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上1《春》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音和停連的朗讀技巧。2.感知課文內容,激發聯想和想象,體會課文優美的情境。3.學習本文抓景物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景物的方法,品味本文優美語言。4.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特征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理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激發對生活的熱愛。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賞析文章優美的語言,體會其表達效果。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進行細致描寫的方法。教學難點1理解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對春天的贊美之情以及對生活的熱愛。2領會文中蘊含的哲理,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1展示有關春天的圖片、視頻或音樂,創設情境,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2提問學生:“在你們的心目中,春天是怎樣的季節?”引導學生自由發言,分享自己對春天的印象和感受。3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出課題:“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對春天情有獨鐘,他們用生花妙筆描繪了春天的美景,抒發了對春天的熱愛之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看看他筆下的春天有何獨特之處。”(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1簡要介紹作者朱自清的生平、文學成就及其散文的風格特點。2說明本文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感受文章的語言風格和情感基調。2. 教師范讀或播放課文朗讀音頻,學生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作者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3.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文章結構,明確文章可分為盼春、繪春、贊春三個部分,并概括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盼春(第1段):表達對春天的盼望之情。繪春(第2 - 7段):依次描繪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美麗景色。贊春(第8 - 10段):贊美春天的“新”“美”“力”,抒發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四)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分組討論,選取自己最喜歡的一幅春景圖,從詞語運用、修辭手法、寫作手法等角度進行賞析,體會作者語言的精妙之處。小組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成果,教師適時引導、補充和點評。春草圖:1“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偷偷地”“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態,表現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2“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和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和綠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春草的喜愛之情。春花圖:1“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各種花競相開放的熱鬧場景;2“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的艷麗色彩,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3“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由實到虛,通過聯想和想象,表現了春花的香甜,也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美好憧憬。春風圖:1“‘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運用引用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春風溫暖、柔和的特點,讓人感到無比親切;2“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從嗅覺的角度,寫出了春風中蘊含的豐富氣息,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3“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從聽覺的角度,通過描寫鳥兒的歌聲、輕風流水的聲音和牧童的笛聲,表現了春風的悅耳動聽,營造了一種和諧美好的氛圍。春雨圖:1“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春雨細密、輕盈的特點;2“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通過側面描寫,突出了春雨滋潤萬物的作用;3“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4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描繪了一幅寧靜祥和的春雨夜景圖,表達了作者對春雨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迎春圖:1“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通過描寫人們在春天里的活動,展現了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活力和希望;2“‘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引用俗語,點明了春天的重要性,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贊美和對未來的信心。(五)深入探究,體會情感 1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如此熱愛春天?他通過對春天的描繪,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2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和創作背景,發表自己的見解。3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明確作者通過對春天的細致描繪,贊美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抒發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作者筆下的春天充滿了希望和活力,也反映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六)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所讀過的描寫春天的詩詞、文章,與本文進行比較,體會不同作者對春天的不同描寫角度和表達方式。2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描繪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用一段話寫下來,然后與同學分享。(七)課堂小結 1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文章的結構、語言特色、寫作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2強調學習本文的重點和難點,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用心觀察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八)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進行仿寫。2收集整理描寫春天的詩詞、文章,制作一份手抄報。板書設計 春 朱自清盼春:盼、來、近 (反復、擬人)繪春:春草圖:嫩、綠、多、軟 (擬人、側面描寫)春花圖:多、艷、甜 (擬人、比喻、排比、虛實結合)春風圖:暖、柔、香、和 (引用、比喻、多感官描寫)春雨圖:細、密、輕 (比喻、排比、側面描寫)迎春圖:人勤、希望 (引用、短句)贊春:新、美、力 (比喻、排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對于學生理解困難的地方,要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引導。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此外,還可以通過拓展延伸環節,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和寫作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春天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