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平陽縣中心小學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三下·平陽期末)月相的周期變化是( )。A.一年 B.一個月 C.一周2.(2024三下·平陽期末)蠶寶寶從蠶卵中破殼而出的過程叫做( )。A.出殼 B.羽化 C.孵化3.(2024三下·平陽期末)體育課上50米賽跑,小紅運動速度比小明( )。姓名 運動時間小紅 8秒2小明 9秒A.慢 B.快 C.一樣快4.(2024三下·平陽期末)坐在汽車上時看到窗外的景物向前移動,說明汽車在( )。A.向前行駛 B.保持靜止 C.往后退5.(2024三下·平陽期末)白天,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 ) 。A.西升東落 B.東升西落 C.固定不變6.(2024三下·平陽期末)下列關于影子產生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物體就一定有影子B.有光就一定有影子C.有光源、遮擋物和屏才會有影子7.(2024三下·平陽期末)( )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還是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有一種魚是由他創造出來,并以他的姓來命名的。A.錢學森 B.童第周 C.李四光8.(2024三下·平陽期末)電梯上升的過程中,電梯中的人相對于大樓是( )。A.運動的 B.靜止的 C.無法確定9.(2024三下·平陽期末)小明暑假去海邊時看到岸邊很多帆船出發開往遠方,這個過程中小明最可能看到( )。A.船身先消失 B.船帆先消失 C.整艘船一起消失10.(2024三下·平陽期末)雞蛋的內部結構中,能為胚胎提供新鮮空氣的是( )。A.卵白 B.卵黃 C.氣室11.(2024三下·平陽期末)下列動物的形態結構,與蠶蛾相似的是( )。A.螞蟻B.蜘蛛C.馬陸(千足蟲)12.(2024三下·平陽期末)在第三單元的學習中,我們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是模擬( )的形成。A.月球 B.環形山 C.太陽黑子13.(2024三下·平陽期末)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回到出發地,證實了地球是( )。A.球形的 B.方形的 C.無法判斷14.(2024三下·平陽期末)小愛發現桑樹上有一條蠶幼蟲正在吃桑葉,蠶在吃桑葉時,主要依靠( )。A.口器咀嚼桑葉 B.針吸桑葉 C.牙齒咬桑葉15.(2024三下·平陽期末)下列動物中,( )的繁殖方式為卵生。A.貓 B.雞 C.人類16.(2024三下·平陽期末)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會發生( )的變化。A.由長到短 B.由長到短再到長 C.由短到長再到短17.(2024三下·平陽期末)測量小球運動所需時間時,我們至少要測量3次,主要原因是( )。A.可以訓練秒表的使用B.可以讓結果更準確C.讓大家都有機會做實驗18.(2024三下·平陽期末)通過“數格子”的探究活動,我們知道地球上陸地和海洋面積大小情況是( )。A.海洋面積大B.陸地面積大C.有時海洋面積大,有時陸地面積大19.(2024三下·平陽期末)三年級學生處于人生的( )。A.幼兒時期 B.青少年時期 C.成年時期20.(2024三下·平陽期末)小明在天文雜志中閱讀到太陽系有一顆藍色星球,70%的面積被水覆蓋,這是( )。A.地球 B.水星 C.月球21.(2024三下·平陽期末)在農歷十五這天,小愛和牛牛抬頭看到的月相,會是( )。A. B. C.22.(2024三下·平陽期末)用手電筒照射下列物體,產生的影子很明顯的是( )。A.玻璃 B.鉛筆 C.透明塑料23.(2024三下·平陽期末)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動物的一生都會經歷的階段是( )。A.卵—蛹—幼蟲—成蟲B.出生—生長—繁殖—死亡C.出生—長大—死亡24.(2024三下·平陽期末)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3名宇航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搭載( )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成功。A.神舟十六號 B.神舟十七號 C.神舟十八號25.(2024三下·平陽期末)根據物體的運動方式,給下列物體的運動情況分類(在橫線上只填序號)。①足球在草坪上運動;②箱子被推動;③滑行時輪滑鞋底部的輪子;④溜冰時冰鞋底部的冰刀。(1)滑動: 、 。(2)滾動: 、 。26.(2024三下·平陽期末)根據物體的運動路線,給下列物體分類(在橫線上只填序號)。①摩天輪的座椅②扶梯上的人③無風時從樹上掉落的蘋果④蕩秋千的小孩(1)曲線運動: 、 。(2)直線運動: 、 。27.(2024三下·平陽期末)我是小小工程師。課堂上我們設計、搭建了屬于我們的“過山車”,并與其他小組進行了比賽。(1)設計制作一座“過山車”,正確的步驟是( )。①準備制作材料 ②根據設計圖制作“過山車”③設計“過山車”軌道 ④測試、改進“過山車”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2)在制作“過山車”時,發現需要調整,應該( )。A.已經設計完畢,不能再修改B.直接調整,再修改設計圖C.先修改設計圖,再進行調整(3)為了方便我們準備測量過山車的軌道長度,以下方法不合適的是( )。A.用自己的塑料直尺測量B.用軟尺測量C.用細繩和直尺測量(4)比較不同的小球在同一軌道上運動快慢,我們做了如下實驗。請將表格填寫完整。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值1號小球所用時間 3秒 2秒 4秒 秒2號小球所用時間 7秒 8秒 7秒 秒我的發現 號小球在軌道上運動得更快。(5)為了讓“過山車”某段軌道末端運動速度更快,設計方案比較合理的是( )。A.讓這段軌道坡度變大B.讓這段軌道坡度變小C.讓這段軌道變長(6)如圖所示,軌道末端超出了桌面,小球沖出軌道后掉落地面,它的運動路線是( )。A.甲 B.乙 C.丙28.(2024三下·平陽期末)我是飼養小能。本學期,我們飼養了蠶,了解了蠶的一生。(1)蠶卵很小,為了更好地觀察蠶卵,我們借助的工具是( )。A.鑷子 B.放大鏡 C.筷子(2)蠶養了一段時間后,不再吃桑葉,身體發黃發亮,此時蠶可能( )。A.快要吐絲了 B.快要病死了 C.快要蛻皮了(3)小科把養蠶的過程拍下來,請填寫蠶一生要經歷的不同階段的名稱。(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蠶寶寶身體兩側的小黑點是氣門,用來呼吸。B.蠶蟻比芝麻還要小C.從蟻蠶到吐絲結繭前,蠶共需蛻5次皮。(5)身體較小,觸角黑色,爬行很快,振翅快的是 蛾。(填“雄”或“雌”)(6)蜜蜂、蠶蛾、蜻蜓等動物身體分為 、胸、 三部分,胸部 對足,我們把這類動物稱為昆蟲。29.(2024三下·平陽期末)我是天文愛好者。太陽誕生后,地球和月球也相繼形成。它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已經有幾十億年了。實際上,太陽和月球的大小差異明顯,但從地球上看它們卻差不多大。為此,小鹿和小城準備了材料,打算通過實驗一探究竟。(1)小的圓紙片代表 (填“太陽”、“地球”或“月球”)。(2)開始時,小鹿以相同的距離觀察圓紙片,發現大圓紙片看上去比較大,于是他讓小城只移動大圓紙片,使其遠離小圓紙片,此時在直筒里看的大圓紙片與之前相比 (填“更大”、“更小”或“大小相同”)。(3)在這個模擬實驗中,小鹿和小城發現,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 (填“距離”或“方向”)不同。(4)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相比太陽和月球,地球的不同之處是 (寫出一個)。(5)宇宙中也有光和影,太陽、地球、月球中,你認為( )是光源。A.太陽 B.地球 C.月球(6)我們可以通過( )等渠道,收集月球相關信息并保證科學性。①權威網站查詢 ②專業書籍查閱 ③請教相關教師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月相【解析】【解答】月相的變化周期大約為農歷的一個人,月相的變化是有變化規律的。【分析】月亮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一個月。2.【答案】C【知識點】蠶的一生【解析】【分析】蠶、卵、蠶蛹、蠶蛾是蠶的一生要經歷的四個形態,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蠶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在室溫下,最適合蠶卵孵化的溫度大約是室溫25℃。蠶寶寶從蠶卵中破殼而出的過程,稱為孵化。3.【答案】B【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在50米賽跑中,路程相同,運動時間是判斷速度的關鍵。小紅用時8秒2,小明用時9秒,小紅所用時間更短。根據速度公式(速度 = 路程 ÷ 時間),相同路程下,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因此小紅的運動速度比小明快,故選 B。4.【答案】C【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坐在汽車上觀察窗外景物時,以汽車為參照物,景物的運動方向與汽車的運動方向相反。若看到景物向前移動,說明汽車相對景物在向后運動,即汽車在往后退。若汽車向前行駛,會看到景物向后移動;汽車靜止時,景物相對位置不變,因此選C。5.【答案】B【知識點】地球自轉;地球的公轉【解析】【分析】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不斷自轉,造成了晝夜變化,白天,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東升西落。6.【答案】C【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形成影子的條件是有光源、不透明物體和被投射物質。7.【答案】B【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童第周。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作為我國實驗胚胎學主要創始人,在胚胎學領域貢獻卓著。他成功創造出一種以自己姓氏命名的魚 ——“童魚”,為中國生物科學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8.【答案】A【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判斷物體是否運動需看其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電梯上升時,電梯中的人隨電梯一起向上移動,相對于固定不動的大樓,人的位置在不斷升高,即兩者的相對位置發生了改變,因此人相對于大樓是運動的。9.【答案】B【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解析】【分析】在海邊看到帆船開往遠方,會發現船身先消失,高高的船帆最后消失,設計模擬實驗,只有在球體上能夠再現這種情況,從而判斷地球是一個球體。10.【答案】C【知識點】卵生【解析】【分析】雞蛋內部結構中,氣室位于鈍端,由卵殼膜分隔形成。當雞蛋孵化時,胚胎進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氣,氣室可儲存空氣,通過卵殼上的氣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從而為胚胎發育提供新鮮空氣,是胚胎獲取氧氣的重要結構。11.【答案】A【知識點】昆蟲【解析】【分析】蠶蛾屬于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螞蟻同樣屬于昆蟲,具備昆蟲的典型特征,與蠶蛾形態結構相似。蜘蛛屬于蛛形綱(四對足),馬陸屬于多足綱,均非昆蟲,結構差異較大。故A選項正確。12.【答案】B【知識點】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在第三單元學習中,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是典型的模擬實驗。月球表面布滿環形山,該實驗通過不同球體撞擊沙盤形成類似凹陷坑洞,模擬宇宙中隕石、流星體等天體撞擊月球表面形成環形山的過程,以此幫助理解環形山的成因。13.【答案】A【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解析】【分析】1519年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出發,一直向西航行,3 年后成功返回出發地,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這一壯舉有力地證明了地球是球形的,因為只有球體表面沿一個方向持續航行才會最終回到原點,打破了此前人們對地球形狀的錯誤認知。14.【答案】A【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蠶幼蟲的口器屬于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顎、下顎等結構組成,能夠直接咬碎并咀嚼桑葉。它們通過上顎的開合將桑葉切斷、磨碎,再配合下顎等結構將食物送入口中,這種方式符合其取食葉片的習性,而并非通過針吸或牙齒(蠶無牙齒結構)來進食。15.【答案】B【知識點】卵生【解析】【分析】卵生是指動物通過產卵繁殖后代,胚胎在卵內發育。雞屬于鳥類,母雞會產下雞蛋,雞蛋經過孵化后雛雞破殼而出。而貓是哺乳動物,繁殖方式為胎生,幼崽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成熟后分娩;人類同樣是胎生動物,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取營養直至出生,因此只有雞的繁殖方式為卵生。16.【答案】B【知識點】日影與方向【解析】【分析】一天中,太陽位置隨時間變化,早晨太陽高度低,物體影子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影子最短;傍晚太陽高度再次降低,影子又變長。該變化是太陽東升西落導致的,影子方向也會相應改變,但長度變化規律始終是從長到短再變長,體現了太陽高度角的周期性變化。17.【答案】B【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在測量小球運動時間時,單次測量可能因操作誤差、反應延遲等因素導致結果偏差。多次測量(至少 3 次)后取平均值,能有效減小偶然誤差的影響,使測量結果更接近真實值,這是科學實驗中提高數據準確性的常用方法。而訓練秒表使用或讓多人參與并非該操作的主要目的。18.【答案】A【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解析】【分析】通過 “數格子” 探究活動可知,地球表面約 71% 被海洋覆蓋,陸地面積僅占 29%,即 “七分海洋,三分陸地”。這種面積差異可通過網格統計直觀呈現,海洋所占格子數量遠多于陸地,證實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組成部分,該結論也被地理科學所證實。19.【答案】B【知識點】人的一生【解析】【分析】三年級學生年齡通常在 8-9 歲,屬于人生發展階段中的幼兒時期(3-12 歲左右)。這一階段兒童身體和認知能力持續發展,但尚未進入青春期。青少年時期一般從 12 歲左右開始,成年時期則從 18 歲以后算起,因此三年級學生不符合后兩者的年齡特征,處于幼兒時期的范疇。20.【答案】B【知識點】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個行星,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蓋著。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約占29%,海洋面積約占71%。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太陽系中唯一具有大量液態水的星球。小明在天文雜志上看到的一個天體就是地球。21.【答案】B【知識點】月相【解析】【分析】農歷十五這天,小愛和牛牛抬頭看到的月相是滿月。在農歷十五左右,地球位于太陽和月球之間,月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此時我們能看到整個月球被照亮,呈現出圓形的滿月狀態。滿月時,月亮通常又大又圓,非常明亮,是夜空中一道美麗的景觀。22.【答案】B【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需要物體能阻擋光線傳播。玻璃和透明塑料透光性強,光線可穿透,難以形成明顯影子;而鉛筆是不透明物體,光線照射時會被完全阻擋,在其后方形成清晰的影子。這體現了不透明物體對光的遮擋作用,是影子形成的關鍵條件,因此鉛筆產生的影子最明顯。23.【答案】B【知識點】動物的一生【解析】【分析】動物的生命周期雖因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所有動物一生都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后代、死亡這四個基本階段。選項 A 是部分昆蟲(如蝴蝶)的變態發育過程,并非所有動物共有;選項 C 缺少 “繁殖” 這一維持物種延續的關鍵階段,而繁殖是動物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因此正確答案為 B。24.【答案】C【知識點】探索宇宙【解析】【分析】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將葉光富、李聰、李廣蘇3名航天員順利送入太空,此次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25.【答案】(1)②;④(2)①;③【知識點】運動形式【解析】【分析】滑動指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上接觸面不變地移動,如②箱子推動時底面與地面摩擦滑動,④冰刀與冰面接觸滑動。滾動指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作滾動運動,接觸面不斷改變,如①足球在草坪上滾動前進,③輪滑鞋輪子通過轉動向前移動。(1)滑動運動有:箱子被推動,溜冰時冰鞋底部的冰刀。(2)滾動運動有:足球在草坪上運動,滑行時輪滑鞋底部的輪子。26.【答案】(1)①;④(2)②;③【知識點】直線運動;曲線運動【解析】【分析】曲線運動的物體運動路線為彎曲軌跡。①摩天輪座椅隨輪盤做圓周運動,軌跡為曲線;④蕩秋千的小孩運動軌跡呈弧形,均屬于曲線運動。直線運動的物體沿直線移動。②扶梯上的人隨扶梯做上下直線運動;③蘋果在無風時受重力豎直下落,軌跡為直線,均屬于直線運動。(1)曲線運動:①摩天輪的座椅、④蕩秋千的小孩。(2)直線運動:②扶梯上的人、③無風時從樹上掉落的蘋果。27.【答案】(1)A(2)C(3)A(4)3;7;1(5)A(6)C【知識點】曲線運動;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1)設計制作 “過山車” 時,首先需③設計軌道方案,明確結構和路線;接著①準備材料,確保工具有效;然后②按設計圖搭建軌道;最后④測試過山車運行情況,根據卡頓、脫軌等問題改進,這是符合工程邏輯的流程,先規劃再實施,最后優化,保證作品科學性和可行性。(2)制作 “過山車” 時若需調整,應先在設計圖上修改方案,明確調整方向和細節,再按新設計實施。這樣能確保調整有規劃,避免盲目改動導致結構混亂。若直接調整可能偏離初始邏輯,而拒絕修改則無法優化作品,先改設計圖再調整是科學工程流程的體現,保證修改的系統性和合理性。(3)過山車軌道多為彎曲、不規則形狀,塑料直尺長度有限且無法貼合曲線,測量時需分段操作,易因銜接誤差導致結果不準確。而軟尺可靈活彎曲貼合軌道,細繩與直尺結合能通過細繩模擬軌道形狀再用直尺測量長度,兩種方法均適用于不規則軌跡。塑料直尺更適合直線測量,故A選項不合適。(4)測量的結果應該取平均值。1號時間取值3秒,2號時間取值7秒。1號小球用的時間短,因此1號小球運動的速度快。(5)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速度與坡度密切相關,坡度越大,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越大,物體獲得的加速度越大,末端速度也就更快。若坡度變小,分力減小,速度會變慢;軌道變長雖可能增加運動距離,但速度主要由重力勢能轉化的動能決定,坡度不變時,單純延長軌道對末端速度提升效果不明顯,甚至可能因摩擦損耗更多能量。因此 A 方案更合理。(6)小球沖出軌道后有水平方向的速度,還受到重力的作用,會做曲線運動,軌跡符合丙。(1)設計制作一座“過山車”的步驟是③設計“過山車”軌道①準備制作材料④測試、改進“過山車” ②根據設計圖制作“過山車”。(2)在制作“過山車”時,發現需要調整,應該先修改設計圖,再進行調整。(3)過山車的軌道既有直線也有曲線,不適合用塑料直尺測量。A不合適。(4)測量的結果應該取平均值。1號時間取值3秒,2號時間取值7秒。1號小球用的時間短,因此1號小球運動的速度快。(5)軌道坡度越大,速度會越快。故選A。(6)小球沖出軌道后有水平方向的速度,還受到重力的作用,會做曲線運動,軌跡符合丙。28.【答案】(1)B(2)A(3)(4)C(5)雄(6)頭;腹;三【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蠶蛹;蠶的一生【解析】【分析】(1)蠶卵直徑約 1 毫米,肉眼觀察細節模糊,需借助放大工具。放大鏡能將蠶卵放大數倍,清晰呈現卵的形狀、顏色及表面紋理,是觀察微小物體的常用工具。鑷子主要用于夾取蠶卵,筷子無法起到觀察作用,二者均不具備放大功能,因此B選項最適合。(2)蠶在吐絲前會經歷 “熟蠶” 階段,此時停止進食桑葉,身體發黃發亮,胸部透明,會尋找角落吐絲結繭。若蠶生病,通常會伴隨行動遲緩、身體異常斑點等癥狀,與發黃發亮特征不符;蛻皮前的蠶雖也會暫停進食,但身體多為白色或略帶青色,且頭部會出現透明狀,與 “發黃發亮” 的表現不同。因此A選項正確。(3)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4)蠶從蟻蠶到吐絲結繭前通常蛻皮4次,每次蛻皮后身體長大,稱為 “眠”。蛻4次皮后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故C說法錯誤。(5)雄蛾與雌蛾在形態和行為上有明顯差異。雄蛾身體較小,觸角通常為黑色且呈羽狀,因需快速尋找雌蛾交配,故爬行速度快,振翅頻率高。而雌蛾體型較大,腹部飽滿(含大量卵),行動相對遲緩,振翅速度較慢。(6)蜜蜂、蠶蛾、蜻蜓等動物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三對足,我們把這類動物稱為昆蟲。(1)放大鏡可以放大物體的圖像,蠶卵很小,為了更好地觀察蠶卵,我們借助的工具是放大鏡。(2)蠶養了一段時間后,不再吃桑葉,身體發黃發亮,說明快要吐絲結繭了。(3)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4)蠶寶寶身體兩側的小黑點是氣門,用來呼吸,A正確;蠶蟻比芝麻還要小,B正確;從蟻蠶到吐絲結繭前,蠶共需蛻4次皮,C錯誤。(5)身體較小,觸角黑色,爬行很快,振翅快的是雄蛾。(6)蜜蜂、蠶蛾、蜻蜓等動物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三對足,我們把這類動物稱為昆蟲。29.【答案】(1)月球(2)更小(3)距離(4)地球上有水(5)A(6)C【知識點】觀察太陽、月球;地球家園中有什么【解析】【分析】(1)太陽的直徑約為 139.2 萬千米,月球直徑約 3476 千米,地球直徑約 12742 千米,太陽的實際大小遠大于地球和月球。而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差不多大,是因為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月球到地球距離的 400 倍,太陽的直徑也約為月球的 400 倍,這種距離與大小的比例關系使得它們在天空中看起來大小相近。實驗中用小的圓紙片代表月球,通過調整距離模擬這一現象,能直觀展示視覺效果的成因。(2)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觀察者的距離相關。當物體遠離觀察者時,其視角變小,看起來也會更小。實驗中,大圓紙片代表太陽,小圓紙片代表月球,初始時兩者與觀察者距離相同,大圓紙片因實際尺寸大而看起來更大。當大圓紙片遠離后,其與觀察者的距離增加,根據 “近大遠小” 的視覺原理,此時通過直筒觀察到的大圓紙片會比之前更小,這也模擬了太陽雖實際體積遠大于月球,但因距離地球更遠,導致兩者在天空中看起來大小相近的現象。(3)太陽的實際直徑約為月球的 400 倍,但其到地球的距離也約為月球的 400 倍。這種 “大小比例” 與 “距離比例” 的巧合,使得兩者對地球的張角(視角)相近,因此從地球上看顯得差不多大。實驗中通過調整代表太陽的大圓紙片的距離,模擬了這一現象 —— 物體的視覺大小不僅取決于實際尺寸,還與觀測距離密切相關。當距離與大小成相同比例時,不同尺寸的物體可能呈現出相似的視覺效果,故填 “距離”。(4)地球上有空氣、有水、有生命存在,這是地球與太陽和月球的不同之處。(5)光源是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只有太陽能自己發光,太陽屬于光源。(6)我們可以通過①權威網站查詢 ②專業書籍查閱 ③請教相關教師等渠道,收集月球相關信息并保證科學性。(1)月球比太陽體積小,小圓紙片代表月球。(2)物體距離眼睛越遠,看起來越小。因此大圓紙片看起來變小了。(3)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距離不同。(4)地球上有空氣、有水、有生命存在,這是地球與太陽和月球的不同之處。(5)光源是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只有太陽能自己發光,太陽屬于光源。(6)我們可以通過①權威網站查詢 ②專業書籍查閱 ③請教相關教師等渠道,收集月球相關信息并保證科學性。1 / 1浙江省平陽縣中心小學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三下·平陽期末)月相的周期變化是( )。A.一年 B.一個月 C.一周【答案】B【知識點】月相【解析】【解答】月相的變化周期大約為農歷的一個人,月相的變化是有變化規律的。【分析】月亮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一個月。2.(2024三下·平陽期末)蠶寶寶從蠶卵中破殼而出的過程叫做( )。A.出殼 B.羽化 C.孵化【答案】C【知識點】蠶的一生【解析】【分析】蠶、卵、蠶蛹、蠶蛾是蠶的一生要經歷的四個形態,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蠶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在室溫下,最適合蠶卵孵化的溫度大約是室溫25℃。蠶寶寶從蠶卵中破殼而出的過程,稱為孵化。3.(2024三下·平陽期末)體育課上50米賽跑,小紅運動速度比小明( )。姓名 運動時間小紅 8秒2小明 9秒A.慢 B.快 C.一樣快【答案】B【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在50米賽跑中,路程相同,運動時間是判斷速度的關鍵。小紅用時8秒2,小明用時9秒,小紅所用時間更短。根據速度公式(速度 = 路程 ÷ 時間),相同路程下,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因此小紅的運動速度比小明快,故選 B。4.(2024三下·平陽期末)坐在汽車上時看到窗外的景物向前移動,說明汽車在( )。A.向前行駛 B.保持靜止 C.往后退【答案】C【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坐在汽車上觀察窗外景物時,以汽車為參照物,景物的運動方向與汽車的運動方向相反。若看到景物向前移動,說明汽車相對景物在向后運動,即汽車在往后退。若汽車向前行駛,會看到景物向后移動;汽車靜止時,景物相對位置不變,因此選C。5.(2024三下·平陽期末)白天,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 ) 。A.西升東落 B.東升西落 C.固定不變【答案】B【知識點】地球自轉;地球的公轉【解析】【分析】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不斷自轉,造成了晝夜變化,白天,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東升西落。6.(2024三下·平陽期末)下列關于影子產生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物體就一定有影子B.有光就一定有影子C.有光源、遮擋物和屏才會有影子【答案】C【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形成影子的條件是有光源、不透明物體和被投射物質。7.(2024三下·平陽期末)( )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還是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有一種魚是由他創造出來,并以他的姓來命名的。A.錢學森 B.童第周 C.李四光【答案】B【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童第周。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作為我國實驗胚胎學主要創始人,在胚胎學領域貢獻卓著。他成功創造出一種以自己姓氏命名的魚 ——“童魚”,為中國生物科學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8.(2024三下·平陽期末)電梯上升的過程中,電梯中的人相對于大樓是( )。A.運動的 B.靜止的 C.無法確定【答案】A【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判斷物體是否運動需看其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電梯上升時,電梯中的人隨電梯一起向上移動,相對于固定不動的大樓,人的位置在不斷升高,即兩者的相對位置發生了改變,因此人相對于大樓是運動的。9.(2024三下·平陽期末)小明暑假去海邊時看到岸邊很多帆船出發開往遠方,這個過程中小明最可能看到( )。A.船身先消失 B.船帆先消失 C.整艘船一起消失【答案】B【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解析】【分析】在海邊看到帆船開往遠方,會發現船身先消失,高高的船帆最后消失,設計模擬實驗,只有在球體上能夠再現這種情況,從而判斷地球是一個球體。10.(2024三下·平陽期末)雞蛋的內部結構中,能為胚胎提供新鮮空氣的是( )。A.卵白 B.卵黃 C.氣室【答案】C【知識點】卵生【解析】【分析】雞蛋內部結構中,氣室位于鈍端,由卵殼膜分隔形成。當雞蛋孵化時,胚胎進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氣,氣室可儲存空氣,通過卵殼上的氣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從而為胚胎發育提供新鮮空氣,是胚胎獲取氧氣的重要結構。11.(2024三下·平陽期末)下列動物的形態結構,與蠶蛾相似的是( )。A.螞蟻B.蜘蛛C.馬陸(千足蟲)【答案】A【知識點】昆蟲【解析】【分析】蠶蛾屬于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螞蟻同樣屬于昆蟲,具備昆蟲的典型特征,與蠶蛾形態結構相似。蜘蛛屬于蛛形綱(四對足),馬陸屬于多足綱,均非昆蟲,結構差異較大。故A選項正確。12.(2024三下·平陽期末)在第三單元的學習中,我們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是模擬( )的形成。A.月球 B.環形山 C.太陽黑子【答案】B【知識點】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在第三單元學習中,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是典型的模擬實驗。月球表面布滿環形山,該實驗通過不同球體撞擊沙盤形成類似凹陷坑洞,模擬宇宙中隕石、流星體等天體撞擊月球表面形成環形山的過程,以此幫助理解環形山的成因。13.(2024三下·平陽期末)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回到出發地,證實了地球是( )。A.球形的 B.方形的 C.無法判斷【答案】A【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解析】【分析】1519年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出發,一直向西航行,3 年后成功返回出發地,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這一壯舉有力地證明了地球是球形的,因為只有球體表面沿一個方向持續航行才會最終回到原點,打破了此前人們對地球形狀的錯誤認知。14.(2024三下·平陽期末)小愛發現桑樹上有一條蠶幼蟲正在吃桑葉,蠶在吃桑葉時,主要依靠( )。A.口器咀嚼桑葉 B.針吸桑葉 C.牙齒咬桑葉【答案】A【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蠶幼蟲的口器屬于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顎、下顎等結構組成,能夠直接咬碎并咀嚼桑葉。它們通過上顎的開合將桑葉切斷、磨碎,再配合下顎等結構將食物送入口中,這種方式符合其取食葉片的習性,而并非通過針吸或牙齒(蠶無牙齒結構)來進食。15.(2024三下·平陽期末)下列動物中,( )的繁殖方式為卵生。A.貓 B.雞 C.人類【答案】B【知識點】卵生【解析】【分析】卵生是指動物通過產卵繁殖后代,胚胎在卵內發育。雞屬于鳥類,母雞會產下雞蛋,雞蛋經過孵化后雛雞破殼而出。而貓是哺乳動物,繁殖方式為胎生,幼崽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成熟后分娩;人類同樣是胎生動物,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取營養直至出生,因此只有雞的繁殖方式為卵生。16.(2024三下·平陽期末)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會發生( )的變化。A.由長到短 B.由長到短再到長 C.由短到長再到短【答案】B【知識點】日影與方向【解析】【分析】一天中,太陽位置隨時間變化,早晨太陽高度低,物體影子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影子最短;傍晚太陽高度再次降低,影子又變長。該變化是太陽東升西落導致的,影子方向也會相應改變,但長度變化規律始終是從長到短再變長,體現了太陽高度角的周期性變化。17.(2024三下·平陽期末)測量小球運動所需時間時,我們至少要測量3次,主要原因是( )。A.可以訓練秒表的使用B.可以讓結果更準確C.讓大家都有機會做實驗【答案】B【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在測量小球運動時間時,單次測量可能因操作誤差、反應延遲等因素導致結果偏差。多次測量(至少 3 次)后取平均值,能有效減小偶然誤差的影響,使測量結果更接近真實值,這是科學實驗中提高數據準確性的常用方法。而訓練秒表使用或讓多人參與并非該操作的主要目的。18.(2024三下·平陽期末)通過“數格子”的探究活動,我們知道地球上陸地和海洋面積大小情況是( )。A.海洋面積大B.陸地面積大C.有時海洋面積大,有時陸地面積大【答案】A【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解析】【分析】通過 “數格子” 探究活動可知,地球表面約 71% 被海洋覆蓋,陸地面積僅占 29%,即 “七分海洋,三分陸地”。這種面積差異可通過網格統計直觀呈現,海洋所占格子數量遠多于陸地,證實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組成部分,該結論也被地理科學所證實。19.(2024三下·平陽期末)三年級學生處于人生的( )。A.幼兒時期 B.青少年時期 C.成年時期【答案】B【知識點】人的一生【解析】【分析】三年級學生年齡通常在 8-9 歲,屬于人生發展階段中的幼兒時期(3-12 歲左右)。這一階段兒童身體和認知能力持續發展,但尚未進入青春期。青少年時期一般從 12 歲左右開始,成年時期則從 18 歲以后算起,因此三年級學生不符合后兩者的年齡特征,處于幼兒時期的范疇。20.(2024三下·平陽期末)小明在天文雜志中閱讀到太陽系有一顆藍色星球,70%的面積被水覆蓋,這是( )。A.地球 B.水星 C.月球【答案】B【知識點】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個行星,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蓋著。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約占29%,海洋面積約占71%。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太陽系中唯一具有大量液態水的星球。小明在天文雜志上看到的一個天體就是地球。21.(2024三下·平陽期末)在農歷十五這天,小愛和牛牛抬頭看到的月相,會是( )。A. B. C.【答案】B【知識點】月相【解析】【分析】農歷十五這天,小愛和牛牛抬頭看到的月相是滿月。在農歷十五左右,地球位于太陽和月球之間,月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此時我們能看到整個月球被照亮,呈現出圓形的滿月狀態。滿月時,月亮通常又大又圓,非常明亮,是夜空中一道美麗的景觀。22.(2024三下·平陽期末)用手電筒照射下列物體,產生的影子很明顯的是( )。A.玻璃 B.鉛筆 C.透明塑料【答案】B【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需要物體能阻擋光線傳播。玻璃和透明塑料透光性強,光線可穿透,難以形成明顯影子;而鉛筆是不透明物體,光線照射時會被完全阻擋,在其后方形成清晰的影子。這體現了不透明物體對光的遮擋作用,是影子形成的關鍵條件,因此鉛筆產生的影子最明顯。23.(2024三下·平陽期末)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動物的一生都會經歷的階段是( )。A.卵—蛹—幼蟲—成蟲B.出生—生長—繁殖—死亡C.出生—長大—死亡【答案】B【知識點】動物的一生【解析】【分析】動物的生命周期雖因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所有動物一生都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后代、死亡這四個基本階段。選項 A 是部分昆蟲(如蝴蝶)的變態發育過程,并非所有動物共有;選項 C 缺少 “繁殖” 這一維持物種延續的關鍵階段,而繁殖是動物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因此正確答案為 B。24.(2024三下·平陽期末)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3名宇航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搭載( )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成功。A.神舟十六號 B.神舟十七號 C.神舟十八號【答案】C【知識點】探索宇宙【解析】【分析】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將葉光富、李聰、李廣蘇3名航天員順利送入太空,此次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25.(2024三下·平陽期末)根據物體的運動方式,給下列物體的運動情況分類(在橫線上只填序號)。①足球在草坪上運動;②箱子被推動;③滑行時輪滑鞋底部的輪子;④溜冰時冰鞋底部的冰刀。(1)滑動: 、 。(2)滾動: 、 。【答案】(1)②;④(2)①;③【知識點】運動形式【解析】【分析】滑動指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上接觸面不變地移動,如②箱子推動時底面與地面摩擦滑動,④冰刀與冰面接觸滑動。滾動指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作滾動運動,接觸面不斷改變,如①足球在草坪上滾動前進,③輪滑鞋輪子通過轉動向前移動。(1)滑動運動有:箱子被推動,溜冰時冰鞋底部的冰刀。(2)滾動運動有:足球在草坪上運動,滑行時輪滑鞋底部的輪子。26.(2024三下·平陽期末)根據物體的運動路線,給下列物體分類(在橫線上只填序號)。①摩天輪的座椅②扶梯上的人③無風時從樹上掉落的蘋果④蕩秋千的小孩(1)曲線運動: 、 。(2)直線運動: 、 。【答案】(1)①;④(2)②;③【知識點】直線運動;曲線運動【解析】【分析】曲線運動的物體運動路線為彎曲軌跡。①摩天輪座椅隨輪盤做圓周運動,軌跡為曲線;④蕩秋千的小孩運動軌跡呈弧形,均屬于曲線運動。直線運動的物體沿直線移動。②扶梯上的人隨扶梯做上下直線運動;③蘋果在無風時受重力豎直下落,軌跡為直線,均屬于直線運動。(1)曲線運動:①摩天輪的座椅、④蕩秋千的小孩。(2)直線運動:②扶梯上的人、③無風時從樹上掉落的蘋果。27.(2024三下·平陽期末)我是小小工程師。課堂上我們設計、搭建了屬于我們的“過山車”,并與其他小組進行了比賽。(1)設計制作一座“過山車”,正確的步驟是( )。①準備制作材料 ②根據設計圖制作“過山車”③設計“過山車”軌道 ④測試、改進“過山車”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2)在制作“過山車”時,發現需要調整,應該( )。A.已經設計完畢,不能再修改B.直接調整,再修改設計圖C.先修改設計圖,再進行調整(3)為了方便我們準備測量過山車的軌道長度,以下方法不合適的是( )。A.用自己的塑料直尺測量B.用軟尺測量C.用細繩和直尺測量(4)比較不同的小球在同一軌道上運動快慢,我們做了如下實驗。請將表格填寫完整。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值1號小球所用時間 3秒 2秒 4秒 秒2號小球所用時間 7秒 8秒 7秒 秒我的發現 號小球在軌道上運動得更快。(5)為了讓“過山車”某段軌道末端運動速度更快,設計方案比較合理的是( )。A.讓這段軌道坡度變大B.讓這段軌道坡度變小C.讓這段軌道變長(6)如圖所示,軌道末端超出了桌面,小球沖出軌道后掉落地面,它的運動路線是( )。A.甲 B.乙 C.丙【答案】(1)A(2)C(3)A(4)3;7;1(5)A(6)C【知識點】曲線運動;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1)設計制作 “過山車” 時,首先需③設計軌道方案,明確結構和路線;接著①準備材料,確保工具有效;然后②按設計圖搭建軌道;最后④測試過山車運行情況,根據卡頓、脫軌等問題改進,這是符合工程邏輯的流程,先規劃再實施,最后優化,保證作品科學性和可行性。(2)制作 “過山車” 時若需調整,應先在設計圖上修改方案,明確調整方向和細節,再按新設計實施。這樣能確保調整有規劃,避免盲目改動導致結構混亂。若直接調整可能偏離初始邏輯,而拒絕修改則無法優化作品,先改設計圖再調整是科學工程流程的體現,保證修改的系統性和合理性。(3)過山車軌道多為彎曲、不規則形狀,塑料直尺長度有限且無法貼合曲線,測量時需分段操作,易因銜接誤差導致結果不準確。而軟尺可靈活彎曲貼合軌道,細繩與直尺結合能通過細繩模擬軌道形狀再用直尺測量長度,兩種方法均適用于不規則軌跡。塑料直尺更適合直線測量,故A選項不合適。(4)測量的結果應該取平均值。1號時間取值3秒,2號時間取值7秒。1號小球用的時間短,因此1號小球運動的速度快。(5)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速度與坡度密切相關,坡度越大,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越大,物體獲得的加速度越大,末端速度也就更快。若坡度變小,分力減小,速度會變慢;軌道變長雖可能增加運動距離,但速度主要由重力勢能轉化的動能決定,坡度不變時,單純延長軌道對末端速度提升效果不明顯,甚至可能因摩擦損耗更多能量。因此 A 方案更合理。(6)小球沖出軌道后有水平方向的速度,還受到重力的作用,會做曲線運動,軌跡符合丙。(1)設計制作一座“過山車”的步驟是③設計“過山車”軌道①準備制作材料④測試、改進“過山車” ②根據設計圖制作“過山車”。(2)在制作“過山車”時,發現需要調整,應該先修改設計圖,再進行調整。(3)過山車的軌道既有直線也有曲線,不適合用塑料直尺測量。A不合適。(4)測量的結果應該取平均值。1號時間取值3秒,2號時間取值7秒。1號小球用的時間短,因此1號小球運動的速度快。(5)軌道坡度越大,速度會越快。故選A。(6)小球沖出軌道后有水平方向的速度,還受到重力的作用,會做曲線運動,軌跡符合丙。28.(2024三下·平陽期末)我是飼養小能。本學期,我們飼養了蠶,了解了蠶的一生。(1)蠶卵很小,為了更好地觀察蠶卵,我們借助的工具是( )。A.鑷子 B.放大鏡 C.筷子(2)蠶養了一段時間后,不再吃桑葉,身體發黃發亮,此時蠶可能( )。A.快要吐絲了 B.快要病死了 C.快要蛻皮了(3)小科把養蠶的過程拍下來,請填寫蠶一生要經歷的不同階段的名稱。(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蠶寶寶身體兩側的小黑點是氣門,用來呼吸。B.蠶蟻比芝麻還要小C.從蟻蠶到吐絲結繭前,蠶共需蛻5次皮。(5)身體較小,觸角黑色,爬行很快,振翅快的是 蛾。(填“雄”或“雌”)(6)蜜蜂、蠶蛾、蜻蜓等動物身體分為 、胸、 三部分,胸部 對足,我們把這類動物稱為昆蟲。【答案】(1)B(2)A(3)(4)C(5)雄(6)頭;腹;三【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蠶蛹;蠶的一生【解析】【分析】(1)蠶卵直徑約 1 毫米,肉眼觀察細節模糊,需借助放大工具。放大鏡能將蠶卵放大數倍,清晰呈現卵的形狀、顏色及表面紋理,是觀察微小物體的常用工具。鑷子主要用于夾取蠶卵,筷子無法起到觀察作用,二者均不具備放大功能,因此B選項最適合。(2)蠶在吐絲前會經歷 “熟蠶” 階段,此時停止進食桑葉,身體發黃發亮,胸部透明,會尋找角落吐絲結繭。若蠶生病,通常會伴隨行動遲緩、身體異常斑點等癥狀,與發黃發亮特征不符;蛻皮前的蠶雖也會暫停進食,但身體多為白色或略帶青色,且頭部會出現透明狀,與 “發黃發亮” 的表現不同。因此A選項正確。(3)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4)蠶從蟻蠶到吐絲結繭前通常蛻皮4次,每次蛻皮后身體長大,稱為 “眠”。蛻4次皮后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故C說法錯誤。(5)雄蛾與雌蛾在形態和行為上有明顯差異。雄蛾身體較小,觸角通常為黑色且呈羽狀,因需快速尋找雌蛾交配,故爬行速度快,振翅頻率高。而雌蛾體型較大,腹部飽滿(含大量卵),行動相對遲緩,振翅速度較慢。(6)蜜蜂、蠶蛾、蜻蜓等動物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三對足,我們把這類動物稱為昆蟲。(1)放大鏡可以放大物體的圖像,蠶卵很小,為了更好地觀察蠶卵,我們借助的工具是放大鏡。(2)蠶養了一段時間后,不再吃桑葉,身體發黃發亮,說明快要吐絲結繭了。(3)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4)蠶寶寶身體兩側的小黑點是氣門,用來呼吸,A正確;蠶蟻比芝麻還要小,B正確;從蟻蠶到吐絲結繭前,蠶共需蛻4次皮,C錯誤。(5)身體較小,觸角黑色,爬行很快,振翅快的是雄蛾。(6)蜜蜂、蠶蛾、蜻蜓等動物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三對足,我們把這類動物稱為昆蟲。29.(2024三下·平陽期末)我是天文愛好者。太陽誕生后,地球和月球也相繼形成。它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已經有幾十億年了。實際上,太陽和月球的大小差異明顯,但從地球上看它們卻差不多大。為此,小鹿和小城準備了材料,打算通過實驗一探究竟。(1)小的圓紙片代表 (填“太陽”、“地球”或“月球”)。(2)開始時,小鹿以相同的距離觀察圓紙片,發現大圓紙片看上去比較大,于是他讓小城只移動大圓紙片,使其遠離小圓紙片,此時在直筒里看的大圓紙片與之前相比 (填“更大”、“更小”或“大小相同”)。(3)在這個模擬實驗中,小鹿和小城發現,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 (填“距離”或“方向”)不同。(4)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相比太陽和月球,地球的不同之處是 (寫出一個)。(5)宇宙中也有光和影,太陽、地球、月球中,你認為( )是光源。A.太陽 B.地球 C.月球(6)我們可以通過( )等渠道,收集月球相關信息并保證科學性。①權威網站查詢 ②專業書籍查閱 ③請教相關教師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答案】(1)月球(2)更小(3)距離(4)地球上有水(5)A(6)C【知識點】觀察太陽、月球;地球家園中有什么【解析】【分析】(1)太陽的直徑約為 139.2 萬千米,月球直徑約 3476 千米,地球直徑約 12742 千米,太陽的實際大小遠大于地球和月球。而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差不多大,是因為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月球到地球距離的 400 倍,太陽的直徑也約為月球的 400 倍,這種距離與大小的比例關系使得它們在天空中看起來大小相近。實驗中用小的圓紙片代表月球,通過調整距離模擬這一現象,能直觀展示視覺效果的成因。(2)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觀察者的距離相關。當物體遠離觀察者時,其視角變小,看起來也會更小。實驗中,大圓紙片代表太陽,小圓紙片代表月球,初始時兩者與觀察者距離相同,大圓紙片因實際尺寸大而看起來更大。當大圓紙片遠離后,其與觀察者的距離增加,根據 “近大遠小” 的視覺原理,此時通過直筒觀察到的大圓紙片會比之前更小,這也模擬了太陽雖實際體積遠大于月球,但因距離地球更遠,導致兩者在天空中看起來大小相近的現象。(3)太陽的實際直徑約為月球的 400 倍,但其到地球的距離也約為月球的 400 倍。這種 “大小比例” 與 “距離比例” 的巧合,使得兩者對地球的張角(視角)相近,因此從地球上看顯得差不多大。實驗中通過調整代表太陽的大圓紙片的距離,模擬了這一現象 —— 物體的視覺大小不僅取決于實際尺寸,還與觀測距離密切相關。當距離與大小成相同比例時,不同尺寸的物體可能呈現出相似的視覺效果,故填 “距離”。(4)地球上有空氣、有水、有生命存在,這是地球與太陽和月球的不同之處。(5)光源是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只有太陽能自己發光,太陽屬于光源。(6)我們可以通過①權威網站查詢 ②專業書籍查閱 ③請教相關教師等渠道,收集月球相關信息并保證科學性。(1)月球比太陽體積小,小圓紙片代表月球。(2)物體距離眼睛越遠,看起來越小。因此大圓紙片看起來變小了。(3)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距離不同。(4)地球上有空氣、有水、有生命存在,這是地球與太陽和月球的不同之處。(5)光源是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只有太陽能自己發光,太陽屬于光源。(6)我們可以通過①權威網站查詢 ②專業書籍查閱 ③請教相關教師等渠道,收集月球相關信息并保證科學性。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平陽縣中心小學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平陽縣中心小學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