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廣東省合格性考試模塊驗收卷4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粒子含有的電子數和質子數均與相同的是A. B. C. D.2.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經歷了漫長的歷程,首先發現電子的科學家是A.盧瑟福 B.玻爾 C.湯姆生 D.道爾頓3.福島核電站排放的核廢水中含有放射性核素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核廢水會影響生態環境 B.與的性質相同C.原子的質量為3g D.、、都屬于氫元素4.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被稱為同素異形體,下列各組物質不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A.鋼和鐵 B.金剛石和C60 C.紅磷和白磷 D.氧氣和臭氧5.下列各物質組中,所含兩種物質化學鍵類型不同的是A.HCl和NH3 B.CaCl2和NaCl C.H2O2和Na2O2 D.NaCl和Na2O6.下列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是A.氫 B.鋰 C.鎂 D.鈣7.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徑最大的是A.F B.S C.Na D.O8.下列元素原子的失電子能力最強的是A.K B.Na C.Al D.Mg9.釔鋇銅氧化物常用于制備超導薄膜。下列元素屬于第4周期的是A.Y B.Ba C.Cu D.O10.飽和氯水溶液中存在多種微粒,微粒間作用力不包括A.分子間作用力 B.非極性鍵 C.極性鍵 D.離子鍵11.下列物質只含離子鍵的是A. B. C. D.12.下列物質是離子化合物的是A.O2 B.HCl C.NaCl D.Fe13.下列物質中,含有離子鍵的是A. B. C. D.14.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有4個電子,則該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為A.16 B.15 C.14 D.1315.下列物質中,含有非極性鍵的是A.HCl B. C. D.16.下列變化過程中,既有離子鍵被破壞又有共價鍵被破壞的是A.將通入水中 B.溶于水 C.將HCl通入水中 D.分解17.某元素氣態氫化物的化學式為XH3,該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是A.H2XO3 B.HXO3 C.H2XO4 D.HXO418.下列原子中,與氟原子的化學性質相似的是A. B. C. D.19.下列化學用語表述錯誤的是A.的電子式: B.的結構式:C.斷定文物年代的核素: D.的離子結構示意圖:20.硒(S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ⅥA族,有抗癌、抗衰老等重要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 B.熱穩定性:C.Se的得電子能力比S強 D.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2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和是氫元素的四種不同粒子B.石墨和金剛石均為同位素,其相互轉化屬于物理變化C.和是不同的核素,但是在周期表中占據同一個位置D.和互為同位素,物理性質不同,但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22.下列化學用語不正確的是A.鎂離子的電子式: B.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C.氮氣分子的結構式: D.和核內中子數之比為23.運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斷,其中不正確的是A.鋰()與水反應比鈹()與水反應劇烈B.砹()為有色固體,難溶于水C.銣()的燃燒產物比鈉的燃燒產物更復雜D.的酸性比的酸性強2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剛石、H2、O2等物質中均存在共價鍵,它們均是共價化合物B.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C.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D.只含有共價鍵的物質一定是共價化合物25.下列化學用語表示不正確的是A.用電子式表示K2S形成:B.中子數為1的氫原子:C.和 互為同位素D.S2-的結構示意圖:26.W、X、Y和Z為短周期元素,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其中W的質子數是X的2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X的原子半徑比Y的大B.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強C.Z元素的氣態氧化物的熱穩定性比Y的高D.X元素的單質能從H W溶液中置換出W元素的單質27.下列關于元素周期律的說法錯誤的是A.離子半徑大小:B.氫氧化鈹的堿性比氫氧化鎂弱C.砹與氯同主族,單質砹(At)為有色固體,HAt不穩定D.酸性強弱:28.溴與砷同周期,以下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非金屬性: B.穩定性:C.酸性: D.還原性:29.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W的簡單氫化物常用作制冷劑,Y的原子半徑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和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數是X的兩倍。下列說法正確的A.W的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比X的強B.W的簡單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的產物為共價化合物C.由X、Y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無共價鍵D.離子半徑的大小順序:30.同一周期的X、Y、Z三種主族元素,已知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分別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B.原子半徑:X>Y>Z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D.元素非金屬性強弱關系:X>Y>Z31.鐵系超導材料中除、外,其余均為主族元素。其中原子核外電子的P層為最外層,原子核外最外層有5個電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位于周期表第5周期 B.在周期表中與N處于同主族C.和反應生成 D.氫化物的穩定性:32.如圖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其內層電子總數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Z>Y>X B.Y元素的單質在常溫下都是氣體C.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W>Z D.四種元素的簡單氫化物均為共價化合物33.下列各圖表示物質的某種性質與核電荷數的關系(Z為核電荷數,從第二周期開始,Y為元素的有關性質),下列選項中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圖①表示、、、、的離子半徑大小關系B.圖②可表示第ⅥA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關系C.圖③可表示堿金屬單質的密度大小關系D.圖④可表示第ⅤA族含氧酸酸性大小關系34.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這四種元素構成化合物的結構式如圖所示,其中X、Y原子的最外層都滿足8電子結構:X、Z同主族,W的一種同位素原子是核聚變的原料,Y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用一根短線“—”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的式子稱為結構式,如的結構式表示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離子半徑: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C.最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D.X組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以造成水體富營養化35.某物質可快速將芥子氣降解為無毒物質,其結構式如圖所示(分子式:)。其中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X、Y同主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簡單離子半徑:Y>Z>X B.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ZC.Y形成的氧化物可能會形成酸雨 D.與Y的簡單氫化物反應可以生成Y二、不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 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少選且正確 給1分,未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核素指具有一定質子數的原子,是一種具體的原子,同位素是指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36.月球上有頗為豐富的核聚變燃料He。有關He的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序數為2 B.中子數為3 C.與He互為同位素 D.核外電子數為33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核內有8個中子的碳原子B.和互為同位素C.和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不同核素D.和是質子數相同的兩種核素38.重水()是重要的核工業原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氘()原子核內有1個質子 B.1H與2H是不同的核素C.與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 D.與互為同位素39.據報道,科學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關N4的說法正確的是A.N4與N2化學性質相似B.N4與N2互為同位素C.相同質量的N4和N2含原子個數比為1:1D.N4的摩爾質量是56g4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22.4L(標準狀況)氬氣含有的質子數為B.lmol重水與1mol水中,中子數比為2:1C.質量數為31的磷原子:D.中子數為10的氧原子:分子是構成一切物質的基本單元,而化學鍵則是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基本機制。在化學中,我們不僅關注分子的結構和性質,還會涉及到化學鍵的構成和性質。41.下列物質中,含有極性共價鍵的是A.NaOH B.NaCl C.H2 D.H2S42.下列物質中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的是A. B. C.HCl D.NaClO43.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A.稀有氣體不含任何化學鍵B.固態氯化鋁中含有離子鍵C.NaCl 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D.H2O2的電子式:44.是汽車安全氣囊系統中普遍使用的物質之一。當汽車受到猛烈碰撞時,瞬間引發反應:,同時釋放大量的熱。為離子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生成時,轉移2mol電子 B.1個中含有21個電子C.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 D.和是同素異形體45.在Ru-Rh(釕銠)基催化劑表面發生反應制備乙酸的一種機理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過程中反應①⑤的反應類型相同B.反應③中既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又有非極性鍵的形成C.制取乙酸的總方程式為:CO2+H2+CH3OHCH3COOH+H2OD.LiI也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規律,也是無機化學的基礎。各種元素形成有周期性規律的體現,成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則是元素周期律的表現形式。46.任何科學真理的發現,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現代化學和物理學的理論基礎。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敘述正確的是A.周期表中有7個主族、8個副族B.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長的周期含有32種元素C.短周期元素是指1~20號元素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等于該元素所在的族序數47.下列元素不屬于主族元素的是A.銅 B.鉀 C.鐵 D.氧48.若原子序數為 116 號元素X, 其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 6, 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X 是非金屬元素 B.X的鈉鹽的化學式為: Na2XC.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為XO3 D.X在某些化合物中可能顯+4價49.甲~辛均為人體必需的短周期非金屬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甲 乙 丙 丁戊 己 庚 辛A.非金屬性:丙>庚 B.原子半徑:甲<乙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辛>己 D.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戊<乙50.已知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原子半徑的關系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簡單離子半徑:Z>YB.W、X能形成18e-的化合物C.W分別與X、Y、Z形成的化合物均易溶于水D.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Z>Y>X參考答案1.D【詳解】中含有9個質子和10個電子。中含有11個質子和10個電子,中含有11個質子和10個電子,中含有10個質子和10個電子,中含有9個質子和10個電子。故選D。2.C【詳解】A.盧瑟福,提出了帶核的行星模型,A不符合題意;B.玻爾,提出了電子分層排布的模型,B不符合題意;C.湯姆遜,發現了電子并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C符合題意;D.道爾頓,最早提出原子的實心球形模型,D不符合題意;故選C。3.B【詳解】核廢水中含有放射性核素氚,會影響生態環境,A正確;與的化學性質相同,物理性質不同,B錯誤;的摩爾質量為,原子的質量為3g,C正確;、、都屬于氫元素,三者為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核素,互為同位素,D正確。4.A【詳解】A.鋼和鐵都是鐵形成的合金,是混合物,不是單質,不互為同素異形體,A正確;B.金剛石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質,都是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B錯誤;C.紅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質,都是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C錯誤;D.氧氣與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質,都是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D錯誤;故選A。5.C【詳解】A.HCl和NH3均只含極性共價鍵,所含化學鍵類型相同,A不符合題意;B.CaCl2和NaCl均只含離子鍵,所含化學鍵類型相同,B不符合題意;C.H2O2含有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Na2O2含有非極性共價鍵和離子鍵,所含化學鍵類型不相同,C符合題意;D.NaCl和Na2O均只含離子鍵,所含化學鍵類型相同,D不符合題意;故選C。6.A【詳解】A.氫是非金屬元素,故A符合題意;B.鋰是金屬元素,故B不符合題意;C.鎂是金屬元素,故C不符合題意;D.鈣是金屬元素,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7.C【詳解】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則原子半徑:Na>S,O>F;同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則原子半徑:S>O,所以原子半徑最大的為Na,故選C。8.A【詳解】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失電子能力越強,同周期從左往右金屬性減弱,同主族從上往下金屬性增強,故金屬性K>Na>Mg>Al,故選A。9.C【詳解】A.Y是釔元素,原子序數為39,位于元素周期表第5周期ⅢB族 ,A錯誤;B.Ba是鋇元素,原子序數為56,位于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ⅡA族,B錯誤;C.Cu是銅元素,原子序數為29,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ⅠB族,C正確;D.O是氧元素,原子序數為8,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ⅥA族,D錯誤;故選C。10.D【詳解】飽和氯水溶液存在氯氣分子、次氯酸分子、水分子、氫離子、氯離子、次氯酸根離子等;分子間存在分子間作用力,水分子中存在氫氧極性鍵,次氯酸分子、次氯酸根離子也存在極性鍵,氯氣分子中存在氯氯非極性鍵;不存在離子鍵;故選D。11.B【詳解】A.NaOH既含有共價鍵又含有離子鍵,故A不符合題意;B.氯化鈣是由鈣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只有離子鍵,故B符合題意;C.二氧化碳只含有碳氧共價鍵,故C不符合題意;D.水分子中只含有氫氧共價鍵,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2.C【分析】離子化合物由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非金屬陰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形成,據此解答:【詳解】A.氧氣分子由共價鍵構成,屬于非金屬單質,不是離子化合物,故A錯誤;B.氯化氫中氫和氯均為非金屬,通過共價鍵結合,屬于共價化合物,故B錯誤;C.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形成離子化合物,故C正確;D.鐵為金屬單質,不是離子化合物,故D錯誤;故答案為C。13.A【詳解】KCl是由鉀(K,金屬)與氯(Cl,非金屬)通過電子轉移形成和Cl ,以離子鍵結合,、、:均為非金屬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形成的共價鍵,不含離子鍵。故選A。14.C【詳解】3個電子層,最外層有4個電子,故核外電子數為2+8+4=14,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故質子數為14;故選C。15.C【詳解】A.HCl只含極性共價鍵,故A錯誤;B.只含有極性共價鍵,故B錯誤;C.含有離子鍵和非極性共價鍵,故C正確;D.只含有離子鍵,故D錯誤;故選:C。16.D【詳解】A.既有離子鍵被破壞又有共價鍵被破壞,說明參與反應的物質中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二氧化碳溶于水,部分與水反應生成H2CO3,只有共價鍵被破壞和生成,故A錯誤;B.溶于水得到溶液,在水分子作用下電離出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只有離子鍵被破壞,故B錯誤;C.HCl通入水中得到鹽酸,氯化氫在水分子作用下電離出氫離子和氯離子,只有共價鍵被破壞,故C錯誤;D.中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既有離子鍵被破壞又有共價鍵被破壞,故D正確;答案選D。17.B【詳解】元素X的氣態氫化物的化學式為XH3,則X元素最低負化合價為-3,則其最高正化合價為+5,據此解答。A.H2XO3中X元素最高正化合價為+4,A錯誤;B.HXO3中X元素最高正化合價為+5,B正確;C.H2XO4中X元素最高正化合價為+6,C錯誤;D.HXO4中X元素最高正化合價為+7,D錯誤;故選B。18.D【詳解】與氟原子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應為7。根據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示意圖,可知只有D中氯原子與氟原子化學性質相似;故選D。19.B【詳解】A.中B和F共用3個電子對,電子式為,故A正確;B.O形成2個化學鍵,Cl和H形成1個化學鍵,則的結構式為,故B錯誤;C.常用于斷定文物年代,故C正確;D.具有核電荷數為17,核外具有3和電子層、18個電子,其離子結構示意圖:,故D正確;故答案為B。20.D【詳解】A.和位于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則原子半徑:,A錯誤;B.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非金屬性依次減弱,非金屬性:,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則熱穩定性:,B錯誤;C.非金屬性:,則Se的得電子能力比S弱,C錯誤;D.Se元素最高價為+6、最低價為-2,中Se為+4價,處于中間價態,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D正確;故選D。21.B【詳解】A.前兩者是氫的核素,第三種是氫離子,第四個是氫單質,均是氫元素的四種不同微粒,A正確;B.石墨和金剛石是C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其相互轉化屬于化學變化,B錯誤;C.和是氫的不同核素,均為氫元素,在周期表中占據同一個位置,C正確;D.和是C的不同核素,互為同位素,其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但物理性質不同,D正確;故選B。22.C【詳解】A.鎂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當它失去最外層的2個電子以后,其離子的電子式為,A正確;B.鈉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均為11,結構示意圖為,B正確;C.氨氣分子的結構式為,不需要寫孤對電子,C錯誤;D.原子核內中子數為1,原子核內中子數為2,D正確;綜上所述,選項是C。23.D【詳解】A.同主族越靠右金屬性越弱,則Li的金屬性比Be強,其與水反應比鈹()與水反應劇烈,A正確;B.砹(At)為第七周期、V II A族元素,該族元素單質的顏色逐漸加深,對于AgX的溶解度逐漸減小,B正確;C.對比鋰和鈉的燃燒產物可知,金屬性越強,則其燃燒產物越復雜,銣的金屬性大于鈉,則在氧氣中銣(Rb) 的燃燒產物比鈉的燃燒產物更復雜,C正確;D.H-I鍵比H-F鍵長,鍵能較小,因此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更容易斷裂,從而更容易電離出H+離子,酸性更強,D錯誤;故選D。24.B【詳解】A.金剛石、H2、O2物質均是單質,A錯;B.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B正確;C.NaOH中含有共價鍵,但它是離子化合物,C錯;D.多數非金屬單質中只含有共價鍵,但它們不是化合物,D錯;故選B。25.D【詳解】A.鉀元素原子最外層有1個電子,硫元素最外層有6個電子,在反應中,鉀原子失去電子,硫原子得到電子,故A正確;B.中子數為1的氫原子,其質子數也是1,質量數為2,則其核素符號為,故B正確;C.和 為同一種元素的不同核素,其關系為同位素,故C正確;D.S2-的結構示意圖為:,故D錯誤;答案D。26.C【分析】根據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且W的質子數是X的2倍,可知W為S,故X為O,Y為F,Z為Cl;【詳解】A.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故X的原子半徑大于Y,A正確;B.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強,非金屬性Z>W,故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強,B正確;C.氣態氧化物熱穩定性和元素非金屬性沒有必然聯系,C錯誤;D.O2與H2S反應可以生成H2O和S,即X元素的單質能從H2W溶液中置換出W元素的單質,D正確;故本題選C。27.A【詳解】A.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的核外有2個電子層,因此的離子半徑最大;的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因此離子半徑:;故離子半徑大小:,A錯誤;B.同一主族,從上到下,金屬性逐漸增強,Be和Mg同主族,金屬性Be不如鎂的強,金屬性越強,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則氫氧化鈹的堿性比氫氧化鎂弱,B正確;C.鹵族元素單質從上到下,顏色逐漸加深,則單質砹(At)為有色固體,鹵族元素從上到下,非金屬性逐漸減弱,氫化物的穩定性減弱,則HAt不穩定,C正確;D.非金屬性,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D正確;故答案為:A。28.B【詳解】A.同主族元素從上而下非金屬性逐漸減弱,則非金屬性:,A錯誤;B.非金屬性:N>As,則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B正確;C.非金屬性:Br>As,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C錯誤;D.非金屬性:Br>As,即單質的氧化性:Br>As,則還原性:,D錯誤;故選B。29.D【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W的簡單氫化物常用作制冷劑,則W為N元素;Y的原子半徑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則Y為Na元素;X和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數是X的兩倍,則X為O、Z為S元素,據此解題。【詳解】A.非金屬性,則W的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比X的弱,故A錯誤;B.W的簡單氫化物為,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反應的產物為離子化合物,故B錯誤;C.由Y、Z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為氧化鈉、過氧化鈉,其中過氧化鈉有共價鍵,故C錯誤;D.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含有3個電子層,其離子半徑最大,則離子半徑的大小順序:,故D正確;故選D。30.B【分析】由、、得X、Y、Z三種主族元素的最高價分別為+4、+5、+6, 則X、Y、Z分別位于同一周期的第ⅣA、ⅤA、ⅥA族。【詳解】A.同一周期,非金屬逐漸增強,因此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逐漸增強:,A錯誤;B.同一周期,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因此原子半徑:X>Y>Z,B正確;C.同一周期,非金屬逐漸增強,因此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逐漸增強:,C錯誤;D.同一周期,非金屬逐漸增強,因此元素非金屬性強弱關系:X<Y<Z,D錯誤;答案選B。31.B【詳解】A.Sm最外層為P層,則共有6個電子層,位于第六周期,故A錯誤;B.原子核外最外層有5個電子,位于ⅤA族,與N同主族,故B正確;C.非金屬性F>Cl,故F2能將Fe直接氧化為+3價,故C錯誤;D.非金屬性F>O,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氫化物穩定性越強,則氫化物的穩定性:,故D錯誤;故選B。32.A【分析】若W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其內層電子總數的,則最外層電子數是7、其內層電子總數為10,核外共17個電子,W為Cl元素,根據元素位置可知,X為N元素;Y為O元素;Z為S元素;W是Cl元素,據此分析【詳解】A.同周期元素的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X>Y,Z>W,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且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則W>X,所以原子半徑大小順序為Z>W>X>Y,即原子半徑Z>X>Y,故A錯誤;B.Y為O元素;Y元素的兩種同素異形體為氧氣和臭氧,在常溫下都是氣體,故B正確;C.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所以非金屬性W>Z,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氫化物越穩定,所以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W>Z,故C正確;D.四種元素的簡單氫化物分別為NH3、H2O、H2S、HCl,均為共價化合物,故D正確;故選A。33.C【詳解】A.、、、、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依次增大,故離子半徑依次減小,則圖①隨Z增大Y減小,A錯誤;B.第ⅥA族的氧元素沒有+6價,其余元素最高正化合價為+6價,B錯誤;C.隨著核電荷數增大,堿金屬單質的密度呈現增大的趨勢,但是鉀的密度比鈉要小,C正確;D.第ⅤA族元素的同一種元素有多種含氧酸,不同價態的酸的酸性大小不同,因此應比較最高價的含氧酸酸性大小,D錯誤;答案選C。34.B【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構成的化合物結構式如圖所示,其中X、Y原子的最外層都滿足8電子結構; W的一種同位素原子是核聚變的原料,則,W為H,Y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則Y為O,X有三個價鍵,X、Z同主族,則X為N,Z為P。綜上所述:W、X、Y、Z分別為H、N、O、P。【詳解】A.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依次遞減,則原子半徑N>O,即:,故A正確;B.根據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N>P,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故B錯誤;C.非金屬性越強,其最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非金屬性O>N,則最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故C正確;D.X(N)組成的某些化合物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使水草等植物生長旺盛,魚類缺少氧氣而死亡,故D正確;故選B。35.B【分析】X能形成兩條共價鍵,X是O、則Y是S、Z是Cl。【詳解】A.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電子層數相同,質子數越多半徑越小,簡單離子半徑:,A項正確;B.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Z>Y,B項錯誤;C.硫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C項正確;D.與Y的簡單氫化物反應,,D項正確;故選B。36. AC【解析】(1)A.He為2號元素,A項正確;B.中子數+質子數=質量數=3,計算得中子數為3-2=1,B項錯誤;C.質子數相同而質量數不同的核素互為同位素,兩者為同位素,C項正確;D.中性粒子: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原子序數=2,D項錯誤;故選AC。37. AD【解析】A.碳原子的質子數為6,則中子數為8的碳原子的質量數為14,該碳原子表示為,故A正確;B.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為同位素,同位素的研究對象為原子,而和為單質,不互為同位素,故B錯誤;C.核素是元素的不同原子,和均為單質,不是核素,故C錯誤;D.和的質子數均為8,中子數分別為10和8,是兩種核素,都屬于氧元素,故D正確;答案選AD。38. CD【解析】A.2H是H元素的一種原子,原子核內質子數是1,中子數是1,A正確;B.1H與2H質子數都是1,中子數分別是0、1,二者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因此二者是兩種不同的核素,B正確;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0,而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2,可見二者的相對分子質量不相同,C錯誤;D.與是H元素的兩種同位素原子與O原子形成的兩種不同的H2O分子,它們不是原子,因此不能互為同位素,D錯誤;故合理選項是CD。39. AC【解析】A.N4與N2是N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的化學性質相似,故A正確;B.N4與N2是N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故B錯誤;C.相同質量的N4和N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n(N4):n(N2)=:==1:2,則原子個數比為1:1,故C正確;D.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mol-1,故D錯誤;答案選AC。40. BD【解析】A.氬氣是單原子分子,1molAr含18mol(即)質子,選項A正確;B.1mol含10mol中子,1mol含8mol中子,選項B錯誤;C.表示一個質量數為31、質子數為15的磷原子,選項C正確;D.中子數為10的氧原子應表示為,選項D錯誤。答案選BD。41. AD【解析】A.NaOH是離子化合物,由Na+和OH-形成,OH-是由H原子和O原子通過極性共價鍵結合而成,故A選;B.NaCl是離子化合物,由Na+和Cl-形成,只有離子鍵,沒有共價鍵,故B不選;C.H2是兩個H原子通過非極性共價鍵形成,故C不選;D.H2S是H原子和S原子通過極性共價鍵形成,故D選;故選AD。42. BD【解析】A.中只有共價鍵,A不符合;B.中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B符合;C.HCl中只有共價鍵,C不符合;D.NaClO中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D符合;答案選BD。43. AC【解析】A.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不含任何化學鍵,A正確;B.氯化鋁為共價化合物,固態氯化鋁中不含有離子鍵,B錯誤;C.NaCl 的形成過程為鈉失去一個電子,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鈉離子和氯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氯化鈉,可表示為:,C正確;D.H2O2為共價化合物,其電子式為,D錯誤;故選AC。44. AC【解析】A.由反應式可知,生成3molN2時,同時生成2molNa,則轉移2mol電子,故A正確;B.已知NaN3為離子化合物,其陰離子為,1個中含有7×3+1=22個電子,故B錯誤;C.NaN3中,鈉離子和疊氮根離子之間為離子鍵,疊氮根離子中還存在共價鍵,故C正確;D.和是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互為同位素,故D錯誤;答案選AC。45.CD【解析】A.反應①CH3OH中的-OH被-I取代,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反應⑤為中和反應,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反應①⑤的反應類型不相同,A錯誤;B.反應③有C-Rh*極性鍵斷裂,有C-C非極性鍵、O-Rh*極性鍵形成,沒有非極性鍵斷裂,B錯誤;C.由反應原理可知反應物為CO2、H2、CH3OH,生成物為CH3COOH和H2O,該反應的總反應為CO2+H2+CH3OHCH3COOH+H2O,C正確;D.由圖可知反應①消耗LiI,反應⑤生成LiI,LiI也是該反應的催化劑,D正確;選CD。46. AB【解析】A.周期表中有7個主族,為ⅠA~ⅦA族、8個副族,為ⅠB~ⅦB族和Ⅷ族,A正確;B.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長的周期為第六周期,含有32種元素,B正確;C.短周期元素是指第一、二、三周期的元素,即1~18號元素,C錯誤;D.主族元素的原子,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該元素所在的族序數,D錯誤;故選AB。47. AC【解析】A.Cu是第四周期第ⅠB元素,不屬于主族元素,A符合題意;B.鉀是第四周期第ⅠA元素,屬于主族元素,B不符合題意;C.鐵第四周期第Ⅷ元素,不屬于主族元素,C符合題意;D.氧是第二周期第ⅥA元素,屬于主族元素,D不符合題意;故合理選項是AC。48. AB【解析】116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第ⅥA族,和O、S是同族元素,同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性質相似。A.元素周期表的第ⅥA族有O、S、Se、Te、Po,Po是金屬元素,則X也為金屬元素,故A錯誤;B.X為金屬元素,不能與鈉元素形成化合物,,故B錯誤;C.X的最高價為+6價,其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為XO3,故C正確;D.同族元素S有+4價,則X可能也有+4價,故D正確;故選AB。49. ACD【解析】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減弱,故非金屬性:丙>庚,A正確;B.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少,故原子半徑:甲>乙,B錯誤;C.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逐漸減多,故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辛>己,C正確;D.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減弱,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故非金屬性戊<己<乙,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戊<乙,D正確;故選ACD。50. BD【解析】短周期元素中,W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只能為H、Li、Na中的一種,但其半徑最小,故W為H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X可能為C或Si中的一種,但其半徑比氧原子、氟原子大,比硫原子小,故X為C元素,Y最外層有6個電子,Z最外層有7個電子,則Y為S元素,Z為Cl元素。A.Y是S,Z是Cl,二者形成的簡單離子S2-、Cl-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對于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離子的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就越小,所以簡單離子半徑:Y(S2-)>Z(Cl-),A錯誤;B.W是H,X是C,二者形成的18e-的化合物是CH3-CH3,B正確;C.W是H,X是C,它們形成的化合物為烴類,難溶于水,C錯誤;D.X是C,Y是S,Z是Cl元素,它們形成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分別是H2CO3、H2SO4、HClO4。這三種物質都是酸,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Cl>S>C,所以酸性:Z(HClO4)>Y(H2SO4)>X(H2CO3),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B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