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2025學年度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期末學習能力檢測題”科 學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請把答案填在下表里。(每小題3分,共60分。)1.為了滿足生活需要,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人造光源。下列物體中都屬于人造光源的一組是( )A.油燈、蠟燭 B.螢火蟲、熒光燈 C.LED燈、汽車后視鏡2.用激光筆照射充滿煙霧的水槽,會發現( )A.沒有任何明顯現象 B.只能看到煙霧 C.看到一條清晰的光束3.我們之所以能看到月光,是因為月球( )A.能自行發光 B.反射了太陽光 C.反射了地球光4.下面三幅示意圖中,人眼可以通過潛望鏡看到樹的像的是( )A. B. C.5.陽陽把長度和粗細相同的木棒、鐵棒、玻璃棒、塑料棒同時放入一杯熱水中,過一會兒觸摸棒的頂端,會感覺到( )A.鐵棒頂端更熱 B.木棒頂端更熱 C.溫度都差不多6.樂樂小組在設計制作保溫杯的過程中,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A.設計制作過程中全員參與、分工明確B.設計一步到位,不做任何改進C.設計時不僅要考慮效果,還要兼顧成本和外觀7.東東用酒精燈加熱涂有凡士林的金屬圓片中心時,會觀察到凡士林( )A.從中心向四周逐漸熔化B.從四周向中心逐漸熔化C.只有中心會熔化8. 下面物體都是熱的良導體的是( )A.鋁、空氣 B.鐵、陶瓷 C.錫紙、銅9. 下列簡圖中,可以表示高原地形的是( )A. B. C.10.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迅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B.躲藏在墻角或堅固的家具下C.快速跑到陽臺大聲呼救11.下列景觀中,與水的作用無關的是( )A.海蝕搭橋 B.巖石女王頭像 C.溶洞12.人類對地球內部也進行著不斷的探索。科學家借助儀器測得:地殼厚度約17千米,地幔厚度約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徑約3500千米,以下符合地球結構剖面的模型圖是( )A. B. C.13.我們經常會看到天上白云朵朵,那么白云的成因主要是( )A.水蒸氣在低空遇冷形成B.小冰晶融化而成C.水蒸氣在高空遇冷凝結而成14.樂樂在做人造霧實驗時,在量筒中插入點燃的線香的目的是( )A.降低溫度 B.增加溫度 C.增加空氣中漂浮的固體顆粒15.在天氣晴朗的夜晚,當溫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氣遇冷會在草木或其他物體上凝結成( ),這就是露。A.小水滴 B.小冰晶 C.水蒸氣16.奇奇和樂樂通過探究,發現雨和雪的相同之處:都是云層中的水汽變化而成,本質都是( ),是降水的兩種基本形式。A.雨 B.雪 C.水17.籃球運動員能把籃球準確地投進籃筐,說明大腦具有( )的功能。A.推理 B.控制 C.記憶18.下列屬于人的本能反應的是( )A.聽到上課鈴聲,馬上跑回教室B.做錯了事,馬上道歉C.手碰到仙人掌,馬上縮了回去19.麗麗路過籃球場,一只籃球朝她飛來,她伸手接住了籃球,這是( )指揮她做出的反應。A.周圍神經 B.脊髓 C.大腦20.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每天大約需要( )小時的睡眠時間。A. 7 B. 10 C. 12二、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每小題2分,共10分。)1.在晴朗無風的天氣里,欣欣面對著太陽向空中噴水霧可以看到“彩虹”。 ( )2.蓬松的棉被蓋起來很暖和,是因為里面縫隙空氣很多,而空氣是熱的良導體。( )3.東東用坩堝鉗夾住一片頁巖,在酒精燈上加熱,然后浸入冷水,再加熱,再浸入冷水,這個實驗模擬的是水對巖石的影響。 ( )4.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及大氣之間處于不間斷的循環之中。 ( )5.我們在設計降落傘之前,要先查閱資料,了解降落傘的形狀、結構、工作原理等。( )三、探究實踐題。(共30分。)1.請將下圖中的現象與其對應的熱傳遞方式用線連起來。(12分)2.太陽發出的光是我們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小科發現太陽光用肉眼看上去幾乎是白色的,它里面還有沒有什么奧秘呢 為了探究太陽光的顏色,小科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每空2分,共8分)(1)圖中a所指的實驗材料名稱是 。(2)小科按上圖所示進行實驗,在白色卡紙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從上往下顏色依次是( )。A.紫、靛、藍、綠、黃、橙、紅、B.紅、橙、綠、黃、藍、靛、紫C.紅、橙、黃、綠、藍、靛、紫(3)該實驗現象說明( )。A.太陽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B.太陽光是由不同顏色組成的 C.太陽光是透明的(4)雨過天晴,在天空形成彩虹的過程中,其中充當三棱鏡作用的是( )。A.空氣 B.空氣中的小水珠 C.太陽3.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模擬火山噴發的實驗,他們把提前準備好的土豆泥在鐵盤中堆成一小堆,用小勺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洞,把番茄醬倒進小洞,再用土豆泥把小洞封住,最后用酒精燈加熱鐵盤底部并觀察現象。(每空2分,共10分)(1)實驗中,科學小組用 模擬“火山”,用 模擬“巖漿”。(2)酒精燈加熱時一般用 去加熱。(“外焰”或“內焰”)(3)把觀察到的火山噴發實驗現象,按先后順序排列: (填序號)①土豆泥開始冒熱氣 ②番茄醬在洞口處冒出泡泡③番茄醬溢了出來 ④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頂了起來、出現裂縫(4)通過此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火山噴發現象是由于地球內部的巖漿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沿著 (選填“地殼”“地核”或“地?!?的薄弱地帶噴發形成的自然現象。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