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四下·象山期末)綠色開花植物的新生命幾乎都是從( )開始的。A.花 B.葉 C.種子2.(2024四下·象山期末)下列關于用電安全說法正確的是( )。A.當發現有人觸電時,趕緊用手把人拉開B.用濕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電器C.墻壁插座內的電不能直接觸碰3.(2024四下·象山期末)考古學家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是( )。A.海洋 B.沙漠 C.陸地4.(2024四下·象山期末)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是( )A.水分、溫度、空氣 B.陽光、土壤、水分 C.肥料、溫度、水分5.(2024四下·象山期末)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礦物碎片的( )是否能看見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透明度。A.中間 B.邊緣 C.最厚的地方6.(2024四下·象山期末)給房間模擬安裝電路完成后需要檢測電路,下列操作中,不需要的是( )。A.檢查開關能否控制小燈泡的亮與滅B.檢查電流能否順利通過小燈泡C.檢查是否為每盞燈泡安裝了不同樣式的開關7.(2024四下·象山期末)風滾草是戈壁上一種常見的植物,當干旱來臨時,它們會團成一團隨風滾動,找到合適的環境生根發芽。由此可見,風滾草種子的傳播方式屬于( )。A.風力傳播 B.水力傳播 C.動物傳播8.(2024四下·象山期末)由于塑料不容易讓電流通過,因此被用來制成導線的外皮防止觸電。下列物質中,和塑料的性質不同的是( )。A.橡皮 B.鐵釘 C.粉筆9.(2024四下·象山期末)爬山虎的莖較柔軟,不能直立,一般攀附在墻面生長,它的莖屬于( )。A.匍匐莖 B.直立莖 C.攀緣莖10.(2024四下·象山期末)電路中,調換電池正負極的方向,不影響小燈泡的點亮。( )11.(2024四下·象山期末)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是相同的。( )12.(2024四下·象山期末)將電路檢測器的檢測頭浸入水中,燈泡沒有亮,說明水是絕緣體。( )13.(2024四下·象山期末)在制作巖石標本時,可以查閱資料來完善巖石信息。( )14.(2024四下·象山期末)大理巖由石英、長石、云母三種礦物組成。( )15.(2024四下·象山期末)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是寶貴的自然資源。( )16.(2024四下·象山期末)植物的葉子用黑色紙遮住,幾天后可以觀察到被遮住光的葉子發黃了。( )17.(2024四下·象山期末)有的植物可以用根或莖繁殖,也有的植物可以用葉繁殖。( )18.(2024四下·象山期末)腐殖質的多少決定了土壤的肥沃程度。( )19.(2024四下·象山期末)巖石顆粒的大小和結構也是鑒別巖石種類的重要特征。20.(2024四下·象山期末)我們觀察了植物的種子,并種植了鳳仙花,了解了的鳳仙花的一生。請根據本單元的學習,完成下列問題:(1)在播種鳳仙花時,為了使鳳仙花正常生長,需要挑選( )的種子。A.光滑 B.堅硬 C.飽滿無損傷(2)為了研究種子萌發的情況,我們制作了一個種植杯(如下圖),在透明玻璃杯的內壁墊幾層紙,應該把種子放在( )。A.杯子中央 B.紙的中間 C.杯壁和紙之間(3)下圖是鳳仙花植株高度數據制作成的折線統計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萌發開始,鳳仙花的生長速度一直都很快B.鳳仙花開花之后,植物生長速度緩慢C.鳳仙花開花之后,植物生長速度加快21.(2024四下·象山期末)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小科對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找到了綠色植物的植株,花、果實的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幫助他完成下列問題:圖甲 圖乙 圖丙(1)小科仔細觀察圖甲莖上的葉子,發現葉子平展且交叉生長,這樣的好處是( )。A.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無機鹽B.獲得更多的陽光C.為了美觀(2)小科將帶根的圖甲綠色植物放入有水的試管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處做好標記(如圖)。在水面上滴油是為了( )。A.增加營養B.防止試管中的水蒸發C.觀察起來更清楚(3)如果一段時間后發現水面有明顯地下降,說明( )。A.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B.植物的根能吸收營養C.植物的根有蒸騰作用(4)圖乙是一朵桃花,小科準備進行解剖,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棉簽 B.剪刀 C.鑷子(5)通過解剖,小科認識了桃花的結構。請選擇合適的桃花結構名稱,填入括號中。 (填花萼、花瓣、雄蕊、雌蕊)A: B: C: D: (6)古詩“兒童急走追黃蝶,誤入菜花無處尋”中描述蝴蝶等昆蟲在花叢中飛舞,這有助于( )。A.果實成熟 B.花朵盛開 C.花粉傳播(7)圖丙是桃樹的果實,它是由圖乙B中的(填“子房”、“花柱”和“胚珠”)發育而來。由于它的果肉甜美多汁,可以通過的方式傳播種子。A .動物傳播 B. 彈力傳播 C.水力傳播A.動物傳播 B.彈力傳播 C.水力傳播22.(2024四下·象山期末)電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通電后,電器就能工作,為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許多便利。小科的家中正在裝修,他對家中電路的安裝非常好奇,于是他決定自己設計制作一個模擬電路。(1)觀察下圖燈泡的結構,填寫名稱。(金屬架、連接點、燈絲、玻璃泡)(2)在小燈泡的結構中,發光部位是( )。A.a B.b C.c(3)小科將小燈泡接入了電路,能讓小燈泡正常發光的連接方式是( )。A. B. C.(4)為了方便控制電路,小科準備動手制作了一個開關,下面哪些材料的組合可以用來制作開關?( )。A.木片和塑料片 B.銅片與鐵片 C.塑料片和銅片(5)小科最后設計了由房間一處供給電源,房間安裝兩盞燈,并分別由兩個開關控制,下列哪種安裝符合要求?( )A. B. C.23.(2024四下·象山期末)小科學習了電路知識后,制作了一個電路檢測器(如圖),用來檢測身邊的材料。(1)關于電路檢測器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檢測前,要先對電路檢測器進行自檢B.把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這個電路就會變成短路C.這個電路檢測器可以用于家庭電路的檢測(2)小科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了鉛筆中的幾種材料,不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是( )。A.石墨和木材 B.金屬和橡膠 C.木材和橡膠(3)小科打開自己的遙控汽車,發現了一個接線暗盒,于是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了接線盒的連接情況,以下檢測順序比較清晰,不容易遺漏的是( )。A.1-2 2-3 3-4 1-3 1-4 3-4B.1-2 1-3 1-4 2-3 2-4 3-4C.1-4 1-3 1-2 2-3 3-4 2-4(4)小科按順序檢測接線盒后,接線柱之間的通斷情況如下表所示,請畫出連接方法。 1-2 1-3 1-4 2-3 2-4 3-4通路 √ √ √ 斷路 √ √ √24.(2024四下·象山期末)小科周末在九龍湖游玩時,收集到了一塊不知名礦物,他帶回家進行研究,結果如下表所示,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礦物特征 觀察到的現象顏色 灰色條痕顏色 黑色透明度光澤 金屬光澤硬度 能被小刀刻畫出痕跡,但不能被銅鑰匙刻畫出痕跡(1)礦物的光澤指的是礦物的( )。A.顏色 B.反光 C.透明度(2)要觀察該礦物的條痕顏色,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小刀 B.放大鏡 C.白色無釉瓷板(3)通過研究發現,該礦物的外表顏色是灰色的,條痕顏色是黑色的,要判斷它是什么礦物,更可靠的是 顏色。(4)小科在研究透明度時觀察到了“”的現象,由此可判斷該礦物為( )。A.透明 B.半透明 C.不透明(5)根據表格中對該礦物硬度的研究,發現該礦物的硬度是 。石墨 磁鐵礦 方鉛礦顏色:色或灰色 條痕:黑灰色 透明度:不透明 硬度:軟 顏色:灰色 條痕:黑色 透明度:不透明 硬度:較硬 顏色:色或灰色 條痕:黑灰色 透明度:不透明 硬度:軟(6)對比礦物特征卡,可以推測這個礦物最有可能是( )。A.石墨 B.磁鐵礦 C.方鉛礦25.(2024四下·象山期末)小科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知道了不同的植物需要種植在不同的土壤中。于是他從種植鳳仙花的花盆中挖取小部分新鮮土壤,展開研究。(1)小科將新鮮土壤放在手里捻一捻,發現手有些濕潤,說明土壤中含有 。(2)小科將土壤放入到透明杯中,并往杯中加水,攪拌時發現有氣泡,說明土壤中含有 ;(3)靜置一段時間,杯子底部土壤顆粒沉積物分層,最上層的土壤顆粒是( )。A.沙礫 B.沙 C.黏土(4)除以上現象外,水面上還會浮著一些枯枝敗葉,它們最終會變成( )。A.腐殖質 B.沙 C.黏土(5)小科找到了三種不同的土壤,分別取等量土壤放入漏斗中,將等量的水分別同時倒入三份土壤中(如圖),發現1號土流出的水最多,說明1號土可能是( )。A.沙質土 B.壤土 C.黏質土(6)根據下列三種植物的特點,選擇( )種植在1號土壤中最合適。A荷花 B鳳仙花 C西瓜喜歡細密、黏性好、保水性好的土壤 喜歡通氣、排水能力較好的土壤 喜歡疏松、肥沃、透水性強的土壤A.A B.B C.C(7)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下列行為中,不會對土壤造成污染的是( )。A.施加肥料 B.植樹造林 C.垃圾堆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的新生命。植物除了用種子繁殖后代,還可以用營養器官根、莖、葉進行繁殖,所以C符合題意。2.【答案】C【知識點】安全用電【解析】【分析】A.當發現有人觸電時,趕緊用手把人拉開,說法錯誤,發現有人觸電時,首先要切斷電源,不能直接用手把觸電者拉開,否則自己也會觸電;B.用濕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電器,說法錯誤,水屬于電的良導體,用濕抹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電器,容易引起觸電事故;C.墻壁插座內的電不能直接觸碰,說法正確。3.【答案】A【知識點】化石【解析】【分析】 古生物化石指是人類史前地質歷史時期形成并賦存于地層中的生物遺體和活動遺跡。中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區考察時,發現了鸚鵡螺化石、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證明這里曾經是一片海洋,后來由于地殼隆起并抬升成為高山。4.【答案】A【知識點】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分析】 根據種子發芽條件的認識,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水分、空氣。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5.【答案】B【知識點】礦物的外觀【解析】【分析】 我們可以將礦物的透明度分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種等級。在衡量礦物的透明度時采用的方法是通過觀察礦物碎片的邊緣是否能看見其他物體。6.【答案】C【知識點】設計、安裝照明電路【解析】【分析】 在模擬給房間安裝電路的過程中, 主要的檢測目標應該是確保電路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這包括檢查開關是否能正常控制電燈的亮滅, 以及電流是否能順利通過電燈, 這些都是關系到電路安全使用的基本檢測。 然而, 檢查是否為每盞燈泡安裝了不同樣式的開關, 這一項并不屬于必要的檢測內容, 因為無論開關樣式如何, 最重要的是它能正常工作, 確保電路的安全和便利使用。 因此, 選項C并不是完成電路安裝后必須進行的檢測步驟。7.【答案】A【知識點】種子的傳播【解析】【分析】風滾草種子的傳播方式屬于風力傳播。其干旱時團成一團隨風滾動,借助風力移動至適宜環境生根發芽,符合風力傳播靠風擴散種子的特征。而題干未提及水或動物參與傳播,故排除水力和動物傳播。8.【答案】B【知識點】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一般情況下,物體按照容不容易導電,分為導體和絕緣體。像鋼尺、鐵釘這些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像木頭、塑料、橡皮這些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橡皮、粉筆、塑料吸管都屬于絕緣體,不容易讓電流通過;鐵釘屬于導體,導電性好,接入電路中容易讓電流通過。故選B。9.【答案】C【知識點】莖的形態【解析】【分析】一般正常的莖,依質地劃分有木質莖與草質莖,依著生方式劃分有直立莖、攀援莖、纏繞莖、匍甸莖,爬山虎會向上攀援,屬于攀援莖。10.【答案】正確【知識點】電池【解析】【分析】小燈泡發光的關鍵是電路中有電流通過,而電流方向不影響其工作原理。調換電池正負極僅改變電流方向,只要電路閉合、燈泡和電池連接正常,電流仍能流經燈絲使其發熱發光,因此不影響小燈泡點亮。11.【答案】錯誤【知識點】種子的結構、形態【解析】【分析】不同植物的種子在形狀、大小、顏色上差異顯著。例如黃豆種子呈橢圓形、顏色淡黃,而板栗種子多為半球形、外殼深褐;蒲公英種子帶白色絨毛,便于風力傳播,與蒼耳帶刺的種子形態截然不同。這些特征是植物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體現了物種多樣性。12.【答案】錯誤【知識點】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普通水因含雜質而導電,屬于導體。電路檢測器燈泡未亮,可能是水的純度高、雜質少導致導電能力弱,或電路檢測器本身接觸不良、電池電量不足等。僅通過一次實驗現象判定水是絕緣體不嚴謹,需排除實驗誤差并驗證不同水質。13.【答案】正確【知識點】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解析】【分析】制作巖石標本時,查閱資料能獲取巖石的學名、成因、結構、礦物成分等專業信息,彌補肉眼觀察的局限。例如通過資料可確認花崗巖屬巖漿巖、由石英等礦物組成,還能補充其地質年代等背景知識,使標本信息更準確完整,是科學制作標本的重要環節。14.【答案】錯誤【知識點】礦物的組成【解析】【分析】大理巖主要由方解石或白云石組成,是石灰巖經變質作用形成的。石英、長石、云母多為花崗巖的主要礦物成分。雖然大理巖可能含少量石英等礦物,但并非由這三種礦物構成,題干混淆了變質巖(大理巖)與巖漿巖(花崗巖)的礦物組成。15.【答案】正確【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土壤形成需經歷巖石風化、有機質積累、微生物活動等漫長過程,通常形成 1 厘米厚的土壤需數百年甚至更久。它為植物生長提供養分和支撐,是生物生存的基礎,且一旦破壞難以恢復,屬于不可再生的寶貴自然資源,需加以保護。16.【答案】正確【知識點】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葉子發黃是因為葉綠素合成需要光照,用黑色紙遮光后,葉片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葉綠素逐漸分解且難以再生,葉黃素等色素顯現,導致葉片發黃。這是植物因缺光影響葉綠素合成的典型現象,能直觀說明光照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17.【答案】正確【知識點】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植物繁殖方式多樣,許多植物可通過營養器官繁殖。例如甘薯能用根繁殖,馬鈴薯、草莓可通過莖(塊莖、匍匐莖)繁殖,落地生根、秋海棠則能以葉繁殖,葉片邊緣可萌發新芽形成新植株。這體現了植物適應環境的繁殖策略,屬于無性繁殖的重要形式。18.【答案】正確【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分析】腐殖質是土壤有機質的主要組成部分,富含氮、磷、鉀等植物所需養分,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強保水保肥能力。其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如黑土因腐殖質豐富成為高產土壤;反之,腐殖質少的土壤(如砂土)肥力較低。它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關鍵指標之一。19.【答案】正確【知識點】礦物的組成【解析】【解答】在鑒別巖石的種類時,巖石顆粒的大小和結構也可作為一個重要的特征來研究,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分析】在鑒別巖石的種類時,可以通過觀察巖石的顏色、軟硬、輕重、表面有無花紋、光滑或粗糙以及巖石顆粒大小等等特征來著手。20.【答案】(1)C(2)C(3)B【知識點】種植鳳仙花;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分析】(1)播種時挑選飽滿無損傷的種子,是因為飽滿種子儲存的養分充足,能為萌發提供足夠能量;無損傷的種子胚結構完整,避免因種皮或胚受損導致萌發失敗。光滑或堅硬并非種子萌發的關鍵條件,飽滿且結構完整才是保證鳳仙花正常生長的基礎。(2)將種子放在杯壁和紙之間,便于觀察種子萌發過程中吸水膨脹、胚根突破種皮及根系生長的細節。若放在杯子中央或紙中間,種子被遮擋不易觀察;而杯壁與紙的間隙既能固定種子,又能讓光線透過,清晰展現萌發各階段形態變化,是科學觀察的理想位置。(3)鳳仙花的生長規律通常是幼苗期生長較快,開花后植株營養主要供給生殖器官,營養生長速度放緩。折線統計圖中開花后的曲線斜率變小,也能直觀反映生長速率下降。選項 A 中 “一直很快” 與實際生長周期不符,C 選項 “加快” 與植物生理規律相悖。21.【答案】(1)B(2)B(3)A(4)C(5)花瓣;雌蕊;雄蕊;花萼(6)C(7)A【知識點】根;花的結構、作用;種子的傳播;解剖花【解析】【分析】(1)植物葉片平展且交叉生長,是為了最大化葉片的受光面積,避免相互遮擋,從而更充分地進行光合作用。這種排列方式與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主要通過根系完成)無關,也并非出于 “美觀” 的生物學目的,而是自然選擇下適應光合作用的結果。(2)在水面滴植物油可形成一層油膜,隔絕水分與空氣,避免試管中的水因蒸發而減少,從而確保實驗中觀察到的水位下降是由植物根系吸水導致的,排除蒸發對實驗結果的干擾。油膜無營養供給作用,也不會提升觀察清晰度,該操作核心目的是保證實驗的準確性。(3)實驗中水面下降且已排除水分蒸發(滴植物油),說明水被植物吸收。根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從土壤(或水中)吸收水分,而吸收營養(如無機鹽)通常需伴隨水分吸收,此實驗僅通過水位變化無法直接證明營養吸收;蒸騰作用主要通過葉片進行,根不具備蒸騰功能,故水面下降直接說明根能吸收水分。(4)解剖桃花時需細致分離花萼、花瓣等結構,鑷子能精準夾取并展開各部分,避免損傷脆弱組織。棉簽主要用于擦拭或涂抹,無法完成解剖操作;剪刀適合剪斷較硬結構(如莖稈),但對花瓣等精細部位易造成撕裂,因此鑷子是解剖花朵的理想工具。(5)一朵完全花有花瓣、花萼、雌蕊、雄蕊等部分組成,圖片中展示的是完全花,從內到外分別的雌蕊、雄蕊、花瓣、花萼。(6)蝴蝶等昆蟲在花叢中飛舞時,身體會黏附花粉并傳遞到其他花朵的柱頭上,完成傳粉過程。這一行為與果實成熟(需受精后發育)和花朵盛開(受激素等調控)無直接關聯,其核心作用是幫助植物進行有性生殖,屬于生物傳粉的典型現象,體現了動植物間的協同進化。(7)雄蕊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上的柱頭的過程叫作傳粉。植物開花后,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所以美味的桃子是由花的子房發育成的,動物會來吃果子就將種子傳播到了遠處,故選A。(1)植物的葉子平展且在莖上交叉生長,這樣可以最大面積地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生存提供充足的養分。故選B。(2)在研究根的作用實驗中,在水面滴植物油,是為了防止水蒸發影響科學實驗的準確性。如果不加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時試管中的水會因根的吸收和自然蒸發而減少。故選B。(3)因為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所以過一段時間觀察,試管內的水面會下降。故選A。(4)解剖需要用到放大鏡、小刀、鑷子等工具,故選C。(5)一朵完全花有花瓣、花萼、雌蕊、雄蕊等部分組成,圖片中展示的是完全花,從內到外分別的雌蕊、雄蕊、花瓣、花萼。(6)蝴蝶、蜜蜂等昆蟲在花叢中飛舞,主要目的是傳粉。蜜蜂、蝴蝶等昆蟲在花上爬行時,就會把雄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去,這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故選C。(7)雄蕊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上的柱頭的過程叫作傳粉。植物開花后,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所以美味的桃子是由花的子房發育成的,動物會來吃果子就將種子傳播到了遠處,故選A。22.【答案】(1)(2)B(3)B(4)C(5)A【知識點】小燈泡的結構;導體和絕緣體;開關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玻璃泡:透明外殼,保護內部結構并隔絕空氣。燈絲:位于中心,通電后因電阻發熱發光,是燈泡的核心部件。金屬架:支撐燈絲,多由耐高溫金屬制成,確保結構穩定。連接點:底部兩側的金屬觸點,用于接入電路導通電流。玻璃泡起到物理保護和絕緣作用;燈絲是發光的主體,一般由鎢絲制成;金屬架固定燈絲位置;連接點是電路導通的關鍵接口,電流通過連接點流經燈絲使其發光,四部分共同構成完整的照明元件。(2)小燈泡中,發光部位是燈絲(b)。當電流通過燈絲時,因其電阻較大而發熱發光,這是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核心環節。金屬架(C)僅起支撐作用,連接點(d)負責電路導通,二者均不直接參與發光。玻璃泡則用于保護內部結構,故發光部位為燈絲。(3)只有當導線分別接入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時,小燈泡才會發光。只有B選項的導線分別接入了兩個連接點,故選B。(4)開關需由導體和絕緣體組合制成。銅片是導體,可導通電路;塑料片是絕緣體,用于隔絕電路或作為底座。(5)兩個開關分別控制兩盞燈,那應該是并聯電路。A.屬于并聯電路,由兩個開關分別控制,符合要求;B.串聯電路,兩個燈泡不能一亮一滅,不符合要求;C.雖然是并聯但是有一個燈泡不能單獨控制,開關在總路線上,不符合要求;故選A。(1)小燈泡的結構簡單清晰,主要有玻璃泡、燈絲、金屬架、連接點等部分組成。(2)x小燈泡中的發光結構是燈絲,電流通過燈絲時,小燈泡發光,故選B。(3)只有當導線分別接入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時,小燈泡才會發光。只有B選項的導線分別接入了兩個連接點,故選B。(4)開關是一種控制電流接通與斷開的裝置,用導體和絕緣體兩種材料做成。塑料片、橡皮塊和木片是絕緣體,鐵塊和銅片是導體,所以可以選擇塑料片和銅片做開關,故選C。(5)兩個開關分別控制兩盞燈,那應該是并聯電路。A.屬于并聯電路,由兩個開關分別控制,符合要求;B.串聯電路,兩個燈泡不能一亮一滅,不符合要求;C.雖然是并聯但是有一個燈泡不能單獨控制,開關在總路線上,不符合要求;故選A。23.【答案】(1)A(2)C(3)B(4)【知識點】電路故障檢測;檢測電路內部連接;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1)使用電路檢測器前需自檢,以確保其正常工作,A 正確。B 錯誤,兩檢測頭接觸是通路,并非短路;C 錯誤,家庭電路電壓(220V)遠高于電路檢測器適用電壓,直接檢測會損壞檢測器甚至引發安全事故。(2)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材料需為導體。石墨和金屬是導體,可導電;而木材和橡膠屬于絕緣體,無法導通電流,因此 C 選項中的材料組合不能使燈泡發光。A 中石墨導電,B 中金屬導電,均不符合 “不能發光” 的要求,故正確答案為 C。(3)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以下三種檢測順序,更為合理的是1-2、1-3、1-4、2-3、2-4、3-4,按照一定的順序測試,這樣不容易遺漏。(4)根據表格,1 與 2、3均通路,說明 1 號接線柱通過導線與這兩個接線柱直接相連;而4與任意接線柱組合均斷路,表明這個接線柱沒有導線連接。24.【答案】(1)B(2)C(3)黑(4)C(5)較硬(6)B【知識點】礦物的外觀;礦物的硬度;礦物的組成【解析】【分析】(1)礦物的光澤是指礦物表面對光的反射能力,與顏色、透明度無關。A 選項顏色是礦物本身的色彩,C 選項透明度是礦物透過光線的程度,均不符合光澤的定義。金屬光澤、玻璃光澤等均是根據反光特性劃分的,故 B 正確。(2)觀察礦物條痕顏色需將礦物在白色無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粉末痕跡即為條痕色,這是鑒別礦物的重要方法。A 選項小刀用于測試硬度,B 選項放大鏡用于觀察細節,均與條痕檢測無關。瓷板的白色背景能準確呈現礦物粉末顏色,避免干擾,故 C 正確。(3)礦物的外表顏色可能因雜質或氧化等因素改變,而條痕顏色是礦物粉末的真實顏色,更穩定且具鑒別性。例如黃鐵礦外表呈黃色,但條痕為綠黑色。該礦物條痕黑色,結合金屬光澤、硬度(介于銅鑰匙和小刀之間),可能為磁鐵礦等,故條痕顏色比外表顏色更可靠。(4)小科在研究透明度時觀察到了“”的現象,由此可判斷該礦物為不透明。(5)根據表格內礦物硬度的表述,能被小刀刻畫出痕跡,但不能被銅鑰匙刻畫出痕跡,判斷該礦物為較硬。(6)該礦物顏色為灰色,條痕黑色,符合磁鐵礦特征(石墨條痕為黑灰色,方鉛礦顏色為鉛灰色且條痕黑灰色)。其硬度 “能被小刀刻劃但不能被銅鑰匙刻劃”,屬于 “較硬”,與磁鐵礦硬度相符,而石墨和方鉛礦硬度均為 “軟”,故正確答案為 B。25.【答案】(1)水分(2)空氣(3)C(4)A(5)A(6)C(7)B【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不同土壤適合的植物;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1)新鮮土壤捻動時手感濕潤,是由于土壤顆粒間存在水分。土壤的成分包括礦物質、有機質、空氣、水分等,水分的存在使土壤具有濕潤觸感。鳳仙花種植土壤需保持一定濕度,因此從其花盆中取的土壤含水分,這是土壤維持植物生長的重要條件之一。(2)將土壤放入水中攪拌時產生氣泡,是因為土壤顆粒間原本存在的空氣被水擠壓排出。土壤結構中存在孔隙,這些孔隙可容納空氣,是土壤透氣性的體現。氣泡的產生直接證明了土壤中空氣的存在,這也是植物根系呼吸所需氧氣的重要來源。(3)土壤顆粒按粒徑大小排序為沙礫>沙>黏土。當土壤與水混合靜置后,顆粒大、密度高的沙礫先沉積在底部,沙次之,而黏土顆粒最細小、重量最輕,會最后沉積在最上層。這種分層現象是由于不同顆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差異導致的,符合沉積物 “重而粗的先沉,輕而細的后沉” 的規律,故最上層為黏土。(4)水面上的枯枝敗葉屬于植物殘體,在土壤中經微生物分解和發酵后,會逐漸轉化為腐殖質。腐殖質是有機物分解后的產物,呈黑色,能為土壤提供養分,改善土壤結構。而沙和黏土是土壤中的礦物質顆粒,并非由枯枝敗葉轉化而來,故正確答案為 A。(5)土壤的透水性由顆粒粗細決定。沙質土顆粒粗大、孔隙大,水容易通過縫隙快速下滲,因此流出的水量最多;壤土顆粒粗細適中,透水性中等;黏質土顆粒細小、孔隙小,透水最慢。1 號土流出水量最多,符合沙質土透水性強的特點,故正確答案為 A。土壤,是由一層層厚度各異的礦物質成分所組成大自然主體,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6)荷花喜歡細密、黏性好、保水性好的土壤,應選擇黏質土;鳳仙花喜歡通氣、排水能力較好的土壤,應選擇壤土;西瓜喜歡疏松、肥沃、透水性強的土壤,應選擇沙質土。故選擇西瓜種植在1號土壤中最合適。(7)土壤保護:使土壤免受水力、風力等自然因素和人類不合理生產活動破壞所采取的措施。如:施加肥料對土壤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包括土壤酸化、 土壤板結、 肥力下降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變化。 垃圾堆積,垃圾中的有毒物質, 如塑料袋、 廢金屬等, 難以降解, 直接填埋或遺留在土壤中, 嚴重腐蝕土地, 污染土壤, 危害農業生態。森林能改善土壤結構,森林的根系和落葉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和水分的滲透性。故選B。1 / 1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四下·象山期末)綠色開花植物的新生命幾乎都是從( )開始的。A.花 B.葉 C.種子【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的新生命。植物除了用種子繁殖后代,還可以用營養器官根、莖、葉進行繁殖,所以C符合題意。2.(2024四下·象山期末)下列關于用電安全說法正確的是( )。A.當發現有人觸電時,趕緊用手把人拉開B.用濕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電器C.墻壁插座內的電不能直接觸碰【答案】C【知識點】安全用電【解析】【分析】A.當發現有人觸電時,趕緊用手把人拉開,說法錯誤,發現有人觸電時,首先要切斷電源,不能直接用手把觸電者拉開,否則自己也會觸電;B.用濕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電器,說法錯誤,水屬于電的良導體,用濕抹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電器,容易引起觸電事故;C.墻壁插座內的電不能直接觸碰,說法正確。3.(2024四下·象山期末)考古學家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是( )。A.海洋 B.沙漠 C.陸地【答案】A【知識點】化石【解析】【分析】 古生物化石指是人類史前地質歷史時期形成并賦存于地層中的生物遺體和活動遺跡。中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區考察時,發現了鸚鵡螺化石、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證明這里曾經是一片海洋,后來由于地殼隆起并抬升成為高山。4.(2024四下·象山期末)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是( )A.水分、溫度、空氣 B.陽光、土壤、水分 C.肥料、溫度、水分【答案】A【知識點】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分析】 根據種子發芽條件的認識,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水分、空氣。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5.(2024四下·象山期末)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礦物碎片的( )是否能看見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透明度。A.中間 B.邊緣 C.最厚的地方【答案】B【知識點】礦物的外觀【解析】【分析】 我們可以將礦物的透明度分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種等級。在衡量礦物的透明度時采用的方法是通過觀察礦物碎片的邊緣是否能看見其他物體。6.(2024四下·象山期末)給房間模擬安裝電路完成后需要檢測電路,下列操作中,不需要的是( )。A.檢查開關能否控制小燈泡的亮與滅B.檢查電流能否順利通過小燈泡C.檢查是否為每盞燈泡安裝了不同樣式的開關【答案】C【知識點】設計、安裝照明電路【解析】【分析】 在模擬給房間安裝電路的過程中, 主要的檢測目標應該是確保電路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這包括檢查開關是否能正常控制電燈的亮滅, 以及電流是否能順利通過電燈, 這些都是關系到電路安全使用的基本檢測。 然而, 檢查是否為每盞燈泡安裝了不同樣式的開關, 這一項并不屬于必要的檢測內容, 因為無論開關樣式如何, 最重要的是它能正常工作, 確保電路的安全和便利使用。 因此, 選項C并不是完成電路安裝后必須進行的檢測步驟。7.(2024四下·象山期末)風滾草是戈壁上一種常見的植物,當干旱來臨時,它們會團成一團隨風滾動,找到合適的環境生根發芽。由此可見,風滾草種子的傳播方式屬于( )。A.風力傳播 B.水力傳播 C.動物傳播【答案】A【知識點】種子的傳播【解析】【分析】風滾草種子的傳播方式屬于風力傳播。其干旱時團成一團隨風滾動,借助風力移動至適宜環境生根發芽,符合風力傳播靠風擴散種子的特征。而題干未提及水或動物參與傳播,故排除水力和動物傳播。8.(2024四下·象山期末)由于塑料不容易讓電流通過,因此被用來制成導線的外皮防止觸電。下列物質中,和塑料的性質不同的是( )。A.橡皮 B.鐵釘 C.粉筆【答案】B【知識點】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一般情況下,物體按照容不容易導電,分為導體和絕緣體。像鋼尺、鐵釘這些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像木頭、塑料、橡皮這些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橡皮、粉筆、塑料吸管都屬于絕緣體,不容易讓電流通過;鐵釘屬于導體,導電性好,接入電路中容易讓電流通過。故選B。9.(2024四下·象山期末)爬山虎的莖較柔軟,不能直立,一般攀附在墻面生長,它的莖屬于( )。A.匍匐莖 B.直立莖 C.攀緣莖【答案】C【知識點】莖的形態【解析】【分析】一般正常的莖,依質地劃分有木質莖與草質莖,依著生方式劃分有直立莖、攀援莖、纏繞莖、匍甸莖,爬山虎會向上攀援,屬于攀援莖。10.(2024四下·象山期末)電路中,調換電池正負極的方向,不影響小燈泡的點亮。( )【答案】正確【知識點】電池【解析】【分析】小燈泡發光的關鍵是電路中有電流通過,而電流方向不影響其工作原理。調換電池正負極僅改變電流方向,只要電路閉合、燈泡和電池連接正常,電流仍能流經燈絲使其發熱發光,因此不影響小燈泡點亮。11.(2024四下·象山期末)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是相同的。( )【答案】錯誤【知識點】種子的結構、形態【解析】【分析】不同植物的種子在形狀、大小、顏色上差異顯著。例如黃豆種子呈橢圓形、顏色淡黃,而板栗種子多為半球形、外殼深褐;蒲公英種子帶白色絨毛,便于風力傳播,與蒼耳帶刺的種子形態截然不同。這些特征是植物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體現了物種多樣性。12.(2024四下·象山期末)將電路檢測器的檢測頭浸入水中,燈泡沒有亮,說明水是絕緣體。( )【答案】錯誤【知識點】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普通水因含雜質而導電,屬于導體。電路檢測器燈泡未亮,可能是水的純度高、雜質少導致導電能力弱,或電路檢測器本身接觸不良、電池電量不足等。僅通過一次實驗現象判定水是絕緣體不嚴謹,需排除實驗誤差并驗證不同水質。13.(2024四下·象山期末)在制作巖石標本時,可以查閱資料來完善巖石信息。( )【答案】正確【知識點】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解析】【分析】制作巖石標本時,查閱資料能獲取巖石的學名、成因、結構、礦物成分等專業信息,彌補肉眼觀察的局限。例如通過資料可確認花崗巖屬巖漿巖、由石英等礦物組成,還能補充其地質年代等背景知識,使標本信息更準確完整,是科學制作標本的重要環節。14.(2024四下·象山期末)大理巖由石英、長石、云母三種礦物組成。( )【答案】錯誤【知識點】礦物的組成【解析】【分析】大理巖主要由方解石或白云石組成,是石灰巖經變質作用形成的。石英、長石、云母多為花崗巖的主要礦物成分。雖然大理巖可能含少量石英等礦物,但并非由這三種礦物構成,題干混淆了變質巖(大理巖)與巖漿巖(花崗巖)的礦物組成。15.(2024四下·象山期末)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是寶貴的自然資源。( )【答案】正確【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土壤形成需經歷巖石風化、有機質積累、微生物活動等漫長過程,通常形成 1 厘米厚的土壤需數百年甚至更久。它為植物生長提供養分和支撐,是生物生存的基礎,且一旦破壞難以恢復,屬于不可再生的寶貴自然資源,需加以保護。16.(2024四下·象山期末)植物的葉子用黑色紙遮住,幾天后可以觀察到被遮住光的葉子發黃了。( )【答案】正確【知識點】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葉子發黃是因為葉綠素合成需要光照,用黑色紙遮光后,葉片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葉綠素逐漸分解且難以再生,葉黃素等色素顯現,導致葉片發黃。這是植物因缺光影響葉綠素合成的典型現象,能直觀說明光照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17.(2024四下·象山期末)有的植物可以用根或莖繁殖,也有的植物可以用葉繁殖。( )【答案】正確【知識點】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植物繁殖方式多樣,許多植物可通過營養器官繁殖。例如甘薯能用根繁殖,馬鈴薯、草莓可通過莖(塊莖、匍匐莖)繁殖,落地生根、秋海棠則能以葉繁殖,葉片邊緣可萌發新芽形成新植株。這體現了植物適應環境的繁殖策略,屬于無性繁殖的重要形式。18.(2024四下·象山期末)腐殖質的多少決定了土壤的肥沃程度。( )【答案】正確【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分析】腐殖質是土壤有機質的主要組成部分,富含氮、磷、鉀等植物所需養分,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強保水保肥能力。其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如黑土因腐殖質豐富成為高產土壤;反之,腐殖質少的土壤(如砂土)肥力較低。它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關鍵指標之一。19.(2024四下·象山期末)巖石顆粒的大小和結構也是鑒別巖石種類的重要特征。【答案】正確【知識點】礦物的組成【解析】【解答】在鑒別巖石的種類時,巖石顆粒的大小和結構也可作為一個重要的特征來研究,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分析】在鑒別巖石的種類時,可以通過觀察巖石的顏色、軟硬、輕重、表面有無花紋、光滑或粗糙以及巖石顆粒大小等等特征來著手。20.(2024四下·象山期末)我們觀察了植物的種子,并種植了鳳仙花,了解了的鳳仙花的一生。請根據本單元的學習,完成下列問題:(1)在播種鳳仙花時,為了使鳳仙花正常生長,需要挑選( )的種子。A.光滑 B.堅硬 C.飽滿無損傷(2)為了研究種子萌發的情況,我們制作了一個種植杯(如下圖),在透明玻璃杯的內壁墊幾層紙,應該把種子放在( )。A.杯子中央 B.紙的中間 C.杯壁和紙之間(3)下圖是鳳仙花植株高度數據制作成的折線統計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萌發開始,鳳仙花的生長速度一直都很快B.鳳仙花開花之后,植物生長速度緩慢C.鳳仙花開花之后,植物生長速度加快【答案】(1)C(2)C(3)B【知識點】種植鳳仙花;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分析】(1)播種時挑選飽滿無損傷的種子,是因為飽滿種子儲存的養分充足,能為萌發提供足夠能量;無損傷的種子胚結構完整,避免因種皮或胚受損導致萌發失敗。光滑或堅硬并非種子萌發的關鍵條件,飽滿且結構完整才是保證鳳仙花正常生長的基礎。(2)將種子放在杯壁和紙之間,便于觀察種子萌發過程中吸水膨脹、胚根突破種皮及根系生長的細節。若放在杯子中央或紙中間,種子被遮擋不易觀察;而杯壁與紙的間隙既能固定種子,又能讓光線透過,清晰展現萌發各階段形態變化,是科學觀察的理想位置。(3)鳳仙花的生長規律通常是幼苗期生長較快,開花后植株營養主要供給生殖器官,營養生長速度放緩。折線統計圖中開花后的曲線斜率變小,也能直觀反映生長速率下降。選項 A 中 “一直很快” 與實際生長周期不符,C 選項 “加快” 與植物生理規律相悖。21.(2024四下·象山期末)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小科對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找到了綠色植物的植株,花、果實的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幫助他完成下列問題:圖甲 圖乙 圖丙(1)小科仔細觀察圖甲莖上的葉子,發現葉子平展且交叉生長,這樣的好處是( )。A.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無機鹽B.獲得更多的陽光C.為了美觀(2)小科將帶根的圖甲綠色植物放入有水的試管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處做好標記(如圖)。在水面上滴油是為了( )。A.增加營養B.防止試管中的水蒸發C.觀察起來更清楚(3)如果一段時間后發現水面有明顯地下降,說明( )。A.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B.植物的根能吸收營養C.植物的根有蒸騰作用(4)圖乙是一朵桃花,小科準備進行解剖,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棉簽 B.剪刀 C.鑷子(5)通過解剖,小科認識了桃花的結構。請選擇合適的桃花結構名稱,填入括號中。 (填花萼、花瓣、雄蕊、雌蕊)A: B: C: D: (6)古詩“兒童急走追黃蝶,誤入菜花無處尋”中描述蝴蝶等昆蟲在花叢中飛舞,這有助于( )。A.果實成熟 B.花朵盛開 C.花粉傳播(7)圖丙是桃樹的果實,它是由圖乙B中的(填“子房”、“花柱”和“胚珠”)發育而來。由于它的果肉甜美多汁,可以通過的方式傳播種子。A .動物傳播 B. 彈力傳播 C.水力傳播A.動物傳播 B.彈力傳播 C.水力傳播【答案】(1)B(2)B(3)A(4)C(5)花瓣;雌蕊;雄蕊;花萼(6)C(7)A【知識點】根;花的結構、作用;種子的傳播;解剖花【解析】【分析】(1)植物葉片平展且交叉生長,是為了最大化葉片的受光面積,避免相互遮擋,從而更充分地進行光合作用。這種排列方式與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主要通過根系完成)無關,也并非出于 “美觀” 的生物學目的,而是自然選擇下適應光合作用的結果。(2)在水面滴植物油可形成一層油膜,隔絕水分與空氣,避免試管中的水因蒸發而減少,從而確保實驗中觀察到的水位下降是由植物根系吸水導致的,排除蒸發對實驗結果的干擾。油膜無營養供給作用,也不會提升觀察清晰度,該操作核心目的是保證實驗的準確性。(3)實驗中水面下降且已排除水分蒸發(滴植物油),說明水被植物吸收。根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從土壤(或水中)吸收水分,而吸收營養(如無機鹽)通常需伴隨水分吸收,此實驗僅通過水位變化無法直接證明營養吸收;蒸騰作用主要通過葉片進行,根不具備蒸騰功能,故水面下降直接說明根能吸收水分。(4)解剖桃花時需細致分離花萼、花瓣等結構,鑷子能精準夾取并展開各部分,避免損傷脆弱組織。棉簽主要用于擦拭或涂抹,無法完成解剖操作;剪刀適合剪斷較硬結構(如莖稈),但對花瓣等精細部位易造成撕裂,因此鑷子是解剖花朵的理想工具。(5)一朵完全花有花瓣、花萼、雌蕊、雄蕊等部分組成,圖片中展示的是完全花,從內到外分別的雌蕊、雄蕊、花瓣、花萼。(6)蝴蝶等昆蟲在花叢中飛舞時,身體會黏附花粉并傳遞到其他花朵的柱頭上,完成傳粉過程。這一行為與果實成熟(需受精后發育)和花朵盛開(受激素等調控)無直接關聯,其核心作用是幫助植物進行有性生殖,屬于生物傳粉的典型現象,體現了動植物間的協同進化。(7)雄蕊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上的柱頭的過程叫作傳粉。植物開花后,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所以美味的桃子是由花的子房發育成的,動物會來吃果子就將種子傳播到了遠處,故選A。(1)植物的葉子平展且在莖上交叉生長,這樣可以最大面積地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生存提供充足的養分。故選B。(2)在研究根的作用實驗中,在水面滴植物油,是為了防止水蒸發影響科學實驗的準確性。如果不加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時試管中的水會因根的吸收和自然蒸發而減少。故選B。(3)因為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所以過一段時間觀察,試管內的水面會下降。故選A。(4)解剖需要用到放大鏡、小刀、鑷子等工具,故選C。(5)一朵完全花有花瓣、花萼、雌蕊、雄蕊等部分組成,圖片中展示的是完全花,從內到外分別的雌蕊、雄蕊、花瓣、花萼。(6)蝴蝶、蜜蜂等昆蟲在花叢中飛舞,主要目的是傳粉。蜜蜂、蝴蝶等昆蟲在花上爬行時,就會把雄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去,這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故選C。(7)雄蕊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上的柱頭的過程叫作傳粉。植物開花后,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所以美味的桃子是由花的子房發育成的,動物會來吃果子就將種子傳播到了遠處,故選A。22.(2024四下·象山期末)電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通電后,電器就能工作,為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許多便利。小科的家中正在裝修,他對家中電路的安裝非常好奇,于是他決定自己設計制作一個模擬電路。(1)觀察下圖燈泡的結構,填寫名稱。(金屬架、連接點、燈絲、玻璃泡)(2)在小燈泡的結構中,發光部位是( )。A.a B.b C.c(3)小科將小燈泡接入了電路,能讓小燈泡正常發光的連接方式是( )。A. B. C.(4)為了方便控制電路,小科準備動手制作了一個開關,下面哪些材料的組合可以用來制作開關?( )。A.木片和塑料片 B.銅片與鐵片 C.塑料片和銅片(5)小科最后設計了由房間一處供給電源,房間安裝兩盞燈,并分別由兩個開關控制,下列哪種安裝符合要求?( )A. B. C.【答案】(1)(2)B(3)B(4)C(5)A【知識點】小燈泡的結構;導體和絕緣體;開關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玻璃泡:透明外殼,保護內部結構并隔絕空氣。燈絲:位于中心,通電后因電阻發熱發光,是燈泡的核心部件。金屬架:支撐燈絲,多由耐高溫金屬制成,確保結構穩定。連接點:底部兩側的金屬觸點,用于接入電路導通電流。玻璃泡起到物理保護和絕緣作用;燈絲是發光的主體,一般由鎢絲制成;金屬架固定燈絲位置;連接點是電路導通的關鍵接口,電流通過連接點流經燈絲使其發光,四部分共同構成完整的照明元件。(2)小燈泡中,發光部位是燈絲(b)。當電流通過燈絲時,因其電阻較大而發熱發光,這是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核心環節。金屬架(C)僅起支撐作用,連接點(d)負責電路導通,二者均不直接參與發光。玻璃泡則用于保護內部結構,故發光部位為燈絲。(3)只有當導線分別接入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時,小燈泡才會發光。只有B選項的導線分別接入了兩個連接點,故選B。(4)開關需由導體和絕緣體組合制成。銅片是導體,可導通電路;塑料片是絕緣體,用于隔絕電路或作為底座。(5)兩個開關分別控制兩盞燈,那應該是并聯電路。A.屬于并聯電路,由兩個開關分別控制,符合要求;B.串聯電路,兩個燈泡不能一亮一滅,不符合要求;C.雖然是并聯但是有一個燈泡不能單獨控制,開關在總路線上,不符合要求;故選A。(1)小燈泡的結構簡單清晰,主要有玻璃泡、燈絲、金屬架、連接點等部分組成。(2)x小燈泡中的發光結構是燈絲,電流通過燈絲時,小燈泡發光,故選B。(3)只有當導線分別接入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時,小燈泡才會發光。只有B選項的導線分別接入了兩個連接點,故選B。(4)開關是一種控制電流接通與斷開的裝置,用導體和絕緣體兩種材料做成。塑料片、橡皮塊和木片是絕緣體,鐵塊和銅片是導體,所以可以選擇塑料片和銅片做開關,故選C。(5)兩個開關分別控制兩盞燈,那應該是并聯電路。A.屬于并聯電路,由兩個開關分別控制,符合要求;B.串聯電路,兩個燈泡不能一亮一滅,不符合要求;C.雖然是并聯但是有一個燈泡不能單獨控制,開關在總路線上,不符合要求;故選A。23.(2024四下·象山期末)小科學習了電路知識后,制作了一個電路檢測器(如圖),用來檢測身邊的材料。(1)關于電路檢測器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檢測前,要先對電路檢測器進行自檢B.把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這個電路就會變成短路C.這個電路檢測器可以用于家庭電路的檢測(2)小科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了鉛筆中的幾種材料,不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是( )。A.石墨和木材 B.金屬和橡膠 C.木材和橡膠(3)小科打開自己的遙控汽車,發現了一個接線暗盒,于是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了接線盒的連接情況,以下檢測順序比較清晰,不容易遺漏的是( )。A.1-2 2-3 3-4 1-3 1-4 3-4B.1-2 1-3 1-4 2-3 2-4 3-4C.1-4 1-3 1-2 2-3 3-4 2-4(4)小科按順序檢測接線盒后,接線柱之間的通斷情況如下表所示,請畫出連接方法。 1-2 1-3 1-4 2-3 2-4 3-4通路 √ √ √ 斷路 √ √ √【答案】(1)A(2)C(3)B(4)【知識點】電路故障檢測;檢測電路內部連接;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1)使用電路檢測器前需自檢,以確保其正常工作,A 正確。B 錯誤,兩檢測頭接觸是通路,并非短路;C 錯誤,家庭電路電壓(220V)遠高于電路檢測器適用電壓,直接檢測會損壞檢測器甚至引發安全事故。(2)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材料需為導體。石墨和金屬是導體,可導電;而木材和橡膠屬于絕緣體,無法導通電流,因此 C 選項中的材料組合不能使燈泡發光。A 中石墨導電,B 中金屬導電,均不符合 “不能發光” 的要求,故正確答案為 C。(3)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以下三種檢測順序,更為合理的是1-2、1-3、1-4、2-3、2-4、3-4,按照一定的順序測試,這樣不容易遺漏。(4)根據表格,1 與 2、3均通路,說明 1 號接線柱通過導線與這兩個接線柱直接相連;而4與任意接線柱組合均斷路,表明這個接線柱沒有導線連接。24.(2024四下·象山期末)小科周末在九龍湖游玩時,收集到了一塊不知名礦物,他帶回家進行研究,結果如下表所示,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礦物特征 觀察到的現象顏色 灰色條痕顏色 黑色透明度光澤 金屬光澤硬度 能被小刀刻畫出痕跡,但不能被銅鑰匙刻畫出痕跡(1)礦物的光澤指的是礦物的( )。A.顏色 B.反光 C.透明度(2)要觀察該礦物的條痕顏色,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小刀 B.放大鏡 C.白色無釉瓷板(3)通過研究發現,該礦物的外表顏色是灰色的,條痕顏色是黑色的,要判斷它是什么礦物,更可靠的是 顏色。(4)小科在研究透明度時觀察到了“”的現象,由此可判斷該礦物為( )。A.透明 B.半透明 C.不透明(5)根據表格中對該礦物硬度的研究,發現該礦物的硬度是 。石墨 磁鐵礦 方鉛礦顏色:色或灰色 條痕:黑灰色 透明度:不透明 硬度:軟 顏色:灰色 條痕:黑色 透明度:不透明 硬度:較硬 顏色:色或灰色 條痕:黑灰色 透明度:不透明 硬度:軟(6)對比礦物特征卡,可以推測這個礦物最有可能是( )。A.石墨 B.磁鐵礦 C.方鉛礦【答案】(1)B(2)C(3)黑(4)C(5)較硬(6)B【知識點】礦物的外觀;礦物的硬度;礦物的組成【解析】【分析】(1)礦物的光澤是指礦物表面對光的反射能力,與顏色、透明度無關。A 選項顏色是礦物本身的色彩,C 選項透明度是礦物透過光線的程度,均不符合光澤的定義。金屬光澤、玻璃光澤等均是根據反光特性劃分的,故 B 正確。(2)觀察礦物條痕顏色需將礦物在白色無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粉末痕跡即為條痕色,這是鑒別礦物的重要方法。A 選項小刀用于測試硬度,B 選項放大鏡用于觀察細節,均與條痕檢測無關。瓷板的白色背景能準確呈現礦物粉末顏色,避免干擾,故 C 正確。(3)礦物的外表顏色可能因雜質或氧化等因素改變,而條痕顏色是礦物粉末的真實顏色,更穩定且具鑒別性。例如黃鐵礦外表呈黃色,但條痕為綠黑色。該礦物條痕黑色,結合金屬光澤、硬度(介于銅鑰匙和小刀之間),可能為磁鐵礦等,故條痕顏色比外表顏色更可靠。(4)小科在研究透明度時觀察到了“”的現象,由此可判斷該礦物為不透明。(5)根據表格內礦物硬度的表述,能被小刀刻畫出痕跡,但不能被銅鑰匙刻畫出痕跡,判斷該礦物為較硬。(6)該礦物顏色為灰色,條痕黑色,符合磁鐵礦特征(石墨條痕為黑灰色,方鉛礦顏色為鉛灰色且條痕黑灰色)。其硬度 “能被小刀刻劃但不能被銅鑰匙刻劃”,屬于 “較硬”,與磁鐵礦硬度相符,而石墨和方鉛礦硬度均為 “軟”,故正確答案為 B。25.(2024四下·象山期末)小科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知道了不同的植物需要種植在不同的土壤中。于是他從種植鳳仙花的花盆中挖取小部分新鮮土壤,展開研究。(1)小科將新鮮土壤放在手里捻一捻,發現手有些濕潤,說明土壤中含有 。(2)小科將土壤放入到透明杯中,并往杯中加水,攪拌時發現有氣泡,說明土壤中含有 ;(3)靜置一段時間,杯子底部土壤顆粒沉積物分層,最上層的土壤顆粒是( )。A.沙礫 B.沙 C.黏土(4)除以上現象外,水面上還會浮著一些枯枝敗葉,它們最終會變成( )。A.腐殖質 B.沙 C.黏土(5)小科找到了三種不同的土壤,分別取等量土壤放入漏斗中,將等量的水分別同時倒入三份土壤中(如圖),發現1號土流出的水最多,說明1號土可能是( )。A.沙質土 B.壤土 C.黏質土(6)根據下列三種植物的特點,選擇( )種植在1號土壤中最合適。A荷花 B鳳仙花 C西瓜喜歡細密、黏性好、保水性好的土壤 喜歡通氣、排水能力較好的土壤 喜歡疏松、肥沃、透水性強的土壤A.A B.B C.C(7)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下列行為中,不會對土壤造成污染的是( )。A.施加肥料 B.植樹造林 C.垃圾堆積【答案】(1)水分(2)空氣(3)C(4)A(5)A(6)C(7)B【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不同土壤適合的植物;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1)新鮮土壤捻動時手感濕潤,是由于土壤顆粒間存在水分。土壤的成分包括礦物質、有機質、空氣、水分等,水分的存在使土壤具有濕潤觸感。鳳仙花種植土壤需保持一定濕度,因此從其花盆中取的土壤含水分,這是土壤維持植物生長的重要條件之一。(2)將土壤放入水中攪拌時產生氣泡,是因為土壤顆粒間原本存在的空氣被水擠壓排出。土壤結構中存在孔隙,這些孔隙可容納空氣,是土壤透氣性的體現。氣泡的產生直接證明了土壤中空氣的存在,這也是植物根系呼吸所需氧氣的重要來源。(3)土壤顆粒按粒徑大小排序為沙礫>沙>黏土。當土壤與水混合靜置后,顆粒大、密度高的沙礫先沉積在底部,沙次之,而黏土顆粒最細小、重量最輕,會最后沉積在最上層。這種分層現象是由于不同顆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差異導致的,符合沉積物 “重而粗的先沉,輕而細的后沉” 的規律,故最上層為黏土。(4)水面上的枯枝敗葉屬于植物殘體,在土壤中經微生物分解和發酵后,會逐漸轉化為腐殖質。腐殖質是有機物分解后的產物,呈黑色,能為土壤提供養分,改善土壤結構。而沙和黏土是土壤中的礦物質顆粒,并非由枯枝敗葉轉化而來,故正確答案為 A。(5)土壤的透水性由顆粒粗細決定。沙質土顆粒粗大、孔隙大,水容易通過縫隙快速下滲,因此流出的水量最多;壤土顆粒粗細適中,透水性中等;黏質土顆粒細小、孔隙小,透水最慢。1 號土流出水量最多,符合沙質土透水性強的特點,故正確答案為 A。土壤,是由一層層厚度各異的礦物質成分所組成大自然主體,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6)荷花喜歡細密、黏性好、保水性好的土壤,應選擇黏質土;鳳仙花喜歡通氣、排水能力較好的土壤,應選擇壤土;西瓜喜歡疏松、肥沃、透水性強的土壤,應選擇沙質土。故選擇西瓜種植在1號土壤中最合適。(7)土壤保護:使土壤免受水力、風力等自然因素和人類不合理生產活動破壞所采取的措施。如:施加肥料對土壤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包括土壤酸化、 土壤板結、 肥力下降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變化。 垃圾堆積,垃圾中的有毒物質, 如塑料袋、 廢金屬等, 難以降解, 直接填埋或遺留在土壤中, 嚴重腐蝕土地, 污染土壤, 危害農業生態。森林能改善土壤結構,森林的根系和落葉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和水分的滲透性。故選B。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