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質量監測六年級 科學 試題[滿分: 100 分 時間: 60 分鐘 ]親愛的同學:小學畢業是一個終點,又是一個起點,今天的測試可以了解你科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實踐以及 態度責任方面的收獲。更是吹響了邁向科學新征途的號角,相信長大的你會更加明確目標,堅定信心, 樂于合作,勇于實踐。準備好了,就一起開啟快樂的旅程吧。一、選擇題。(共 30小題, 每題 2分, 共 60分)1. 《舌尖上的中國》展示了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和人們對美食的熱愛,里面的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 營養豐富,其中與色、香、味對應人體感知環境的是 ( )。A. 聽覺、嗅覺、味覺 B. 視覺、嗅覺、味覺C. 觸覺、味覺、視覺 D. 嗅覺、味覺、觸覺2.“ 孔子聞韶音,三月不知肉味”。其中“ 聞韶音”和“ 知肉味”分別屬于人的( )。A. 嗅覺和聽覺 B. 聽覺和視覺 C. 聽覺和味覺 D. 感覺和味覺3. 在探究“ 模擬鼓膜振動實驗”活動中,我們將橡皮膜套在紙筒上,再將用細線拴住的棉球放在橡皮膜 上。紙筒用來模擬耳朵的 ( )A. 鼓膜 B. 聽小骨 C. 外耳道 D. 聽神經4. 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下列詩句體現嗅覺的是 ( )A.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B.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C.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D. 海風呼嘯急,驚濤駭浪翻5. 青島夏日的海灘是國內外游客“ 打卡勝地” ,下列措施不利于保護皮膚的是 ( )A. 打太陽傘 B. 涂防曬霜 C. 穿防曬衣 D. 做日光浴6.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生物種類繁多。將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 )的方法逐步對比排列, 就是在進行二歧分類(也稱拉馬克式二歧分類)。A. 一分為二 B. 屬性特征 C. 時間順序 D. 數量關系7. 羊、兔子等動物隨著季節的變化會出現換毛的現象,引起這種現象發生的主要因素是( )。A. 溫度 B. 水分 C. 光照 D. 環境變化8. 科學家利用現代技術檢測,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由0. 028%上升到0. 056%,全球平均氣溫可上升1. 5℃到4℃。為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我們應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A. 風能、煤、 電能 B. 太陽能、石油、潮汐能C. 太陽能、風能、水能 D. 風能、天然氣、潮汐能9. 保護海洋環境,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A. 增加海洋捕撈量 B. 利用潮汐發電C. 工業廢水盡量排放到海里 D. 將垃圾扔到海里10. 有些自然資源,在合理開發的條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復速度能達到平衡,或者能夠為人們反復利用, 屬于可再生的資源,下列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的是( )。A. 動物資源 B. 水資源 C. 森林資源 D. 礦產資源11. 有趣的碰碰球能揭開許多奧秘,如圖,拉開的小球松手后,你觀察到( )。A. 四個小球都會向右擺動B. 右邊兩個小球都會向右擺動 C. 只有最右邊的小球會向右擺動 D. 右邊的三個小球都會向右擺動12. 現代電動汽車為了節能,都安裝了能量回收裝置,在汽車剎車時帶動發電機,將汽車的 ( ) ,為汽車提供后續運動的能量。A. 機械能轉換成電能 B. 電能轉換成機械能C. 熱能轉換成電能 D. 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13. 在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 )。A. 火星 B. 金星 C. 月球 I D. 水星14. 關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地球B. 宇宙、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地球C. 宇宙、河外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地球 D. 宇宙、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地球15. 2020年 12月 17 日我國第一艘從月球帶回月壤的探測器是( ) 。A. 天問一號 B. 嫦娥五號 C. 神舟十二號 D. 神舟十八號16. 中國磁懸浮列車是一種現代高科技軌道交通工具,不僅展示了中國在高速鐵路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也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選擇。磁懸浮列車是運用 ( )的原理設計的。A. 同極相斥 B. 異極相吸 C. 同極相吸 D. 異極相斥17. 新能源產業作為具有戰略性和先導性的新興產業,得到各行各業的普遍重視,利用潮汐能發電已經在 青島西海岸地區投入使用。潮汐發電是利用海洋的( )A. 生物資源 B. 礦物資源 C. 能量資源 D. 油氣資源18. 暑假,許多同學報名游泳班。下水前有的同學們往往向耳朵里塞一團棉花,其主要科學依據為 ( ) .A. 阻隔聲音傳入,避免噪音干擾 B. 避免海水侵入耳道內,引起耳朵疾病 C. 減小海水帶來的壓力,避免腦供血不足 D. 個人的喜好,沒有一定的科學根據19. 2024年 6月 11 日在中國主場舉辦的 U19男子足球賽,中國以 2:0戰勝了韓國隊,熱情的球迷為球 隊加油助威,吶喊聲不斷,聲音傳入耳朵的順序是 ( )。A. 耳郭一鼓膜一耳道一耳蝸一聽覺神經 B. 耳郭一耳道一鼓膜一耳蝸一聽覺神經 C. 耳郭一耳蝸一耳道一鼓膜一聽覺神經 D. 耳郭一鼓膜一耳道一耳蝸一聽覺神經 20. 下列有關新興技術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當發生火災時,我們可以利用無人機監測火情B. 智能分揀機器人可以提高生產效率C. 人工智能機器人已經超越了人類D. 智能家居可以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和舒適的生活21. 2024年巴黎奧運會,圣火傳遞即將拉開帷幕,在觀看過程中,眼睛中視網膜的作用是 ( )A. 收集圖像 B. 呈現圖像 C. 調節光線強弱 D. 傳遞信息給大腦22. 中國治理環境保護工程,提出“ 生態文明”社會發展理念。下列各種活動中不會造成大氣污染的是 ( )。A. 人和動物呼吸產生二氧化碳 B. 燒煤鍋爐C. 汽車發動時產生的尾氣 D. 焚燒秸稈23. 根據太陽系中8顆行星的直徑和與太陽的距離,把它們按照一定比例縮小,以實物的形式展示出來, 就是在 ( )A. 概括 B. 建立模型 C. 反思 D. 得出結論24. 科學環保理念深入千家萬戶,小區里安置了數字垃圾回收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科學技術有利無害 B. 資源可再生C. 環境保護從我做起 D. 垃圾分類創造價值25. 腦是我們身體的“ 總指揮” ,下列行為不利于保護腦的是 ( )26. 太陽能帆板是一種收集太陽能的裝置,通常用于人造衛星、太空探測器和宇宙飛船的供能,它工作時 的能量轉化過程是 ( )A. 電能轉化為動能 B. 太陽能轉化為電能C. 太陽能轉化為動能 D. 電能轉化為太陽能27. 下列現象不屬于動物行為與環境變化相適應的是( )。A. 孔雀開屏 B. 青蛙冬眠 C. 雨天蚯蚓爬出地面 D. 蜥蜴的體色與環境基本相似28. 煤是不可再生能源,下列選項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A. 無煙煤 B. 煙煤 C. 褐煤 D. 泥碳29.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降落過程中,著陸器與大氣會劇烈摩擦,溫度會升高。以下事例中,能 量轉換與之相同的是 ( )。A. 風扇轉動 B. 火力發電 C. 摩擦生熱 D. 風車轉動30. 小科同學喜歡吃蘋果,他做了一個實驗:他事先蒙上眼睛,品嘗蘋果,過一會他一邊嗅檸檬一邊吃蘋 果,此實驗現象及結論正確的是 ( )A. 他前后吃到的蘋果味道相同B. 人體感知環境的器官各自分工明確,互不影響C. 本實驗蒙上眼睛的目的是排除觸覺的干擾D. 本實驗證明嗅覺和味覺有時互相影響二、非選擇題 (共 5題, 40分)31. 將下列有關行星的描述與相應的行星連起來。(5分)體積最大的行星 水星體積最小的行星 木星擁有美麗光環行星 海王星有生命生存的行星 土星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 地球32. 探究實踐題(17分)青島某小學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眼睛的成像和近視的成因,利用下列器材進行科學探究, 請你一起加入,完成探究過程。探究名稱:眼睛的成像和近視的成因所用器材:蠟燭、3倍放大鏡、 5倍放大鏡、紙屏等探究方案:第一步:組裝:先將紙屏、3倍放大鏡、蠟燭依次豎直擺放在桌面上,并保持高度相同,且在同一直線上(如圖所示) 。第二步:調試:固定好放大鏡與紙屏的相距,操作 a ,直到紙屏上呈現出蠟燭清晰的像, 操作 b。第三步:探究:保持實驗裝置的位置不變,發現紙屏上蠟燭的像變得模糊了。如果想讓紙屏上成的像 更加清晰,操作 c ,請回答問題:(1) 補充完成探究方案中的三處操作操作 a: 操作 b: 操作 c:(2) 若此時可以得到一個清晰 的像。 [填“ 正立”或“ 倒立”]。此時將蠟燭離“ 眼睛”遠一 些,在紙屏上 [填“ 能”或“ 不能”]形成清晰的像。(3) 健康的眼睛晶狀體調節能力強,遠近物體都能看得清。看近處物體時,牽引晶狀體的肌肉 ,晶狀體凸度變 ;看遠處物體時,牽引晶狀體的肌肉舒張,晶狀體凸度變 。(4)如果長時間看近處的物體,牽引晶狀體的肌肉總是處在緊張狀態,就容易 , 會逐 漸減弱,看遠處的物體就會模糊,就形成了近視。(5)結合學習知識,請你針對預防近視提兩條合理的建議:33. 資料分析: (5分)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科學家發現太陽的壽命即將終結,人類為了生存,將地球改造成一座宇宙飛船, 飛向宇宙尋找新家園的故事。(1)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發光發熱的 ( ) ,人類生活的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 ( )。(2)在影片中,人類使用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自轉。地球原來自轉的方向是 ( ) ,周期大約是 ( ) 小時。(3)影片中,地球離開太陽系時遭遇了木星的“ 攔截”。下列關于木星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木星距離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近 B. 木星的體積比地球大C. 木星不圍繞太陽旋轉34. 工程技術要求我們不斷創新理念,專用工具在生產創造上帶給我們的生活更多的方便。生活中你們 到專用工具有哪些 請你寫一寫(8分)序號 用途 名稱123435. 閱讀探究,根據材料內容完成問題:(5分)4月 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 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約 10分鐘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5月 3 日17時 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為滿足航天員在太空生活,我們需考慮的科學因素中,不合理的 是( ) .A. 航天器材料需要考慮太空中極端的溫度環境B. 航天服需要考慮強輻射給人體帶來的危害C. 宇航員出艙后可以直接通過空氣傳播聲音進行對話D. 宇航員在空間站的飲食需要“ 特制”(2) 小明發現神州飛船兩側有兩個翅膀一樣的設備,請你推測它的主要用途是( ) 。A. 避免太空輻射 B. 把太陽能轉換成電能C. 看起來更美觀 D. 把太陽能轉換成熱能(3)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降落過程中,著陸器與大氣會劇烈摩擦,溫度會升高。以下事例中, 能量轉換與之相同的是 ( )。A. 風扇轉動 B. 火力發電 C. 摩擦生熱 D. 風車轉動(4) 下面四種假說,可以產生“ 晝夜交替”現象的是 ( )。A. 地球轉動時有傾斜角度 B. 地球繞著太陽轉的同時,地球自轉C. 月球圍繞地球轉 D.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5)這次任務不僅展示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實力,還為人類探索宇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飛船在升空過程中,其能量轉化主要是哪種形式 ( )A. 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B. 熱能轉化為機械能C. 光能轉化為機械能 D. 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2024-2小學六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測科學評分標準和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C D A A C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C C B A和 B 都對 C B B C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A B 自動得 分 C B A A C D二、非選擇: (40)31. (5分)32. 探究實踐題(17分)(1) 6分a: 移動蠟燭b:若把 3倍放大鏡換成5倍放大鏡C:應該將蠟燭向左移動(2) 倒立 不能(3)收縮 大 小(4)疲勞 視力(5)答案不唯一 ,意思對即可做眼保健操 多到戶外活動 不過多吃甜食保持營養均衡等33. 資料分析:(5分)(1)恒星 行星(2) 自西向東 2434. 工程技術要求我們不斷創新理念,專用工具在生產創造上帶給我們的生活更多的方便。生活中你們 到專用工具有哪些 請你寫一寫(8分) 答案不唯一 ,意思對即可序號 用途 名稱1 拔出木頭中的釘子 羊角錘2 剪斷粗銅絲 老虎鉗3 把螺絲釘擰進木頭里 螺絲刀4 制作一個圓形紙片 圓規和剪刀35. (5分)(1)C (2) B (3) C (4) A (5)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