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下科學期末試題卷考生須知:全卷分試題卷Ⅰ、試題卷Ⅱ。試題卷共11頁,有4大題37小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題卷Ⅰ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升華現象的是( )A.干冰變小 B.霜的形成 C.干手器將手吹干 D.冰雪融化2.取少量土壤浸出液,過濾,將收集的濾液蒸干,觀察到蒸發皿內有白色殘留物,說明土壤中含有( )A.空氣 B.水分 C.無機鹽 D.有機物3.如圖為各種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丙的細胞都有細胞壁 B.甲、乙、丙都屬于單細胞生物C.丙圖的a是該生物產生的種子 D.甲和丙都能通過分裂繁殖后代4.防盜門制造技術關乎老百姓生活安全,人們對防盜門的各項需求也越來越高。小天在鄰居家做客時,發現鄰居家的防盜門輕便,無法被磁鐵吸引,導熱性強,表面有古銅色涂料,從鎖孔看,上涂料前是銀白色。請問,鄰居家的防盜門材料可能是( )A.鐵 B.鎳 C.鋁 D.銅5.1934年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了氫元素的一種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質子數為1,中子數為2,則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結構的是( )A. B. C. D.6.據圖關于被子植物的根以及無機鹽對植物生長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A.②是根尖伸長區,是根尖生長最快的部位B.①是根尖根毛區,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的主要部位C.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繁茂D.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7.2022年9月,溫州朔門古港遺址的發現重現了溫州“千年商港”的盛況,經碳-14測定該遺址建于東晉時期。碳-14是碳-12的一種同位素,下列關于同位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碳-14的中子數是6B.碳-14和碳-12的主要區別是電子數不同C.碳-14 和碳-12的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D.碳-14 和碳-12的化學性質不同,所以碳-14能測遺址年代而碳-12不能8.在一個夏日炎炎的日子,某校的科學興趣小組成員相約去公園玩。公園里,空氣清新、草色青翠、綠柳垂簾,眼眸中倒映著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桃樹林,桃花粉紅,請選出分別符合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的一組是( )A.肌肉細胞、血液、一朵桃花、一棵桃樹B.一棵綠柳、一粒種子、一只燕子、一朵桃花C.一粒種子、一個桃子、一棵桃樹、一只燕子D.葉肉細胞、葉的表皮、一棵桃樹、一朵桃花9.菟絲子是一種沒有葉綠素的植物,可通過吸器刺入其他植物的莖,并從中吸取營養物質。菟絲子吸取有機物,其吸器應刺入到植物木質莖的( )A.髓 B.木質部 C.形成層 D.韌皮部10.正確使用和理解化學用語是重要的學科素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H2S、H2O2、H2三種物質中都含有氫分子 B.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C.H2O、F-、NH4+核外電子數均為10 D.O2和O3的化學性質相似11.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形象化稱呼,是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特殊水稻,不懼海水的短期浸泡(海邊灘涂是海水經過之地而非海水里)。大多數植物都不能在高鹽堿的海邊灘涂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A.海邊灘涂水量過高 B.海邊沙土中溶液濃度過高C.植物獲得光照強度不足 D.海邊灘涂無機鹽含量較低12.現在果園里很多水果外面都套有一個袋子,如圖所示。這些袋子既能夠保證水果健康,也能保證水果質量。小科嘗試做了如下實驗:在開花前,完全剪掉桃花甲的雌蕊和桃花乙的雄蕊,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將甲、乙兩朵桃花分別罩起來,并扎好袋口,可能出現的是( )A.甲能結果,乙不結果 B.甲不結果,乙能結果C.甲、乙均能結果 D.甲、乙均不結果13.如圖為菜豆的生長發育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由胚乳提供B.③的地上部分由種子中的胚軸發育而來C.③→⑤會進行開花、傳粉和受精D.⑤中含有多粒種子是因為一朵花中有多個子房14.研究發現,蒼蠅之所以能免受細菌感染,是由于其體內能產生過氧化氫(H2O2),下列關于過氧化氫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過氧化氫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B.過氧化氫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C.過氧化氫是一種混合物 D.過氧化氫不具有殺菌作用15.如圖為某花的結構示意圖,對該圖描述錯誤的是( )A.此花的主要結構是雌蕊和雄蕊B.在開花時期,雨天多于晴天會影響過程①C.完成受精后④凋落,②③能繼續發育D.圖中⑤將發育成果實16.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某實驗小組欲檢測 A、B兩種抗生素的殺菌效果,下列實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壤土類土壤組成成分的體積分數保持在一定的范圍。若因為外界影響導致以下變化:空氣含量增多,水分含量減少,則說明( )A.通氣性變好,保水性變好,有利于植物生長B.通氣性變好,保水性變差,有利于植物生長C.通氣性變好,保水性變差,不利于植物生長D.通氣性變差,保水性變差,不利于植物生長18.我國科學家發明了一款新型植物莖流傳感器(如圖),可直接貼附在莖稈、葉片等表面,監測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及分配情況。由此推測,該傳感器可監測的植物組織是()。A.保護組織 B.輸導組織 C.分生組織 D.機械組織19.“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科學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有些植物的花顏色鮮艷,是為了美化環境B.有些植物的雌蕊柱頭成羽毛狀,有助于傳粉的成功率C.精子體積小,有長長的尾,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D.卵細胞的體積大且富含營養,有利于受精卵的早期發育20.各國在新材料領域競爭激烈。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氣凝膠”以堅固、熔點高而被廣泛應用。制造某大飛機需用密度為7.8×103kg/m3超高強度鋼130噸,若用一種密度為3kg/m3“氣凝膠”代替鋼材制造同樣的一架飛機,則需要“氣凝膠”的質量為A.0.05噸 B.0.26噸 C.2.6噸 D.50噸試題卷Ⅱ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0分)21.如圖是用小麥苗來驗證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的實驗和小麥苗的根尖結構示意圖。(1)根據圖A到圖B的麥苗長勢判斷,甲試管中盛的是 (選填“土壤浸出液”或“蒸餾水”)。(2)小麥根尖結構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 (選填數字序號),該部位的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可以擴大根的 。22.圖甲表示R原子轉變為離子的過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甲可知,該轉變過程的本質為 。(2)圖乙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分析R元素對應的位置是 (填序號)。(3)若R元素的化合價為價,請寫出R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學式 。23.某同學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來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其溫度是 ℃。(2)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乙),第8分鐘時,該物質處于 狀態。24.如圖所示,圖甲為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長曲線,圖乙為人體腦部、生殖器官和全身相對生長速率的比較曲線,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1)分析圖甲中曲線,可以看出在一般情況下,女生比男生進入青春期 (選填“早”或“晚”)。(2)圖乙中曲線 表示生殖器官的發育程度。(3)人在青春期的最大變化是 。25.在課堂上老師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演示實驗,已知紙在空氣中溫度到達183℃就可以燃燒,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520℃,為什么水能燒開而紙鍋不會燃燒呢 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由圖丙可知,當地氣壓 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等于”)(2)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內主要是 (選填“空氣”或“水蒸氣”)。(3)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____(填字母)。A.組裝器材時若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下調整,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C.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26. 將宏觀與微觀及化學符號聯系在一起是化學學科的特點。(1)如圖為硫元素的某種微粒,寫出該微粒的符號 。(2)A、B、C、D表示四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A. B. C. D.① 從微觀角度看,A圖表示3 (填化學式),B中每個分子由 個原子構成。② 從宏觀角度看,圖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號)。27.如圖為一些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與動物細胞相比,大腸桿菌的細胞結構里沒有成形的 ;(2)大腸桿菌噬菌體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 構成。(3)將香菇的菌蓋平放在白紙上,讓菌褶向下,蓋上倒扣的玻璃杯。隔兩三天后揭開玻璃杯,拿起香菇,在白紙上可以看到采集到的 ,香菇靠它實現快速繁殖。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34分)28.在“探究物質的密度”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是實驗用的天平,砝碼盒中配備的砝碼有100g、50g、20g、10g、5g等。請正確填寫下列空格:(1)調節天平時應將游碼移至零刻度處,然后調節 ,使天平橫梁平衡。(2)小明同學進行了下列實驗操作:A.將燒杯中鹽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測出這部分鹽水的體積V;B.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C.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m2。以上操作的正確順序是: (填字母代號)。(3)小明測量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時,估計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在150g左右。試加砝碼時用鑷子夾取100g、50g砝碼各1個放入右盤中,若指針右偏,則應取下 砝碼,試加上其它砝碼,同時調節游碼。29.人們常說:“被100℃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100℃的開水燙傷嚴重”。小金認為等質量條件下,100℃的水蒸氣和100℃的開水溫度雖然一樣,但100℃的水蒸氣液化成100℃的熱水時,會放出熱量。對此,小金設計了以下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實驗過程】(實驗中的熱損失及熱脹冷縮對實驗的影響忽略不計)①將一定質量溫度為t1的冷水裝入一個雙層玻璃真空保溫杯中,液面如圖甲位置,標記為A。②向杯中插入導管,將100℃的水蒸氣通入保溫杯的冷水中(水蒸氣全部被液化),發現杯中水面明顯上升。③一段時間后,停止通水蒸氣,移出導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標記為B,搖勻后測出此時杯中水的溫度為t2,比較發現t2高于t1。(1)僅憑“t2高于t1”的證據還不足以支持小金的觀點,因為 。(2)小金的補充步驟如下,請幫他補充完整:①再取一個相同的保溫杯,在保溫杯中倒入溫度為t1的冷水至與液面A等高;②然后向杯中倒入 ;③搖勻后測出此時保溫杯中的水溫t3,若 ,則可以支持小金的觀點。30.麗水人有立夏吃“豌豆飯”(圖甲)的習俗,豌豆內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尤其含有優質蛋白質,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小科為探究豌豆種子萌發的條件,在4個錐形瓶中分別放入10粒豌豆種子,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圖乙)。請回答:(1)要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水分,應選擇的實驗組合是 ;(填序號)(2)通過比較②和④種子萌發情況,小科得出“豌豆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這一結論不科學的原因是 ;(3)小科爸爸播下豌豆種子后,連續幾天降雨導致豌豆地完全浸沒在水中,造成出芽率低,原因主要是: 。31.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情景提供】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模型的探索。【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進行實驗】1911年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如圖甲)。【收集證據】絕大多數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有少數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且有極少數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如圖乙)。【猜想與假設】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偏轉。于是,盧瑟福推測: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這里“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根據粒子散射實驗數據,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丙)。結合圖丙,請列舉得出“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這一結論的主要證據是 。(3)基于粒子散射實驗的研究,你認為丁圖中最符合實際的原子結構為 (填字母)。【拓展與應用】在認識原子結構模型的基礎上,為強化同學們對分子結構模型的理解,老師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實踐性活動,并為此次活動設計了相應的評價量表:“甲烷分子結構模型制作”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兩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兩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不合理 同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調指標二 形態規整、能很好體現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 形態規整、但不能體現分子的立體結構 形態扭曲與實際不符(4)小科、小紅兩位同學均用超輕粘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圖戊所示)。參照評價量表,組長把小紅作品的“指標一”評定為“優秀”,而“指標二”評定為“合格”。為使該模型的“指標二”達到“優秀”,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32.為驗證“鎂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小科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查閱資料】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各種無機鹽,鎂參與綠色植物葉綠素的形成,植物缺鎂會出現葉片失綠變黃、植物生長不良等癥狀。【實驗器材】完全營養液(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礦物質元素)、缺鎂的完全培養液、長勢相同的青菜幼苗、普通蒸餾水、含鎂蒸餾水、玻璃器皿若干。【實驗步驟】①選20株長勢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餾水洗凈根上的泥土,備用;②取2只玻璃器皿,編號甲、乙。甲組加入適量完全營養液,乙組加入等量的另一種液體、將幼苗隨機均分栽入其中;③將裝置放在溫暖有光通風的環境,并適時給根部通入空氣;④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幼苗的高度、葉片顏色等生長指標;⑤對所得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請回答:(1)步驟①中,“用蒸餾水洗凈根上的泥土”的目的是 ;(2)步驟②中,乙瓶中應該加入的液體是 ,(3)小紅認為,實驗所用的營養液濃度不宜太高,否則會影響實驗結果,其理由是: ;(4)小明認為,步驟②中,如果在甲、乙兩瓶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含鎂蒸餾水和普通蒸餾水,其它步驟和條件與小科相同,也能得到相同的實驗結論。請對小明的觀點進行評價并說明理由: 。四、解答題(本題共5小題,33題7分,34題3分,35題6分,36題3分,37題7分,共26分)33.隨著國產電動汽車的興起,鋰資源的需求旺盛,“鹽湖提鋰”是獲取鋰資源的重要途徑。扎布耶湖是中國第一大鹽湖,碳酸鋰(化學式為)儲量185萬噸。請回答:(1)碳酸鋰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碳酸鋰中碳元素、氧元素和鋰元素的質量比為 ;(3)若生產一輛電動汽車需要鋰7千克,理論上扎布耶湖中的碳酸鋰可供生產多少輛電動汽車。34.青田楊梅果大勻稱,肉質細嫩、汁液豐富,俗稱“乒乓楊梅”(如圖甲)。楊梅的花期非常短,楊梅樹是雌雄異株的,雄株只能開雄花,花粉多而輕(如圖乙);雌株只能開雌花,柱頭呈須狀張開,能分泌黏液。請回答:(1)根據楊梅花的特征推斷,楊梅花屬于: (填“風媒花”或“蟲媒花”);(2)一朵楊梅雌花的子房里有 顆胚珠;(3)楊梅果樹的栽培通常用嫁接的方法,不用種子繁殖,其好處有 ;35.閱讀以下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日本核廢水的排放引起了民眾囤鹽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 I-131 是碘的一種放射性元素。材料二:核廢水中含有三種水,分別是水(H2O)、重水(2H2O)和超重水(3H2O)。材料三:一個氘(2H)原子中有 1 個質子和 1 個中子;一個氚原子(3H)中有 1 個質子和 2 個中子。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線的過程叫做衰變,超重水(3H2O)中的氚(3H)元素會發生β-衰變,在這個過程中,氚原子核內一個中子會變成一個質子。(1)加碘食鹽中的碘元素是I-127, 則I-127和I-131互為碘的 。(2)水(H2O)、重水(2H2O) 和超重水(3H2O)中共有 種元素。(3)當核廢水中的氚(3H)元素發生β-衰變時,會變成 (填元素符號)。36.浙江省沿海大力實施墾造耕地工程,通過種植多種海水植物將鹽堿灘涂地改造成良田。例如:海蘆筍是一種生長在灘涂地上,不施化肥、不用農藥的植物。種植海蘆筍能夠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層含鹽量,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中氮、磷、鉀的含量。(1)海蘆筍作為草本植物,與樹木相比,它的莖不會逐年加粗,是因為它的莖中 ;(2)海蘆筍從海水中吸取的營養主要是 (選填“有機物”或“無機鹽”);(3)種植海蘆筍對以下哪種類型的土壤資源流失的改善效果較為顯著?____。A.耕地被蠶食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土壤鹽漬化37.如圖所示的凍豆腐是一種傳統豆制品,孔隙多、彈性好、營養豐富、制作簡易。小金將一塊質量為1千克的做豆腐放進冰箱冷凍一天,豆腐里的水結冰,體積增大,將豆腐撐開,產生很多孔隙,凍豆腐就制作完成了。(1)劃線部分發生的變化屬于 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2)冰的密度為,其表示的含義是 。(3)若該做豆腐含水量為,放入冰箱一天,水全部結冰后體積增大了多少立方厘米 (寫出計算過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2.【答案】C3.【答案】A4.【答案】C5.【答案】B6.【答案】B7.【答案】C8.【答案】A9.【答案】D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C14.【答案】A15.【答案】C16.【答案】C17.【答案】C18.【答案】B19.【答案】A20.【答案】A21.【答案】(1)土壤浸出液(2)①;吸收面積22.【答案】(1)失去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2)①(3)R2O23.【答案】(1)-12(2)固液共存24.【答案】(1)早(2)③(3)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成熟25.【答案】(1)小于(2)水蒸氣(3)B26.【答案】(1)(2)O2;4;B27.【答案】(1)細胞核(2)核酸(3)孢子28.【答案】平衡螺母;BAC;5029.【答案】(1)水蒸氣液化后的熱水也會放出熱量,使冷水溫度升高(2)100℃的熱水直至液面上升至B點;t2>t330.【答案】①③;這兩組實驗除了溫度差異外,還存在是否有空氣的差異;缺少空氣(氧氣)31.【答案】原子核;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C;調整碳、氫的空間位置,體現甲烷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32.【答案】(1)防止根上泥土原有元素干擾實驗(2)等量不含鎂元素的完全營養液(3)營養液濃度過高會導致根部細胞脫水死亡(4)小明觀點不正確,控制變量法除了控制需要探究的因素為變量外,其他因素要保證適合其生長,本實驗中就不能用雖然相同而不適合其生長的蒸餾水,而要用完全營養液33.【答案】(1)74(2)6:24:7(3)5×10734.【答案】(1)風媒花(2)1(3)能夠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或繁殖速度較快)35.【答案】(1)同位素(2)2(3)36.【答案】(1)沒有形成層(2)無機鹽(3)D37.【答案】(1)物理(2)體積是1cm3的冰的質量是0.9g(3)嫩豆腐中水的質量m水=90%×1000g=900g,由可得,水的體積,水全部結冰后質量不變,m冰=m水=900g,由可得,冰的體積,水全部結冰后體積增大了ΔV=V冰-V水=1000cm3-900cm3=100cm3。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