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小學科學六年級畢業綜合復習(4)(二)物質世界1. 水及其變化·水是一無色、無味、無固定形狀、會流動的液體。·量筒是一種標準工具,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多少。·水降到0℃時會開始凝固成冰。固態的冰升到0℃時會開始融化成水。·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之后會凝結成小水滴。·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做蒸發。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做凝結。·水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態,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可以相互轉化。自然界是的霧、云、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形態。2. 物質的溶解·食鹽、白糖等固體物質的顆粒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稱為晶體。·物體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穩定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過濾或沉淀的方法分離出來。·水能溶解一些固體、液體,也能溶解一定的氣體。不同的物質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物質在水中溶解速度有快有慢,受到顆粒大小、水的溫度及是否攪拌三個因素的影響。·同一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定的。·溶解在水中的物質可以采用蒸發水分的方式分離出來。3.物質的變化·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都會發生變化。·金屬具有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可塑性和金屬光澤等屬性。·小蘇打和白醋混合以后,會產生新物質——二氧化碳。·鐵會生銹,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生銹給人類造成了巨大損失,人們通過涂油漆、制成合金等方法控制鐵生銹的速度。《物質變化》綜合練習題一、判斷題(共 15 題,每題 2 分)1、水是無色、無味、有固定形狀的液體。( )2、量筒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 )3、冰在 0℃時會開始凝固成水。( )4、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 )5、水的三種形態不能相互轉化。( )6、霧和霜都是水的不同形態。( )7、食鹽顆粒不是晶體。( )8、溶解在水中的物質可以用過濾法分離。( )9、所有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10、攪拌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1、同一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無限的。( )12、蒸發水分可分離溶解在水中的物質。( )13、金屬不具有導熱性。( )14、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生成氧氣。( )15、 鐵生銹是物理變化。( )二、選擇題(共 35 題,每題 2 分)1、水及其變化 水的液態、固態、氣態分別是( )A. 冰、水、水蒸氣 B. 水、冰、水蒸氣 C. 水蒸氣、水、冰2、測量水的體積常用工具是( )A. 天平 B. 量筒 C. 溫度計3、水凝固成冰的溫度是( )A. 0℃ B. 100℃ C. -10℃4、自然界中,云的形成是因為( )A. 水蒸氣蒸發 B. 水蒸氣凝結 C. 冰融化5、下列屬于水的氣態形態的是( )A. 雪 B. 露 C. 水蒸氣6、物質的溶解 下列屬于晶體的是( )A. 面粉 B. 食鹽 C. 泥土7、下列不能用過濾法分離的是( )A. 泥沙和水 B. 食鹽和水 C. 鐵粉和水8、相同條件下,溶解能力最強的是( )A. 食鹽 B. 食用油 C. 面粉9、加快溶解速度的方法不包括( )A. 降溫 B. 攪拌 C. 研碎顆粒10一杯飽和的食鹽水,繼續加鹽會( )A. 全部溶解 B. 部分溶解 C. 不溶解11分離糖水中的糖,可采用( )A. 過濾 B. 沉淀 C. 蒸發12物質的變化,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水結冰 B. 鐵生銹 C. 酒精揮發13、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的氣體是( )A. 氧氣 B. 二氧化碳 C. 氮氣14、金屬的屬性不包括( )A. 導電性 B. 透明性 C. 延展性15、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是( )A. 涂油漆 B. 泡水 C. 暴露在空氣中16、下列現象屬于凝結的是( )A. 濕衣服變干 B. 冰棍周圍冒 “白氣” C. 水燒開冒熱氣17、拓展內容,下列物質中,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A. 沙子 B. 食用油 C. 酒精18、晶體的特點是( )A. 顆粒不規則 B. 有規則幾何外形 C. 肉眼看不見19、下列屬于水的固態形態的是( )A. 雨 B. 雹 C. 霧20、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有( )A. 顆粒大小、水的顏色、是否攪拌B. 顆粒大小、水的溫度、是否攪拌C. 水的體積、水的溫度、是否攪拌21、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蠟燭燃燒 B. 玻璃破碎 C. 蘋果腐爛22、下列氣體能溶于水的是( )A. 氧氣 B. 氫氣 C. 二氧化碳23、鐵生銹的條件是( )A. 只與水接觸 B. 只與空氣接觸 C. 與水和空氣同時接觸24、下列自然現象中,由蒸發形成的是( )A. 霜 B. 露珠 C. 晾衣服變干25、關于物質的溶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所有液體都能溶于水B. 溶解后物質分布不均勻C. 溶解是均勻穩定的過程26、下列物質混合后會產生新物質的是( )A. 水和酒精 B. 小蘇打和白醋 C. 糖和水27、量筒使用時應放在( )A. 傾斜桌面 B. 任意位置 C. 水平桌面28、下列屬于水的液態形態的是( )A. 霜 B. 露 C. 雪29、金屬用來制作導線,是因為具有( )A. 導電性 B. 導熱性 C. 延展性30、分離水中的泥沙,應采用( )A. 蒸發 B. 過濾 C. 攪拌31、水燒開時冒的 “白氣” 是( )A. 水蒸氣 B. 液態水 C. 固態冰32、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糖溶解的是( )A. 加熱水 B. 加冰塊 C. 搗碎冰糖33、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水蒸發 B. 面包發霉 C. 鐵變成鐵水34、自然界中,雪的形成與水的( )有關A. 凝固 B. 融化 C. 凝華35、關于物質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物質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B. 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C. 所有物質變化速度都很快小學科學六年級畢業綜合復習(4)《物質變化》綜合練習題(答案及分析)一、判斷題1.×分析:文檔明確水是 “無固定形狀” 的液體。2.√分析:量筒的作用是測量液體體積,與文檔一致。3.×分析:冰在 0℃時 “融化” 成水,而非 “凝固”。4.√分析:文檔提到水蒸氣遇冷 “凝結成小水滴”。5.×分析:水的三態(固、液、氣)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6.√分析:霧、霜均屬于水的不同形態(液態或固態)。7.×分析:食鹽是 “具有規則幾何外形” 的晶體。8.×分析:溶解的物質 “不能用過濾或沉淀分離”。9.×分析: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10.√分析:攪拌是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之一。11.×分析:同一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溶解能力 “有限”。12.√分析:分離溶解物可采用 “蒸發水分” 的方法。13.×分析:金屬具有 “導熱性”。14.×分析: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生成 “二氧化碳”,非氧氣。15.×分析:鐵生銹是 “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鐵銹)。二、選擇題1.B分析:水的三態對應液態(水)、固態(冰)、氣態(水蒸氣)。2.B分析:量筒用于測量液體體積(文檔明確)。3.A分析:水凝固點為 0℃。4.B分析:云由水蒸氣 “凝結” 形成小水滴或冰晶。5.C分析:水蒸氣是水的氣態,雪(固態)、露(液態)。6.B分析:物質的溶解,食鹽是晶體,面粉、泥土非晶體。7.B分析:食鹽溶解后無法用過濾分離,泥沙、鐵粉可用過濾分離。8.A分析:食鹽易溶于水,食用油、面粉難溶。9.A分析:降溫會減慢溶解速度,攪拌、研碎可加快。10.C分析:飽和溶液無法繼續溶解溶質。11.C分析:蒸發可分離溶解在水中的物質(如糖)。12.B分析:鐵生銹是化學變化,水結冰、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13.B分析: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文檔明確)。14.B分析:金屬屬性包括導電性、延展性,不包括透明性。15.A分析:涂油漆可隔絕空氣和水,防止生銹。16.B分析:冰棍周圍 “白氣” 是水蒸氣遇冷凝結的小水滴。17.C分析:酒精能溶于水,沙子、食用油難溶。18.B分析:晶體具有 “規則幾何外形”(例如鹽、水晶等)。19.B分析:雹是固態冰粒,雨(液態)、霧(液態小水滴)。20.B分析: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為顆粒大小、水溫、是否攪拌。21.B分析:玻璃破碎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2.C分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如汽水),氧氣、氫氣難溶。23.C分析:鐵生銹需要同時接觸水和空氣(拓展常識)。24.C分析:晾衣服變干是水蒸發的結果,霜(凝華)、露珠(凝結)。25.C分析:溶解后物質 “均勻穩定” 分布,并非所有液體都能溶于水。26.B分析:小蘇打和白醋反應生成新物質(二氧化碳)。27.C分析:量筒需放在水平桌面讀數(實驗操作常識)。28.B分析:露是液態水,霜、雪是固態。29.A分析:金屬制導線利用導電性(文檔提到金屬導電性)。30.B分析:過濾可分離不溶性雜質(如泥沙)。31.B分析:“白氣” 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液態小水滴。32.B分析:加冰塊降溫會減慢溶解速度。33.B分析:面包發霉產生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34.C分析:雪是水蒸氣直接凝華成固態(拓展知識,文檔未明確但合理)。35.C分析:物質變化速度有快有慢(如鐵生銹較慢),并非都很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