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六下·蕭山期末)工程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設計和使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  )
【答案】正確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的核心定義是通過設計與應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并制造產品,以滿足人類需求的系統性活動。其涵蓋規劃、設計、制造、實施等多個環節,始終圍繞 “解決需求” 這一目標展開,題干表述準確概括了工程的本質特征。
2.(2024六下·蕭山期末)一個物體上大下小、上輕下重,它就不容易倒。(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判斷物體是否容易傾倒,關鍵在于其穩定性,而穩定性與重心位置密切相關。當物體 “上大下小、上輕下重” 時,重心位置較低,且底部支撐面積較大,這種結構能使物體在受到外力時更易保持平衡,減少傾倒的可能性。例如臺燈、金字塔等常見物體,均通過此類結構設計提升穩定性。
3.(2024六下·蕭山期末)工程建設是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的,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
【答案】正確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設需在諸多限制條件下開展設計,例如成本預算、材料性能、環境要求、技術標準、安全規范等,必須綜合考量這些因素才能實現項目的可行性與合理性。若忽視某一限制條件,可能導致工程無法落地或存在安全隱患。題干表述準確反映了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
4.(2024六下·蕭山期末)對塔臺模型進行評估后,表示建造塔臺工程就完成了。(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對塔臺模型進行評估后,并不意味著建造塔臺的工程就完成了。評估的目的是發現模型存在的問題,之后需要根據評估結果對模型進行改進和優化,可能還需要重新制作或調整部分結構,直到滿足設計要求。只有經過改進并確認合格后,整個工程才算基本完成。
5.(2024六下·蕭山期末)人的相貌特征、血型等方面存在著遺傳和變異現象。(  )
【答案】正確
【知識點】變異;遺傳
【解析】【分析】人的相貌特征、血型等由基因決定,親代通過生殖細胞將基因傳遞給子代,使子代具有與親代相似的特征,這是遺傳現象;同時,子代與親代、子代個體之間也會存在差異,如血型可能出現孟德爾遺傳規律中的變異情況,相貌細節也可能因基因重組等產生不同。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
6.(2024六下·蕭山期末)正因為有了遺傳和變異,自然界才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植物。(  )
【答案】正確
【知識點】變異;遺傳
【解析】【分析】遺傳使植物的優良性狀得以延續,保證物種穩定性;變異則產生新的性狀組合,為物種進化提供原材料。不同植物在遺傳基礎上發生變異,經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形成了形態、結構、功能各異的種類。若無遺傳,變異無法積累傳承;若無變異,植物性狀單一無法分化。題干表述符合生物學規律。
7.(2024六下·蕭山期末)生活中的指紋鎖是利用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指紋開鎖。(  )
【答案】正確
【知識點】觀察我們的身體
【解析】【分析】指紋鎖的工作原理正是基于每個人指紋的唯一性。指紋上的紋路、節點等特征具有高度特異性,幾乎不存在兩個指紋完全相同的人,且這些特征在人的一生中相對穩定。指紋鎖通過掃描和比對用戶指紋信息來驗證身份,這種唯一性和穩定性使其成為可靠的生物識別技術。
8.(2024六下·蕭山期末)太陽處于宇宙的中心位置,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太陽系
【解析】【分析】“太陽處于宇宙的中心位置” 這一說法錯誤?,F代天文學表明,宇宙沒有明確的中心,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圍繞太陽公轉。日心說雖推翻了地心說,但宇宙并非以太陽為中心,它是無限且無中心的。
9.(2024六下·蕭山期末)北斗七星是大能座的明顯標志,組成斗狀的七顆星離我們的距離相同。(  )
【答案】錯誤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顯著標志,這一說法正確,但 “組成斗狀的七顆星離我們的距離相同” 是錯誤的。實際上,北斗七星各星與地球的距離差異較大,例如天樞星距離約 78 光年,天權星約 80 光年,搖光星則約 104 光年。它們只是在天球上投影成斗狀,實際分布在不同的空間位置。
10.(2024六下·蕭山期末)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恒星在誕生,同時也有許多恒星在消亡。(  )
【答案】正確
【知識點】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宇宙中恒星的誕生與消亡是持續進行的。星際氣體和塵埃云坍縮形成新恒星,而恒星演化到末期會通過超新星爆發等方式消亡,殘骸可能成為新恒星形成的原料。觀測證據顯示,銀河系內每年約有 1-2 顆恒星誕生,同時老年恒星也在不斷結束演化。這一過程是宇宙物質循環的重要環節。
11.(2024六下·蕭山期末)我們可以用活動觀星盤去空曠的地方認識天上的星座。(  )
【答案】正確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活動觀星盤是認識星座的常用工具,它通過刻度和旋轉盤設計,能根據觀測時間和地點對應天球坐標,幫助識別星座位置。在空曠地帶使用時,可避開遮擋物,配合觀星盤調整至正確日期、時間,就能將盤上圖案與實際星空對應,直觀認識星座形狀及分布。這種方式簡單有效,適合初學者觀測。
12.(2024六下·蕭山期末)白砂糖和食鹽在水中溶解是發生了化學變化。(  )
【答案】錯誤
【知識點】溶解;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白砂糖和食鹽在水中溶解屬于物理變化。溶解過程中,它們只是以分子或離子形式分散到水中,沒有生成新物質,且通過蒸發水分可重新得到原物質?;瘜W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而此過程未涉及化學鍵斷裂與形成,只是物質的存在狀態發生改變。
13.(2024六下·蕭山期末)物質的變化經常會產生很多現象,例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生成沉淀等。(  )
【答案】正確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物質變化過程中常伴隨多種現象。發光發熱如鎂條燃燒(化學變化),白熾燈發光(物理變化);產生氣體如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化學變化),水沸騰汽化(物理變化);生成沉淀如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反應(化學變化),飽和溶液降溫析出晶體(物理變化)。這些現象可輔助判斷變化類型,但需注意現象并非本質,關鍵看是否生成新物質。
14.(2024六下·蕭山期末)人類利用化學變化制造出塑料袋,它輕便易攜帶,我們要多使用塑料袋。(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塑料
【解析】【分析】塑料袋由化學合成材料制成,雖因輕便易攜帶被廣泛使用,但大量使用會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塑料袋難以降解,在自然環境中可留存數百年,破壞土壤結構、威脅生物生存;焚燒處理會釋放有毒氣體,污染空氣。人類應倡導 “限塑”“減塑”,使用環保替代品,而非多使用塑料袋。
15.(2024六下·蕭山期末)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已啟動實施,計劃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
【答案】正確
【知識點】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于 2023 年正式立項并啟動實施。截至 2025 年 3 月,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等主要飛行產品處于初樣研制階段,各項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計劃在 2030 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所以該說法正確。
16.(2024六下·蕭山期末)關于住房中的各種系統,說法正確的是(  )。
A.房屋都必須安裝地暖系統
B.采光系統全部用電燈照明,少用自然光
C.洗手間要考慮供水和排水系統
D.不同住房安裝的電路系統是一致的
【答案】C
【知識點】房屋
【解析】【分析】A 錯誤:地暖并非房屋必備系統,南方多數地區住房通常不安裝。
B 錯誤:采光系統應優先利用自然光,電燈照明是補充,而非 “少用自然光”。
C 正確:洗手間需供水(如水龍頭)和排水(如下水道),二者缺一不可。
D 錯誤:不同住房面積、用電需求不同,電路系統設計會有差異(如功率負荷、插座布局)。
17.(2024六下·蕭山期末)建造塔臺既要穩固安全,又要價廉物美,根據表格中的信息,最合理的方案是(  ).
塔臺方案編號 成本 安全性 穩固性 美觀度
1號塔臺 2.0萬 一般 一般 優秀
2號塔臺 2.1萬 優秀 優秀 良好
3號塔臺 2. 2萬 良好 良好 優秀
4號塔臺 2.3萬 良好 優秀 優秀
A.1號塔臺 B.2號塔臺 C.3號塔臺 D.4號塔臺
【答案】B
【知識點】認識工程;塔臺
【解析】【分析】塔臺模型建造要求有:①塔臺高度60厘米;②底部能夠移動;③堅固并有承重能力;④具有抗風抗震能力;⑤節省材料;⑥美觀,設計作品的關鍵是達到堅固、美觀、價廉的平衡。2號塔臺的成本適中,其安全性、穩固性和美觀度都比價好,所以最合理的方案是2號塔臺。
18.(2024六下·蕭山期末)塔臺模型制作時,最有可能導致它承重能力差的因素( ?。?br/>A.采用正方形結構 B.采用三角形結構
C.立柱等高 D.接口處固定牢固
【答案】A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A 正確:正方形結構穩定性差,受力時易變形,可能導致承重能力不足。
B 錯誤: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能增強承重能力,是理想選擇。
C 錯誤:立柱等高可使受力均勻分布,有利于提升承重能力。
D 錯誤:接口處固定牢固能避免結構松動,是保證承重的關鍵因素。
19.(2024六下·蕭山期末)塔臺制作過程中,同學們使用剪刀剪斷吸管,剪刀是(  )兩種簡單機械的組合。
A.杠桿和滑輪 B.輪軸和斜面 C.杠桿和斜面 D.輪軸和杠桿
【答案】C
【知識點】剪刀
【解析】【分析】剪刀是一種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桿的結構特點。鋒利的刀刃和錐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繞著中間的轉軸轉動,可以看作杠桿。
20.(2024六下·蕭山期末)調查校園生物,通常的順序是(  ).
①制定調查方案 ②分區域調查 ③明確調查任務 ④匯總調查結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答案】D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科學家研究一個區域的生物多樣性,通常要對這個區域的生物種類進行調查:一是統計一個區域內生物的種類數目,二是統計單位面積內生物的種類數目。所以調查校園生物分三個步驟,按照先后順序,一是明確調查任務,二是制訂調查方案,三是進行實地分區域調查,四是匯總調查結果。
21.(2024六下·蕭山期末)根據三位同學的記錄,我們可以推測(  )。 甲:教學樓沒有發現小鳥的蹤跡。乙:樹枝上有鳥巢,花壇中有鳥糞。丙:操場上發現兩根鳥的羽毛。
A.有鳥即將來到校園 B.曾經有鳥在校園中活動
C.校園中沒有出現過鳥 D.校園中有蜘蛛
【答案】B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A.有鳥即將來到校園,錯誤;根據發現的鳥巢和鳥糞不能推測出未來發生的事情;
B.曾經有鳥在校園中活動,正確;
C.校園中沒有出現過鳥,錯誤;鳥巢和鳥糞、鳥羽都能證明校園中出現過鳥;
D.校園中有蜘蛛,錯誤;材料中沒有提到蜘蛛。
22.(2024六下·蕭山期末)下列古生物化石中,三葉蟲化石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三葉蟲是一種已滅絕的節肢動物,其化石典型特征為身體分為頭、胸、尾三部分,背部具有明顯的三葉狀分節,外形多呈橢圓形或卵形,背部有凸起的背甲。D正確。
23.(2024六下·蕭山期末)在校園生物大搜索中,要清晰地觀察到蚜蟲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建議用( )觀察。
A.肉眼 B.放大鏡 C.光學顯微鏡 D.天文望遠鏡
【答案】B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分析】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顯現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人們獲得更多的信息。蚜蟲的體積較小,在校園生物大搜索中,要清晰地觀察到蚜蟲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建議用放大鏡觀察。
24.(2024六下·蕭山期末)在太陽系中,與地球相鄰的行星是(  )。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火星 C.火星和木星 D.木星和土星
【答案】B
【知識點】太陽系
【解析】【分析】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八大行星中,與地球相鄰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25.(2024六下·蕭山期末)夏季是觀察星座的好季節,其中構成“夏季大三角”之一的天津四屬于(  )座。
A.天鵝 B.天鷹 C.天琴 D.獵戶
【答案】A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觀察星座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其中有三顆亮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人們稱之為“夏季大三角”,這三顆星分別是: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它們分別屬于天鵝座、天琴座和天鷹座。
26.(2024六下·蕭山期末)2021年5月,“祝融號”安全到達某行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它到達的行星是(  )。
A.月球 B.火星 C.水星 D.金星
【答案】B
【知識點】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已于2020年7月23日由“長征五號”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航行時長約10個月。2021年5月14日,“天問一號”成功與祝融號火星車分離,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開啟我國的火星探測之旅。2021年5月15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著陸于火星,同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始巡視探測。
27.(2024六下·蕭山期末)下列示意圖最接近地球真實運動的是( ?。?br/>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
【解析】【分析】我們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由于地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主要包括自轉和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地球的自轉使得地球上的物體每天經歷一次日出和日落,而公轉則導致四季變化、晝夜長短變化等現象 。球的自轉和公轉會出現不同的現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轉,還在圍著太陽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所以C最接近地球真實運動。
28.(2024六下·蕭山期末)下列成語所描述的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
A.刻舟求劍 B.百煉成鋼 C.以卵擊石 D.木已成舟
【答案】B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是是否產生新物質??讨矍髣?、以卵擊石、木已成舟都只是形態上發生了變化,并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百煉成鋼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29.(2024六下·蕭山期末)大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  )。
A.微生物 B.地球內部 C.太陽輻射 D.綠色植物
【答案】D
【知識點】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綠色植物的葉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過吸收陽光,在綠葉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養分,同時放出氧氣,這就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大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綠色植物。
30.(2024六下·蕭山期末)科學課堂中我們做了很多實驗,下列屬于對比實驗的是( ?。?。
A.觀察微小生物 B.小蘇打和白醋混合
C.地球模型 D.比較鐵釘生銹快慢
【答案】D
【知識點】對比實驗
【解析】【分析】A 錯誤:觀察微小生物屬于單純的觀察實驗,無變量對比。
B 錯誤:小蘇打與白醋混合是探究反應現象的驗證性實驗,未設置對照。
C 錯誤:地球模型制作屬于模擬實驗,不涉及變量對比。
D 正確:比較鐵釘生銹快慢需設置不同條件(如干燥、潮濕、接觸酸等),通過對照分析變量(如水、氧氣等)對生銹的影響,屬于典型的對比實驗。
31.(2024六下·蕭山期末)古代瞭望塔模型制作。
如圖所示的瞭望塔是一種古老的建筑,古時候用于觀察周圍敵情、監視天氣、傳遞信息等,六年級同學準備制作一個瞭望塔模型。
(1)瞭望塔模型建造的一般過程是(  )。
A.設計一制作一測試一評估和改進
B.制作一設計一評估和改進—測試
C.設計—測試—評估和改進—制作
D.測試—評估和改進—設計—制作
(2)在瞭望塔模型的設計過程中,下列做法不合適的是( ?。?。
A.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創意與構想
B.既考慮項目的可行性,也考慮安全性
C.將模型的高大、美觀作為設計的首要目標
D.每個成員有明確分工和合理的時間安排
(3)建造瞭望塔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 ?。?br/>A.讓人參觀
B.測試設計的可實施性,避免損失
C.工程師的興趣愛好
D.使竟標講解更如直觀
(4)在建造瞭望塔模型的過程中,合理的說法是( ?。?。
A.接口處的膠帶越多越好
B.模型的尺寸必須要和真實的塔臺一樣高
C.建造瞭望塔只需要考慮承重
D.利用框架結構,可以提高模型的牢固程度
(5)瞭望塔模型的性能可以用什么方法測試,請把相關內容連線。
抗風能力 用尺子測量模型
承重能力 用電風扇吹模型
抗震能力 重物壓在模型頂瑞
塔臺高度 用地震模擬器震動模型
(6)要檢驗瞭望塔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要求,下列最有效的方法是( ?。?br/>A.設計 B.測試 C.觀察 D.評估
(7)如果設計的瞭望塔模型沒有通過測試,那么接下來最合適的做法是( ?。?。
A.放棄這項設計活動
B.降低設計要求,讓自己的設計能通過測試
C.發現問題,修改設計,完善作品
D.放棄原設計,重新設計一個新的方案
(8)中國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一代代無私奉獻的科學家,被稱為“中國天眼”之父的科學家是( ?。?br/>A.鐘揚 B.馬世駿 C.達爾文 D.南仁東
(9) “神舟”飛天,“天問”探火,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我國各類工程正在加速建設,請再列舉我國的兩項重大工程。
   
【答案】(1)A
(2)C
(3)B
(4)D
(5)
(6)B
(7)C
(8)D
(9)嫦娥探月工程,玉兔號月球車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1)模型制作需遵循 “設計先行,逐步優化” 的邏輯。首先設計方案,明確結構和功能;再按設計制作模型;完成后測試承重、穩定性等性能;最后根據測試結果評估和改進。
(2)A 合適:圖文結合能清晰表達創意,是設計常用方法。B 合適:可行性與安全性是設計的基本前提,需優先考慮。C 不合適:瞭望塔的核心功能是 “觀察與穩定”,高大美觀需在功能(如結構穩固、視野開闊)之后考慮,首要目標應為實用性。D 合適:分工與時間規劃是團隊設計的效率保障。
(3)工程設計中,模型制作的核心目的是驗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A 錯誤:參觀并非工程模型的主要功能。B 正確:通過模型測試結構穩定性、材料適用性等,可提前發現設計缺陷,避免實際建造中的損失,符合工程邏輯。C 錯誤:興趣愛好與工程設計的嚴謹性無關。D 錯誤:競標講解的直觀性是模型的附加價值,非主要目的。
(4)框架結構通過三角形等穩定結構分散受力,能有效提高模型牢固程度,是工程設計中的常用方法。
(5)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它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抗風能力用電風扇吹模型;承重能力重物壓在模型頂瑞;抗震能力用地震模擬器震動模型;塔臺高度用尺子測量模型;
(6)通過測試(如承重測試、抗風測試、穩定性測試等)可直接獲取模型性能數據,是檢驗工程要求的核心環節。
(7)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如果設計的瞭望塔模型沒有通過測試,那么接下來最合適的做法是發現問題,修改設計,完善作品。
(8)南仁東是中國天文學家,主導 “中國天眼”(FAST)的選址、設計和建造,被譽為 “中國天眼之父”。
(9)工程建設需要運用相關科學知識以及技術的支撐來完成,建設工程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推動了技術的發展。工程與技術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每項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學原理,應用了大量的科學技術,沒有科學技術的支撐,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如:嫦娥探月工程,玉兔號月球車等。
(1)設計制作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制訂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所以瞭望塔模型建造一般流程是:設計一制作一測試一評估和改進。
(2)A.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創意與構想,做法正確。
B.既考慮項目的可行性,也考慮安全性,做法正確。
C.將模型的高大、美觀作為設計的首要目標,做法錯誤,瞭望塔要能夠讓人站在上面,說明承重性、高度和安全性是項目的重要要求。
D.每個成員有明確分工和合理的時間安排,做法正確。
(3)制作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制作模型來測試設計的可實施性,避免損失,它對于學生體驗技術設計的完整過程,實現設計從方案到產品的轉化具有重要作用。
(4)A.接口處的膠帶越多越好,說法不合理,在固定接口的時候,除了要確定牢固之外,還要節省成本,膠帶數量不能過多。
B.模型的尺寸必須要和真實的塔臺一樣高,說法不合理,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它允許工程師以較小規模測試設計而無需直接構建全尺寸的結構。
C.建造瞭望塔只需要考慮承重,說法不合理,建造塔臺時不僅要考慮承重能力,還要考慮其他多個因素。如結構穩定性、功能性、耐久性、 安全、美觀性等。
D.利用框架結構,可以提高模型的牢固程度,說法合理。
(5)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它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抗風能力用電風扇吹模型;承重能力重物壓在模型頂瑞;抗震能力用地震模擬器震動模型;塔臺高度用尺子測量模型;
(6)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它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要檢驗瞭望塔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最有效的方法是測試。
(7)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如果設計的瞭望塔模型沒有通過測試,那么接下來最合適的做法是發現問題,修改設計,完善作品。
(8)2016年9月25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由南仁東先生等科學家們主持設計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FAST )坐落于我國貴州省。
(9)工程建設需要運用相關科學知識以及技術的支撐來完成,建設工程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推動了技術的發展。工程與技術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每項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學原理,應用了大量的科學技術,沒有科學技術的支撐,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如:嫦娥探月工程,玉兔號月球車等。
32.(2024六下·蕭山期末)保護生物多樣性。
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設立了三 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1)在國家公園進行生物大搜索時,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禁止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
B.對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進行調查
C.把不認識的生物畫下來或拍照
D.發現不認識的小動物,可以抓來進行研究
(2)對于制作國家公園生物分布圖,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國家公園生物種類繁多,可以用“圖注加編號”的方式繪制
B.只要考察國家公園的一小塊區域就可推測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
C.繪制國家公園生物分布圖前, 一定要實地考察
D.可以用不同顏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種類
(3)三江源國家公園里有多種植物,按莖的特點分為草質莖和木質莖,這種分類方法叫( ?。?。
A.交叉分類法 B.樹狀分類法 C.二歧分類法 D.統計分類法
(4)國寶大能貓以標志性的黑白毛色為人們熟知,后代與親代都是黑白毛色,這是生物的( ?。┈F象。
A.遺傳 B.變異 C.進化 D.變色
(5)考察國家公園時,發現如圖所示的動物牙齒,可推測它是( ?。?。
A.植食動物 B.肉食動物 C.雜食動物 D.嚙齒動物
(6)穿行在海南熱帶雨林中,沿途能看到多種奇特的動物,和螞蟻屬于同一類的是(  )。
A.緋胸鸚鵡 B.金斑喙風蝶 C.穿山甲 D.長臂猿
(7)如圖所示,在國家公園的一片三葉草叢中,發現了一株“四葉草”。據統計大概10萬株三葉草中,會有一株長出四片葉子,這是由于( ?。┚壒?。
A.遺傳 B.雜交 C.變異 D.克隆
(8)生物學家在考察國家公園時發現(  )。
A.古代生物和現在的生物沒有什么區別
B.不同時期地球環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
C.生物進化與遺傳、變異無關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確統計古生物的數最
(9)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
下列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正確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護區②建立動物精子庫③建立植物種子庫④頒布相關法律法規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有人提出“亂砍濫伐國家公園的樹木會破壞生物多樣性”。你支持這種觀點嗎?寫出你的理由。
   
【答案】(1)D
(2)B
(3)C
(4)A
(5)A
(6)B
(7)C
(8)B
(9)D
(10)支持因為植物為動物提供生存環境,養料等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就等于保護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就是保護人類自身。我們要自覺行動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物質財富,使生物多樣性的持續利用與加快經濟發展有機結合,使地球成為人類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1)捕捉不認識的小動物可能對其造成傷害,甚至破壞局部生態平衡,違背保護地 “不干預生物自然生存” 的原則。
(2)僅考察一小塊區域無法代表整個公園的生物分布(如地形、氣候差異可能導致物種分布不均),該做法違背樣本代表性原則,結論缺乏科學性。B符合題意。
(3)二歧分類法將事物按一對相對特征逐級分為兩類(如莖為草質或木質),題干符合 “非此即彼” 的二分邏輯。C正確。
(4)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大熊貓后代與親代都是黑白毛色,這是生物的遺傳現象。
(5)肉食動物牙齒具有典型特征:犬齒尖銳粗壯(撕裂肌肉),門齒較小,臼齒邊緣鋒利(剪切骨骼)。圖示牙齒符合肉食動物犬齒和裂齒的形態。
(6)金斑喙風蝶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與螞蟻同綱,身體均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具三對足,B符合題意。
(7)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做變異;大概10萬株三葉草中,會有一株長出四片葉子,這是變異現象。
(8)地球環境的變遷(如氣候、地質變化)驅動生物適應性進化,不同時期的環境差異導致物種組成不同,B符合生物進化理論。
(9)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建立動物精子庫、頒布相關法律法規都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0)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及其遺傳變異和生態系統的復雜性總稱。植物為動物提供生存環境,養料等,所以亂砍濫伐國家公園的樹木會影響動物,從而破壞生物多樣性。
(1)A.禁止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正確;
B.把不認識的生物畫下來或拍照,正確;
C.對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進行調查,正確;
D.發現不認識的小動物,可以抓來進行研究,錯誤;發現不認識的小動物,我們可以畫下來或拍照,但是不能捕捉它們。
(2)A.國家公園生物種類繁多,可以用“圖注加編號”的方式繪制,正確;
B.只要考察國家公園的一小塊區域就可推測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錯誤;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環境不同,所以要分區域進行考察;
C.繪制國家公園生物分布圖前, 一定要實地考察,正確;
D.可以用不同顏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種類,正確。
(3)二歧分類法是一種科學的分類法,它確定一個標準,將不同種類的生物按這個標準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到不能再分為止。所以三江源國家公園里有多種植物,按莖的特點分為草質莖和木質莖,這種分類方法叫二歧分類法。
(4)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大熊貓后代與親代都是黑白毛色,這是生物的遺傳現象。
(5)食草動物牙齒平整,食肉動物牙齒尖銳鋒利。圖中的動物牙齒平整,所以可推測它是植食動物。
(6)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準,動物根據身體構造可以分為昆蟲、魚類、爬行動物等。螞蟻和金斑喙風蝶屬于昆蟲,緋胸鸚鵡屬于鳥類,穿山甲和長臂猿屬于哺乳動物。
(7)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做變異;大概10萬株三葉草中,會有一株長出四片葉子,這是變異現象。
(8)A.古代生物和現在的生物沒有什么區別,錯誤;古代生物和現在的生物差異很大;
B.不同時期地球環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正確;
C.生物進化與遺傳、變異無關,錯誤;生物進化與遺傳和變異有關,遺傳使物種得以延續,變異則使物種不斷進化;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確統計古生物的數量,錯誤;通過化石只能推測數量,不能精確統計古生物的數量。
(9)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建立動物精子庫、頒布相關法律法規都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0)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及其遺傳變異和生態系統的復雜性總稱。植物為動物提供生存環境,養料等,所以亂砍濫伐國家公園的樹木會影響動物,從而破壞生物多樣性。
33.(2024六下·蕭山期末)神秘宇宙大揭秘。
科技館內空間感十足的星球模型喚醒了我們對浩瀚宇宙的無盡暢想,六年級同學準備借助 模型對浩瀚神秘的宇宙進行探索。
(1)為了研究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關系,同學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然后將紙帶粘連成一條長紙帶,并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
(1)如果將長紙帶的最左邊標記為0,在每個折痕處(包括兩條紙帶的連接處)依次標記數字,紙帶的最右端應標記為   。
(2)海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000萬千米,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22800萬千米,如果把海王星的位置標記在上述長紙帶45的折痕處,那么火星應該標記在   。
A.折痕22附近 B.折痕23附近 C.折痕2附近 D.折痕0-1之間
(3)分析八顆行星在紙帶上的位置,我們可以發現   。
A.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均勻 B.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均勻
C.地球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D.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近的行星,與鄰近行星的距離遠
(2)為了研究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大小關系,同學用橡皮泥來制作八大行星,體積最大的行星是( ?。?。
A.地球 B.水星 C.火星 D.木星
(3)如圖所示,當b移動到離a很近的位置,此時模擬的是(  )的現象。
A.日偏食 B.日全食 C.日環食 D.月全食
(4)如圖所示,當月球運行到   (填序號)位置時,可能出現日食現象。發生日食時,陰影部分的輪廓是圓弧形的,這可以證明  ?。ㄌ蠲Q)是球形的。
(5)如圖所示,用橡皮泥、米粒、膠水等制作了銀河系模型,米粒用來模擬銀河系中的( ?。?。
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彗星
(6)制作銀河系模型時,用膠水梅米粒固定,可以使米粒不掉落。那么把這些星星“固定”在銀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 ?。?。
A.星星間相互的引力 B.太陽的引力
C.銀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D.河外星系的引力
(7)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目前還未實現的是(  )。
A.“嫦娥系列”探月衛星 B.“天宮”空間站
C.“玉兔號”月球車 D.航天員登陸火星
【答案】(1)46;C;B
(2)D
(3)B
(4)月球;A
(5)C
(6)C
(7)D
【知識點】太陽系
【解析】【分析】太陽系大家族成員按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1)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后,紙帶上有16條折痕。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三條紙帶粘連成一條長紙帶,考慮到疊加部分,最大可以標注到的數字是46。
(2)海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000萬千米,把海王星的位置標記在上述長紙帶45的折痕處,大致是1格代表10000萬千米,按這樣處理數據的方法,距離太陽22800萬千米的火星應該放在折痕2附近。
(3)分析八顆行星在紙帶上的位置,我們可以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均勻,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各不相同,距離太陽越遠,距離相差越大。
(2)太陽系中行星體積由大到小排序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其中: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直徑約 14.3 萬千米,體積相當于地球的 1300 多倍,其氣態巨行星的性質使其擁有龐大的體積。
(3)日食可以分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月球處于近處時,月球可以擋住整個太陽,這時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形成日全食。
(4)日食發生時,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遮擋太陽光形成陰影,日食時地球陰影呈圓弧形,這是因為地球本身是球形,光線沿直線傳播時投影為圓形,由此可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5)銀河系由數千億顆恒星及星際物質組成,恒星是星系的基本構成單元。模型中米粒的大量分布和獨立存在,符合恒星在銀河系中的特征 —— 數量眾多且各自發光。恒星是銀河系的主要組成部分,米粒的密集排列可模擬恒星在星系中的分布。A正確。
(6)銀河系的所有恒星圍繞銀河系中心進行旋轉。所以把這些星星“固定”在銀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銀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7)火星登陸需突破地火轉移、進入減速等技術,我國 “天問一號” 于 2021 年實現火星環繞與著陸,但尚未開展航天員載人登陸任務,這屬于未來深空探測目標。D符合題意。
(1)(1)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后,紙帶上有16條折痕。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三條紙帶粘連成一條長紙帶,考慮到疊加部分,最大可以標注到的數字是46。
(2)海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000萬千米,把海王星的位置標記在上述長紙帶45的折痕處,大致是1格代表10000萬千米,按這樣處理數據的方法,距離太陽22800萬千米的火星應該放在折痕2附近。
(3)分析八顆行星在紙帶上的位置,我們可以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均勻,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各不相同,距離太陽越遠,距離相差越大。
(2)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太陽系大家族成員按體積計算,由大到小順序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所以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3)日食可以分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月球處于近處時,月球可以擋住整個太陽,這時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形成日全食。
(4)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處于月球的陰影中,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所以當月球運行到D位置時,可能出現日食現象。發生日食時,陰影部分的輪廓是圓弧形的,這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5)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2000~4000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團、星云以及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用橡皮泥、米粒、膠水等制作了銀河系模型,米粒用來模擬銀河系中的恒星。
(6)銀河系的所有恒星圍繞銀河系中心進行旋轉。所以把這些星星“固定”在銀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銀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7)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天宮”空間站、“嫦娥”系列探月衛星、“玉兔”號月球車、“祝融”號火星車等都順利實施。但目前還未實現航天員登陸火星。
34.(2024六下·蕭山期末)生活中物質的變化。
VC泡騰片是一種含有大量維生素C 的片狀物品,把泡騰片直接放到水中,會產生大量氣 泡,喝起來有種喝汽水的感覺。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小吃,制作冰糖葫蘆一般包括串果、熬糖、蘸糖、冷卻四個步驟。
(1)如圖所示,把VC 泡騰片投入水中,將收集到的氣體倒入燒杯,發現下方的蠟燭比上方的蠟燭先熄滅,說明該氣體具有      的性質。
(2)根據這種氣體的特征進行檢索,這種氣體最有可能是   。
物質名稱 顏色 氣味 可燃性 輕重
二氧化碳 無色 無味 不支持燃燒 比空氣重
氧氣 無色 無味 能幫助燃燒 比空氣重
氫氣 無色 無味 能燃燒 比空氣輕
氮氣 無色 無味 不支持燃燒 比空氣輕
(3)VC泡騰片放入水中產生的氣體與(  )混合產生的氣體有相同的性質。
A.小蘇打和水 B.食鹽和白醋
C.小蘇打和白醋 D.食鹽和水
(4)在紫甘藍上滴加VC 泡騰水,發現它變成了紅色,將紫甘藍浸泡在(  )中,它也會變紅色。
A.清水 B.肥皂水 C.白醋 D.小蘇打溶液
(5)制作冰糖葫蘆時,把白糖與水倒入鍋中,用猛火熬20分鐘后,水明顯變少,這是因為水變成了( ?。?。
A.糖漿 B.水蒸氣 C.二氧化碳 D.冰
(6)加熱白糖會發生一系列變化,(  )不屬于化學變化時伴隨的現象。
A.白糖顆粒熔化成液態糖 B.液態白糖變焦黃
C.冒出濃煙 D.勺子里殘留黑色物質
(7)白糖在加熱過程中,會冒出細小密集的氣泡,冒泡說明( ?。?br/>A.有氣體產生 B.有氧氣產生
C.白糖變成了碳 D.固態的白糖變成了氣態
(8)食物進入我們體內,經歷復雜但平穩的  ?。ㄌ睢拔锢怼被颉盎瘜W”)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要的能量。
【答案】(1)比空氣重;不支持燃燒
(2)二氧化碳
(3)C
(4)C
(5)B
(6)A
(7)A
(8)化學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1)將收集到的氣體倒入燒杯,下方的蠟燭比上方的蠟燭先熄滅,說明該氣體比空氣重;而且氣體倒入燒杯,蠟燭都熄滅了,說明該氣體不支持燃燒。
(2)通過表中數據可知,二氧化碳氣體符合特征。
(3)VC 泡騰片遇水反應產生的氣體為二氧化碳(CO2),其性質是密度比空氣大、不支持燃燒。小蘇打(碳酸氫鈉)與白醋(醋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與 VC 泡騰片產氣一致,C符合題意。
(4)紫甘藍含花青素,遇酸性溶液變紅,遇堿性溶液變藍或綠。VC 泡騰水含維生素 C,呈酸性,滴加后紫甘藍變紅。白醋是醋酸溶液,顯酸性,浸泡紫甘藍會使其變紅。C正確。
(5)白糖與水熬煮時,猛火加熱使水溫升高至沸點(100℃),液態水持續汽化,轉化為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導致水量明顯減少。水變成水蒸氣屬于汽化現象,符合熬糖時水分蒸發的實際過程。B正確。
(6)加熱白糖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液態白糖變焦黃、冒出濃煙、勺子里殘留黑色物質都屬于化學變化時伴隨的現象;白糖顆粒熔化成液態糖屬于物理變化時伴隨的現象。
(7)白糖(蔗糖)加熱時,溫度升高導致分子運動加劇,首先發生熔化(固態變液態),繼續加熱會引發分解反應。冒泡現象是由于分解過程中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氣等氣體,氣體逸出形成氣泡。冒泡是氣體產生并逸出的直觀表現,符合化學變化特征。A正確。
(8)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我們人體中也會發生化學變化,比如食物的消化等。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
(1)將收集到的氣體倒入燒杯,下方的蠟燭比上方的蠟燭先熄滅,說明該氣體比空氣重;而且氣體倒入燒杯,蠟燭都熄滅了,說明該氣體不支持燃燒。
(2)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不支持燃燒的氣體,且比同體積的空氣重的一種氣體。
(3)VC泡騰片放入水中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也是二氧化碳。
(4)紫甘藍試劑里有一種獨特的物質:花色素 ,它遇到堿會變成綠色,遇到酸會變成紅色。在紫甘藍上滴加VC泡騰水,發現它變成了紅色,說明VC泡騰水是酸性物質;白醋也是酸性物質,所以將紫甘藍浸泡在白醋中,它也會變紅色。
(5)在常溫下,水會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中,這種現象叫做蒸發。在這個過程中,水從液態變成氣態。制作冰糖葫蘆時,把白糖與水倒入鍋中,用猛火熬20分鐘后,水明顯變少,這是因為水吸熱蒸發變成了水蒸氣。
(6)加熱白糖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液態白糖變焦黃、冒出濃煙、勺子里殘留黑色物質都屬于化學變化時伴隨的現象;白糖顆粒熔化成液態糖屬于物理變化時伴隨的現象。
(7)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白糖在加熱過程中,會冒出細小密集的氣泡,冒泡說明有氣體產生。
(8)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我們人體中也會發生化學變化,比如食物的消化等。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
1 / 1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六下·蕭山期末)工程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設計和使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  )
2.(2024六下·蕭山期末)一個物體上大下小、上輕下重,它就不容易倒。(  )
3.(2024六下·蕭山期末)工程建設是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的,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
4.(2024六下·蕭山期末)對塔臺模型進行評估后,表示建造塔臺工程就完成了。(  )
5.(2024六下·蕭山期末)人的相貌特征、血型等方面存在著遺傳和變異現象。(  )
6.(2024六下·蕭山期末)正因為有了遺傳和變異,自然界才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植物。(  )
7.(2024六下·蕭山期末)生活中的指紋鎖是利用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指紋開鎖。(  )
8.(2024六下·蕭山期末)太陽處于宇宙的中心位置,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
9.(2024六下·蕭山期末)北斗七星是大能座的明顯標志,組成斗狀的七顆星離我們的距離相同。(  )
10.(2024六下·蕭山期末)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恒星在誕生,同時也有許多恒星在消亡。(  )
11.(2024六下·蕭山期末)我們可以用活動觀星盤去空曠的地方認識天上的星座。(  )
12.(2024六下·蕭山期末)白砂糖和食鹽在水中溶解是發生了化學變化。(  )
13.(2024六下·蕭山期末)物質的變化經常會產生很多現象,例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生成沉淀等。(  )
14.(2024六下·蕭山期末)人類利用化學變化制造出塑料袋,它輕便易攜帶,我們要多使用塑料袋。(  )
15.(2024六下·蕭山期末)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已啟動實施,計劃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
16.(2024六下·蕭山期末)關于住房中的各種系統,說法正確的是( ?。?br/>A.房屋都必須安裝地暖系統
B.采光系統全部用電燈照明,少用自然光
C.洗手間要考慮供水和排水系統
D.不同住房安裝的電路系統是一致的
17.(2024六下·蕭山期末)建造塔臺既要穩固安全,又要價廉物美,根據表格中的信息,最合理的方案是(  ).
塔臺方案編號 成本 安全性 穩固性 美觀度
1號塔臺 2.0萬 一般 一般 優秀
2號塔臺 2.1萬 優秀 優秀 良好
3號塔臺 2. 2萬 良好 良好 優秀
4號塔臺 2.3萬 良好 優秀 優秀
A.1號塔臺 B.2號塔臺 C.3號塔臺 D.4號塔臺
18.(2024六下·蕭山期末)塔臺模型制作時,最有可能導致它承重能力差的因素( ?。?。
A.采用正方形結構 B.采用三角形結構
C.立柱等高 D.接口處固定牢固
19.(2024六下·蕭山期末)塔臺制作過程中,同學們使用剪刀剪斷吸管,剪刀是(  )兩種簡單機械的組合。
A.杠桿和滑輪 B.輪軸和斜面 C.杠桿和斜面 D.輪軸和杠桿
20.(2024六下·蕭山期末)調查校園生物,通常的順序是(  ).
①制定調查方案 ②分區域調查 ③明確調查任務 ④匯總調查結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21.(2024六下·蕭山期末)根據三位同學的記錄,我們可以推測(  )。 甲:教學樓沒有發現小鳥的蹤跡。乙:樹枝上有鳥巢,花壇中有鳥糞。丙:操場上發現兩根鳥的羽毛。
A.有鳥即將來到校園 B.曾經有鳥在校園中活動
C.校園中沒有出現過鳥 D.校園中有蜘蛛
22.(2024六下·蕭山期末)下列古生物化石中,三葉蟲化石是( ?。?。
A. B.
C. D.
23.(2024六下·蕭山期末)在校園生物大搜索中,要清晰地觀察到蚜蟲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建議用( )觀察。
A.肉眼 B.放大鏡 C.光學顯微鏡 D.天文望遠鏡
24.(2024六下·蕭山期末)在太陽系中,與地球相鄰的行星是(  )。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火星 C.火星和木星 D.木星和土星
25.(2024六下·蕭山期末)夏季是觀察星座的好季節,其中構成“夏季大三角”之一的天津四屬于(  )座。
A.天鵝 B.天鷹 C.天琴 D.獵戶
26.(2024六下·蕭山期末)2021年5月,“祝融號”安全到達某行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它到達的行星是(  )。
A.月球 B.火星 C.水星 D.金星
27.(2024六下·蕭山期末)下列示意圖最接近地球真實運動的是( ?。?。
A. B.
C. D.
28.(2024六下·蕭山期末)下列成語所描述的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br/>A.刻舟求劍 B.百煉成鋼 C.以卵擊石 D.木已成舟
29.(2024六下·蕭山期末)大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  )。
A.微生物 B.地球內部 C.太陽輻射 D.綠色植物
30.(2024六下·蕭山期末)科學課堂中我們做了很多實驗,下列屬于對比實驗的是( ?。?br/>A.觀察微小生物 B.小蘇打和白醋混合
C.地球模型 D.比較鐵釘生銹快慢
31.(2024六下·蕭山期末)古代瞭望塔模型制作。
如圖所示的瞭望塔是一種古老的建筑,古時候用于觀察周圍敵情、監視天氣、傳遞信息等,六年級同學準備制作一個瞭望塔模型。
(1)瞭望塔模型建造的一般過程是( ?。?br/>A.設計一制作一測試一評估和改進
B.制作一設計一評估和改進—測試
C.設計—測試—評估和改進—制作
D.測試—評估和改進—設計—制作
(2)在瞭望塔模型的設計過程中,下列做法不合適的是( ?。?br/>A.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創意與構想
B.既考慮項目的可行性,也考慮安全性
C.將模型的高大、美觀作為設計的首要目標
D.每個成員有明確分工和合理的時間安排
(3)建造瞭望塔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 ?。?br/>A.讓人參觀
B.測試設計的可實施性,避免損失
C.工程師的興趣愛好
D.使竟標講解更如直觀
(4)在建造瞭望塔模型的過程中,合理的說法是( ?。?。
A.接口處的膠帶越多越好
B.模型的尺寸必須要和真實的塔臺一樣高
C.建造瞭望塔只需要考慮承重
D.利用框架結構,可以提高模型的牢固程度
(5)瞭望塔模型的性能可以用什么方法測試,請把相關內容連線。
抗風能力 用尺子測量模型
承重能力 用電風扇吹模型
抗震能力 重物壓在模型頂瑞
塔臺高度 用地震模擬器震動模型
(6)要檢驗瞭望塔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要求,下列最有效的方法是( ?。?。
A.設計 B.測試 C.觀察 D.評估
(7)如果設計的瞭望塔模型沒有通過測試,那么接下來最合適的做法是( ?。?。
A.放棄這項設計活動
B.降低設計要求,讓自己的設計能通過測試
C.發現問題,修改設計,完善作品
D.放棄原設計,重新設計一個新的方案
(8)中國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一代代無私奉獻的科學家,被稱為“中國天眼”之父的科學家是( ?。?。
A.鐘揚 B.馬世駿 C.達爾文 D.南仁東
(9) “神舟”飛天,“天問”探火,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我國各類工程正在加速建設,請再列舉我國的兩項重大工程。
   
32.(2024六下·蕭山期末)保護生物多樣性。
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設立了三 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1)在國家公園進行生物大搜索時,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禁止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
B.對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進行調查
C.把不認識的生物畫下來或拍照
D.發現不認識的小動物,可以抓來進行研究
(2)對于制作國家公園生物分布圖,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br/>A.國家公園生物種類繁多,可以用“圖注加編號”的方式繪制
B.只要考察國家公園的一小塊區域就可推測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
C.繪制國家公園生物分布圖前, 一定要實地考察
D.可以用不同顏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種類
(3)三江源國家公園里有多種植物,按莖的特點分為草質莖和木質莖,這種分類方法叫(  )。
A.交叉分類法 B.樹狀分類法 C.二歧分類法 D.統計分類法
(4)國寶大能貓以標志性的黑白毛色為人們熟知,后代與親代都是黑白毛色,這是生物的(  )現象。
A.遺傳 B.變異 C.進化 D.變色
(5)考察國家公園時,發現如圖所示的動物牙齒,可推測它是(  )。
A.植食動物 B.肉食動物 C.雜食動物 D.嚙齒動物
(6)穿行在海南熱帶雨林中,沿途能看到多種奇特的動物,和螞蟻屬于同一類的是(  )。
A.緋胸鸚鵡 B.金斑喙風蝶 C.穿山甲 D.長臂猿
(7)如圖所示,在國家公園的一片三葉草叢中,發現了一株“四葉草”。據統計大概10萬株三葉草中,會有一株長出四片葉子,這是由于(  )緣故。
A.遺傳 B.雜交 C.變異 D.克隆
(8)生物學家在考察國家公園時發現( ?。?。
A.古代生物和現在的生物沒有什么區別
B.不同時期地球環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
C.生物進化與遺傳、變異無關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確統計古生物的數最
(9)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
下列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正確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護區②建立動物精子庫③建立植物種子庫④頒布相關法律法規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有人提出“亂砍濫伐國家公園的樹木會破壞生物多樣性”。你支持這種觀點嗎?寫出你的理由。
   
33.(2024六下·蕭山期末)神秘宇宙大揭秘。
科技館內空間感十足的星球模型喚醒了我們對浩瀚宇宙的無盡暢想,六年級同學準備借助 模型對浩瀚神秘的宇宙進行探索。
(1)為了研究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關系,同學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然后將紙帶粘連成一條長紙帶,并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
(1)如果將長紙帶的最左邊標記為0,在每個折痕處(包括兩條紙帶的連接處)依次標記數字,紙帶的最右端應標記為   。
(2)海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000萬千米,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22800萬千米,如果把海王星的位置標記在上述長紙帶45的折痕處,那么火星應該標記在   。
A.折痕22附近 B.折痕23附近 C.折痕2附近 D.折痕0-1之間
(3)分析八顆行星在紙帶上的位置,我們可以發現   。
A.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均勻 B.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均勻
C.地球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D.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近的行星,與鄰近行星的距離遠
(2)為了研究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大小關系,同學用橡皮泥來制作八大行星,體積最大的行星是( ?。?br/>A.地球 B.水星 C.火星 D.木星
(3)如圖所示,當b移動到離a很近的位置,此時模擬的是(  )的現象。
A.日偏食 B.日全食 C.日環食 D.月全食
(4)如圖所示,當月球運行到  ?。ㄌ钚蛱枺┪恢脮r,可能出現日食現象。發生日食時,陰影部分的輪廓是圓弧形的,這可以證明  ?。ㄌ蠲Q)是球形的。
(5)如圖所示,用橡皮泥、米粒、膠水等制作了銀河系模型,米粒用來模擬銀河系中的( ?。?。
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彗星
(6)制作銀河系模型時,用膠水梅米粒固定,可以使米粒不掉落。那么把這些星星“固定”在銀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 ?。?br/>A.星星間相互的引力 B.太陽的引力
C.銀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D.河外星系的引力
(7)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目前還未實現的是( ?。?。
A.“嫦娥系列”探月衛星 B.“天宮”空間站
C.“玉兔號”月球車 D.航天員登陸火星
34.(2024六下·蕭山期末)生活中物質的變化。
VC泡騰片是一種含有大量維生素C 的片狀物品,把泡騰片直接放到水中,會產生大量氣 泡,喝起來有種喝汽水的感覺。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小吃,制作冰糖葫蘆一般包括串果、熬糖、蘸糖、冷卻四個步驟。
(1)如圖所示,把VC 泡騰片投入水中,將收集到的氣體倒入燒杯,發現下方的蠟燭比上方的蠟燭先熄滅,說明該氣體具有      的性質。
(2)根據這種氣體的特征進行檢索,這種氣體最有可能是   。
物質名稱 顏色 氣味 可燃性 輕重
二氧化碳 無色 無味 不支持燃燒 比空氣重
氧氣 無色 無味 能幫助燃燒 比空氣重
氫氣 無色 無味 能燃燒 比空氣輕
氮氣 無色 無味 不支持燃燒 比空氣輕
(3)VC泡騰片放入水中產生的氣體與(  )混合產生的氣體有相同的性質。
A.小蘇打和水 B.食鹽和白醋
C.小蘇打和白醋 D.食鹽和水
(4)在紫甘藍上滴加VC 泡騰水,發現它變成了紅色,將紫甘藍浸泡在( ?。┲?,它也會變紅色。
A.清水 B.肥皂水 C.白醋 D.小蘇打溶液
(5)制作冰糖葫蘆時,把白糖與水倒入鍋中,用猛火熬20分鐘后,水明顯變少,這是因為水變成了(  )。
A.糖漿 B.水蒸氣 C.二氧化碳 D.冰
(6)加熱白糖會發生一系列變化,(  )不屬于化學變化時伴隨的現象。
A.白糖顆粒熔化成液態糖 B.液態白糖變焦黃
C.冒出濃煙 D.勺子里殘留黑色物質
(7)白糖在加熱過程中,會冒出細小密集的氣泡,冒泡說明(  )。
A.有氣體產生 B.有氧氣產生
C.白糖變成了碳 D.固態的白糖變成了氣態
(8)食物進入我們體內,經歷復雜但平穩的  ?。ㄌ睢拔锢怼被颉盎瘜W”)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要的能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確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的核心定義是通過設計與應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并制造產品,以滿足人類需求的系統性活動。其涵蓋規劃、設計、制造、實施等多個環節,始終圍繞 “解決需求” 這一目標展開,題干表述準確概括了工程的本質特征。
2.【答案】錯誤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判斷物體是否容易傾倒,關鍵在于其穩定性,而穩定性與重心位置密切相關。當物體 “上大下小、上輕下重” 時,重心位置較低,且底部支撐面積較大,這種結構能使物體在受到外力時更易保持平衡,減少傾倒的可能性。例如臺燈、金字塔等常見物體,均通過此類結構設計提升穩定性。
3.【答案】正確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設需在諸多限制條件下開展設計,例如成本預算、材料性能、環境要求、技術標準、安全規范等,必須綜合考量這些因素才能實現項目的可行性與合理性。若忽視某一限制條件,可能導致工程無法落地或存在安全隱患。題干表述準確反映了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
4.【答案】錯誤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對塔臺模型進行評估后,并不意味著建造塔臺的工程就完成了。評估的目的是發現模型存在的問題,之后需要根據評估結果對模型進行改進和優化,可能還需要重新制作或調整部分結構,直到滿足設計要求。只有經過改進并確認合格后,整個工程才算基本完成。
5.【答案】正確
【知識點】變異;遺傳
【解析】【分析】人的相貌特征、血型等由基因決定,親代通過生殖細胞將基因傳遞給子代,使子代具有與親代相似的特征,這是遺傳現象;同時,子代與親代、子代個體之間也會存在差異,如血型可能出現孟德爾遺傳規律中的變異情況,相貌細節也可能因基因重組等產生不同。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
6.【答案】正確
【知識點】變異;遺傳
【解析】【分析】遺傳使植物的優良性狀得以延續,保證物種穩定性;變異則產生新的性狀組合,為物種進化提供原材料。不同植物在遺傳基礎上發生變異,經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形成了形態、結構、功能各異的種類。若無遺傳,變異無法積累傳承;若無變異,植物性狀單一無法分化。題干表述符合生物學規律。
7.【答案】正確
【知識點】觀察我們的身體
【解析】【分析】指紋鎖的工作原理正是基于每個人指紋的唯一性。指紋上的紋路、節點等特征具有高度特異性,幾乎不存在兩個指紋完全相同的人,且這些特征在人的一生中相對穩定。指紋鎖通過掃描和比對用戶指紋信息來驗證身份,這種唯一性和穩定性使其成為可靠的生物識別技術。
8.【答案】錯誤
【知識點】太陽系
【解析】【分析】“太陽處于宇宙的中心位置” 這一說法錯誤。現代天文學表明,宇宙沒有明確的中心,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圍繞太陽公轉。日心說雖推翻了地心說,但宇宙并非以太陽為中心,它是無限且無中心的。
9.【答案】錯誤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顯著標志,這一說法正確,但 “組成斗狀的七顆星離我們的距離相同” 是錯誤的。實際上,北斗七星各星與地球的距離差異較大,例如天樞星距離約 78 光年,天權星約 80 光年,搖光星則約 104 光年。它們只是在天球上投影成斗狀,實際分布在不同的空間位置。
10.【答案】正確
【知識點】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宇宙中恒星的誕生與消亡是持續進行的。星際氣體和塵埃云坍縮形成新恒星,而恒星演化到末期會通過超新星爆發等方式消亡,殘骸可能成為新恒星形成的原料。觀測證據顯示,銀河系內每年約有 1-2 顆恒星誕生,同時老年恒星也在不斷結束演化。這一過程是宇宙物質循環的重要環節。
11.【答案】正確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活動觀星盤是認識星座的常用工具,它通過刻度和旋轉盤設計,能根據觀測時間和地點對應天球坐標,幫助識別星座位置。在空曠地帶使用時,可避開遮擋物,配合觀星盤調整至正確日期、時間,就能將盤上圖案與實際星空對應,直觀認識星座形狀及分布。這種方式簡單有效,適合初學者觀測。
12.【答案】錯誤
【知識點】溶解;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白砂糖和食鹽在水中溶解屬于物理變化。溶解過程中,它們只是以分子或離子形式分散到水中,沒有生成新物質,且通過蒸發水分可重新得到原物質?;瘜W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而此過程未涉及化學鍵斷裂與形成,只是物質的存在狀態發生改變。
13.【答案】正確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物質變化過程中常伴隨多種現象。發光發熱如鎂條燃燒(化學變化),白熾燈發光(物理變化);產生氣體如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化學變化),水沸騰汽化(物理變化);生成沉淀如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反應(化學變化),飽和溶液降溫析出晶體(物理變化)。這些現象可輔助判斷變化類型,但需注意現象并非本質,關鍵看是否生成新物質。
14.【答案】錯誤
【知識點】塑料
【解析】【分析】塑料袋由化學合成材料制成,雖因輕便易攜帶被廣泛使用,但大量使用會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塑料袋難以降解,在自然環境中可留存數百年,破壞土壤結構、威脅生物生存;焚燒處理會釋放有毒氣體,污染空氣。人類應倡導 “限塑”“減塑”,使用環保替代品,而非多使用塑料袋。
15.【答案】正確
【知識點】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于 2023 年正式立項并啟動實施。截至 2025 年 3 月,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等主要飛行產品處于初樣研制階段,各項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計劃在 2030 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所以該說法正確。
16.【答案】C
【知識點】房屋
【解析】【分析】A 錯誤:地暖并非房屋必備系統,南方多數地區住房通常不安裝。
B 錯誤:采光系統應優先利用自然光,電燈照明是補充,而非 “少用自然光”。
C 正確:洗手間需供水(如水龍頭)和排水(如下水道),二者缺一不可。
D 錯誤:不同住房面積、用電需求不同,電路系統設計會有差異(如功率負荷、插座布局)。
17.【答案】B
【知識點】認識工程;塔臺
【解析】【分析】塔臺模型建造要求有:①塔臺高度60厘米;②底部能夠移動;③堅固并有承重能力;④具有抗風抗震能力;⑤節省材料;⑥美觀,設計作品的關鍵是達到堅固、美觀、價廉的平衡。2號塔臺的成本適中,其安全性、穩固性和美觀度都比價好,所以最合理的方案是2號塔臺。
18.【答案】A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A 正確:正方形結構穩定性差,受力時易變形,可能導致承重能力不足。
B 錯誤: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能增強承重能力,是理想選擇。
C 錯誤:立柱等高可使受力均勻分布,有利于提升承重能力。
D 錯誤:接口處固定牢固能避免結構松動,是保證承重的關鍵因素。
19.【答案】C
【知識點】剪刀
【解析】【分析】剪刀是一種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桿的結構特點。鋒利的刀刃和錐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繞著中間的轉軸轉動,可以看作杠桿。
20.【答案】D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科學家研究一個區域的生物多樣性,通常要對這個區域的生物種類進行調查:一是統計一個區域內生物的種類數目,二是統計單位面積內生物的種類數目。所以調查校園生物分三個步驟,按照先后順序,一是明確調查任務,二是制訂調查方案,三是進行實地分區域調查,四是匯總調查結果。
21.【答案】B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A.有鳥即將來到校園,錯誤;根據發現的鳥巢和鳥糞不能推測出未來發生的事情;
B.曾經有鳥在校園中活動,正確;
C.校園中沒有出現過鳥,錯誤;鳥巢和鳥糞、鳥羽都能證明校園中出現過鳥;
D.校園中有蜘蛛,錯誤;材料中沒有提到蜘蛛。
22.【答案】D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三葉蟲是一種已滅絕的節肢動物,其化石典型特征為身體分為頭、胸、尾三部分,背部具有明顯的三葉狀分節,外形多呈橢圓形或卵形,背部有凸起的背甲。D正確。
23.【答案】B
【知識點】放大鏡
【解析】【分析】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顯現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人們獲得更多的信息。蚜蟲的體積較小,在校園生物大搜索中,要清晰地觀察到蚜蟲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建議用放大鏡觀察。
24.【答案】B
【知識點】太陽系
【解析】【分析】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八大行星中,與地球相鄰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25.【答案】A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觀察星座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其中有三顆亮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人們稱之為“夏季大三角”,這三顆星分別是: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它們分別屬于天鵝座、天琴座和天鷹座。
26.【答案】B
【知識點】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已于2020年7月23日由“長征五號”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航行時長約10個月。2021年5月14日,“天問一號”成功與祝融號火星車分離,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開啟我國的火星探測之旅。2021年5月15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著陸于火星,同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始巡視探測。
27.【答案】C
【知識點】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
【解析】【分析】我們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由于地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主要包括自轉和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地球的自轉使得地球上的物體每天經歷一次日出和日落,而公轉則導致四季變化、晝夜長短變化等現象 。球的自轉和公轉會出現不同的現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轉,還在圍著太陽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所以C最接近地球真實運動。
28.【答案】B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是是否產生新物質??讨矍髣Α⒁月褤羰?、木已成舟都只是形態上發生了變化,并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百煉成鋼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29.【答案】D
【知識點】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綠色植物的葉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過吸收陽光,在綠葉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養分,同時放出氧氣,這就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大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綠色植物。
30.【答案】D
【知識點】對比實驗
【解析】【分析】A 錯誤:觀察微小生物屬于單純的觀察實驗,無變量對比。
B 錯誤:小蘇打與白醋混合是探究反應現象的驗證性實驗,未設置對照。
C 錯誤:地球模型制作屬于模擬實驗,不涉及變量對比。
D 正確:比較鐵釘生銹快慢需設置不同條件(如干燥、潮濕、接觸酸等),通過對照分析變量(如水、氧氣等)對生銹的影響,屬于典型的對比實驗。
31.【答案】(1)A
(2)C
(3)B
(4)D
(5)
(6)B
(7)C
(8)D
(9)嫦娥探月工程,玉兔號月球車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1)模型制作需遵循 “設計先行,逐步優化” 的邏輯。首先設計方案,明確結構和功能;再按設計制作模型;完成后測試承重、穩定性等性能;最后根據測試結果評估和改進。
(2)A 合適:圖文結合能清晰表達創意,是設計常用方法。B 合適:可行性與安全性是設計的基本前提,需優先考慮。C 不合適:瞭望塔的核心功能是 “觀察與穩定”,高大美觀需在功能(如結構穩固、視野開闊)之后考慮,首要目標應為實用性。D 合適:分工與時間規劃是團隊設計的效率保障。
(3)工程設計中,模型制作的核心目的是驗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A 錯誤:參觀并非工程模型的主要功能。B 正確:通過模型測試結構穩定性、材料適用性等,可提前發現設計缺陷,避免實際建造中的損失,符合工程邏輯。C 錯誤:興趣愛好與工程設計的嚴謹性無關。D 錯誤:競標講解的直觀性是模型的附加價值,非主要目的。
(4)框架結構通過三角形等穩定結構分散受力,能有效提高模型牢固程度,是工程設計中的常用方法。
(5)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它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癸L能力用電風扇吹模型;承重能力重物壓在模型頂瑞;抗震能力用地震模擬器震動模型;塔臺高度用尺子測量模型;
(6)通過測試(如承重測試、抗風測試、穩定性測試等)可直接獲取模型性能數據,是檢驗工程要求的核心環節。
(7)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如果設計的瞭望塔模型沒有通過測試,那么接下來最合適的做法是發現問題,修改設計,完善作品。
(8)南仁東是中國天文學家,主導 “中國天眼”(FAST)的選址、設計和建造,被譽為 “中國天眼之父”。
(9)工程建設需要運用相關科學知識以及技術的支撐來完成,建設工程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推動了技術的發展。工程與技術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每項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學原理,應用了大量的科學技術,沒有科學技術的支撐,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如:嫦娥探月工程,玉兔號月球車等。
(1)設計制作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制訂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所以瞭望塔模型建造一般流程是:設計一制作一測試一評估和改進。
(2)A.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創意與構想,做法正確。
B.既考慮項目的可行性,也考慮安全性,做法正確。
C.將模型的高大、美觀作為設計的首要目標,做法錯誤,瞭望塔要能夠讓人站在上面,說明承重性、高度和安全性是項目的重要要求。
D.每個成員有明確分工和合理的時間安排,做法正確。
(3)制作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制作模型來測試設計的可實施性,避免損失,它對于學生體驗技術設計的完整過程,實現設計從方案到產品的轉化具有重要作用。
(4)A.接口處的膠帶越多越好,說法不合理,在固定接口的時候,除了要確定牢固之外,還要節省成本,膠帶數量不能過多。
B.模型的尺寸必須要和真實的塔臺一樣高,說法不合理,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它允許工程師以較小規模測試設計而無需直接構建全尺寸的結構。
C.建造瞭望塔只需要考慮承重,說法不合理,建造塔臺時不僅要考慮承重能力,還要考慮其他多個因素。如結構穩定性、功能性、耐久性、 安全、美觀性等。
D.利用框架結構,可以提高模型的牢固程度,說法合理。
(5)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它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抗風能力用電風扇吹模型;承重能力重物壓在模型頂瑞;抗震能力用地震模擬器震動模型;塔臺高度用尺子測量模型;
(6)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它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要檢驗瞭望塔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最有效的方法是測試。
(7)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如果設計的瞭望塔模型沒有通過測試,那么接下來最合適的做法是發現問題,修改設計,完善作品。
(8)2016年9月25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由南仁東先生等科學家們主持設計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FAST )坐落于我國貴州省。
(9)工程建設需要運用相關科學知識以及技術的支撐來完成,建設工程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推動了技術的發展。工程與技術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每項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學原理,應用了大量的科學技術,沒有科學技術的支撐,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如:嫦娥探月工程,玉兔號月球車等。
32.【答案】(1)D
(2)B
(3)C
(4)A
(5)A
(6)B
(7)C
(8)B
(9)D
(10)支持因為植物為動物提供生存環境,養料等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就等于保護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就是保護人類自身。我們要自覺行動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物質財富,使生物多樣性的持續利用與加快經濟發展有機結合,使地球成為人類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1)捕捉不認識的小動物可能對其造成傷害,甚至破壞局部生態平衡,違背保護地 “不干預生物自然生存” 的原則。
(2)僅考察一小塊區域無法代表整個公園的生物分布(如地形、氣候差異可能導致物種分布不均),該做法違背樣本代表性原則,結論缺乏科學性。B符合題意。
(3)二歧分類法將事物按一對相對特征逐級分為兩類(如莖為草質或木質),題干符合 “非此即彼” 的二分邏輯。C正確。
(4)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大熊貓后代與親代都是黑白毛色,這是生物的遺傳現象。
(5)肉食動物牙齒具有典型特征:犬齒尖銳粗壯(撕裂肌肉),門齒較小,臼齒邊緣鋒利(剪切骨骼)。圖示牙齒符合肉食動物犬齒和裂齒的形態。
(6)金斑喙風蝶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與螞蟻同綱,身體均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具三對足,B符合題意。
(7)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做變異;大概10萬株三葉草中,會有一株長出四片葉子,這是變異現象。
(8)地球環境的變遷(如氣候、地質變化)驅動生物適應性進化,不同時期的環境差異導致物種組成不同,B符合生物進化理論。
(9)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建立動物精子庫、頒布相關法律法規都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0)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及其遺傳變異和生態系統的復雜性總稱。植物為動物提供生存環境,養料等,所以亂砍濫伐國家公園的樹木會影響動物,從而破壞生物多樣性。
(1)A.禁止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正確;
B.把不認識的生物畫下來或拍照,正確;
C.對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進行調查,正確;
D.發現不認識的小動物,可以抓來進行研究,錯誤;發現不認識的小動物,我們可以畫下來或拍照,但是不能捕捉它們。
(2)A.國家公園生物種類繁多,可以用“圖注加編號”的方式繪制,正確;
B.只要考察國家公園的一小塊區域就可推測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錯誤;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環境不同,所以要分區域進行考察;
C.繪制國家公園生物分布圖前, 一定要實地考察,正確;
D.可以用不同顏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種類,正確。
(3)二歧分類法是一種科學的分類法,它確定一個標準,將不同種類的生物按這個標準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到不能再分為止。所以三江源國家公園里有多種植物,按莖的特點分為草質莖和木質莖,這種分類方法叫二歧分類法。
(4)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大熊貓后代與親代都是黑白毛色,這是生物的遺傳現象。
(5)食草動物牙齒平整,食肉動物牙齒尖銳鋒利。圖中的動物牙齒平整,所以可推測它是植食動物。
(6)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準,動物根據身體構造可以分為昆蟲、魚類、爬行動物等。螞蟻和金斑喙風蝶屬于昆蟲,緋胸鸚鵡屬于鳥類,穿山甲和長臂猿屬于哺乳動物。
(7)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做變異;大概10萬株三葉草中,會有一株長出四片葉子,這是變異現象。
(8)A.古代生物和現在的生物沒有什么區別,錯誤;古代生物和現在的生物差異很大;
B.不同時期地球環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正確;
C.生物進化與遺傳、變異無關,錯誤;生物進化與遺傳和變異有關,遺傳使物種得以延續,變異則使物種不斷進化;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確統計古生物的數量,錯誤;通過化石只能推測數量,不能精確統計古生物的數量。
(9)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建立動物精子庫、頒布相關法律法規都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0)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及其遺傳變異和生態系統的復雜性總稱。植物為動物提供生存環境,養料等,所以亂砍濫伐國家公園的樹木會影響動物,從而破壞生物多樣性。
33.【答案】(1)46;C;B
(2)D
(3)B
(4)月球;A
(5)C
(6)C
(7)D
【知識點】太陽系
【解析】【分析】太陽系大家族成員按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1)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后,紙帶上有16條折痕。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三條紙帶粘連成一條長紙帶,考慮到疊加部分,最大可以標注到的數字是46。
(2)海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000萬千米,把海王星的位置標記在上述長紙帶45的折痕處,大致是1格代表10000萬千米,按這樣處理數據的方法,距離太陽22800萬千米的火星應該放在折痕2附近。
(3)分析八顆行星在紙帶上的位置,我們可以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均勻,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各不相同,距離太陽越遠,距離相差越大。
(2)太陽系中行星體積由大到小排序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其中: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直徑約 14.3 萬千米,體積相當于地球的 1300 多倍,其氣態巨行星的性質使其擁有龐大的體積。
(3)日食可以分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月球處于近處時,月球可以擋住整個太陽,這時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形成日全食。
(4)日食發生時,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遮擋太陽光形成陰影,日食時地球陰影呈圓弧形,這是因為地球本身是球形,光線沿直線傳播時投影為圓形,由此可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5)銀河系由數千億顆恒星及星際物質組成,恒星是星系的基本構成單元。模型中米粒的大量分布和獨立存在,符合恒星在銀河系中的特征 —— 數量眾多且各自發光。恒星是銀河系的主要組成部分,米粒的密集排列可模擬恒星在星系中的分布。A正確。
(6)銀河系的所有恒星圍繞銀河系中心進行旋轉。所以把這些星星“固定”在銀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銀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7)火星登陸需突破地火轉移、進入減速等技術,我國 “天問一號” 于 2021 年實現火星環繞與著陸,但尚未開展航天員載人登陸任務,這屬于未來深空探測目標。D符合題意。
(1)(1)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后,紙帶上有16條折痕。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三條紙帶粘連成一條長紙帶,考慮到疊加部分,最大可以標注到的數字是46。
(2)海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000萬千米,把海王星的位置標記在上述長紙帶45的折痕處,大致是1格代表10000萬千米,按這樣處理數據的方法,距離太陽22800萬千米的火星應該放在折痕2附近。
(3)分析八顆行星在紙帶上的位置,我們可以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均勻,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各不相同,距離太陽越遠,距離相差越大。
(2)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太陽系大家族成員按體積計算,由大到小順序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所以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3)日食可以分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月球處于近處時,月球可以擋住整個太陽,這時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形成日全食。
(4)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處于月球的陰影中,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所以當月球運行到D位置時,可能出現日食現象。發生日食時,陰影部分的輪廓是圓弧形的,這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5)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2000~4000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團、星云以及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用橡皮泥、米粒、膠水等制作了銀河系模型,米粒用來模擬銀河系中的恒星。
(6)銀河系的所有恒星圍繞銀河系中心進行旋轉。所以把這些星星“固定”在銀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銀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7)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吧裰邸毕盗休d人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天宮”空間站、“嫦娥”系列探月衛星、“玉兔”號月球車、“祝融”號火星車等都順利實施。但目前還未實現航天員登陸火星。
34.【答案】(1)比空氣重;不支持燃燒
(2)二氧化碳
(3)C
(4)C
(5)B
(6)A
(7)A
(8)化學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1)將收集到的氣體倒入燒杯,下方的蠟燭比上方的蠟燭先熄滅,說明該氣體比空氣重;而且氣體倒入燒杯,蠟燭都熄滅了,說明該氣體不支持燃燒。
(2)通過表中數據可知,二氧化碳氣體符合特征。
(3)VC 泡騰片遇水反應產生的氣體為二氧化碳(CO2),其性質是密度比空氣大、不支持燃燒。小蘇打(碳酸氫鈉)與白醋(醋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與 VC 泡騰片產氣一致,C符合題意。
(4)紫甘藍含花青素,遇酸性溶液變紅,遇堿性溶液變藍或綠。VC 泡騰水含維生素 C,呈酸性,滴加后紫甘藍變紅。白醋是醋酸溶液,顯酸性,浸泡紫甘藍會使其變紅。C正確。
(5)白糖與水熬煮時,猛火加熱使水溫升高至沸點(100℃),液態水持續汽化,轉化為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導致水量明顯減少。水變成水蒸氣屬于汽化現象,符合熬糖時水分蒸發的實際過程。B正確。
(6)加熱白糖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液態白糖變焦黃、冒出濃煙、勺子里殘留黑色物質都屬于化學變化時伴隨的現象;白糖顆粒熔化成液態糖屬于物理變化時伴隨的現象。
(7)白糖(蔗糖)加熱時,溫度升高導致分子運動加劇,首先發生熔化(固態變液態),繼續加熱會引發分解反應。冒泡現象是由于分解過程中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氣等氣體,氣體逸出形成氣泡。冒泡是氣體產生并逸出的直觀表現,符合化學變化特征。A正確。
(8)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我們人體中也會發生化學變化,比如食物的消化等。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
(1)將收集到的氣體倒入燒杯,下方的蠟燭比上方的蠟燭先熄滅,說明該氣體比空氣重;而且氣體倒入燒杯,蠟燭都熄滅了,說明該氣體不支持燃燒。
(2)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不支持燃燒的氣體,且比同體積的空氣重的一種氣體。
(3)VC泡騰片放入水中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也是二氧化碳。
(4)紫甘藍試劑里有一種獨特的物質:花色素 ,它遇到堿會變成綠色,遇到酸會變成紅色。在紫甘藍上滴加VC泡騰水,發現它變成了紅色,說明VC泡騰水是酸性物質;白醋也是酸性物質,所以將紫甘藍浸泡在白醋中,它也會變紅色。
(5)在常溫下,水會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中,這種現象叫做蒸發。在這個過程中,水從液態變成氣態。制作冰糖葫蘆時,把白糖與水倒入鍋中,用猛火熬20分鐘后,水明顯變少,這是因為水吸熱蒸發變成了水蒸氣。
(6)加熱白糖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液態白糖變焦黃、冒出濃煙、勺子里殘留黑色物質都屬于化學變化時伴隨的現象;白糖顆粒熔化成液態糖屬于物理變化時伴隨的現象。
(7)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白糖在加熱過程中,會冒出細小密集的氣泡,冒泡說明有氣體產生。
(8)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我們人體中也會發生化學變化,比如食物的消化等。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市市| 泉州市| 阜康市| 阳泉市| 平顺县| 大化| 扬州市| 台北市| 车险| 马边| 改则县| 长白| 布尔津县| 白沙| 景宁| 高唐县| 勃利县| 山西省| 玉溪市| 上饶市| 成安县| 石首市| 怀安县| 长沙县| 花莲县| 松阳县| 昭平县| 山西省| 平陆县| 高淳县| 霍邱县| 长宁县| 桂阳县| 元谋县| 岚皋县| 兴文县| 和龙市| 尉犁县| 鹿邑县| 城步|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