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連通了世界,促進了發(fā)展。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甲所處的大洲( )A.地勢西高東低 B.主體位于西半球、北半球C.緯度位置最高 D.東南北三面被三大洋環(huán)繞2.下列大洲中,與甲大洲領土接壤的大洲是( )A.歐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3.下列地理事物中,不是甲大洲與相鄰大洲分界線的是( )A.蘇伊士運河 B.白令海峽 C.烏拉爾山 D.直布羅陀海峽4.甲大洲大陸南北溫差大,東西降水差異大的主要影響因素( )①緯度位置②海陸位置③洋流④地形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5.從地理視角看“海洋命運共同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海水相連,占地球表面積的71%B.海洋資源豐富,是人類資源的寶庫C.各國都有漫長的海岸線,便于溝通D.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壽司是一種日本傳統(tǒng)美食,食材是米飯,主要輔料是各類海鮮、魚子醬等,經(jīng)壓實切塊而成。壽司口味各異,享譽世界。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6.制作壽司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咖啡 D.小麥7.現(xiàn)在經(jīng)常見到日本餐桌上漢堡包、意大利面等快餐與壽司并存,這反映出日本的文化特點是( )A.西方文化全盤接受 B.東西方兼容的文化C.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 D.與中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2023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十周年。十年來,“一帶一路”務實合作為各國發(fā)展經(jīng)濟、增加就業(yè)、改善民生做出了積極貢獻。讀“一帶一路”沿線局部地區(qū)圖,完成下面小題。8.下列關于圖中三大半島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形以高原為主 B.都是人口稀疏區(qū) C.以黃色人種為主 D.熱量充足9.圖中三大半島均位于北回歸線上,但氣候類型不相同。其中印度半島主要為( )A.熱帶沙漠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10.圖中地處“十字路口”的A海峽,連接的兩個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 B.太平洋、北冰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大西洋11.下列國家和地區(qū)中,海外華人和華僑最集中的是( )A.美國 B.印度 C.東南亞 D.俄羅斯12.印度發(fā)生洪澇災害的主要原因是( )A.西南季風不穩(wěn)定 B.東北季風勢力強C.東北季風勢力弱 D.氣候炎熱,降水少13.印度發(fā)展服務外包產(chǎn)業(yè)的優(yōu)勢包括( )①人力資源豐富②英語普及③勞動力成本高④信息技術發(fā)展較早⑤礦產(chǎn)資源豐富⑥國土遼闊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圖為俄羅斯地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下列有關俄羅斯四大工業(yè)區(qū)說法正確的是( )A.分布在歐洲部分 B.分布在鐵路沿線C.遠離礦產(chǎn)資源產(chǎn)地 D.輕重工業(yè)均比較發(fā)達15.中俄能源合作對我國的影響是( )①緩解能源短缺的問題②完全替代煤炭資源③減少污染,改善環(huán)境④促進西部經(jīng)濟發(fā)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6.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產(chǎn)量最高、輸出量最大的地區(qū)是( )A.中國 B.西歐 C.東南亞 D.中東17.日本發(fā)生地震后,石油緊缺,從波斯灣將石油運往日本的正確的海上運輸路線是( )A.波斯灣→土耳其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B.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日本C.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D.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日本廣州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隨旅行團去英國、法國、荷蘭、德國等國研學、完成下面小題。18.研學小組所到的四國屬于歐洲西部,該地區(qū)的特點有( )①以發(fā)展中國家為主②以自然旅游資源為主③人口稠密④工業(yè)發(fā)達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9.下列關于歐洲西部旅游發(fā)展優(yōu)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礦產(chǎn)資源豐富 B.世界遺產(chǎn)多 C.交通運輸便利 D.工農業(yè)發(fā)達20.地理興趣小組每天外出研學都要帶著雨具,這是因為當?shù)氐牡湫蜌夂蝾愋褪牵? )A.A B.B C.C D.D讀非洲簡圖,完成下面小題。21.有關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位置的描述,錯誤的是( )A.大部分位于熱帶 B.西臨大西洋C.東臨印度洋 D.位于北半球22.撒哈拉以南非洲經(jīng)濟特點是( )A.以加工制造業(yè)為主 B.以出口初級農礦產(chǎn)品為主C.主要發(fā)展轉口貿易 D.發(fā)展“進口—加工—出口”型經(jīng)濟23.澳大利亞采礦業(yè)發(fā)達,并且大量出口礦石,被稱為( )A.“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B.“世界加油站”C.“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D.“車輪上的國家”24.澳大利亞在踐行不給地球留“疤痕”文化時的做法可能有( )①廠房建成后,拆掉臨時住房,清運瓦礫和廢料②將廢棄的礦坑變成優(yōu)美的人工湖泊③施工中保留原生植物走廊,供原有動植物繼續(xù)繁衍,隨毀隨植④將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隨意掩埋礦坑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5.美國是發(fā)達國家中人口增長較快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A.政府鼓勵生育 B.人口基數(shù)大 C.移民 D.經(jīng)濟發(fā)達26.美國農業(yè)生產(chǎn)上形成了小麥區(qū)、玉米帶、乳畜帶等農業(yè)區(qū),這反映了美國農業(yè)生產(chǎn)的特點是( )A.高度機械化 B.區(qū)域專門化 C.高度商品化 D.高度工業(yè)化27.下列屬于巴西文化特色的是( )①桑巴舞流行②混血人種很多③足球運動風靡④佛教盛行,寺廟眾多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8.有關巴西敘述正確的是( )A.地跨南北兩個半球,是世界上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 B.是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C.亞馬孫平原地勢低平,是巴西重要的農業(yè)區(qū) D.全國90%的人口居住在熱帶雨林區(qū)29.我國在南極的科考站大部分是在1、2月份建立,原因是( )A.南極寒季,海域封凍,施工車輛能通行 B.南極極晝,熱量充足,河流解凍有淡水C.南極的暖季,此時氣溫最高且白晝時間最長 D.南極極夜,常見極光,為建站施工人照明30.下列關于南極洲地理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冰雪高原 B.白色沙漠 C.世界風庫 D.世界活化石博物館二、解答題31.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作為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有著很多“世界之最”:①是有“世界屋脊” 之稱的 高原;②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湖。(2)寫出地理事物名稱:B 半島,C 島,河流: A ,D ,E ,F(xiàn) 。(3)由圖中可知,亞洲的河流呈 分布,原因是受地勢特征 影響流向四周海洋。32.構建高水平人類命運共同體。2023 年 3 月 20 日至 22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邀請,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是一次世界矚目的友誼、合作,和平之旅。讀俄羅斯略圖,完成下列問題。(1)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俄羅斯首都 時,受到了熱情迎接。(2)國家主席習近平說:“中俄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俄羅斯與我國隔江相望,其緯度較高,以 氣候為主,冬季 ,夏季 。(3)俄羅斯交通發(fā)達,部門齊全,鐵路集中分布在 洲部分,形成以首都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wǎng)。俄羅斯南部氣候相對溫暖,人口、城市較多,有橫貫東西的 鐵路,這條鐵路被稱為“ ”。(4)在中俄元首的推動下,兩國經(jīng)貿合作發(fā)展勢頭良好。中俄兩國經(jīng)貿合作中,俄羅斯通過管道運輸輸入我國的能源主要是 和 ,俄羅斯主要從中國進口 。33.讀“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和“巴西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兩國都主要位于 (北/南)半球,均被同一條特殊緯線 (填緯線名稱)穿過,兩國所在的大洲共同瀕臨的大洋是 。(2)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位于 洲。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yǎng)綿羊數(shù)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譽為“ ”。(3)巴西南部的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北部由 河沖積形成的平原,分布著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與環(huán)境效益,請說出熱帶雨林的環(huán)境效益: (寫出一條即可)(4)巴西人口最顯著的特征是 種人數(shù)量多。巴西狂歡節(jié)吸引了各國游客,為了方便與當?shù)鼐用窠涣鳎袊慰妥詈脤W會一些 語。34.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猴面包樹是非洲大地的一寶,樹干高約 20 米左右。粗大的樹干中能儲存大量水分,耐旱力較強,濕熱條件下生長較差,它的果實幫助非洲居民度過饑荒時期。(1)非洲絕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 帶,氣候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是因為 (重要緯線)穿過其中部。(2)A地區(qū)位于 (地形區(qū)),AB兩地中適合猴面包樹生長的是 地,該地氣候特點是 。(3)非洲被稱為“富饒的大陸”,礦產(chǎn)資源豐富, 和 的儲量和產(chǎn)量均居世界首位。(4)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卻山頂終年積雪,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qū),居民以 人種為主。面臨著較為嚴重的人口、糧食和環(huán)境問題。下列措施中,對解決上述三種問題最重要的措施是( )A.大量開墾荒地,增加土地面積 B.毀林開荒,提高糧食產(chǎn)量C.保護草場,嚴禁亂伐 D.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參考答案1.D 2.A 3.D 4.B 5.A6.A 7.B8.D 9.B 10.C11.C12.A13.A14.B 15.C16.D17.C18.D 19.A 20.A21.D 22.B23.A24.D25.C26.B27.B28.A29.C30.D31.(1) 青藏 貝加爾(2) 阿拉伯 蘇門答臘 鄂畢河 黃河 長江 湄公河(3) 放射狀 中間高、四周低32.(1)莫斯科(2) 溫帶大陸性 寒冷而漫長 溫暖而短暫(3) 歐 西伯利亞 亞歐大陸橋(4) 石油 天然氣 新鮮農產(chǎn)品/輕工業(yè)產(chǎn)品33.(1) 南 南回歸線 太平洋(2) 大洋洲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3) 巴西高原 亞馬孫河 調節(jié)全球氣候;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涵養(yǎng)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土壤侵蝕;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環(huán)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寫出其中任意一條即可)(4) 混血 葡萄牙語34.(1) 熱 赤道(2) 剛果盆地 B 全年高溫、有干濕兩季(3) 金剛石 黃金(4)地形因素(5) 黑色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