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 《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設計子任務一:好伙伴,互相幫助【教學目標】文化自信:了解運用禮貌用語,體會漢語的不同情感表達。語言運用:積累描述動作的詞語,體會句子的生動性。思維能力:能夠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知道前后文的關系。審美創造:學會朋友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快樂合作。【教學重點】初步體會“偷偷地、飛快地”等詞語的用法。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教學難點】了解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生活習性,感受小伙伴之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課時安排】2課時。單元主題:快樂的伙伴伙伴之間可以一起分享歡笑和快樂,共同經歷美好的時刻;朋友更會在你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讓你感受到溫暖和勇氣。好朋友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快樂。這個單元,我們將一起牽手伙伴,感受快樂,探索友誼的真諦。出示本單元任務導圖,進入學習任務:子任務一:好伙伴,互相幫助子任務二:好朋友,快樂共處子任務三:園地大闖關第1課時[ 課時目標 ]認識“玩、得、急、直、哭”等13個生字,會寫“說、河、讓”3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情感體驗、想象畫面等方法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快樂。[ 教學過程 ]讓我們一起讀讀關于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友情故事吧。活動一:伙伴牽手入場一、揭示課題,認識伙伴1.出示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圖片,指導學生讀好“小公雞、小鴨子”2個詞語。(板書:小公雞 小鴨子)今天我們的課堂來了兩位可愛的小伙伴,看,它們是——小公雞、小鴨子。2.它們都是小小的、黃黃的,怎么區分呢?指名回答。3.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童話故事就與小公雞、小鴨子有關。補全課題,板書“和”,學生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大意(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1. 出示課文朗讀要求: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出示學習任務一:2. 出示生字條生字,檢查生字學習。3. 同桌合作讀課文。(1)輪流讀自然段。(2)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3)讀得好的夸夸他,有困難的幫幫他。(二)學習第一段,感悟“什么是伙伴”。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重點指導讀好“一塊兒”和“出去玩”。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的故事,是從哪里開始的呢?我們一起讀一讀第一自然。2. 引導學生識記“玩”,認識王字旁。(1)出示字卡“玩”,引導學生認識新偏旁——王字旁。(2)引導學生猜測王字的字大多會和什么有關。王字旁的字多與玉有關。所謂王字旁,其實叫斜玉旁,因為絕大多數楷書寫作王的左偏旁,都是玉的變體。“三個長短一樣,用一根繩子串在一起的玉塊”的樣子表示“玉”。“玉”在漢字里可以做偏旁,表示與玉有關的意思。“王”代表特別有地位和權力的人。由于高高在上、身份特殊,幾乎不和其他字根組合構字。因此,我們在漢字里看見的“王”,雖然稱作“斜王旁”但其實絕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是真正的“王”,而是“玉”。你還知道哪些王字旁的字?預設:珠、現、球、理、珍等字。3.引導學生思考“一塊兒”的意思,給“一塊兒”找近義詞。(一起、一同)4.猜小公雞和小鴨子的關系。(好朋友)5.小結:像這樣能一塊兒出去的好朋友,我們也稱為“伙伴”。6.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三)整體把握脈絡教師導入:他們一塊兒出去玩,它們都去了哪些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指三位學生分段輪讀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出示學習任務二根據學生讀文情況,教師隨機正音,點撥難讀的詞語和句子。(1)第三自然段,重點指導“不”的變調:(2)課件出示短語“吃得很歡、急得直哭、偷偷地跟、飛快地游”,指名學生認讀。引導學生借助圖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出示打亂次序的4幅課文連環畫貼圖,引導學生思考應該如何排序。(2)根據課文內容,同桌之間交流怎樣排列4幅圖。(3)教師指名一組同桌上臺展示,說明排列的理由。(4)師生共同合作,初步梳理課文內容: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起玩。小公雞捉蟲給小鴨子吃,小鴨子在小公雞落水時救了小公雞。活動二:伙伴互幫互助一、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小公雞和小鴨子不同的心情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數清楚第二自然段共有4句話。2. 指名學生讀第一句。3. 引導學生學習第二、三、四句。(1)學習第二、三句。① 出示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② 指名兩位學生分別讀第二句和第三句。③ 引導學生體會小公雞和小鴨子不同的心情,相機指導學生了解“吃得很歡、急得直哭”的意思。③隨文識記“得”。認識“彳”旁,了解偏旁是雙人旁的字,如:很、行等字。④隨文識字“急、直、哭”,交流識記方法,拓展生活識字。4.訓練創意表達。小鴨子除了急得直哭,還會急得怎么樣呢?還會急得直……,急得直……5.看到小鴨子急得直哭,小公雞是怎么做的?男女生練讀。6.結合圖片,想一想:為什么小公雞能捉到蟲子,而小鴨子不能?(觀察嘴和腳)(板書:會捉蟲 不會捉)7..指生回答:這真是一對怎樣的好伙伴呢?8.小結:原來伙伴就是這樣你有困難,我幫助。(板書:互相幫助)9. 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二、復現生字,鞏固生字識字游戲:小鴨子捉不到蟲子可著急了,請你也來幫幫它吧。讀對小蟲子身上的生字,就可以幫助小鴨子捉住蟲子。三、書寫練習1. 引導學生觀察生字“河、說、讓”,找出共同點。2.重點指導書寫“說、讓”。(1)重點關注這2個字的結構“說”和“讓”都是左右結構。(2)指導學生寫好“說”字,“讠”點與橫折提距離適中,對上點。“兌”點撇距離不宜太開,撇與豎彎鉤的間距要適中。(3)教師范寫,學生描紅,反饋評價。第2課時1.固生字新詞,會寫“走、自、己”3個字。2.通過朗讀比較,聯系上下文,了解“偷偷地”等詞語的意思,體會加上描述動作的詞語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角色體驗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4.了解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生活習性,感受小伙伴之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活動三:伙伴互相關心一、讀好詞語,回顧第一、二自然段的內容1.齊讀第一、二自然段。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他們走進草地里。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小公雞看見了,捉到蟲子就給小鴨子吃。(板書:給蟲子)2. 嘗試用“一塊兒”練習說話。(1)出示句式:( )和( )一塊兒( )。學生練習說話。(2)教師小結過渡:好朋友就是經常在一塊兒做各種事情。那么課文中的小公雞和小鴨子又一塊兒去干什么了呢 二、讀好對話,學習第三自然段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努力把句子讀流利。2.指導學生讀好小鴨子和小公雞的對話。出示學習任務三:(1)學生反饋,教師指名兩位學生分別朗讀小鴨子和小公雞的話。(2)同桌合作,分角色讀對話。3.請一組同桌展示,教師評價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1)“公雞弟弟,我到河里捉魚給你吃。”①引導學生想象:小鴨子,你為什么想給小公雞捉魚吃呀?②師小結:原來伙伴就是這樣互相幫助。(板書:互相)③給好伙伴捉魚,小鴨子心里可開心了,指導朗讀,讀出熱情友好的語氣。(板書:會游泳)(2)“我也去。”引導:小公雞也去干什么?③ “不行,不行,你不會游泳,會淹死的!”(板書:不會游)引導學生想象:小鴨子聽到小公雞也想下水,心情怎樣?(著急)4.引導學生采用男女生合作、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5.可小公雞相信小鴨子說的話嗎?我們一起讀——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1)引導學生猜一猜小公雞跟在小鴨子后面時心里的想法,并展開交流。(2)引導學生想象小公雞當時的動作,學習“跟”字,拓展“足字旁”的字。(3)相機引導了解“偷偷地”的意思。相機出示句子,進行比較。◇小公雞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小公雞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偷偷地”說明小鴨子不知道小公雞的動作。小公雞也很想和小鴨子一起玩,但是小鴨子不讓小公雞下水,所以才會“偷偷地”跟過去。6. 齊讀第三自然段。三、合作表演,學習第四自然段1. 出示要求,引導學生學習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小公雞不聽小鴨子的話,悄悄地下水了,后來發生了什么?它們的心情怎么樣?2. 交流反饋:后來發生了什么事?(1)教師相機追問:小公雞喊救命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當小鴨子看到小公雞有危險時,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小公雞得救后,心情又是怎樣的?(2)相機出示句子,進行比較。◇他游到小公雞身邊,讓小公雞坐在自己的背上。◇他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讓小公雞坐在自己的背上。 (板書:救上岸)① 學生交流了解“飛快地”的意思。“飛快地”說明小鴨子非常關心小公雞,看見小公雞有危險馬上來幫助他。② 想象畫面:小鴨子游過去時的動作是怎樣的 ③ 思考交流:小鴨子為什么這樣飛快地游 預設:一聽到自己的好朋友遇到危險了,小鴨子心里很著急,所以才“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合作表演,體會友情。出示學習任務四,同桌合作表演。(2)請2—3組學生進行展示。(3)師生共同評價。出示評價表:表演評價單評價要求 評價演出小鴨子的著急和小公雞對小鴨子的感激 ☆表演時能加上合適的動作和表情 ☆發揮合理的想象,創編對話時內容合乎情理 ☆四、小結內容,升華情感1. 齊讀全文,體會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的互相互助的美好情感。2. 拓展思考:(1)故事學完了,你想對這一對好朋友說點什么呢?(2)聯系生活想一想,你和好朋友之間發生過哪些互幫互助的事呢 3. 指導書寫“自、己、走”。[ 板書設計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