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資源簡介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1.(2025·三臺模擬)“天工開物”意思是將自然力與人力互補,通過技術開發萬物。下列生產過程中,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沙里淘金 B.濕法煉銅 C.黏土燒瓷 D.糧食釀酒
【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沙里淘金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濕法煉銅、黏土燒瓷、糧食釀酒等有新物質酒精等生成,發生的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分析。
2.(2025·三臺模擬)“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某同學發現自家種植的小麥葉子發黃,還倒伏了一些,則應當施加下列哪種化肥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氮肥是植物的基本營養素,能使植物生長得更加旺盛,葉子發綠;鉀肥具有抗倒伏的作用,利用題意既要改善小麥發黃和抗倒伏的現象則需要使用氮肥和鉀肥,則需要復合肥。A、在NH4Cl中只含N、P、K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
B、在硝酸鉀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符合題意;
C、在磷酸鈣中只含有N、P、K中磷元素,屬于磷肥,不符合題意;
D、在K2CO3中只含N、P、K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化學肥料有三大肥料為氮肥、鉀肥和磷肥,某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鉀中的某兩種元素則為復合肥來解答。
3.(2025·三臺模擬)下列是興趣小組在測定土壤酸堿度時的實驗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A.加土壤顆粒 B.加水溶解
C.過濾濁液 D.測定pH
【答案】B
【知識點】藥品的取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 、土壤顆粒是固體物質,故向試管中加土壤顆粒時,先將試管橫放后再用紙槽將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后將試管慢慢豎起,使藥品滑落至試管底部,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液體傾倒時,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標簽向手心,瓶口緊挨,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C、過濾時應遵循“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噶操作中沒有玻璃棒引流且漏斗沒有緊靠燒杯內壁,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D、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向將試紙放在玻璃片上,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過會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進行對比來讀出pH,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塊狀固體藥品的取用方法是一橫二放三直立,一橫就是將試管橫放,二放是用鑷子取塊狀固體藥品一至二粒于試管口,三立是慢慢地直立試管使固體藥品緩緩地滑落到試管底部,防止藥品打破試管來解答;
B、根據藥品的取用瓶塞倒放于桌面,細口瓶標簽面向手心,防止藥品腐蝕標簽且瓶口緊挨來解答;
C、根據過濾操作中的一帖(濾紙緊貼漏斗)、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液體低于濾紙邊緣)、三靠(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漏斗、漏斗緊靠濾紙)來解答;
D、根據測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去待測溶液滴于pH試紙上,過一會兒與標準紙色卡進行對比讀數來解答。
4.(2025·三臺模擬)地殼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有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氧原子的核電荷數為8,最外層電子數為6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位于第3周期
C.鋁原子容易失去電子形成,電子層數減少
D.Fe變成后,質子數變成23,相對質量變成52.85
【答案】D
【知識點】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
【解析】【解答】A、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故氧原子的質子數為8,最外層電子數是6,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則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故質子數為14的硅原子的電子排布有三個電子層,位于第三周期,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最外層3個電子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數的鋁離子,其鋁離子符號為Al3+,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Fe變成Fe3+時是鐵原子失去最外層的3個電子,而原子核沒有發生變化,故質子數和相對原子質量不變,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原子序數,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荷數等于電子數,原子的電子層數決定元素的周期數,最外層電子數決定該原子得失電子數以及該元素的化合價來解答。
5.(2025·三臺模擬)燃油汽車行駛中會產生CO、NO等多種污染物。下圖為汽車發動機及催化轉化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已知甲是一種單質。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A.甲是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之一
C.反應(Ⅰ)在常溫下容易發生
D.反應(Ⅱ)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
【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
【解析】【解答】甲是一種單質,甲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則甲是氮氣;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則乙是二氧化碳。A、甲是氮氣,氮氣是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物質,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乙是二氧化碳,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引起溫室效應,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常溫下氮氣化學性質穩定,而在高溫或放電條件下化學性質活潑,乙發生反應,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為+2價,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為+4價,因此反應(Ⅱ)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甲是氮氣,氮氣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氮氣是空氣中的主要物質,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6.(2025·三臺模擬)歸納和推理是化學學習的常用思維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則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則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活潑金屬加入稀鹽酸能產生氣體,則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固體一定是活潑金屬
D.將酚酞滴入堿性溶液后顯紅色,則能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酸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純凈的蒸餾水是均一穩定的液體卻不屬于溶液, 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酸和堿互相交換成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稱為中和反應,但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非金屬氧化物與堿反應也能生成鹽和水,卻不是中和反應, 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活潑的金屬與稀鹽酸能產生氫氣,但是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固體物質不一定是活潑金屬,例如碳酸鹽與稀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所以能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溶液的概念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就是溶液來解答;
B、根據中和反應的概念是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來解答;
C、根據活潑的金屬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碳酸鹽和酸反應生成鹽、水和二氧化碳氣體來解答;
D、根據堿性物質能使酚酞變紅色來解答。
7.(2025·三臺模擬)將一定量的鋅粉投入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無色濾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濾渣中一定含有Ag、Cu和Zn
B.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有氣泡產生
C.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沒有沉淀產生
D.濾液中一定不含Cu(NO3)2,可能含有AgNO3和Zn(NO3)2
【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金屬活潑性順序表可知,鋅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故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而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當濾液為無色時,說明該溶液中一定沒有硝酸銅和硝酸銀,而濾液中只有Zn(NO3)2;那么濾渣中一定有Cu、Ag兩者金屬,可能有過量的Zn。A、據分析濾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的Zn,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Cu、Ag不和酸反應,而鋅和酸反應有氣泡產生,根據分析濾渣中可能有過量的鋅,那么加入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濾液中只有Zn(NO3)2,而Zn(NO3)2不與鹽酸反應,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濾液中只有Zn(NO3)2,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可知,鋅比銅活潑,銅比銀,強者置換弱者,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硝酸鋅來解答。
8.(2025·三臺模擬)生活在鹽堿湖附近的人們習慣“夏天曬鹽,冬天撈堿”,結合下表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鈉 35.7g 35.8g 3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碳酸鈉 7.0g 12.2g 21.8g 39.7g 49.0g 48.7g 46.5g 45.8g
A.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夏天曬鹽,冬天撈堿”分別利用了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的原理
C.20℃時,將20g氯化鈉加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質量為70g
D.60℃的氯化鈉、碳酸鈉飽和溶液降溫到10℃,析出晶體質量較多的是碳酸鈉
【答案】B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表中數據知,4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最大;在溫度小于40℃時的范圍內,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溫度大于4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夏天溫度高水分蒸發快,氯化鈉易結晶析出;而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冬天溫度低,碳酸鈉的溶解度小,故碳酸鈉易結晶析出,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將20g氯化鈉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8g氯化鈉,該溫度下氯化鈉的溶液質量為:,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沒有指明飽和溶液的質量時,無法比較析出晶體質量的多少,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可以恒溫蒸發溶劑結晶;碳酸鈉的溶解度在小于40℃時的范圍內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大于40℃時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降溫等質量的飽和溶液析出晶體的質量是溶解度大的析出的多來解答。
9.(2025·三臺模擬)實驗小組利用圖甲裝置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能否發生反應,圖乙為測得的溶液pH值變化曲線,圖丙為溶液溫度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甲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稀鹽酸中
B.圖乙中d點對應的溶質是NaCl和HCl
C.由圖丙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D.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答案】A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由圖乙的pH 變化是從大于 7 逐漸減小到小于 7可知是先堿中加酸至過量,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由題圖乙可知d點的 pH 小于 7,溶液顯酸性,酸過量,則該溶液中的溶質成分是生成的NaCl和過量的HCl,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由丙可知反應開始后溫度上升,則酸堿反應為放熱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該反應是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概念為復分解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酸的pH值小于7,堿的pH值大于7,由圖乙可知,是向堿中逐漸加酸至過量,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是中和反應,并且放熱;復分解反應的概念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來解答。
10.(2025·三臺模擬)化學就在我們身邊,根據圖文回答問題。
(1)利用圖1裝置凈水,入水口位于   (填“a”或“b”)處,“活性炭層”具有   作用。
(2)圖2標注的部件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號);炎熱的夏季,車胎易爆裂,從微觀角度解釋其主要原因是   。
(3)圖3表示幾種燃料的燃燒熱值,氫氣是未來理想能源,其主要原因是無污染和   。寫出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溶液酸堿性對鐵銹蝕速率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并測定相同濃度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氯化銨溶液對鐵腐蝕實驗數據如圖所示。
(4)對鐵釘腐蝕速率的影響Cl-   OH-(填“>”、“=”或“<”)。
(5)氯化銨溶液對鐵釘腐蝕速率的影響最大,有同學認為氯化銨溶液呈酸性,請你設計實驗檢驗氯化銨溶液是否呈酸性。你的實驗方案:   。
【答案】b;吸附;③④;溫度升高,分子間隔增大,氣壓變大;熱值大;2H2+O22H2O;>;取樣于試管,滴加石蕊溶液,若變紅則說明氯化銨溶液顯酸性或pH試紙測溶液pH(合理即可)
【知識點】水的凈化;酸的化學性質;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
【解析】【解答】(1)利用圖1裝置凈水,入水口位于b處來增強水的凈化效果,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2)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因此③④屬于金屬材料;炎熱的夏季,車胎易爆裂的原因是分子運動加快且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3)氫氣是未來理想能源主要原因是:無污染和熱值高且氫氣燃燒生成水,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4)由圖分析可知,氯化鈉溶液和氯化銨溶液中氧氣濃度減小的越快腐蝕速度就越快,而氫氧化鈉的氧氣濃度減少慢腐蝕慢,故對鐵釘腐蝕速率的影響Cl->OH-;
(5)石蕊溶液遇酸性物質變紅色,pH小于7的溶液顯酸性。故檢驗氯化銨溶液是否呈酸性的操作是,取樣于試管后滴加石蕊溶液,若變紅則說明氯化銨溶液顯酸性。
【分析】(1)根據凈水器中冷水從下方進入凈化效果良好,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來解答;
(2)根據材料有金屬材料、合成材料等,金屬和合金是金屬材料來解答;
(3)根據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對環境無污染是理想的能源,且熱值高來解答;
(4)根據氯化鈉、氯化銨、氫氧化鈉的對鐵生銹的腐蝕時的氧氣濃度的變化圖來解答;
(5)根據酸的pH值小于7顯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變紅色來解答。
11.(2025·三臺模擬)鉬(Mo)是制作特種鋼的重要添加劑。工業以輝鉬礦(主要成分為MoS2及少量的Fe2O3)為原料制備金屬鉬的主要流程如下,其中MoS2的質量分數為60%。回答下列問題。
(1)在焙燒爐中,礦石要粉碎處理并從上部加入,其目的是   。
爐內主要反應,X的化學式為   。
(2)反應器1中濃氨水可以溶解粗產品MoO3,攪拌器相當于實驗室中的   (填一種儀器名稱)。要實現廢渣和溶液的分離,需要進行的主要操作是   (填操作名稱)。
(3)反應器2中發生復分解反應,Y溶液中溶質的主要成分為   (填化學式)。
(4)反應器3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請計算100t輝鉬礦理論上可以生產金屬鉬的質量   t。
【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SO2
(2)玻璃棒;過濾
(3)NH4Cl
(4)3H2+MoO3Mo+3H2O
(5)36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在焙燒爐中礦石要粉碎處理并從上部加入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質量守恒定律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則反應前Mo、S、O原子個數分別為2、4、14,反應后Mo、S、O原子個數分別為2、0、6,則X的化學式為SO2;
(2)攪拌器相當于實驗室中的玻璃棒;將固液分離的操作是過濾;
(3)復分解反應的概念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鉬酸銨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銨和鉬酸,則Y溶液中溶質的主要成分為NH4Cl;
(4)反應器3中:MoO3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鉬和水的方程式為
(5)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輝鉬礦中有鉬元素的質量等于生成的金屬鉬的質量,即。
【分析】(1)根據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其充分反應,反應前后元素守恒來解答;
(2)根據溶解在用玻璃棒攪拌加快溶解速度,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來解答;
(3)根據鉬酸銨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銨和鉬酸來解答;
(4)根據MoO3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鉬和水來解答;
(5)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計算一定質量的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來解答。
(1)在焙燒爐中,礦石要粉碎處理并從上部加入,是為了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反應前Mo、S、O原子個數分別為2、4、14,反應后Mo、S、O原子個數分別為2、0、6,則X的化學式為SO2;
(2)攪拌器相當于實驗室中的玻璃棒;將固液分離的操作是過濾;
(3)復分解反應是指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鉬酸銨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銨和鉬酸,則Y溶液中溶質的主要成分為NH4Cl;
(4)反應器3中:MoO3和氫氣高溫下反應生成鉬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輝鉬礦中有鉬元素的質量等于生成的金屬鉬的質量,即。
12.(2025·三臺模擬)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某些氣體,請結合裝置或儀器回答問題。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   。
(2)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并能控制反應的速率,選擇的發生裝置為   (填字母),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二氧化錳在該反應中所起的作用為   。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如果選擇用D裝置收集氣體,為了制取純凈、干燥的CO2氣體,則裝置接口的最佳連接順序是:氣體→   →   →   →   →   (填小寫字母)。除雜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除雜一段時間后裝置F中溶液的pH將   (“增大”或“減小”或“不變”)。
(4)可用C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暫停反應需進行的操作為   。
【答案】(1)分液漏斗
(2)B;2H2O22H2O+O2↑;催化作用
(3)e;f;c;d;b;HCl+NaHCO3=NaCl+H2O+CO2↑;減小
(4)關閉彈簧夾或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
【解析】【解答】(1)①是分液漏斗
(2)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并能控制反應的速率選帶分液漏斗的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B;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混合制取氧氣的方程式為;二氧化錳在該反應中是催化劑,起催化作用;
(3)實驗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水蒸氣和氯化氫,可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除氯化氫氣體,用濃硫酸除水蒸氣;最后得到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時是先除雜質后干燥,氣體從干燥和除雜質的裝置中經過需長進短出,故氣流方向為:氣體→e→f→c→d→b;除雜過程中氯化氫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為: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而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隨著反應的進行碳酸氫鈉減少,溶液堿性減弱pH減小。
(4)用C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暫停反應可關閉彈簧夾或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
【分析】(1)根據實驗室常見儀器來解答;
(2)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選擇發生裝置,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來解答;
(3)根據制取氣體得到純凈干燥的氣體時,需先除雜質后干燥,氣體流經方向是長進短出;氯化氫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
(4)根據多孔隔板的優點是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來解答。
(1)由圖可知,①是分液漏斗
(2)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并能控制反應的速率選帶分液漏斗的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B;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二氧化錳在該反應中是催化劑,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中混的水蒸氣和氯化氫,可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除氯化氫氣體,用濃硫酸除水蒸氣,洗氣裝置萬能瓶長進短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故用萬能瓶收集的時候是長進短出,故氣體應從D裝置的b端通入;故為了得到純凈、干燥的CO2氣體,除氯化氫的時候會沾上水,故需要先除氯化氫后除水,故順序為:氣體→e→f→c→d→b;除雜過程中氯化氫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學方程式為: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隨著反應的進行,碳酸氫鈉減少,溶液堿性減弱,pH減小。
(4)用C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暫停反應可關閉彈簧夾或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試管內的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長頸漏斗中,試管中的固體與液體脫離,反應停止。
13.(2025·三臺模擬)酸和堿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紡織、印染等。染織工業的基本流程為:堿煮→酸洗→漂白→染色→質檢,其中蘊含了豐富的化學知識。
【堿煮原理】
“堿煮”可除去布料表面的油污,使布料表面變得更加光滑、有光澤。古人利用將貝殼(主要成分為CaCO3)煅燒后的固體和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加水混合制備氫氧化鉀洗滌布料。
(1)該過程發生的化合反應方程式為   。
(2)為保持較好的洗滌效果,制得的氫氧化鉀溶液須密封保存。原因是   。
【酸洗工藝】
堿煮之后的布料表面殘留的堿液、鐵銹斑會影響布料的手感和后續工藝,需要進行“酸洗”。
(3)寫出用稀硫酸除去鐵銹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用稀硫酸“酸洗”后的布料必須充分水洗至呈中性才能烘干,若用稀鹽酸則無需水洗,其原因是   
【染色奧秘】
草木染是一種非遺染色技藝,是利用天然植物汁液給漂白后的布料染色。經過植物汁液染色后的布料還可以借助不同的酸性、堿性溶液進行調色。
為探究調色原理,以紫薯汁為例,進行如下實驗:
溶液 白醋 鹽酸 食鹽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后顏色 紅色 紅色 紫色 綠色 綠色
(5)根據你所學知識,分析酸性、堿性溶液能對染色后的布料進行調色的化學原理   。
【答案】CaO+H2O=Ca(OH)2;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鉀反應;3H2SO4+Fe2O3=Fe2(SO4)3+3H2O;鹽酸具有揮發性或鹽酸的溶質氯化氫是氣體;指示劑遇酸性或堿性溶液會變色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酸堿鹽的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貝殼(主要成分為CaCO3)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固體和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加水混合發生反應是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化合反應的概念是由多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故該過程發生的化合反應是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2)氫氧化鉀與氫氧化鈉性質相似,氫氧化鉀會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鉀和水,故制得的氫氧化鉀溶液須密封保存。
(3)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而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的方程式為3H2SO4+Fe2O3=Fe2(SO4)3+3H2O。
(4)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氣體是氯化氫氣體,所以若用稀鹽酸則無需水洗;
(5)植物汁液遇酸性或堿性溶液會變色,故酸性、堿性溶液能對染色后的布料進行調色。
【分析】(1)根據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化合反應的概念是由多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來解答;
(2)根據氫氧化鉀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和水來解答;
(3)根據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來解答;
(4)根據濃鹽酸具有揮發性來解答;
(5)根據酸性、堿性物質均能使植物汁液變色來解答。
14.(2025·三臺模擬)完成下列問題:
(1)學完常見的酸后,“追夢”小組用98%的濃硫酸配制為196g20%的稀硫酸。
步驟如下:計算、________、混勻、裝瓶貼標簽(如下圖所示)。通過計算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________g,在稀釋濃硫酸時,需要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圓夢”小組為確定上述配制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否與標簽標示相符,該組同學利用此硫酸與鋅粒反應(雜質不參與反應)進行實驗探究,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
反應前物質的質量/g 充分反應后剩余物質的總質量
硫酸 鋅粒(足量)
50.0 8.0 57.8
(2)實驗過程中生成氣體的質量為________g。
(3)通過計算,確定該硫酸中溶質質量分數是否與標簽標示相符。
【答案】(1) 量取 156 把濃硫酸沿燒杯壁倒入水里
(2) 0.2
(3) 設硫酸的質量為x。
每片含鈣量為:×100%=19.6%
因為19.6% <20%,所以與標簽標示不相符
答:該硫酸中溶質質量分數與標簽標示不相符。
【知識點】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稀釋濃硫酸
【解析】【解答】(1)溶液的稀釋過程有計算、量取、混勻、裝瓶貼標簽;
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故用98%的濃硫酸配制為196g2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量為:196g-196g×20%÷98%=156g;
在稀釋濃硫酸時需要把濃硫酸沿燒杯壁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
(2)根據質量守恒可知,50克硫酸和8克鋅混合后剩余物的質量為57.8克,該實驗過程中生成氣體的質量為50.0g+8.0g-57.8g=0.2g;
(3)解: 設硫酸的質量為x
故該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19.6%
答:該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9.6%,小于20%,與標簽不相符。
【分析】(1)根據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的操作是計算、量取、混勻、貼標簽,濃硫酸的稀釋過程中的玻璃棒是攪拌來加快溶解速度并散熱,稀釋前后溶質不變來解答;
(2)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來計算出金屬和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再根據氫氣的質量來計算硫酸的質量以及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來比較進行解答。
1 / 1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1.(2025·三臺模擬)“天工開物”意思是將自然力與人力互補,通過技術開發萬物。下列生產過程中,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沙里淘金 B.濕法煉銅 C.黏土燒瓷 D.糧食釀酒
2.(2025·三臺模擬)“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某同學發現自家種植的小麥葉子發黃,還倒伏了一些,則應當施加下列哪種化肥
A. B. C. D.
3.(2025·三臺模擬)下列是興趣小組在測定土壤酸堿度時的實驗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A.加土壤顆粒 B.加水溶解
C.過濾濁液 D.測定pH
4.(2025·三臺模擬)地殼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有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氧原子的核電荷數為8,最外層電子數為6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位于第3周期
C.鋁原子容易失去電子形成,電子層數減少
D.Fe變成后,質子數變成23,相對質量變成52.85
5.(2025·三臺模擬)燃油汽車行駛中會產生CO、NO等多種污染物。下圖為汽車發動機及催化轉化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已知甲是一種單質。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A.甲是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之一
C.反應(Ⅰ)在常溫下容易發生
D.反應(Ⅱ)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
6.(2025·三臺模擬)歸納和推理是化學學習的常用思維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則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則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活潑金屬加入稀鹽酸能產生氣體,則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固體一定是活潑金屬
D.將酚酞滴入堿性溶液后顯紅色,則能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7.(2025·三臺模擬)將一定量的鋅粉投入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無色濾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濾渣中一定含有Ag、Cu和Zn
B.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有氣泡產生
C.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沒有沉淀產生
D.濾液中一定不含Cu(NO3)2,可能含有AgNO3和Zn(NO3)2
8.(2025·三臺模擬)生活在鹽堿湖附近的人們習慣“夏天曬鹽,冬天撈堿”,結合下表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鈉 35.7g 35.8g 3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碳酸鈉 7.0g 12.2g 21.8g 39.7g 49.0g 48.7g 46.5g 45.8g
A.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夏天曬鹽,冬天撈堿”分別利用了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的原理
C.20℃時,將20g氯化鈉加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質量為70g
D.60℃的氯化鈉、碳酸鈉飽和溶液降溫到10℃,析出晶體質量較多的是碳酸鈉
9.(2025·三臺模擬)實驗小組利用圖甲裝置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能否發生反應,圖乙為測得的溶液pH值變化曲線,圖丙為溶液溫度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甲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稀鹽酸中
B.圖乙中d點對應的溶質是NaCl和HCl
C.由圖丙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D.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10.(2025·三臺模擬)化學就在我們身邊,根據圖文回答問題。
(1)利用圖1裝置凈水,入水口位于   (填“a”或“b”)處,“活性炭層”具有   作用。
(2)圖2標注的部件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號);炎熱的夏季,車胎易爆裂,從微觀角度解釋其主要原因是   。
(3)圖3表示幾種燃料的燃燒熱值,氫氣是未來理想能源,其主要原因是無污染和   。寫出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溶液酸堿性對鐵銹蝕速率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并測定相同濃度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氯化銨溶液對鐵腐蝕實驗數據如圖所示。
(4)對鐵釘腐蝕速率的影響Cl-   OH-(填“>”、“=”或“<”)。
(5)氯化銨溶液對鐵釘腐蝕速率的影響最大,有同學認為氯化銨溶液呈酸性,請你設計實驗檢驗氯化銨溶液是否呈酸性。你的實驗方案:   。
11.(2025·三臺模擬)鉬(Mo)是制作特種鋼的重要添加劑。工業以輝鉬礦(主要成分為MoS2及少量的Fe2O3)為原料制備金屬鉬的主要流程如下,其中MoS2的質量分數為60%。回答下列問題。
(1)在焙燒爐中,礦石要粉碎處理并從上部加入,其目的是   。
爐內主要反應,X的化學式為   。
(2)反應器1中濃氨水可以溶解粗產品MoO3,攪拌器相當于實驗室中的   (填一種儀器名稱)。要實現廢渣和溶液的分離,需要進行的主要操作是   (填操作名稱)。
(3)反應器2中發生復分解反應,Y溶液中溶質的主要成分為   (填化學式)。
(4)反應器3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請計算100t輝鉬礦理論上可以生產金屬鉬的質量   t。
12.(2025·三臺模擬)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某些氣體,請結合裝置或儀器回答問題。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   。
(2)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并能控制反應的速率,選擇的發生裝置為   (填字母),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二氧化錳在該反應中所起的作用為   。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如果選擇用D裝置收集氣體,為了制取純凈、干燥的CO2氣體,則裝置接口的最佳連接順序是:氣體→   →   →   →   →   (填小寫字母)。除雜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除雜一段時間后裝置F中溶液的pH將   (“增大”或“減小”或“不變”)。
(4)可用C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暫停反應需進行的操作為   。
13.(2025·三臺模擬)酸和堿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紡織、印染等。染織工業的基本流程為:堿煮→酸洗→漂白→染色→質檢,其中蘊含了豐富的化學知識。
【堿煮原理】
“堿煮”可除去布料表面的油污,使布料表面變得更加光滑、有光澤。古人利用將貝殼(主要成分為CaCO3)煅燒后的固體和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加水混合制備氫氧化鉀洗滌布料。
(1)該過程發生的化合反應方程式為   。
(2)為保持較好的洗滌效果,制得的氫氧化鉀溶液須密封保存。原因是   。
【酸洗工藝】
堿煮之后的布料表面殘留的堿液、鐵銹斑會影響布料的手感和后續工藝,需要進行“酸洗”。
(3)寫出用稀硫酸除去鐵銹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用稀硫酸“酸洗”后的布料必須充分水洗至呈中性才能烘干,若用稀鹽酸則無需水洗,其原因是   
【染色奧秘】
草木染是一種非遺染色技藝,是利用天然植物汁液給漂白后的布料染色。經過植物汁液染色后的布料還可以借助不同的酸性、堿性溶液進行調色。
為探究調色原理,以紫薯汁為例,進行如下實驗:
溶液 白醋 鹽酸 食鹽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后顏色 紅色 紅色 紫色 綠色 綠色
(5)根據你所學知識,分析酸性、堿性溶液能對染色后的布料進行調色的化學原理   。
14.(2025·三臺模擬)完成下列問題:
(1)學完常見的酸后,“追夢”小組用98%的濃硫酸配制為196g20%的稀硫酸。
步驟如下:計算、________、混勻、裝瓶貼標簽(如下圖所示)。通過計算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________g,在稀釋濃硫酸時,需要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圓夢”小組為確定上述配制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否與標簽標示相符,該組同學利用此硫酸與鋅粒反應(雜質不參與反應)進行實驗探究,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
反應前物質的質量/g 充分反應后剩余物質的總質量
硫酸 鋅粒(足量)
50.0 8.0 57.8
(2)實驗過程中生成氣體的質量為________g。
(3)通過計算,確定該硫酸中溶質質量分數是否與標簽標示相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沙里淘金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濕法煉銅、黏土燒瓷、糧食釀酒等有新物質酒精等生成,發生的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分析。
2.【答案】B
【知識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氮肥是植物的基本營養素,能使植物生長得更加旺盛,葉子發綠;鉀肥具有抗倒伏的作用,利用題意既要改善小麥發黃和抗倒伏的現象則需要使用氮肥和鉀肥,則需要復合肥。A、在NH4Cl中只含N、P、K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
B、在硝酸鉀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符合題意;
C、在磷酸鈣中只含有N、P、K中磷元素,屬于磷肥,不符合題意;
D、在K2CO3中只含N、P、K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化學肥料有三大肥料為氮肥、鉀肥和磷肥,某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鉀中的某兩種元素則為復合肥來解答。
3.【答案】B
【知識點】藥品的取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 、土壤顆粒是固體物質,故向試管中加土壤顆粒時,先將試管橫放后再用紙槽將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后將試管慢慢豎起,使藥品滑落至試管底部,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液體傾倒時,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標簽向手心,瓶口緊挨,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C、過濾時應遵循“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噶操作中沒有玻璃棒引流且漏斗沒有緊靠燒杯內壁,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D、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向將試紙放在玻璃片上,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過會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進行對比來讀出pH,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塊狀固體藥品的取用方法是一橫二放三直立,一橫就是將試管橫放,二放是用鑷子取塊狀固體藥品一至二粒于試管口,三立是慢慢地直立試管使固體藥品緩緩地滑落到試管底部,防止藥品打破試管來解答;
B、根據藥品的取用瓶塞倒放于桌面,細口瓶標簽面向手心,防止藥品腐蝕標簽且瓶口緊挨來解答;
C、根據過濾操作中的一帖(濾紙緊貼漏斗)、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液體低于濾紙邊緣)、三靠(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漏斗、漏斗緊靠濾紙)來解答;
D、根據測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去待測溶液滴于pH試紙上,過一會兒與標準紙色卡進行對比讀數來解答。
4.【答案】D
【知識點】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
【解析】【解答】A、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故氧原子的質子數為8,最外層電子數是6,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則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故質子數為14的硅原子的電子排布有三個電子層,位于第三周期,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最外層3個電子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數的鋁離子,其鋁離子符號為Al3+,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Fe變成Fe3+時是鐵原子失去最外層的3個電子,而原子核沒有發生變化,故質子數和相對原子質量不變,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原子序數,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荷數等于電子數,原子的電子層數決定元素的周期數,最外層電子數決定該原子得失電子數以及該元素的化合價來解答。
5.【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
【解析】【解答】甲是一種單質,甲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則甲是氮氣;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則乙是二氧化碳。A、甲是氮氣,氮氣是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物質,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乙是二氧化碳,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引起溫室效應,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常溫下氮氣化學性質穩定,而在高溫或放電條件下化學性質活潑,乙發生反應,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為+2價,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為+4價,因此反應(Ⅱ)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甲是氮氣,氮氣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氮氣是空氣中的主要物質,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6.【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酸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純凈的蒸餾水是均一穩定的液體卻不屬于溶液, 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酸和堿互相交換成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稱為中和反應,但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非金屬氧化物與堿反應也能生成鹽和水,卻不是中和反應, 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活潑的金屬與稀鹽酸能產生氫氣,但是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固體物質不一定是活潑金屬,例如碳酸鹽與稀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所以能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溶液的概念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就是溶液來解答;
B、根據中和反應的概念是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來解答;
C、根據活潑的金屬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碳酸鹽和酸反應生成鹽、水和二氧化碳氣體來解答;
D、根據堿性物質能使酚酞變紅色來解答。
7.【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金屬活潑性順序表可知,鋅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故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而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當濾液為無色時,說明該溶液中一定沒有硝酸銅和硝酸銀,而濾液中只有Zn(NO3)2;那么濾渣中一定有Cu、Ag兩者金屬,可能有過量的Zn。A、據分析濾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的Zn,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Cu、Ag不和酸反應,而鋅和酸反應有氣泡產生,根據分析濾渣中可能有過量的鋅,那么加入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濾液中只有Zn(NO3)2,而Zn(NO3)2不與鹽酸反應,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濾液中只有Zn(NO3)2,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可知,鋅比銅活潑,銅比銀,強者置換弱者,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硝酸鋅來解答。
8.【答案】B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表中數據知,4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最大;在溫度小于40℃時的范圍內,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溫度大于4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夏天溫度高水分蒸發快,氯化鈉易結晶析出;而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冬天溫度低,碳酸鈉的溶解度小,故碳酸鈉易結晶析出,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將20g氯化鈉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8g氯化鈉,該溫度下氯化鈉的溶液質量為:,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沒有指明飽和溶液的質量時,無法比較析出晶體質量的多少,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可以恒溫蒸發溶劑結晶;碳酸鈉的溶解度在小于40℃時的范圍內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大于40℃時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降溫等質量的飽和溶液析出晶體的質量是溶解度大的析出的多來解答。
9.【答案】A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由圖乙的pH 變化是從大于 7 逐漸減小到小于 7可知是先堿中加酸至過量,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由題圖乙可知d點的 pH 小于 7,溶液顯酸性,酸過量,則該溶液中的溶質成分是生成的NaCl和過量的HCl,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由丙可知反應開始后溫度上升,則酸堿反應為放熱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該反應是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概念為復分解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酸的pH值小于7,堿的pH值大于7,由圖乙可知,是向堿中逐漸加酸至過量,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是中和反應,并且放熱;復分解反應的概念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來解答。
10.【答案】b;吸附;③④;溫度升高,分子間隔增大,氣壓變大;熱值大;2H2+O22H2O;>;取樣于試管,滴加石蕊溶液,若變紅則說明氯化銨溶液顯酸性或pH試紙測溶液pH(合理即可)
【知識點】水的凈化;酸的化學性質;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
【解析】【解答】(1)利用圖1裝置凈水,入水口位于b處來增強水的凈化效果,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2)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因此③④屬于金屬材料;炎熱的夏季,車胎易爆裂的原因是分子運動加快且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3)氫氣是未來理想能源主要原因是:無污染和熱值高且氫氣燃燒生成水,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4)由圖分析可知,氯化鈉溶液和氯化銨溶液中氧氣濃度減小的越快腐蝕速度就越快,而氫氧化鈉的氧氣濃度減少慢腐蝕慢,故對鐵釘腐蝕速率的影響Cl->OH-;
(5)石蕊溶液遇酸性物質變紅色,pH小于7的溶液顯酸性。故檢驗氯化銨溶液是否呈酸性的操作是,取樣于試管后滴加石蕊溶液,若變紅則說明氯化銨溶液顯酸性。
【分析】(1)根據凈水器中冷水從下方進入凈化效果良好,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來解答;
(2)根據材料有金屬材料、合成材料等,金屬和合金是金屬材料來解答;
(3)根據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對環境無污染是理想的能源,且熱值高來解答;
(4)根據氯化鈉、氯化銨、氫氧化鈉的對鐵生銹的腐蝕時的氧氣濃度的變化圖來解答;
(5)根據酸的pH值小于7顯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變紅色來解答。
11.【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SO2
(2)玻璃棒;過濾
(3)NH4Cl
(4)3H2+MoO3Mo+3H2O
(5)36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在焙燒爐中礦石要粉碎處理并從上部加入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質量守恒定律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則反應前Mo、S、O原子個數分別為2、4、14,反應后Mo、S、O原子個數分別為2、0、6,則X的化學式為SO2;
(2)攪拌器相當于實驗室中的玻璃棒;將固液分離的操作是過濾;
(3)復分解反應的概念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鉬酸銨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銨和鉬酸,則Y溶液中溶質的主要成分為NH4Cl;
(4)反應器3中:MoO3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鉬和水的方程式為
(5)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輝鉬礦中有鉬元素的質量等于生成的金屬鉬的質量,即。
【分析】(1)根據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其充分反應,反應前后元素守恒來解答;
(2)根據溶解在用玻璃棒攪拌加快溶解速度,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來解答;
(3)根據鉬酸銨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銨和鉬酸來解答;
(4)根據MoO3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鉬和水來解答;
(5)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計算一定質量的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來解答。
(1)在焙燒爐中,礦石要粉碎處理并從上部加入,是為了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反應前Mo、S、O原子個數分別為2、4、14,反應后Mo、S、O原子個數分別為2、0、6,則X的化學式為SO2;
(2)攪拌器相當于實驗室中的玻璃棒;將固液分離的操作是過濾;
(3)復分解反應是指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鉬酸銨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銨和鉬酸,則Y溶液中溶質的主要成分為NH4Cl;
(4)反應器3中:MoO3和氫氣高溫下反應生成鉬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輝鉬礦中有鉬元素的質量等于生成的金屬鉬的質量,即。
12.【答案】(1)分液漏斗
(2)B;2H2O22H2O+O2↑;催化作用
(3)e;f;c;d;b;HCl+NaHCO3=NaCl+H2O+CO2↑;減小
(4)關閉彈簧夾或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
【解析】【解答】(1)①是分液漏斗
(2)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并能控制反應的速率選帶分液漏斗的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B;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混合制取氧氣的方程式為;二氧化錳在該反應中是催化劑,起催化作用;
(3)實驗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水蒸氣和氯化氫,可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除氯化氫氣體,用濃硫酸除水蒸氣;最后得到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時是先除雜質后干燥,氣體從干燥和除雜質的裝置中經過需長進短出,故氣流方向為:氣體→e→f→c→d→b;除雜過程中氯化氫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為: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而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隨著反應的進行碳酸氫鈉減少,溶液堿性減弱pH減小。
(4)用C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暫停反應可關閉彈簧夾或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
【分析】(1)根據實驗室常見儀器來解答;
(2)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選擇發生裝置,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來解答;
(3)根據制取氣體得到純凈干燥的氣體時,需先除雜質后干燥,氣體流經方向是長進短出;氯化氫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
(4)根據多孔隔板的優點是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來解答。
(1)由圖可知,①是分液漏斗
(2)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并能控制反應的速率選帶分液漏斗的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B;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二氧化錳在該反應中是催化劑,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中混的水蒸氣和氯化氫,可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除氯化氫氣體,用濃硫酸除水蒸氣,洗氣裝置萬能瓶長進短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故用萬能瓶收集的時候是長進短出,故氣體應從D裝置的b端通入;故為了得到純凈、干燥的CO2氣體,除氯化氫的時候會沾上水,故需要先除氯化氫后除水,故順序為:氣體→e→f→c→d→b;除雜過程中氯化氫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學方程式為: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隨著反應的進行,碳酸氫鈉減少,溶液堿性減弱,pH減小。
(4)用C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暫停反應可關閉彈簧夾或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試管內的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長頸漏斗中,試管中的固體與液體脫離,反應停止。
13.【答案】CaO+H2O=Ca(OH)2;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鉀反應;3H2SO4+Fe2O3=Fe2(SO4)3+3H2O;鹽酸具有揮發性或鹽酸的溶質氯化氫是氣體;指示劑遇酸性或堿性溶液會變色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酸堿鹽的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貝殼(主要成分為CaCO3)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固體和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加水混合發生反應是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化合反應的概念是由多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故該過程發生的化合反應是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2)氫氧化鉀與氫氧化鈉性質相似,氫氧化鉀會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鉀和水,故制得的氫氧化鉀溶液須密封保存。
(3)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而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的方程式為3H2SO4+Fe2O3=Fe2(SO4)3+3H2O。
(4)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氣體是氯化氫氣體,所以若用稀鹽酸則無需水洗;
(5)植物汁液遇酸性或堿性溶液會變色,故酸性、堿性溶液能對染色后的布料進行調色。
【分析】(1)根據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化合反應的概念是由多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來解答;
(2)根據氫氧化鉀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和水來解答;
(3)根據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來解答;
(4)根據濃鹽酸具有揮發性來解答;
(5)根據酸性、堿性物質均能使植物汁液變色來解答。
14.【答案】(1) 量取 156 把濃硫酸沿燒杯壁倒入水里
(2) 0.2
(3) 設硫酸的質量為x。
每片含鈣量為:×100%=19.6%
因為19.6% <20%,所以與標簽標示不相符
答:該硫酸中溶質質量分數與標簽標示不相符。
【知識點】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稀釋濃硫酸
【解析】【解答】(1)溶液的稀釋過程有計算、量取、混勻、裝瓶貼標簽;
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故用98%的濃硫酸配制為196g2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量為:196g-196g×20%÷98%=156g;
在稀釋濃硫酸時需要把濃硫酸沿燒杯壁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
(2)根據質量守恒可知,50克硫酸和8克鋅混合后剩余物的質量為57.8克,該實驗過程中生成氣體的質量為50.0g+8.0g-57.8g=0.2g;
(3)解: 設硫酸的質量為x
故該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19.6%
答:該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9.6%,小于20%,與標簽不相符。
【分析】(1)根據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的操作是計算、量取、混勻、貼標簽,濃硫酸的稀釋過程中的玻璃棒是攪拌來加快溶解速度并散熱,稀釋前后溶質不變來解答;
(2)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來計算出金屬和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再根據氫氣的質量來計算硫酸的質量以及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來比較進行解答。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桐城市| 东台市| 长阳| 云霄县| 宽甸| 禹城市| 吉木萨尔县| 临西县| 闽侯县| 水城县| 武胜县| 青龙| 玛纳斯县| 体育| 六盘水市| 遂平县| 溧水县| 安阳县| 彭阳县| 大洼县| 安阳县| 攀枝花市| 东乡县| 铜陵市| 舞阳县| 南充市| 高阳县| 义乌市| 固安县| 九江县| 开平市| 遵义县| 吉首市| 蕲春县| 五台县| 松溪县| 曲靖市| 原平市| 扶余县|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