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 4- -202 56本試卷分Ⅰ卷(選擇題)和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90 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 44 分)一、選擇題:本題共 22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4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某校開展“研學國家”主題研學活動。下圖為小明同學整理的袖珍國家萊索托和安道爾兩國的地理位置圖。據此完成 1~2 題。1.萊索托位于安道爾的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2.一艘 30 萬噸的貨輪完成下列航行需要經過萊索托附近海域的是A.中國—歐洲西部 B.越南—吉布提C.剛果(金)—巴西 D.厄瓜多爾—冰島埃塞俄比亞人口超過 1 億,農業人口約占 80%,以小農戶為主,農業是經濟支柱,該國土地資源豐富,但灌溉農田比例小。近年來,該國引進灌溉農機具發展灌溉農業,但推廣緩慢。下圖示意埃塞俄比亞地形。據此完成3~5 題。 3.促使該國發展灌溉農業的根本原因是A.河流湖泊多 B.降水總量少C.降水變率大 D.土地面積廣4.限制該國灌溉農業推廣的自然因素是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災害5.該國難以大規模引進灌溉農機具的社會經濟原因是①資金不足②勞動力不足③基礎設施落后④市場需求小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俄羅斯地跨歐亞大陸,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下圖為俄羅斯境內60°N 地形剖面圖。據此完成 6~7 題。6.俄羅斯的政治、文化中心分布在圖示A.甲區域的中部 B.乙區域的中部C.丙區域的中部 D.丁區域的中部7.圖中乙區域地形以A.高原為主 B.平原為主 C.山地為主 D.丘陵為主江淮汽車是一家集商用車、乘用車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型汽車廠商。輕卡(輕型載重卡車)是江淮汽車的核心業務,在阿爾及利亞政府頒布汽車市場準入新法案后,江淮汽車建成該公司在非洲大陸的第一個輕卡組裝工廠,每年投放輕卡 6000 輛,連續 4 年銷量第一。下圖示意阿爾及利亞地形分布狀況。據此完成 8~10 題。8.“江淮汽車”為適應阿爾及利亞市場不需重點測試的性能是A.爬坡性能 B.防風性能 C.防潮性能 D.制冷性能9.“江淮汽車”選擇在阿爾及利亞建輕卡組裝廠考慮的主要因素是①潛在市場廣闊②勞動力價格低③原料供應充足④生產協作較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為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江淮汽車”應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降低銷售價格 B.加快產品研發 C.擴大生產規模 D.完善售后服務隨著交通的進步,南極旅游也變得越來越熱門。某旅行社推出了兩條南極旅行線路,第一條線路是先坐飛機到南極附近的聯合冰川營地(79°45'S,82°30'W),然后飛往南極點,在南極點觀賞美景后返回。第二條線路是坐游輪登陸南極半島,在南極半島觀賞極地風光。下圖示意南極附近簡圖。據此完成 11~12 題。11.某旅行團從南極半島登陸基地出發,坐游輪順時針繞南極大陸航行一周,所經過的大洋依次是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2.一架飛機從南極半島登陸基地出發開往中山站,其最短航線的飛行方向是A.一路向西北 B.一路向西南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D.先向東南再向東北興凱湖是中俄邊界上的湖泊,由大小兩湖組成,僅漲水時相通。兩湖之間有寬約 1 千米的天然沙壩(沙壩上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在特定時間,該區域常見“大湖波浪滔天,小湖溫柔恬靜”的奇特現象。據此完成 13~14題。13.該區域出現“大湖波浪滔天,小湖溫柔恬靜”奇特現象的時間最有可能是A.夏季 B.秋季 C.春季 D.冬季14.關于圖中沙壩相關特征描述正確的是①沙壩出露的面積夏季大于冬季②沙壩夏季的增長速度大于冬季③沙壩可凈化水質,改良土壤 ④沙壩北側植被比南側長勢更好 A.①②B.②④ C.②③ D.①④德國的地形復雜多樣,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臺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德國是世界旅游大國,內河航運發達。下圖為德國河流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 15~16 題。15.德國內河航運發達的主要原因是河流A.有兩個汛期 B.無結冰期C.有運河連通 D.流速較快16.在德國可體驗的內河航運是A.萊茵河 B.廣袤的沙漠 C.大堡礁 D.敦煌莫高窟下圖示意泛北極國家(部分)能源消耗量及對外依賴度。據此完成 17~18 題。17.從能源對外依賴度來看,石油和天然氣完全自給的國家是A.美國 B.挪威 C.英國 D.印度18.日本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賴度均在 0.9 以上的主要原因是其A.人口數量多 B.天然港口眾多C.國土面積狹小 D.本國銷量少資源環境安全是指一個國家具有支撐國家生存發展的較為完整、不受威脅的資源環境,以及應對內外資源環境問題的能力。下表為某學者對世界部分國家按資源環境安全分類統計表,據此完成 19~20 題。資源環境安全分類 國家高安全度國家 美國、A 國、巴西一般低安全度國家 孟加拉國、尼日利亞安全度國家次低安全度國家 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完全低安全度國家 B 國19.表中 AB 兩個國家分別是A.澳大利亞、法國 B.朝鮮、德國C.俄羅斯、日本 D.意大利、伊拉克20.印度屬于“次低安全度國家”的原因是A.水旱災害頻繁 B.礦產資源短缺C.人口眾多 D.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燈塔工廠”是具有榜樣意義的“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 4.0”示范者,代表著全球智能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下圖示意世界“燈塔工廠”所在的主要國家及數量。據此完成 21~22 題。21.圖中顯示,“燈塔工廠”數量最多的地區和國家是A.歐洲、英國 B.亞洲、中國C.北美、美國 D.拉美、阿根22.“燈塔工廠”數量最多的地區 廷A.經濟發達 B.科技領先C.市場廣闊 D.勞動力低廉第Ⅱ卷(選擇題 共 56 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4 大題,共 56 分。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火山地震頻繁,山地丘陵廣布。印度尼西亞人口眾多,經濟以農業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實行一年三熟,機械化水平低。下圖是印度尼西亞地理位置示意圖。(1)說出火山活動對印度尼西亞農業的有利影響。(2 分)(2)說明印度尼西亞發展農業機械化的不利條件。(4 分)(3)簡述印度尼西亞水稻生產實行一年三熟的原因。(6 分) 2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卡帕多奇亞(下左圖)位于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精靈城堡”(下右圖)是這里最出名的景觀,乘坐熱氣球俯瞰卡帕多奇亞和暢游精靈城堡是當地的主要游覽項目。這些“城堡”由許多尖塔狀的石柱組成,石柱的中下部是松軟的凝灰巖,頂部是較堅硬的玄武巖。凝灰巖由巖漿和火山灰冷卻凝固后形成。該區域林木稀少,只有谷地中林木較茂盛。(1)說出土耳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 分)(2)推測該地“精靈城堡”的形成過程。(8 分)(3)說明該地古代木屋少,多在石柱上開鑿洞穴居住的原因。(4 分)2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下圖為北美部分地區示意圖,北美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包括 100 多個城市。美國是北美洲第二大的國家,圖中 R 河是該國最大的河流,該國本土冬季易遭受寒潮侵襲。(1)說出 R 河的名稱,并簡述該河對美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6 分)(2)分析五大湖城市群形成和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6 分)(3)推測美國本土冬季易遭受寒潮侵襲的主要原因。(4 分) 2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珊瑚主要生長在水深 100~200 米的平靜而清澈的熱帶、亞熱帶海域,其遺骸和其它生物的碳酸鈣骨骼一起堆積形成珊瑚礁。一般認為,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區很難有珊瑚礁存在,但是,海洋學家卻在甲河入海口發現了大面積的珊瑚礁群。材料二:左圖為世界某區域示意簡圖,右圖為甲河入海口附近等深線示意圖。(1)分析甲河流域形成全球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的自然原因。(8 分)(2)推測甲河流域的雨林被毀對右圖海域的珊瑚生長可能造成的威脅。(4分)高二地理參考答案一、 選擇題:每題 2分,共 44分。題 1 2 3 4 5 6 7 8 9 10號答 B A C B B A B C A B案題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號答 B D A C C A B C C C案題 21 22號答 B C案二、 非選擇題:共 56分。23.(1)火山灰增加土壤養分。(2 分)(2)地形復雜,耕地破碎;工業經濟發展水平低。(4 分)(3)全年高溫多雨(積溫高);勞動力充足;糧食需求量大。(6 分)24.(1)土耳其位于亞非歐三大洲的十字路口,扼守地中海與黑海航道的咽喉;東部和東南部與石油豐富的伊朗、伊拉克等國接壤。(4 分)(2)火山活動形成的玄武巖覆蓋在早期的凝灰巖上;受溫度變化等因素影響,玄武巖出現裂隙;外力沿裂隙風化、侵蝕;玄武巖保護了下方的凝灰巖,最終形成石柱。(8 分)(3)該地區林木稀少,缺少建筑木屋的原料;石柱的主體是較軟的凝灰巖,開挖洞穴的難度低;洞穴內冬暖夏涼,適合居住。(任答兩點得 4 分)25.(1)密西西比河。水量豐富,為工農業發展提供了豐富水源;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水運便利,為工農業產品運輸提供高效運輸的保障。(6分)(2)地形平坦開闊,礦產資源豐富;靠近五大湖,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經濟發達,人口稠密。(6 分)(3)美國山脈多呈南北走向,中部大平原縱貫南北,使得冬季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南下時的阻力小,削弱作用弱,從而使美國本土易受寒潮侵襲。(4分)26.(1)甲河流域地勢平坦寬廣,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赤道穿過,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高溫多雨;甲河流域南、北、西三面為高原、山地,東面向大西洋敞開,有利于大西洋的濕熱氣流深入;東岸有暖流經過,增溫增濕作用顯著。(8 分)(2)雨林被毀,入海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增大,水流不穩定;入海泥沙量增加,水質變差,改變海底地貌,壓縮了珊瑚的生存空間。(4 分)答案第 1 頁,共 1 頁{#{QQABZYyo4gKwgAaACB4qVUWYCQmQkJCjJcoEgRARqAQLgJFIFI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德州市夏津育中萬隆中英文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試題.pdf 高二地理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