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湘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1.我們與自己父母的相貌特征有一部分是比較相似的,這說明生物能( )A.繁殖 B.遺傳 C.變異2.下列現象不屬于遺傳的是( )。A.狗爸爸耳朵奎拉著,狗寶寶耳朵也奎拉著B.鷹善于飛翔,大雁也善于飛翔C.羊媽媽和羊寶寶的毛色都是白色的3.孟德爾運用( )方法發現了生物遺傳的基本規律。A.數學 B.語文 C.科學4.下列諺語不屬于遺傳現象的是( )。A.虎父無犬子 B.桂實生桂,桐實生桐C.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為枳5.人們將柚子和甜橙雜交,培育出了葡萄柚。下列關于葡萄柚的說法正確的是( )。A.葡萄柚的個頭比甜橙大,這種現象是遺傳B.葡萄柚的果肉比柚子的紅,這種現象是遺傳C.葡萄柚的形狀與柚子的相似,這種現象是遺傳6.貓媽媽的毛色是黃白相間的,生下來的貓寶寶毛色( )。A.可能是黃白相間的 B.一定是黃白相間的 C.一定不是黃白相間的7.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上不能找到與自己的各個特征完全相同的人B.雙胞胎兩人一定沒有任何相似之處。C.每個人手指的指紋都是唯一的8.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是( )。A.聶海勝 B.鐘南山 C.袁隆平9.下列選項中,( )不屬于人的體貌特征。A.臉型 B.頭發長短 C.雙眼皮1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人體的形態特征是人的性狀,生理特征不是人的性狀。②同一只兔子生下的4個幼崽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樣。③虎父無犬子說的是變異。A.①② B.②③ C.①③11.人們將柚子和甜橙雜交,培育出了葡萄柚。下列關于葡萄柚的說法正確的是( )。A.葡萄柚果肉比柚子的紅,是遺傳現象 B.雜交后得到的子代仍是柚子,體現的是變異現象C.利用遺傳變異培育出像葡萄柚這樣的新品種,豐富了人們的生活12.明明在自家的玉米地里發現了一棵白色的玉米苗,這是生物的( )現象。A.遺傳 B.變異 C.進化13.地質學家在不同地層中發現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化石的順序,這說明生物進化具有( )特點。A.從水生到陸生 B.從復雜到簡單 C.從陸生到水生14.恐龍已經滅絕,通過研究( ),我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么奇特的動物存在過。A.恐龍化石 B.活化石 C.歷史資料15.仔細觀察如圖所示的一具大型動物骨骼化石標本,我們可以準確地推測這個動物存活時的( )。A.體重 B.體長 C.年齡16.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是一位英格蘭( )。A.古生物學家 B.醫生 C.科學家17.在馬的演化過程中,馬的腳趾個數的變化情況為( )。A.1→4 B.4→1 C.3→118.有些化石生物看上去外形奇特,與現存的任何生物都不像。對于這些古生物,科學家找不到它們的現代近親,于是推斷它們已經( )。A.變異 B.滅絕 C.繁殖19.下列關于化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化石是由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被埋在地層中石化而成。B.昆明魚是至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魚類,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無脊椎動物。C.借助地層中的化石,科學家們一點點復原出各種生物的樣貌,了解生物的多樣性。20.下列關于恐龍的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恐龍蛋化石可以知道恐龍的繁殖方式是卵生B.經過古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恐龍是一種爬行動物C.第一篇有關恐龍的科學報道發表于1824年2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物的肌肉不可能形成化石 B.赫胥黎提出了生物進化論 C.中華龍鳥是一種小型的食肉恐龍22.根據考古學家在盤州市新民鎮發現的魚龍化石和關嶺自治縣發現的海百合化石,可以推測這兩個地方曾經可能是( )。A.海洋 B.陸地 C.平原23.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說明這里以前是( )。A.海洋 B.湖泊 C.沙漠24.地質學家在喜馬拉雅山上發現了大量古海洋生物的化石,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遠古人類曾將貝殼帶上喜馬拉雅山B.這里曾發生了海陸變遷的地形變化C.貝類原來生活在高山上,后來環境巨變,才適應到水中生活25.下列關于化石的科學價值,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用化石可以證明鳥類起源于恐龍B.用化石可以證明大陸漂移說C.用化石可以證明外星人存在26.觀察下列兩種恐龍的頭骨化石圖,分析錯誤的是( )。A.①是食草恐龍頭骨化石 B.②的牙齒適合切斷植物 C.②是食肉恐龍頭骨化石27.考古學家發現( ),最能證明某個地方億萬年前是森林。A.在這個地區發現古墓B.在這個地區發現貝殼等魚類石C.在這個地區發現大量煤炭28.下列屬于遺跡化石的是( )。A.貝殼化石 B.恐龍蛋化石 C.足印化石29.關于研究古生物化石的意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了解遠古時期生物的樣子,推測其生活的環境B.推測生物進化歷程及當時的地球環境C.這些古生物已經滅絕,沒有任何研究意義30.太陽能熱水器工作時存在的能量是( )。A.熱能 B.光能 C.太陽能31.( )是位于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后的第四大能源。A.核能 B.風力能源 C.生物質能32.下列屬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太陽能 C.天然氣33.( )屬于不可再生能源。A.氫能 B.太陽能 C.天然氣34.下列各種能源中,( )不是新開發利用的能源。A.煤 B.風能 C.潮汐能3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煤的形成過程:泥炭→褐煤→煙煤、無煙煤②風能、水能的形成都與太陽能有關。③開發地熱能不是開發利用新能源。A.①③ B.①② C.②③36.下列能源中清潔無污染的是( )。A.核能 B.天然氣 C.太陽能37.生活中的能量最終來源于( )。A.石油 B.電 C.太陽38.下列做法中,不屬于節約能源的措施是( )。A.開發利用新能源 B.紙張雙面打印使用 C.空調溫度調很低39.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板表面一般涂成( )。A.彩色 B.白色 C.黑色40.下列能源里,( )是不可再生資源。A.波浪能 B.生物質能 C.煤41.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使用的能源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天然氣轎車 B.電飯煲 C.太陽能計算器42.目前,垃圾圍城,垃圾治理已成為困擾許多城市發展的問題,不值得我們學習的垃圾處理方法是( )。A.將垃圾實行填埋處理 B.嚴格執行垃圾分類制度 C.發展垃圾發電技術43.社區組織清理垃圾活動時,小明發現廢棄電池、過期藥品和枯樹葉混在一起。正確的分類做法是( )。A.全部丟入其他垃圾桶B.電池和藥品歸為有害垃圾,樹葉歸廚余垃圾C.用塑料袋裝好后直接焚燒處理44.淘淘用廢舊塑料做了一個保水花盆,應選什么做水橋最好?( )A.吸管 B.報紙揉成的紙繩 C.棉花揉成的棉繩45.學校倡導“光盤行動”。從環保的角度看,這主要有利于解決( )。A.垃圾問題 B.水污染問題 C.大氣污染問題46.聰聰發現昨天家里產生了以下垃圾,其中屬于可回收物的是( )。①塑料水瓶 ②榴蓮殼 ③過期藥品 ④快遞紙箱⑤易拉罐 ⑥廢舊電池 ⑦舊報紙 ⑧果皮A.①⑤⑥⑦ B.①④⑤⑦ C.②④⑤⑧47.藥品過期了,要及時清理。這些過期失效藥品屬于(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廚余垃圾48.廢舊電池屬于( )。A.有害垃圾 B.廚余垃圾 C.可回收物49.用等量的四種材料(①沙子②石頭③棕④木炭)過濾一杯渾濁的水,水需要經過( )順序的過濾裝置才能達到最佳的過濾效果。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50.保護環境不受污染和不被人破壞是( )的職責。A.國家 B.環保部門 C.每一個公民51.下列垃圾中,可以通過堆積自然分解,成為有用的有機肥的是( )。A.玻璃瓶和塑料瓶 B.碎菜葉和蛋殼 C.電池和空罐頭52.生活垃圾中可以再利用的是( )。A.煤渣 B.廢紙 C.廢電池53.我們日常大量使用的清潔劑、隨手丟棄的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屬于( )。A.工業污染 B.農業污染 C.生活污染54.小明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玻璃花瓶,他應該把碎玻璃倒進下面的( )。A. B. C.55.根據事實和科學理論,對所研究問題的規律或原因作出一種推測性論斷或假定性解釋,叫( )。A.提出問題 B.搜集數據 C.作出假設56.下列成果中,( )的出現最能體現中國古代“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說法變成了現實。A.電視 B.報紙 C.互聯網57.( )在天文學和力學方面的許多發現,以及他所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偉大的成就之一。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頓58.我們進行技術嘗試的流程是( )。A.明確需求→設計方案→動手制作→評估和反思→調試改進B.明確需求→設計方案→動手制作→調試改進→評估和反思C.明確需求→設計方案→調試改進→動手制作→評估和反思59.蒸汽機的發明標志著技術革命把人類帶入了( )時代,社會生產力獲得了極大提高。A.工業 B.電氣 C.信息60.“愛科學”小團隊經過梳理,對于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過程做出了以下描述,描述錯誤的是( )。A.假設必需經過科學研究的驗證B.科學問題要通過搜集證據尋找答案C.假設是否正確,科學家只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就可以了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頁,共7頁第7頁,共7頁《湘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C C A B C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A A B B B B B C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A A B C B C C C C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B C A B C C C C C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C A B C A B B A C C題號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答案 B B C B C C B B A C答案第2頁,共3頁答案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