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海南省高考適應性地理模擬練習1說明:1.全卷共6頁,共19小題,滿分100分.測試用時為75分鐘.2.答卷前,在答題卡上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學校、班級、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座位號.3.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后,重新填涂所選選項.4.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5.務必保持答題卡的整潔.測試結束時,將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下面是地球經緯網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各點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2.圖中④點位于⑧點的(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3.圖中AB間的最短距離約為( )A.3200千米 B.4200千米 C.5 200千米 D.6200千米下圖為金磚五國輪廓圖,圖中①②③④⑤均為首都。完成下面小題。 4.一架飛機沿最短航線從圖中城市①飛往城市③,其航向是( )A.先向東南,再向東北 B.先向東北,再向東南C.先向西南,再向西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南5.下列四個國家首都中,最先迎來第一道陽光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惠安女族群生活在福建省忠安縣的海邊,她們以奇特的服飾聞名海內外。人們把她們的“花頭巾、短上衣、銀腰帶、大筒褲”戲稱為“封建頭、節約衫、民主肚、浪費褲”。近年來,除老年人外,穿戴傳統服飾的惠安女越來越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惠安女傳統服飾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是( )A.花頭巾:當地氣候干旱,常有風沙 B.短上衣:當地氣溫較高,方便勞作C.銀腰帶:當地經濟發達,消費力強 D.大筒褲:沿海地區開放,時尚美觀7.穿戴傳統服飾的惠安女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是( )A.傳統服飾土氣 B.文化傳承斷代 C.審美觀念轉變 D.就業方式變化我國大部分地區經歷強降水過程,一些城市就會發生嚴重的內澇,以京、津兩城市最為嚴重,城市內澇的發生與城市的水循環密切相關。下圖為某城市水系統的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模式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8.圖中甲、乙、丙、丁分別是A.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降水B.降水、地表徑流、蒸發、跨流域調水C.跨流域調水、下滲、地下徑流、蒸發D.降水、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9.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內澇嚴重,從水循環的角度來看,造成城市內澇的主要人為原因有①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頻發,特大暴雨不斷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擴大,地面滲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處平原或谷地,地勢低洼,容易形成積水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網的排水設計能力偏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研究發現,近20年來地處干旱半干旱區的蒙古高原在植被生長季之前(簡稱季前)出現了晝夜非對稱變暖現象,白天變暖速率是夜晚的2.3倍,該現象導致了多種植被返青期提前(注:返青期是植物移栽或越冬后,由黃色變為綠色、長出綠芽,并恢復生長的一段時間)。此外,季前降水增加對當地植被返青期提前也有顯著影響。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蒙古高原季前晝夜非對稱變暖現象將直接導致本區該時段內( )A.霜凍風險增加 B.晝夜溫差變大 C.降雨頻率增大 D.土壤濕度增加11. 相比于森林,季前降水增加對草地返青期提前影響更明顯,其原因是( )A.草地分布海拔高,熱量不足 B.草地分布海拔高,水分充足C.草地分布海拔低,熱量豐富 D.草地分布海拔低,水分缺乏感熱是指地面與大氣之間單位時間、單位面積流過的垂直熱量,主要受地表的粗糙度、地氣溫差以及風速等直接影響。青藏高原感熱變化將會影響青藏高原與周邊區域的大氣環流和對周邊大洋水汽的抽吸作用。高原感熱越強,對水汽的抽吸作用越強,進而對周邊區城氣候和天氣影響較大。據研究,自1981年以來青藏高原氣候有暖濕化的趨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青藏高原夏季感熱減弱對周邊區域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是( )A.我國北方地區多寒潮災害 B.我國南方地區多干旱災害C.我國西北地區多暴雪天氣 D.我國西南地區少陰雨天氣13.近年來青藏高原氣候暖濕化對高原感熱的影響是( )A.高原植被覆蓋率下降,高原感熱強度下降 B.高原植被覆蓋率提高,高原感熱強度升高C.高原植被覆蓋率提高,高原感熱強度下降 D.高原植被覆蓋率下降,高原感熱強度升高小明的父親乘飛機從上海(31°N,121°E)前往阿聯酋迪拜(25°N,55°E)出差一周。下圖為小明父親航班信息部分截圖(時間為機場所在地使用的區時)。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小明父親乘坐的飛機飛行了約( )A.3小時 B.5小時 C.7小時 D.9小時15.下面是小明父親出差期間,不可信的是( )A.在浦東機場候機時,看到太陽在東南方向地平線附近B.當飛機在迪拜機場降落時,上海的太陽高度角接近一天中最大值C.出差期間,迪拜的晝長比上海長D.出差期間,迪拜塔影子轉動的方向為順時針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要求填答題卡.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國西南邊陲,屬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山地丘陵約占95%,山間盆地(壩子)和河流谷地約占5%;人口分布和土地利用方式在水平空間和垂直空間上差異較大。圖左示意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圖右示意該地某河谷山地生產生活土地利用規模和山地坡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顏色越深,代表生產生活活動越密集)。 (1)據圖描述該河谷山地人口空間分布的特點。(2)簡析該河谷山地人口空間分布特點的形成原因。(3)說出西雙版納土地利用中易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1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西南季風和沿岸海底地形是影響粵東至閩南沿岸夏季上升流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夏季珠江徑流對東經116°以西的上升流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下圖示意粵閩沿海部分海底地形。(1)分析甲處上升流的形成機制。(2)指出上升流發生時,甲、乙兩處表層海水溫度和密度的差異,并分析原因。(3)說明夏季珠江徑流對丙處上升流有明顯抑制作用的原因。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班加羅爾(如圖)位于印度南部,集中了印度主要高科技公司。這里原本擁有相互貫通的湖泊超過280個,現在僅存70余個,很多湖泊湖面浮現厚厚的泡沫。此外,班加羅爾水井數量從30年前的5000口增加到現在的45萬口,深度從20年前的10m增至現在的91m。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當前班加羅爾成為全球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1)推測班加羅爾出現水資源危機的原因。(2)說明班加羅爾水井數量激增和深度加深對城市及周圍地區可能產生的危害。(3)試為班加羅爾應對水資源短缺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地島位于北冰洋,介于巴倫支海與喀拉海之間,主要由南、北兩大島組成,從東北向西南延伸達1000千米,多山地,最高點海拔1590米。島上未覆冰的地帶是以沼澤為主的苔原植被。這里冬季平均溫度為-16℃~-22℃,夏季2℃~7℃,氣候嚴寒,多霧和大風天氣。下圖示意新地島位置、地形與臨海。(1)分析新地島氣候嚴寒,多霧與大風天氣的原因。(2)闡釋新地島沼澤地的形成與氣候的關系。(3)新地島僅有1/4的面積有冰川覆蓋率,闡釋其可能的原因。參考答案1.B2.A3.C4.B 5.B6.B 7.D8.B;9.D10.B11.D12.D 13.C14.D15.B16.(1)人口分布不均;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1700~2400米的坡地;低海拔地區和高海拔地區人口分布較少。(2)為熱帶季風氣候,山谷地區地勢低、氣候炎熱,易感染疾病;高海拔山地地形崎嶇,不適宜生產和居住;中海拔地區較山谷地區氣候涼爽,較高海拔山地距河近,坡度小,便于生產和生活。(3)破壞森林資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17.(1)西南季風在甲處是離岸風,使表層海水偏離海岸,形成離岸流表層水減少,帶動底層海水上泛;(3分)外海底層海水向岸運動。在甲處沿海底地形爬升,海上下涌。(3分);(2)差異:與乙處相比,甲處表層海水溫度較低,密度較大。(4分)原因:甲處表層海水來自底層海水的上涌。(4分);(3)夏季珠江徑流量大,在西南季風和海水運動的共同作用下,珠江水向東擴展到丙處表層,珠江水較底層海水密度小(鹽度低),海水層結穩定,海水上升不明顯。(6分)18.【答案】(1)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的旱季與雨季,降水季節變率大,旱季缺水嚴重;湖泊數量減少,儲存他淡水的能力減小;人口眾多,工業發達,生產和生活需水量大;地表水體污染嚴重、浪費,加劇水資源短缺。;(2)班加羅爾的水井數量增加、深度增加,會導致過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從而導致地面沉降;過度抽取地下水會形成地下水漏斗區,阻隔水循環,加劇水資源短缺。;(3)跨流域調水;嚴格治理水污染;節約用水;修建水庫調節水資源的季節變化;實行梯級水價;廢水處理再利用。19.(1)新地島位于N以北,終年接受太陽輻射少,受到寒冷的極地東風影響,氣候嚴寒;新地島受極地東風帶控制,周圍為遼闊的海洋,風力強勁;受海洋調節,空氣濕度較大,接近寒冷陸面的空氣在缺少抬升條件下,形成大霧天氣;(2)嚴寒的氣候下凍土廣布、深厚,不利于地表水下滲;島上雖然降水少,但因寒冷,蒸發微弱,大量地表水積存于淺洼地帶形成沼澤地;(3)一是終年在極地東風帶影響下,風力強勁,難以形成降水,降水較少,冰川補給量小;二是島嶼狹窄,海洋調節作用較大,夏季氣溫在0℃以上,不利于積雪冰川的儲存。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