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日月潭》教學設計學段 第一學段 學 科 語文 年 級 二年級課題名稱 日月潭教材解析 《日月潭》是統編版二上第四單元中的第三篇文章。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家鄉”,語文要素是“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了解詞句的意思”(是對一年級下冊“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這一訓練點的鞏固與提升)和“學習課文的語言表達積累語言”。本單元選文涵蓋古今,跨越海峽。古典詩文、巍峨名山、海上明珠、西域風情,無不體現了祖國的遼闊和美麗,很容易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自豪。本課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接著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然后描繪了它在晨午時分、晴雨天氣的不同情狀,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教學目標 ①文化自信:正確認讀書寫“豁、凜”等15個生字,理解“威風凜凜、別出心裁”等詞語。②語言運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竹節人的制作方法,帶給人們的無限樂趣,讀懂“我”因為玩竹節人與老師之間發生的故事。③思維能力:學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④審美創造:了解竹節人的制作方法,帶給人們的無限樂趣,讀懂“我”因為玩竹節人與老師之間發生的故事。教學重難點 1.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能感受文章的美,學習語言表達、積累優美詞語。2.背誦課文、歸納學習方法。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方法與策略 講授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游戲法、練習法教學資源與工具 多媒體課件、板貼、田字格貼等教具教學過程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復習上節課內容(3分鐘) 1.復習詞語2.回顧一二段內容 第一段講了日月潭的位置與環境;第二段講解了日月潭名字的由來二、再讀課文,尋找日月潭的“美”(32分鐘)(一)合作共學:(4分鐘)(二)品讀第三自然段——清晨之美(三)品讀第四自然段——晴午之美(四) 品讀第四自然段——雨中美景 1. 自學:1.自讀3-4自然段,思考:這兩段分別寫了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你覺得什么時候的景色最美?請用橫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時間歸納:清晨時分、晴午時分、下雨時分。)2. 小組合作:組內交流畫出的句子。全班交流展示。1. 讀一讀這一段,你看到了什么?(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2. 質疑:還有哪里也可以看到點點燈光呢?(湖水中)3. 隨文識字“隱隱約約”(“隱”是左耳旁“阝”,《說文解字》解釋為山嶺高地的意思。徐灝在解釋的時候說“隔阜不相見也”,隔著一座山嶺,當然就看不到了,隱藏在山里面。也有的學者認為“阝”在這里指山墻,隔著一個墻看不到,也行,總的來說都隱藏起來了。所以“隱”就是隱蔽的意思,躲藏起來了。)“隱隱約約”指看得不太清楚或者聽得不太清楚、感覺不是太明顯的。4. 思考問題: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倒映在湖水中,為什么是隱隱約約看不清楚呢?預設1:因為離得很遠。預設2:因為它們是倒映在水中,水面的波紋讓大家看不清楚。預設3:因為有一層薄薄的霧。5. 指導朗讀:語速要慢一些,“薄薄、隱隱約約”讀得輕柔一些。1. 晴天的日月潭美在哪里?(清晰地展現)2. 隨文識字“清晰”:“清晰”這個詞我們依然是分解組合,“清”像清水一樣的清澈而透亮,看得清楚,“晰”有個日字旁,太陽出來了,景物就能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清、晰”組合起來就是清楚的意思。注意詞語之間的聯系,為什么用清晰這個詞?聯系上下文,因為有太陽高照,這種美景和建筑才會清晰地展現在眼前。“展現”:“展”字,讓我們做個動作來體會。現在你們都是抱臂坐正的,現在老師說展開雙臂,哇,你看,完全地張開,這個就叫做“展”。“現”字,王+見,看到了“見”,那展現這個“現”就表示看見。3. 指導朗讀:語調稍高,讀好“整個、清晰”。4. 出示視頻,展示日月潭白天的美麗(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也就是說這些美景都向我們打開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做好準備,瞧瞧美景即將展現在眼前,一邊看一邊可以跟小朋友交流,你都看到了些什么?播放視頻,稍后可以請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景色)1. 指讀,下雨了,剛才清晰的景物會有什么變化呢?(好像披上輕紗是,景色一片朦朧)2. 隨文識字“輕紗”:出示圖片理解,時隱時現,模模糊糊的感覺;這種感覺就這下文中的哪個詞一樣——朦朧;與上文中的“清晰”是一對反義詞。3. 結合圖片理解這種“朦朧之感”,如夢似幻,難怪課文中說這就像“童話中的仙境”。4. 隨文理解“蒙蒙細雨”師:這是怎樣的雨?(蒙蒙細雨)師:明明就是下雨,為什么要用四個字“蒙蒙細雨”來形容 生:“細”字說明這雨是細的,不是相的。師:那細一點的雨,下起來是大,還是小呢 生:小。師:對,這個“細”字讓我們知道了雨是小雨,是細雨。同時,這四個字里的“蒙蒙”也是表示雨點很細小。這么細小的雨交織著,就像一面紗巾,所以課文說“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我們回味一下,紗巾披在身上是什么感覺 生:是很輕的,很柔軟的。師:大雨或者暴雨會不會很輕很柔軟 生:不會。師:只有蒙蒙細雨,才是這么輕這么柔的。你們看,如果作者只寫“下雨”。那我們根本不知道下的是大雨還是小雨,而“蒙蒙細雨”四個字就讓我們知道,這雨很細很輕,就像輕紗一樣。師:我們來讀“蒙蒙細雨”這個詞,在構詞或者讀音上,你們還有什么發現嗎 生:“蒙蒙細雨”中的前兩個字讀音相同。師:是的。“蒙蒙”是疊音詞,具有音樂的美感。你們還知道別的這種疊音的四字成語嗎 前面的課文就有一個。生:點點燈光。師:那在生活中還有嗎 和同學玩了一天,你們分別時--生:依依不舍。師:和哥哥搶著啃雞腿,你們吃得--生:津津有味。5. 指導朗讀第一句,語調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清晰之美;第二句要舒緩,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6. 嘗試背一背三、讀讀思思,總結全文(6分鐘) 1. 齊讀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吸:做一做吸氣的動作,指的是把氣息吸進來。(由外而內引入)觀察“引”字,偏旁是“弓”,猜猜和什么有關?教師演示拉弓的動作,觀察動作。講解詞意:吸引就是由外而內、由遠到近的靠近、引入。那“吸引”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即“日月潭”把外面的游客吸引進“日月潭”景區里面的意思。2. 根據教師的提問,學生讀最后一句話:①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風光秀麗”)可換成“山清水秀”②日月潭吸引了誰 (突出“中外游人”)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許許多多”)3. 拓展補充,升華情感風光秀麗的日月潭,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墨客為之神往,寫下了千古絕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明珠璀璨日月潭,碧綠湖水源玉山。潭寬四面山翠綠,景色湖光彩霞天。四、書寫指導 1. 上節課我們學寫了前6個字,這節課我們來學寫后2個字。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2個字,看誰能分清每個字的主筆,看看它們在結構上又分別有什么特點。2. 根據學生交流情況,教師范寫并強調。展:半包圍結構。尸字頭居上偏左,右下部第二橫在橫中線下側,右端超出“尸”,豎提在豎中線左方,捺腳略長。現:左窄右寬。“王”字第二橫從橫中線起筆,稍短,最后一筆橫變提;“見”字左豎緊貼豎中線,收筆于橫中線下側,豎撇撇尖伸至“王”下。3. 描紅、仿影。4. 當堂展示評析。評價手段 學生自評、教師點評、生生互評板書設計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