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運載火箭使用的推進劑是,其推進劑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推進劑完全反應后的產物對環境友好B.無氧環境下不影響該推進劑的使用C.若反應物都是氣態的,反應的將變大D.的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A.乙酸的結構簡式:B.的結構示意圖:C.乙烯的結構簡式:D.的電子式:3.關于反應,下列表示的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B.C.D.4.下列有關有機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乙醇易溶于水,可用于醫療消毒B.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可用作氣體燃料C.乙烯能與水發生加成反應,可用作催熟劑D.葡萄糖能與銀氨溶液反應產生光亮的銀鏡,可用于制作熱水瓶膽5.某同學根據化學反應,并利用實驗室材料制作原電池。下列關于該原電池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選項 A B C D正極 石墨棒 鐵棒 鐵棒 銅棒負極 鐵棒 銅棒 石墨棒 鐵棒電解質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稀硫酸A.A B.B C.C D.D6.下列關于碰撞理論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反應物分子只有發生有效碰撞才能發生化學反應B.催化劑能夠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得更多的分子成為活化分子C.增大濃度能使單位時間內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數增加,反應速率加快D.增大壓強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增大7.金屬的冶煉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下列關于金屬冶煉的說法正確的是A.制鋁:電解熔融B.煉鐵:用焦炭和空氣反應產生的CO在高溫下還原鐵礦石中鐵的氧化物C.制銅:“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淮南子》的過程發生復分解反應D.制鈉:電解溶液獲得金屬Na8.下列關于乙醇和乙酸的說法錯誤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調味品的主要成分B.相同條件下,與金屬鈉反應的速率,乙醇比乙酸慢C.乙醇可由乙烯與水發生加成反應制得,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得D.乙醇和乙酸之間能發生酯化反應,酯化反應的逆反應為皂化反應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非自發的反應一定可以通過改變條件使其成為自發反應B.相同物質的量的同種物質氣態時熵值最小,固態時熵值最大C.反應NH3(g)+HCl(g)=NH4Cl(s)在室溫下可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D.恒溫恒壓下,且的反應一定不能自發進行10.已知下列反應的平衡常數:,;,;則反應的平衡常數是A. B. C. D.11.下列圖示實驗錯誤的是A.圖A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B.圖B是乙酸乙酯制備C.圖C是甲烷和氯氣光照后實驗現象 D.圖D是制取并收集NH312.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通過進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來制取乙醛,其裝置如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已知:乙醛的沸點為20.8℃,能與水互溶。A.實驗開始時,需要檢查裝置氣密性B.實驗時,試管甲處需要用溫水浴加熱C.實驗中,可觀察到銅絲出現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象D.實驗結束后,裝有銅絲的玻璃管的總質量減小13.一定溫度下,向容器中加入A可發生反應如下:①A→B,②A→C,③。反應體系中A、B、C的濃度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①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②B.該溫度下,反應③的平衡常數大于1C.時,B的消耗速率小于生成速率D.升高溫度,時體系中B的含量增大14.工業上,冶煉鐵的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如下:①;②;③④上述熱化學方程式中,a、b、c、d均不等于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B.C.D.15.一種NO-空氣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該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B.通過質子交換膜向左側多孔石墨棒移動C.若產生1 mol ,則通入的體積應等于16.8LD.電子由左側多孔石墨棒極經過負載移向右側多孔石墨棒極,再經過溶液移回左側多孔石墨棒極二、解答題16.銅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可發生化學反應,為檢驗部分產物的性質,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反應過程中觀察到品紅溶液 ,說明產物二氧化硫具有 性。(3)反應過程中觀察到酸性溶液褪色,說明產物二氧化硫具有 性。(4)浸溶液的棉團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尾氣,防止污染空氣,是 。(5)工業生產中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使雨水的 (填“>”或“<”)5.6,會形成 ,使土壤、湖泊酸化,還能加速建筑物的腐蝕。(6)實驗室中的檢驗方法:向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然后加入 ,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17.回答下列問題:(1)肼是一種良好的火箭推進劑,其與適當的氧化劑(如過氧化氫、氧氣等)配合,可組成液體推進劑。①液態肼和液態過氧化氫混合反應時,即產生大量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若每生成,放出的熱量,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消耗液態肼放出的熱量為 。②已知: ,鍵能數據如下表:化學鍵鍵能/() 193 391 497 463則氮氮三鍵的鍵能為 。(2)已知的反應熱,用稀溶液與足量稀硝酸反應,回答下列有關中和反應的問題:①儀器的名稱是 ,作用是 。②通過實驗測定的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數值常常小于,其原因可能是 。③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反應熱的數值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下同)。用足量稀硫酸代替稀硝酸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數值 。18.以淀粉為主要原料可以制得多種有機物,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已知:A屬于單糖,D能跟NaHCO3溶液反應產生CO2。回答下列問題:(1)A的分子式為 ,其中官能團的名稱為 ;C的結構簡式為 。(2)⑤的反應類型為 。(3)簡述實驗室中檢驗物質A的實驗試劑、操作和現象 。(4)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5)與E具有相同官能團且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有3種,其中一種為HCOOCH2CH2CH3,另外兩種物質的結構簡式為 。19.回答下列問題:(1)用活性炭可以還原處理氮氧化物,有關反應為。在恒容條件下,能判斷該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________(填標號)。A.單位時間內生成的同時消耗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改變C.反應體系的壓強不再發生改變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2)有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用和在210 290℃,催化劑條件下可轉化生成甲醇蒸氣和水蒸氣。一定條件下,往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和,在不同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相同時間內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催化劑效果最佳的是催化劑 (填“Ⅰ”“Ⅰ”或“Ⅲ”)。點(正) (填“>”“<”或“=”)(逆)。此反應在點時已達平衡狀態,點的轉化率比點高的原因是 。(3)已知容器內的起始壓強為,則圖中點對應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 (為以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4)一定條件下,和也可以發生反應 ,一定溫度下,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已知與反應時間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若在時刻分別改變一個條件,曲線Ⅰ變為曲線Ⅱ或曲線Ⅲ。當曲線Ⅰ變為曲線Ⅱ時,改變的條件是 。當曲線Ⅰ變為曲線Ⅲ時,改變的條件是 。參考答案1.C2.B3.B4.D5.A6.D7.B8.D9.C10.D11.A12.D13.B14.D15.A16.(1)(2) 褪色 漂白性(3)還原性(4)NaOH(5) < 酸雨(6)BaCl2溶液17.(1) 321kJ 946(2) 環形玻璃攪拌棒 攪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實驗中會不可避免有少量熱量損失 偏小 偏大18.(1) C6H12O6 羥基、醛基 CH3CHO(2)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3)取少量A置于試管中配成溶液,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并加熱,出現磚紅色沉淀(4)2CH3CH2OH+O22CH3CHO+2H2O(5)CH3CH2COOCH3,HCOOCH(CH3)219.(1)BD(2) Ⅰ >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T4反應已經達到平衡,升高溫度到T5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從而使CO2的轉化率降低(3)(4) 加入了催化劑 將容器的體積快速壓縮至2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