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姓名 單位名稱 填寫時間學科 語文 年級/冊 八年級(下) 教材版本 部編版課題名稱 第六單元 24《賣炭翁》難點名稱 在移情想象中構建“賣炭翁”的人物形象,了解“宮市”的內涵,體味詩人白居易所傳達的思想感情。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要通過對文本的理解來把握“賣炭翁”的人物形象,查找有關“宮市”的資料才能讓學生在了解寫作背景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將看似靜態(tài)的語言轉化為形象可感的畫面,體味詩人白居易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難度。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這首詩中,賣炭翁的內心矛盾和沖突以及詩人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學生較難感受,因為這與學生所處的時代有距離感就,也和學生現有的情感感經驗和生活經驗較少有關。立桿難點教學方法 1.通過情境誦讀和想象,把握賣炭翁的“苦”。 2.通過討論及問題探究,體會詩人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憤懣和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過程導入 1.如果用一個詞表達你對“賣炭翁”形象的理解,你的腦海中會跳出哪些詞呢?這些詞是從文章中哪些具體的語句中概括出來的呢? (艱難、無奈、悲苦) 2.指名學生朗讀(以自己對“賣炭翁”形象的理解進行個性化地朗讀)知識講解 (難點突破) 3.理解詩句。 (1)從哪些語句中讀出了這種感受?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①此處是什么描寫? ②人物的外貌描寫,你想到了哪個詞? (生活艱辛) 燒炭是很臟的活,滿臉都是塵灰,臉色也不好看,十指都是黑的,對身體有害。 年紀很大了,已經是兩鬢蒼蒼了,還要干這么重的體力活。 ③由以上的語句想到了什么? 燒炭苦,苦不堪言。 這么辛苦地燒炭,燒來之不易啊,應該能賣不少錢吧? (2)“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從這句詩中,你讀出了什么? ① 冬天很冷,可是賣炭翁穿的卻很少,“衣正單”這幾個字明顯體現了出來。 ②“可憐”二字表達了詩人對賣炭翁的憐憫之情。 ③“賣炭翁”內心很矛盾、糾結、反常,天冷,衣單,卻“愿天寒”,只因為擔心碳賣不出好價錢,“賣炭翁”的生活真是悲慘??! ④“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運炭苦,苦不堪言。 想象:天寒地凍,路必難行。 炭車很重,路遠而滑,運炭過程很艱辛。 ⑤勞有所得,賣炭翁最后是否得償所愿呢? 指導朗讀:“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讀出賣炭翁的一車炭被奪,生活再無希望卻只能忍氣吞聲的無可奈何、悲憤辛酸、甚至絕望的心態(tài)。 ⑥思考探究:如果“賣炭翁”多燒一些碳,是否就能維持生計了呢? 不可能,因為只要有“宮市”的存在,百姓就不可能有好日子過。 播放課件,簡介“宮市” 師:題下自注:“苦宮市也”,說明了詩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宮市的巧取豪奪;二是指宦官的惡行,敗壞了宮市之名,毀了皇家的聲譽。既為民生叫屈,又為皇上擔憂?!皩m”指皇宮,“市”是買的意思。自唐德宗貞元(785—805)末年起,宮中日用所需,不再經官府承辦,由太監(jiān)直接向民間“采購”,謂之“宮市”,又稱“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監(jiān)常率爪牙在長安東市、西市和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還勒索進奉的“門戶錢”及“腳價錢”,百姓深受其害。韓愈《順宗實錄》一語道破:“名為宮市,其實奪之。” 4.白居易主張“詩歌合為事而作”,詩人通過“賣炭翁”的故事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呢? 討論結果:揭露了宮市的罪惡和統(tǒng)治階級的殘暴,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統(tǒng)治者的憤懣和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課堂練習 (難點鞏固) 5.《石壕吏》是杜甫先生的現實主義之作,你覺得它和《賣炭翁》相比有何異同? 相同點: 內容上都是對社會現實的描述,主題和情感都是對統(tǒng)治者暴行的揭露,對底層人民的同情。 不同點: ①《石壕吏》展示“安史之亂” 的史實,有“史詩”的標記;《賣炭翁》則切入一點,用一個具體生動的典型,來揭示“宮市”的蠻橫搶掠的本質,更具“現實性”,有現實主義詩人的標記。 ②批判的側重點不同。小結 白居易作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他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拿起了筆,通過描寫一位賣炭老人的遭遇,無情而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罪惡和社會的黑暗,批判了宮市害民的社會現象。詩中無一字譴責,但我們在字里行間卻能深切的體會到同情、痛恨,能觸摸到詩人善良的心。 (全班齊誦《賣炭翁》,教師播放視頻朗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