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模擬卷(二) 六年級科學一、選擇(請把正確的答案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 1分,共計 7分)1. 人們長時間劇烈運動后,往往會出汗,面部通紅,這些現象可以說 明皮膚具有( )。A. 保護和調節體溫的功能B. 感受外界刺激和排泄的功能C. 排泄和調節體溫的功能2. 噪聲嚴重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已成為社會公害。下 列措施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A. 在校園四周種草植樹B. 灑水車每天按時給馬路灑水C. 在摩托車排氣管上安裝消音器3. 實行垃圾分類,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 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過期的藥品應該投放在下列( ) 標識的垃圾箱中。A. B. C.4. 癟了的乒乓球放進熱水里,癟的部分會鼓起來,恢復如初,這是( ) 之間的相互轉換。A動能和勢能 B. 熱能和動能 C. 磁能和動能5. 我國古人對宇宙充滿向往,不斷探索,制作了觀測天體的( )。A. 渾儀 B. 日晷 C. 地動儀6. 下列與鉆木取火道理不同的是( )。A. 火石取火B. 太陽能熱水器把涼水加熱C. 汽車急剎車時,輪胎與地面劇烈摩擦而冒煙7. 當有大量乘客上車時, 使磁懸浮列車繼續保持懸浮的方法是( )。A. 增加線圈的纏繞匝數B. 改變電流方向C. 增大電流二、判斷(正確的在答題卡上涂 “ T” ,錯誤的涂 “ F” ,每題 1分, 共計 7分)8. 測視力時,如果被檢查者在 5米處單眼不能看清標準對數視力表內 第一行的 “ E” ,則向前移動直到能看清為止。( )9. 給植物分類時,分類的標準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10. 有害垃圾中的危險廢物應該交由具有危險廢物處置經營許可證的 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 )11. 海洋中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人們可以隨意開采使用。 ( )12. 反復彎折一段鐵絲,鐵絲會發熱,這說明將動能轉化成熱能。( )13. 地球圍繞太陽轉,太陽系隨銀河系運動,所以銀河系是宇宙的中 心。( )14. 科技產品只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我們要盡量多地使用科技 產品。( )三、填空(把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每空 1分,共計 16分)15. 受到冷熱、壓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膚內的 把刺激信號 傳給 ,觸覺就產生了。16. 、 、 等是影響人體健康的環境 因素。17. 動物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屬于 的自然資源,煤、 石油等資源屬于 的自然資源。18. 是含碳量最高的一種煤,也是質量最好的一種煤,它 的含碳量約為 。19. 鼓聲具有 能;通電的電磁鐵具有 能;爐火具有 能;燈光具有 能。20. 是由十幾顆至上百萬顆恒星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 成的恒星集團; 是由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結合成的云霧 狀天體。21. 中國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通常采用 冷卻系統來保持 超導磁體處于超導狀態。四、實驗探究(把正確答案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共計 20分) 22.觸覺(10分)(1)實驗器材:兩支相同的鉛筆(2)實驗步驟:①一名同學把眼睛閉上,另一名同學用兩支鉛筆的筆尖輕輕觸碰這名 同學的指尖、肘部、膝蓋、手背等部位;②體驗哪些部位能感受到兩個筆尖,哪些部位只能感受到一個筆尖。(3)實驗現象:部位能感受到兩個筆尖, 、 、 只能感受到一個筆尖。(4)實驗結論:皮膚里有些部位的神經分布 (填“ 多” 或 “ 少” ),所以敏 感性強;有些部位的神經分布 (填“ 多” 或 “ 少” ),所以 敏感性弱。上述 4個部位中, 部位的神經分布最多。(5)實驗延伸:平常生活中,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皮膚?(寫出 3條)23.玻璃球擊穿蒙杯口紙實驗(10分)(1)實驗器材:紙杯、沙子、宣紙、玻璃球、皮筋等(2)實驗步驟:①在紙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讓紙杯重心下移,防止紙杯歪倒;②在紙杯口上蒙上一塊大于杯口面積的宣紙,用皮筋將蒙杯口的紙扎 緊;③在距離紙杯口豎直向上方向約 30cm的位置將拿著的玻璃球自由下 落,觀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變化以及紙杯上宣紙的變化。(3)實驗結論:宣紙被玻璃球擊穿,說明玻璃球具有 。玻璃球因被舉高具有 ,在下落過程中高度降低 減小,速度增加 變大,在這個過程中, 轉換成 。(4)實驗延伸:騎自行車上坡時, 轉換成 ;下坡時, 轉換成 。期末模擬題(二)答案 六年級科學一、 1. C 2. B 3. B 4. B 5. A 6. B 7. C二、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三、 15. 感覺神經 腦16. 噪聲、霧霾、污水17. 可再生 不可再生18. 無煙煤 90%19. 聲 磁 熱 光20. 星團 星云21. 液氮四、 22.(3)指尖 肘部、膝蓋、手背(4)多 少 指尖(5)例:保持皮膚清潔;勤換貼身衣物;避免皮膚 受到損傷23.(3)能量 勢能 勢能 動能 勢能 動能(4)動能 勢能 勢能 動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