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
1.(2024七下·吳興期末)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下列不符合青春期發育特點的是(  )
A.腦功能趨于完善 B.第一性征開始形成
C.生殖器官會發育成熟 D.身高會迅速增長
2.(2024七下·吳興期末)每年端午節,各地都開展賽龍舟活動,在圖中,龍舟急速前進,若說運動員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
A.流淌的河水 B.比賽的終點 C.岸上的觀眾 D.同舟的隊員
3.(2024七下·吳興期末)《細胞》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體外合成胚胎的文章。科學家利用干細胞制造出人造小鼠胚胎,并使用一種創新的生物反應器培育該胚胎,使其成功在體外生長。這種創新的生物反應器模擬的是人體哪個器官的功能 (  )
A.卵巢 B.子宮 C.輸卵管 D.胎盤
4.(2024七下·吳興期末)下列力的示意圖中,表示斜面上的物體A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的是(  )
A. B.
C. D.
5.(2024七下·吳興期末)天文學家預測2024到2025是太陽活動的高峰年,這就意味著太陽活動會更加頻繁,以下地球上的現象不是受其影響造成的是(  )
A.地球兩極會產生極晝極夜現象
B.太陽中的紫外線會增強,人們需要加強防曬
C.地球磁場受到的干擾增強,會產生“極光”現象
D.對地球上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干擾會增強
6.(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所示事例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
A.汽車安裝安全氣囊
B.足球鞋底有鞋釘
C.游泳時用力向后劃水
D.拍打腳墊抖落灰塵
7.(2024七下·吳興期末)下列估測的數據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一名普通中學生的重力約為2000牛
B.小科同學跑步的平均速度約為20m/s
C.圖書館閱覽室的聲音約為100分貝
D.一張對折的報紙平鋪在桌面上時,對桌面產生的壓強約為1帕
8.(2024七下·吳興期末)科學家發現一顆名為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圖所示為該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該天體系統相當于宇宙結構層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
9.(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紅星頭菌是澳大利亞很普遍的擔子菌門真菌,成熟的紅星頭菌有6-10個紅色的“觸手”伸出,猶如一棵鮮艷的海葵,并且帶有腐肉的臭味。下列關于紅星頭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內無葉綠體,需要依賴有機物生活
B.它與酵母菌具有相似的細胞結構
C.因其體型較大,所以不屬于微生物
D.帶有腐肉臭味可吸引蒼蠅來幫助散播孢子
10.(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所示,一個未裝滿水的水瓶,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圖甲,瓶子對桌面的壓力為F甲,水對瓶底的壓強為p甲;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圖乙,瓶子對桌面的壓力為,水對瓶蓋的壓強為p乙。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1.(2024七下·吳興期末)下列有關聲音的實驗,其分析錯誤的是(  )
A.甲圖:在水中敲擊鐵塊,人耳能聽到聲音,說明聲音可以通過液體傳播
B.乙圖: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鐘的聲音逐漸變小,進而推斷真空不能傳聲
C.丙圖:用相同的力撥動伸出桌面不同長度的鋼尺,聽聲音的變化,說明聲音的響度大小與發聲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D.丁圖:揚聲器對著燭焰發聲,燭焰在晃動,說明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遞的。
12.(2024七下·吳興期末)小科和小金同時騎車從學校出發向東行駛,其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
A.0-10秒,小金通過的路程比小科的路程長
B.第10秒時,兩人速度相同
C.10-20秒,小金做勻速直線運動
D.通過前15米時,小金的速度比小科的速度大
13.(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所示,用水平力F推行李箱,此時行李箱上的小包和行李箱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空氣阻力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包的重力和箱子對小包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小包受到支持力、重力和摩擦力共3個力的作用
C.小包對行李箱的壓力和行李箱對小包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行李箱的重力和地面對行李箱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14.(2024七下·吳興期末)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得出及其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可靠的實驗事實基礎上推理概括得出的
B.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C.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就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D.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是由于沒有外力維持它運動的原因
15.(2024七下·吳興期末)“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夏天乘涼的“樹影”;海市蜃樓中的“幻影”;岸邊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時的“攝影”等。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樹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B.幻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攝影時照相機內成的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16.(2024七下·吳興期末)“絲綢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蠶,家蠶的發育起點是   ,它的一生要經歷四個時期,與蝗蟲的發育相比,多了   (填字母和名稱)期,這種發育稱為完全變態發育。
17.(2024七下·吳興期末)02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五)嫦娥六號發射,完成了世界首次月背采樣和起飛(圖甲),圖乙是一幅關于日—地—月運動和位置的草圖,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隨處可見的   。
(2)嫦娥六號發射當天,月球差不多處于圖乙   位置(選填a、b、c、d)。
(3)當天的月相是下圖中的   。(選填A、B、C、D)
A.B.
C.D.
18.(2024七下·吳興期末)每年3月份至4月份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滿樹的桃花色彩艷麗、氣味香甜。6月份到9月份,成熟的桃子就會綴滿枝頭。
(1)圖甲是小海同學觀察桃花結構時完成的解剖圖,方框中需要填入的結構名稱是   ,解剖桃花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寫兩點)
(2)圖乙是桃子的剖面結構,其中桃仁(種子)是由桃花的   發育而來的(填結構名稱)。
19.(2024七下·吳興期末)用膠帶將吸管固定在氣球上,細線穿過吸管,如圖所示,松開封氣球口的夾子,氣球向右運動:①使氣球向右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②此現象可以說明   。
20.(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甲是小科同學觀察到的陽光透過樹葉縫隙在地面上形成的亮斑,這個光學現象形成的原因是   。如圖乙是一種特殊的大氣現象——“日暈”,其形成原因是水蒸氣遇冷形成冰晶,太陽光照射小冰晶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是光的   現象。
21.(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為大豆種子、玉米種子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種子萌發過程中,最先突破種皮的是圖甲中的哪一結構?   (填字母)
(2)一粒玉米種子能夠萌發成一顆玉米幼苗,從種子的結構來說主要是由于   。(填字母)
A.胚乳中有充足的營養物質
B.種皮對種子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C.具有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胚
(3)圖乙中B種子能夠正常萌發還需要的外界條件是   。
22.(2024七下·吳興期末)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時經常用水平儀來檢查所砌的墻面是否水平。如圖甲所示即為一種簡易水平儀,水平儀利用了   原理,圖中右邊墻面偏低。如圖乙所示為一種氣泡水平儀,當儀器中空氣泡居中表示墻面水平,若空氣泡在A端,則表示A端的墻面偏   (選填“高”或“低”)。
23.(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所示是一種液面升降監測裝置原理圖,電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與水平液面成55°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   ;光經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標尺上的S'點,當發現光點S'向左移動時,說明液面   (選填“升高”或“下降”或“不變”)了,分析此裝置,我們發現它的主要優點是   。
24.(2024七下·吳興期末)為了探究力和運動之間的內在聯系,在第三章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多實驗。請回顧你當時做實驗的情景,回答以下問題:
(1)圖甲實驗的探究目的是   ;
(2)在做圖乙實驗時,若要得到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正確關系,要選擇哪兩組實驗進行對比,預計看到的實驗現象是什么?   
(3)在做圖丁實驗時,若要探究二力平衡是否需要在一條直線上,可以采取什么操作:   ;
(4)在做圖丙實驗時,小明發現從開始到拉動木塊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一直在增大,且拉動瞬間的拉力大小大于后來木塊做勻速運動時的拉力大小,請你幫助小明解釋其中的原因:   。
25.(2024七下·吳興期末)科學課上同學們利用下列器材開展“液體密度計設計”項目化學習活動。器材:量程為0~2.5牛的彈簧測力計、1個小桶、量筒、水等。
【原理】根據   ,所以液體密度的刻度和液體重力刻度存在著對應關系;
【設計與制作】用一定體積的已知密度的液體進行標度,在彈簧測力計面板右側標出相應的液體密度值, 單位由“N”改為“g/cm3”;
①標定“0”刻度的方法:   ;
②加入50mL水,示數穩定后,將此時對應的彈簧測力計指針處的刻度標記為   g/cm3;
③標定剩余的刻度。
【測試】小明向小桶中加入50毫升某待測液體,將小桶掛在密度計上,示數如圖所示,該液體的密度為   克/厘米3;
【改進】若想提高該密度計的精確度,請提出一條建議:   。
26.(2024七下·吳興期末)秸稈還田,為世界上普遍重視的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小明在農莊實踐時發現,還田的秸稈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降解,會降低農作物種子的出苗率。查閱資料發現降解菌A和B對水稻秸稈都有較好的降解效果。小明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觀察周期為10天。
【實驗器材】濃度相同的降解菌A、B培養液,蒸餾水,水稻秸稈,天平,錐形瓶,恒溫箱等
【實驗步驟】
組別步驟 甲 乙 丙 丁
1 取水稻秸稈20g,用75%酒精浸泡30s后,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別裝在4個錐形瓶中
2 100mL蒸餾水 100mL降解菌A培養液 100mL同濃度的降解菌B培養液 50mL降解菌A培養液+50mL降解菌B培養液(濃度與前兩組相同)
3 放入恒溫培養箱中,溫度設置為25℃
4 ______
(1)根據步驟2該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
(2)實驗時要先用75%酒精對水稻秸稈浸泡30s,再用蒸餾水沖洗,其目的是   。
(3)根據所給的器材,將4中的步驟補充完整   。
27.(2024七下·吳興期末)學完凸透鏡成像規律后,某興趣小組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以及其他素材自制了照相機模型和投影儀模型:
【對投影儀模型的思考】
①投影儀中手電筒的作用:   。
②完成模型制作后,小組成員用投影儀展示相關影像,發現成倒立的像。為了看到正立的像,應進行的操作是   。
【對照相機模型的思考】
①照相機模型中充當膠片的膜(a位置)應該用哪種素材制作   (填字母);
A.白色不透光卡紙  B.黑色不透光卡紙
C.全透明的塑料膜  D.繪畫用的薄宣紙
②小組成員要選用合適長度的紙筒來作為照相機模型的外紙筒。現有三種規格的紙筒,其長度分別為5cm、10cm、20cm,你選擇的哪種規格的紙筒?你的理由是?   
【模型對比】
對比投影儀模型和照相機模型的制作原理上的共同點   。
28.(2024七下·吳興期末)在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實驗時,研究小組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實驗。取兩支相同的玻璃管,底部套上橡皮膜,分別在甲和乙容器中倒入等質量的酒精和水,如圖所示;
(1)實驗是通過觀察   來判斷液體壓強大小;
(2)觀察甲和乙,若要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在實驗時應控制   相同;
(3)若在甲玻璃管側壁開兩個相同的小孔a、b,管內液體將從小孔流出,a孔液體流出路徑如圖丙所示,請畫出b孔的液體流出路徑   ;
(4)小金認為“液體重力越大,容器底部壓強越大”,請你設計實驗反駁此觀點(可用文字或圖簡要表述主要步驟)   。
29.(2024七下·吳興期末)黑籽南瓜因種子外種皮為黑色而得名。相比其他栽培南瓜,黑籽南瓜植株的根具有更強的抗病能力。
(1)黑籽南瓜可用種子繁殖,該生殖方式屬于   。
(2)有些南瓜花開花后,子房萎縮不能發育成果實,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農業上可通過嫁接將黃瓜苗作為接穗接到黑籽南瓜莖上,以達到防治黃瓜枯萎病的目的。除增強抗病能力外,請再例舉嫁接的一個優點   。
30.(2024七下·吳興期末)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相互適應有重要的意義,如“處于妊娠期的哺乳動物羊膜囊內充滿了羊水,減少震動對胚胎發育的影響”。請舉出3個生物中體現“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實例。
31.(2024七下·吳興期末)“智能太陽花”是一種晝開夜合、自動調整角度跟蹤太陽,使光伏電池板與陽光始終垂直的新型太陽能發電板。該設備目前已在我國北京、深圳等多個城市使用。“讀“智能太陽花實圖”及“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以下問題:
(1)從早到晚,“花面”轉動的總體方向大致是   (填“自西向東”或“自東向西”)。
(2)不考慮天氣原因,北京地區一天中花瓣閉合時間最長的在   位置(填序號)。
(3)為獲得更高的發電效率,花瓣需與陽光始終垂直,當地球公轉到①號位置時,位于北京地區的“智能太陽花”花面和地面的夾角在一年中   。(填“最大”或“最小”)
32.(2024七下·吳興期末)在“碳中和、碳達峰”理念下,電動汽車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下表是某品牌電動汽車部分參數:
整車質量 2t
最大載重量 400kg
每個車輪與地面接觸面積 100cm2
(1)該電動汽車充電到總電量的20%后,能在平直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2小時,此電動汽車充滿電最大行駛里程為多少千米?
(2)在最大載重時,該電動汽車所受的阻力為總重的0.1倍,若該電動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此時汽車所受牽引力是多大?
(3)任何支撐物所能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限度,某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帕,該電動汽車在最大載重時,能否安全通過?
33.(2024七下·吳興期末)科普閱讀
閱讀《宇宙大爆炸》,回答問題。
1946年,有科學家提出,宇宙起源于大約137億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科學家注意到,從我們所處的銀河系觀察,銀河系外的星系(即河外星系)發出的光,絕大部分顏色會偏“紅”,個別也有幾個顏色偏“藍”,分別稱為“紅移”和“藍移”。理論分析表明,發生紅移的河外星系,表示它在遠離我們。藍移則表示相應的星系在靠近我們。銀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群和星系團中的星系幾乎都表現出紅移,而且離我們越遠的星系,紅移量越大。這似乎表明,絕大多數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且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遠離越快。
天文學家通過反復觀測,得出一條規律:河外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v與它到我們的距離s成正比,這條規律被稱為哈勃定律,其數學表達式為v=Hs,式中H稱為哈勃常數。哈勃定律的發現,有力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學說。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我們看到某個星系發出的光的顏色偏“藍”,說明這個星系正在   我們;
(2)類比得出速度、密度單位的方法,可推理得出哈勃常數H的單位是   ;
A.米  B.秒  C.米-1  D.秒-1
(3)若距離我們約22億光年的“牧夫座星系團”遠離我們的速度約為4×104km/s,則距離我們約33億光年的“長蛇Ⅱ星系團”,遠離我們的速度約為   km/s;
(4)小明根據哈勃定律,認為若以銀河系為參照物,那么河外星系做勻速運動。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 青春期是指由兒童階段發展為成人階段的過渡時期,一般女孩10~18歲,男孩12~20歲。青春期可分為三個階段,即青春早期、青春中期和青春晚期。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會經歷身體上的發育和心理上的發展及轉變,包括第二性征的出現和其他性發育、體格發育、認知能力的發展、人格的發展、社會性的發展等。每個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年齡和時期都因遺傳、營養和運動等因素有所不同
【解答】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下列不符合青春期發育特點的是第一性征開始形成,第一性征是指生殖器官的差異,是從出生會具有的差異;
故答案為:B
2.【答案】D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分析】如果物體是運動的,那么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不斷改變;否則,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龍舟比賽時,以河水、岸上的觀眾、比賽終點為參照物,運動員的位置發生變化,所以運動員是運動的;
以同舟的隊員為參照物,運動員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運動員是靜止的,
故ABC不合題意,而D符合題意。
故選D。
3.【答案】B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卵巢能夠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是精子和卵細胞相互形成輸卵管的地方;胎盤是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解答】 科學家利用干細胞制造出人造小鼠胚胎,并使用一種創新的生物反應器培育該胚胎,使其成功在體外生長。 人體中胚胎發育的場所是子宮,所以該生物反應器模擬的是子宮的作用;
故答案為:B
4.【答案】D
【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
【解析】【分析】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確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畫帶箭頭的線段即可。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壓力作用點在斜面上,與接觸面是垂直的,且指向被壓的斜面,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5.【答案】A
【知識點】太陽的結構與概況
【解析】【分析】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擾動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兩極地區產生“極光”現象;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也與太陽活動有關。
【解答】A、地球兩極的極晝極夜現象是地球公轉和自轉過程中,由于地軸傾斜所導致的自然現象,與太陽活動的強弱無關,A正確;
B、太陽活動增強時,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等高能輻射也會相應增強,C錯誤;
C、太陽活動增強時,會釋放出大量的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進入地球磁場后,會受到地球磁場的引導而沿著特定的路徑運動,形成所謂的“太陽風”。當太陽風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時,會產生強烈的磁場擾動,甚至可能引發地磁暴。在地磁暴期間,地球高緯度地區的夜空可能會出現絢麗多彩的極光現象。C錯誤;
D、太陽活動增強時,會釋放出大量的電磁輻射和帶電粒子。這些電磁輻射和帶電粒子進入地球大氣層后,會與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發生碰撞和相互作用,從而產生一系列的電磁干擾。這些電磁干擾會對地球上的無線電短波通訊造成嚴重影響,導致通訊質量下降甚至中斷。D錯誤;
故答案為:A。
6.【答案】D
【知識點】慣性
【解析】【分析】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據此結合各個選項的描述分析判斷。
【解答】A.汽車急剎車或前端發生嚴重撞擊時,人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前運動, 汽車安裝安全氣囊此時膨出緩沖沖擊作用 ,故A不符合題意;
B.足球鞋底做了鞋釘,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與慣性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
C.游泳時用力向后劃水.利用的是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與慣性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
D.拍打腳墊時,腳墊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發生變化,腳墊上的塵土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就與腳墊分離開來,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7.【答案】D
【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重力的大小;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 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答】 A.普通中學生的重力約為500N,故A錯誤;
B.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大于10m/s,不可能達到20m/s,故B錯誤;
C. 圖書館閱覽室的聲音約為40分貝,故C錯誤;
D.一張報紙長約50cm,寬約80cm,因此面積S=50cm×80cm=4000cm2=0.4m2,一張報紙的重力約為0.2N,兩層報紙平鋪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力和報紙的重力相等,即G=F=0.2N,則對著后對桌面的壓強,故D正確。
故選D。
8.【答案】B
【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及其衛星
【解析】【分析】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繞轉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分為不同的級別和層次,最高一級是總星系,總星系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括太陽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陽系包括太陽、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圍繞恒星公轉的是行星,圍繞行星公轉的是衛星。
【解答】宇宙結構層次從大到小為:宇宙→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相當于太陽系,B正確;
故答案為:B。
9.【答案】C
【知識點】真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A.根據真菌的營養方式判斷;
B.根據真菌的細胞結構判斷;
C.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
D.真菌是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后代的。
【解答】A.紅星頭菌細胞內無葉綠體,需要依賴有機物生活,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根據題意可知,酵母菌和紅星頭菌都屬于真菌,具有相似的細胞結構,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紅星頭菌屬于真菌,是微生物,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帶有腐肉臭味可吸引蒼蠅來幫助散播孢子,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10.【答案】D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力等于上面物體的總重力,根據液體壓強公式比較液體對瓶底或瓶蓋的壓強大小。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瓶子正立或倒立時,對桌面的壓力大小始終等于自身重力,因此壓力大F甲=F乙;
乙圖中液體的深度深,由液體壓強公式可知,乙圖的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11.【答案】C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A.根據聲音傳播的條件判斷;
B.根據真空不能傳聲判斷;
C.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
D.根據聲音的傳播形式判斷。
【解答】A.在水中敲擊鐵塊,聲音從水中傳播到空氣中,再進入人耳,故說明聲音可以通過液體傳播,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 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鐘的聲音逐漸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沒有介質,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振動的頻率越快,可以聽到撥動時發出的聲音音調越高,說明聲音的音調與發聲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揚聲器對著燭焰發聲,燭焰晃動,能說明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遞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2.【答案】D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從圖像中提取信息,結合速度公式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第10s時,兩車到起點的距離都是20m,即通過的路程相同,故A不符合題意;
BC.根據圖片可知,0~20s時,小科的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即小科做勻速直線運動;而10-20秒,小金的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所以小金靜止,那么速度為零,即第10秒時,小科、小金兩人速度不相同,故BC不符合題意;
D.根據圖片可知,通過前15米時,小金所用的時間少,由知道,小金的平均速度速度大于小科的平均速度,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3.【答案】A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別
【解析】【分析】ACD.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B.摩擦力產生的條件:相互接觸,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小包的重力和箱子對小包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
B.根據題意可知,小包與行李箱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小包相對于行李箱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那么小包不受行李箱的摩擦力,故B錯誤;
C.小包對行李箱的壓力作用在行李箱上,行李箱對小包的支持力作用在小包上,二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地面對行李箱的支持力等于小包與行李箱的總重力,肯定大于行李箱的重力,則兒子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A。
14.【答案】A,B
【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力與運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A.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判斷;
B.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判斷;
C.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判斷;
D.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識判斷。
【解答】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不能通過實驗直接獲得,故A正確;
B.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說明物體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B正確;
C.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可能處于靜止狀態,也可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在水平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即它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所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D錯誤。
故選AB。
15.【答案】B,C,D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題目的描述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光學原理即可。
【解答】樹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一個黑暗的區域;海市蜃樓中的“幻影”,是由于光在不均勻的大氣中發生折射形成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現象,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攝影時用的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A正確不合題意,BC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BCD。
16.【答案】A受精卵;C蛹
【知識點】動物的生長時期
【解析】【分析】家蠶的發育是完全變態發育,發育過程經過“A卵→B幼蟲→C蛹→D成蟲”四個時期;蝗蟲的發育是不完全變態發育,發育過程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
【解答】家蠶的發育起點是A受精卵,它的一生要經歷四個時期,與蝗蟲的發育相比,多了C蛹期期,這種發育稱為完全變態發育。
17.【答案】(1)環形山(月坑)
(2)d
(3)C
【知識點】月球的概況;地球公轉;月相;陰歷與月相的關系
【解析】【分析】(1)月球上的隕擊坑通常又稱為環形山,它是月面上最明顯的特征。環形山的形成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隕星撞擊的結果,二是火山活動;但是大多數的環形結構均屬于隕星的撞擊結果。(2)根據圖片可知,乙圖中a是新月農歷初一,b是上弦月初七、初八,c是滿月十五、十六,d是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
(3)根據月相和農歷的對應關系判斷。
【解答】(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隨處可見的環形山。
(2)嫦娥六號發射當天202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五),月球差不多處于圖乙的d。
(3)根據圖片可知,A是下弦月(二十七到三十),B是盈凸月(初九到十四),C是殘月(二十三到二十六),D是滿月(十五、十六)。當天202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五),月相是C殘月。
(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隨處可見的環形山。月球上的隕擊坑通常又稱為環形山,它是月面上最明顯的特征。環形山的形成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隕星撞擊的結果,二是火山活動;但是大多數的環形結構均屬于隕星的撞擊結果。
(2)由圖及所學知識知,乙圖中a是新月農歷初一,b是上弦月初七、初八,c是滿月十五、十六,d是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嫦娥六號發射當天202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五),月球差不多處于圖乙的d。
(3)由圖知,A是下弦月(二十七到三十),B是盈凸月(初九到十四),C是殘月(二十三到二十六),D是滿月(十五、十六)。當天202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五),月相是C殘月。
18.【答案】雌蕊;用鑷子由外到內逐層剝下;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順序,自下而上粘在白紙上等;胚珠
【知識點】花的結構
【解析】【分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桃花的主要結構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子房,雄蕊包括花藥、花絲。根據花的解剖的注意事項解答;
(2)一朵花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圖甲方框中需要填入的結構名稱是雌蕊。
解剖桃花時需要的注意事項:用鑷子由外到內逐層剝下;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順序,自下而上粘在白紙上等。
(2)桃仁(種子)是由桃花的胚珠發育而來的。
19.【答案】噴出的氣體;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對氣球進行受力分析,確定它受到推力的施力物體;
(2)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識解答。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打開夾子后,氣球向左噴出氣體,即對氣體施加向左的力同時,噴出的氣體會對氣球施加一個向右的推力,從而使氣球向右運動,所以使氣球向右運動力的施力物體是氣球噴出來的氣體。
(2)氣球在推力的作用下由靜止變為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0.【答案】光沿直線傳播;色散
【知識點】光的色散;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的原理為光的直線傳播;
(2)根據光的色散現象的定義解答。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陽光透過樹葉縫在地面上形成亮斑,屬于小孔成像現象,原因是光沿直線傳播。
(2) 水蒸氣遇冷形成冰晶,太陽光照射小冰晶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
21.【答案】D;C;適宜的溫度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A種皮、B胚芽、C胚軸、D胚根、E子葉、F種皮和果皮、G胚乳。
(1)根據種子萌發的知識解答;
(2)在一個完整種子中,種皮具有保護作用,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胚根將來發育成根,子葉具有儲存或轉運營養物質的作用.由此看出種子中的胚將來發育成新的植物體;
(3)根據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解答。
【解答】(1)菜豆種子萌發過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種皮,故選D;
(2)一粒種子能夠長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從種子結構分析,主要是由于種子內有發育成熟而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故選C。
(3)圖乙中B種子具有了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能夠正常萌發還需要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
22.【答案】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高
【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重力方向的知識分析解答;
(2)水平儀內的氣泡在哪一側,說明哪一側較高。
【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水平儀的豎桿與橫桿成90°。當重錘線與豎桿平行時,橫桿肯定在水平位置,即此時測量的面是水平的,則圖甲的水平儀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制成的。
(2)在檢查所砌的墻面是否水平時,由于水向低處流,則空氣泡會向高處移動,若空氣泡在A端,則說明A端的墻面高。
23.【答案】70°;升高;放大微小的高度變化
【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1)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與入射角的和為90°,結合“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計算;
(2)反射光線在天花板上的反射光斑隨入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3)根據實驗可知,液面的微小變化,就會引起光斑較大距離的變化。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激光與水平液面成55°角,則入射角為90°-55°=35°;
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客舟,此時反射角也為35°,
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35°+35°=70°。
(2) 當發現光點S'向左移動時, 說明入射點也向左移動,即此時液面升高了;
(3)根據題意可知,該裝置是把不易觀察和測量的液面的微小變化,通過光點的移動明顯顯示出來,即主要優點是放大微小的高度變化。
24.【答案】探究不同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②③;②海綿的凹陷程度比③中的更大;將塑料板扭轉一個角度,使塑料板兩側繩子相互平行;最大靜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
【知識點】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實驗;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壓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展示的器材和實驗過程,確定實驗探究的目的;
(2)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選擇對照實驗,并描述實驗結論;
(3)根據實驗目的確定要改變的因素,并說明具體的操作;
(4)木塊靜止時受到靜摩擦力,滑動時受到滑動摩擦力,比較二者大小即可。
【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車運動的距離最遠,所以圖甲實驗的探究目的是:探究不同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壓力相同,只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故選圖②、③所示實驗。
在實驗中,②海綿的凹陷程度更大,那么得到的結論是:壓力相同,受力面積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要探究二力平衡是否需要在一條直線上,就要改變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即可以將卡片轉動一個角度,使塑料板兩側繩子相互平行。
(4)木塊剛好被拉動時,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木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木塊開始運動后受到的是滑動摩擦力,根據題意知道“拉動瞬間的拉力大小大于后來木塊做勻速運動時的拉力大小”,說明最大靜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
25.【答案】相同體積的不同種液體,密度越大,質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則彈簧測力計示數越大(用公式呈現也可);將空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待示數穩定后,指針所指的位置標為零刻度;1.0;0.8;增大加入的待測液的體積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根據公式G=mg=ρVg分析液體重力和液體密度之間的數量關系即可;
(1)“0”刻度就是小筒內沒有液體時對應的數值;
(2)密度計指針所對的刻度值等于小筒內液體的密度值;
(3)①根據圖片確定密度計的分度值,根據指針位置讀出液體的密度即可;
②當小筒內放入同種液體時,彈簧指針移動的距離越大,則測量越精確。
【解答】根據G=mg=ρVg可知,相同體積的不同種液體,密度越大,質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則彈簧測力計示數越大,所以液體密度的刻度和液體重力刻度存在著對應關系;
(1)標定“0”刻度的方法:將空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待示數穩定后,指針所指的位置標為零刻度。
(2)已知水的密度是1g/cm3,因此將此時對應的彈簧測力計指針處的刻度標記為1g/cm3。
(3)①根據圖片可知,0-1g/cm3之間有5個小格,一小格的分度值為0.2g/cm3,加入50毫升某待測液體后指針指在距0刻線第4個小格的位置,則讀數為0.8g/cm3。
②根據題意可知,實驗中為了提高密度計的精確程度,可以增大加入的待測液的體積,便于讀數時減小誤差。
26.【答案】單獨投放一種降解菌和等量混合投放兩種降解菌對水稻秸稈的降解效果一樣嗎;去除水稻秸稈中原有的細菌和真菌,防止它們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十天后,測量并記錄各組經降解后剩余的水稻秸稈質量
【知識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步驟2中的變量,從而確定探究的問題;
(2)酒精可以消毒殺菌;
(3)根據實驗目的確定步驟4的內容即可。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步驟2中四個錐形瓶中分別放入體積相同的蒸餾水、A培養液、B培養液和AB混合培養液,則該實驗研究的問題是單獨投放一種降解菌和等量混合投放兩種降解菌對水稻秸稈的降解效果一樣嗎?
(2)根據題意可知,實驗時要先用75%酒精對水稻秸稈浸泡30s,再用無菌水沖洗,其目的是用酒精殺死水稻秸稈中原有的細菌和真菌,防止它們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步驟4中應該是記錄一段時間后的信息,即步驟4中的步驟應該是:十天后,測量并記錄各組經降解后剩余的水稻秸稈質量。
27.【答案】提供光源,讓投影片成像清晰;將投影片反著插;D;20cm,照相機工作時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由于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所以像距應該在10cm到20cm之間(用符號表達更宜);都是運用凸透鏡成實像的原理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
【對投影儀模型的思考】
①在實驗中,投影片自己不能發光,需要借助外界光線使自己變得明亮;
②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倒立性分析。
【對照相機模型的思考】
①根據膠片a要成像,還要透過適量光線分析;
②根據投影儀的成像特點確定像距即可;
【模型對比】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和應用的知識解答。
【解答】【對投影儀模型的思考】
①在實驗中,投影片必須是明亮的,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投影儀中手電筒的作用:提供光源,照亮投影片,讓投影片成像清晰。
②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投影儀在光屏上的像相對物體是倒立的,可以將投影片倒著插,就會看到正立的像。
【對照相機模型的思考】
①根據題意可知,膜a既能承接像,又能透過少量光線觀察到像,那么應用半透明紙做光屏,故選用繪畫用的薄宣紙。
故選D。
②根據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可知,照相機工作時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由于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所以像距應該在10cm到20cm之間,由于相機模型的膠片相當于光屏,所以照相機模型的外紙筒應該在10cm到20cm之間,所以應當選擇20cm的紙筒。
【模型對比】
投影儀模型和照相機模型都是運用凸透鏡成實像的原理工作的。
28.【答案】橡皮膜向下凸起的程度;液體深度;;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
【解析】【分析】(1)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形狀;
(2)影響液體壓強因素是液體深度和液體密度,要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關系時,應控制深度相同;
(3)液體密度一定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4)深度相同,液體重力不同,比較壓強大小,從而設計實驗。
【解答】(1)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實驗時,液體壓強大小無法直接觀察,實驗中運用轉換法,通過觀察橡皮膜向下凸起的程度,來判斷液體壓強大小。
(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若要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需要控制液體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
(3)由于液體密度相同時,液體壓強與深度有關,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則b孔處液體壓強大于a孔處液體壓強,所以b孔的液體流出路徑,如下圖所示:
(4)首先選用兩根兩端開口的粗細不同的玻璃管,橫截面積關系為Sa< Sb,在兩端玻璃管的一端扎上相同的橡皮薄膜,然后倒入深度相同的水,則兩根玻璃管中液體的重力不同,橡皮膜均從原來的A位置下凸至B位置,如下圖(a)、(b)所示,說明液體產生的壓強與液體重力大小無關。
29.【答案】(1)有性生殖
(2)沒有授粉
(3)保持接穗品種的優良性狀
【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1)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形成種子需要兩性細胞的結合,可知是有性生殖。
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 無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只具有母體的遺傳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
(2)授粉、受精后才能形成受精卵,子房才能發育成果實。
(3)無性生殖的優勢:繁殖速度快,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
【解答】(1)種子的胚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因此,用種子繁殖黑籽南瓜,這種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2)果實是由花的子房在開花授粉后發育而來的,主要的功能為保護種子及協助種子的傳播。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又可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三層,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有些南瓜花開花后,子房萎縮不能發育成果實,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沒有授粉。
(3)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嫁接屬于無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而砧木一般不會對接穗的遺傳性產生影響。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種的優良性狀,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達到早結果、增強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蟲害的能力,還能經濟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數量。常用于果樹、林木、花卉的繁殖上。
(1)種子的胚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因此,用種子繁殖黑籽南瓜,這種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2)果實是由花的子房在開花授粉后發育而來的,主要的功能為保護種子及協助種子的傳播。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又可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三層,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有些南瓜花開花后,子房萎縮不能發育成果實,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沒有授粉。
(3) 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嫁接屬于無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而砧木一般不會對接穗的遺傳性產生影響。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種的優良性狀,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達到早結果、增強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蟲害的能力,還能經濟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數量。常用于果樹、林木、花卉的繁殖上。
30.【答案】①精子有尾,能游動,有利于與卵細胞結合受精;②卵細胞體積大,儲存較多營養物質,有利于早期胚胎發育;③小麥花柱頭成羽毛狀,有利于吸引昆蟲,完成傳粉。
【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解析】【分析】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結合動物的形態結構特征,以及周圍環境的特點分析解答。
【解答】生物中體現“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實例有:
①精子有尾,能游動,有利于與卵細胞結合受精;
②卵細胞體積大,儲存較多營養物質,有利于早期胚胎發育;
③小麥花柱頭成羽毛狀,有利于吸引昆蟲,完成傳粉。
31.【答案】(1)自東向西
(2)①
(3)最大
【知識點】地球自轉;地球公轉;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晝夜長短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 自動調整角度跟蹤太陽 ”分析;
(2)根據圖片可知,①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冬至日;②太陽直射赤道,為春分;③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夏至;④太陽直射赤道,為秋分。
(3)太陽光與地面的夾角越小,太陽花與地面的夾角越大。
【解答】(1)在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因此從早到晚,“花盤”轉動的總體方向大致是自東向西。
(2)北京地區一天中花瓣閉合時間最長時,應該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那一天,即在①冬至日;
(3)當地球公轉到①號冬至日位置時,位于北京地區的“智能太陽花”花面和地面的夾角在一年最大,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1)讀材料可知,“智能光伏太陽花”是一種晝開夜合、自動調整角度跟蹤太陽的新型太陽能發電設備。保持與太陽光線垂直,為獲取最多的太 陽光熱。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故從早到晚,“花盤”轉動的總體方向大致是自東向西。
(2)不考慮天氣原因,北京地區一天中花瓣閉合時間最長的在①冬至日,這一天北京的白晝時間最短。
(3)當地球公轉到①號位置時,位于北京地區的“智能太陽花”花面和地面的夾角在一年最大,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32.【答案】(1)600千米 ;(2)2400牛 ; (3)不能安全通過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速度公式分析;
(2)根據題意計算電動汽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該電動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處于平衡狀態,牽引力等于阻力,根據s=vt計算該電動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路程,根據W=Fs計算牽引力所做的功;
(3)由,求出壓強。
【解答】(1)該電動汽車充電到總電量的20%后,行駛的距離
此電動汽車充滿電最大行駛里程為
(2)在最大載重時,該電動汽車所受重力
此時電動汽車受到的阻力
該電動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則根據二力平衡條件知道,牽引力
(3)在最大載重時,該電動汽車對冰面的壓力等于所受重力
由 知道,該電動汽車在最大載重時,對冰面的壓強
所以,不能安全通過。
答:(1)電動汽車充滿電最大行駛里程為600千米;
(2)此時汽車所受牽引力是2400N;
(3)任何支撐物所能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限度,某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帕,該電動汽車在最大載重時,不能否安全通過。
33.【答案】靠近;D;6×104;見解析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 發生紅移的河外星系,表示它在遠離我們;藍移則表示相應的星系在靠近我們。 ”分析;
(2)根據公式推導哈勃系數的單位;
(3)根據“河外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v與它到我們的距離s成正比”列式計算;
(4)根據“ 河外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v與它到我們的距離s成正比 ”分析判斷。
【解答】(1)如果我們看到某個星系發出的光的顏色偏“藍”,說明這個星系正在靠近我們。
(2)根據題意可知,哈勃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為,
變形得到;
所以哈勃常數H的單位是,
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3)由可知, 河外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v與它到我們的距離s成正比,
即:;
解得:。
(4)我不同意小明的說法,理由是:按照哈勃定律,所有河外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且離我們越遠的河外星系,逃離的越快,即速度在不斷變化。
1 / 1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
1.(2024七下·吳興期末)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下列不符合青春期發育特點的是(  )
A.腦功能趨于完善 B.第一性征開始形成
C.生殖器官會發育成熟 D.身高會迅速增長
【答案】B
【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 青春期是指由兒童階段發展為成人階段的過渡時期,一般女孩10~18歲,男孩12~20歲。青春期可分為三個階段,即青春早期、青春中期和青春晚期。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會經歷身體上的發育和心理上的發展及轉變,包括第二性征的出現和其他性發育、體格發育、認知能力的發展、人格的發展、社會性的發展等。每個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年齡和時期都因遺傳、營養和運動等因素有所不同
【解答】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下列不符合青春期發育特點的是第一性征開始形成,第一性征是指生殖器官的差異,是從出生會具有的差異;
故答案為:B
2.(2024七下·吳興期末)每年端午節,各地都開展賽龍舟活動,在圖中,龍舟急速前進,若說運動員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
A.流淌的河水 B.比賽的終點 C.岸上的觀眾 D.同舟的隊員
【答案】D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分析】如果物體是運動的,那么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不斷改變;否則,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龍舟比賽時,以河水、岸上的觀眾、比賽終點為參照物,運動員的位置發生變化,所以運動員是運動的;
以同舟的隊員為參照物,運動員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運動員是靜止的,
故ABC不合題意,而D符合題意。
故選D。
3.(2024七下·吳興期末)《細胞》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體外合成胚胎的文章。科學家利用干細胞制造出人造小鼠胚胎,并使用一種創新的生物反應器培育該胚胎,使其成功在體外生長。這種創新的生物反應器模擬的是人體哪個器官的功能 (  )
A.卵巢 B.子宮 C.輸卵管 D.胎盤
【答案】B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卵巢能夠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是精子和卵細胞相互形成輸卵管的地方;胎盤是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解答】 科學家利用干細胞制造出人造小鼠胚胎,并使用一種創新的生物反應器培育該胚胎,使其成功在體外生長。 人體中胚胎發育的場所是子宮,所以該生物反應器模擬的是子宮的作用;
故答案為:B
4.(2024七下·吳興期末)下列力的示意圖中,表示斜面上的物體A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
【解析】【分析】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確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畫帶箭頭的線段即可。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壓力作用點在斜面上,與接觸面是垂直的,且指向被壓的斜面,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5.(2024七下·吳興期末)天文學家預測2024到2025是太陽活動的高峰年,這就意味著太陽活動會更加頻繁,以下地球上的現象不是受其影響造成的是(  )
A.地球兩極會產生極晝極夜現象
B.太陽中的紫外線會增強,人們需要加強防曬
C.地球磁場受到的干擾增強,會產生“極光”現象
D.對地球上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干擾會增強
【答案】A
【知識點】太陽的結構與概況
【解析】【分析】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擾動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兩極地區產生“極光”現象;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也與太陽活動有關。
【解答】A、地球兩極的極晝極夜現象是地球公轉和自轉過程中,由于地軸傾斜所導致的自然現象,與太陽活動的強弱無關,A正確;
B、太陽活動增強時,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等高能輻射也會相應增強,C錯誤;
C、太陽活動增強時,會釋放出大量的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進入地球磁場后,會受到地球磁場的引導而沿著特定的路徑運動,形成所謂的“太陽風”。當太陽風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時,會產生強烈的磁場擾動,甚至可能引發地磁暴。在地磁暴期間,地球高緯度地區的夜空可能會出現絢麗多彩的極光現象。C錯誤;
D、太陽活動增強時,會釋放出大量的電磁輻射和帶電粒子。這些電磁輻射和帶電粒子進入地球大氣層后,會與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發生碰撞和相互作用,從而產生一系列的電磁干擾。這些電磁干擾會對地球上的無線電短波通訊造成嚴重影響,導致通訊質量下降甚至中斷。D錯誤;
故答案為:A。
6.(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所示事例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
A.汽車安裝安全氣囊
B.足球鞋底有鞋釘
C.游泳時用力向后劃水
D.拍打腳墊抖落灰塵
【答案】D
【知識點】慣性
【解析】【分析】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據此結合各個選項的描述分析判斷。
【解答】A.汽車急剎車或前端發生嚴重撞擊時,人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前運動, 汽車安裝安全氣囊此時膨出緩沖沖擊作用 ,故A不符合題意;
B.足球鞋底做了鞋釘,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與慣性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
C.游泳時用力向后劃水.利用的是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與慣性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
D.拍打腳墊時,腳墊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發生變化,腳墊上的塵土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就與腳墊分離開來,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7.(2024七下·吳興期末)下列估測的數據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一名普通中學生的重力約為2000牛
B.小科同學跑步的平均速度約為20m/s
C.圖書館閱覽室的聲音約為100分貝
D.一張對折的報紙平鋪在桌面上時,對桌面產生的壓強約為1帕
【答案】D
【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重力的大小;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 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答】 A.普通中學生的重力約為500N,故A錯誤;
B.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大于10m/s,不可能達到20m/s,故B錯誤;
C. 圖書館閱覽室的聲音約為40分貝,故C錯誤;
D.一張報紙長約50cm,寬約80cm,因此面積S=50cm×80cm=4000cm2=0.4m2,一張報紙的重力約為0.2N,兩層報紙平鋪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力和報紙的重力相等,即G=F=0.2N,則對著后對桌面的壓強,故D正確。
故選D。
8.(2024七下·吳興期末)科學家發現一顆名為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圖所示為該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該天體系統相當于宇宙結構層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B
【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及其衛星
【解析】【分析】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繞轉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分為不同的級別和層次,最高一級是總星系,總星系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括太陽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陽系包括太陽、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圍繞恒星公轉的是行星,圍繞行星公轉的是衛星。
【解答】宇宙結構層次從大到小為:宇宙→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相當于太陽系,B正確;
故答案為:B。
9.(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紅星頭菌是澳大利亞很普遍的擔子菌門真菌,成熟的紅星頭菌有6-10個紅色的“觸手”伸出,猶如一棵鮮艷的海葵,并且帶有腐肉的臭味。下列關于紅星頭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內無葉綠體,需要依賴有機物生活
B.它與酵母菌具有相似的細胞結構
C.因其體型較大,所以不屬于微生物
D.帶有腐肉臭味可吸引蒼蠅來幫助散播孢子
【答案】C
【知識點】真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A.根據真菌的營養方式判斷;
B.根據真菌的細胞結構判斷;
C.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
D.真菌是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后代的。
【解答】A.紅星頭菌細胞內無葉綠體,需要依賴有機物生活,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根據題意可知,酵母菌和紅星頭菌都屬于真菌,具有相似的細胞結構,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紅星頭菌屬于真菌,是微生物,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帶有腐肉臭味可吸引蒼蠅來幫助散播孢子,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10.(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所示,一個未裝滿水的水瓶,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圖甲,瓶子對桌面的壓力為F甲,水對瓶底的壓強為p甲;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圖乙,瓶子對桌面的壓力為,水對瓶蓋的壓強為p乙。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答案】D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力等于上面物體的總重力,根據液體壓強公式比較液體對瓶底或瓶蓋的壓強大小。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瓶子正立或倒立時,對桌面的壓力大小始終等于自身重力,因此壓力大F甲=F乙;
乙圖中液體的深度深,由液體壓強公式可知,乙圖的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11.(2024七下·吳興期末)下列有關聲音的實驗,其分析錯誤的是(  )
A.甲圖:在水中敲擊鐵塊,人耳能聽到聲音,說明聲音可以通過液體傳播
B.乙圖: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鐘的聲音逐漸變小,進而推斷真空不能傳聲
C.丙圖:用相同的力撥動伸出桌面不同長度的鋼尺,聽聲音的變化,說明聲音的響度大小與發聲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D.丁圖:揚聲器對著燭焰發聲,燭焰在晃動,說明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遞的。
【答案】C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A.根據聲音傳播的條件判斷;
B.根據真空不能傳聲判斷;
C.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
D.根據聲音的傳播形式判斷。
【解答】A.在水中敲擊鐵塊,聲音從水中傳播到空氣中,再進入人耳,故說明聲音可以通過液體傳播,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 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鐘的聲音逐漸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沒有介質,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振動的頻率越快,可以聽到撥動時發出的聲音音調越高,說明聲音的音調與發聲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揚聲器對著燭焰發聲,燭焰晃動,能說明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遞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2.(2024七下·吳興期末)小科和小金同時騎車從學校出發向東行駛,其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
A.0-10秒,小金通過的路程比小科的路程長
B.第10秒時,兩人速度相同
C.10-20秒,小金做勻速直線運動
D.通過前15米時,小金的速度比小科的速度大
【答案】D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從圖像中提取信息,結合速度公式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第10s時,兩車到起點的距離都是20m,即通過的路程相同,故A不符合題意;
BC.根據圖片可知,0~20s時,小科的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即小科做勻速直線運動;而10-20秒,小金的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所以小金靜止,那么速度為零,即第10秒時,小科、小金兩人速度不相同,故BC不符合題意;
D.根據圖片可知,通過前15米時,小金所用的時間少,由知道,小金的平均速度速度大于小科的平均速度,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3.(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所示,用水平力F推行李箱,此時行李箱上的小包和行李箱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空氣阻力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包的重力和箱子對小包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小包受到支持力、重力和摩擦力共3個力的作用
C.小包對行李箱的壓力和行李箱對小包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行李箱的重力和地面對行李箱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A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別
【解析】【分析】ACD.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B.摩擦力產生的條件:相互接觸,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小包的重力和箱子對小包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
B.根據題意可知,小包與行李箱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小包相對于行李箱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那么小包不受行李箱的摩擦力,故B錯誤;
C.小包對行李箱的壓力作用在行李箱上,行李箱對小包的支持力作用在小包上,二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地面對行李箱的支持力等于小包與行李箱的總重力,肯定大于行李箱的重力,則兒子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A。
14.(2024七下·吳興期末)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得出及其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可靠的實驗事實基礎上推理概括得出的
B.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C.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就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D.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是由于沒有外力維持它運動的原因
【答案】A,B
【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力與運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A.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判斷;
B.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判斷;
C.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判斷;
D.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識判斷。
【解答】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不能通過實驗直接獲得,故A正確;
B.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說明物體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B正確;
C.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可能處于靜止狀態,也可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在水平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即它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所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D錯誤。
故選AB。
15.(2024七下·吳興期末)“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夏天乘涼的“樹影”;海市蜃樓中的“幻影”;岸邊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時的“攝影”等。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樹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B.幻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攝影時照相機內成的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答案】B,C,D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題目的描述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光學原理即可。
【解答】樹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一個黑暗的區域;海市蜃樓中的“幻影”,是由于光在不均勻的大氣中發生折射形成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現象,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攝影時用的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A正確不合題意,BC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BCD。
16.(2024七下·吳興期末)“絲綢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蠶,家蠶的發育起點是   ,它的一生要經歷四個時期,與蝗蟲的發育相比,多了   (填字母和名稱)期,這種發育稱為完全變態發育。
【答案】A受精卵;C蛹
【知識點】動物的生長時期
【解析】【分析】家蠶的發育是完全變態發育,發育過程經過“A卵→B幼蟲→C蛹→D成蟲”四個時期;蝗蟲的發育是不完全變態發育,發育過程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
【解答】家蠶的發育起點是A受精卵,它的一生要經歷四個時期,與蝗蟲的發育相比,多了C蛹期期,這種發育稱為完全變態發育。
17.(2024七下·吳興期末)02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五)嫦娥六號發射,完成了世界首次月背采樣和起飛(圖甲),圖乙是一幅關于日—地—月運動和位置的草圖,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隨處可見的   。
(2)嫦娥六號發射當天,月球差不多處于圖乙   位置(選填a、b、c、d)。
(3)當天的月相是下圖中的   。(選填A、B、C、D)
A.B.
C.D.
【答案】(1)環形山(月坑)
(2)d
(3)C
【知識點】月球的概況;地球公轉;月相;陰歷與月相的關系
【解析】【分析】(1)月球上的隕擊坑通常又稱為環形山,它是月面上最明顯的特征。環形山的形成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隕星撞擊的結果,二是火山活動;但是大多數的環形結構均屬于隕星的撞擊結果。(2)根據圖片可知,乙圖中a是新月農歷初一,b是上弦月初七、初八,c是滿月十五、十六,d是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
(3)根據月相和農歷的對應關系判斷。
【解答】(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隨處可見的環形山。
(2)嫦娥六號發射當天202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五),月球差不多處于圖乙的d。
(3)根據圖片可知,A是下弦月(二十七到三十),B是盈凸月(初九到十四),C是殘月(二十三到二十六),D是滿月(十五、十六)。當天202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五),月相是C殘月。
(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隨處可見的環形山。月球上的隕擊坑通常又稱為環形山,它是月面上最明顯的特征。環形山的形成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隕星撞擊的結果,二是火山活動;但是大多數的環形結構均屬于隕星的撞擊結果。
(2)由圖及所學知識知,乙圖中a是新月農歷初一,b是上弦月初七、初八,c是滿月十五、十六,d是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嫦娥六號發射當天202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五),月球差不多處于圖乙的d。
(3)由圖知,A是下弦月(二十七到三十),B是盈凸月(初九到十四),C是殘月(二十三到二十六),D是滿月(十五、十六)。當天202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五),月相是C殘月。
18.(2024七下·吳興期末)每年3月份至4月份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滿樹的桃花色彩艷麗、氣味香甜。6月份到9月份,成熟的桃子就會綴滿枝頭。
(1)圖甲是小海同學觀察桃花結構時完成的解剖圖,方框中需要填入的結構名稱是   ,解剖桃花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寫兩點)
(2)圖乙是桃子的剖面結構,其中桃仁(種子)是由桃花的   發育而來的(填結構名稱)。
【答案】雌蕊;用鑷子由外到內逐層剝下;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順序,自下而上粘在白紙上等;胚珠
【知識點】花的結構
【解析】【分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桃花的主要結構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子房,雄蕊包括花藥、花絲。根據花的解剖的注意事項解答;
(2)一朵花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圖甲方框中需要填入的結構名稱是雌蕊。
解剖桃花時需要的注意事項:用鑷子由外到內逐層剝下;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順序,自下而上粘在白紙上等。
(2)桃仁(種子)是由桃花的胚珠發育而來的。
19.(2024七下·吳興期末)用膠帶將吸管固定在氣球上,細線穿過吸管,如圖所示,松開封氣球口的夾子,氣球向右運動:①使氣球向右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②此現象可以說明   。
【答案】噴出的氣體;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對氣球進行受力分析,確定它受到推力的施力物體;
(2)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識解答。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打開夾子后,氣球向左噴出氣體,即對氣體施加向左的力同時,噴出的氣體會對氣球施加一個向右的推力,從而使氣球向右運動,所以使氣球向右運動力的施力物體是氣球噴出來的氣體。
(2)氣球在推力的作用下由靜止變為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0.(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甲是小科同學觀察到的陽光透過樹葉縫隙在地面上形成的亮斑,這個光學現象形成的原因是   。如圖乙是一種特殊的大氣現象——“日暈”,其形成原因是水蒸氣遇冷形成冰晶,太陽光照射小冰晶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是光的   現象。
【答案】光沿直線傳播;色散
【知識點】光的色散;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的原理為光的直線傳播;
(2)根據光的色散現象的定義解答。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陽光透過樹葉縫在地面上形成亮斑,屬于小孔成像現象,原因是光沿直線傳播。
(2) 水蒸氣遇冷形成冰晶,太陽光照射小冰晶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
21.(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為大豆種子、玉米種子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種子萌發過程中,最先突破種皮的是圖甲中的哪一結構?   (填字母)
(2)一粒玉米種子能夠萌發成一顆玉米幼苗,從種子的結構來說主要是由于   。(填字母)
A.胚乳中有充足的營養物質
B.種皮對種子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C.具有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胚
(3)圖乙中B種子能夠正常萌發還需要的外界條件是   。
【答案】D;C;適宜的溫度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A種皮、B胚芽、C胚軸、D胚根、E子葉、F種皮和果皮、G胚乳。
(1)根據種子萌發的知識解答;
(2)在一個完整種子中,種皮具有保護作用,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胚根將來發育成根,子葉具有儲存或轉運營養物質的作用.由此看出種子中的胚將來發育成新的植物體;
(3)根據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解答。
【解答】(1)菜豆種子萌發過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種皮,故選D;
(2)一粒種子能夠長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從種子結構分析,主要是由于種子內有發育成熟而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故選C。
(3)圖乙中B種子具有了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能夠正常萌發還需要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
22.(2024七下·吳興期末)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時經常用水平儀來檢查所砌的墻面是否水平。如圖甲所示即為一種簡易水平儀,水平儀利用了   原理,圖中右邊墻面偏低。如圖乙所示為一種氣泡水平儀,當儀器中空氣泡居中表示墻面水平,若空氣泡在A端,則表示A端的墻面偏   (選填“高”或“低”)。
【答案】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高
【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重力方向的知識分析解答;
(2)水平儀內的氣泡在哪一側,說明哪一側較高。
【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水平儀的豎桿與橫桿成90°。當重錘線與豎桿平行時,橫桿肯定在水平位置,即此時測量的面是水平的,則圖甲的水平儀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制成的。
(2)在檢查所砌的墻面是否水平時,由于水向低處流,則空氣泡會向高處移動,若空氣泡在A端,則說明A端的墻面高。
23.(2024七下·吳興期末)如圖所示是一種液面升降監測裝置原理圖,電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與水平液面成55°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   ;光經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標尺上的S'點,當發現光點S'向左移動時,說明液面   (選填“升高”或“下降”或“不變”)了,分析此裝置,我們發現它的主要優點是   。
【答案】70°;升高;放大微小的高度變化
【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1)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與入射角的和為90°,結合“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計算;
(2)反射光線在天花板上的反射光斑隨入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3)根據實驗可知,液面的微小變化,就會引起光斑較大距離的變化。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激光與水平液面成55°角,則入射角為90°-55°=35°;
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客舟,此時反射角也為35°,
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35°+35°=70°。
(2) 當發現光點S'向左移動時, 說明入射點也向左移動,即此時液面升高了;
(3)根據題意可知,該裝置是把不易觀察和測量的液面的微小變化,通過光點的移動明顯顯示出來,即主要優點是放大微小的高度變化。
24.(2024七下·吳興期末)為了探究力和運動之間的內在聯系,在第三章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多實驗。請回顧你當時做實驗的情景,回答以下問題:
(1)圖甲實驗的探究目的是   ;
(2)在做圖乙實驗時,若要得到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正確關系,要選擇哪兩組實驗進行對比,預計看到的實驗現象是什么?   
(3)在做圖丁實驗時,若要探究二力平衡是否需要在一條直線上,可以采取什么操作:   ;
(4)在做圖丙實驗時,小明發現從開始到拉動木塊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一直在增大,且拉動瞬間的拉力大小大于后來木塊做勻速運動時的拉力大小,請你幫助小明解釋其中的原因:   。
【答案】探究不同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②③;②海綿的凹陷程度比③中的更大;將塑料板扭轉一個角度,使塑料板兩側繩子相互平行;最大靜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
【知識點】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實驗;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壓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展示的器材和實驗過程,確定實驗探究的目的;
(2)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選擇對照實驗,并描述實驗結論;
(3)根據實驗目的確定要改變的因素,并說明具體的操作;
(4)木塊靜止時受到靜摩擦力,滑動時受到滑動摩擦力,比較二者大小即可。
【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車運動的距離最遠,所以圖甲實驗的探究目的是:探究不同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壓力相同,只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故選圖②、③所示實驗。
在實驗中,②海綿的凹陷程度更大,那么得到的結論是:壓力相同,受力面積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要探究二力平衡是否需要在一條直線上,就要改變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即可以將卡片轉動一個角度,使塑料板兩側繩子相互平行。
(4)木塊剛好被拉動時,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木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木塊開始運動后受到的是滑動摩擦力,根據題意知道“拉動瞬間的拉力大小大于后來木塊做勻速運動時的拉力大小”,說明最大靜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
25.(2024七下·吳興期末)科學課上同學們利用下列器材開展“液體密度計設計”項目化學習活動。器材:量程為0~2.5牛的彈簧測力計、1個小桶、量筒、水等。
【原理】根據   ,所以液體密度的刻度和液體重力刻度存在著對應關系;
【設計與制作】用一定體積的已知密度的液體進行標度,在彈簧測力計面板右側標出相應的液體密度值, 單位由“N”改為“g/cm3”;
①標定“0”刻度的方法:   ;
②加入50mL水,示數穩定后,將此時對應的彈簧測力計指針處的刻度標記為   g/cm3;
③標定剩余的刻度。
【測試】小明向小桶中加入50毫升某待測液體,將小桶掛在密度計上,示數如圖所示,該液體的密度為   克/厘米3;
【改進】若想提高該密度計的精確度,請提出一條建議:   。
【答案】相同體積的不同種液體,密度越大,質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則彈簧測力計示數越大(用公式呈現也可);將空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待示數穩定后,指針所指的位置標為零刻度;1.0;0.8;增大加入的待測液的體積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根據公式G=mg=ρVg分析液體重力和液體密度之間的數量關系即可;
(1)“0”刻度就是小筒內沒有液體時對應的數值;
(2)密度計指針所對的刻度值等于小筒內液體的密度值;
(3)①根據圖片確定密度計的分度值,根據指針位置讀出液體的密度即可;
②當小筒內放入同種液體時,彈簧指針移動的距離越大,則測量越精確。
【解答】根據G=mg=ρVg可知,相同體積的不同種液體,密度越大,質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則彈簧測力計示數越大,所以液體密度的刻度和液體重力刻度存在著對應關系;
(1)標定“0”刻度的方法:將空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待示數穩定后,指針所指的位置標為零刻度。
(2)已知水的密度是1g/cm3,因此將此時對應的彈簧測力計指針處的刻度標記為1g/cm3。
(3)①根據圖片可知,0-1g/cm3之間有5個小格,一小格的分度值為0.2g/cm3,加入50毫升某待測液體后指針指在距0刻線第4個小格的位置,則讀數為0.8g/cm3。
②根據題意可知,實驗中為了提高密度計的精確程度,可以增大加入的待測液的體積,便于讀數時減小誤差。
26.(2024七下·吳興期末)秸稈還田,為世界上普遍重視的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小明在農莊實踐時發現,還田的秸稈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降解,會降低農作物種子的出苗率。查閱資料發現降解菌A和B對水稻秸稈都有較好的降解效果。小明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觀察周期為10天。
【實驗器材】濃度相同的降解菌A、B培養液,蒸餾水,水稻秸稈,天平,錐形瓶,恒溫箱等
【實驗步驟】
組別步驟 甲 乙 丙 丁
1 取水稻秸稈20g,用75%酒精浸泡30s后,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別裝在4個錐形瓶中
2 100mL蒸餾水 100mL降解菌A培養液 100mL同濃度的降解菌B培養液 50mL降解菌A培養液+50mL降解菌B培養液(濃度與前兩組相同)
3 放入恒溫培養箱中,溫度設置為25℃
4 ______
(1)根據步驟2該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
(2)實驗時要先用75%酒精對水稻秸稈浸泡30s,再用蒸餾水沖洗,其目的是   。
(3)根據所給的器材,將4中的步驟補充完整   。
【答案】單獨投放一種降解菌和等量混合投放兩種降解菌對水稻秸稈的降解效果一樣嗎;去除水稻秸稈中原有的細菌和真菌,防止它們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十天后,測量并記錄各組經降解后剩余的水稻秸稈質量
【知識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步驟2中的變量,從而確定探究的問題;
(2)酒精可以消毒殺菌;
(3)根據實驗目的確定步驟4的內容即可。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步驟2中四個錐形瓶中分別放入體積相同的蒸餾水、A培養液、B培養液和AB混合培養液,則該實驗研究的問題是單獨投放一種降解菌和等量混合投放兩種降解菌對水稻秸稈的降解效果一樣嗎?
(2)根據題意可知,實驗時要先用75%酒精對水稻秸稈浸泡30s,再用無菌水沖洗,其目的是用酒精殺死水稻秸稈中原有的細菌和真菌,防止它們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步驟4中應該是記錄一段時間后的信息,即步驟4中的步驟應該是:十天后,測量并記錄各組經降解后剩余的水稻秸稈質量。
27.(2024七下·吳興期末)學完凸透鏡成像規律后,某興趣小組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以及其他素材自制了照相機模型和投影儀模型:
【對投影儀模型的思考】
①投影儀中手電筒的作用:   。
②完成模型制作后,小組成員用投影儀展示相關影像,發現成倒立的像。為了看到正立的像,應進行的操作是   。
【對照相機模型的思考】
①照相機模型中充當膠片的膜(a位置)應該用哪種素材制作   (填字母);
A.白色不透光卡紙  B.黑色不透光卡紙
C.全透明的塑料膜  D.繪畫用的薄宣紙
②小組成員要選用合適長度的紙筒來作為照相機模型的外紙筒。現有三種規格的紙筒,其長度分別為5cm、10cm、20cm,你選擇的哪種規格的紙筒?你的理由是?   
【模型對比】
對比投影儀模型和照相機模型的制作原理上的共同點   。
【答案】提供光源,讓投影片成像清晰;將投影片反著插;D;20cm,照相機工作時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由于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所以像距應該在10cm到20cm之間(用符號表達更宜);都是運用凸透鏡成實像的原理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
【對投影儀模型的思考】
①在實驗中,投影片自己不能發光,需要借助外界光線使自己變得明亮;
②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倒立性分析。
【對照相機模型的思考】
①根據膠片a要成像,還要透過適量光線分析;
②根據投影儀的成像特點確定像距即可;
【模型對比】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和應用的知識解答。
【解答】【對投影儀模型的思考】
①在實驗中,投影片必須是明亮的,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投影儀中手電筒的作用:提供光源,照亮投影片,讓投影片成像清晰。
②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投影儀在光屏上的像相對物體是倒立的,可以將投影片倒著插,就會看到正立的像。
【對照相機模型的思考】
①根據題意可知,膜a既能承接像,又能透過少量光線觀察到像,那么應用半透明紙做光屏,故選用繪畫用的薄宣紙。
故選D。
②根據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可知,照相機工作時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由于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所以像距應該在10cm到20cm之間,由于相機模型的膠片相當于光屏,所以照相機模型的外紙筒應該在10cm到20cm之間,所以應當選擇20cm的紙筒。
【模型對比】
投影儀模型和照相機模型都是運用凸透鏡成實像的原理工作的。
28.(2024七下·吳興期末)在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實驗時,研究小組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實驗。取兩支相同的玻璃管,底部套上橡皮膜,分別在甲和乙容器中倒入等質量的酒精和水,如圖所示;
(1)實驗是通過觀察   來判斷液體壓強大小;
(2)觀察甲和乙,若要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在實驗時應控制   相同;
(3)若在甲玻璃管側壁開兩個相同的小孔a、b,管內液體將從小孔流出,a孔液體流出路徑如圖丙所示,請畫出b孔的液體流出路徑   ;
(4)小金認為“液體重力越大,容器底部壓強越大”,請你設計實驗反駁此觀點(可用文字或圖簡要表述主要步驟)   。
【答案】橡皮膜向下凸起的程度;液體深度;;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
【解析】【分析】(1)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形狀;
(2)影響液體壓強因素是液體深度和液體密度,要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關系時,應控制深度相同;
(3)液體密度一定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4)深度相同,液體重力不同,比較壓強大小,從而設計實驗。
【解答】(1)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實驗時,液體壓強大小無法直接觀察,實驗中運用轉換法,通過觀察橡皮膜向下凸起的程度,來判斷液體壓強大小。
(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若要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需要控制液體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
(3)由于液體密度相同時,液體壓強與深度有關,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則b孔處液體壓強大于a孔處液體壓強,所以b孔的液體流出路徑,如下圖所示:
(4)首先選用兩根兩端開口的粗細不同的玻璃管,橫截面積關系為Sa< Sb,在兩端玻璃管的一端扎上相同的橡皮薄膜,然后倒入深度相同的水,則兩根玻璃管中液體的重力不同,橡皮膜均從原來的A位置下凸至B位置,如下圖(a)、(b)所示,說明液體產生的壓強與液體重力大小無關。
29.(2024七下·吳興期末)黑籽南瓜因種子外種皮為黑色而得名。相比其他栽培南瓜,黑籽南瓜植株的根具有更強的抗病能力。
(1)黑籽南瓜可用種子繁殖,該生殖方式屬于   。
(2)有些南瓜花開花后,子房萎縮不能發育成果實,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農業上可通過嫁接將黃瓜苗作為接穗接到黑籽南瓜莖上,以達到防治黃瓜枯萎病的目的。除增強抗病能力外,請再例舉嫁接的一個優點   。
【答案】(1)有性生殖
(2)沒有授粉
(3)保持接穗品種的優良性狀
【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1)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形成種子需要兩性細胞的結合,可知是有性生殖。
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 無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只具有母體的遺傳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
(2)授粉、受精后才能形成受精卵,子房才能發育成果實。
(3)無性生殖的優勢:繁殖速度快,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
【解答】(1)種子的胚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因此,用種子繁殖黑籽南瓜,這種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2)果實是由花的子房在開花授粉后發育而來的,主要的功能為保護種子及協助種子的傳播。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又可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三層,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有些南瓜花開花后,子房萎縮不能發育成果實,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沒有授粉。
(3)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嫁接屬于無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而砧木一般不會對接穗的遺傳性產生影響。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種的優良性狀,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達到早結果、增強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蟲害的能力,還能經濟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數量。常用于果樹、林木、花卉的繁殖上。
(1)種子的胚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因此,用種子繁殖黑籽南瓜,這種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2)果實是由花的子房在開花授粉后發育而來的,主要的功能為保護種子及協助種子的傳播。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又可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三層,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有些南瓜花開花后,子房萎縮不能發育成果實,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沒有授粉。
(3) 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嫁接屬于無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而砧木一般不會對接穗的遺傳性產生影響。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種的優良性狀,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達到早結果、增強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蟲害的能力,還能經濟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數量。常用于果樹、林木、花卉的繁殖上。
30.(2024七下·吳興期末)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相互適應有重要的意義,如“處于妊娠期的哺乳動物羊膜囊內充滿了羊水,減少震動對胚胎發育的影響”。請舉出3個生物中體現“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實例。
【答案】①精子有尾,能游動,有利于與卵細胞結合受精;②卵細胞體積大,儲存較多營養物質,有利于早期胚胎發育;③小麥花柱頭成羽毛狀,有利于吸引昆蟲,完成傳粉。
【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解析】【分析】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結合動物的形態結構特征,以及周圍環境的特點分析解答。
【解答】生物中體現“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實例有:
①精子有尾,能游動,有利于與卵細胞結合受精;
②卵細胞體積大,儲存較多營養物質,有利于早期胚胎發育;
③小麥花柱頭成羽毛狀,有利于吸引昆蟲,完成傳粉。
31.(2024七下·吳興期末)“智能太陽花”是一種晝開夜合、自動調整角度跟蹤太陽,使光伏電池板與陽光始終垂直的新型太陽能發電板。該設備目前已在我國北京、深圳等多個城市使用。“讀“智能太陽花實圖”及“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以下問題:
(1)從早到晚,“花面”轉動的總體方向大致是   (填“自西向東”或“自東向西”)。
(2)不考慮天氣原因,北京地區一天中花瓣閉合時間最長的在   位置(填序號)。
(3)為獲得更高的發電效率,花瓣需與陽光始終垂直,當地球公轉到①號位置時,位于北京地區的“智能太陽花”花面和地面的夾角在一年中   。(填“最大”或“最小”)
【答案】(1)自東向西
(2)①
(3)最大
【知識點】地球自轉;地球公轉;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晝夜長短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 自動調整角度跟蹤太陽 ”分析;
(2)根據圖片可知,①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冬至日;②太陽直射赤道,為春分;③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夏至;④太陽直射赤道,為秋分。
(3)太陽光與地面的夾角越小,太陽花與地面的夾角越大。
【解答】(1)在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因此從早到晚,“花盤”轉動的總體方向大致是自東向西。
(2)北京地區一天中花瓣閉合時間最長時,應該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那一天,即在①冬至日;
(3)當地球公轉到①號冬至日位置時,位于北京地區的“智能太陽花”花面和地面的夾角在一年最大,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1)讀材料可知,“智能光伏太陽花”是一種晝開夜合、自動調整角度跟蹤太陽的新型太陽能發電設備。保持與太陽光線垂直,為獲取最多的太 陽光熱。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故從早到晚,“花盤”轉動的總體方向大致是自東向西。
(2)不考慮天氣原因,北京地區一天中花瓣閉合時間最長的在①冬至日,這一天北京的白晝時間最短。
(3)當地球公轉到①號位置時,位于北京地區的“智能太陽花”花面和地面的夾角在一年最大,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32.(2024七下·吳興期末)在“碳中和、碳達峰”理念下,電動汽車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下表是某品牌電動汽車部分參數:
整車質量 2t
最大載重量 400kg
每個車輪與地面接觸面積 100cm2
(1)該電動汽車充電到總電量的20%后,能在平直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2小時,此電動汽車充滿電最大行駛里程為多少千米?
(2)在最大載重時,該電動汽車所受的阻力為總重的0.1倍,若該電動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此時汽車所受牽引力是多大?
(3)任何支撐物所能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限度,某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帕,該電動汽車在最大載重時,能否安全通過?
【答案】(1)600千米 ;(2)2400牛 ; (3)不能安全通過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速度公式分析;
(2)根據題意計算電動汽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該電動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處于平衡狀態,牽引力等于阻力,根據s=vt計算該電動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路程,根據W=Fs計算牽引力所做的功;
(3)由,求出壓強。
【解答】(1)該電動汽車充電到總電量的20%后,行駛的距離
此電動汽車充滿電最大行駛里程為
(2)在最大載重時,該電動汽車所受重力
此時電動汽車受到的阻力
該電動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則根據二力平衡條件知道,牽引力
(3)在最大載重時,該電動汽車對冰面的壓力等于所受重力
由 知道,該電動汽車在最大載重時,對冰面的壓強
所以,不能安全通過。
答:(1)電動汽車充滿電最大行駛里程為600千米;
(2)此時汽車所受牽引力是2400N;
(3)任何支撐物所能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限度,某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帕,該電動汽車在最大載重時,不能否安全通過。
33.(2024七下·吳興期末)科普閱讀
閱讀《宇宙大爆炸》,回答問題。
1946年,有科學家提出,宇宙起源于大約137億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科學家注意到,從我們所處的銀河系觀察,銀河系外的星系(即河外星系)發出的光,絕大部分顏色會偏“紅”,個別也有幾個顏色偏“藍”,分別稱為“紅移”和“藍移”。理論分析表明,發生紅移的河外星系,表示它在遠離我們。藍移則表示相應的星系在靠近我們。銀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群和星系團中的星系幾乎都表現出紅移,而且離我們越遠的星系,紅移量越大。這似乎表明,絕大多數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且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遠離越快。
天文學家通過反復觀測,得出一條規律:河外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v與它到我們的距離s成正比,這條規律被稱為哈勃定律,其數學表達式為v=Hs,式中H稱為哈勃常數。哈勃定律的發現,有力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學說。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我們看到某個星系發出的光的顏色偏“藍”,說明這個星系正在   我們;
(2)類比得出速度、密度單位的方法,可推理得出哈勃常數H的單位是   ;
A.米  B.秒  C.米-1  D.秒-1
(3)若距離我們約22億光年的“牧夫座星系團”遠離我們的速度約為4×104km/s,則距離我們約33億光年的“長蛇Ⅱ星系團”,遠離我們的速度約為   km/s;
(4)小明根據哈勃定律,認為若以銀河系為參照物,那么河外星系做勻速運動。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
【答案】靠近;D;6×104;見解析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 發生紅移的河外星系,表示它在遠離我們;藍移則表示相應的星系在靠近我們。 ”分析;
(2)根據公式推導哈勃系數的單位;
(3)根據“河外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v與它到我們的距離s成正比”列式計算;
(4)根據“ 河外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v與它到我們的距離s成正比 ”分析判斷。
【解答】(1)如果我們看到某個星系發出的光的顏色偏“藍”,說明這個星系正在靠近我們。
(2)根據題意可知,哈勃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為,
變形得到;
所以哈勃常數H的單位是,
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3)由可知, 河外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v與它到我們的距離s成正比,
即:;
解得:。
(4)我不同意小明的說法,理由是:按照哈勃定律,所有河外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且離我們越遠的河外星系,逃離的越快,即速度在不斷變化。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会泽县| 鹤山市| 东丽区| 夏津县| 威信县| 呼图壁县| 兴和县| 海淀区| 高邑县| 南宫市| 家居| 桃江县| 尉氏县| 莎车县| 滨州市| 黔西县| 磴口县| 获嘉县| 嘉黎县| 报价| 静乐县| 漠河县| 宜黄县| 定陶县| 宁乡县| 秭归县| 随州市| 龙南县| 阿拉善右旗| 阳春市| 咸丰县| 常熟市| 阿瓦提县| 延边| 兖州市| 大名县| 武平县| 获嘉县| 县级市|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