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粵教粵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1.小明在咀嚼米飯的時候慢慢覺得米飯非常甜,他想要確認一下米飯中是否含有淀粉,于是他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1)如果要確認米飯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加入( )這種液體(選填“碘酒"或"酒精”)。因為這種液體本身的顏色是( )(選填“無色”或“紅褐色”),但其遇到淀粉后就會變成( )(選填“藍色”或“黃色”)。(2)在獲取液體的時候最好使用( )(選填“滴管”或“玻璃棒”),并把其滴在( )里進行觀察(選填“米飯”或“筷子”)。2.下圖是人體消化系統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人咀嚼饅頭時會感到有甜味,是因為( )分泌的唾液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的緣故。(2)食物的吸收主要在( )進行,被吸收的營養成分隨血液循環運往全身。(3)經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傷害的器官是 ( )。(4)某同學外出郊游,餓了就到附近攤點買了些熟食,吃時雖然覺得有點異味但并未在意,回到家后出現腹痛、腹瀉、便中帶血等癥狀,這說明病原微生物已損傷到腸。從此事件中應吸取的教訓是( )。(5)閱讀以下材料,回答有關問題。英國一家醫院的醫生實施了不打開腹腔成功摘除病人闌尾的手術。醫生用一根軟管從病人的口腔插入,軟管的前端帶有微型攝像頭和由細絲牽引操控的手術工具。英國醫生所使用的軟管依次通過了哪些器官?( )→( )→( )→( )→大腸上的闌尾。3.下圖是一座均衡膳食“寶塔”,請把下列食物按照人體所需的量的不同,填入寶塔內。(寶塔越下一層表示需要的量越多)A.油脂類 B.畜禽肉類 C.魚蝦類D.蔬菜類 E.水果類 F.谷類G.蛋類 H.奶類和奶制品 I.豆類和豆制品4.根據提示,完成下面的實驗。探究問題:人在呼吸時,吸入和呼出的氣體一樣嗎?我的猜想:人在呼吸時,吸入和呼出的氣體工具與材料:燒杯、洗耳球、吸管、澄清的石灰水探究步驟:1.在兩個燒杯里分別倒入50毫升的澄清石灰水。(1)用洗耳球往其中一杯澄清石灰水里反復注入空氣。(2)用吸管往另外一杯澄清石灰水里吹氣。探究現象:用吸管吹氣的石灰水 ,用洗耳球注入空氣的石灰水 。探究結論:我們吸進的和呼出的氣體 。其中用吸管吹入的氣體是 ,用洗耳勺注入的氣體是 。5.天氣轉暖,花園里的花朵紛紛綻放,有潔白的玉蘭花、金黃的連翹花、雪白的杏花……這些花各具特色,讓我們一起跟隨小科探索花的奧秘。(1)解剖桃花①解剖桃花時要按照由 到 的順序,不要損傷到被解剖的部分。②用鑷子夾住被撕部分的 。(2)花的構造①花萼由許多 組成,花冠由許多 組成,雄蕊由 和 組成,雌蕊由 、 和 組成。(選填:花瓣、花藥、花柱、花絲、柱頭、子房、萼片)②根據花的構造,花可以分為兩類。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齊全的花叫 ,缺少其中一部分、兩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 。6.根據情境回答問題,將答案填寫在橫線上。(1)暑假里,奇奇和家人來到了海南旅游。在海灘上,奇奇感覺到從海面上吹來了陣陣涼風。他查閱了有關資料發現:白天,在陽光照射下,陸地升溫快,陸地上的氣溫比海面上 ,陸地上的熱空氣不斷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氣便不斷地流動到陸地上來補充,這就形成了從海洋吹向陸地的海風。(2)為了驗證這發現,奇奇準備了如下圖的裝置:一個側面有管口的無蓋塑料瓶蠟燭、小紙條和線香,進行了風的形成模擬實驗,在外界空間無風的情況下,進行了觀察。如圖1,不點燃蠟燭,把點燃的線香放在裝置側面的管口邊,線香的煙會向哪個方向飄(流動)?請用帶箭頭的線條在圖1中畫出來。此時,將小紙條放在瓶口上方,紙條是否會飄動?你的推測是:紙條_________。(3)如圖2,點燃蠟燭,把點燃的線香放在裝置側面的管口邊,線香的煙會向哪個方向飄(流動)?請用帶箭頭的紙條在圖2中畫出來。此時,將小紙條放在瓶口上方,紙條是否會飄動?你的推測是:紙條_________。(4)實驗中蠟燭產生的熱能造成了 的差異,從而使空氣流動形成了風。自然界中,這種熱能是由 提供的。7.根據圖片提示,制訂實驗計劃。(1)研究項目:下雨時,土地( )的大小對土壤侵蝕的影響。(2)推測:(3)實驗材料:(4)實驗中要改變的條件:(5)實驗中要保持不變的條件:8.材料一:長期以來,我國勞動人民總結出許多利用動物、昆蟲預報天氣的經驗。燕子低飛,是下雨的前兆。麻雀不遠飛,總是飛飛落落,時而高飛,時而急飛,30分鐘到1個小時以后就會下雨。在野外放牧的牛羊,天晚了也不回家,總是低頭猛吃,第二天會有雨……“癩蛤蟆叫,大雨到”……摘自《小學自然趣讀》材料二:瞧!雨來到了原野上,之間曾經干枯的大地敞開了懷抱,迎來了小水滴,小水滴一觸碰大地,大地母親立即蘇醒了起來,充滿了活力!材料三:近期,南方遭遇了入汛以來最強降雨。截至6月9日14時,南方洪澇災害造成廣西、貴州、廣東、江西、湖南、福建等11省(區、市)262.7萬人次受災,22.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300余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45.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0.4億元。摘自央視新聞公眾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請舉例說明人們利用動物預報天氣的經驗。 (2)下雨對人類生產、生活有哪些好處? (3)降水過多引發的洪澇災害對人類造成哪些不良影響?9.下表是部分城市某日的天氣預報。(1)從表中可以看出,溫州當天的天氣狀況是( ),最高氣溫( ),最低氣溫( )。(2)從表中可以看出,這一天我國北方地區的氣溫普遍比南方地區要( ) (填“高”或“低”)。(3)從表中可以看出,這一天烏魯木齊的天氣狀況是( )。10.下面是四(1)班波波同學記錄的漢川市某星期天氣日歷,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結合日歷中的天氣符號回答下列問題。時間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天氣氣溫 5-12℃ 6-14℃ 1-5℃ -2-1℃ 0-2℃ 2-4℃風力風向(1)漢川市該周星期二的天氣是晴天,星期一的天氣是 ,星期四的天氣是 。(2)漢川市該周共有晴天 個,雨天 個。(3)漢川市該周最高氣溫是 ,最低氣溫是 。(4)漢川市該周的風向多刮 風。11.驗證土壤成分的實驗如下表所示,請把表中的實驗內容補充完整。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用紙巾包住土塊,使勁握一握,攤開紙巾 發現紙巾變( )。 土壤里有( )。把土塊放入水中,靜靜地觀察一會兒 土壤周圍有( )冒出。 土壤里有( ) 。攪拌水中的土壤,觀察;靜置一段時間后,再觀察 土壤分散在水中,枯枝碎葉等浮在水面;靜置沉淀后,土壤大致可以分為兩層。 土壤里有枯枝碎葉,靜置分層:上層細膩黏滑,為( ) 層,下層土壤顆粒大,為( )層。12.人的生活離不開空氣,人的身體每時每刻都在通過呼吸系統與周圍的空氣進行氣體交換。(1)呼吸時氣體經過人體器官的順序為 →咽喉→ →支氣管→ 。(2)為了探究吸入和呼出的氣體是否一樣,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①在兩個燒杯中分別倒入50毫升的澄清石灰水;②用洗耳球向其中一杯澄清石灰水里反復注入空氣;③通過吸管向另一杯澄清石灰水中吹氣。觀察到的現象:A杯中的水 ,B杯中的水 。(選填“不渾濁”或“渾濁”)這種現象說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選填“多于”或“少于”)空氣中的。(3)呼吸器官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應該怎么樣保護我們的呼吸器官呢?(答兩點即可)。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頁,共6頁第5頁,共6頁《粵教粵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參考答案1. 碘酒 紅褐色 藍色 滴管 米飯2. 口腔 小腸 胃 注意飲食衛生 口腔 食道 胃 小腸3.4. 不一樣 變渾濁 沒有變化 不同 二氧化碳 空氣5. 外 內 基部 萼片 花瓣 花藥 花絲 柱頭 花柱 子房 完全花 不完全花6.(1)溫度高(2)不飄動(3)飄動(4) 溫度 太陽7. 坡度 土地坡度越大,土壤被侵蝕得越嚴重 土壤、噴水器、水、溶器等 土地坡度越小(對照組),土地坡度大(實驗組) 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大小和噴水高度8.(1)燕子低飛,是下雨的前兆。麻雀不遠飛,總是飛飛落落,時而高飛,時而急飛,30分鐘到1個小時以后就會下雨。癩蛤蟆叫意味著大雨來臨。 (2)補給水源、灌溉農田、凈化空氣、調節氣溫 (3)過度雨水引起洪災,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以及其他動植物。如房屋倒塌、農作物受損、交通、通訊中斷、破壞環境、水土流失、有害物質擴散、對航運、交通運輸、旅游業、水產業等產生影響、造成經濟損失等。9. 晴 32℃ 23℃ 低 霧10. 陰天 雪 2 214℃ -2℃ 東11. 濕 水分 氣泡 空氣 黏土 沙12. 鼻腔 氣管 肺 不渾濁 渾濁 多于 ①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②加強個人防護,如出門時戴好口罩,回家后及時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答案第2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