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浙江中考最終押題 時事熱門版【試卷分析】中考前后幾年的時事熱門事件,往往是當年中考“蹭熱點”最好素材。這也是突出學以致用,生活體現學習的最好方式。最近幾年比較熱門黑科技如機器人、AI、量子計算機、納米機器人、智能駕駛等;熱門的體育賽事如亞運會、奧運會、貴州村超、蘇超、冬奧會;熱門天文或自然事件如日食、月食、流星雨、近地行星星沖日等;軍事和航空航天如中國航母、戰艦、東風導彈、北斗導航系統、南天門計劃等。這些事件中包含著大量的科學知識。但是學生們平時忙于學習,可能沒有很多時間關注熱門事件,因此考前提前了解相關題型也比較有必要的。本試卷著眼于熱門,按照中考的題型、知識點、考查思想,融合熱門時事,學生訓練中如親臨考場,非常有意義的。親愛的同學:歡迎參加考試!請你認真審題,積極思考,細心答題,發揮最佳水平。答題時,請注意以下幾點:1.全卷滿分16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u-64 Zn-654.本卷g取10N/kg卷I 客觀題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近年來“刷臉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公共場合,有效促進了社會安定。“刷臉技術”基于人的臉部特征做出識別。控制一個人臉部特征的物質是()A.蛋白質 B.脂肪 C.DNA D.糖類【答案】C【解答】控制和決定性的物質是DNA,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脂肪酸儲存能量的物質,糖類是提供兩類的主要物質。2. 我國第一首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于2024年底正式下水,它兼具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的功能,配置了電磁彈射(如右圖所示)。電磁彈射的發射軌道相當于兩根金屬導軌,彈射車相當于金屬棒,橫在導軌上,通電后磁場對彈射車產生推力作用,從而使彈射車牽引飛機快速運動。該原理與以下哪個原理相同( )A.B.C.D.【答案】C【解析】原理是同調單體再磁場中受力。A表現出通電此題周圍存在磁場;B體現通螺線管磁場方向的影響因素;D體現電磁感應3.鋱是一種罕見的稀土元素,且全球大部分的鋱供應都來自中國。如圖是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關于元素鋱的說法正確的是 ()A.鋱屬于非金屬元素 B.鋱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5C.一個鋱原子中含有65個中子 D.鋱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8.9g【答案】B【解析】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元素序號,金字旁的元素都是金屬,相對原子質量沒有單位4.今年 4 月19日上午,在北京亦莊舉行了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下列哪項能作為判斷人形機器人是否為生物的標準()A.是否耗能 B.能否運動 C.能否說話 D.能否生殖【答案】D【解析】判斷生物的標準,繁殖、新陳代謝、遺傳、進化、生長等5.2024 年 5 月 3 日,我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此前科研團隊對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和月巖進行分析,發現月球表面土壤中有豐富的鈦鐵礦,其主要成分為鈦酸亞鐵FeTiO3,鈦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圖,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鈦原子的中子數是 22B.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22C.FeTiO3 中 Ti 化合價為+3D.鈦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克【答案】B【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中,質子數=原子序數,鈦原子的質子數為22,而不是中子數,錯誤;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中,質子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22,正確;C、鈦酸亞鐵中,鐵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設鈦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2)+x+(-2)×3=0,則x=+4,錯誤;D、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寫,錯誤。6.我國古代《墨經》最早記述了秤的杠桿原理(如圖所示), “標”是指提紐到“權”的距離, “本”是指提紐到“重”的距離。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下列有關它的說法錯誤的是( )A.“標” “本”表示力臂, “權” “重”表示力B.“權” “重”增加相同的質量,A端會下降C.增大“重”時,應把“權”向B端適當移動D.若將提紐O 向B端移動一些,桿秤測量范圍變大【答案】C7.蛇年春晚機器人表演大放異彩,如圖所示機器人工作時平端托盤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關于機器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運動時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機器人在地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運動狀態發生改變C.機器人和物品受到的總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和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B【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同一物體上。【解答】A、機器人在地面間存在壓力,且有相對運動,可知機器人在地面上運動時,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機器人在地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變,可知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故B錯誤,符合題意;C、機器人受力平衡,與物體的總重力與地面給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和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兩個物體上,可知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8.科學家研究發現,某地區重霾污染期間,顆粒物中硫酸鹽含量迅速升高。硫酸鹽形成的過程中,有一步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B.甲是氧化劑C.物質乙由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D.丙遇到空氣中的水會生成硫酸【答案】D【解析】A.由微粒的構成可知,反應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故A錯誤;B.由微粒的構成可知,甲是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三氧化硫,則得到氧元素,為還原劑,故B錯誤;C.由微粒的構成可知,乙是二氧化氮,由一個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故C錯誤;D.丙是三氧化硫,遇到空氣中的水會生成硫酸,故D正確。9.無人機航拍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夠突破地平線的束縛,提供前所未有的高空視角。航拍實際就是利用凸透鏡成像規律,如右圖所示某實驗小組采用航拍鏡頭進行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時描繪的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要擴大拍攝范圍,可讓無人機飛得更高,景物類似從C到D的過程B.若航拍鏡頭焦距為50毫米,底片和鏡頭距離略小于50毫米C.若航拍環境較暗,可調小鏡頭光圈減少進光量使照片更清晰D.若用無人機拍攝,所成的像為倒立縮小的實像,景物類似處于AB間某一位置【答案】A【解析】根據圖片可知,u=v=10cm=2f,則凸透鏡的焦距f=5cm=50mm;A.根據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小”的規律可知,離物體越遠,成的像越小,屏幕上看到的景物越大,所拍攝范圍越大,類似從C到D的過程,故A正確;B.無人機攝像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而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在50mm到100mm之間,故B錯誤;C.若航拍環境較暗時,需要增大光圈,即可調大鏡頭光圈增加進光量使照片更清晰,故C錯誤;D.照相機的底片是像的位置,底片應該在鏡頭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并且物距很大,像距很小,底片放在略大于100mm的位置上,故D錯誤。10.2025年5月,寧波北侖連續數晚出現罕見的“藍眼淚”,吸引大量市民前往觀賞。經研究,這種現象主要由海洋浮游生物夜光藻聚集引起。當受到外界擾動等刺激時,夜光藻會發出藍色熒光。上述現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生物能進行繁殖 B.生物能生長和發育C.生物能遺傳和變異 D.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答案】D【解析】根據題中信息可知,夜光藻在受到外界擾動等刺激時,會發出藍色熒光,可知夜光藻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11. 電動獨輪車是新一代的節能、環保、便攜的代步工具。其工作原理是當電源開關S 閉合時指示燈 L 亮起,車處于待機狀態;當人再站到車上時開關S1自動閉合,電動機M才能工作,以下電路設計符合要求的是( )A.B.C.D.【答案】C【解析】由題意可知,當電源開關S閉合時指示燈L亮起,再當人站在獨輪車上時開關S1自動閉合,電動機M才能啟動,說明電動機和指示燈可以獨立工作、互不影響即為并聯,且開關S位于干路,開關S1位于電動機支路,故C正確,而A、B、D錯誤。12.4月24 日,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順利發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為燃料,其完全燃燒產物為二氧化碳、氮氣和水。下列關于偏二甲肼的說法錯誤的是( )A.屬于有機物 B.含有氮氣分子C.由三種元素組成 D.完全燃燒后產物不會污染空氣【答案】B【解析】A.根據化學式 C2H8N2 可知,偏二甲肼含有碳元素,因此為有機物,故A正確不合題意;B. 偏二甲肼由分子構成,而它的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氮原子構成,故B錯誤符合題意;C.根據化學式 C2H8N2 可知,偏二甲肼含有碳、氫和氧三種元素,故C正確不合題意;D.根據化學式 C2H8N2 可知,它的燃燒產物為二氧化碳、水和氮氣,不會污染環境,故D正確不合題意。13.2025年4月15 日,電影《流浪地球3》宣布開機,該劇講述科學家為拯救地球,計劃讓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適宜的星空環境。 “流浪地球”的第一步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如果地球停止自轉,下列現象在短時間內就會消失的是()A.地球有晝半球夜半球 B.地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C.太陽光垂直照射地面 D.一天24小時的晝夜交替【答案】D【解析】晝、夜半球現象取決于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球體的特點,與自轉無關,故A不合題意;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沒有關系,故B不合題意;地球公轉使太陽直射點出現周期性變化,故C不合題意;因為地球自轉周期是24小時左右,所以會呈現24小時的晝夜交替現象,如果現在地球停止自轉,24小時的晝夜交替會消失,故D符合題意。14.東風——17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高超音速導彈。它采用錢學森彈道原理,其運行大致軌跡如圖所示。飛行初段,發動機內燃料燃燒推動導彈加速上升;飛行中段關閉發動機,依靠慣性飛行;飛行末段,打開發動機,急速墜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導彈所用的燃料需要具有較大的比熱容B.導彈發射時,將燃料燃燒獲得的內能轉化為化學能C.導彈飛行中段,距離地面等高的a點動能大于b點D.飛行中段,發動機關閉,導彈機械能守恒【答案】C【解析】A.導彈飛行時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所用的燃料需要具有較高的熱值,故A錯誤;B.導彈升空,通過燃料燃燒把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氣體膨脹做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B正確;CD.導彈與大氣劇烈摩擦產生熱量,通過做功的方式使其表面溫度急劇升高,故C正確;D.導彈飛行中段,發動機關閉,由于導彈進入大氣層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摩擦做功,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因此機械能逐漸變小。ab兩點高度相等,則二者重力勢能相等。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a點的動能大于b點,故C正確,D錯誤。15.2025年央視春晚的機器人秧歌表演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四位同學就此展開了科學討論。他們的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甲:“AI視覺系統”鏡頭捕捉觀眾畫面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B.乙:機器人外殼應選擇高強度、耐磨損和耐腐蝕特性的材料C.丙:通過增加機器人“關節”的數量,提高了整體的靈活度D.丁:通過增大機器人“足部”的面積,來增大對地面的壓強【答案】D【解析】A.甲:“AI視覺系統”鏡頭捕捉觀眾畫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故A正確不合題意;B.乙:機器人外殼應選擇高強度、耐磨損和耐腐蝕特性的材料,這樣可以延長機器人的使用時間,適應復雜的工作環境,故B正確不合題意;C.丙:通過增加機器人“關節”的數量,提高了整體的靈活度,故C正確不合題意;D.丁:通過增大機器人“足部”的面積,來減小對地面的壓強,故D錯誤符合題意。卷Ⅱ 主觀題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我國古代計時工具“沉箭漏”,由漏壺、浮舟和箭尺組成,如圖所示。其原理是漏壺中的水從漏口流出,壺中水位緩慢下降,根據箭尺的位置判斷相應的時間。(1)計時過程中,隨著壺中水位的下降,壺內的水對漏口的壓強 (填“變大”或“變小”)。(2)浮舟和箭尺的總質量為60克,若要讓浮舟漂浮在水面上,浮舟的體積至少需要 厘米3。(3)為了使箭尺在容器中勻速下降,某同學提出改變容器形狀的改進方案,下列容器可能實現改進目的的是()。 (填字母)A. B. C.【答案】(1)變小(2)60(3)A17.2025年4月24日,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返回艙將于10月下旬在東風著陸場著陸。(1)如圖甲所示,以上升的火箭為參照物,位于整流罩內的神州二十號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2)圖乙是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與空氣劇烈摩擦的場景,此過程通過 (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3)返回艙返回的最后著陸階段,反推發動機點火,當降到距離地面1m高度時,返回艙以速度3m/s勻速下落,此時重力做功的功率為 (返回艙重30000牛頓)。【答案】(1)靜止(2)做功(3)90000W18.2025年3月14日(農歷二月十五)是今年出現的第一次月全食,月全食始于21:12,全食階段持續至23:30。(1)當天的地球位于圖甲公轉軌道上的 兩點之間。(2)圖甲中地球所處 A的位置與圖乙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年變化曲線圖中的 點相同(選填“甲、乙、丙、丁”)。(3)請寫出當天的月相名稱 。【答案】(1)AB(2)丁(3)滿月19. “智能化胰島素泵”是一種調節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含量的儀器,其主要由貼于上臂皮膚的血糖傳感器、別于腰間的胰島素泵和手機端的數字化控制平臺三部分構成(如圖甲),該儀器可實現血糖的全天動態調節,其工作原理可簡化為圖乙。(1)肥胖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長期吃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人體的同化作用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異化作用,易導致肥胖。(2)數字化控制平臺會根據血糖傳感器的數據及時調整胰島素泵注入人體的胰島素劑量。數字化控制平臺相當于人體反射弧中的 。(3)人體在不斷地變化中實現自我穩定。除人體內血糖的相對穩定以外,請再列舉一個穩定與變化的例子: 。【答案】(1)大于(2)神經中樞(3)體溫的相對穩定與變化【解析】(1)長期吃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積累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即同化作用大于異化作用,將造成能量的累積,導致肥胖。(2)由題中數字化控制平臺的作用可知,相當于反射弧中的神經中樞,具有處理信息的能力。(3)人體還存在體溫調節平衡和水鹽平衡等。20.“智能手環”是……種穿戴式智能設備(如圖1),具有計步統計等多項功能,手環內有一纏繞著線圈的密閉空心塑料管,塑料管內置有一小塊磁體。(1)若跑步時戴緊手環,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手環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2)跑步時塑料管跟著手一起運動,磁體則在管內反復運動,線圈中便會產生電流,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出運動的步數,此過程利用了 的原理。(3)某同學的質量為50 kg,步行1min后,手環顯示步數是180步(一步距離為0.5m)。該同學根據自己的腿長和步距畫出了如圖2所示的步行示意圖,對步行時重心的變化進行了分析,當兩腳一前一后著地時重心降低,而單腳著地邁步時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則他步行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W。【答案】(1)靜止(2)電磁感應(3)75【解析】(1)手環與手腕之間的空間位置沒有發生改變,可知以手腕為參照物,手環是靜止的。(2)運動時,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可知原理是電磁感應。(3)由圖可知,行走時,重心高度變化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21. “追星攬月,牧星蒼穹”,我國計劃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1)月球上的氦-3儲量豐富,右圖是氦-3的原子模型示意圖,B 表示 (填“質子” “中子”或“電子”)。(2)氦-3與氘進行核聚變反應時,能夠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其原理與 相似(填“火藥彈” “氫彈”或“原子彈”)。【答案】(1)質子(2)氫彈【解析】(1)氦元素屬于2號元素,原子核中含有2個質子,可知B為質子。(2)氫彈的原理也是核聚變,可知氦-3與氘進行核聚變反應時,能夠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其原理與氫彈的原理相似。22.如圖是某品牌自動咖啡機的結構示意圖:(1)【內部結構】此咖啡機平衡球重2.4N,盛水器自重5N,它們與平衡桿組成了杠桿AOB(不計平衡桿的自重和支點處的摩擦),O為支點,AO:OB=5:2。【工作原理】向盛水器中加入一定量水,平衡桿保持水平靜止。當盛水器內的水溫升高至一定溫度時,水沿導管進入盛有咖啡粉的玻璃杯中,當盛水器內的水剩余 kg時,水平的平衡桿開始繞O點轉動,盛水器抬升;冷卻一段時間后,玻璃杯中的咖啡液在 的作用下又倒吸進入盛水器,咖啡沖泡完成。(2)【平衡膳食】小寧的媽媽早餐經常用牛奶沖泡一杯咖啡并搭配一片面包,近期發現有牙齦出血的癥狀,請你從平衡膳食的角度給小寧媽媽提出一點建議 。【答案】(1)0.1;大氣壓(2)多食用一些富含VC的水果、蔬菜等【解析】(1)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代入數據可得,解得x=1N,根據G=mg可知,剩余水的質量為0.1kg時,水平的平衡桿開始繞O點轉動,盛水器抬升 。冷卻一段時間后,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咖啡液被壓進盛水器。(2)牙齦出血,是因為缺少維生素,所以用多食用一些富含VC的水果、蔬菜等。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40分)23.海南是我國火龍果的主要種植區。火龍果是長日照植物,冬季常因光照不足而延遲開花。某團隊研究同一光照強度下,不同補光光源(紅光+藍光/紅光/藍光)和不同補光時長 (1小時~8小時/天)對火龍果形成花朵數量的影響,結果如圖。請回答:(1)為減少實驗材料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挑選一定數量, (寫出兩點)相近的火龍果進行實驗。(2)分析圖中數據你能得到的結論有: (寫出一點)。(3)除了光照,影響火龍果開花的非生物因素還有 (寫出一點)。(4)小金想知道單色光照射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響,請你以天竺葵為材料,紅光和藍光為光源,幫助小金完善以下實驗步驟: ;4小時后,將葉片放到酒精中水浴加熱,觀察到葉片褪成黃白色時,取出葉片用清水洗凈后,滴上碘液并清洗,觀察顏色深淺。【答案】(1)品種、大小、年齡、生長狀況(2)同一光照強度下,相同補光時間下,三種補光光源中最佳的是紅光+藍光;同一光照強度下,紅光+藍光光源的最佳補光時間是6小時/天;同一光照強度下,紅光+藍光光源隨補光時間增加效果先增加后減弱;同一光照強度下,相同補光時間下,三種補光光源中藍光的效果最差;答案合理即給分(3)溫度、陽光、空氣、無機鹽、水(4)把2盆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晝夜。第2天,用紅光和藍光這兩種不同光源分別照射2盆天竺葵【解析】(1)為減少實驗材料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挑選一定數量,品種、大小、年齡、生長狀況相近的火龍果進行實驗。(2)根據圖片可以得到以下結論:①同一光照強度下,相同補光時間下,三種補光光源中最佳的是紅光+藍光;②同一光照強度下,紅光+藍光光源的最佳補光時間是6小時/天;③同一光照強度下,紅光+藍光光源隨補光時間增加效果先增加后減弱;④同一光照強度下,相同補光時間下,三種補光光源中藍光的效果最差。(3) 除了光照,影響火龍果開花的非生物因素還有溫度、陽光、空氣、無機鹽、水;(4)小金想知道單色光照射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響,請你以天竺葵為材料,紅光和藍光為光源,幫助小金完善以下實驗步驟:把2盆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晝夜。第2天,用紅光和藍光這兩種不同光源分別照射2盆天竺葵;4小時后,將葉片放到酒精中水浴加熱,觀察到葉片褪成黃白色時,取出葉片用清水洗凈后,滴上碘液并清洗,觀察顏色深淺。24.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可用過氧化鈉(Na2O2)作為供氧劑。為了探究其反應原理,小明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同時也查閱了相關資料:資料一: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和水都能發生反應,且都放出熱量。化學方程式分別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資料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請根據實驗裝置等信息分析完成下列問題:(1)注射器的作用類似于 (選填“長頸漏斗”或“分液漏斗”) :(2)為了證明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是否產生氧氣,請在F處增加一個實驗操作: 。(3)實驗裝置C中無水硫酸銅的作用是 。(4)實驗過程中發現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其原因是 。【答案】(1)分液漏斗(2)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F處(3)檢驗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是否被B裝置完全吸收(4)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屬于放熱反應,溫度升高,此時氫氧化鈣溶解度降低,飽和澄清石灰水有氫氧化鈣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解析】(1) 注射器能控制液體流量,作用類似于分液漏斗;(2) 氧氣可用帶火星木條檢驗,證明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是否產生氧氣, 可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F處;(3) 實驗裝置C中無水硫酸銅的作用是檢驗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是否被B裝置完全吸收 ;(4)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D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能是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屬于放熱反應,溫度升高,此時氫氧化鈣溶解度降低,飽和澄清石灰水有氫氧化鈣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5.如圖甲所示是我們常見的按壓式圓珠筆。小明利用圓珠筆開展了以下實驗研究。實驗一:研究彈簧彈力與壓縮量的關系(如圖乙),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序號 鉤碼質量(g) 彈簧壓縮量x(mm) 彈簧彈力F(N) k1 50 2 0.5 0.252 100 4 1 0.25實驗二:研究影響彈簧彈性勢能的因素。先將筆倒立向下按壓一定程度然后放開,筆將向上彈起一定的高度。某次彈跳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如圖丙)①把筆豎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壓外殼使其下端接觸桌面(見位置a);②由靜止釋放,外殼豎直上升,彈簧恢復到原長(見位置b);③筆繼續上升到離桌面2厘米的最高處(見位置c)開始下落。(1) 實驗一表中的“k”應該填入的項目是: (選填“F/x”或“x/F”);小明由實驗一表格數據就得出了彈簧彈力與壓縮量的關系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2)實驗二的筆在上升過程中,筆的外殼的最大速度處于位置 之間(選填“ab”或“bc”)。(3)實驗二通過測量 研究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選填“筆上升的最大高度”或“筆的質量”)。【答案】(1)F/x;不正確,實驗次數太少,實驗存在偶然性(2)ab(3)筆上升的最大高度【解析】(1)根據表格可知,;小明由實驗一表格數據就得出了彈簧彈力與壓縮量的關系不正確,理由是:實驗次數太少,實驗存在偶然性;(2)根據圖片可知,在開始階段,彈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則外殼做加速運動。隨著彈力的減小,當彈力等于外殼的重力時,合力為零,此時加速停止,即此時速度最大。由此可知,速度最大的時候彈力依然存在,即還有形變,故速度最大的位置在ab之間;(3)實驗二通過測量筆上升的最大高度研究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26.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高鐵軌道、車廂、附屬設施使用大量的鐵合金和鋁合金。小明探究合金中金屬的化學性質。【實驗一】在分別裝有質量相等和外形相同的 Cu、FeAl和Mg的四只燒杯中,加入相同質量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鹽酸,如圖1所示。(1)證明金屬活動性 Fe>Cu的實驗現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丙、丁燒杯中,使用溫度傳感器,測得反應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據圖分析可知,金屬活動性 Mg>Al,其理由是 。(3)【實驗二】把一定質量的 Al放入剛反應結束的乙燒杯中,觀察現象,得出結論:金屬活動性 Al> Fe。分析實驗一和實驗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A.由實驗一、二可知, 金屬活動性 Mg> Al> Fe> CuB.實驗二,反應后所得溶液中一定有 AlCl3C.實驗二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質量一定變小D.實驗一,若丁中固體有剩余,則丙、丁中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相等【答案】(1)甲燒杯中無明顯現象,乙燒杯中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2)鎂完全反應的時間小于鋁完全反應的時間(3)A;B;D【解析】(1)能與酸反應的金屬的活動性大于不能與酸反應的金屬的活動性,證明金屬活動性Fe>Cu的實驗現象是:甲燒杯中無明顯現象,乙燒杯中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2)Mg、Al與鹽酸反應都是放熱反應,溫度最高時,就是恰好完全反應時,由圖2可知,鎂完全反應的時間小于鋁完全反應的時間,說明鎂反應的速率大于鋁,則金屬活動性Mg>Al,其理由是鎂完全反應的時間小于鋁完全反應的時間;(3)A.由實驗一可知,金屬活動性 Fe>Cu,Mg>Al,由實驗二可知,金屬活動性Al>Fe,則金屬活動性Mg>Al>Fe>Cu。故A正確;B.實驗二,把一定質量的Al放入剛反應結束的乙燒杯中,鋁與鹽酸或氯化亞鐵溶液反應會生成氯化鋁,則反應后所得溶液中一定有AlCl3,故B正確;C.實驗二中鹽酸有剩余時,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溶液的質量增大故C錯誤;D.相同質量的Mg、Al與足量的鹽酸反應,Al消耗的鹽酸質量大于鎂,實驗一,若丁中固體有剩余,則丙中固體有剩余,說明加入的鹽酸都已完全反應,而加入的是相同質量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鹽酸,則丙、丁中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相等,故D正確;27.項目學習小組在使用密度計時發現由于刻度不均勻,估讀時誤差較大,由此準備制作一個刻度均勻的密度計。【小組討論】液體密度計是根據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化判斷密度大小;根據密度公式ρ=m/V,想到是否可以通過密度與質量之間的關系來制作刻度均勻的密度計。經過查閱資料及深入討論最后確定了制作方案。【查閱資料】桿秤是我國古老的質量稱量工具(如圖甲),刻度是均勻的。使用時先把被測物體掛在秤鉤處,提起秤紐,移動秤砣,當秤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秤砣懸掛點對應的數值即為物體的質量。(1)桿秤的工作原理是 ;(2)【產品制作】器材:木棒、塑料杯、細線、刻度尺、金屬塊(代替秤砣)。步驟:①模仿桿秤結構,用杯子代替秤鉤,先自制一根無刻度“密度秤”;②杯中不加液體,提起秤紐,移動秤砣,當秤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如圖乙),將此時秤砣的懸掛點A標記為“0”刻度;③杯中加水至a處,提起秤紐,移動秤砣,當秤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將此時秤砣的懸掛點B標記為“?”刻度(單位g/cm3);④以AB兩點之間長度的1/10為標準,在整根秤桿上均勻地標上刻度。在制作過程中,秤桿出現左低右高現象(如圖丙),要調至水平位置平衡,秤砣應往 側移動;(3)步驟③中,秤砣懸掛點B標記的刻度值應為 ;(4)【產品檢驗】用多種密度已知的液體對“密度秤”刻度準確度進行檢驗。【產品升級】為了制作出精確度更高的“密度秤”,下列改進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A.把秤紐位置往遠離秤鉤一側移動 B.減小秤砣的質量C.減少加入杯中的液體體積 D.換用更細的秤桿【答案】(1)杠桿平衡原理(或F1·l1=F2·l2)(2)右(3)1.0(或1)(4)A;B【解析】(1)根據圖甲可知,秤紐相當于杠桿的支點,秤鉤上物體的重力相當于阻力,秤砣的重力相當于動力,因此桿秤的工作原理就是杠桿的平衡條件即 F1·l1=F2·l2 。(2)制作過程中,秤桿出現左低右高現象(如圖丙),此時說明秤紐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偏大。要使桿秤恢復平衡,此時需要減小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而增大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在阻力臂和秤砣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只需將秤砣向右移動增大動力臂即可。(3)在步驟③中,杯子中注入的液體是水,則秤砣懸掛點B處應該標記的就是水的密度,即1.0;(4)要增大密度秤的測量精度,就必須增大秤砣一側的動力臂的長度。A.把秤紐位置往遠離秤鉤一側移動,即增大物體一側的阻力臂,那么此時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變大,則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變大。在秤砣質量不變的情況下,肯定要增大動力臂,故A符合題意;B.根據杠桿的平衡原理F1L1=F2L2可知,減小秤砣的質量,即動力減小,那么動力臂肯定增大,故B符合題意;C.在測量液體密度時,液面必須達到位置a,否則測出的就不準確,故C不合題意;D.換用更細的秤桿,對測量本身沒有影響,故D不合題意。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5分)28.“稻田養魚”是種較好的農業生態模式,實驗小組分別在養魚稻田和未養魚稻田對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水稻的螟蟲株危害率、水稻的枯紋病株發病率進行了測定并統計,實驗數據如圖所示:(1)請寫出一條食物鏈,體現養魚稻田的螟蟲株危害率降低的原因 。(2)請說說養魚稻田水中溶解氧含量比較高的好處 。(3)關于養魚稻田生態系統說法正確的是 。A·稻田中所有的水稻、螟蟲和魚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B.養魚稻田的營養結構比未養魚稻田復雜,因此具有較強的自動調節能力C.水稻枯紋病的病原體是水稻條紋葉枯病毒,該病毒更適應于未養魚稻田的生態環境D.水稻養魚生態系統中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化學能的形式流動【答案】水稻→水稻螟蟲→魚;水中溶解氧的增加,既有利于魚本身的生長,又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長發育;BCD【解析】(1)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食物鏈。結合題干和題圖信息可知,水稻田中存在“水稻→水稻螟蟲→魚”這條食物鏈,水稻田中養的魚會捕食水稻螟蟲等害蟲,從而降低了水稻的螟蟲株危害率。(2)水稻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氣中的氧氣,水稻田的水中溶解氧含量高,能促進水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長發育,進而提高水稻產量,同時利于魚本身的生長。(3)A.在一定生活環境中的所有生物種群的總和叫做群落。因此稻田中所有的水稻、螟蟲和魚并不能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所以A不符合題意;B.養魚稻田的營養結構比未養魚稻田復雜,因此具有較強的自動調節能力,所以B符合題意;C.水稻枯紋病的病原體是水稻條紋葉枯病毒。根據題圖,該病毒更適應于未養魚稻田的生態環境,所以C符合題意;D.在水稻養魚生態系統中,太陽能是最初的能量來源,通過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并轉化為有機物質。隨后,這些有機物質被食草動物如螺、蝦等消費,再被食肉動物如魚類等消費,形成食物鏈。所以,水稻養魚生態系統中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化學能的形式流動,所以D符合題意;29. 如圖是一個太陽能黑光燈滅蟲裝置,上方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組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為誘蟲的黑光燈及高壓金屬觸殺網供電。(1)長期使用農藥會使害蟲產生抗藥性,這是 的結果,而用黑光燈誘殺害蟲,對蟲害的防治更具有可持續性,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2)已知黑光燈的功率為30W,若每晚工作時間為10小時,則每晚消耗多少電能 (3)含鎘(Cd)化合物是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重要原料,所以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鎘的固體廢棄物。長期露天堆放會造成土壤污染,溶解在土壤中的鎘會被植物吸收,并通過 進入人體,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4)為保護環境,對含鎘固體廢棄物必須及時處理。下面是處理過程中某一重要反應: 通過該反應把可溶性的( ;轉化為不溶性的CdS,以減輕污染。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答案】(1)自然選擇(2)P=W/t∴W= Pt=0.03千瓦×10小時=0.3千瓦時(=1.08×106 焦)(3)食物鏈(4)復分解反應30. 目前,單晶硅光伏是主要的光伏發電技術之一,圖1 是生產光伏材料——高純硅的流程示意圖。未來,生物光伏有望成為環境更友好的新一代發電技術,已知光合微生物——藍細菌可能成為生物光伏的“得力助手”。請回答:(1)藍細菌與人體細胞結構的主要區別是 。(2)在圖1的生產流程中,可以重復利用的物質有 。(3)從電流形成的原因角度分析,無論是單晶硅光伏還是生物光伏發電,本質都是利用光能使電子發生 。(4)在樓頂安裝光伏發電裝置時,往往需要用起重機將設備吊裝到高處。如圖2所示為某汽車起重機的結構示意圖。其中,O為吊臂的轉動軸,吊臂OA 前端裝有滑輪組,C桿伸縮可改變吊臂的長短,D桿伸縮可改變吊臂與水平面的角度,支撐點為B,圖中OB :OA=114。當起重機將質量為2.5t 的重物勻速提升時,D 桿對吊臂的支持力為多少牛 (吊臂、滑輪及繩重不計)【答案】(1)藍細菌無成形的細胞核(2)H2 和 HCl(3)定向移動(4)解: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和幾何知識得: 則答:D桿對吊臂的支持力為【解析】(1)細菌與其他生物細胞的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2)由圖可知H2 和 HCl分別在不同反應中作為反應物和生成物,可知這兩種物質可以重復使用。(3)形成電流的原因是帶電粒子的定向移動,可知無論是單晶硅光伏還是生物光伏發電,本質都是利用光能使電子發生定向移動。31.如圖甲是一款智能機器人。在AI大模型的驅動下,機器人不僅學會了跳舞、180°后空翻等技能,而且可以在復雜工業環境中執行各種搬運任務。請回答:[情境一 在車間的水平地面搬運重物](1)機器人依靠電機驅動部件做出動作。在人體的四大基本組織中,類似于電機的功能、能提供動力驅動骨骼運動的組織是 .(2)機器人對物品的水平推力 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物品運動速度 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則在3~5s內,重物受到的摩擦力為 N.(忽略空氣阻力)(3)[情境二 在舞臺上表演后空翻]后空翻時,其堅固的鋁合金外殼能有效保護內部零件。該鋁合金主要含鋁(Al)和少量銅,為測定此鋁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將10g鋁合金樣品放入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共收集到氮氣0.8g。則該鋁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是 .(4)后空翻時,機器人每次重心升高0.8m。已知該機器人的質量為10kg,它由一臺額定功率為160 W的電機驅動,電機的工作效率為80%。則計算正常工作時,機器人完成一次后空翻的時間。【答案】(1)肌肉組織(2)200(3)72%(4)解: 機器人完成一次后空翻的做功W= Gh= mgh=10kg×10N/kg×0.8m=80J;則電機做的功為:因此機器人完成一次后空翻的時間 。答:機器人完成一次后空翻的時間為0.625 s。【解析】(1) 機器人依靠電機驅動部件做出動作。在人體的四大基本組織中,類似于電機的功能、能提供動力驅動骨骼運動的組織是肌肉組織。(2)根據乙圖可知,2-5s內機器人受到推力為200N。根據丙圖可知,此時機器人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摩擦力等于推力200N,(3)設參加反應的鋁的質量為x,;;解得:x=7.2g;則鋁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32.人工智能的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某酒店的智能機器人能完成送餐、回收等一系列工作。下表是該智能機器人的部分參數:參數名稱 工作電壓 質量 一次最大送餐量 移動速度 最大功率數據 56伏 50千克 15千克 0.3~0.6米/秒 100 瓦(1)為了防止機器人在工作時傾倒,底盤材料應選擇 (填“鐵”或“塑料”)。(2)該機器人裝有語音采集器,能與顧客之間進行簡單的語音交互。語音采集器類似于人體反射弧中的 。(3)如果該機器人以最大功率、最大移動速度送餐到30米遠的顧客處,那么它所做的功為多少 (4)如圖甲所示為該機器人送餐時負重過載保護電路的原理圖,電源電壓為56伏,R為壓力傳感器,阻值隨所受壓力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觸發器的電阻忽略不計,通過的電流超過0.4安時,觸發器就會使電動機停止工作,放棄送餐的指令,以免機器人受到損傷。為保護機器人,電阻箱R0的阻值至少為多少 【答案】(1)鐵(2)感受器(3)解:機器人以最大移動速度移動到30米外的顧客處所用的時間 秒,機器人做功W= Pt=100瓦×50秒=5000焦。(4)解:由表可知,機器人承受的最大壓力 F=G= mg=15千克×10牛/千克=150牛,由圖丙可知,當F=150牛時,壓力傳感器的阻值R=20歐,電流超過0.4安時,觸發器觸發電動機停止工作,此時電路總電阻為 歐,所以電阻箱R0接入的最小阻值 歐-20歐=120歐。【解析】(1) 為了防止機器人在工作時傾倒,底盤材料的質量越大越好。鐵的密度大于塑料的密度,則相同體積的底座鐵的質量大于塑料,故選鐵;(2) 該機器人裝有語音采集器,能與顧客之間進行簡單的語音交互。語音采集器類似于人體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參考答案1.【答案】C2.【答案】C3.【答案】B4.【答案】D5.【答案】B6.【答案】C7.【答案】B8.【答案】D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D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1)變小(2)60(3)A17.【答案】(1)靜止(2)做功(3)90000W18.【答案】(1)AB(2)丁(3)滿月19.【答案】(1)大于(2)神經中樞(3)體溫的相對穩定與變化20.【答案】(1)靜止(2)電磁感應(3)7521.【答案】(1)質子(2)氫彈22.【答案】(1)0.1;大氣壓(2)多食用一些富含VC的水果、蔬菜等23.【答案】(1)品種、大小、年齡、生長狀況(2)同一光照強度下,相同補光時間下,三種補光光源中最佳的是紅光+藍光;同一光照強度下,紅光+藍光光源的最佳補光時間是6小時/天;同一光照強度下,紅光+藍光光源隨補光時間增加效果先增加后減弱;同一光照強度下,相同補光時間下,三種補光光源中藍光的效果最差;答案合理即給分(3)溫度、陽光、空氣、無機鹽、水(4)把2盆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晝夜。第2天,用紅光和藍光這兩種不同光源分別照射2盆天竺葵24.【答案】(1)分液漏斗(2)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F處(3)檢驗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是否被B裝置完全吸收(4)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屬于放熱反應,溫度升高,此時氫氧化鈣溶解度降低,飽和澄清石灰水有氫氧化鈣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5.【答案】(1)F/x;不正確,實驗次數太少,實驗存在偶然性(2)ab(3)筆上升的最大高度26.【答案】(1)甲燒杯中無明顯現象,乙燒杯中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2)鎂完全反應的時間小于鋁完全反應的時間(3)A;B;D27.【答案】(1)杠桿平衡原理(或F1·l1=F2·l2)(2)右(3)1.0(或1)(4)A;B28.【答案】水稻→水稻螟蟲→魚;水中溶解氧的增加,既有利于魚本身的生長,又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長發育;BCD29.【答案】(1)自然選擇(2)P=W/t∴W= Pt=0.03千瓦×10小時=0.3千瓦時(=1.08×106 焦)(3)食物鏈(4)復分解反應30.【答案】(1)藍細菌無成形的細胞核(2)H2 和 HCl(3)定向移動(4)解: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和幾何知識得: 則答:D桿對吊臂的支持力為31.【答案】(1)肌肉組織(2)200(3)72%(4)解: 機器人完成一次后空翻的做功W= Gh= mgh=10kg×10N/kg×0.8m=80J;則電機做的功為:因此機器人完成一次后空翻的時間 。答:機器人完成一次后空翻的時間為0.625 s。32.【答案】(1)鐵(2)感受器(3)解:機器人以最大移動速度移動到30米外的顧客處所用的時間 秒,機器人做功W= Pt=100瓦×50秒=5000焦。(4)解:由表可知,機器人承受的最大壓力 F=G= mg=15千克×10牛/千克=150牛,由圖丙可知,當F=150牛時,壓力傳感器的阻值R=20歐,電流超過0.4安時,觸發器觸發電動機停止工作,此時電路總電阻為 歐,所以電阻箱R0接入的最小阻值 歐-20歐=120歐。2025年浙江中考最終押題 時事熱門版【試卷分析】中考前后幾年的時事熱門事件,往往是當年中考“蹭熱點”最好素材。這也是突出學以致用,生活體現學習的最好方式。最近幾年比較熱門黑科技如機器人、AI、量子計算機、納米機器人、智能駕駛等;熱門的體育賽事如亞運會、奧運會、貴州村超、蘇超、冬奧會;熱門天文或自然事件如日食、月食、流星雨、近地行星星沖日等;軍事和航空航天如中國航母、戰艦、東風導彈、北斗導航系統、南天門計劃等。這些事件中包含著大量的科學知識。但是學生們平時忙于學習,可能沒有很多時間關注熱門事件,因此考前提前了解相關題型也比較有必要的。本試卷著眼于熱門,按照中考的題型、知識點、考查思想,融合熱門時事,學生訓練中如親臨考場,非常有意義的。親愛的同學:歡迎參加考試!請你認真審題,積極思考,細心答題,發揮最佳水平。答題時,請注意以下幾點:1.全卷滿分16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u-64 Zn-654.本卷g取10N/kg卷I 客觀題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近年來“刷臉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公共場合,有效促進了社會安定。“刷臉技術”基于人的臉部特征做出識別。控制一個人臉部特征的物質是()A.蛋白質 B.脂肪 C.DNA D.糖類2. 我國第一首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于2024年底正式下水,它兼具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的功能,配置了電磁彈射(如右圖所示)。電磁彈射的發射軌道相當于兩根金屬導軌,彈射車相當于金屬棒,橫在導軌上,通電后磁場對彈射車產生推力作用,從而使彈射車牽引飛機快速運動。該原理與以下哪個原理相同( )A.B.C.D.3.鋱是一種罕見的稀土元素,且全球大部分的鋱供應都來自中國。如圖是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關于元素鋱的說法正確的是 ()A.鋱屬于非金屬元素 B.鋱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5C.一個鋱原子中含有65個中子 D.鋱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8.9g4.今年 4 月19日上午,在北京亦莊舉行了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下列哪項能作為判斷人形機器人是否為生物的標準()A.是否耗能 B.能否運動 C.能否說話 D.能否生殖5.2024 年 5 月 3 日,我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此前科研團隊對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和月巖進行分析,發現月球表面土壤中有豐富的鈦鐵礦,其主要成分為鈦酸亞鐵FeTiO3,鈦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圖,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鈦原子的中子數是 22B.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22C.FeTiO3 中 Ti 化合價為+3D.鈦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克6.我國古代《墨經》最早記述了秤的杠桿原理(如圖所示), “標”是指提紐到“權”的距離, “本”是指提紐到“重”的距離。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下列有關它的說法錯誤的是( )A.“標” “本”表示力臂, “權” “重”表示力B.“權” “重”增加相同的質量,A端會下降C.增大“重”時,應把“權”向B端適當移動D.若將提紐O 向B端移動一些,桿秤測量范圍變大7.蛇年春晚機器人表演大放異彩,如圖所示機器人工作時平端托盤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關于機器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運動時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機器人在地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運動狀態發生改變C.機器人和物品受到的總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和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8.科學家研究發現,某地區重霾污染期間,顆粒物中硫酸鹽含量迅速升高。硫酸鹽形成的過程中,有一步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B.甲是氧化劑C.物質乙由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D.丙遇到空氣中的水會生成硫酸9.無人機航拍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夠突破地平線的束縛,提供前所未有的高空視角。航拍實際就是利用凸透鏡成像規律,如右圖所示某實驗小組采用航拍鏡頭進行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時描繪的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要擴大拍攝范圍,可讓無人機飛得更高,景物類似從C到D的過程B.若航拍鏡頭焦距為50毫米,底片和鏡頭距離略小于50毫米C.若航拍環境較暗,可調小鏡頭光圈減少進光量使照片更清晰D.若用無人機拍攝,所成的像為倒立縮小的實像,景物類似處于AB間某一位置10.2025年5月,寧波北侖連續數晚出現罕見的“藍眼淚”,吸引大量市民前往觀賞。經研究,這種現象主要由海洋浮游生物夜光藻聚集引起。當受到外界擾動等刺激時,夜光藻會發出藍色熒光。上述現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生物能進行繁殖 B.生物能生長和發育C.生物能遺傳和變異 D.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11. 電動獨輪車是新一代的節能、環保、便攜的代步工具。其工作原理是當電源開關S 閉合時指示燈 L 亮起,車處于待機狀態;當人再站到車上時開關S1自動閉合,電動機M才能工作,以下電路設計符合要求的是( )A.B.C.D.12.4月24 日,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順利發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為燃料,其完全燃燒產物為二氧化碳、氮氣和水。下列關于偏二甲肼的說法錯誤的是( )A.屬于有機物 B.含有氮氣分子C.由三種元素組成 D.完全燃燒后產物不會污染空氣13.2025年4月15 日,電影《流浪地球3》宣布開機,該劇講述科學家為拯救地球,計劃讓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適宜的星空環境。 “流浪地球”的第一步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如果地球停止自轉,下列現象在短時間內就會消失的是()A.地球有晝半球夜半球 B.地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C.太陽光垂直照射地面 D.一天24小時的晝夜交替14.東風——17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高超音速導彈。它采用錢學森彈道原理,其運行大致軌跡如圖所示。飛行初段,發動機內燃料燃燒推動導彈加速上升;飛行中段關閉發動機,依靠慣性飛行;飛行末段,打開發動機,急速墜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導彈所用的燃料需要具有較大的比熱容B.導彈發射時,將燃料燃燒獲得的內能轉化為化學能C.導彈飛行中段,距離地面等高的a點動能大于b點D.飛行中段,發動機關閉,導彈機械能守恒15.2025年央視春晚的機器人秧歌表演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四位同學就此展開了科學討論。他們的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甲:“AI視覺系統”鏡頭捕捉觀眾畫面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B.乙:機器人外殼應選擇高強度、耐磨損和耐腐蝕特性的材料C.丙:通過增加機器人“關節”的數量,提高了整體的靈活度D.丁:通過增大機器人“足部”的面積,來增大對地面的壓強卷Ⅱ 主觀題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我國古代計時工具“沉箭漏”,由漏壺、浮舟和箭尺組成,如圖所示。其原理是漏壺中的水從漏口流出,壺中水位緩慢下降,根據箭尺的位置判斷相應的時間。(1)計時過程中,隨著壺中水位的下降,壺內的水對漏口的壓強 (填“變大”或“變小”)。(2)浮舟和箭尺的總質量為60克,若要讓浮舟漂浮在水面上,浮舟的體積至少需要 厘米3。(3)為了使箭尺在容器中勻速下降,某同學提出改變容器形狀的改進方案,下列容器可能實現改進目的的是()。 (填字母)A. B. C.17.2025年4月24日,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返回艙將于10月下旬在東風著陸場著陸。(1)如圖甲所示,以上升的火箭為參照物,位于整流罩內的神州二十號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2)圖乙是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與空氣劇烈摩擦的場景,此過程通過 (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3)返回艙返回的最后著陸階段,反推發動機點火,當降到距離地面1m高度時,返回艙以速度3m/s勻速下落,此時重力做功的功率為 (返回艙重30000牛頓)。18.2025年3月14日(農歷二月十五)是今年出現的第一次月全食,月全食始于21:12,全食階段持續至23:30。(1)當天的地球位于圖甲公轉軌道上的 兩點之間。(2)圖甲中地球所處 A的位置與圖乙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年變化曲線圖中的 點相同(選填“甲、乙、丙、丁”)。(3)請寫出當天的月相名稱 。19. “智能化胰島素泵”是一種調節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含量的儀器,其主要由貼于上臂皮膚的血糖傳感器、別于腰間的胰島素泵和手機端的數字化控制平臺三部分構成(如圖甲),該儀器可實現血糖的全天動態調節,其工作原理可簡化為圖乙。(1)肥胖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長期吃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人體的同化作用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異化作用,易導致肥胖。(2)數字化控制平臺會根據血糖傳感器的數據及時調整胰島素泵注入人體的胰島素劑量。數字化控制平臺相當于人體反射弧中的 。(3)人體在不斷地變化中實現自我穩定。除人體內血糖的相對穩定以外,請再列舉一個穩定與變化的例子: 。20.“智能手環”是……種穿戴式智能設備(如圖1),具有計步統計等多項功能,手環內有一纏繞著線圈的密閉空心塑料管,塑料管內置有一小塊磁體。(1)若跑步時戴緊手環,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手環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2)跑步時塑料管跟著手一起運動,磁體則在管內反復運動,線圈中便會產生電流,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出運動的步數,此過程利用了 的原理。(3)某同學的質量為50 kg,步行1min后,手環顯示步數是180步(一步距離為0.5m)。該同學根據自己的腿長和步距畫出了如圖2所示的步行示意圖,對步行時重心的變化進行了分析,當兩腳一前一后著地時重心降低,而單腳著地邁步時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則他步行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W。21. “追星攬月,牧星蒼穹”,我國計劃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1)月球上的氦-3儲量豐富,右圖是氦-3的原子模型示意圖,B 表示 (填“質子” “中子”或“電子”)。(2)氦-3與氘進行核聚變反應時,能夠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其原理與 相似(填“火藥彈” “氫彈”或“原子彈”)。22.如圖是某品牌自動咖啡機的結構示意圖:(1)【內部結構】此咖啡機平衡球重2.4N,盛水器自重5N,它們與平衡桿組成了杠桿AOB(不計平衡桿的自重和支點處的摩擦),O為支點,AO:OB=5:2。【工作原理】向盛水器中加入一定量水,平衡桿保持水平靜止。當盛水器內的水溫升高至一定溫度時,水沿導管進入盛有咖啡粉的玻璃杯中,當盛水器內的水剩余 kg時,水平的平衡桿開始繞O點轉動,盛水器抬升;冷卻一段時間后,玻璃杯中的咖啡液在 的作用下又倒吸進入盛水器,咖啡沖泡完成。(2)【平衡膳食】小寧的媽媽早餐經常用牛奶沖泡一杯咖啡并搭配一片面包,近期發現有牙齦出血的癥狀,請你從平衡膳食的角度給小寧媽媽提出一點建議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40分)23.海南是我國火龍果的主要種植區。火龍果是長日照植物,冬季常因光照不足而延遲開花。某團隊研究同一光照強度下,不同補光光源(紅光+藍光/紅光/藍光)和不同補光時長 (1小時~8小時/天)對火龍果形成花朵數量的影響,結果如圖。請回答:(1)為減少實驗材料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挑選一定數量, (寫出兩點)相近的火龍果進行實驗。(2)分析圖中數據你能得到的結論有: (寫出一點)。(3)除了光照,影響火龍果開花的非生物因素還有 (寫出一點)。(4)小金想知道單色光照射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響,請你以天竺葵為材料,紅光和藍光為光源,幫助小金完善以下實驗步驟: ;4小時后,將葉片放到酒精中水浴加熱,觀察到葉片褪成黃白色時,取出葉片用清水洗凈后,滴上碘液并清洗,觀察顏色深淺。24.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可用過氧化鈉(Na2O2)作為供氧劑。為了探究其反應原理,小明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同時也查閱了相關資料:資料一: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和水都能發生反應,且都放出熱量。化學方程式分別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資料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請根據實驗裝置等信息分析完成下列問題:(1)注射器的作用類似于 (選填“長頸漏斗”或“分液漏斗”) :(2)為了證明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是否產生氧氣,請在F處增加一個實驗操作: 。(3)實驗裝置C中無水硫酸銅的作用是 。(4)實驗過程中發現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其原因是 。25.如圖甲所示是我們常見的按壓式圓珠筆。小明利用圓珠筆開展了以下實驗研究。實驗一:研究彈簧彈力與壓縮量的關系(如圖乙),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序號 鉤碼質量(g) 彈簧壓縮量x(mm) 彈簧彈力F(N) k1 50 2 0.5 0.252 100 4 1 0.25實驗二:研究影響彈簧彈性勢能的因素。先將筆倒立向下按壓一定程度然后放開,筆將向上彈起一定的高度。某次彈跳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如圖丙)①把筆豎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壓外殼使其下端接觸桌面(見位置a);②由靜止釋放,外殼豎直上升,彈簧恢復到原長(見位置b);③筆繼續上升到離桌面2厘米的最高處(見位置c)開始下落。(1) 實驗一表中的“k”應該填入的項目是: (選填“F/x”或“x/F”);小明由實驗一表格數據就得出了彈簧彈力與壓縮量的關系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2)實驗二的筆在上升過程中,筆的外殼的最大速度處于位置 之間(選填“ab”或“bc”)。(3)實驗二通過測量 研究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選填“筆上升的最大高度”或“筆的質量”)。26.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高鐵軌道、車廂、附屬設施使用大量的鐵合金和鋁合金。小明探究合金中金屬的化學性質。【實驗一】在分別裝有質量相等和外形相同的 Cu、FeAl和Mg的四只燒杯中,加入相同質量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鹽酸,如圖1所示。(1)證明金屬活動性 Fe>Cu的實驗現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丙、丁燒杯中,使用溫度傳感器,測得反應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據圖分析可知,金屬活動性 Mg>Al,其理由是 。(3)【實驗二】把一定質量的 Al放入剛反應結束的乙燒杯中,觀察現象,得出結論:金屬活動性 Al> Fe。分析實驗一和實驗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A.由實驗一、二可知, 金屬活動性 Mg> Al> Fe> CuB.實驗二,反應后所得溶液中一定有 AlCl3C.實驗二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質量一定變小D.實驗一,若丁中固體有剩余,則丙、丁中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相等27.項目學習小組在使用密度計時發現由于刻度不均勻,估讀時誤差較大,由此準備制作一個刻度均勻的密度計。【小組討論】液體密度計是根據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化判斷密度大小;根據密度公式ρ=m/V,想到是否可以通過密度與質量之間的關系來制作刻度均勻的密度計。經過查閱資料及深入討論最后確定了制作方案。【查閱資料】桿秤是我國古老的質量稱量工具(如圖甲),刻度是均勻的。使用時先把被測物體掛在秤鉤處,提起秤紐,移動秤砣,當秤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秤砣懸掛點對應的數值即為物體的質量。(1)桿秤的工作原理是 ;(2)【產品制作】器材:木棒、塑料杯、細線、刻度尺、金屬塊(代替秤砣)。步驟:①模仿桿秤結構,用杯子代替秤鉤,先自制一根無刻度“密度秤”;②杯中不加液體,提起秤紐,移動秤砣,當秤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如圖乙),將此時秤砣的懸掛點A標記為“0”刻度;③杯中加水至a處,提起秤紐,移動秤砣,當秤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將此時秤砣的懸掛點B標記為“?”刻度(單位g/cm3);④以AB兩點之間長度的1/10為標準,在整根秤桿上均勻地標上刻度。在制作過程中,秤桿出現左低右高現象(如圖丙),要調至水平位置平衡,秤砣應往 側移動;(3)步驟③中,秤砣懸掛點B標記的刻度值應為 ;(4)【產品檢驗】用多種密度已知的液體對“密度秤”刻度準確度進行檢驗。【產品升級】為了制作出精確度更高的“密度秤”,下列改進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A.把秤紐位置往遠離秤鉤一側移動 B.減小秤砣的質量C.減少加入杯中的液體體積 D.換用更細的秤桿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5分)28.“稻田養魚”是種較好的農業生態模式,實驗小組分別在養魚稻田和未養魚稻田對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水稻的螟蟲株危害率、水稻的枯紋病株發病率進行了測定并統計,實驗數據如圖所示:(1)請寫出一條食物鏈,體現養魚稻田的螟蟲株危害率降低的原因 。(2)請說說養魚稻田水中溶解氧含量比較高的好處 。(3)關于養魚稻田生態系統說法正確的是 。A·稻田中所有的水稻、螟蟲和魚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B.養魚稻田的營養結構比未養魚稻田復雜,因此具有較強的自動調節能力C.水稻枯紋病的病原體是水稻條紋葉枯病毒,該病毒更適應于未養魚稻田的生態環境D.水稻養魚生態系統中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化學能的形式流動29. 如圖是一個太陽能黑光燈滅蟲裝置,上方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組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為誘蟲的黑光燈及高壓金屬觸殺網供電。(1)長期使用農藥會使害蟲產生抗藥性,這是 的結果,而用黑光燈誘殺害蟲,對蟲害的防治更具有可持續性,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2)已知黑光燈的功率為30W,若每晚工作時間為10小時,則每晚消耗多少電能 (3)含鎘(Cd)化合物是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重要原料,所以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鎘的固體廢棄物。長期露天堆放會造成土壤污染,溶解在土壤中的鎘會被植物吸收,并通過 進入人體,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4)為保護環境,對含鎘固體廢棄物必須及時處理。下面是處理過程中某一重要反應: 通過該反應把可溶性的( ;轉化為不溶性的CdS,以減輕污染。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30. 目前,單晶硅光伏是主要的光伏發電技術之一,圖1 是生產光伏材料——高純硅的流程示意圖。未來,生物光伏有望成為環境更友好的新一代發電技術,已知光合微生物——藍細菌可能成為生物光伏的“得力助手”。請回答:(1)藍細菌與人體細胞結構的主要區別是 。(2)在圖1的生產流程中,可以重復利用的物質有 。(3)從電流形成的原因角度分析,無論是單晶硅光伏還是生物光伏發電,本質都是利用光能使電子發生 。(4)在樓頂安裝光伏發電裝置時,往往需要用起重機將設備吊裝到高處。如圖2所示為某汽車起重機的結構示意圖。其中,O為吊臂的轉動軸,吊臂OA 前端裝有滑輪組,C桿伸縮可改變吊臂的長短,D桿伸縮可改變吊臂與水平面的角度,支撐點為B,圖中OB :OA=114。當起重機將質量為2.5t 的重物勻速提升時,D 桿對吊臂的支持力為多少牛 (吊臂、滑輪及繩重不計)31.如圖甲是一款智能機器人。在AI大模型的驅動下,機器人不僅學會了跳舞、180°后空翻等技能,而且可以在復雜工業環境中執行各種搬運任務。請回答:[情境一 在車間的水平地面搬運重物](1)機器人依靠電機驅動部件做出動作。在人體的四大基本組織中,類似于電機的功能、能提供動力驅動骨骼運動的組織是 .(2)機器人對物品的水平推力 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物品運動速度 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則在3~5s內,重物受到的摩擦力為 N.(忽略空氣阻力)(3)[情境二 在舞臺上表演后空翻]后空翻時,其堅固的鋁合金外殼能有效保護內部零件。該鋁合金主要含鋁(Al)和少量銅,為測定此鋁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將10g鋁合金樣品放入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共收集到氮氣0.8g。則該鋁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是 .(4)后空翻時,機器人每次重心升高0.8m。已知該機器人的質量為10kg,它由一臺額定功率為160 W的電機驅動,電機的工作效率為80%。則計算正常工作時,機器人完成一次后空翻的時間。32.人工智能的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某酒店的智能機器人能完成送餐、回收等一系列工作。下表是該智能機器人的部分參數:參數名稱 工作電壓 質量 一次最大送餐量 移動速度 最大功率數據 56伏 50千克 15千克 0.3~0.6米/秒 100 瓦(1)為了防止機器人在工作時傾倒,底盤材料應選擇 (填“鐵”或“塑料”)。(2)該機器人裝有語音采集器,能與顧客之間進行簡單的語音交互。語音采集器類似于人體反射弧中的 。(3)如果該機器人以最大功率、最大移動速度送餐到30米遠的顧客處,那么它所做的功為多少 (4)如圖甲所示為該機器人送餐時負重過載保護電路的原理圖,電源電壓為56伏,R為壓力傳感器,阻值隨所受壓力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觸發器的電阻忽略不計,通過的電流超過0.4安時,觸發器就會使電動機停止工作,放棄送餐的指令,以免機器人受到損傷。為保護機器人,電阻箱R0的阻值至少為多少 2025年浙江中考最終押題 時事熱門版 答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1) (2)(3)17.(1) (2)(3)18.(1) (2)(3)19.(1) (2)(3)20.(1) (2)(3)21.(1) (2)22.(1) ;(2)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空2分,40分)23.(1) (2)(3) (4)24.(1) (2)(3) (4)25.(1) ;(2) (3)26.(1) ;(2) (3)27.(1) (2)(3) (4)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第28、29、30題第1問1分,其他每問2分,共35分)28.(1) (2)(3)29.(1) (2)(3) (4)30.31.3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浙江中考最終押題 時事熱門版(原卷版).docx 2025年浙江中考最終押題 時事熱門版(解析版).docx 參考答案.docx 答題紙.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