她,她仍在唱,直至歌的最后一句。之后,她轉過臉來,笑著問我:“我是不是很像神經病?”
我搖搖頭,報以微笑,對她說:“你就像對著神唱歌。”
想起書上林清玄與好友三毛之間的一段故事。有一年,三毛告訴林清玄,她打算去國外生活,不回來了,想賣掉臺北的房子。林清玄讓三毛把房子賣給他。兩人談好,就在簽訂合同的前天晚上,三毛變卦了,她打電話給林清玄,說屋頂上的檸檬花開了,要等到它結果,之后再聊賣房的事。
林清玄自然理解三毛這樣的性靈女子。在多少寂寞的時辰里,她的居所就是她一個人所有的世界。一桌一椅、一草一木,上面都散落著她的孤獨。她留戀,舍不得離開。她等到日子開花,又想等著孤獨結果。林清玄是懂三毛的人,諒解了一切。
這個時代太多孤獨的靈魂無從擺渡,許多人都仿佛陀螺被抽打著,在快速旋轉中尋找方向,很少會有人停下來傾聽你的孤獨,理解你的孤獨。更多的時候,我們都在誤解別人的孤獨,并對其進行嘲笑、苛責,投以異樣的目光。能停下來理解對方的人,多半也是現在孤獨或曾經孤獨的人,他們走過人生小徑分叉的花園,懂得欣賞每一株草木在陽光下獨特的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刪改)
1.通讀全文,請仿照示例,寫出作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另外兩個靈魂的孤獨。
(1)公車上,男孩的孤獨是碩大的書包,塞滿了寂寞時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我的孤獨是后排的光陰,在嘲笑聲中堆成孤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文章語境,說說下面句中加點字的表達效果。
而他也在這樣的聲音中,拖著沉重的身體塌下去,淹沒在人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8段寫到“老師的這席話讓我頗感難受”,請描寫此刻“我”的心理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全文,請說說第17、18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羅列出文章中懂得欣賞生活中孤獨靈魂的人物。并結合全文,在第20段橫線上,補寫幾句話作為結尾,要求能照應題目、點明中心。
(1)羅列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補寫的結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鄭州·模擬測試】
第一份工資
父親把一個雞蛋夾到他的碗里,說,我給你找了一份網吧的工作,你愿意去嗎?他驚訝地看了父親一眼,沒有說話。
不知道中了什么邪,高二的下學期開始,平時成績挺優秀的他迷上了網絡游戲,開始還瞞著家里,隔三岔五地過過癮。后來竟然一頭扎進網吧,玩得昏天暗地,最長的一次是兩天兩夜沒下線,成績自然一落千丈。
班主任三番五次地登門,母親的眼淚似乎要將整個家淹沒,而父親的咆哮就像悶熱夏天里的干雷,足以把桌子上的碗震落下來。換回來的卻是他的一句話——我不想讀書了,讀書沒意思。整個家立即像掉進了冰窟窿。可是,恨透了網吧的父親竟然說為他找了一份網吧的工作,他會信嗎?直到父親又把剛才的話說了一遍,他確信父親不是在諷刺他,才猶豫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早上,父親送他去網吧,他發現竟然是他以前經常光顧的那家。父親似乎跟這里的人很熟悉,對一個中年人說些多多關照之類的話后就走了。
中年人問他能干什么,他紅著臉半天說不出話來。他除了會玩游戲,對其他電腦知識一無所知。中年人看出了他的窘相,就說你什么都不會,怎么能在這里打工呢?要不是看你父親的面子,我不會收你的。你先從最簡單的收費開始吧。
長那么大,他第一次聽到這么刺耳的話。他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他差點扭頭就走了。
可是,他最終點了點頭。
就這樣,他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之旅。但是他發現就算是收費這樣簡單的事情要做好也并不容易。按照中年人的吩咐,他要面帶微笑,辨別錢的真偽,然后打卡。動作稍微慢一點,還會受到顧客的呵斥。有時候他站了一天,腰酸背疼的,剛想坐下休息一會,中年人就會走過來說,這里要求站著服務。他原本以為到網吧打工,沒事的時候可以上上網,現在他發現自己想錯了。即使沒事,中年人也不允許他離開崗位半步,更不用說玩游戲了。他覺得中年人對他太苛刻了,稍微犯點小錯,或者動作慢些,就會遭到訓斥,甚至當著很多人的面不客氣地對他說,如果下次還這樣,就扣工資。每當這時候,他就會思念起他的老師來。老師是多么耐心啊,從來不會用那么強硬的語氣跟他說話。
晚上回到家,母親已經準備了一桌好飯。父親特意開了瓶酒,說是為了慶祝他找到第一份工作。看著眼睛紅紅的母親,強作笑容的父親,他沒有接父親遞過來的酒杯,埋下頭默默地扒飯。也許是站了一天有些累了的緣故吧,他第一次覺得母親做的飯是那么有味道,以前,他總是埋怨母親做的飯不好吃。
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在靜靜地上網,網吧里只聽得見電流的聲音。他百無聊賴地站著。這時,他發現一位大娘走了進來。她繞室內走了一圈,然后在一位跟他年紀相仿的少年旁邊停了下來。少年因為專注于游戲,竟然沒有發覺旁邊站了個人。接著,他看到了不敢相信的一幕。這位大娘在少年旁邊看了一會兒,竟然哭著給少年跪下了。大娘的哭聲驚動了所有的人,大家都停止了上網。在大娘斷斷續續的哭訴中,他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大娘是從鄉下來的,少年是她的兒子,她千辛萬苦掙錢送兒子進城讀書,可是兒子卻來上網,已經有差不多一個學期沒進教室了,而她一直被蒙在鼓里。大娘是來求兒子回學校去讀書的。他看到豆大的汗粒從那位少年的額頭上滾落,而大娘那撕心的聲音撞擊著他的心,他感覺眼睛潮潮的。不知道為什么,這一刻,他內心深處開始厭煩起網吧來。每天重復做著單調的一件事,遠沒有豐富的校園生活有滋味,但少年的執拗使他不想跟父親開口說什么。
一個月終于過去了。這天,他問中年人,能不能把這個月的工資結了?
怎么了?想打退堂鼓?這點苦都吃不了,你今后還能干什么?中年人一點都不客氣。
我想繼續讀書去。他囁嚅著。
中年人思考了一下,說,按規定,三個月試用期結束才能開工資的,這也是我當初與你父親談好的。不過,你的情況特殊,可以考慮。就這樣,他拿著從中年人那里領來的第一份工資——500元錢,回了家。
第二天,他把錢交到父親手里,說我讀書去……
現在,當他坐在高大的寫字樓里,讀著自己喜愛的書,干著自己喜歡的事,便常常想起自己的第一份工資來。當然,他也是事后才知道,他所謂的第一份工資,其實是父親自己掏的腰包,只不過是搞藝術的父親換了一種形式,藝術地給了他而已。
(有刪改)
1.仿照示例,梳理他心理變化的過程。
網游成癮,感覺讀書沒意思 → 初見老板,________________ → 遭遇訓斥,_____________
___ → 大娘跪勸兒子,________________ → 結領工資,決定重回學校
★2.小說以父子間的對話開頭,有何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讀文中畫線的句子,自選角度進行賞析。
(1)而父親的咆哮就像悶熱夏天里的干雷,足以把桌子上的碗震落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沒有接父親遞過來的酒杯,埋下頭默默地扒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說結尾寫“其實是父親自己掏的腰包,只不過是搞藝術的父親換了一種形式,藝術地給了他而已”,結合全文分析父親教育兒子的“藝術”體現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武漢·模擬測試】
寂靜
嚴文華
耳聾也可以是禮物,成為寂靜的恩賜。在2010年,我就和這樣一個神奇的人相遇。
有次去一座陌生的城市參加會議,我和一位從未謀面的會議代表章老師同住。我很喜歡章老師那種淡然的氣質,也欣賞她對教學的熱愛,我們談得很愉快。
這種愉快持續著,直到詭異的事情發生。小憩后,我叫她一起去會場。一聲,她不動;兩聲,她沒有動。于是,我提著嗓子喊,她還是沒動。我有點怕,沖到她跟前搖晃她。她睜開眼,嫣然一笑,像是什么都沒有發生。我松了一口氣。一同走到走廊上,我走在她前面,邊走邊跟她說話,但我沒有聽到她的回音。我覺得奇怪,回頭去看,她面無表情,眼睛直盯著前方,像是靈魂出了殼。和那個與我熱烈交談的人判若兩人,我被嚇住了。出了賓館,她和我并行,主動和我談話,我被弄得不知所措。
晚上回到房間,詭異的事情再次發生:我讓她先洗澡,她背對著我理東西,不理我,我有些抓狂。這時她的手機響了,我聽到她輕言細語地打電話。躺在床上,我琢磨著:章老師為什么對我忽冷忽熱?難道她有心理問題?有雙重人格?
第二天吃早飯,我和章老師面對面坐在一張長桌上,我猶豫了一下,終于開口:“你是否聽力不太好?”
“是的,我耳聾。”她平靜地說。
“耳聾?”我大吃一驚,耳聾和聽力不好應該是不同級別吧!
“是一只耳朵嗎?”我問。
“兩只。”
“怎么可能?”我不相信。
“是的,神經性耳聾。”她依然平靜。
“那你現在能聽到我說話嗎?”
“我哪里能聽到,你說話太輕聲了!”她笑起來。
“那你怎么跟我對話?”我驚訝得停下了筷子。
“我看你的嘴形啊!”她解釋。
“10年前體檢時醫生發現我的聽力出了問題,說再發展下去就會神經性耳聾,一旦耳聾,就不可逆。警告我不能累,要多休息,營養要跟上。我就認真地考慮按醫生所說的話來做。但是那一年,學院申請了一個專業,領導壓了很多擔子在我身上。我無法推辭,工作總是最重要的。累了整整一年。第二年我想休息一下,結果,家里又出事了:媽媽生病住院。我天天上完課就去陪護,最后還是沒能留住媽媽。爸爸撐不住了,我把他接到家里來住,天天像帶孩子一樣,帶他出去散步,陪他說話,陪他玩。這樣又是好幾年。前兩年,我終于退休了,想著好好休息。結果遇到學校專業評估。我又被返聘,接著上課。到后來,耳朵徹底沒有聽力了。”
“那你怎么上課啊?學生回答問題你怎么聽得見呢?”
“上課時我注意力高度集中,我的眼睛會看見、聽見'每一件事情。學生回答問題時,我走近他們,看得見他們的唇形。只要看得見,我就聽得懂。”哦,是這樣,只要我不在她的視線范圍里,她就完全聽不到我在講什么,那些詭異的事情終于有了解釋。
“那我聽到你昨晚還和家人通電話來著,你聽得見他們講什么嗎?”
“我聽不見。但我知道是他們打來的,所以我告訴他們我過得怎樣就可以了。”
“那其他人打你電話怎么辦?”
“我告訴他們我不方便接電話,讓他們發短信給我。”她笑起來。
我的驚訝一直延續著。她沒有提如何學習看懂別人的唇形,但我猜想,那將是一個練心練志的過程。下午我們圓桌會議,章老師坐在我對面,我有機會觀察她。果真,別的老師發言時,她會專注地看著別人的嘴唇。對什么時候該她發言,她把握得非常好。她發言時,甚至還引用了別人的觀點。真的,真的看不出她聽不見。
我想到在早餐結束時我曾問她的問題:這么拼命,導致現在耳朵都聽不到。你后悔過嗎?
“不后悔。我就是這樣的人。看到工作,總想做到最好。看到家里的事,我也想承擔起來。如果把這些都放掉,即使我的耳朵好好的,我也會過得不舒坦。不如現在,該做的我都做了,我的世界很寧靜,我的心也很寧靜。”
原來,寂靜也可以成為一種生命的恩賜,耳聾并不可怕,只要有一顆安然的心。以前我總是很怕一些事情,怕自己萬一眼睛看不見了會怎樣,怕萬一身體哪里受傷了會怎樣。從章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原來所有的可怕都有另外的一面。那些生活當中可怕的事情,可能會讓一個人走上另外一條道路,但并非失明就會隔斷一個人對世界的注視,失聰就會阻斷一個人與世界的溝通;并非失去嗓音就不能歌唱,失去手臂就不能彈琴,失去腿腳就不能舞蹈。只要走進生命的更深處,任何一種經歷都有可能是生命的饋贈。
1.理解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出了賓館,她和我并行,主動和我談話,我被弄得不知所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躺在床上,我琢磨著:章老師為什么對我忽冷忽熱?難道她有心理問題?有雙重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上下文,說說第2段在文章內容上和結構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簡要概括在與章老師的相處中,“我”的情感與心理的變化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寂靜也可以成為一種生命的恩賜,耳聾并不可怕,只要有一顆安然的心”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句容市| 鄢陵县| 江孜县| 麻栗坡县| 龙岩市| 芜湖市| 射阳县| 陵川县| 西昌市| 遂川县| 阳高县| 晋城| 泊头市| 安塞县| 汝阳县| 西和县| 永州市| 房产| 建宁县| 灵武市| 达尔| 辽阳市| 年辖:市辖区| 邢台县| 固原市| 遵化市| 遂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汝州市| 林周县| 措美县| 汕头市| 赤峰市| 增城市| 临武县| 阿合奇县| 桦川县| 渝北区| 岫岩| 山阴县|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