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科學一、選擇(把正確選項填入相應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計7分)1.醫生聽診器的聽診頭起到的作用是( )。A.傳遞聲音 B.收集聲音 C.振動2.枯葉蝶的形狀像一片枯蔫的葉片,這是動物( )。A.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B.沒有水導致枯蔫的結果C.環境惡化的結果3.電是科技發展、經濟飛躍的主要動力。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發電的是( )。A.核能發電B.太陽能發電C.煤炭發電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護資源的是( )。A.飲食浪費 B.徹夜亮燈 C.關緊水龍頭5.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是一個電能轉換的過程,它能把電能轉換成( )。A.光能 B.機械能 C.化學能6.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是( )。A.天舟一號 B.天宮二號 C.天問一號7.磁懸浮列車通過電磁力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無接觸的懸浮,磁懸浮列車能高速行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A.沒有受到摩擦力B.減小了摩擦力C.減輕了重量二、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計7分)8.海鮮過敏之后,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皮膚瘙癢。( )9.污水排放到大海里后,就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了。( )10.過期的藥品我們應該將藥品和藥瓶一起放到有害垃圾的垃圾桶中。( )11.上課時,我們能夠聽到擴音器中傳出的老師講課的聲音,這個過程中能量的轉換形式是:聲能→電能→聲能。( )12.聲音和光不能使物體運動,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13.“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14.使用錘子、鉗子和核桃夾打開核桃的效果是相同的。( )三、填空(請把正確答案填寫在橫線上,每空1分,共計16分)15.味蕾中的 受到食物的刺激,通過 將信號傳給 ,我們就嘗到了味道。16.環境的變化會引起動物 的變化。比如:雨后在地面上能看到蚯蚓,是因為雨后土壤中的 減少了。17.地球上超過3/4的 分布在海洋里,海洋為人類提供的能力大大超過陸地。18.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種表現形式及轉換進行匯總,總結出能量是一切活動的源泉,就是在 。19.發電機可以將 轉換成 。20.太陽系中有 顆行星,其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是 ,距離太陽最遠的是 。21.人們一般用 測量血壓;用 把多頁紙張裝訂在一起;鋪磚師傅用 鋪貼瓷磚會更省力。四、實驗探究(把答案填寫在指定位置,共計20分)22.自制“磁懸浮列車”(9分)實驗器材:銅線、電池、環形磁鐵、金屬棒實驗步驟:①把銅絲纏繞在金屬棒上,制成銅線圈。線圈的直徑要比環形磁鐵的直徑 (選填“略大”或“略小”);②把環形磁鐵分別吸在干電池的兩端(電池的正極接磁鐵的N極,電池的負極接磁鐵的S極),環形磁鐵的直徑要比干電池的直徑(選填“略大”或“略小”);③把兩端吸有磁鐵的干電池放在線圈一端內,觀察現象。實驗現象:實驗結論:電池與磁鐵、銅線圈形成一個閉合回路,線圈中產生 ,通電導線周圍會產生磁場,產生的磁場與前面磁鐵的磁場方向 ,與后面磁鐵的磁場方向 。這樣線圈的磁場會吸引電池,推動電池 ,使電池運動起來。23.摩擦生熱(11分)實驗器材:木板、砂紙、鐵片、火柴、手鉆實驗方法:實驗①:兩手快速相互搓十幾下,搓完放在臉上感受溫度的變化;實驗②:用砂紙迅速來回摩擦鐵片后輕輕用手觸摸鐵片,感受溫度的變化;實驗③:把火柴頭和火柴盒側面進行摩擦,觀察現象;實驗④:兩人合作,用手鉆鉆木板,過一會兒用手輕輕摸鉆頭和木板上的鉆孔處,感受溫度的變化;實驗現象:實驗①: ;實驗②: ;實驗③: ;實驗④: 。實驗結論:摩擦會產生 ,這個過程中, 轉換成 。期末測試題(三)答案六年級科學一、1.B 2.A 3.B 4.C 5.B 6.B 7.B二、8.√ 9.× 10.× 11.√ 12.× 13.√ 14.×三、15.味覺細胞 味覺神經 腦16.行為 空氣17.生物資源 食物18.概括19.機械能 電能20.8 水星 海王星21.血壓計 訂書機 瓷磚吸盤四、22.①略大 ②略大實驗現象:兩端吸有磁鐵的干電池會運動到線圈的另一端電流 相反 相同 前方 后方23.實驗現象:實驗①:搓手后,感覺手變熱了實驗②:摩擦鐵片后,感覺鐵片變熱了實驗③:摩擦火柴頭后,火柴會燃燒起來實驗④:用手鉆鉆一會兒木板,會摸到鉆頭和木板上的鉆孔處變熱熱量 機械能 熱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