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淥口區、醴陵市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四下·蘆淞期末)一種巖石呈紅褐色或灰色,薄層狀結構,較軟,這種巖石是( )。A.頁巖 B.花崗巖 C.大理巖2.(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動物的形態結構,與蠶蛾相似的是( )。A.螞蟻B.蜘蛛C.馬陸(千足蟲)3.(2024四下·蘆淞期末)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鳥類都飛到南方,有一些鳥類,比如麻雀、喜鵲會留在本地,這是因為( )。A.它們已經適應了本地環境B.它們無法飛那么遠的距離C.它們會通過冬眠度過寒冬4.(2024四下·蘆淞期末)要分離綠豆中的糠,我們可以( )。A.用吹風機吹 B.用篩子篩 C.用磁鐵吸5.(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發電方式對環境污染最大的是( )。A.火力發電 B.風力發電 C.水力發電6.(2024四下·蘆淞期末)在加熱蒸發的實驗中,下列操作不當的是( )。A.用酒精燈外焰給蒸發皿加熱B.用坩堝鉗移開蒸發皿C.加熱后用口吹滅酒精燈7.(2024四下·蘆淞期末)在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生產的美麗的絲綢通過著名的絲綢之路運到了很多地方,其中不包括( )。A.歐洲 B.非洲 C.美洲8.(2024四下·蘆淞期末)常用來蓋房、鋪路、建橋、造紀念碑的巖石是( )。A.花崗巖 B.石灰巖 C.頁巖9.(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面( )動物一般不是卵生的。A.昆蟲類 B.鳥類 C.哺乳類10.(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昆蟲一生中,不會經歷“蛹”這個階段的是( )。A.蠶 B.蝴蝶 C.蝗蟲11.(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關于養蠶的方法,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小蠶出卵后要及時用毛筆或羽毛輕輕地把它刷到桑葉上B.為了保持空氣清潔,應當在養蠶的房間里噴灑殺蟲劑C.小蠶吃的桑葉要新鮮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條12.(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幾種器官中,不適合用來觀察巖石的是( )。A.聽覺 B.嗅覺 C.味覺 D.觸覺13.(2024四下·蘆淞期末)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閉合開關時,下列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A.燈泡甲亮、乙不亮 B.燈泡甲不亮、乙亮 C.燈泡甲和乙都亮14.(2024四下·蘆淞期末)臥室照明燈的開關應該安裝在( )。A.臥室最里面 B.照明燈一旁 C.臥室門口15.(2024四下·蘆淞期末)畫房屋照明電路圖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盡量將導線畫成直線,不要交叉B.開關不一定要畫進電路,可以省略C.注意檢查,設計的電路是否構成了回路16.(2024四下·蘆淞期末)天鵝能夠生活在水中,這是因為( )。A.它有短短的腿B.它的全身長滿了羽毛C.它有一雙寬大的腳掌,羽毛上有不沾水的油脂17.(2024四下·蘆淞期末)觀察我國珍稀動物白鱀豚近幾十年來的數量變化統計數據,我們會發現( )。A.白鱀豚的數量沒有明顯的變化B.白鱀豚的數量正在遞增C.白鱀豚的數量正在銳減18.(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小燈泡的連接能發光的是( )。A. B. C.19.(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不屬于節約用電行為的是( )。A.離開屋時,隨手關燈B.開空調時把門窗也打開C.把樓道里的燈換成聲控燈20.(2024四下·蘆淞期末)把混合在一起的鐵屑、木屑、沙子和食鹽分離出來。(1)請填寫下圖裝置中的儀器名稱。(2)完成下列實驗步驟。(1)先用 從混合物中吸出鐵屑。(2)再把混合物倒入水中,這樣, 就會浮起,用紗布將其打撈上來,混合物中就只剩沙子和溶解的食鹽了。(3)把剩余的水通過有濾紙的漏斗倒入杯子中,就可以過濾出 。(4)將鹽水倒入蒸發皿中,再加熱至水完全蒸發后,就得到 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礦物的組成【解析】【分析】頁巖常呈紅褐色或灰色,具有薄層狀結構,質地較軟,符合題干描述。花崗巖為花斑狀,質地堅硬;大理巖多為白色或灰色,顆粒較粗,質地堅硬。因此題干特征與頁巖相符,A 選項正確。2.【答案】A【知識點】昆蟲【解析】【分析】蠶蛾屬于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螞蟻同樣屬于昆蟲,具備昆蟲的典型特征,與蠶蛾形態結構相似。蜘蛛屬于蛛形綱(四對足),馬陸屬于多足綱,均非昆蟲,結構差異較大。故A選項正確。3.【答案】A【知識點】動物的適應能力【解析】【解答】不同生物有不同的適應環境的本領。所以,麻雀、喜鵲在寒冷的冬天會留在本地。【分析】留鳥 終年在同一地區生活。沒有遷徙現象。如烏鴉、喜鵲、麻雀等。4.【答案】A【知識點】物質的分離【解析】【分析】分離綠豆中的糠可利用兩者重量差異。吹風機吹風時,輕的糠會被風吹走,綠豆因較重留在原地,適合分離輕質雜物與顆粒。篩子篩適用于大小不同的物體分離,而綠豆與糠大小相近,效果不佳;磁鐵吸僅對含鐵物質有效,兩者均不適用。故A選項正確。5.【答案】A【知識點】空氣污染【解析】【分析】火力發電依賴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燒,過程中會釋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顆粒物等污染物,加劇酸雨和溫室效應。而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屬于清潔能源,利用自然能量轉化,幾乎不產生污染物,對環境影響極小。因此火力發電對環境污染最大,A 選項正確。6.【答案】C【知識點】酒精燈的使用【解析】【分析】加熱蒸發時,A 選項用酒精燈外焰加熱(外焰溫度最高)和 B 選項用坩堝鉗移開蒸發皿(防止燙傷)均為正確操作。C 選項 “加熱后用口吹滅酒精燈” 屬于不當操作,因為口吹可能導致火焰倒吸進入燈內,引發火災,正確做法是用燈帽蓋滅。故 C 選項符合題意。7.【答案】C【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絲綢之路是古代連接歐亞的貿易通道,從中國經中亞、西亞抵達歐洲,唐代以后也通過海上路線與非洲東海岸有貿易往來。而美洲在 15 世紀末才被哥倫布發現,古代絲綢之路并未延伸至此。因此美洲不屬于絲綢之路到達的地區,C 選項正確。8.【答案】A【知識點】巖石的用途【解析】【分析】花崗巖屬于侵入巖,結構致密、硬度高、抗風化能力強,且外觀美觀,常被用于蓋房、鋪路、建橋及建造紀念碑等工程。石灰巖易被水溶蝕,頁巖硬度低、層理易碎,均不適宜作為大型建筑的主要材料。因此 A 選項正確。9.【答案】C【知識點】卵生;胎生【解析】【分析】哺乳動物一般是胎生的,昆蟲類和鳥類一般是卵生。10.【答案】C【知識點】昆蟲【解析】【分析】蠶和蝴蝶的發育屬于完全變態發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蛹是其發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而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若蟲直接蛻皮變為成蟲,不經歷 “蛹” 期。因此 C 選項正確。11.【答案】B【知識點】蠶的一生【解析】【分析】如果在養蠶的房間里噴灑殺蟲劑會將蠶寶寶殺死了,所以不能噴殺蟲劑。12.【答案】C【知識點】礦物的外觀;礦物的硬度;礦物的組成【解析】【解答】A.聽覺可以用來觀察巖石撞擊的聲音,符合題意;B.嗅覺可以用來觀察巖石的氣味,符合題意;C.巖石不能用嘴品嘗,所以味覺不適合來觀察巖石,不符合題意;D.觸覺可以用來觀察巖石的表面粗糙程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巖石的觀察方法。13.【答案】C【知識點】電路連接圖【解析】【分析】圖中電路為串聯電路,閉合開關后,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依次流經燈泡甲和乙,形成完整回路。在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相互影響,若電路無故障,電流會通過所有用電器,因此燈泡甲和乙都會亮。故 C 選項正確。14.【答案】C【知識點】設計、安裝照明電路【解析】【分析】臥室照明燈的開關安裝在門口最符合使用習慣,便于進出時直接控制燈光,提升生活便利性。若安裝在臥室最里面或照明燈一旁,使用時需先摸黑進入臥室或靠近燈具,既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隱患。因此 C 選項正確。15.【答案】B【知識點】設計、安裝照明電路【解析】【分析】畫房屋照明電路圖時,開關是控制電路通斷的必要元件,必須畫入電路,不可省略,否則無法實現對燈具的控制,B 做法錯誤。A 選項中導線畫成直線且不交叉可使電路圖清晰規范,C 選項檢查電路是否構成回路是保證電路正常工作的基礎,均為正確做法。16.【答案】C【知識點】動物的常見特點【解析】【解答】天鵝能夠生活在水中,這是因為它有一雙寬大的腳掌,羽毛上有不沾水的油脂。【分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適應環境能讓生物更佳適應生存。17.【答案】C【知識點】維護生態平衡;生態系統【解析】【分析】20 世紀 80 年代初白鱀豚約有 400 頭,到 1997 年這一數字降為 13 頭,1999 年僅剩 5 頭,2002 年人工飼養的 “淇淇” 離世后再無確鑿發現記錄,2007 年被宣告功能性滅絕。可見白鱀豚數量在近幾十年間急劇減少,答案選 C。18.【答案】C【知識點】點亮小燈泡【解析】【分析】小燈泡發光需構成完整回路,電流從電源正極經燈絲回到負極。C小燈泡能夠正常發光。19.【答案】B【知識點】節約能源【解析】【分析】開空調時打開門窗會導致室內冷氣(或暖氣)外泄,空調需消耗更多電能維持設定溫度,屬于浪費電的行為,B 不屬于節約用電。A 選項隨手關燈可避免待機耗電,C 選項聲控燈按需開啟能減少無效照明時間,均為節電措施。20.【答案】(1)(2)磁鐵;木屑;沙子;食鹽【知識點】物質的分離【解析】【分析】(1)A中為過濾裝置,分別是玻璃棒、燒杯、漏斗、鐵架臺。(2)鐵屑具有鐵磁性,磁鐵可通過磁力吸附鐵屑,實現與其他物質的初步分離。木屑密度小于水,倒入水中后會浮于水面,用紗布打撈能有效分離出木屑,剩余沙子和食鹽溶于水形成混合物。沙子不溶于水且顆粒較大,通過濾紙過濾時,沙子被截留于濾紙上,而鹽水透過濾紙流入杯子,完成固液分離。鹽水加熱時,水分蒸發,食鹽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最終結晶析出,留在蒸發皿中得到食鹽固體。(1)過濾實驗中用到的器材有:鐵架臺、漏斗、過濾紙、玻璃棒、燒杯。做過濾實驗時,要注意“一貼、兩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兩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濾液低于濾紙邊緣。三靠:傾倒濾液的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內壁。蒸發實驗中,需要器材是鐵架臺、蒸發皿、玻璃杯和酒精燈,蒸發的時候需要用玻璃杯棒進行攪拌。(2)混合物的分離要充分考慮物體的性質,利用常見的工具使其分離。比如磁鐵、水等。混合在一起的鐵屑、木屑、沙子和食鹽,進行分析解答:(1)先用磁鐵從混合物中吸出鐵屑。(2)再把混合物倒入水中,這樣,木屑就會浮起,用紗布將其打撈上來,就只剩沙子和溶解的食鹽了。(3)把剩余的水倒入杯子中,就可以撈出水底部的沙子。(4)倒入蒸發皿中,再加熱至水完全蒸發后,就還原出食鹽了。1 / 1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淥口區、醴陵市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四下·蘆淞期末)一種巖石呈紅褐色或灰色,薄層狀結構,較軟,這種巖石是( )。A.頁巖 B.花崗巖 C.大理巖【答案】A【知識點】礦物的組成【解析】【分析】頁巖常呈紅褐色或灰色,具有薄層狀結構,質地較軟,符合題干描述。花崗巖為花斑狀,質地堅硬;大理巖多為白色或灰色,顆粒較粗,質地堅硬。因此題干特征與頁巖相符,A 選項正確。2.(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動物的形態結構,與蠶蛾相似的是( )。A.螞蟻B.蜘蛛C.馬陸(千足蟲)【答案】A【知識點】昆蟲【解析】【分析】蠶蛾屬于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螞蟻同樣屬于昆蟲,具備昆蟲的典型特征,與蠶蛾形態結構相似。蜘蛛屬于蛛形綱(四對足),馬陸屬于多足綱,均非昆蟲,結構差異較大。故A選項正確。3.(2024四下·蘆淞期末)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鳥類都飛到南方,有一些鳥類,比如麻雀、喜鵲會留在本地,這是因為( )。A.它們已經適應了本地環境B.它們無法飛那么遠的距離C.它們會通過冬眠度過寒冬【答案】A【知識點】動物的適應能力【解析】【解答】不同生物有不同的適應環境的本領。所以,麻雀、喜鵲在寒冷的冬天會留在本地。【分析】留鳥 終年在同一地區生活。沒有遷徙現象。如烏鴉、喜鵲、麻雀等。4.(2024四下·蘆淞期末)要分離綠豆中的糠,我們可以( )。A.用吹風機吹 B.用篩子篩 C.用磁鐵吸【答案】A【知識點】物質的分離【解析】【分析】分離綠豆中的糠可利用兩者重量差異。吹風機吹風時,輕的糠會被風吹走,綠豆因較重留在原地,適合分離輕質雜物與顆粒。篩子篩適用于大小不同的物體分離,而綠豆與糠大小相近,效果不佳;磁鐵吸僅對含鐵物質有效,兩者均不適用。故A選項正確。5.(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發電方式對環境污染最大的是( )。A.火力發電 B.風力發電 C.水力發電【答案】A【知識點】空氣污染【解析】【分析】火力發電依賴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燒,過程中會釋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顆粒物等污染物,加劇酸雨和溫室效應。而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屬于清潔能源,利用自然能量轉化,幾乎不產生污染物,對環境影響極小。因此火力發電對環境污染最大,A 選項正確。6.(2024四下·蘆淞期末)在加熱蒸發的實驗中,下列操作不當的是( )。A.用酒精燈外焰給蒸發皿加熱B.用坩堝鉗移開蒸發皿C.加熱后用口吹滅酒精燈【答案】C【知識點】酒精燈的使用【解析】【分析】加熱蒸發時,A 選項用酒精燈外焰加熱(外焰溫度最高)和 B 選項用坩堝鉗移開蒸發皿(防止燙傷)均為正確操作。C 選項 “加熱后用口吹滅酒精燈” 屬于不當操作,因為口吹可能導致火焰倒吸進入燈內,引發火災,正確做法是用燈帽蓋滅。故 C 選項符合題意。7.(2024四下·蘆淞期末)在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生產的美麗的絲綢通過著名的絲綢之路運到了很多地方,其中不包括( )。A.歐洲 B.非洲 C.美洲【答案】C【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絲綢之路是古代連接歐亞的貿易通道,從中國經中亞、西亞抵達歐洲,唐代以后也通過海上路線與非洲東海岸有貿易往來。而美洲在 15 世紀末才被哥倫布發現,古代絲綢之路并未延伸至此。因此美洲不屬于絲綢之路到達的地區,C 選項正確。8.(2024四下·蘆淞期末)常用來蓋房、鋪路、建橋、造紀念碑的巖石是( )。A.花崗巖 B.石灰巖 C.頁巖【答案】A【知識點】巖石的用途【解析】【分析】花崗巖屬于侵入巖,結構致密、硬度高、抗風化能力強,且外觀美觀,常被用于蓋房、鋪路、建橋及建造紀念碑等工程。石灰巖易被水溶蝕,頁巖硬度低、層理易碎,均不適宜作為大型建筑的主要材料。因此 A 選項正確。9.(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面( )動物一般不是卵生的。A.昆蟲類 B.鳥類 C.哺乳類【答案】C【知識點】卵生;胎生【解析】【分析】哺乳動物一般是胎生的,昆蟲類和鳥類一般是卵生。10.(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昆蟲一生中,不會經歷“蛹”這個階段的是( )。A.蠶 B.蝴蝶 C.蝗蟲【答案】C【知識點】昆蟲【解析】【分析】蠶和蝴蝶的發育屬于完全變態發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蛹是其發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而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若蟲直接蛻皮變為成蟲,不經歷 “蛹” 期。因此 C 選項正確。11.(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關于養蠶的方法,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小蠶出卵后要及時用毛筆或羽毛輕輕地把它刷到桑葉上B.為了保持空氣清潔,應當在養蠶的房間里噴灑殺蟲劑C.小蠶吃的桑葉要新鮮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條【答案】B【知識點】蠶的一生【解析】【分析】如果在養蠶的房間里噴灑殺蟲劑會將蠶寶寶殺死了,所以不能噴殺蟲劑。12.(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幾種器官中,不適合用來觀察巖石的是( )。A.聽覺 B.嗅覺 C.味覺 D.觸覺【答案】C【知識點】礦物的外觀;礦物的硬度;礦物的組成【解析】【解答】A.聽覺可以用來觀察巖石撞擊的聲音,符合題意;B.嗅覺可以用來觀察巖石的氣味,符合題意;C.巖石不能用嘴品嘗,所以味覺不適合來觀察巖石,不符合題意;D.觸覺可以用來觀察巖石的表面粗糙程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巖石的觀察方法。13.(2024四下·蘆淞期末)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閉合開關時,下列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A.燈泡甲亮、乙不亮 B.燈泡甲不亮、乙亮 C.燈泡甲和乙都亮【答案】C【知識點】電路連接圖【解析】【分析】圖中電路為串聯電路,閉合開關后,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依次流經燈泡甲和乙,形成完整回路。在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相互影響,若電路無故障,電流會通過所有用電器,因此燈泡甲和乙都會亮。故 C 選項正確。14.(2024四下·蘆淞期末)臥室照明燈的開關應該安裝在( )。A.臥室最里面 B.照明燈一旁 C.臥室門口【答案】C【知識點】設計、安裝照明電路【解析】【分析】臥室照明燈的開關安裝在門口最符合使用習慣,便于進出時直接控制燈光,提升生活便利性。若安裝在臥室最里面或照明燈一旁,使用時需先摸黑進入臥室或靠近燈具,既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隱患。因此 C 選項正確。15.(2024四下·蘆淞期末)畫房屋照明電路圖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盡量將導線畫成直線,不要交叉B.開關不一定要畫進電路,可以省略C.注意檢查,設計的電路是否構成了回路【答案】B【知識點】設計、安裝照明電路【解析】【分析】畫房屋照明電路圖時,開關是控制電路通斷的必要元件,必須畫入電路,不可省略,否則無法實現對燈具的控制,B 做法錯誤。A 選項中導線畫成直線且不交叉可使電路圖清晰規范,C 選項檢查電路是否構成回路是保證電路正常工作的基礎,均為正確做法。16.(2024四下·蘆淞期末)天鵝能夠生活在水中,這是因為( )。A.它有短短的腿B.它的全身長滿了羽毛C.它有一雙寬大的腳掌,羽毛上有不沾水的油脂【答案】C【知識點】動物的常見特點【解析】【解答】天鵝能夠生活在水中,這是因為它有一雙寬大的腳掌,羽毛上有不沾水的油脂。【分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適應環境能讓生物更佳適應生存。17.(2024四下·蘆淞期末)觀察我國珍稀動物白鱀豚近幾十年來的數量變化統計數據,我們會發現( )。A.白鱀豚的數量沒有明顯的變化B.白鱀豚的數量正在遞增C.白鱀豚的數量正在銳減【答案】C【知識點】維護生態平衡;生態系統【解析】【分析】20 世紀 80 年代初白鱀豚約有 400 頭,到 1997 年這一數字降為 13 頭,1999 年僅剩 5 頭,2002 年人工飼養的 “淇淇” 離世后再無確鑿發現記錄,2007 年被宣告功能性滅絕。可見白鱀豚數量在近幾十年間急劇減少,答案選 C。18.(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小燈泡的連接能發光的是( )。A. B. C.【答案】C【知識點】點亮小燈泡【解析】【分析】小燈泡發光需構成完整回路,電流從電源正極經燈絲回到負極。C小燈泡能夠正常發光。19.(2024四下·蘆淞期末)下列不屬于節約用電行為的是( )。A.離開屋時,隨手關燈B.開空調時把門窗也打開C.把樓道里的燈換成聲控燈【答案】B【知識點】節約能源【解析】【分析】開空調時打開門窗會導致室內冷氣(或暖氣)外泄,空調需消耗更多電能維持設定溫度,屬于浪費電的行為,B 不屬于節約用電。A 選項隨手關燈可避免待機耗電,C 選項聲控燈按需開啟能減少無效照明時間,均為節電措施。20.(2024四下·蘆淞期末)把混合在一起的鐵屑、木屑、沙子和食鹽分離出來。(1)請填寫下圖裝置中的儀器名稱。(2)完成下列實驗步驟。(1)先用 從混合物中吸出鐵屑。(2)再把混合物倒入水中,這樣, 就會浮起,用紗布將其打撈上來,混合物中就只剩沙子和溶解的食鹽了。(3)把剩余的水通過有濾紙的漏斗倒入杯子中,就可以過濾出 。(4)將鹽水倒入蒸發皿中,再加熱至水完全蒸發后,就得到 了。【答案】(1)(2)磁鐵;木屑;沙子;食鹽【知識點】物質的分離【解析】【分析】(1)A中為過濾裝置,分別是玻璃棒、燒杯、漏斗、鐵架臺。(2)鐵屑具有鐵磁性,磁鐵可通過磁力吸附鐵屑,實現與其他物質的初步分離。木屑密度小于水,倒入水中后會浮于水面,用紗布打撈能有效分離出木屑,剩余沙子和食鹽溶于水形成混合物。沙子不溶于水且顆粒較大,通過濾紙過濾時,沙子被截留于濾紙上,而鹽水透過濾紙流入杯子,完成固液分離。鹽水加熱時,水分蒸發,食鹽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最終結晶析出,留在蒸發皿中得到食鹽固體。(1)過濾實驗中用到的器材有:鐵架臺、漏斗、過濾紙、玻璃棒、燒杯。做過濾實驗時,要注意“一貼、兩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兩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濾液低于濾紙邊緣。三靠:傾倒濾液的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內壁。蒸發實驗中,需要器材是鐵架臺、蒸發皿、玻璃杯和酒精燈,蒸發的時候需要用玻璃杯棒進行攪拌。(2)混合物的分離要充分考慮物體的性質,利用常見的工具使其分離。比如磁鐵、水等。混合在一起的鐵屑、木屑、沙子和食鹽,進行分析解答:(1)先用磁鐵從混合物中吸出鐵屑。(2)再把混合物倒入水中,這樣,木屑就會浮起,用紗布將其打撈上來,就只剩沙子和溶解的食鹽了。(3)把剩余的水倒入杯子中,就可以撈出水底部的沙子。(4)倒入蒸發皿中,再加熱至水完全蒸發后,就還原出食鹽了。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淥口區、醴陵市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淥口區、醴陵市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