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三下·瑞安期末)下列哪種動物的生命周期與蠶相同( )。A.雞 B.蝴蝶 C.燕子【答案】B【知識點】昆蟲【解析】【分析】蠶的生命周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蝴蝶同樣經過卵、幼蟲、蛹(繭)、成蟲四個時期,與蠶的發育過程一致。雞和燕子的生命周期為卵生動物的直接發育,不經過蛹期,屬于不完全變態或直接發育,與蠶不同。因此正確答案為 B。2.(2024三下·瑞安期末)如圖,小明、小強、小剛三人同時從同一起點出發,( )跑得最快。A.小明 B.小強 C.小剛【答案】A【知識點】距離與時間;速度【解析】【分析】相同時間內,運動距離越長,速度越快。圖中顯示,三人同時從同一起點出發,小剛在最前方,運動距離最遠,因此小剛的速度最快。小明和小強的位置在小剛之后,運動距離較短,速度較慢。故正確答案為C。3.(2024三下·瑞安期末)蠶蛾的( )有三對足,幫助身體運動。A.頭部 B.胸部 C.腹部【答案】B【知識點】蠶蛾【解析】【分析】考查蠶蛾的結構,蠶蛾的胸部有三對足。4.(2024三下·瑞安期末)農歷一個月的月相變化規律是( )。A.由缺變圓 B.由圓變缺 C.由缺變圓再變缺【答案】C【知識點】月相【解析】【分析】 一個完整的農歷月,從初一開始到月末,月相的變化規律是從缺變圓再變缺,所以C符合題意。5.(2024三下·瑞安期末)“過山車”在檢測小車的運動情況時,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以用秒表記錄運動的時間B.可以用卷尺測量運動的距離C.制作好后的“過山車”不能調整【答案】C【知識點】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A、可以用秒表記錄運動的時間,A正確;B、可以用卷尺測量運動的距離,B正確;C、制作好后的“過山車”經過測試要及時調整不足之處,不斷改進,C錯誤;故答案為:C。6.(2024三下·瑞安期末)地球儀上的藍色表示( )。A.陸地 B.海洋 C.冰川【答案】B【知識點】地球儀【解析】【分析】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和名稱等。其中地球儀上的藍色表示海洋。7.(2024三下·瑞安期末)我在魚池邊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喂魚,和地面比較,( )是靜止的。A.成群的魚 B.流動的池水 C.池塘邊的石頭【答案】C【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判斷物體是否靜止需看其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以地面為參照物時,池塘邊的石頭位置固定不變,屬于靜止狀態。而成群的魚在水中游動、流動的池水均會改變與地面的相對位置,屬于運動狀態。因此正確答案為C。8.(2024三下·瑞安期末)在研究“對比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實驗時,若小明一開始就觀察到了整個船模,說明船模是在( )上移動。A.球面 B.平面 C.兩個面都可以的【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在平面上,物體移動時因不存在曲面遮擋,觀察者可直接看到整個船模;而在球面上,船模從遠處移動時,因球面弧度遮擋,會先看到頂部(如桅桿),再逐漸看到整體。若一開始就觀察到整個船模,說明沒有曲面遮擋,即船模在平面上移動。故正確答案為B。9.(2024三下·瑞安期末)關于蠶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蠶蛹是蠶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形態B.蠶繭的作用是保護蠶蛹不被天敵捕食C.蠶蛹需要充足的營養,所以應該增加投喂食物的量【答案】C【知識點】蠶蛹【解析】【分析】桑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蠶繭的作用是保護蠶蛹不被天敵捕食;由于蠶在蛹期是不進食的,所以不需要增加投喂食物的量。10.(2024三下·瑞安期末)我們可以用( )把剛剛出殼的蠶寶寶轉移到桑葉上。A.手 B.筷子 C.毛筆或羽毛【答案】C【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剛出殼的蠶寶寶身體極其柔軟脆弱,用手直接接觸易因力度不當造成傷害,筷子則可能因堅硬材質刮傷蠶寶寶。毛筆或羽毛的毛質柔軟,既能輕柔地轉移蠶寶寶,又能避免對其造成物理損傷,是轉移幼蠶的合適工具。因此正確答案為C。11.(2024三下·瑞安期末)蠶寶寶適宜生長的溫度是( )攝氏度左右。A.10 B.60 C.20【答案】C【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蠶寶寶適宜在溫暖且穩定的環境中生長,10 攝氏度過低,會導致其生長發育遲緩甚至停滯;60 攝氏度則遠超耐受范圍,易造成蠶寶寶脫水或死亡。20 攝氏度左右的溫度接近蠶的最適生長溫度,既能保證其正常進食、蛻皮,又有利于新陳代謝,故正確答案為C。12.(2024三下·瑞安期末)與草地上滾動的足球運動形式相同的是( )。A.滾鐵環B.汽車雨刮器C.轉動的陀螺【答案】A【知識點】運動形式【解析】【分析】草地上滾動的足球同時進行著平動和轉動。滾鐵環時,鐵環在滾動過程中同樣既有整體的平移,又有自身的轉動,與足球運動形式相同。汽車雨刮器做的是往復擺動,屬于擺動。轉動的陀螺主要是繞著中心軸旋轉,以轉動為主,沒有整體的平移。所以正確答案是 A。13.(2024三下·瑞安期末)下面屬于卵生的動物是( )。A.牛 B.鴨子 C.羊【答案】B【知識點】卵生【解析】【分析】卵生動物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物種。鴨子屬于鳥類,雌鴨產卵后經孵化育出雛鴨,符合卵生特征。而牛和羊屬于哺乳動物,繁殖方式為胎生,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成熟后分娩。因此屬于卵生動物的是 B 選項。14.(2024三下·瑞安期末)觀察蠶卵的形狀,發現蠶卵是( )。A.扁圓形的 B.方形的 C.圓柱形的【答案】A【知識點】觀察蠶卵【解析】【分析】蠶卵的實際形態為扁圓形,類似細芝麻粒,直徑約1毫米,厚度約0.5毫米,表面光滑且中央略凹。方形和圓柱形與蠶卵的真實形狀不符,其中方形結構在自然生物卵中較為罕見,圓柱形也不符合蠶卵扁平的外觀特征。因此正確答案為A。15.(2024三下·瑞安期末)關于光源、遮擋物和屏三者之間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遮擋物位于光源和屏之間B.光源位于遮擋物和屏之間C.屏位于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答案】A【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形成影子的條件是光源、遮擋物和屏三者需按特定位置排列。只有當遮擋物處于光源與屏之間時,光源發出的光被遮擋物阻擋,才能在屏上形成影子。若光源或屏位于中間位置,則無法滿足光的直線傳播形成影子的條件。因此正確答案為A。16.(2024三下·瑞安期末)制作“過山車”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根據“過山車”軌道設計要求畫設計圖B.搭建“過山車”軌道時,根據情況對設計做小調整C.把工作分為設計、搭建、測試、完善,組內成員每人完成其中-項【答案】C【知識點】搭建過山車;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制作 “過山車” 需團隊協作,各環節緊密關聯。若每人單獨負責一項,會導致設計與搭建脫節、測試缺乏反饋等問題,難以保證軌道連貫性和安全性。正確做法是團隊成員共同參與各環節,如A按要求畫設計圖、B在搭建時微調設計,以確保 “過山車” 符合標準。故C做法錯誤。17.(2024三下·瑞安期末)為了方便測量軌道長度,我們可以( )。A.用班級的木制大格尺測量B.用自己的塑料尺子測量C.用細繩測量后量取細繩長度【答案】A【知識點】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用紙帶測量【解析】【分析】 測量軌道長度 需要盡量精準,用班級的木質大格尺測量不夠精準。18.(2024三下·瑞安期末)將一個正方體放在斜面上,它的運動形式是( ) 。A.一定滑動 B.一定滾動 C.可能靜止或滑動【答案】C【知識點】物體在斜面上運動【解析】【分析】考查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形式,將一個正方體放在斜面上,可能靜止或者滑動,也有可能滾動。19.(2024三下·瑞安期末)測量小球的運動速度需要測量3次,其中較好的做法是( )。A.3次3個人掐秒表B.3次都同一個人掐秒表C.隨便哪個人掐表【答案】A【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為了測量小球的運動速度,用不同的人多次測量得到的數據最準確。20.(2024三下·瑞安期末)下面運動中,最有可能是直線運動的是( ) 。A.蝴蝶在花叢中飛舞B.無風時,蘋果從樹上落下C.鐘擺的擺動【答案】B【知識點】運動形式【解析】【分析】考查物體的運動,蝴蝶在花叢中飛舞是曲線運動,鐘擺的擺動是曲線運動,蘋果從樹上落下是直線運動。21.(2024三下·瑞安期末)蠶寶寶身體兩側有許多小黑點,它們是( )。A.氣門 B.排泄孔 C.眼睛【答案】A【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蠶寶寶身體兩側的小黑點是氣門,為呼吸器官的開口,共有 9 對,用于氣體交換。排泄孔位于蠶的尾部,并非身體兩側的小黑點;蠶的眼睛為單眼,結構簡單且數量較多,并非兩側規則分布的小黑點。因此,這些小黑點的正確名稱是氣門,答案選A。22.(2024三下·瑞安期末)在觀察一枚生雞蛋的時候,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先把蛋殼敲碎,剝完蛋殼再觀察B.先用刀把雞蛋切成兩半,對內部進行觀察C.先觀察雞蛋外殼,再觀察內部結果【答案】C【知識點】雞蛋的內部結構和作用【解析】【分析】因為是觀察生雞蛋,所以不能將蛋殼敲碎或者切開。23.(2024三下·瑞安期末)與雄蠶蛾相比較,雌蠶蛾的特征是( ) 。A.腹部稍小,爬行快 B.腹部稍大,爬行慢 C.沒有明顯區別【答案】B【知識點】蠶蛾【解析】【分析】考查蠶蛾的特征, 雌蛾體大,爬動慢,雄蛾體小,爬動較快,翅膀飛快地振動 ; 雄蛾身體較雌蛾小,觸角具有較長的羽狀小支 。24.(2024三下·瑞安期末)我們用放大鏡去觀察蟻蠶時,可以觀察到( )。A.頭大身小,身上有毛B.身體呈白色C.頭上有觸角【答案】A【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蟻蠶剛孵化時體型細小,頭部相對身體較大,身體表面覆蓋細毛,顏色多為黑褐色而非白色(白色是后期蛻皮后的特征)。其頭部觸角在放大鏡下雖存在,但因蟻蠶階段觸角較短小,不如 “頭大身小、有毛” 的特征明顯。因此通過放大鏡觀察,A選項描述更符合蟻蠶的典型外觀,正確答案為A。25.(2024三下·瑞安期末)下列都是胎生動物的是( )。A.兔子和牛 B.鱷魚和貓 C.青蛙和狗【答案】A【知識點】胎生【解析】【分析】考查動物的繁殖方式,哺乳動物是胎生的。26.(2024三下·瑞安期末)如圖所示,在用手電筒照射木塊的三種方式中,木塊的影子最短的是( )。A.① B.② C.③【答案】A【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影子長度與光源照射角度相關。當光源垂直照射物體時,光線與物體表面夾角最大,影子被壓縮至最短。①正確。27.(2024三下·瑞安期末)為了保證小球完全滾完軌道而不脫軌,下列做法合適的是( )。A.在急轉彎的地方設計大坡度軌道B.在急轉彎的地方設計小坡度軌道C.全部采用坡度平緩的曲線軌道【答案】B【知識點】搭建過山車;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急轉彎處若坡度大,小球速度過快易因離心力脫軌;全部用平緩曲線軌道可能因動力不足無法完成全程。小坡度軌道可降低小球在急轉彎時的速度,減少離心力影響,同時保證一定動能,使小球既不脫軌又能滾完軌道,故 B 做法合適。28.(2024三下·瑞安期末)關于地球主題海報的制作,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在制作過程中遇到難題,可以向老師或家長求助B.在制作前需要明確資料的來源C.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隨意編撰地球的知識【答案】C【知識點】地球主題海報【解析】【分析】海報的制作不能隨意編撰。29.(2024三下·瑞安期末)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度變化是( )。A.由長變短再變長 B.由短變長再變短 C.沒有規律【答案】A【知識點】日影與方向【解析】【分析】考查一天中影子的變化規律,影子在早上是長的,逐漸變短,到正午最短,然后再逐漸變長。(2024三下·瑞安期末)小明和小剛各有一輛玩具小車,他們想比較哪輛小車開得快,于是準備了一個秒表、一條跑道(每小段長5厘米)。30.小車在跑道上運動時,輪子在( )。A.滑動 B.轉動 C.滾動31.小車開到位置②時,下列對它的位置的描述,最適合的是( )。A.小車在位置①的北邊B.小車在位置①的東邊8厘米C.小車在位置①的東邊40厘米32.從位置②到位置③的過程中,小車的主要運動方式是( )。A.直線運動 B.擺動運動 C.曲線運動33.他們讓兩輛小車都從位置①到位置③,用秒表計時,看哪輛小車所需的時間短,這種方法是( )。A.相同距離比時間 B.相同時間比距離 C.不同距離比時間34.運動相同距離,運動時間短的,說明運動得( )。A.慢 B.快 C.不確定【答案】30.C31.C32.C33.A34.B【知識點】搭建過山車;測試過山車【解析】速度可以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通過比較距離和時間,我們可以知道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的運動有多種方式,例如滑動、滾動、轉動、振動等。小車在跑道上運動時,輪子在轉動。描述物體位置時要有參照物、方向和距離。在相同距離內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主要是比較物體從起點到終點所需的時間。30.小車輪子在跑道上運動時,輪面與跑道接觸點不斷變化,輪子繞軸做圓周運動,這種運動形式為滾動。滑動是物體沿接觸面直線移動,轉動是物體繞固定點旋轉,均不符合輪子在跑道上的運動特征。因此輪子的運動方式是滾動,答案選 C。31.跑道每小段長 5 厘米,若位置①到位置②間隔 8 段,則距離為 5×8=40 厘米。描述位置需包含方向和距離,A 選項無距離,B 選項距離計算錯誤(若間隔 8 段應為 40 厘米)。C 選項同時明確 “東邊” 方向及 40 厘米距離,符合科學描述要求,故最適合的是 C。32.若跑道為直線軌道,小車從位置②到③沿跑道行進,運動軌跡為曲線,屬于曲線運動。33.兩輛小車都從位置①到位置③,意味著行駛的距離是相同的。他們通過秒表計時,比較的是哪輛小車所需的時間更短。這種在距離相同的情況下,通過比較時間來判斷運動快慢的方法,就是 “相同距離比時間”,故答案選 A。34.如果有兩組同樣的跑道,讓兩輛小車同時從起點開始運動,比較快慢,距離相等,最簡便的是直接看哪輛小車先跑完全程,先跑完全程的小車運動得快。35.(2024三下·瑞安期末)太陽和月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請將下面的選項填寫在維恩圖中的正確位置。(只填序號)①是球體 ②表面有環形山 ③是地球的天然衛星 ④會自己發光發熱 ⑤不會自己發光發熱【答案】④;①;②③⑤【知識點】觀察太陽、月球【解析】【分析】相同點:①是球體、②表面有環形山(月球表面環形山顯著,太陽表面的 “環形結構” 實為黑子或耀斑,廣義可歸為表面特征)。不同點:太陽:④會自己發光發熱(恒星核反應產生能量)。月球:③是地球的天然衛星、⑤不會自己發光發熱(靠反射太陽光發亮)。36.(2024三下·瑞安期末)月球的研究。太陽和月球的大小明顯不同,但為什么看上去差不多呢?回憶我們做過的模擬實驗。(1)小科用上圖中的材料進行了模擬實驗,紙筒模擬 ,小圓紙片模擬 ,大圓紙片模擬 。A.太陽 B.月球 C.地球上的視角(2)上圖中,小科觀察到兩個圓紙片靠近時, (填“大”或“小”)圓紙片看起來比較大。當小圓紙片往 (填“左”或“右”)移動一段距離,會和大圓紙片看起來差不多大。(3)通過模擬實驗,推測我們看到的月球跟太陽差不多大的原因可能是: 。(4)月球表面的環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小科找來一些材料進行模擬實驗。小球模擬 ,小球撞擊沙盤模擬 ,沙盤里的“坑”模擬 。(填字母)A.環形山 B.隕石 C.隕石撞擊月球(5)小科發現,小球越大,“坑”的直徑越 。(填“大”或“小”)(6)通過模擬實驗,小科猜測月球上的環形山最有可能是由于( )。A.隕石撞擊 B.火山噴發 C.月球地震【答案】(1)C;B;A(2)大;左(3)近的大,遠的小,近大遠小(4)B;C;A(5)大(6)A【知識點】觀察太陽、月球;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1)模擬實驗中,紙筒用于模擬從地球觀察天體的視角(C);小圓紙片代表實際體積較小的月球(B),大圓紙片代表實際體積大的太陽(A)。通過調整兩者與紙筒的距離,可模擬太陽雖體積遠大于月球,但因距離地球極遠,導致從地球看兩者視大小相近的現象。(2)當兩個圓紙片靠近時,實際面積更大的大圓紙片(代表太陽)在視覺上顯得更大。由于月球(小圓紙片)實際體積遠小于太陽,需通過增大其與 “視角”(紙筒)的距離來縮小視覺大小。圖中紙筒在左側,小圓紙片向右移動時,與紙筒的距離增加,視角下的成像大小會減小,從而能與大圓紙片看起來相近。(3)我們看到月球和太陽差不多大,是因為太陽雖體積遠大于月球,但日地距離也遠大于地月距離,兩者距離與大小的比例接近,導致從地球觀測時,它們的視直徑相近,這一現象通過模擬實驗中調整物體距離與大小的關系可直觀驗證。(4)實驗中,小球用于模擬太空中撞擊月球的隕石,小球撞擊沙盤的過程對應隕石撞擊月球的現象,而沙盤上形成的 “坑” 則模擬月球表面因撞擊產生的環形山。該實驗通過具象化操作,直觀展示環形山可能由隕石撞擊形成的理論。(5)撞擊沙面時,小球越大,“坑”的直徑越大。(6)月球上的環形山是由于隕石撞擊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坑。(1)紙筒模擬站在地球上觀察的人,由于太陽體積大,所以大圓紙片模擬太陽;月球體積小,小圓紙片模擬月球。(2)從紙筒中觀察兩個圓紙片,當我們以相同的距離觀察圓紙片時,由于大圓紙片體積較大,所以我們看到比較大的是大圓紙片;如果繼續移動大圓紙片使距離更遠一些,距離越遠,看到的大圓紙片就越小,所以向左朝紙筒移動。(3)太陽雖然很大,但是離地球很遙遠。月亮雖然比地球小很多,但是和太陽比,要小更多。因為太陽比月亮離地球更遠,所以看上去月球跟太陽差不多大。(4)模擬環形山形成實驗中,平鋪的細沙的是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球模擬的是流星和隕石,撞擊后的沙盤模擬的是隕石撞擊后的月球表面。所以把細沙平鋪在托盤里,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這是在模擬環形山的形成。(5)撞擊沙面時,小球越大,“坑”的直徑越大。(6)月球上的環形山是由于隕石撞擊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坑。37.(2024三下·瑞安期末)蠶的一生。(1)在下圖的方框里填寫蠶一生經歷的四個階段。(選填“卵”、“幼蟲”、“蛹”和“成蟲”)(2)蠶的生命是從蠶卵開始的,為了細致地觀察蠶卵,我們可以使用 (選填“放大鏡”或“剪刀”),發現蠶卵的形狀是 (選填“扁圓形”或“球形”)。(3)關于養蠶的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蠶卵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孵化B.可以將蟻蠶吃的桑葉剪成碎片或條狀C.為防止蠶寶寶被蚊子叮咬,可以在蠶寶寶的周圍點上蚊香(4)在養蠶的過程中不會觀察到的現象有( )。A.快要吐絲時蠶不再吃桑葉了,身體發黃發亮B.蠶蛾從繭里出來之后,會到處覓食C.從蟻蠶到蠶吐絲結繭,蠶共蛻4次皮(5)根據你的養蠶經驗,蠶的生命周期大約為( )。A.半個月 B.二個月 C.半年(6)像蠶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我們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我們正處在( )這一年齡段。A.嬰兒期 B.兒童期 C.中年期【答案】(1)卵 幼蟲成蟲 蛹(2)放大鏡;扁圓形(3)B(4)B(5)B(6)B【知識點】觀察蠶卵;蠶的一生【解析】【分析】(1)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約為56天。(2)觀察蠶卵需借助放大工具,放大鏡可清晰呈現細節,剪刀無觀察功能。蠶卵的實際形狀為扁圓形,類似小米粒,表面中央略凹;球形不符合蠶卵的真實形態。因此,工具選放大鏡,形狀為扁圓形。(3)A 錯誤,蠶卵孵化需適宜溫度、濕度等條件,并非任何環境都可;B 正確,蟻蠶體型小,將桑葉剪成碎片或條狀更便于取食;C 錯誤,蚊香含化學物質,會對蠶寶寶造成傷害,甚至導致死亡,不能在其周圍使用。綜上,正確說法為 B。(4)A 正確,蠶吐絲前會停止進食,身體發黃發亮;C 正確,蠶從蟻蠶到結繭通常蛻 4 次皮。B 錯誤,蠶蛾破繭后口器退化,不再覓食,交配產卵后便會死亡,因此 “到處覓食” 是養蠶過程中不會觀察到的現象。(5)蠶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在適宜條件下,蠶卵孵化約需 10 天,幼蟲期(蟻蠶到結繭)約 25 天,蛹期約 10-15 天,蠶蛾成蟲期約 5-7 天,整體周期合計約 50-60 天,接近兩個月。半年時間遠超過實際周期,半個月則過短,因此正確答案為 B。(6)人類生命周期分為嬰兒期(0-1 歲)、兒童期(3-12 歲)、青春期(13-18 歲)、成年期(19-60 歲)、中年期(60 歲以后)等階段。題目以 “養蠶經驗” 為情境,結合學習養蠶的常見群體(中小學生)判斷,其年齡通常在 6-12 歲,屬于兒童期。嬰兒期和中年期明顯不符合該群體年齡特征,故正確答案為 B。(1)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約為56天。(2)在觀察蠶卵時,由于蠶卵太小,可以借助放大鏡來觀察,通過觀察發現蠶卵是扁圓形的,最開始是淡黃色,孵化時會變成紫黑色。(3)A.蠶卵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孵化,錯誤;蠶的孵化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濕度和空氣。適宜蠶卵孵化的溫度是25℃。B.可以將蟻蠶吃的桑葉剪成碎片或條狀;說法正確。C.為防止蠶寶寶被蚊子叮咬,可以在蠶寶寶的周圍點上蚊香,錯誤;蚊香會影響蠶的健康。故B符合題。(4)在養蠶的過程中會觀察到的現象有 快要吐絲時蠶不再吃桑葉了,身體發黃發亮 ;從蟻蠶到蠶吐絲結繭,蠶共蛻4次皮;蠶蛾從繭里出來之后,口器退化,不能進食,故B符合題意。(5)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約為56天,約2個月。(6)作為一名小學生,目前我們正處于兒童期。1 / 1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三下·瑞安期末)下列哪種動物的生命周期與蠶相同( )。A.雞 B.蝴蝶 C.燕子2.(2024三下·瑞安期末)如圖,小明、小強、小剛三人同時從同一起點出發,( )跑得最快。A.小明 B.小強 C.小剛3.(2024三下·瑞安期末)蠶蛾的( )有三對足,幫助身體運動。A.頭部 B.胸部 C.腹部4.(2024三下·瑞安期末)農歷一個月的月相變化規律是( )。A.由缺變圓 B.由圓變缺 C.由缺變圓再變缺5.(2024三下·瑞安期末)“過山車”在檢測小車的運動情況時,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以用秒表記錄運動的時間B.可以用卷尺測量運動的距離C.制作好后的“過山車”不能調整6.(2024三下·瑞安期末)地球儀上的藍色表示( )。A.陸地 B.海洋 C.冰川7.(2024三下·瑞安期末)我在魚池邊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喂魚,和地面比較,( )是靜止的。A.成群的魚 B.流動的池水 C.池塘邊的石頭8.(2024三下·瑞安期末)在研究“對比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實驗時,若小明一開始就觀察到了整個船模,說明船模是在( )上移動。A.球面 B.平面 C.兩個面都可以的9.(2024三下·瑞安期末)關于蠶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蠶蛹是蠶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形態B.蠶繭的作用是保護蠶蛹不被天敵捕食C.蠶蛹需要充足的營養,所以應該增加投喂食物的量10.(2024三下·瑞安期末)我們可以用( )把剛剛出殼的蠶寶寶轉移到桑葉上。A.手 B.筷子 C.毛筆或羽毛11.(2024三下·瑞安期末)蠶寶寶適宜生長的溫度是( )攝氏度左右。A.10 B.60 C.2012.(2024三下·瑞安期末)與草地上滾動的足球運動形式相同的是( )。A.滾鐵環B.汽車雨刮器C.轉動的陀螺13.(2024三下·瑞安期末)下面屬于卵生的動物是( )。A.牛 B.鴨子 C.羊14.(2024三下·瑞安期末)觀察蠶卵的形狀,發現蠶卵是( )。A.扁圓形的 B.方形的 C.圓柱形的15.(2024三下·瑞安期末)關于光源、遮擋物和屏三者之間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遮擋物位于光源和屏之間B.光源位于遮擋物和屏之間C.屏位于遮擋物和光源之間16.(2024三下·瑞安期末)制作“過山車”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根據“過山車”軌道設計要求畫設計圖B.搭建“過山車”軌道時,根據情況對設計做小調整C.把工作分為設計、搭建、測試、完善,組內成員每人完成其中-項17.(2024三下·瑞安期末)為了方便測量軌道長度,我們可以( )。A.用班級的木制大格尺測量B.用自己的塑料尺子測量C.用細繩測量后量取細繩長度18.(2024三下·瑞安期末)將一個正方體放在斜面上,它的運動形式是( ) 。A.一定滑動 B.一定滾動 C.可能靜止或滑動19.(2024三下·瑞安期末)測量小球的運動速度需要測量3次,其中較好的做法是( )。A.3次3個人掐秒表B.3次都同一個人掐秒表C.隨便哪個人掐表20.(2024三下·瑞安期末)下面運動中,最有可能是直線運動的是( ) 。A.蝴蝶在花叢中飛舞B.無風時,蘋果從樹上落下C.鐘擺的擺動21.(2024三下·瑞安期末)蠶寶寶身體兩側有許多小黑點,它們是( )。A.氣門 B.排泄孔 C.眼睛22.(2024三下·瑞安期末)在觀察一枚生雞蛋的時候,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先把蛋殼敲碎,剝完蛋殼再觀察B.先用刀把雞蛋切成兩半,對內部進行觀察C.先觀察雞蛋外殼,再觀察內部結果23.(2024三下·瑞安期末)與雄蠶蛾相比較,雌蠶蛾的特征是( ) 。A.腹部稍小,爬行快 B.腹部稍大,爬行慢 C.沒有明顯區別24.(2024三下·瑞安期末)我們用放大鏡去觀察蟻蠶時,可以觀察到( )。A.頭大身小,身上有毛B.身體呈白色C.頭上有觸角25.(2024三下·瑞安期末)下列都是胎生動物的是( )。A.兔子和牛 B.鱷魚和貓 C.青蛙和狗26.(2024三下·瑞安期末)如圖所示,在用手電筒照射木塊的三種方式中,木塊的影子最短的是( )。A.① B.② C.③27.(2024三下·瑞安期末)為了保證小球完全滾完軌道而不脫軌,下列做法合適的是( )。A.在急轉彎的地方設計大坡度軌道B.在急轉彎的地方設計小坡度軌道C.全部采用坡度平緩的曲線軌道28.(2024三下·瑞安期末)關于地球主題海報的制作,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在制作過程中遇到難題,可以向老師或家長求助B.在制作前需要明確資料的來源C.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隨意編撰地球的知識29.(2024三下·瑞安期末)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度變化是( )。A.由長變短再變長 B.由短變長再變短 C.沒有規律(2024三下·瑞安期末)小明和小剛各有一輛玩具小車,他們想比較哪輛小車開得快,于是準備了一個秒表、一條跑道(每小段長5厘米)。30.小車在跑道上運動時,輪子在( )。A.滑動 B.轉動 C.滾動31.小車開到位置②時,下列對它的位置的描述,最適合的是( )。A.小車在位置①的北邊B.小車在位置①的東邊8厘米C.小車在位置①的東邊40厘米32.從位置②到位置③的過程中,小車的主要運動方式是( )。A.直線運動 B.擺動運動 C.曲線運動33.他們讓兩輛小車都從位置①到位置③,用秒表計時,看哪輛小車所需的時間短,這種方法是( )。A.相同距離比時間 B.相同時間比距離 C.不同距離比時間34.運動相同距離,運動時間短的,說明運動得( )。A.慢 B.快 C.不確定35.(2024三下·瑞安期末)太陽和月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請將下面的選項填寫在維恩圖中的正確位置。(只填序號)①是球體 ②表面有環形山 ③是地球的天然衛星 ④會自己發光發熱 ⑤不會自己發光發熱36.(2024三下·瑞安期末)月球的研究。太陽和月球的大小明顯不同,但為什么看上去差不多呢?回憶我們做過的模擬實驗。(1)小科用上圖中的材料進行了模擬實驗,紙筒模擬 ,小圓紙片模擬 ,大圓紙片模擬 。A.太陽 B.月球 C.地球上的視角(2)上圖中,小科觀察到兩個圓紙片靠近時, (填“大”或“小”)圓紙片看起來比較大。當小圓紙片往 (填“左”或“右”)移動一段距離,會和大圓紙片看起來差不多大。(3)通過模擬實驗,推測我們看到的月球跟太陽差不多大的原因可能是: 。(4)月球表面的環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小科找來一些材料進行模擬實驗。小球模擬 ,小球撞擊沙盤模擬 ,沙盤里的“坑”模擬 。(填字母)A.環形山 B.隕石 C.隕石撞擊月球(5)小科發現,小球越大,“坑”的直徑越 。(填“大”或“小”)(6)通過模擬實驗,小科猜測月球上的環形山最有可能是由于( )。A.隕石撞擊 B.火山噴發 C.月球地震37.(2024三下·瑞安期末)蠶的一生。(1)在下圖的方框里填寫蠶一生經歷的四個階段。(選填“卵”、“幼蟲”、“蛹”和“成蟲”)(2)蠶的生命是從蠶卵開始的,為了細致地觀察蠶卵,我們可以使用 (選填“放大鏡”或“剪刀”),發現蠶卵的形狀是 (選填“扁圓形”或“球形”)。(3)關于養蠶的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蠶卵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孵化B.可以將蟻蠶吃的桑葉剪成碎片或條狀C.為防止蠶寶寶被蚊子叮咬,可以在蠶寶寶的周圍點上蚊香(4)在養蠶的過程中不會觀察到的現象有( )。A.快要吐絲時蠶不再吃桑葉了,身體發黃發亮B.蠶蛾從繭里出來之后,會到處覓食C.從蟻蠶到蠶吐絲結繭,蠶共蛻4次皮(5)根據你的養蠶經驗,蠶的生命周期大約為( )。A.半個月 B.二個月 C.半年(6)像蠶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我們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我們正處在( )這一年齡段。A.嬰兒期 B.兒童期 C.中年期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昆蟲【解析】【分析】蠶的生命周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蝴蝶同樣經過卵、幼蟲、蛹(繭)、成蟲四個時期,與蠶的發育過程一致。雞和燕子的生命周期為卵生動物的直接發育,不經過蛹期,屬于不完全變態或直接發育,與蠶不同。因此正確答案為 B。2.【答案】A【知識點】距離與時間;速度【解析】【分析】相同時間內,運動距離越長,速度越快。圖中顯示,三人同時從同一起點出發,小剛在最前方,運動距離最遠,因此小剛的速度最快。小明和小強的位置在小剛之后,運動距離較短,速度較慢。故正確答案為C。3.【答案】B【知識點】蠶蛾【解析】【分析】考查蠶蛾的結構,蠶蛾的胸部有三對足。4.【答案】C【知識點】月相【解析】【分析】 一個完整的農歷月,從初一開始到月末,月相的變化規律是從缺變圓再變缺,所以C符合題意。5.【答案】C【知識點】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A、可以用秒表記錄運動的時間,A正確;B、可以用卷尺測量運動的距離,B正確;C、制作好后的“過山車”經過測試要及時調整不足之處,不斷改進,C錯誤;故答案為:C。6.【答案】B【知識點】地球儀【解析】【分析】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和名稱等。其中地球儀上的藍色表示海洋。7.【答案】C【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判斷物體是否靜止需看其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以地面為參照物時,池塘邊的石頭位置固定不變,屬于靜止狀態。而成群的魚在水中游動、流動的池水均會改變與地面的相對位置,屬于運動狀態。因此正確答案為C。8.【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在平面上,物體移動時因不存在曲面遮擋,觀察者可直接看到整個船模;而在球面上,船模從遠處移動時,因球面弧度遮擋,會先看到頂部(如桅桿),再逐漸看到整體。若一開始就觀察到整個船模,說明沒有曲面遮擋,即船模在平面上移動。故正確答案為B。9.【答案】C【知識點】蠶蛹【解析】【分析】桑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蠶繭的作用是保護蠶蛹不被天敵捕食;由于蠶在蛹期是不進食的,所以不需要增加投喂食物的量。10.【答案】C【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剛出殼的蠶寶寶身體極其柔軟脆弱,用手直接接觸易因力度不當造成傷害,筷子則可能因堅硬材質刮傷蠶寶寶。毛筆或羽毛的毛質柔軟,既能輕柔地轉移蠶寶寶,又能避免對其造成物理損傷,是轉移幼蠶的合適工具。因此正確答案為C。11.【答案】C【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蠶寶寶適宜在溫暖且穩定的環境中生長,10 攝氏度過低,會導致其生長發育遲緩甚至停滯;60 攝氏度則遠超耐受范圍,易造成蠶寶寶脫水或死亡。20 攝氏度左右的溫度接近蠶的最適生長溫度,既能保證其正常進食、蛻皮,又有利于新陳代謝,故正確答案為C。12.【答案】A【知識點】運動形式【解析】【分析】草地上滾動的足球同時進行著平動和轉動。滾鐵環時,鐵環在滾動過程中同樣既有整體的平移,又有自身的轉動,與足球運動形式相同。汽車雨刮器做的是往復擺動,屬于擺動。轉動的陀螺主要是繞著中心軸旋轉,以轉動為主,沒有整體的平移。所以正確答案是 A。13.【答案】B【知識點】卵生【解析】【分析】卵生動物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物種。鴨子屬于鳥類,雌鴨產卵后經孵化育出雛鴨,符合卵生特征。而牛和羊屬于哺乳動物,繁殖方式為胎生,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成熟后分娩。因此屬于卵生動物的是 B 選項。14.【答案】A【知識點】觀察蠶卵【解析】【分析】蠶卵的實際形態為扁圓形,類似細芝麻粒,直徑約1毫米,厚度約0.5毫米,表面光滑且中央略凹。方形和圓柱形與蠶卵的真實形狀不符,其中方形結構在自然生物卵中較為罕見,圓柱形也不符合蠶卵扁平的外觀特征。因此正確答案為A。15.【答案】A【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形成影子的條件是光源、遮擋物和屏三者需按特定位置排列。只有當遮擋物處于光源與屏之間時,光源發出的光被遮擋物阻擋,才能在屏上形成影子。若光源或屏位于中間位置,則無法滿足光的直線傳播形成影子的條件。因此正確答案為A。16.【答案】C【知識點】搭建過山車;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制作 “過山車” 需團隊協作,各環節緊密關聯。若每人單獨負責一項,會導致設計與搭建脫節、測試缺乏反饋等問題,難以保證軌道連貫性和安全性。正確做法是團隊成員共同參與各環節,如A按要求畫設計圖、B在搭建時微調設計,以確保 “過山車” 符合標準。故C做法錯誤。17.【答案】A【知識點】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用紙帶測量【解析】【分析】 測量軌道長度 需要盡量精準,用班級的木質大格尺測量不夠精準。18.【答案】C【知識點】物體在斜面上運動【解析】【分析】考查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形式,將一個正方體放在斜面上,可能靜止或者滑動,也有可能滾動。19.【答案】A【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為了測量小球的運動速度,用不同的人多次測量得到的數據最準確。20.【答案】B【知識點】運動形式【解析】【分析】考查物體的運動,蝴蝶在花叢中飛舞是曲線運動,鐘擺的擺動是曲線運動,蘋果從樹上落下是直線運動。21.【答案】A【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蠶寶寶身體兩側的小黑點是氣門,為呼吸器官的開口,共有 9 對,用于氣體交換。排泄孔位于蠶的尾部,并非身體兩側的小黑點;蠶的眼睛為單眼,結構簡單且數量較多,并非兩側規則分布的小黑點。因此,這些小黑點的正確名稱是氣門,答案選A。22.【答案】C【知識點】雞蛋的內部結構和作用【解析】【分析】因為是觀察生雞蛋,所以不能將蛋殼敲碎或者切開。23.【答案】B【知識點】蠶蛾【解析】【分析】考查蠶蛾的特征, 雌蛾體大,爬動慢,雄蛾體小,爬動較快,翅膀飛快地振動 ; 雄蛾身體較雌蛾小,觸角具有較長的羽狀小支 。24.【答案】A【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蟻蠶剛孵化時體型細小,頭部相對身體較大,身體表面覆蓋細毛,顏色多為黑褐色而非白色(白色是后期蛻皮后的特征)。其頭部觸角在放大鏡下雖存在,但因蟻蠶階段觸角較短小,不如 “頭大身小、有毛” 的特征明顯。因此通過放大鏡觀察,A選項描述更符合蟻蠶的典型外觀,正確答案為A。25.【答案】A【知識點】胎生【解析】【分析】考查動物的繁殖方式,哺乳動物是胎生的。26.【答案】A【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影子長度與光源照射角度相關。當光源垂直照射物體時,光線與物體表面夾角最大,影子被壓縮至最短。①正確。27.【答案】B【知識點】搭建過山車;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急轉彎處若坡度大,小球速度過快易因離心力脫軌;全部用平緩曲線軌道可能因動力不足無法完成全程。小坡度軌道可降低小球在急轉彎時的速度,減少離心力影響,同時保證一定動能,使小球既不脫軌又能滾完軌道,故 B 做法合適。28.【答案】C【知識點】地球主題海報【解析】【分析】海報的制作不能隨意編撰。29.【答案】A【知識點】日影與方向【解析】【分析】考查一天中影子的變化規律,影子在早上是長的,逐漸變短,到正午最短,然后再逐漸變長。【答案】30.C31.C32.C33.A34.B【知識點】搭建過山車;測試過山車【解析】速度可以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通過比較距離和時間,我們可以知道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的運動有多種方式,例如滑動、滾動、轉動、振動等。小車在跑道上運動時,輪子在轉動。描述物體位置時要有參照物、方向和距離。在相同距離內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主要是比較物體從起點到終點所需的時間。30.小車輪子在跑道上運動時,輪面與跑道接觸點不斷變化,輪子繞軸做圓周運動,這種運動形式為滾動。滑動是物體沿接觸面直線移動,轉動是物體繞固定點旋轉,均不符合輪子在跑道上的運動特征。因此輪子的運動方式是滾動,答案選 C。31.跑道每小段長 5 厘米,若位置①到位置②間隔 8 段,則距離為 5×8=40 厘米。描述位置需包含方向和距離,A 選項無距離,B 選項距離計算錯誤(若間隔 8 段應為 40 厘米)。C 選項同時明確 “東邊” 方向及 40 厘米距離,符合科學描述要求,故最適合的是 C。32.若跑道為直線軌道,小車從位置②到③沿跑道行進,運動軌跡為曲線,屬于曲線運動。33.兩輛小車都從位置①到位置③,意味著行駛的距離是相同的。他們通過秒表計時,比較的是哪輛小車所需的時間更短。這種在距離相同的情況下,通過比較時間來判斷運動快慢的方法,就是 “相同距離比時間”,故答案選 A。34.如果有兩組同樣的跑道,讓兩輛小車同時從起點開始運動,比較快慢,距離相等,最簡便的是直接看哪輛小車先跑完全程,先跑完全程的小車運動得快。35.【答案】④;①;②③⑤【知識點】觀察太陽、月球【解析】【分析】相同點:①是球體、②表面有環形山(月球表面環形山顯著,太陽表面的 “環形結構” 實為黑子或耀斑,廣義可歸為表面特征)。不同點:太陽:④會自己發光發熱(恒星核反應產生能量)。月球:③是地球的天然衛星、⑤不會自己發光發熱(靠反射太陽光發亮)。36.【答案】(1)C;B;A(2)大;左(3)近的大,遠的小,近大遠小(4)B;C;A(5)大(6)A【知識點】觀察太陽、月球;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1)模擬實驗中,紙筒用于模擬從地球觀察天體的視角(C);小圓紙片代表實際體積較小的月球(B),大圓紙片代表實際體積大的太陽(A)。通過調整兩者與紙筒的距離,可模擬太陽雖體積遠大于月球,但因距離地球極遠,導致從地球看兩者視大小相近的現象。(2)當兩個圓紙片靠近時,實際面積更大的大圓紙片(代表太陽)在視覺上顯得更大。由于月球(小圓紙片)實際體積遠小于太陽,需通過增大其與 “視角”(紙筒)的距離來縮小視覺大小。圖中紙筒在左側,小圓紙片向右移動時,與紙筒的距離增加,視角下的成像大小會減小,從而能與大圓紙片看起來相近。(3)我們看到月球和太陽差不多大,是因為太陽雖體積遠大于月球,但日地距離也遠大于地月距離,兩者距離與大小的比例接近,導致從地球觀測時,它們的視直徑相近,這一現象通過模擬實驗中調整物體距離與大小的關系可直觀驗證。(4)實驗中,小球用于模擬太空中撞擊月球的隕石,小球撞擊沙盤的過程對應隕石撞擊月球的現象,而沙盤上形成的 “坑” 則模擬月球表面因撞擊產生的環形山。該實驗通過具象化操作,直觀展示環形山可能由隕石撞擊形成的理論。(5)撞擊沙面時,小球越大,“坑”的直徑越大。(6)月球上的環形山是由于隕石撞擊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坑。(1)紙筒模擬站在地球上觀察的人,由于太陽體積大,所以大圓紙片模擬太陽;月球體積小,小圓紙片模擬月球。(2)從紙筒中觀察兩個圓紙片,當我們以相同的距離觀察圓紙片時,由于大圓紙片體積較大,所以我們看到比較大的是大圓紙片;如果繼續移動大圓紙片使距離更遠一些,距離越遠,看到的大圓紙片就越小,所以向左朝紙筒移動。(3)太陽雖然很大,但是離地球很遙遠。月亮雖然比地球小很多,但是和太陽比,要小更多。因為太陽比月亮離地球更遠,所以看上去月球跟太陽差不多大。(4)模擬環形山形成實驗中,平鋪的細沙的是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球模擬的是流星和隕石,撞擊后的沙盤模擬的是隕石撞擊后的月球表面。所以把細沙平鋪在托盤里,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這是在模擬環形山的形成。(5)撞擊沙面時,小球越大,“坑”的直徑越大。(6)月球上的環形山是由于隕石撞擊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坑。37.【答案】(1)卵 幼蟲成蟲 蛹(2)放大鏡;扁圓形(3)B(4)B(5)B(6)B【知識點】觀察蠶卵;蠶的一生【解析】【分析】(1)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約為56天。(2)觀察蠶卵需借助放大工具,放大鏡可清晰呈現細節,剪刀無觀察功能。蠶卵的實際形狀為扁圓形,類似小米粒,表面中央略凹;球形不符合蠶卵的真實形態。因此,工具選放大鏡,形狀為扁圓形。(3)A 錯誤,蠶卵孵化需適宜溫度、濕度等條件,并非任何環境都可;B 正確,蟻蠶體型小,將桑葉剪成碎片或條狀更便于取食;C 錯誤,蚊香含化學物質,會對蠶寶寶造成傷害,甚至導致死亡,不能在其周圍使用。綜上,正確說法為 B。(4)A 正確,蠶吐絲前會停止進食,身體發黃發亮;C 正確,蠶從蟻蠶到結繭通常蛻 4 次皮。B 錯誤,蠶蛾破繭后口器退化,不再覓食,交配產卵后便會死亡,因此 “到處覓食” 是養蠶過程中不會觀察到的現象。(5)蠶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在適宜條件下,蠶卵孵化約需 10 天,幼蟲期(蟻蠶到結繭)約 25 天,蛹期約 10-15 天,蠶蛾成蟲期約 5-7 天,整體周期合計約 50-60 天,接近兩個月。半年時間遠超過實際周期,半個月則過短,因此正確答案為 B。(6)人類生命周期分為嬰兒期(0-1 歲)、兒童期(3-12 歲)、青春期(13-18 歲)、成年期(19-60 歲)、中年期(60 歲以后)等階段。題目以 “養蠶經驗” 為情境,結合學習養蠶的常見群體(中小學生)判斷,其年齡通常在 6-12 歲,屬于兒童期。嬰兒期和中年期明顯不符合該群體年齡特征,故正確答案為 B。(1)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約為56天。(2)在觀察蠶卵時,由于蠶卵太小,可以借助放大鏡來觀察,通過觀察發現蠶卵是扁圓形的,最開始是淡黃色,孵化時會變成紫黑色。(3)A.蠶卵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孵化,錯誤;蠶的孵化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濕度和空氣。適宜蠶卵孵化的溫度是25℃。B.可以將蟻蠶吃的桑葉剪成碎片或條狀;說法正確。C.為防止蠶寶寶被蚊子叮咬,可以在蠶寶寶的周圍點上蚊香,錯誤;蚊香會影響蠶的健康。故B符合題。(4)在養蠶的過程中會觀察到的現象有 快要吐絲時蠶不再吃桑葉了,身體發黃發亮 ;從蟻蠶到蠶吐絲結繭,蠶共蛻4次皮;蠶蛾從繭里出來之后,口器退化,不能進食,故B符合題意。(5)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約為56天,約2個月。(6)作為一名小學生,目前我們正處于兒童期。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