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四下·慈利期末)觀察蠶豆種子的內部結構時,為了方便解剖種子,常采用的方法是(  )。
A.把種子煮熟 B.用小刀劃開種皮 C.用水浸泡種子
【答案】C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形態
【解析】【分析】蠶豆種子的種皮堅硬,直接解剖易損傷內部結構。用水浸泡種子可使種皮吸水軟化,胚根和胚芽吸水膨脹,便于輕輕剝去種皮并展開胚的各部分結構(如子葉、胚根、胚芽)。煮熟種子會破壞細胞活性,影響結構觀察;用小刀劃開種皮可能不慎切斷胚,均非理想方法。浸泡是既保持種子活性又方便解剖的常用手段。
2.(2024四下·慈利期末)鳳仙花從播種到破土而出一般需要的時間是(  )。
A.一周左右 B.兩周左右 C.三周左右
【答案】A
【知識點】種植鳳仙花
【解析】【解答】 鳳仙花種子撒播在培養土上,輕加覆土約0.3公分,5-6天后發芽。
故答案為:A。
【分析】鳳仙花主要生長過程: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種子。
按階段可以分為: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營養生長——開花結果。
3.(2024四下·慈利期末)種子萌發時,子葉的作用是(  )。
A.運輸水分 B.提供養料 C.吸收水分
【答案】B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形態
【解析】【分析】種子萌發過程中,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由子葉提供的。
4.(2024四下·慈利期末)遙控器換電池的時候,電池槽內有彈簧的一端應與電池的(  )相連。
A.銅帽的一端 B.鋅殼的一端 C.兩端都行
【答案】B
【知識點】電池
【解析】【分析】電池槽內的彈簧是導電部件,用于連接電池的負極。電池鋅殼的一端為負極,銅帽一端為正極。安裝時,彈簧需與鋅殼一端(負極)相連,以形成完整電路。若接反可能導致遙控器無法正常工作。因此正確答案為 B。
5.(2024四下·慈利期末)蓮蓮想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一個鏈接盒內接線柱之間的通斷情況,檢測結果的記錄如下表所示,則接線盒內部的連接方式不可能是(  )。
  1-2 1-3 2-3 2-4 3-4
亮 √ √ √    
不亮       √ √
A. B. C.
【答案】C
【知識點】檢測電路內部連接
【解析】【分析】當接線柱連接時電路導通燈泡亮,不亮則未連接。從記錄看,1-2、1-3、2-3導通,2-4、3-4不導通亮,不亮則未連接。由此可知,4接線柱沒有導線連接。
6.(2024四下·慈利期末)下列三幅圖,鏈接開關時電燈能夠點亮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識點】電路連接圖
【解析】【分析】電燈點亮需形成完整閉合回路。B圖中開關閉合后,電流能從電源正極經導線、開關、電燈回到負極,電路導通。
7.(2024四下·慈利期末)科考隊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菊石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是(  )
A.海洋 B.平原 C.沙漠
【答案】A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借助地層中的化石,科學家們一點點復原出各種生物的樣貌、它們當年的生活環境,研究生物是怎樣變化的。科考隊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菊石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海洋。
8.(2024四下·慈利期末)巖石的(  )可以利用銅鑰匙和鐵刻刀劃刻巖石,觀察有無劃痕。
A.軟硬 B.成分 C.種類
【答案】A
【知識點】礦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巖石的軟硬程度可通過摩氏硬度計檢測,銅鑰匙和鐵刻刀是常用的簡易測試工具。用其劃刻巖石時,若留下劃痕,說明巖石硬度低于工具;若無劃痕,則硬度更高。這種方法能直觀比較巖石軟硬,而成分和種類需通過礦物組成、結構等專業分析,無法僅靠刻劃判斷,故應選 A。
9.(2024四下·慈利期末)小明在博物館看到一尊塑像,如圖所示,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判斷,這尊雕像是由哪種礦物制成的?(  )
A.滑石 B.石膏 C.石鹽
【答案】B
【知識點】巖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石膏質地細膩、硬度低,易于雕刻成型,且顏色多為白色或淡黃色,適合制作塑像。滑石雖硬度更低,但質地過軟易磨損,且常呈片狀結構,不適宜雕刻復雜造型;石鹽易溶于水,且晶體結構松散,無法長期保存塑像。從塑像的雕刻精細度和保存可能性判斷,應為石膏材質。
10.(2024四下·慈利期末)下面是制作巖石標本過程中的三個環節:①為巖石標本添加標簽;②采集巖石標本;③識別巖石標本。按先后順序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答案】C
【知識點】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
【解析】【分析】制作巖石標本時,首先需實地②采集巖石,獲取樣本;接著通過觀察礦物組成、結構等特征③識別巖石種類,明確標本屬性;最后才能①添加標簽,標注巖石名稱、采集地等信息。若未采集標本則無法識別,未識別則無法準確標注,故正確順序為采集→識別→標簽。
11.(2024四下·慈利期末)蜜蜂在油菜花叢中飛舞就會把花粉傳播到   上,完成受精,最終發育成   。
【答案】雌蕊;果實
【知識點】花的結構、作用
【解析】【分析】蜜蜂在油菜花叢中飛舞時,身上的花粉會沾到雌蕊的柱頭上,完成傳粉過程。傳粉后,花粉萌發形成花粉管,精子通過花粉管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結合,完成受精。受精后,子房逐漸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從而實現植物的繁殖。
12.(2024四下·慈利期末)黃豆莢屬于植物的果實,里面的豆米屬于   部分,外面的豆莢殼屬于   部分。
【答案】種子;果皮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形態
【解析】【分析】黃豆莢是植物的果實,由子房發育而來。其中,里面的豆米是種子,由胚珠發育而成,包含胚和種皮,是植物繁殖的關鍵結構;外面的豆莢殼屬于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來,對內部的種子起保護作用。果實通常由果皮和種子共同組成,這一結構體現了植物對繁殖器官的保護機制。
13.(2024四下·慈利期末)1897年,   用電點亮了世界上第一盞燈,從此電照亮了人們的生活,家里空調、電視機等電器使用的電是由   供給的。
【答案】愛迪生;發電廠
【知識點】科學常識
【解析】【分析】1897 年愛迪生發明白熾燈,首次用電點亮世界。家庭中空調、電視等電器使用的電,源于發電廠通過發電設備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再經電網傳輸分配至各用戶,形成穩定的電力供應系統。
14.(2024四下·慈利期末)如圖所示的小燈泡是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和   組成的。小燈泡的發光部位是   。
【答案】連接點;燈絲
【知識點】小燈泡的結構
【解析】【分析】小燈泡主要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和連接點(電極)構成,連接點用于接入電路導通電流。當電流通過燈絲時,燈絲因電阻發熱至白熾狀態而發光,故發光部位是燈絲。玻璃泡起保護作用,金屬架支撐燈絲,連接點則是電路導通的關鍵結構。
15.(2024四下·慈利期末)   和   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人類開采這些資源以后,它們就不可能再生,因此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合理地利用。
【答案】巖石;礦物
【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礦產資源(如鐵、煤、石油等)和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由地質歷史時期的自然過程形成,短期內無法再生。人類過度開采會導致資源枯竭,因此需通過節約利用、開發替代能源等方式保護,維持生態與資源可持續性。
(2024四下·慈利期末)某學校四年級(1)班的小芳同學,將一小株帶根的植物放入裝水的試管中,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在水面處做好標記。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6.在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  )。
A.方便觀察水量變化
B.防止試管中的水蒸發
C.讓根吸收植物油
17.在水面處做標記的目的是(  )。
A.好看 B.固定植物 C.方便觀察水量變化
18.過一段時間觀察,試管內的水面會(  )。
A.下降 B.上升 C.沒有變化
19.通過實驗現象,小芳發現莖被染紅的方向是(  )。
A.從下往上 B.從上往下 C.沒有方向
20.詩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說明了根具有(  )的作用。
A.吸收陽光 B.吸收水分 C.固定植物
【答案】16.B
17.C
18.A
19.A
20.C
【知識點】根;莖的作用
【解析】【分析】根是某些植物長期適應陸上生活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向下生長的器官,它具有吸收水分和營養、固著植物的功能,少數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作用。
16.在實驗中,滴植物油可在水面形成隔離層,阻止水分直接蒸發到空氣中。若不滴植物油,水蒸發會導致水量減少,可能被誤認為是植物根系吸收所致,從而干擾對植物吸水情況的準確觀察。滴油后能排除蒸發因素,使水量變化更真實反映植物的吸水作用。
17.在水面處做標記是為了精準記錄初始水位,通過對比后續水位與標記的位置差異,能直觀判斷水量是否減少。若植物根系吸水,水量會下降,標記可量化這一變化;若沒有標記,就無法準確衡量水量變化,該操作是科學觀察植物吸水現象的關鍵步驟,確保實驗數據的可記錄性和準確性。
18.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當帶根植物放入試管后,根系會通過滲透作用吸收試管中的水,用于蒸騰作用和自身代謝。由于滴加植物油已排除水分蒸發干擾,因此隨著時間推移,試管內的水量因被植物吸收而減少,水面會明顯下降,這一現象可直觀驗證植物根系的吸水作用。
19.植物的莖中含有導管,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管狀結構,其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當將莖放入染紅的水中時,紅色液體隨水分通過導管向上運輸,因此莖被染紅的方向是從下往上,這一現象直觀體現了植物莖中導管的運輸方向和功能。
20.詩句中 “咬定青山”“立根破巖” 形象描述了根深入巖石縫隙,將植物穩固在山體中的狀態。根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過向四周延伸的根系固定植物本體,使其在自然環境中保持直立,抵御風雨等外力影響。該詩句未涉及水分吸收,且根不具備吸收陽光的功能,因此體現的是根的固定作用。
(2024四下·慈利期末)除了植物外,小芳也愛研究電路。
21.經過紅綠燈時,小芳想模擬安裝一個紅綠燈模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沒有電路圖,觀察路邊的紅綠燈直接組裝電路
B.先設計電路圖,再按照電路設計圖進行安裝
C.電路組裝好后,不需要進行測試
22.為了控制電路,小芳想利用家里的材料自制開關,他可以選擇(  )組材料。
A.橡皮、塑料帶、圖釘
B.軟木塊、棉線、圖釘
C.橡皮、回形針、圖釘
23.小芳組裝好電路后,按下開關,紅綠燈的紅燈一會兒亮一會兒暗,可能是(  )。
A.電池沒電了 B.零件接觸不良 C.小燈泡壞了
24.她打算用自制的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①用兩個檢測頭接觸電器元件兩端,看檢測器燈泡是否發光;②制作電路檢測器; ③重復檢測,并記錄檢測結果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25.電能是一種重要的能量形式,但有時也有危險性。電的安全使用與人類生命密切相關,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電線著火時,應該用水滅火
B.用濕布擦開關
C.不碰掉落在地上的電線
【答案】21.B
22.C
23.B
24.B
25.C
【知識點】安全用電
【解析】【分析】(1)科學安裝電路需遵循規范流程。直接觀察實物組裝可能因缺乏系統規劃導致線路連接錯誤,且無法精準復現邏輯;不測試則無法驗證電路是否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隱患。先設計電路圖可明確各元件連接方式和邏輯順序,如同施工藍圖,能確保安裝步驟清晰、連接準確,后續調試也更高效,是合理的科學實踐方法。
(2)自制開關需同時具備絕緣體和導體材料。C 選項中,橡皮是絕緣體,回形針(金屬)和圖釘是導體,可通過橡皮固定回形針與圖釘的接觸點,通過按壓實現電路通斷;A、B 選項中的橡皮、塑料帶、軟木塊、棉線均為絕緣體,缺乏導體材料,無法形成完整電路通路,因此 C 組材料能滿足自制開關的導電與絕緣需求。
(3)紅燈閃爍說明電路通斷狀態不穩定。若電池沒電,紅燈會持續不亮或亮度極弱;小燈泡壞了則會始終不亮。而零件接觸不良時,導線與元件、元件與元件間的連接時通時斷,導致電流傳輸不穩定,從而出現燈光閃爍現象,這是電路接觸故障的典型表現。
(4)使用電路檢測器的正確流程需先制作檢測器,確保其自身電路正常;再用檢測頭接觸元件兩端檢測,通過燈泡是否發光判斷元件是否通路;最后重復檢測并記錄結果,排除偶然誤差。A、C 選項將制作步驟后置或混淆順序,會導致檢測無工具可用或結果不可靠,故 B 為正確操作順序。
(5)A.電線著火時,不應該用水滅火,水是電的良導體,故A不符合題意;
B.不能用濕布擦開關可能會觸電,故B不符合題意;
C.掉落在地上的電線不能觸碰,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21.A.沒有電路圖,觀察路邊的紅綠燈直接組裝電路,是不合理的,路邊的紅綠燈電路連接情況從外面是看不到的,故A錯誤;
B.先設計電路圖,再按照電路設計圖進行安裝,符合電路鋪設流程,故B正確;
C.電路組裝好后,需要進行測試、評估,如有錯誤就需要改進,故C錯誤;
故選B。
22.不同的材料導電性能不同,容易導電的物體屬于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電路中的開關必須由導體和絕緣體共同組成,導體容易讓電流通過,絕緣體限制電流自由流動。橡皮、塑料帶、軟木塊、棉線都是絕緣體,沒有導體,不能制作開關;橡皮是絕緣體,回形針是導體,圖釘起到固定回形針的作用,可以制作開關,故C選項正確。
23.小芳組裝好電路后,按下開關,紅綠燈的紅燈一會兒亮一會兒暗,說明電池的有電的,小燈泡也是完好的,可能是零件接觸不良,電路中電流時斷時通。故選B。
24.根據電路檢測器的使用方法,使用電路檢測器前,需要檢測它是否能正常工作。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時,用兩個檢測頭接觸電器元件兩端,看檢測器燈泡是否發光,燈泡發光說明電元器件正常,否則可能有問題,但是應該重復檢測一遍,防止偶然因素的影響。故選B。
25.A.電線著火時,不應該用水滅火,水是電的良導體,故A不符合題意;
B.不能用濕布擦開關可能會觸電,故B不符合題意;
C.掉落在地上的電線不能觸碰,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26.(2024四下·慈利期末)巖石與土壤。
科技節期間,科學小組研究的主題是:不同植物所需的土壤種類不同。小華從不同的地方采集了三種土壤,觀察并用如圖所示方法來比較其滲水性,最后選擇合適的土壤進行種植。
(1)土壤的肥沃程度主要與(  )的含量有關。
A.沙粒 B.黏粒 C.腐殖質
(2)小華分別在罐子中裝入等量的土壤,并倒入等量的水。5分鐘后,罐子下方量筒中的水位如圖所示。由此推斷,滲水性最差的是(  )。
A.①號土壤 B.②號土壤 C.③號土壤
(3)比較滲水性時,為了保證實驗公平,小華還需要注意什么?
   
(4)“沙地洋芋”對土壤環境要求較高,適合生活在滲水能力強、疏松的土壤里。科學小組應該選擇(  )土壤種植“沙地洋芋”。
A.①號 B.②號 C.③號
(5)科學小組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云南的黑土地性狀好、肥力高,是種植糧食的主要土地。下列做法,不可以保護黑土地的是(  )。
A.進行休耕和輪作
B.大量使用化肥
C.多施農家肥,秸稈還田
【答案】(1)C
(2)B
(3)水同時倒入
(4)A
(5)B
【知識點】土壤的種類;土壤的成分、狀態
【解析】【分析】(1)腐殖質是動植物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有機物質,富含氮、磷、鉀等養分,能為植物生長提供充足營養,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關鍵指標。沙粒和黏粒主要影響土壤的質地和透氣性,而非養分含量。腐殖質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越利于植物生長。
(2)土壤滲水性與單位時間內透過土壤的水量正相關。圖中量筒水位越高,說明土壤滲水越多,滲水性越強;反之則越差。①號量筒水位最高,滲水性最強;②號水位最低,說明相同時間內滲水最少,滲水性最差;③號介于兩者之間。因此滲水性最差的是②號土壤。
(3)比較滲水性時,為了保證實驗公平,還需要注意水要同時倒入。
(4)“沙地洋芋” 需滲水能力強、疏松的土壤。滲水性強的土壤能快速排水,避免爛根,且疏松結構利于根系生長。圖中①號土壤量筒水位最高,說明滲水速度最快,符合滲水能力強的需求;③號滲水性中等,②號滲水性最差。因此①號土壤最適合種植 “沙地洋芋”。
(5)科學小組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云南的黑土地性狀好、肥力高,是種植糧食的主要土地。下列做法,進行休耕和輪作,多施用農家肥,秸稈還田等,都可以保護黑土地,大量使用化肥,會導致土壤板結,不利于保護土壤。
(1)表層土的養分來自腐爛的動植物的遺體,它們被稱為腐殖質。腐殖質是植物生長的必需肥料。腐殖質越多,土壤越肥沃。
(2)小華分別在罐子中裝入等量的土壤,并倒入等量的水。5分鐘后,罐子下方量筒中的水位越低,說明土壤的滲水性越差。由此推斷,滲水性最差的是②號土壤。
(3)比較滲水性時,為了保證實驗公平,還需要注意水要同時倒入。
(4)“沙地洋芋”對土壤環境要求較高,適合生活在滲水能力強、疏松的土壤里。通過滲水性實驗可知,①號土壤下試管中的水位最高,說明該土壤的滲水性最強,科學小組應該選擇①號土壤種植“沙地洋芋”。
(5)科學小組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云南的黑土地性狀好、肥力高,是種植糧食的主要土地。下列做法,進行休耕和輪作,多施用農家肥,秸稈還田等,都可以保護黑土地,大量使用化肥,會導致土壤板結,不利于保護土壤。
1 / 1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四下·慈利期末)觀察蠶豆種子的內部結構時,為了方便解剖種子,常采用的方法是(  )。
A.把種子煮熟 B.用小刀劃開種皮 C.用水浸泡種子
2.(2024四下·慈利期末)鳳仙花從播種到破土而出一般需要的時間是(  )。
A.一周左右 B.兩周左右 C.三周左右
3.(2024四下·慈利期末)種子萌發時,子葉的作用是(  )。
A.運輸水分 B.提供養料 C.吸收水分
4.(2024四下·慈利期末)遙控器換電池的時候,電池槽內有彈簧的一端應與電池的(  )相連。
A.銅帽的一端 B.鋅殼的一端 C.兩端都行
5.(2024四下·慈利期末)蓮蓮想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一個鏈接盒內接線柱之間的通斷情況,檢測結果的記錄如下表所示,則接線盒內部的連接方式不可能是(  )。
  1-2 1-3 2-3 2-4 3-4
亮 √ √ √    
不亮       √ √
A. B. C.
6.(2024四下·慈利期末)下列三幅圖,鏈接開關時電燈能夠點亮的是(  )。
A. B. C.
7.(2024四下·慈利期末)科考隊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菊石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是(  )
A.海洋 B.平原 C.沙漠
8.(2024四下·慈利期末)巖石的(  )可以利用銅鑰匙和鐵刻刀劃刻巖石,觀察有無劃痕。
A.軟硬 B.成分 C.種類
9.(2024四下·慈利期末)小明在博物館看到一尊塑像,如圖所示,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判斷,這尊雕像是由哪種礦物制成的?(  )
A.滑石 B.石膏 C.石鹽
10.(2024四下·慈利期末)下面是制作巖石標本過程中的三個環節:①為巖石標本添加標簽;②采集巖石標本;③識別巖石標本。按先后順序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11.(2024四下·慈利期末)蜜蜂在油菜花叢中飛舞就會把花粉傳播到   上,完成受精,最終發育成   。
12.(2024四下·慈利期末)黃豆莢屬于植物的果實,里面的豆米屬于   部分,外面的豆莢殼屬于   部分。
13.(2024四下·慈利期末)1897年,   用電點亮了世界上第一盞燈,從此電照亮了人們的生活,家里空調、電視機等電器使用的電是由   供給的。
14.(2024四下·慈利期末)如圖所示的小燈泡是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和   組成的。小燈泡的發光部位是   。
15.(2024四下·慈利期末)   和   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人類開采這些資源以后,它們就不可能再生,因此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合理地利用。
(2024四下·慈利期末)某學校四年級(1)班的小芳同學,將一小株帶根的植物放入裝水的試管中,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在水面處做好標記。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6.在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  )。
A.方便觀察水量變化
B.防止試管中的水蒸發
C.讓根吸收植物油
17.在水面處做標記的目的是(  )。
A.好看 B.固定植物 C.方便觀察水量變化
18.過一段時間觀察,試管內的水面會(  )。
A.下降 B.上升 C.沒有變化
19.通過實驗現象,小芳發現莖被染紅的方向是(  )。
A.從下往上 B.從上往下 C.沒有方向
20.詩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說明了根具有(  )的作用。
A.吸收陽光 B.吸收水分 C.固定植物
(2024四下·慈利期末)除了植物外,小芳也愛研究電路。
21.經過紅綠燈時,小芳想模擬安裝一個紅綠燈模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沒有電路圖,觀察路邊的紅綠燈直接組裝電路
B.先設計電路圖,再按照電路設計圖進行安裝
C.電路組裝好后,不需要進行測試
22.為了控制電路,小芳想利用家里的材料自制開關,他可以選擇(  )組材料。
A.橡皮、塑料帶、圖釘
B.軟木塊、棉線、圖釘
C.橡皮、回形針、圖釘
23.小芳組裝好電路后,按下開關,紅綠燈的紅燈一會兒亮一會兒暗,可能是(  )。
A.電池沒電了 B.零件接觸不良 C.小燈泡壞了
24.她打算用自制的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①用兩個檢測頭接觸電器元件兩端,看檢測器燈泡是否發光;②制作電路檢測器; ③重復檢測,并記錄檢測結果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25.電能是一種重要的能量形式,但有時也有危險性。電的安全使用與人類生命密切相關,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電線著火時,應該用水滅火
B.用濕布擦開關
C.不碰掉落在地上的電線
26.(2024四下·慈利期末)巖石與土壤。
科技節期間,科學小組研究的主題是:不同植物所需的土壤種類不同。小華從不同的地方采集了三種土壤,觀察并用如圖所示方法來比較其滲水性,最后選擇合適的土壤進行種植。
(1)土壤的肥沃程度主要與(  )的含量有關。
A.沙粒 B.黏粒 C.腐殖質
(2)小華分別在罐子中裝入等量的土壤,并倒入等量的水。5分鐘后,罐子下方量筒中的水位如圖所示。由此推斷,滲水性最差的是(  )。
A.①號土壤 B.②號土壤 C.③號土壤
(3)比較滲水性時,為了保證實驗公平,小華還需要注意什么?
   
(4)“沙地洋芋”對土壤環境要求較高,適合生活在滲水能力強、疏松的土壤里。科學小組應該選擇(  )土壤種植“沙地洋芋”。
A.①號 B.②號 C.③號
(5)科學小組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云南的黑土地性狀好、肥力高,是種植糧食的主要土地。下列做法,不可以保護黑土地的是(  )。
A.進行休耕和輪作
B.大量使用化肥
C.多施農家肥,秸稈還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形態
【解析】【分析】蠶豆種子的種皮堅硬,直接解剖易損傷內部結構。用水浸泡種子可使種皮吸水軟化,胚根和胚芽吸水膨脹,便于輕輕剝去種皮并展開胚的各部分結構(如子葉、胚根、胚芽)。煮熟種子會破壞細胞活性,影響結構觀察;用小刀劃開種皮可能不慎切斷胚,均非理想方法。浸泡是既保持種子活性又方便解剖的常用手段。
2.【答案】A
【知識點】種植鳳仙花
【解析】【解答】 鳳仙花種子撒播在培養土上,輕加覆土約0.3公分,5-6天后發芽。
故答案為:A。
【分析】鳳仙花主要生長過程: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種子。
按階段可以分為: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營養生長——開花結果。
3.【答案】B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形態
【解析】【分析】種子萌發過程中,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由子葉提供的。
4.【答案】B
【知識點】電池
【解析】【分析】電池槽內的彈簧是導電部件,用于連接電池的負極。電池鋅殼的一端為負極,銅帽一端為正極。安裝時,彈簧需與鋅殼一端(負極)相連,以形成完整電路。若接反可能導致遙控器無法正常工作。因此正確答案為 B。
5.【答案】C
【知識點】檢測電路內部連接
【解析】【分析】當接線柱連接時電路導通燈泡亮,不亮則未連接。從記錄看,1-2、1-3、2-3導通,2-4、3-4不導通亮,不亮則未連接。由此可知,4接線柱沒有導線連接。
6.【答案】B
【知識點】電路連接圖
【解析】【分析】電燈點亮需形成完整閉合回路。B圖中開關閉合后,電流能從電源正極經導線、開關、電燈回到負極,電路導通。
7.【答案】A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借助地層中的化石,科學家們一點點復原出各種生物的樣貌、它們當年的生活環境,研究生物是怎樣變化的。科考隊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菊石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海洋。
8.【答案】A
【知識點】礦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巖石的軟硬程度可通過摩氏硬度計檢測,銅鑰匙和鐵刻刀是常用的簡易測試工具。用其劃刻巖石時,若留下劃痕,說明巖石硬度低于工具;若無劃痕,則硬度更高。這種方法能直觀比較巖石軟硬,而成分和種類需通過礦物組成、結構等專業分析,無法僅靠刻劃判斷,故應選 A。
9.【答案】B
【知識點】巖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石膏質地細膩、硬度低,易于雕刻成型,且顏色多為白色或淡黃色,適合制作塑像。滑石雖硬度更低,但質地過軟易磨損,且常呈片狀結構,不適宜雕刻復雜造型;石鹽易溶于水,且晶體結構松散,無法長期保存塑像。從塑像的雕刻精細度和保存可能性判斷,應為石膏材質。
10.【答案】C
【知識點】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
【解析】【分析】制作巖石標本時,首先需實地②采集巖石,獲取樣本;接著通過觀察礦物組成、結構等特征③識別巖石種類,明確標本屬性;最后才能①添加標簽,標注巖石名稱、采集地等信息。若未采集標本則無法識別,未識別則無法準確標注,故正確順序為采集→識別→標簽。
11.【答案】雌蕊;果實
【知識點】花的結構、作用
【解析】【分析】蜜蜂在油菜花叢中飛舞時,身上的花粉會沾到雌蕊的柱頭上,完成傳粉過程。傳粉后,花粉萌發形成花粉管,精子通過花粉管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結合,完成受精。受精后,子房逐漸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從而實現植物的繁殖。
12.【答案】種子;果皮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形態
【解析】【分析】黃豆莢是植物的果實,由子房發育而來。其中,里面的豆米是種子,由胚珠發育而成,包含胚和種皮,是植物繁殖的關鍵結構;外面的豆莢殼屬于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來,對內部的種子起保護作用。果實通常由果皮和種子共同組成,這一結構體現了植物對繁殖器官的保護機制。
13.【答案】愛迪生;發電廠
【知識點】科學常識
【解析】【分析】1897 年愛迪生發明白熾燈,首次用電點亮世界。家庭中空調、電視等電器使用的電,源于發電廠通過發電設備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再經電網傳輸分配至各用戶,形成穩定的電力供應系統。
14.【答案】連接點;燈絲
【知識點】小燈泡的結構
【解析】【分析】小燈泡主要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和連接點(電極)構成,連接點用于接入電路導通電流。當電流通過燈絲時,燈絲因電阻發熱至白熾狀態而發光,故發光部位是燈絲。玻璃泡起保護作用,金屬架支撐燈絲,連接點則是電路導通的關鍵結構。
15.【答案】巖石;礦物
【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礦產資源(如鐵、煤、石油等)和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由地質歷史時期的自然過程形成,短期內無法再生。人類過度開采會導致資源枯竭,因此需通過節約利用、開發替代能源等方式保護,維持生態與資源可持續性。
【答案】16.B
17.C
18.A
19.A
20.C
【知識點】根;莖的作用
【解析】【分析】根是某些植物長期適應陸上生活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向下生長的器官,它具有吸收水分和營養、固著植物的功能,少數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作用。
16.在實驗中,滴植物油可在水面形成隔離層,阻止水分直接蒸發到空氣中。若不滴植物油,水蒸發會導致水量減少,可能被誤認為是植物根系吸收所致,從而干擾對植物吸水情況的準確觀察。滴油后能排除蒸發因素,使水量變化更真實反映植物的吸水作用。
17.在水面處做標記是為了精準記錄初始水位,通過對比后續水位與標記的位置差異,能直觀判斷水量是否減少。若植物根系吸水,水量會下降,標記可量化這一變化;若沒有標記,就無法準確衡量水量變化,該操作是科學觀察植物吸水現象的關鍵步驟,確保實驗數據的可記錄性和準確性。
18.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當帶根植物放入試管后,根系會通過滲透作用吸收試管中的水,用于蒸騰作用和自身代謝。由于滴加植物油已排除水分蒸發干擾,因此隨著時間推移,試管內的水量因被植物吸收而減少,水面會明顯下降,這一現象可直觀驗證植物根系的吸水作用。
19.植物的莖中含有導管,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管狀結構,其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當將莖放入染紅的水中時,紅色液體隨水分通過導管向上運輸,因此莖被染紅的方向是從下往上,這一現象直觀體現了植物莖中導管的運輸方向和功能。
20.詩句中 “咬定青山”“立根破巖” 形象描述了根深入巖石縫隙,將植物穩固在山體中的狀態。根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過向四周延伸的根系固定植物本體,使其在自然環境中保持直立,抵御風雨等外力影響。該詩句未涉及水分吸收,且根不具備吸收陽光的功能,因此體現的是根的固定作用。
【答案】21.B
22.C
23.B
24.B
25.C
【知識點】安全用電
【解析】【分析】(1)科學安裝電路需遵循規范流程。直接觀察實物組裝可能因缺乏系統規劃導致線路連接錯誤,且無法精準復現邏輯;不測試則無法驗證電路是否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隱患。先設計電路圖可明確各元件連接方式和邏輯順序,如同施工藍圖,能確保安裝步驟清晰、連接準確,后續調試也更高效,是合理的科學實踐方法。
(2)自制開關需同時具備絕緣體和導體材料。C 選項中,橡皮是絕緣體,回形針(金屬)和圖釘是導體,可通過橡皮固定回形針與圖釘的接觸點,通過按壓實現電路通斷;A、B 選項中的橡皮、塑料帶、軟木塊、棉線均為絕緣體,缺乏導體材料,無法形成完整電路通路,因此 C 組材料能滿足自制開關的導電與絕緣需求。
(3)紅燈閃爍說明電路通斷狀態不穩定。若電池沒電,紅燈會持續不亮或亮度極弱;小燈泡壞了則會始終不亮。而零件接觸不良時,導線與元件、元件與元件間的連接時通時斷,導致電流傳輸不穩定,從而出現燈光閃爍現象,這是電路接觸故障的典型表現。
(4)使用電路檢測器的正確流程需先制作檢測器,確保其自身電路正常;再用檢測頭接觸元件兩端檢測,通過燈泡是否發光判斷元件是否通路;最后重復檢測并記錄結果,排除偶然誤差。A、C 選項將制作步驟后置或混淆順序,會導致檢測無工具可用或結果不可靠,故 B 為正確操作順序。
(5)A.電線著火時,不應該用水滅火,水是電的良導體,故A不符合題意;
B.不能用濕布擦開關可能會觸電,故B不符合題意;
C.掉落在地上的電線不能觸碰,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21.A.沒有電路圖,觀察路邊的紅綠燈直接組裝電路,是不合理的,路邊的紅綠燈電路連接情況從外面是看不到的,故A錯誤;
B.先設計電路圖,再按照電路設計圖進行安裝,符合電路鋪設流程,故B正確;
C.電路組裝好后,需要進行測試、評估,如有錯誤就需要改進,故C錯誤;
故選B。
22.不同的材料導電性能不同,容易導電的物體屬于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電路中的開關必須由導體和絕緣體共同組成,導體容易讓電流通過,絕緣體限制電流自由流動。橡皮、塑料帶、軟木塊、棉線都是絕緣體,沒有導體,不能制作開關;橡皮是絕緣體,回形針是導體,圖釘起到固定回形針的作用,可以制作開關,故C選項正確。
23.小芳組裝好電路后,按下開關,紅綠燈的紅燈一會兒亮一會兒暗,說明電池的有電的,小燈泡也是完好的,可能是零件接觸不良,電路中電流時斷時通。故選B。
24.根據電路檢測器的使用方法,使用電路檢測器前,需要檢測它是否能正常工作。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時,用兩個檢測頭接觸電器元件兩端,看檢測器燈泡是否發光,燈泡發光說明電元器件正常,否則可能有問題,但是應該重復檢測一遍,防止偶然因素的影響。故選B。
25.A.電線著火時,不應該用水滅火,水是電的良導體,故A不符合題意;
B.不能用濕布擦開關可能會觸電,故B不符合題意;
C.掉落在地上的電線不能觸碰,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26.【答案】(1)C
(2)B
(3)水同時倒入
(4)A
(5)B
【知識點】土壤的種類;土壤的成分、狀態
【解析】【分析】(1)腐殖質是動植物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有機物質,富含氮、磷、鉀等養分,能為植物生長提供充足營養,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關鍵指標。沙粒和黏粒主要影響土壤的質地和透氣性,而非養分含量。腐殖質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越利于植物生長。
(2)土壤滲水性與單位時間內透過土壤的水量正相關。圖中量筒水位越高,說明土壤滲水越多,滲水性越強;反之則越差。①號量筒水位最高,滲水性最強;②號水位最低,說明相同時間內滲水最少,滲水性最差;③號介于兩者之間。因此滲水性最差的是②號土壤。
(3)比較滲水性時,為了保證實驗公平,還需要注意水要同時倒入。
(4)“沙地洋芋” 需滲水能力強、疏松的土壤。滲水性強的土壤能快速排水,避免爛根,且疏松結構利于根系生長。圖中①號土壤量筒水位最高,說明滲水速度最快,符合滲水能力強的需求;③號滲水性中等,②號滲水性最差。因此①號土壤最適合種植 “沙地洋芋”。
(5)科學小組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云南的黑土地性狀好、肥力高,是種植糧食的主要土地。下列做法,進行休耕和輪作,多施用農家肥,秸稈還田等,都可以保護黑土地,大量使用化肥,會導致土壤板結,不利于保護土壤。
(1)表層土的養分來自腐爛的動植物的遺體,它們被稱為腐殖質。腐殖質是植物生長的必需肥料。腐殖質越多,土壤越肥沃。
(2)小華分別在罐子中裝入等量的土壤,并倒入等量的水。5分鐘后,罐子下方量筒中的水位越低,說明土壤的滲水性越差。由此推斷,滲水性最差的是②號土壤。
(3)比較滲水性時,為了保證實驗公平,還需要注意水要同時倒入。
(4)“沙地洋芋”對土壤環境要求較高,適合生活在滲水能力強、疏松的土壤里。通過滲水性實驗可知,①號土壤下試管中的水位最高,說明該土壤的滲水性最強,科學小組應該選擇①號土壤種植“沙地洋芋”。
(5)科學小組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云南的黑土地性狀好、肥力高,是種植糧食的主要土地。下列做法,進行休耕和輪作,多施用農家肥,秸稈還田等,都可以保護黑土地,大量使用化肥,會導致土壤板結,不利于保護土壤。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永川市| 长寿区| 杭锦旗| 宜兰市| 东乌| 湛江市| 鄯善县| 闽清县| 赣州市| 常宁市| 永平县| 定襄县| 丰镇市| 通渭县| 普格县| 增城市| 铁岭市| 澄城县| 化州市| 廊坊市| 庆阳市| 乐平市| 阿拉尔市| 桂阳县| 英超| 金山区| 光山县| 鲁甸县| 延安市| 湘西| 南京市| 荆门市| 泸州市| 万山特区| 会理县| 横峰县| 嘉荫县| 乌兰县| 厦门市|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