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初三聯考九年級化學本試卷共8頁,20題,滿分90分。考試用時60分鐘注意事項:1.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填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2.非選擇題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不準使用鉛筆(作圖除外)、涂改液和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Cu 64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錯選、不選、多選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給分。)1. 物質在不斷運動和變化,在氧-碳循環過程中,碳元素由大氣圈進入水圈的變化是A.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 動植物的呼吸作用C.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化石燃料的燃燒2. “關愛生命,擁抱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 油鍋不慎著火,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澆滅B. 蚊蟲叮咬時釋放出的蟻酸使人覺得不適,可涂抹氫氧化鈉溶液處理C. 感冒發燒時,立即大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以到達快速降溫的效果D. 均衡膳食,多吃水果或蔬菜可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3. 下列關于空氣成分及空氣質量的說法,錯誤的是A.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B. 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 稀有氣體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燈D. 植樹造林、使用清潔能源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4. 下列與化學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 化學與農業: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B. 化學與材料:棉花、羊毛都屬于合成材料C. 化學與環境:的降雨呈酸性,一定是酸雨D. 化學與科技:我國科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元素的分離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5. 《本草綱目》記載古法釀酒:“燒酒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蓋酒露也。”“燒酒”中有乙醇,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 燒酒會散發出酒香,從微觀角度解釋為乙醇分子在運動B. “蒸令氣上……其清如水”與實驗室過濾操作原理相同C. “濃酒和糟入甑”,釀酒過程中包含了緩慢氧化D. 乙醇可以用于體表和醫療器械的消毒6. 鄰苯二甲酸酯(化學式C24H38O4)是一種增塑劑,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高溫時塑料瓶中的增塑劑分子更容易進入食品中。下列關于鄰苯二甲酸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鄰苯二甲酸酯由三種元素組成B. 鄰苯二甲酸酯由66個原子構成C. 鄰苯二甲酸酯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D. 普通塑料瓶不宜直接盛放熱奶茶和熱奶制品7. 人體內的一些液體正常pH范圍是:唾液6.6~7.1,胃液0.9~1.5,胰液7.8~8.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上述液體中堿性最強的是胰液 B. 唾液不一定顯堿性C. 大量飲水后胃液pH變小 D. 胃酸過多可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8. 中國科學院首創室溫制氫方案,化學方程式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三種氧化物 B.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 該反應前后所有原子數目不變 D. 催化劑在該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9. 如圖是我國西漢青銅雁魚燈及其示意圖。燈油燃燒時,煙氣通過魚身和雁頸導入雁體內水中,減少對室內空氣的污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該燈使用的青銅是一種金屬材料 B. 產生煙塵的原因是燈油不完全燃燒C. 轉動燈罩隔絕空氣,可使燈火熄滅 D. 水能吸收煙塵,還能吸收一氧化碳10. 下列跨學科實踐活動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的是選項 實踐活動 化學知識A 將氯化鈉從海水中分離出來 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B 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 制氧劑必須含有氧元素C 用自制簡易凈水器凈化雨水 活性炭起到殺菌消毒作用D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煤爐越扇越旺是因為降低了煤的著火點A. A B. B C. C D. D11.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展現了化學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化學觀念: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其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B. 科學探究與實踐: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之前要做燈火實驗C. 科學思維:同種元素的質子數相同,所以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種元素D. 科學態度與責任:山林嚴禁煙火,家用電器、圖書檔案室起火,不能用水來滅火12. 下列有關各物質的分離、鑒別、除雜與檢驗,所用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目 實驗方法A 分離鐵粉與碳粉 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B 鑒別硫酸鈉和硝酸銀溶液 加入少量硝酸鋇溶液,觀察現象C 除去CO2中少量CO 點燃混合氣體D 檢驗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加入少量稀硫酸,觀察現象A. A B. B C. C D. D13. 如圖是KCl、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B. 中混有少量KCl,可用蒸發結晶進行提純C. 時,將與100g水充分混合,可形成180g溶液D. 時,配制等質量飽和溶液和KCl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前者小于后者14. 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目的 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與氧氣接觸 證明乙醇中含有碳元素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證明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實驗設計選項 A B C DA. A B. B C. C D. D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48分。15. 氟及其化合物是現代工業和生活重要的材料。某化學小組開啟了氟元素學習之旅。Ⅰ.識氟之初(1)從如圖可知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Ⅱ.探氟之源(2)工業上常用螢石(主要成分為)和濃硫酸在高溫下發生復分解反應,制取HF氣體,HF的化學名稱為______。該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Ⅲ.用氟之智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種含氟材料,可由四氟乙烯聚合而成,常用作沖鋒衣面料。(3)工業制備四氟乙烯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參加反應的甲、乙、丙、丁分子個數比為,請補全方框中丁的微粒模型______。(4)PTFE有“塑料王”之稱,其屬于______(填“金屬”或“無機非金屬”或“合成”)材料。(5)PTFE膜有微孔結構,其直徑約在0.1至之間。結合如表分析,PTFE膜可作為防水和透汗沖鋒衣面料原因______。類型 水蒸氣 雨水直徑/ 0.000416. 生活中的污水常用物理、化學及生物方法進行分級處理。如圖為污水分級處理流程示意圖。(1)“一級處理”中,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主要去除水中______(選填“可溶性”或“不溶性”)雜質。(2)“二級處理”中,可在曝氣池繁殖枯草芽孢桿菌來處理有機污染物。枯草芽孢桿菌是______(填“厭氧菌”或“好氧菌”)。(3)“進一步處理”包括消毒等步驟。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的飲用水消毒劑,可由亞氯酸鈉和氯氣反應制得,同時還會生成一種常見的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4)含鋁污泥能去除水中的磷。為探究影響污泥除磷率的因素,在錐形瓶中加入100mL模擬含磷廢水,按下表調節pH并控制相關變量。反應3小時后過濾,測定污泥樣品對磷的吸附量。實驗 酸堿度 污泥樣品/g 反應溫度/℃ 吸附量/1 3 0.3 25 3.132 7 0.3 25 2.623 11 0.3 25 2.14 7 0.4 25 x5 7 0.5 25 4.24①對比實驗1、2、3,可得出結論______。②通過實驗可知,相同條件下,等體積水中加入的污泥樣品質量越大,污泥除磷率越高。則實驗4中x的數值范圍是______。17. 化學實踐小組圍繞金屬展開了如下項目式探究活動【項目一】探究金屬的部分化學性質如圖所示,調節平衡后開始進行實驗。(1)實驗1:將鐵絲團浸入硫酸銅溶液,當觀察到______時,移走試劑瓶,發現穩定后的砝碼比起始位置______(填“高”或“低”)。(2)實驗2:一段時間后,鐵粉包下沉,原因是鐵粉與______發生反應,生成了鐵銹。(3)如圖甲為鋅與硫酸鎳和硫酸錳混合溶液充分反應后的粒子變化微觀示意圖。Ni、Zn、Mn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項目二】金屬的使用——金屬畫制作(4)金屬畫的制作方法為在金屬板上貼膜,然后刻畫圖案露出金屬板,將溶液滴在露出的金屬板上就可制得金屬畫。圖乙是利用金屬板與稀硫酸反應制得的“蝴蝶”。可選用的金屬板是______(填字母)。寫出制取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寫一個)。A.鐵板 B.鋅板 C.銅板 D.銀板【項目三】金屬的冶煉(5)《天工開物》中有關“火法”煉鋅的記載,可用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來煉得金屬鋅,請根據物質的組成與性質設計一個從爐甘石中提煉出鋅的方案,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來______。18. 某學習小組對展開研究。Ⅰ.探究的收集方法:【資料卡片】:一定范圍內,在水中溶解越多,所得溶液pH越小。【實驗一】:利用圖1裝置制取,并測定,將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斷在水中溶解的體積。(1)甲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待丙裝置中收集半瓶氣體時,關閉,充分振蕩丙裝置,測得丙、丁裝置中溶液的pH值分別為5.7和6.5。說明丙裝置中所溶解CO2的體積______(填“>”“<”或“=”)丁裝置所收集液體中CO2的體積,丙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乙裝置吸收HCl氣體,目的是______。【實驗二】:用氣體壓強傳感器測收集的氣體中CO2體積分數,選擇合適收集方法。(3)圖2是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中CO2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分析圖像,可得出的結論有:______(寫一個即可)。Ⅱ.CO2減排新進展我國CO2減排的戰略是CCUS(CO2的捕集、利用與儲存)。下圖3為氨法捕集二氧化碳的流程圖。原理是利用氨水與二氧化碳在一定溫度下會反應生成碳酸氫銨。當溫度升高至38℃-60℃,將發生逆向反應,碳酸氫銨將分解。回答下列問題。(4)“吸收塔”中采用噴淋的方式目的是______,該反應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因是______。(5)分離器的作用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______,若分離器中溫度為,經分離器得到的溶液質量分數為______(結果保留到0.1%)。19. 某學校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根據下圖所示的實驗,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探究。探究實驗一:通過溶液酸堿性變化的角度,驗證酸堿發生中和反應。圖②是圖①實驗過程中pH變化曲線。(1)試管①中證明堿與酸發生中和反應的現象是______,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______。(2)圖②中點d所示溶液中的溶質(酚酞除外)是______(填化學式)。(3)其中b、c、d三點對應溶液中所含溶質NaCl的質量大小關系是______。探究實驗二:(4)可以通過比較試管③和試管⑤,觀察到______現象,證明試管④中的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5)要證明試管④中的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還可以選用的物質是______。A. 溶液 B. 石蕊試液 C. 鐵粉 D. 酚酞(6)實驗二是通過證明______(填“反應物消失”或“新物質產生”),證明酸堿發生中和反應。20. 硫氧粉(化學式為)在食品、印染等行業中有著廣泛應用,但易被氧氣氧化為。化學興趣小組對硫氧粉開展了以下探究。資料1:與稀硫酸、稀鹽酸能發生類似于與稀硫酸、稀鹽酸的反應。資料2:與均為白色沉淀,能溶于鹽酸,不能溶于鹽酸。資料3:與NaOH溶液反應與與NaOH溶液類似:還能使品紅溶液褪色。Ⅰ、認識類別(1)圖1表示硫元素化合價與物質類別的關系圖,圖中______點(填字母)所對應的物質是。Ⅱ、性質探究【實驗1】(2)探究硫氧粉與酸的反應。小組同學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①進行實驗:打開活塞,向硫氧粉中加入稀硫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圖2的裝置______(選②或③)可知生成了A點所對應的物質,請寫出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實驗2】探究硫氧粉與鹽的反應。小組甲同學進行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取少量硫氧粉配成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溶液,振蕩。觀察到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于是甲同學得出了能與發生反應生成沉淀的結論。【實驗3】(3)小組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嚴謹,白色沉淀中也可能含有硫酸鋇,原因是______。請設計實驗驗證之并完成實驗報告。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向實驗2后的試管中繼續加入______ ______ 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鋇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初三聯考九年級化學本試卷共8頁,20題,滿分90分。考試用時60分鐘注意事項:1.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填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2.非選擇題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不準使用鉛筆(作圖除外)、涂改液和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Cu 64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錯選、不選、多選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給分。)【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D【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D【14題答案】【答案】B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48分。【15題答案】【答案】(1) ①. 19.00 ②. 得到(2) ①. 氟化氫 ②.(3) (4)合成(5)孔徑小于雨水大于水蒸氣,雨水透不過去,而水蒸氣可透出去【16題答案】【答案】(1)不溶性 (2)好氧菌(3)(4) ①. 其它條件相同時,一定范圍內,pH越小,吸附量越大 ②.【17題答案】【答案】(1) ①. 鐵絲團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淺綠 ②. 高(2)氧氣、水蒸氣 (3)(4) ①. AB ②. 或(5)方法一:,方法二:,【18題答案】【答案】(1)(2) ①. > ②. ③. 防止HCl溶于水,對pH測定造成影響(3)無論排水法還是向上排空氣法都不能收集到絕對純凈的CO2##排水法收集的CO2純度高于向上排空氣法(合理即可)(4) ①. 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②. 當溫度升高至38℃-60℃,碳酸氫銨將分解(5) ①. 過濾 ②. 18.0%【19題答案】【答案】(1) ①. 溶液由紅色逐漸變為無色 ②. 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2)HCl、NaCl(3)(4)試管③有氣泡產生,試管⑤無明顯現象 (5)BC(6)反應物消失【20題答案】【答案】(1)D (2) ①. ③ ②.(3) ①. 易被氧氣氧化為,硫酸鈉與氯化鋇會產生硫酸鋇沉淀 ②. 足量稀鹽酸 ③. 沉淀部分溶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