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安徽省中考化學模擬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安徽省中考化學模擬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5年安徽省中考化學模擬卷
注意事項:
1、化學試卷共17小題,總分40分。化學與物理考試時間共120分鐘。
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考試結束后,請將一并交回。
3、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14 Na-23 Cl-35.5 Ca-40
一、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請將選出的選項序號填入答題卡內
1. 尼龍簾子布是廣泛用于汽車輪胎骨架的增強材料,河南平頂山是全球產能最大的簾子布生產基地。下列物質和尼龍簾子布屬于同類材料的是
A. 玻璃鋼 B. 羊毛外套
C. 鋼筋 D. 塑料杯子
2. 下列關于“舌尖上的化學”說法中不符合科學事實的是
A. 食用豆制品、蝦皮可以補鈣
B. 劇烈運動后,可適量飲用含有無機鹽的飲料
C. 為增強體質,每餐都應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
D. 適當補充碘元素可以預防甲狀腺腫大
3. 中國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新礦物一一嫦娥石,其化學式為Ca9NaMg(PO4)7。下列有關嫦娥石說法正確的是
A. 由46個原子構成 B. 由金屬和非金屬組成
C. Na和Mg質量比為1:1 D. 氧元素含量最高
4. 小明實驗操作考試時抽中“金屬的性質”考題,下列他的操作正確的是
A. 比較銅片和鋁片的硬度
B. 觀察加熱銅片的現象
C. 向試管內倒入硫酸銅溶液
D. 將鐵釘加入試管中
5. 2024年11月12日,嫦娥六號取回的月背月壤樣品首次在中國航展亮相。地球化學分析揭示,月壤樣品中含有鋁、鈣、釷等元素。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釷原子核外有90個電子 B. 釷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C. 釷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D. 釷原子核內質子數等于中子數
6. 工業上一般采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取大量氧氣。在低溫高壓下,使空氣液化,然后升溫使氮氣從液態空氣中分離,剩余的“液氧”儲存在藍色鋼瓶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空氣液化后,其中的分子不再運動
B. 此法得到的“液氧”中只含有氧分子
C. 液氮汽化時,氮分子的體積增大
D. 該過程中分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2024年4月24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介紹了利用液態金屬合成金剛石的新方法。在一個標準大氣壓、條件下,將硅融入液態金屬中,通入甲烷氣體,硅與甲烷反應生成四氫化硅和石墨,石墨在液態金屬表面轉化成金剛石薄膜,其轉化過程如圖所示。金剛石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學透明性、優良的導熱性和高度的化學穩定性,在多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7. 20℃時,將等質量的A、B兩種固體物質,分別加入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①,加熱到60℃時現象如圖②,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①:B一定為不飽和溶液
B. 圖②: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 圖③:乙表示物質A的溶解度曲線
D. 將60℃時A、B的飽和溶液降溫至40℃,析出晶體A多
8. “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反應能獲取清潔能源,延緩溫室效應
B. 反應中,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比是1:2
C. 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
D. 反應前后原子數目、分子數目都不變
9. 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實驗中,能達到相應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1. 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1℃時,甲、乙物質的溶液溶質質量相等
B. a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C. a2℃時,將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a1℃,甲析出的晶體更多
D. 當甲的飽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甲
12. 鋰-氮電池(Li-N2)(結構見圖)是以鋰箔作負極,多孔碳布作正極,玻璃纖維作隔板,利用空氣中的氮氣與鋰形成鋰-氮電池,其反應方程式:6Li+N2=2Li3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鋰-氮電池使用體現了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 該電池使用說明氮氣常溫下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C. 化學上能導電的單質都是金屬單質
D. 負極鋰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鋰離子,鋰離子符號為Li+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道小題,共28分)
13.(5分)垃圾被稱為“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實踐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組織下,帶著極大的興趣對垃圾分類價值、處理方法及宣傳活動方面等展開了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1)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下列屬于有害垃圾的是 (填字母代號,下同),含有金屬材料的是 。
A.鋁制易拉罐 B.香蕉皮 C.廢舊電池 D.塑料礦泉水瓶
(2)由上面信息可知,倡導垃圾分類,其意義是 。
任務二:學習垃圾分類處理的方法。
【參觀學習】小組同學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了解到垃圾回收處理的過程如下:
分類收集運輸垃圾處理廠簡分分類處理最終處置。
(3)垃圾篩分時,可根據 快速、簡便地區分銅和鋁。
任務三:設計垃圾回收的宣傳活動。
(4)為了加強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文明小區進行了主題宣傳活動,請你幫他們設計一條宣傳語 。
13. 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部分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a 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3)C裝置優點是______________;實驗室制取氧氣為什么不選擇D發生裝置的原因是_______;若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_______端進入(填“c”或“d”)。
15. 早在古代《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某工廠先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制取硫酸銅,再用“濕法煉銅”獲得銅,其主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利用孔雀石粉末而不用塊狀孔雀石與稀硫酸反應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
(3)固體A的成分有 _________(填名稱)。在固體A中加入適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_________。
(4)干燥銅時不能采取高溫的方法,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16. 我校化學興趣小組以“金屬的化學性質”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金屬與氧氣反應
(1)“蕪湖鐵畫”防銹工藝之一是利用烤藍技術,高溫下在鐵表面形成一層四氧化三鐵,從而保護了內部的鐵不受腐蝕。下列選項中與四氧化三鐵結構相反,較為疏松的物質是_______。
A. 鋁在常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氧化鋁
B. 鐵在常溫下與氧氣、水反應生成的鐵銹
C. 水的凈化中用于吸附顏色異味的活性炭
【任務二】金屬與酸反應
取表面積大小相同的3種金屬片,分別加入足量相同的三份稀鹽酸中,并用溫度傳感器測定反應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所得溫度變化曲線如左圖所示。
(2)由圖A可知:_______(填“能”或“不能”)根據金屬與酸的反應放熱來判斷不同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3)將鋁片和稀鹽酸放在密閉容器中,用傳感器探究反應容器內溫度隨時間變化如圖B,50s前溫度未上升的原因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反應停止的時間點約在_______s。
(4)鋅和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水和二氧化硫,在反應過程中用燃著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時,聽到爆鳴聲,經檢驗氣體是氫氣。為什么在反應過程中又產生了氫氣,簡述原因:_______。
【任務三】金屬和鹽溶液的反應
查閱資料:一種金屬加入到活動性比它弱的多種金屬化合物溶液的混合液中,優先置換出最弱的金屬。
向硝酸銅、硝酸銀和硝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連續緩慢加入質量為m的鋅粉,溶液中析出固體的質量與加入的鋅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5)①bc段(不含兩端點)反應析出的金屬是_______。
②c點對應的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填化學式)
③若bc段和cd段析出的固體質量相等,參加反應的鋅粉質量分別為m1和m2,則m1:m2=_____。
17. 實驗室欲測定一瓶標簽破損的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現取10g該稀鹽酸樣品于燒杯中,將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樣品中,邊加邊攪拌,隨著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試回答:
(1)a點溶液中所含的溶質是__________。
(2)計算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1. 【答案】D
【解析】
【分析】尼龍簾子布是由合成纖維制成的,合成纖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詳解】A、玻璃鋼是玻璃纖維與合成材料復合而成的一種特殊材料,屬于復合材料,與尼龍簾子布(有機合成材料)不屬于同類材料,不符合題意;
B、羊毛外套是用羊毛制成的,屬于天然材料,與尼龍簾子布(有機合成材料)不屬于同類材料,不符合題意;
C、鋼筋是由鋼制成的,鋼是鐵的合金,屬于金屬材料,與尼龍簾子布(有機合成材料)不屬于同類材料,不符合題意;
D、塑料杯子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與尼龍簾子布(有機合成材料)屬于同類材料,符合題意;
故選D
2.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用豆制品、蝦皮可以補鈣,預防佝僂病或是骨質疏松,不符合題意;
B、劇烈運動后,人體會失去水分和鹽分,需補充水或淡鹽水,故可適量飲用含有無機鹽的飲料,不符合題意;
C、為增強體質,每餐都應適量攝入高蛋白食物,不能大量攝入,符合題意;
D、缺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適當補充碘元素可以預防甲狀腺腫大,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 【答案】D
4. 【答案】A
【解析】
【詳解】A、比較兩種金屬硬度,可采用相互刻畫的方法。用銅片在鋁片上刻畫,再用鋁片在銅片上刻畫,觀察哪種金屬表面留下痕跡,留下痕跡的金屬硬度較小,正確;
B、加熱銅片時,應該用坩堝鉗夾持銅片,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如果直接用手拿銅片加熱,會燙傷手,操作不安全,錯誤;
C、向試管中傾倒液體時,瓶塞要倒放桌面上,防止瓶塞沾染桌面雜質污染試劑;標簽要向著手心,防止殘留液體流下腐蝕標簽;試劑瓶口要緊挨試管口,緩慢傾倒、圖中操作中試劑瓶口沒有緊挨試管口,錯誤;
D、向試管中加入塊狀固體(如鐵釘)時,應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夾取鐵釘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起,使鐵釘緩緩滑到試管底部。如果直接將鐵釘投入直立的試管中,可能會打破試管底部,該操作錯誤。
故選A。
5. 【答案】A
6. 【答案】D
7. 【答案】B
【解析】
【詳解】A、圖①觀察不到固體,B可能恰好為飽和溶液,圖①也觀察不到固體,說法不正確;
B、等質量的A、B兩種固體物質,分別加入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加熱到60℃時現象如圖②,都全部溶解,溶質和溶液質量都相等,所以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說法正確;
C、圖①到圖②可知,物質A受溫度的影響較大,所以甲表示物質A的溶解度曲線,說法不正確;
D、60℃時,A、B的飽和溶液質量不確定,降溫至40℃,無法判斷兩種物質析出晶體情況;說法不正確;
故選B。
8.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催化劑催化作用下生成甲烷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詳解】A、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劑和光照條件下反應生成甲烷和氧氣,可以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延緩溫室效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B、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44:(2×18)=11:9,故選項說法錯誤;
C、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目不變,由圖可知,有2個甲烷分子、4個水分子參加反應,生成4個氧分子和2個甲烷分子,故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9. 【答案】D
【解析】
【詳解】A、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都顯堿性,是因為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屬于陰離子,不符合題意;
B、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構成的,蔗糖溶于水,是以分子的狀態分散到水中,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能自由移動,但是都呈電中性,因此蔗糖溶液不導電,不符合題意;
C、將氧氣裝入鋼瓶形成液氧,只是氧氣的狀態發生了變化,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題意;
D、寶石絢麗多彩,是因為寶石中含有某些金屬離子,能使寶石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光澤,符合題意。
故選D。
10. 【答案】B
【解析】
【詳解】A、MnO2、C粉都不溶于水, 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不能除去C粉,錯誤;
B、點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如果小燒杯內壁有水霧,說明甲烷燃燒生成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中含有氫元素,正確;
C、銅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的后面,不與稀硫酸反應,無法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錯誤;
D、銅和銀的活潑性都比鐵的弱,將銅片和銀片分別放入硫酸亞鐵溶液中,不能反應,無法判斷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錯誤。
故選B。
11.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a1℃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溶液的質量不確定,無法比較甲、乙物質的溶液中的溶質質量,故A說法錯誤;
B、由圖可知,a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故B說法正確;
C、a2℃時,將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a1℃,甲乙的溶解度均減小,均會析出晶體,由于飽和溶液質量不能確定,因此無法比較析出晶體的質量,故C說法錯誤;
D、甲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乙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當甲的飽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故D說法錯誤;
故選:B。
12. 【答案】D
【解析】
【詳解】A、鋰-氮電池的使用體現了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A 錯誤;
B、氮氣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故B 錯誤;
C、該電池中碳布能導電,說明化學上能導電的單質不一定是金屬,故C 錯誤;
D、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 1易失夫1個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鉀離子,離子的符號為Li+,故D正確。
故選D。
14. 【答案】(1)試管 (2)
(3) ①. 控制反應速率 ②. 不能使固體與液體分離 ③. c
【解析】
【小問1詳解】
a是試管。
【小問2詳解】
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C裝置使用分液漏斗,可以通過活塞控制液體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使反應平穩進行。D裝置需要將固體放在多孔塑料片上,需要塊狀且不易溶于水的固體,以免固體溶于水或漏下無法使固體和液體分離,實驗室使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常溫下制取氧氣,二氧化錳是粉末會從多孔隔板漏下,不能使固體與液體分離,所以不使用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所以使用F應從長導管c通入。
15. 【答案】(1)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2)Fe+CuSO4=Cu+FeSO4
(3) ①. 銅和鐵 ②. 除去過量的鐵粉
(4)防止高溫時銅被氧化
【解析】
【小問1詳解】
利用孔雀石粉末而不用塊狀孔雀石與稀硫酸反應的原因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小問2詳解】
鐵能與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Cu+FeSO4;
【小問3詳解】
鐵與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因為鐵粉是過量的,因此固體A的成分是銅和過量的鐵粉,在固體A中加入適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鐵粉;
【小問4詳解】
干燥銅時不能采取高溫的方法,在加熱的條件下,銅能與氧氣反應即防止高溫時銅被氧化。
16. 【答案】(1)BC (2)不能
(3) ①. ②. 100##99##98
(4)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的濃度逐漸降低變成稀硫酸,稀硫酸與鋅反應生成氫氣
(5) ①. 銅##Cu ②. Zn(NO3)2、Fe(NO3)2 ③. 7:8
【解析】
【小問1詳解】
A、鋁在常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氧化鋁,氧化鋁為致密氧化膜,選項錯誤;
B、鐵在常溫下與氧氣、水反應生成的鐵銹,鐵銹疏松多孔,選項正確;
C、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選項正確。
故選BC。
【小問2詳解】
鐵與稀鹽酸反應放出熱量更高,而反應速率可能會受溫度影響,導致實驗有誤差,無法驗證金屬活動性。
【小問3詳解】
將鋁片和稀鹽酸放在密閉容器中,稀鹽酸先和鋁表面的氧化鋁薄膜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50s前溫度未上升。反應進行放出熱量,約在100秒時溫度最高,后溫度降低,故停止的時間點約在100s(99或98也可以)。
【小問4詳解】
用燃著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時,聽到爆鳴聲,則產生的該氣體是氫氣,因為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的濃度逐漸降低變成稀硫酸,稀硫酸與鋅反應生成氫氣,故點燃不純的氫氣,會聽到爆鳴聲。
【小問5詳解】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鋅>鐵>銅>銀,往硝酸銅、硝酸銀和硝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緩慢連續加入質量為m的鋅粉,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再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最后和硝酸亞鐵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鐵,故ab段是鋅和硝酸銀反應,bc段是鋅和硝酸銅反應,cd段是鋅和硝酸亞鐵反應。
①由以上分析知,bc段(不含兩端點)反應為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硝酸鋅,析出的金屬是銅。
②ab段是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鋅,bc段是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硝酸鋅,硝酸亞鐵未反應,故c點對應的溶液的溶質是Zn(NO3)2、Fe(NO3)2。
③bc段和cd段析出的固體質量相等,可都為1,參加反應的鋅粉質量分別為m1和m2,bc段為,,m1=;cd段為,,m2=,則m1:m2=:=7:8。
17. 【答案】(1)NaCl、HCl
(2)解:設氯化氫的質量為x
答: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7.3%。
【解析】
【小問1詳解】
a點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稀鹽酸還未反應完,溶液中含有反應生成的氯化鈉和剩余的鹽酸,故填:NaCl、HCl;
【小問2詳解】
恰好完全反應時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6g,消耗氫氧化鈉的質量=16g×5%=0.8g,代入方程式中計算,求出氯化氫的質量,再求出10g稀鹽酸中的溶質質量分數,具體過程見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夏河县| 祥云县| 东方市| 布拖县| 孟州市| 涿州市| 三亚市| 哈密市| 商都县| 辉南县| 铜梁县| 师宗县| 永善县| 孟州市| 平远县| 定远县| 三台县| 辽阳市| 肃宁县| 屏东市| 当涂县| 惠水县| 永年县| 平原县| 沅江市| 青海省| 靖远县| 尼玛县| 呼和浩特市| 和田县| 鄂温| 沈阳市| 淮北市| 文水县| 贵定县| 葫芦岛市| 土默特右旗| 瓮安县|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